1、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古代立法;古代民事和刑事制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及答案解析(总分:11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秦朝的法律形式中,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是( )。(2009 年单选 39)(分数:2.00)A.决事比B.封诊式C.指挥D.廷行事3.历史上最早以“式”为法律形式的法典是( )。(2011 年单选 43)(分数:2.00)A.封诊式B.贞观式C.大统式D.武德式4.唐律的篇目数是( )
2、。(2010 年单选 32)(分数:2.00)A.六篇B.七篇C.十二篇D.十八篇5.法经中规定量刑原则的篇章是( )。(2013 年单选 33)(分数:2.00)A.盗法B.网法C.捕法D.具法6.法经中规定“六禁”的篇目是( )。(2010 年单选 43)(分数:2.00)A.贼法B.盗法C.具法D.杂法7.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私自修订法律,并书之于竹筒,称为“竹刑”。这位大夫是( )。(2013 年单选 32)(分数:2.00)A.邓析B.叔向C.子产D.范宣子8.中国古代“改法为律”始于( )。(2012 年单选 33)(分数:2.00)A.周公制礼B.商鞅变法C.邓析“竹刑”D.“约法
3、三章”9.首次明确区分律和令,从而解决了秦汉以来律令混杂问题的古代律典是( )。(2013 年单选 37)(分数:2.00)A.晋律B.新律C.北齐律D.北魏律10.隋开皇律在我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历史蓝本是( )。(2011 年单选 37)(分数:2.00)A.北齐律B.北周律C.大业律D.陈律11.唐朝编纂的第一部律典是( )。(2010 年单选 36)(分数:2.00)A.武德律B.开皇律C.永徽律D.贞观律12.唐律疏议编纂工作的主持者是( )。(2009 年单选 36)(分数:2.00)A.长孙无忌B.魏征C.陈群D.武则天1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法典是( )。(200
4、9 年单选 38)(分数:2.00)A.开皇律B.大明律C.宋刑统D.开元律14.颁布重法地法的朝代是( )。(2009 年单选 32)(分数:2.00)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5.元朝由江西地方官府整理圣旨、条例而形成的法规汇编是( )。(2011 年单选 39)(分数:2.00)A.大札撒B.至元新格C.大元通制D.元典章16.中国古代婚姻法律中的“三不去”制度是对丈夫休妻权的限制,其中“与更三年丧”是指妻子在夫家守过三年孝。妻子为之守孝的对象是( )。(2009 年单选 35)(分数:2.00)A.丈夫B.公婆C.自己的父母D.夫家的祖辈17.规定“诸色人同类自相婚姻者,各从本
5、俗法”的朝代是( )。(2010 年单选 41)(分数:2.00)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18.下列关于明朝婚姻家庭继承法律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2010 年单选 45)(分数:2.00)A.主婚权属于徂父母、父母,嫁娶违律的,独坐主婚者B.七出仍是丈夫休妻的理由,义绝不再成为婚姻解除的条件C.婚姻缔结须有婚书和聘礼,同姓、同宗无服亲及良贱不得为婚D.继承采取“嫡庶无别,诸子均分”的原则,承认奸生子的继承权19.下列关于唐朝继承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2 年单选 38)(分数:2.00)A.女子不享有财产继承权B.只有法定继承,不承认遗嘱的效力C.无论宗祧继承还是
6、财产继承,皆采用嫡长子继承制D.财产继承沿袭两汉以来的“诸子均分”原则20.西周时期的借贷契约称为( )。(2009 年单选 34)(分数:2.00)A.傅别B.契券C.质剂D.出举21.宋代把未缴纳契税未加盖官印的契约称为( )。(2012 年单选 39)(分数:2.00)A.红契B.白契C.质剂D.傅别22.通过立法规定房屋出典后失火焚毁的风险责任分担原则的朝代是( )。(2011 年单选 41)(分数:2.00)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23.我国上古史料典籍中的“眚”是指( )。(2009 年单选 37)(分数:2.00)A.惯犯B.偶犯C.故意D.过失24.据魏书,刑罚志记载,
