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109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5777       资源大小:63.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109及答案解析.doc

    1、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 109及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法律关系的概念最早来源于罗马法中( )的概念(分数:2.00)A.法律联系B.法锁C.法的关系D.法链3.按照法律关系所体现的社会内容的性质,可以把法律关系分为( )(分数:2.00)A.基本法律关系、普通法律关系和诉讼法律关系B.平权型法律关系和隶属型法律关系C.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D.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

    2、法律关系4.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律关系是依法建立的社会关系B.法律关系是一种体现意志性的特殊社会关系C.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D.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产生的前提5.法律意义上权利一词,最早来源于( )(分数:2.00)A.法国民法典B.美国C.罗马法D.马克思主义学说6.以下哪一项属于法律意义上的物( )(分数:2.00)A.月球上的土地B.老太太嘴里的金牙C.空气D.自行车7.以下哪一项属于法律事件( )(分数:2.00)A.死亡B.写小说C.签合同D.拍卖8.我国婚姻法规定,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 22周岁,女不得早于 20

    3、周岁。这表明法律关系主体所特有的性质是( )(分数:2.00)A.广泛性B.社会性C.主观性D.法律性9.某施工单位与某基层政府签订合同,规定该建筑队承建该政府的办公大楼,后来该施工队没有按照合同规定进行建设,基层政府诉至法院。关于施工单位和基层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平权型法律关系,因为双方签订的是“合同”B.隶属型法律关系,因为双方存在隶属关系C.不形成法律关系,因为建筑队没有履行合同内容D.保护性法律关系,因为建筑队没有按照合同履行义务,应该受到法律制裁10.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区别在于( )(分数:2.00)A.般情况下,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

    4、须履行B.权利应当享有,义务可以放弃C.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义务是法律规定的D.权利对于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义务则因人而异11.李某和王某系邻居,但二者有矛盾存在。李某经常教唆自家的鹦鹉说“王某混蛋”,王某因此觉得受到了侮辱,遂上诉法院。李某侵犯的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以下哪一项( )(分数:2.00)A.物B.行为结果C.王某的身体D.非物质财富12.关于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的前提B.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的结果C.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基础D.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根据13.关于权利能力,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关系的主体

    5、不一定拥有权利能力B.享有具体权利的人一定具有权利能力C.有权利能力的人一定实际享有具体权利D.权利能力只体现享有权利的资格而不包括承担义务的资格14.甲因市场摊位摆放不规范与工商局人员发生口角,抽刀将工商局执法人员小丁刺死。甲在检察机关准备提起公诉期间因病死亡,检察机关遂做出撤销案件的决定。此案撤销的根据是( )(分数:2.00)A.违法行为B.事件C.免责事由D.事实构成15.关于法律制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罚金与罚款没有性质上的区别B.行政处分不属于法律制裁C.民事制裁都是财产制裁D.法人可以成为刑事制裁的对象16.某乡镇民政办公室主任万某利用其掌握的乡镇户籍低

    6、保资格复核权,收受申请人好处费,被上级机关撤销主任一职。万某受到的法律制裁属于( )(分数:2.00)A.行政处罚B.刑事制裁C.民事制裁D.行政处分17.奥地利法学家艾丽希在法社会学原理中指出:“在当代以及任何其他的时代,法的发展重心既不在立法,也不在法学或司法判决,而在于社会本身。”关于这句话含义的阐释,以下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分数:2.00)A.法是社会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产物B.国家的法以社会的法为基础C.法的变迁受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D.任何时代、法只要以社会为基础,就可以脱离立法、法学和司法判决而独立发展二、多选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8.多项选择题第 46-63小题

    7、。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9.关于立法解释,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立法解释一般用于对法律内容的理解出现了重大分歧B.立法解释的作用将随着立法的发展不断加强C.立法解释可以解决不同的规范性解释之间的冲突D.立法解释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并且数量最多20.关于类推解释的适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适用的方法是类推的方法B.可以参照法的基本原则进行处理C.类推解释普遍适用于各个法律部门中D.可以比照最相似的其他法律规定进行处理21.以下列举的满

