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宪法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模拟试卷 1及答案解析(总分:8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对于出生国籍,我国采用( )。(分数:2.00)A.出生地主义原则B.血统主义原则C.出生地主义为主、血统主义为辅的结合原则D.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的结合原则3.继有国籍,是指因( )而取得的国籍。(分数:2.00)A.出生B.血统C.父母一方国籍D.加入4.我国受理国籍申请的机关,在国内是
2、申请人居住地的( )。(分数:2.00)A.县、市外事部门B.县、市公安机关C.县、市人民法院D.公安部5.我国对出版单位的设立实行的制度是( )。(分数:2.00)A.备案和审批制B.审查和备案制C.许可和审批制D.审查和许可制6.我国宪法规定,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 ),负责处理。(分数:2.00)A.必须认真对待B.必须查清事实C.应当根据不同情况D.应当及时答复7.( )是公民具体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实际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也是保持和发展公民个性的必要条件。(分数:2.00)A.言论自由B.人身自由C.公民的财产权D.政治自由8.我国公民享有的平等权不包括( )。(
3、分数:2.00)A.劳动平等权B.民族平等权C.男女平等权D.宗教信仰平等权9.( )是财产权的延伸,是公民合法财产权利转移的合法形式。(分数:2.00)A.劳动权B.受教育权C.继承权D.物质帮助权10.现行宪法规定,对任何公民的逮捕,必须经过( )。(分数:2.00)A.人民法院决定B.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C.公安机关决定D.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11.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关于公民私有财产保障的法律条文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C.国家保障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任何人不得侵犯公民合法的
4、私有财产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经济权利的是( )。(分数:2.00)A.监督权B.财产权C.社会保障权D.休息权13.公民的概念和人民的概念相比,( )。(分数:2.00)A.公民的范围要比人民的范围广B.人民的范围要比公民的范围广C.公民的范围等同人民的范围D.公民的范围与人民的范围完全不同1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 )公民的住宅。(分数:2.00)A.非法查封B.非法侵入C.非法买卖D.非法出租15.示威自由是( )的延伸。(分数:2.00)A.集会自由B.游行自由C.言论自由D.人身自由16.文化权利和自由实质上属于公民( )的范畴,间接表现了国家保护公民思
5、想自由和表达自由的原则。(分数:2.00)A.言论自由B.政治自由C.物质自由D.精神自由17.依法服兵役和( )是公民的一项光荣义务。(分数:2.00)A.参加人民解放军B.参加武警部队C.参加预备役部队D.参加民兵组织18.写入我国 1954 年宪法而没有写入 1982 年宪法规定的有( 、)。(分数:2.00)A.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B.宗教信仰自由C.言论自由D.人身自由19.关于宪法对自然人的适用效力,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我国宪法适用于一切拥有中国国籍的人B.对于因出生取得国籍的确定,我国采取出生地主义和血统主义相结合的原则C.侨居在国外的华侨受中国宪法保
6、护D.宪法也同等地适用于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20.根据现行宪法规定,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B.休息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C.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未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D.2004 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21.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保障制度内容的是( )。(分数:2.00)A.社会保险B.社会福利C.优抚安置D.社会扶助22.下列关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基本权利的主体是
7、公民,法人不享有基本权利B.外国人不享有基本权利C.公法人享有基本权利D.基本权利对国家权力的行使构成了直接的约束二、多选题(总题数:16,分数:32.00)23.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4.下列( )情况,具有中国国籍。(分数:2.00)A.某甲父母双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的B.某乙父母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的C.某丙父母无国籍,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的D.某丁父母双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美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美国国籍的25.政党属
8、于( )。(分数:2.00)A.非营利性的结社B.营利性的结社C.政治性结社D.非政治性结社26.我国宗教团体的“三自”原则是( )。(分数:2.00)A.自主B.自立C.自办D.自传27.下列权利中( )属于公民的诉愿权。(分数:2.00)A.建议权B.取得赔偿权C.言论自由D.批评权28.目前我国的国家赔偿分为( )。(分数:2.00)A.行政赔偿B.司法赔偿C.民事赔偿D.刑事赔偿29.广义的人身自由还包括( )。(分数:2.00)A.人格尊严B.住宅不受侵犯C.游行自由D.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受庇护权只给予提出申请要求的外国人B.要求避