7、北魏延昌三年,冀州阜城之民费羊皮为葬母而卖女为婢,按律当死。此案在朝野引起巨大争议,后经宣武帝权衡各方意见,作出最终裁决:“羊皮卖女葬母,孝诚可嘉,便可特原。”关于此案判决所遵循的法律原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2013 年单选 36)(分数:2.00)A.亲属相犯,罪不至死B.为伸张孝道,可特赦罪责C.诏令与律条冲突时,须依律断案D.子女的人格从属尊长,不受法律保护25.下列法典中,首次确立“准五服以制罪”制度的是( )。(2012 年单选 36)(分数:2.00)A.开元律B.北魏律C.晋律D.贞观律26.“重罪十条”罪名正式确立于( )。(2012 年单选 37)(分数:2.00)A
8、.北齐律B.北周律C.开皇律D.大业律27.按唐律规定,不同国家的外国人在唐朝管辖的地域内相犯,审判时应依据的法律是( )。(2009 年单选33)(分数:2.00)A.唐律B.原告所属国法律C.被告所属国法律D.在当事人所属国法律和唐律中选择其一28.按照唐律中有关“共犯罪”的规定,对共同犯罪中从犯的一般处罚标准是( )。(2009 年单选 43)(分数:2.00)A.与首犯同等处罚B.减首犯一等处罚C.减首犯二等处罚D.减首犯三等处罚29.下列选项中,属于西周司法责任制度的是( )。(2013 年单选 31)(分数:2.00)A.三宥之法B.三风十愆C.三赦之法D.五过之疵30.秦始皇三十
9、三年,成阳令审判一起盗羊案件时,误将系羊绳圈的价值计入赃值,与秦律规定的计赃方法不符。依照秦律,该县令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其所触犯的罪名是( )。(2013 年单选 34)(分数:2.00)A.不直B.纵囚C.失刑D.擅刑31.依照唐律的规定,因“耳目所不及,思虑所不至”而杀人是( )。(2013 年单选 38)(分数:2.00)A.误杀B.过失杀C.斗杀D.戏杀32.唐律.斗讼中的“六杀”除了谋杀、误杀、故杀、过失杀以外,还包括( )。(2011 年单选 38)(分数:2.00)A.斗杀和戏杀B.贼杀和戏杀C.斗杀和情杀D.奸杀和劫杀33.元朝法律规定的强奸幼女罪中,“幼女”的年龄是( )。(
10、2009 年单选 44)(分数:2.00)A.八岁以下B.十岁以下C.十二岁以下D.十四岁以下34.明洪武三十一年,某省布政使上书皇帝,嘉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依照大明律的规定,该上书行为构成的罪名是( )。(2013 年单选 41)(分数:2.00)A.内乱B.左官C.奸党D.谋大逆35.比较完整的赎刑制度最早见于( )。(2011 年单选 35)(分数:2.00)A.禹刑B.汤刑C.吕刑D.法经36.西周穆王统治时期制定的具有代表性的法典是( )。(2012 年单选 32)(分数:2.00)A.九刑B.汤刑C.吕刑D.禹刑37.下列刑罚中,属于秦朝作刑的是( )。(2012 年单选 34
11、)(分数:2.00)A.髡刑B.耐刑C.赀刑D.城旦春38.在汉文帝十三年的刑制改革中,用以替代黥刑的刑罚是( )。(2009 年单选 42)(分数:2.00)A.笞三百B.笞五百C.弃市D.髡钳城旦春39.宋朝“既杖其脊,又配其人,且刺其面,一人之身,一事之犯,而兼受三刑”的刑罚是( )。(2010 年单选 33)(分数:2.00)A.刺配B.发遣C.充军D.流刑40.清朝光绪年间,某官员甲因犯罪而被发配新疆,给驻防八旗官兵当差为奴。甲被判处的刑罚是( )。(2013年单选 42)(分数:2.00)A.发遣B.刺配C.充军D.流刑二、多选题(总题数:13,分数:26.00)41.多项选择题第
12、 46-63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4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立法指导思想主要包括( )。(2013 年多选 59)(分数:2.00)A.一断于法B.刑无等级C.轻罪重刑D.明德慎罚43.下列选项中,属于唐朝法律形式的有( )。(2012 年多选 62)(分数:2.00)A.律B.令C.格D.比44.下列选项中,属于唐律篇目的有( )。(2009 年多选 60)(分数:2.00)A.职制B.贼盗C.捕断D.户婚45.下列选项中,以六部官制作为分篇体例的国家律典有( )。(201