    8、足辩证法律推理适用条件的有( )(分数:2.00)A.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B.同一位阶的法律规定之间存在抵触C.因法律规定的复杂性引发了疑难问题D.作为法律推理前提的两个法律命题相互矛盾22.律师在辩护的过程中,对法律条文所作出的解释属于( )(分数:2.00)A.有权解释B.无权解释C.学理解释D.规范性解释23.法律这一职业具有许多特点,以下属于律师的特点的有( )(分数:2.00)A.律师必须是受过专业训练,具备丰富法律知识的人B.律师必须是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C.律师必须是与当事人共风险、共收益的人D.律师是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24.下列列举的哪些是法律论证的正当

    9、性标准(分数:2.00)A.内容融贯性B.程序合理性C.依据的客观性和逻辑有效性D.结论可接受性25.王某与谢某存在积怨,后谢某服毒自杀。王某患有风湿全身疼痛,怀疑是谢某阴魂不散一直纠缠,遂先后四次到谢某坟地挖出谢某骨头埋在自家田地间。事发后,检察院对王某提起公诉。一审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02条规定,认定王某构成侮辱尸体罪。王某不服,认为坟地里谢某的白骨不属于尸体。王某对“尸体”的解释,属于以下哪些解释( )(分数:2.00)A.任意解释B.比较解释C.文义解释D.法定解释26.以下哪些属于完全行为能力人( )(分数:2.00)A.20周岁的精神病患者小王B.19周岁腿骨折的小李C

    10、.17周岁但是能够靠自己打工维持生活的小刘D.13周岁的小贝27.以下哪些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 )(分数:2.00)A.物B.行为C.智力成果D.人身利益28.关于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相对法律关系以某个人对某个人体现出来B.相对法律关系以一切人对某个人体现出来C.绝对法律关系以某个人对一切人体现出来D.绝对法律关系以一切人对一切人体现出来29.下列列举的各项,不属于法律关系客体中的物的是( )(分数:2.00)A.小王的纪念金币B.互联网发表的小说C.货物运输合同中的货物D.被移植的人的器官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30.简答

    11、题第 64-66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1.简述法律解释的含义与特点。(分数:2.00)_32.简述司法解释的作用。(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33.论述题第 70小题,本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4.请论述法律解释的必要性。(分数:2.00)_35.请论述法律推理与一般推理相比较,突出的特征有哪些。(分数:2.00)_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 109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

    12、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法律关系的概念最早来源于罗马法中( )的概念(分数:2.00)A.法律联系B.法锁 C.法的关系D.法链解析:解析:本题考察的为书本基础知识,需要考生背诵。在历史上,法律关系的观念最早来源于罗马法中“法锁”的观念,直到 19世纪,法律关系才作为一个专门的概念而存在。3.按照法律关系所体现的社会内容的性质,可以把法律关系分为( )(分数:2.00)A.基本法律关系、普通法律关系和诉讼法律关系 B.平权型法律关系和隶属型法律关系C.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D.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解析

    13、:解析:基本法律关系、普通法律关系和诉讼法律关系是按法律关系所体现的社会内容的性质所作的分类。平权型和隶属型法律关系是按照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地位是否平等所作的分类。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是按照法律关系主体是否完全特定化所作的分类。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作用和实现规范的内容不同所作的分类。4.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律关系是依法建立的社会关系B.法律关系是一种体现意志性的特殊社会关系C.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D.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产生的前提 解析:解析:法律关系的特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法律关系

    14、是依法建立的社会关系。第二,法律关系是一种体现意志性的特殊社会关系。第三,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因此 ABC选项正确。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的存在,就不可能产生法律关系。因此 D选项错误。5.法律意义上权利一词,最早来源于( )(分数:2.00)A.法国民法典B.美国C.罗马法 D.马克思主义学说解析:解析:法律意义上权利一词最早来源于罗马法。本题考察的为书本基础知识,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对于课本基础知识有深刻的掌握。6.以下哪一项属于法律意义上的物( )(分数:2.00)A.月球上的土地B.老太太嘴里的金牙C.空气D.自行车 解析:解析:

    15、法律意义上的物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支配的、在生产上和生活上所需要的客观实体。物理意义上的物要成为法律关系客体,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应得到法律关系的认可。第二,应为人类所认识和控制。第三,能够给人们带来某种物质利益。第四,须具有独立性。第五,应该具有稀缺性。A 选项月球上的土地不满足第二个条件,B 选项不满足第四个条件,C 选项不具有第五个条件。因此,选择 D。7.以下哪一项属于法律事件( )(分数:2.00)A.死亡 B.写小说C.签合同D.拍卖解析:解析: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且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行为是指与当事人意志有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

    16、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作为和不作为。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法律事件和行为的区别在于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由此可以看出属于法律事件的为 A。8.我国婚姻法规定,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 22周岁,女不得早于 20周岁。这表明法律关系主体所特有的性质是( )(分数:2.00)A.广泛性B.社会性C.主观性D.法律性 解析:解析:法律关系的主体有两个性质一法律性、社会性。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性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是由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不在法律规范规定的范围内,不得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主体的社会性是指法律规范并不是任意地规定法律关系主体的,而是受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由本题的表述可以看出,此处反映的是法

    17、律关系主体的法律性特征。9.某施工单位与某基层政府签订合同,规定该建筑队承建该政府的办公大楼,后来该施工队没有按照合同规定进行建设,基层政府诉至法院。关于施工单位和基层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平权型法律关系,因为双方签订的是“合同” B.隶属型法律关系,因为双方存在隶属关系C.不形成法律关系,因为建筑队没有履行合同内容D.保护性法律关系,因为建筑队没有按照合同履行义务,应该受到法律制裁解析:解析:施工单位与基层政府基于承包合同形成民事法律关系,属于平权型法律关系。平权型法律关系与隶属型法律关系是按照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地位是否平等所作的分类。平权型法律关系

    18、是存在于法律地位平等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隶属型法律关系是一方当事人可依据职权而直接要求他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关系。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双方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因此施工单位与基层政府的关系属于平权型法律关系。10.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区别在于( )(分数:2.00)A.般情况下,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 B.权利应当享有,义务可以放弃C.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义务是法律规定的D.权利对于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义务则因人而异解析:解析:一般而言,权利和义务的区别主要在于权利既可以享有也可以放弃,而义务必须履行。11.李某和王某系邻居,但二者有矛盾存在。李某经常教唆自家的鹦鹉说“王某混蛋”

    19、,王某因此觉得受到了侮辱,遂上诉法院。李某侵犯的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以下哪一项( )(分数:2.00)A.物B.行为结果C.王某的身体D.非物质财富 解析:解析:该题考察的是法律关系的客体分类的具体应用。鹦鹉骂人,致使王某受到的损害是“精神损害”,从民法上说,侵犯的是王某的人格权,属于非物质财富。非物质财富一方面包括创作活动的产品,另一方面包括与人身相联系的非财产性财富。12.关于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的前提 B.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的结果C.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基础D.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根据解析:解析: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

    20、体之间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为表现形式的特殊社会关系。法律关系首先是依法建立的社会关系,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的存在,就不可能产生法律关系。故 A选项正确,BCD 项颠倒了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之间的关系,是法律关系决定法律规范,故错误。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记忆书本上对一些关系的界定词,以快速准确地找到此类客观题的答案。13.关于权利能力,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关系的主体不一定拥有权利能力B.享有具体权利的人一定具有权利能力 C.有权利能力的人一定实际享有具体权利D.权利能力只体现享有权利的资格而不包括承担义务的资格解析:解析:权利

    21、能力是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一直都具有的、法律关系主体必然拥有权利能力,A 错误。权利能力只是一种资格,享有权利能力的人不一定实际享有具体权利,但享有具体权利的人一定享有权利能力。B 正确,C 错误;权利能力也可以叫做权利义务能力,既包括享有权利的资格,也包括承担义务的资格。D 错误。14.甲因市场摊位摆放不规范与工商局人员发生口角,抽刀将工商局执法人员小丁刺死。甲在检察机关准备提起公诉期间因病死亡,检察机关遂做出撤销案件的决定。此案撤销的根据是( )(分数:2.00)A.违法行为B.事件 C.免责事由D.事实构成解析:解析:法律事实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按照法律事实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