9、难,必须出于政治原因C.我国政府对提出避难的要求,不能不同意D.被给予受庇护权利的外国人,不被引渡或者驱逐31.( )可以依法对公民的通信内容进行检查。(分数:2.00)A.公安部门B.检察部门C.人民法院D.权力机关32.( )是言论自由的自然延伸。(分数:2.00)A.出版自由B.集会自由C.游行自由D.示威自由33.住宅不受侵犯还指任何机关、团体或个人都不得侵占、损毁公民的住宅。这些行为既侵犯了( ),也侵犯了( )。(分数:2.00)A.平等权B.财产权C.人身自由D.人格尊严34.通信秘密是指公民的通信(包括电报、电传、电话和邮件等信息传递形式),他人不得( )。(分数:2.00)A
10、.隐匿B.毁弃C.拆阅D.窃听35.( )附属于劳动权,是劳动权的必要补充。(分数:2.00)A.受教育权B.物质帮助权C.休息权D.退休权36.下列有关政府采取的措施符合合理差别标准而没有违反宪法规定的平等权条款的是( )。(分数:2.00)A.某直辖市政府制定的规章规定本市行政机关不得招收外地户籍毕业生B.某省政府制定的规章规定仅对符合困难补助标准的居民发放困难补助金C.某自治州政府制定的自治条例规定对所属州的少数民族在经济方面实行一定的优惠待遇D.某省政府制定的规章规定仅对省会城市的居民实行全额医疗保险37.下列关于对公民基本权利限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宪法规定
11、的公民基本权利不能克减B.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应符合法律保留原则的要求C.对公民基本权利进行限制必须内容明确D.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要遵循比例原则38.下列关于基本权利限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基本权利不得克减B.唯有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基本权利才能克减C.唯有公共利益需要,基本权利才能受到限制D.限制基本权利也要受到限制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39.简答题第 64-66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40.简述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原则。(分数:2.00)_41.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监督权。(分数:2.00)_四、分析题(总
12、题数:2,分数:4.00)42.分析题第 67-69 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43.刘某系某乡女村民,已生育两个女儿,现在又怀上了第三胎。乡、村两级干部决定把她作为典型处理。于是,在某日一大早来到刘某的家,直接破门而入,将还在睡梦中尚未穿戴整齐的刘某强行带到村委会,由乡、村两级干部整整教育了一天。同时搬走刘某家中的电视机和大衣柜作为抵押,让刘某尽快做人工流产。 问: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该乡、村干部的行为侵犯了刘某哪些宪法权利?其宪法依据有哪些?(分数:2.00)_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宪法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模拟试卷 1答案解
13、析(总分:8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对于出生国籍,我国采用( )。(分数:2.00)A.出生地主义原则B.血统主义原则C.出生地主义为主、血统主义为辅的结合原则D.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的结合原则 解析:解析:我国对出生国籍采用以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的原则。3.继有国籍,是指因( )而取得的国籍。(分数:2.00)A.出生B.血统C.父母一方国籍D.加入 解析:解析:继有国籍,是指
14、因加入而取得的国籍。4.我国受理国籍申请的机关,在国内是申请人居住地的( )。(分数:2.00)A.县、市外事部门B.县、市公安机关 C.县、市人民法院D.公安部解析:解析:我国受理国籍申请的机关,在国内是申请人居住地的县、市公安机关,在国外是中国外交代表机关和领事机关。5.我国对出版单位的设立实行的制度是( )。(分数:2.00)A.备案和审批制B.审查和备案制C.许可和审批制 D.审查和许可制解析:解析:国务院于 1997 年制定的出版管理条例是落实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出版自由、进行出版管理的最主要的法律依据。该条例第二章明确规定对出版单位的设立实行严格的许可和审批制度。可见,选 C 项。6
15、.我国宪法规定,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 ),负责处理。(分数:2.00)A.必须认真对待B.必须查清事实 C.应当根据不同情况D.应当及时答复解析:解析:宪法第 41 条第 2 款规定,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7.( )是公民具体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实际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也是保持和发展公民个性的必要条件。(分数:2.00)A.言论自由B.人身自由 C.公民的财产权D.政治自由解析:解析:人身自由是公民具体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实际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也是保持和发展公民个性的必要条件。8.我国公民享有的平等权不
16、包括( )。(分数:2.00)A.劳动平等权 B.民族平等权C.男女平等权D.宗教信仰平等权解析:解析:我国宪法规定的平等权条款包括一般平等权条款(宪法第 5 条第 4 款,第 33 条第 2、4款)和具体平等权条款。具体平等权条款涉及的平等权类型包括选举平等权、宗教信仰平等权、性别(男女)平等权、民族平等权、受教育平等权、就业平等权等。本题备选项中只有 A 项(劳动权)不涉及平等权的问题,故选 A 项。9.( )是财产权的延伸,是公民合法财产权利转移的合法形式。(分数:2.00)A.劳动权B.受教育权C.继承权 D.物质帮助权解析:解析:继承权是财产权的延伸,是公民合法财产权利转移的合法形式