13、3 年多选 61)(分数:2.00)A.宋刑统B.大明律C.大清律例D.大清现行刑律46.历史上属于中华法系的国家和地区包括( )。(2010 年多选 60)(分数:2.00)A.朝鲜B.越南C.印度D.日本47.下列关于唐六典的表述,正确的有( )。(2011 年多选 63)(分数:2.00)A.修订于唐太宗贞观年间B.系统规定了唐朝的官制C.采取“官领其属,事归于职”的修订方法D.效仿周礼,制理、教、礼、政、刑、事六典48.根据宋朝的法律规定,能够继承家庭财产的人包括( )。(2013 年多选 60)(分数:2.00)A.庶子B.命继子C.在室女D.出嫁女49.汉代法律规定的对外贸易的违禁
14、物包括( )。(2011 年多选 61)(分数:2.00)A.丝绸B.马匹C.兵器D.铜钱50.宋朝法律中规定的不动产典卖契约的成立要件包括( )。(2010 年多选 63)(分数:2.00)A.先问亲邻B.输钱印契C.过割赋税D.原主离业51.在明德慎罚思想的指导下,西周实行的刑法原则有( )。(2012 年多选 60)(分数:2.00)A.宽严适中B.诬告反坐C.老幼犯罪减免刑罚D.区分故意与过失、偶犯与惯犯52.在汉代,危害中央集权的犯罪包括( )。(2012 年多选 61)(分数:2.00)A.出界B.非正C.酎金D.阿党附益53.下列选项中,属干汉朝法律规定的罪名的有( )。(200
15、9 年多选 61)(分数:2.00)A.阿党附益B.见知故纵C.酎金D.奸党三、分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54.分析题第 67-69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55.唐律疏议.名例:“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请运用中国法制吏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所引唐律条文体现了唐朝法律的何种适用原则? (2)试结合引文材料具体解释在司法实践中应如何适用上述原则? (3)唐律的这一规之有何意义和作用?(2010 年分析 69)(分数:2.00)_56.唐律疏议.
16、断狱律:“诸疑罪,各依所犯,以赎论。是非之理均;或事涉疑似,傍无见证;或傍有闻证,事非疑似之类。即疑狱,法官执见不同者,得为异议,议不过三。”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问题: (1)唐律处理疑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依照唐律的上述规定,疑罪分为哪几种情形? (3)唐律关于法官处理疑狱的规定是什么? (4)如何评价唐律的这一规定。(2013 年分析69)(分数:2.00)_57.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盗贼及有关币帛钱粮等事,明律则较唐律为重。 (清)薛允升唐明律合编.祭祀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
17、解薛允升的上述观点? (2)为什么明律较唐律会发生这样的变化?(2012 年分析 69)(分数:2.00)_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古代立法;古代民事和刑事制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答案解析(总分:11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秦朝的法律形式中,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是( )。(2009 年单选 39)(分数:2.00)A.决事比B.封诊式C.指挥D.廷行事 解析:解析:封诊式,是秦代关于司法机关审理