    22、有关,可以把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事件与行为的区别主要为与当事人的意志有无关系,有关的为行为,无关的为事件。本案中,检察机关撤销案件是由于与检察机关的意志无关的甲的死亡引起的,因此属于事件。15.关于法律制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罚金与罚款没有性质上的区别B.行政处分不属于法律制裁C.民事制裁都是财产制裁D.法人可以成为刑事制裁的对象 解析:解析:选项 A中罚金是刑事制裁,罚款是行政制裁,在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选项 B行政处分属于行政制裁,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种形式;选项 C民事制裁既可以是财产制裁也可以是非财产制裁:如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故

    23、 C项错误;选项 D公民和法人都可以成为刑事制裁的对象,对于单位犯罪,刑法做出了专门的规定。因此答案选 D。16.某乡镇民政办公室主任万某利用其掌握的乡镇户籍低保资格复核权,收受申请人好处费,被上级机关撤销主任一职。万某受到的法律制裁属于( )(分数:2.00)A.行政处罚B.刑事制裁C.民事制裁D.行政处分 解析:解析: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可以分为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违宪制裁。行政制裁又可分为行政处分、行政处罚、劳动教养(已被废除);行政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依照行政隶属关系,对于违法失职的公务员或者所属人员实施的惩罚措施。主要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

    24、级、降职、开除等;行政处罚是指由特定机关对违反行政法规的公民或者社会组织实施的惩罚措施。违宪制裁是对违宪行为所实施的法律制裁。此题属于对国家工作人员违法活动的惩罚,属行政处分。故答案为 D。答此类题目关键是要抓准主体,在认定主体的基础上做出正确判断。17.奥地利法学家艾丽希在法社会学原理中指出:“在当代以及任何其他的时代,法的发展重心既不在立法,也不在法学或司法判决,而在于社会本身。”关于这句话含义的阐释,以下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分数:2.00)A.法是社会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产物B.国家的法以社会的法为基础C.法的变迁受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D.任何时代、法只要以社会为基础,就可以脱离立法、法

    25、学和司法判决而独立发展 解析:解析:法以社会为基础,不仅指法律的性质与功能取决于社会,而且指法律变迁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基本一致。因此 ABC选项均正确。尽管法律由社会所决定,但是法对社会有其相对独立性,其独立性表现之一即其在立法、司法等方面的特定规律,因此法律不可能脱离立法、司法而独立发展。D 选项表述错误。二、多选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8.多项选择题第 46-63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9.关于立法解释,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立法

    26、解释一般用于对法律内容的理解出现了重大分歧B.立法解释的作用将随着立法的发展不断加强 C.立法解释可以解决不同的规范性解释之间的冲突D.立法解释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并且数量最多 解析:解析:立法解释即全国人大及地方较大的市以上人大的法律解释。立法解释地位最高,但数量最少。立法解释并非必须存在,但也不能说就一定会消失。随着法制发展,立法完善,立法解释的作用应该减弱。因此,本题选择 BD。20.关于类推解释的适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适用的方法是类推的方法 B.可以参照法的基本原则进行处理 C.类推解释普遍适用于各个法律部门中D.可以比照最相似的其他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解析:

    27、解析:类推适用主要适用于民法部门,刑法部门在当今不能适用,而是严格遵守罪刑法定。因此 C选项不正确。21.以下列举的满足辩证法律推理适用条件的有( )(分数:2.00)A.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 B.同一位阶的法律规定之间存在抵触 C.因法律规定的复杂性引发了疑难问题 D.作为法律推理前提的两个法律命题相互矛盾 解析:解析:实质推理又称辩证推理,它是指当作为推理的前提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互矛盾的命题,借助于辩证思维从中选择出最佳的命题以解决法律问题。辩证推理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解决因法律规定的复杂性而引起的疑难问题。根据概念判定,可以确定 C、D 正确。A 中法律虽然有规定,但社会发展