17、。10.现行宪法规定,对任何公民的逮捕,必须经过( )。(分数:2.00)A.人民法院决定B.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C.公安机关决定D.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 解析:解析:宪法第 37 条第 2 款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据此,选 D 项。11.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关于公民私有财产保障的法律条文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国家保障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任何人不得侵犯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解析:解析:宪法第 13 条规定,公民的合
18、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经济权利的是( )。(分数:2.00)A.监督权 B.财产权C.社会保障权D.休息权解析:解析: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社会保障权(包括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和物质帮助权)和财产权,不包括监督权,故选 A 项。13.公民的概念和人民的概念相比,( )。(分数:2.00)A.公民的范围要比人民的范围广 B.人民的范围要比公民的范围广C.公民的范围等同人民的范围D.公民的范围与人民的范围完全不同解析:解析:公民的概念
19、和人民的概念相比,公民的范围要比人民的范围广。公民除了包括人民以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1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 )公民的住宅。(分数:2.00)A.非法查封B.非法侵入 C.非法买卖D.非法出租解析:解析:宪法第 39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15.示威自由是( )的延伸。(分数:2.00)A.集会自由B.游行自由C.言论自由 D.人身自由解析:解析:示威自由是言论自由的延伸。16.文化权利和自由实质上属于公民( )的范畴,间接表现了国家保护公民思想自由和表达自由的原则。(分数:2.00)A.言论自由B.政治自由
20、C.物质自由D.精神自由 解析:解析:文化权利和自由实质上属于公民精神自由的范畴,间接表现了国家保护公民思想自由和表达自由的原则。17.依法服兵役和( )是公民的一项光荣义务。(分数:2.00)A.参加人民解放军B.参加武警部队C.参加预备役部队D.参加民兵组织 解析:解析: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一项光荣义务。18.写入我国 1954 年宪法而没有写入 1982 年宪法规定的有( 、)。(分数:2.00)A.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B.宗教信仰自由C.言论自由D.人身自由解析:解析:写入我国 1954 年宪法而没有写入 1982 年宪法规定的有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19.关于宪法对
21、自然人的适用效力,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我国宪法适用于一切拥有中国国籍的人B.对于因出生取得国籍的确定,我国采取出生地主义和血统主义相结合的原则C.侨居在国外的华侨受中国宪法保护D.宪法也同等地适用于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 解析:解析:我国宪法适用于所有中国公民,宪法第 33 条第 1 款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见,A 项是正确的,不应当选。国籍的取得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因出生而取得,一种是加入取得。对因出生取得国籍,我国采用出生地主义和血统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国籍法第 4 条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
22、籍。第 5 条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第 6 条规定,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故 B 项正确,不应当选。我国宪法适用于所有具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 民,所以侨居在外国的华侨也受中国宪法的保护。故 C 项正确,不应当选。外国人和外国法人在一定的条件下成为基本权利主体,在享有基本权利的范围内,宪法效力适用于外国人和外国法人。所以 D 项所表述的“宪法也同等地适用于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表述是错误的,应选。20.根据现行宪法规定,关于公民权