18、案件的原因、治狱程式、调查勘验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同时也包括一些具体的案例。廷行事是秦代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可作为同类案件判决的依据。故本题应选D。决事比是汉代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3.历史上最早以“式”为法律形式的法典是( )。(2011 年单选 43)(分数:2.00)A.封诊式B.贞观式C.大统式 D.武德式解析:解析:南北朝时,西魏编定大统式,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以“式”为形式的法典,这是立法形式的一大发展,影响及于后世。4.唐律的篇目数是( )。(2010 年单选 32)(分数:2.00)A.六篇B.七篇C.十二篇 D.十八篇解析:解析:唐律共 12篇 500条,首篇名例,大致相当于近代刑
19、法的总则篇,而第二至第十二篇则相当于近代刑法的分则篇。唐律的第二至第十二篇分别为: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故本题应选 C。5.法经中规定量刑原则的篇章是( )。(2013 年单选 33)(分数:2.00)A.盗法B.网法C.捕法D.具法 解析:解析:在篇目结构上,法经共有六篇:盗法、贼法、网(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等法律原则的规定。起着“具其加减”的作用,相当于近代法典中的总则部分。故本题应选 D项。6.法经中规定“六禁”的篇目是( )。(2010 年单选 43)(分数:2.00)A.贼法B.盗法C.具法D.杂法 解析:
20、解析:在篇目结构上,法经共有 6篇:一为(盗法,二为贼法,三为网法,四为捕法,五为杂法,六为具法。杂法是关于“盗贼”以外的其他犯罪与刑罚的规定,主要规定了“六禁”,即淫禁、狡禁、城禁、嬉禁、徒禁、金禁。故本题应选 D。7.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私自修订法律,并书之于竹筒,称为“竹刑”。这位大夫是( )。(2013 年单选 32)(分数:2.00)A.邓析 B.叔向C.子产D.范宣子解析:解析:大夫邓析于公元前 502年私自修订郑国法律并书之于竹简,称为“竹刑”。故本题应选 A项。8.中国古代“改法为律”始于( )。(2012 年单选 33)(分数:2.00)A.周公制礼B.商鞅变法 C.邓析“竹刑
21、”D.“约法三章”解析:解析:商鞅“受法经以相秦”以后,在变法过程中,将法经改变为秦律,史称“改法为律”。故本题应选 B。9.首次明确区分律和令,从而解决了秦汉以来律令混杂问题的古代律典是( )。(2013 年单选 37)(分数:2.00)A.晋律 B.新律C.北齐律D.北魏律解析:解析:泰始三年(267 年),晋武帝诏颁晋律。晋律将律和令明确分开,解决了汉以来律令混杂、矛盾的局面。故本题应选 A项。10.隋开皇律在我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历史蓝本是( )。(2011 年单选 37)(分数:2.00)A.北齐律 B.北周律C.大业律D.陈律解析:解析:隋开皇律以北齐律为基础,如延续了北齐律
22、的 12篇体例,在北齐律基础上正式确立“十恶”罪名等。11.唐朝编纂的第一部律典是( )。(2010 年单选 36)(分数:2.00)A.武德律 B.开皇律C.永徽律D.贞观律解析:解析:武德律为唐高祖李渊武德年间制定颁布,是唐朝立法的开端。它以隋朝文帝开皇律为基础,增加 53条新格制成,其篇目“一准隋开皇之律”,没有太多变化。贞观律是唐太宗李世民(李渊之子)贞观年间编纂的;永徽律是唐高宗李治(李世民之子)永徽年间编纂的。故本题应选 A。12.唐律疏议编纂工作的主持者是( )。(2009 年单选 36)(分数:2.00)A.长孙无忌 B.魏征C.陈群D.武则天解析:解析:唐高宗永徽年间,长孙无
23、忌、李勋等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而成永徽律疏,又称唐律疏议。故本题应选 A。1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法典是( )。(2009 年单选 38)(分数:2.00)A.开皇律B.大明律C.宋刑统 D.开元律解析:解析:宋太祖建隆四年在工部尚书判大理寺卿窦仪等人的奏清下。开始修订宋朝新的法典。同年 7月完成,由太祖诏“付大理寺刻板摹印,颁行天下”,成为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其全称是宋建隆重详定刑统,简称宋刑统。放本题应选 C。14.颁布重法地法的朝代是( )。(2009 年单选 32)(分数:2.00)A.唐朝B.宋朝 C.元朝D.明朝解析:解析:所谓重法地法,是指对某些特定地区的特定犯罪规
24、定判处重刑的法律制度。北宋先后制定窝藏重法、贼盗重法等重法。重法地法的推行。实际上使非常之刑基本代替了宋刑统中的贼盗律,不仅加重了对贼盗犯罪的处罚,而且打破了正常的法律秩序,对封建后期的刑罚制度产生了消极影响。本题应选 B。15.元朝由江西地方官府整理圣旨、条例而形成的法规汇编是( )。(2011 年单选 39)(分数:2.00)A.大札撒B.至元新格C.大元通制D.元典章 解析:解析:大蒙古国建立之后,成吉思汗铁木真于公元 1225年下令编纂颁布札撒和训令,史称大札撒。元世祖于至元二十八年(公元 1291年)令右丞相何荣祖等以公规、治民、御盗、理财等十事辑为一书,名日至元新格。至元新格是元朝
25、统一中国后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大元通制颁行于元英宗至治 j年(公元 1323年),分为诏制、条格、断例、别类四部分。篇目分为 20篇。元典章全称为大元圣政国朝典章,是元朝由江西地方官府整理圣旨、条例而形成的法规汇编。故本题应选 D。16.中国古代婚姻法律中的“三不去”制度是对丈夫休妻权的限制,其中“与更三年丧”是指妻子在夫家守过三年孝。妻子为之守孝的对象是( )。(2009 年单选 35)(分数:2.00)A.丈夫B.公婆 C.自己的父母D.夫家的祖辈解析:解析:“与更三年丧”是指女子入夫家后与丈夫一起为公婆守过三年孝,如此已尽子媳之道,不能休妻。故本题应选 B。17.规定“诸色人同类自
26、相婚姻者,各从本俗法”的朝代是( )。(2010 年单选 41)(分数:2.00)A.唐朝B.宋朝C.元朝 D.清朝解析:解析:元朝统一中国以后,虽然受到儒家所倡导的封建礼教纲常的影响,但仍保持某些蒙古族原有的传统。特别在婚姻方面允许依照不同民族的风俗和习惯行事,而不强求划一。至元八年(1271 年)定制:“诸色人同类自柏婚姻者,各从本俗法。”汉族禁止“有妻更娶”,但蒙古习惯法“札撒”却允许蒙古人一夫多妻。此外,蒙古人实行“父兄弟婚”,即子可以收父妾,弟可以收兄妻,兄可以收弟妻。但汉人除弟收亡兄妻外,上述亲属乱伦或重婚均为法律所严令禁止。故本题应选 C。18.下列关于明朝婚姻家庭继承法律制度的
27、表述,不正确的是( )。(2010 年单选 45)(分数:2.00)A.主婚权属于徂父母、父母,嫁娶违律的,独坐主婚者B.七出仍是丈夫休妻的理由,义绝不再成为婚姻解除的条件 C.婚姻缔结须有婚书和聘礼,同姓、同宗无服亲及良贱不得为婚D.继承采取“嫡庶无别,诸子均分”的原则,承认奸生子的继承权解析:解析:明律对婚姻的解除条件“义绝”作出新的解释:“义绝之状,谓如身在远方,妻父母将妻改嫁,或赶逐出外,重别招婿,及容止外人通奸。又如本身殴妻至折伤。抑妻通奸,有妻诈称无妻,欺妄更娶妻,以妻为妾。受财将妻妾典雇,妄作姊妹嫁人之类。”这种认定侧重于婚姻关系本身的状况。与唐律义绝条件中注意夫对妻、妻对夫族的
28、殴杀罪、奸非罪,以及妻对犬的谋害罪有所不同。但不管怎么说,义绝仍是明朝婚姻解除的条件。故选项 B不正确。19.下列关于唐朝继承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2 年单选 38)(分数:2.00)A.女子不享有财产继承权B.只有法定继承,不承认遗嘱的效力C.无论宗祧继承还是财产继承,皆采用嫡长子继承制D.财产继承沿袭两汉以来的“诸子均分”原则 解析:解析:在唐朝,女子出嫁后,不享有本家财产的继承权,但在窀女可分得相当于未婚兄弟聘财的一半之财,作为置办妆奁之用。故选项 A错误。在唐朝,若生前立有遗嘱,则不按法定顺序继承,采遗嘱优先的原则。故选项 B错误。宗祧继承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但财产继承
29、不采用嫡长子继承制,而采用“诸子均分”制。故选项 C错误,本题应选 D。20.西周时期的借贷契约称为( )。(2009 年单选 34)(分数:2.00)A.傅别 B.契券C.质剂D.出举解析:解析:西周的借贷契约称为“傅别”。周礼载:“听称责(责同债)以傅别。”为了保证债的履行,要求当事人订立契约“傅别”。“傅”,是把债的标的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写在契券上;“别”,是在简札中间写字,然后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札上的字为半文。故本题应选 A。21.宋代把未缴纳契税未加盖官印的契约称为( )。(2012 年单选 39)(分数:2.00)A.红契B.白契 C.质剂D.傅别解析:解析:在宋朝,缴纳契税