23、利和自由,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B.休息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C.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未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D.2004 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解析:解析:劳动、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但是服兵役明显是公民的义务而非权利,故 A 项错误。宪法第 43 条第 1 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可见休息权的主体是劳动者而非全体公民,故 B 项错误。宪法第 45 条第 1 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24、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故 C 项错误。2004 年宪法修正案第 24 条和宪法第33 条第 3 款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故 D 项正确。21.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保障制度内容的是( )。(分数:2.00)A.社会保险B.社会福利C.优抚安置D.社会扶助 解析:解析:2004 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条款。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各项制度,但社会扶助不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故选 D 项。22.下列关于我国
25、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基本权利的主体是公民,法人不享有基本权利B.外国人不享有基本权利C.公法人享有基本权利D.基本权利对国家权力的行使构成了直接的约束 解析:解析:基本权利的主体包括公民和法人,但法人享有的基本权利的范围受到限制。可见,A 项表述错误。外国人在人的尊严、财产保护和法律程序方面享有和本国公民同等的保护,但在政治权利、社会福利等领域无法主张本国公民的权利。可见,B 项表述错误。即便法人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也局限于私法人,公法人只能依据组织法规定行使职权,不能享有基本权利。可见,C 项表述错误。基本权利对国家权力的行使构成了直接的约束,
26、是为宪法规范所承认和保障的公民享有的必不可少的权利。可见,D 项表述正确。二、多选题(总题数:16,分数:32.00)23.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24.下列( )情况,具有中国国籍。(分数:2.00)A.某甲父母双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的 B.某乙父母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的 C.某丙父母无国籍,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的 D.某丁父母双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美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美国国籍的解析:解析:我国对出生国籍采用以血统主义
27、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的原则。 (1)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的,具有中国国籍。 (2)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的,具有中国国籍;但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则不具有中国国籍。 (3)父母无国籍,或者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的,具有中国国籍。25.政党属于( )。(分数:2.00)A.非营利性的结社 B.营利性的结社C.政治性结社 D.非政治性结社解析:解析:政党属于非营利性的结社,也属于政治性结社。26.我国宗教团体的“三自”原则是( )。(分数:2.00)A.自主 B.自立C.自办 D.自传 解析:解析:
28、我国宪法第 36 条第 4 款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宗教团体应坚持自主、自办、自传的“三自”原则。27.下列权利中( )属于公民的诉愿权。(分数:2.00)A.建议权 B.取得赔偿权 C.言论自由D.批评权 解析:解析:在我国,公民的诉愿权是对公民的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以及取得赔偿权的统称。28.目前我国的国家赔偿分为( )。(分数:2.00)A.行政赔偿 B.司法赔偿 C.民事赔偿D.刑事赔偿解析:解析:目前我国的国家赔偿分为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两种形式。29.广义的人身自由还包括( )。(分数:2.00)A.人格尊严 B.住宅不受侵犯 C.游行自由D.
29、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解析:解析:广义的人身自由包括与狭义人身自由相关联的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与公民个人私生活有关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等权利和自由。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受庇护权只给予提出申请要求的外国人 B.要求避难,必须出于政治原因 C.我国政府对提出避难的要求,不能不同意D.被给予受庇护权利的外国人,不被引渡或者驱逐 解析:解析:我国宪法规定的庇护权主要有下述含义: (1)受庇护权只给予提出申请要求的外国人; (2)外国人向我国政府提出要求避难,必须是出于政治原因,不包括一般刑事罪犯; (3)我国政府对提出避难的要求,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 (4)被给予
30、受庇护权利的外国人,不被引渡或者驱逐,对他们在华的居住、迁移和行动方面的管理,原则上按照一般外国侨民的待遇对待,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按照受庇护人的身份、地位,给予区别对待。31.( )可以依法对公民的通信内容进行检查。(分数:2.00)A.公安部门 B.检察部门 C.人民法院D.权力机关解析:解析:宪法第 40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32.( )是言论自由的自然延伸。(分数:2.00)A.出版自由 B.集