30、并加盖官印的契约称为“赤契”、“红契”;未缴纳契税未加盖官印的契约称为“白契”。故本题应选 B。22.通过立法规定房屋出典后失火焚毁的风险责任分担原则的朝代是( )。(2011 年单选 41)(分数:2.00)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解析:解析:通过立法规定房屋出典后失火焚毁的风险责任分担原则的朝代是清朝。23.我国上古史料典籍中的“眚”是指( )。(2009 年单选 37)(分数:2.00)A.惯犯B.偶犯C.故意D.过失 解析:解析:在上占一些史籍中,过失被称为“眚”;故意被称为“非眚”;惯犯被称为“惟终”;偶犯被称为“非终”。故本题应选 D。24.据魏书,刑罚志记载,北魏延昌三
31、年,冀州阜城之民费羊皮为葬母而卖女为婢,按律当死。此案在朝野引起巨大争议,后经宣武帝权衡各方意见,作出最终裁决:“羊皮卖女葬母,孝诚可嘉,便可特原。”关于此案判决所遵循的法律原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2013 年单选 36)(分数:2.00)A.亲属相犯,罪不至死B.为伸张孝道,可特赦罪责 C.诏令与律条冲突时,须依律断案D.子女的人格从属尊长,不受法律保护解析:解析:羊皮卖女葬母,“按律当死”,这表明 A项原则在古代不存在。宣武帝裁决“孝诚可嘉,便可特原”,故 B项应选。宣武帝裁决并非“按律”,故 C项不应选。羊皮卖女葬母“按律当死”,表明子女受法律保护,故 D项不应选。25.下列法典
32、中,首次确立“准五服以制罪”制度的是( )。(2012 年单选 36)(分数:2.00)A.开元律B.北魏律C.晋律 D.贞观律解析:解析:晋律首立“准五服以制罪”制度。本题应选 C。26.“重罪十条”罪名正式确立于( )。(2012 年单选 37)(分数:2.00)A.北齐律 B.北周律C.开皇律D.大业律解析:解析:北齐律确立“重罪十条”。本题应选 A。27.按唐律规定,不同国家的外国人在唐朝管辖的地域内相犯,审判时应依据的法律是( )。(2009 年单选33)(分数:2.00)A.唐律 B.原告所属国法律C.被告所属国法律D.在当事人所属国法律和唐律中选择其一解析:解析:唐律.名例律规定
33、:“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即同国籍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的,由唐王朝按其所属本国法律处理,实行属人主义原则;不同国籍侨民在中国犯罪者,按唐律处罚,实行属地主义原则。故本题应选 A。28.按照唐律中有关“共犯罪”的规定,对共同犯罪中从犯的一般处罚标准是( )。(2009 年单选 43)(分数:2.00)A.与首犯同等处罚B.减首犯一等处罚 C.减首犯二等处罚D.减首犯三等处罚解析:解析: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诸共犯罪者,以造意为首,随从者减一等。若家人共犯,止坐尊长;于法不坐者,归罪于其次尊长。侵损于人者,以凡人首从论。即共监临主守为犯,虽造意,仍以监主为首,
34、凡人以常从论。”其中,“随从者减一等”的规定表明选项 B应选。29.下列选项中,属于西周司法责任制度的是( )。(2013 年单选 31)(分数:2.00)A.三宥之法B.三风十愆C.三赦之法D.五过之疵 解析:解析:周礼,秋官,司刺载有三宥之法:“壹宥日不识,再宥日过失,三宥日遗忘。”这表明西周在定罪量刑时考虑到行为人的主观动机,即后世所谓原心定罪。为惩治职官犯罪,商朝有“三风十愆”之规定,即官吏有巫风、淫风、乱风三类恶劣风气以及与之相关的十种行为者,将受到处罚。西周时有“三赦”之法:“一日幼弱,二日老耄,三日蠢愚”,此三者除犯故意杀人罪以外,一般皆赦免其罪。西周时,司法官犯“五过之疵”,即
35、惟官(秉承上意,倚仗权势)、惟反(利用职权。报私恩怨)、惟内(内亲用事,暗中牵制)、惟货(贪赃受贿,敲诈勒索)、惟来(接受清托。徇私枉法),应受处罚。故本题应选 D项。30.秦始皇三十三年,成阳令审判一起盗羊案件时,误将系羊绳圈的价值计入赃值,与秦律规定的计赃方法不符。依照秦律,该县令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其所触犯的罪名是( )。(2013 年单选 34)(分数:2.00)A.不直B.纵囚C.失刑 D.擅刑解析:解析:秦朝明确规定了司法官的办案责任,错案必究,凡故意重罪轻判或轻罪重判的,属于“不直”;故意应论不论或减轻情节者,即犯“纵囚”;由于过失导致处刑不当、失其轻重的谓“失刑”,司法官都要承担
36、相应的法律责任。题干中的县令是因误(过失)而导致处刑加重,故 C项应选。31.依照唐律的规定,因“耳目所不及,思虑所不至”而杀人是( )。(2013 年单选 38)(分数:2.00)A.误杀 B.过失杀C.斗杀D.戏杀解析:解析:唐朝在斗讼律中区分了“六杀”,即谋杀(预谋杀人)、故杀(事先虽无预谋,但情急杀人时已有杀人的意念)、斗杀(在斗殴中出于激愤失手将人杀死)、误杀(由于种种原因杀错了对象)、过失杀(“耳目所不及,思虑所不至”而致人死亡)、戏杀(“以力共戏”而致人死亡)。故本题应选 B项。32.唐律.斗讼中的“六杀”除了谋杀、误杀、故杀、过失杀以外,还包括( )。(2011 年单选 38)
37、(分数:2.00)A.斗杀和戏杀 B.贼杀和戏杀C.斗杀和情杀D.奸杀和劫杀解析:解析:唐律贼盗、斗讼篇中依犯罪人主观意图区分了“六杀”,即“谋杀”、“故杀”、“斗杀”、“误杀”、“过失杀”、“戏杀”等。故 A项正确。33.元朝法律规定的强奸幼女罪中,“幼女”的年龄是( )。(2009 年单选 44)(分数:2.00)A.八岁以下B.十岁以下 C.十二岁以下D.十四岁以下解析:解析:元朝规定:“凡称幼女,止十岁以下。”据此,本题应选 B。34.明洪武三十一年,某省布政使上书皇帝,嘉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依照大明律的规定,该上书行为构成的罪名是( )。(2013 年单选 41)(分数:2.00
38、)A.内乱B.左官C.奸党 D.谋大逆解析:解析:鉴于历代臣下结党造成皇权削弱,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导致国亡民乱的教训,明朝严禁臣下结党,在大明律中增设“奸党”罪,并罗列了该罪的种种表现:在朝官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者;大小官员巧言进谏,请求宽免免罪之人,暗中邀买人心者;司法官不执行法律,而听从上级命令出入人罪者;“奸邪进谗言,左使杀人者”;甚至“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均构成奸党罪,一律处以斩刑。故本题应选 C项。35.比较完整的赎刑制度最早见于( )。(2011 年单选 35)(分数:2.00)A.禹刑B.汤刑C.吕刑 D.法经解析:解析:比较完整的赎刑制度最早见于吕刑。36.西周穆王统治时期制
39、定的具有代表性的法典是( )。(2012 年单选 32)(分数:2.00)A.九刑B.汤刑C.吕刑 D.禹刑解析:解析:周穆王革新政治,命司寇吕侯作吕刑。它应是西周中期具有代表性的法典,具体内容不可考。故本题应选 C。37.下列刑罚中,属于秦朝作刑的是( )。(2012 年单选 34)(分数:2.00)A.髡刑B.耐刑C.赀刑D.城旦春 解析:解析:秦朝的作刑,即后世的徒刑。秦朝的作刑,包括城旦舂、鬼薪白粲、隶臣妾、司寇、候等。故本题应选 D。38.在汉文帝十三年的刑制改革中,用以替代黥刑的刑罚是( )。(2009 年单选 42)(分数:2.00)A.笞三百B.笞五百C.弃市D.髡钳城旦春 解
40、析:解析:文帝十三年,文帝下令刑制改革,把黥刑(墨刑)改为髡钳城旦舂,即去发颈部系铁圈服苦役五年。故本题应选 D。劓刑改为笞三百;斩左趾(砍左脚)改为笞五百,斩右趾改为弃市死刑。景帝继位后,在文帝基础上对肉刑制度作进一步改革。他主持重定律令,将文帝时劓刑笞三百,改为笞二百;斩左趾笞五百,改为笞三百。景帝又颁布箠令,规定笞杖尺寸,以竹板制成,削平竹节,以及行刑不得换人等,使得刑制改革向前迈了一大步。39.宋朝“既杖其脊,又配其人,且刺其面,一人之身,一事之犯,而兼受三刑”的刑罚是( )。(2010 年单选 33)(分数:2.00)A.刺配 B.发遣C.充军D.流刑解析:解析:刺配是将杖刑、配役、
41、刺面三刑同时施加于一人的复合刑罚,“既杖其脊,又配其人,而且刺面,是一人之身,一事之犯而兼受三刑。”宋初设此刑之初衷,原为宽待死刑之意,但后逐渐成为滥刑之制,既复活肉刑,又没有配地远近之限,造成恶劣影响。至宋神宗时,有关刺配的编敕条款已达 200条,南宋孝宗时更增至 500条。故本题应选 A。40.清朝光绪年间,某官员甲因犯罪而被发配新疆,给驻防八旗官兵当差为奴。甲被判处的刑罚是( )。(2013年单选 42)(分数:2.00)A.发遣 B.刺配C.充军D.流刑解析:解析:发遣,是清朝特别创立的一种仅次于死刑的重刑,即将罪犯发配到边疆地区给驻防八旗官兵当差为奴的刑罚,比充军重。故本题应选 A项