31、会自由 C.游行自由 D.示威自由 解析:解析:出版自由、集会自由、游行自由和示威自由都是言论自由的自然延伸。33.住宅不受侵犯还指任何机关、团体或个人都不得侵占、损毁公民的住宅。这些行为既侵犯了( ),也侵犯了( )。(分数:2.00)A.平等权B.财产权 C.人身自由 D.人格尊严解析:解析:住宅不受侵犯还指任何机关、团体或个人都不得侵占、损毁公民的住宅。这些行为不仅对公民的财产权构成了侵犯,而且也是对公民人身自由这一宪法权利的侵犯,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4.通信秘密是指公民的通信(包括电报、电传、电话和邮件等信息传递形式),他人不得( )。(分数:2.00)A.隐匿 B.毁弃 C.拆
32、阅 D.窃听 解析:解析:通信秘密是指公民的通信(包括电报、电传、电话和邮件等信息传递形式),他人不得隐匿、毁弃、拆阅或者窃听。35.( )附属于劳动权,是劳动权的必要补充。(分数:2.00)A.受教育权B.物质帮助权C.休息权 D.退休权 解析:解析:休息权和退休权附属于劳动权,是劳动权的必要补充。36.下列有关政府采取的措施符合合理差别标准而没有违反宪法规定的平等权条款的是( )。(分数:2.00)A.某直辖市政府制定的规章规定本市行政机关不得招收外地户籍毕业生B.某省政府制定的规章规定仅对符合困难补助标准的居民发放困难补助金 C.某自治州政府制定的自治条例规定对所属州的少数民族在经济方面
33、实行一定的优惠待遇 D.某省政府制定的规章规定仅对省会城市的居民实行全额医疗保险解析:解析:A 项表述采取的差别对待违反了平等就业权,故不选 A 项。B 项表述采取的差别对待符合宪法规定,故选 B 项。C 项表述的差别对待符合依据民族的差异所采取的合理差别,故选 C 项。D 项表述采取的差别对待属于地域歧视,违反了宪法有关平等权的规定,故不选 D 项。37.下列关于对公民基本权利限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不能克减B.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应符合法律保留原则的要求 C.对公民基本权利进行限制必须内容明确 D.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要遵循比例原则 解析:解
34、析: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可以克减,所谓“克减”,就是对基本权利的限制,A 项表述错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要最低限度地采取法律形式,而不能采取其他形式,因而要符合法律保留原则的要求,B 项表述正确。对公民基本权利进行限制必须内容明确,可以成为公民行动的合理预期。如果法律条文过于宽泛、笼统和模糊,在接受宪法审查的时候,此类法律往往会被宣告为违宪而无效,这就是所谓“明确性原则”,C 项表述正确。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要遵循比例原则,比例原则要求为公共利益而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时候,必须要在手段和目的之间进行利益衡量。限制基本权利的目的必须具有宪法正当性,D 项表述正确。38.下列关于基本权利限制的表
35、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基本权利不得克减 B.唯有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基本权利才能克减 C.唯有公共利益需要,基本权利才能受到限制 D.限制基本权利也要受到限制解析:解析:基本权利可以克减或限制,但必须出于不同权利的冲突或公共利益的需要。可见,A、B、C项表述错误。限制基本权利也要受到限制,在限制基本权利时,要遵循明确性原则和比例原则。可见,D项表述正确。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39.简答题第 64-66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解析:40.简述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原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对基本权利进行
36、一般性的限制,唯有国会可以为之。对基本权利的限制应当遵守法律保留原则。 (2)明确性原则。法律对公民权利所作的限制,必须内容明确,可以成为公民行动的合理预期。 (3)比例原则。比例原则要求为公共利益而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时候,必须要在手段和目的之间进行利益衡量。限制基本权利的目的必须具有宪法正当性。它包括手段合适性、限制最小化和狭义比例原则 3 项内容。)解析:41.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监督权。(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监督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控告、检举、申诉和取得赔偿权。 (2)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
37、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3)公民行使监督权受到宪法的保护。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解析:四、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42.分析题第 67-69 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解析:43.刘某系某乡女村民,已生育两个女儿
38、,现在又怀上了第三胎。乡、村两级干部决定把她作为典型处理。于是,在某日一大早来到刘某的家,直接破门而入,将还在睡梦中尚未穿戴整齐的刘某强行带到村委会,由乡、村两级干部整整教育了一天。同时搬走刘某家中的电视机和大衣柜作为抵押,让刘某尽快做人工流产。 问: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该乡、村干部的行为侵犯了刘某哪些宪法权利?其宪法依据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乡、村干部侵犯了刘某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2)乡、村干部侵犯了刘某的人格尊严权。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3)乡、村干部侵犯了刘某的人身自由权。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4)乡、村干部侵犯了刘某的财产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