42、。二、多选题(总题数:13,分数:26.00)41.多项选择题第 46-63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4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立法指导思想主要包括( )。(2013 年多选 59)(分数:2.00)A.一断于法 B.刑无等级 C.轻罪重刑 D.明德慎罚解析:解析:战国时期是新兴地主阶级逐步登上政治舞台的时代。法家的法治理论突出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法律观,并成为战国时期法制的指导思想,具体包括:一断于法、刑无等级、轻罪重刑、法布于众。故 A、B、C 项应选。D 项属于儒家思
43、想,不应选。43.下列选项中,属于唐朝法律形式的有( )。(2012 年多选 62)(分数:2.00)A.律 B.令 C.格 D.比解析:解析:唐朝法律形式主要是律、令、格、式四种,故本题应选 A、B、C。选项 D不应选。44.下列选项中,属于唐律篇目的有( )。(2009 年多选 60)(分数:2.00)A.职制 B.贼盗 C.捕断D.户婚 解析:解析:唐律疏议包含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十二篇。据此,本题应选 A、B、D。选项C“捕断”并非唐律篇目,唐律疏议的最后两篇是捕亡、断狱。45.下列选项中,以六部官制作为分篇体例的国家律典有( )。(2
44、013 年多选 61)(分数:2.00)A.宋刑统B.大明律 C.大清律例 D.大清现行刑律解析:解析:宋刑统在内容上沿袭唐律疏议,但体例取法于唐末五代的大中刑律同类和大周刑统,律下分 213门,律后附有唐中期以后至宋初的敕、令、格、式。故宋刑统不以六部官制作为分篇体例,A 项不应选。大明律改变了唐、宋旧律的传统体例,以名例冠于篇首,下按六部官制分吏、户、礼、兵、刑、工六律,共七篇,30 卷,460 条。大清律例的结构形式、体例、篇目与大明律基本相同。故 B、C 项应选。大清现行刑律取消了大清律例中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名称而分的六律总目,将法典各条按性质分隶 30门。故 D项不应选。4
45、6.历史上属于中华法系的国家和地区包括( )。(2010 年多选 60)(分数:2.00)A.朝鲜 B.越南 C.印度D.日本 解析:解析:唐律,作为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其影响力远远超越国界,对亚洲特别是东亚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朝鲜高丽律的篇章内容都取法于唐律,日本大宝律令也以唐律为蓝本,越南李太尊时期的刑书,也大都参用唐律。故本题应选 A、B、D。印度法律未受到古代中国法律影响,故不属于中华法系。47.下列关于唐六典的表述,正确的有( )。(2011 年多选 63)(分数:2.00)A.修订于唐太宗贞观年间B.系统规定了唐朝的官制 C.采取“官领其属,事归于职”的修订方法 D.效仿周礼,制
46、理、教、礼、政、刑、事六典 解析:解析:唐六典是唐玄宗开元年间修订的,故 A项错误,其他选项均正确。48.根据宋朝的法律规定,能够继承家庭财产的人包括( )。(2013 年多选 60)(分数:2.00)A.庶子 B.命继子 C.在室女 D.出嫁女解析:解析:宋朝除沿袭家产的兄弟均分制外,允许在室女享受兄弟继承财产权的一半,同时承认遗腹子与亲生子享有同样的继承权。南宋又规定了绝户财产继承的办法。绝户,是指家无男性承继人,绝户立继有两种方式:凡夫亡而妻在,立继从妻,称“立继”;凡夫妻俱亡,立继从其尊长,称“命继”。继子与绝户之女同享继承权。故 A、B、C 项应选。注意:庶子,也属于亲生子。49.汉代法律规定的对外贸易的违禁物包括( )。(2011 年多选 61)(分数:2.00)A.丝绸B.马匹 C.兵器 D.铜钱 解析:解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汉律规定,不准以违禁物品如铁、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