    28、后,出现新的情况,适用这一规定明显不合理,即会出现冲突,因此可以适用辩证推理;B 中同一位阶的法律规定之间存在抵触,也是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需要协调后进行使用,适用辩证推理。因此 A、B、C、D 全选。22.律师在辩护的过程中,对法律条文所作出的解释属于( )(分数:2.00)A.有权解释B.无权解释 C.学理解释 D.规范性解释解析:解析:律师的辩护过程需要解释法律,但这不是有权解释,而是无权解释,因为有权解释是指经过法律特别授权,能产生法律效力的解释。律师的解释是一种任意解释,可以归到无权解释的范畴之内。规范性解释是有权解释的一种,因此也不能入选。学理解释,是指有权对法律进行立法解释和司法

    29、解释的机构之外的机关、团体和个人对刑法条文含义的阐释。23.法律这一职业具有许多特点,以下属于律师的特点的有( )(分数:2.00)A.律师必须是受过专业训练,具备丰富法律知识的人 B.律师必须是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 C.律师必须是与当事人共风险、共收益的人D.律师是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解析:解析: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律师应当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由此可见,律师是独立的诉讼个体,并不与当事人共风险,共收益。因此 C选项错误。律师这一职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律师必须是受过法律专业训练

    30、,具备丰富法律知识的人;第二,律师必须是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第三,律师是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由此可见,本题选择 ABD。24.下列列举的哪些是法律论证的正当性标准(分数:2.00)A.内容融贯性 B.程序合理性 C.依据的客观性和逻辑有效性 D.结论可接受性 解析:解析:对司法过程中判决理由的正当性论证需要达到一定的正当性标准,这些标准有:内容的融贯性、程序的合理性、依据的客观性和逻辑有效性、结论的可接受性。总之,法律论证应注重广泛吸收公众参与,关注法外社会因素,注重协商和实践理论,同时需要在法治精神、法律原则、民主制度以及公正程序的保障下进行,以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和与时俱进的

    31、发展,避免法律与社会的脱节,防止法律被误用。25.王某与谢某存在积怨,后谢某服毒自杀。王某患有风湿全身疼痛,怀疑是谢某阴魂不散一直纠缠,遂先后四次到谢某坟地挖出谢某骨头埋在自家田地间。事发后,检察院对王某提起公诉。一审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02条规定,认定王某构成侮辱尸体罪。王某不服,认为坟地里谢某的白骨不属于尸体。王某对“尸体”的解释,属于以下哪些解释( )(分数:2.00)A.任意解释 B.比较解释C.文义解释 D.法定解释解析:解析:法律解释分为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正式解释又称为法定解释。根据解释的国家机关的不同,法定解释可以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种解释。非正式解释又称为无权

    32、解释、任意解释,是非法定主体对法律所作的解释,本案中王某对尸体的解释主体是个人,即非法定主体,因此该解释为任意解释。A选项正确,D 选项错误。比较解释是根据外国的立法判例和判例学说对某个法律规定进行的解释。王某并未引用国外的立法例,因此不是比较解释。B 选项不正确。王某的解释从条款本身语言的内涵出发作出解释,属于文义解释,C 选项正确。26.以下哪些属于完全行为能力人( )(分数:2.00)A.20周岁的精神病患者小王B.19周岁腿骨折的小李 C.17周岁但是能够靠自己打工维持生活的小刘 D.13周岁的小贝解析:解析:完全行为能力人包括两类,一是年满 18周岁且精神状况正常,二是已满 16周岁

    33、不满 18周岁,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由此可以看出 BC选项正确。27.以下哪些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 )(分数:2.00)A.物 B.行为 C.智力成果 D.人身利益 解析:解析: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精神产品(非物质财富)、人身利益。智力成果属于精神产品的一种,因此 ABCD均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28.关于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相对法律关系以某个人对某个人体现出来B.相对法律关系以一切人对某个人体现出来 C.绝对法律关系以某个人对一切人体现出来D.绝对法律关系以一切人对一切人体现出来 解析:解析:绝对法律关系以“一个人对一切

    34、人”的形式表现出来,即一个特定的人与其他相对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如所有权关系。相对法律关系的表现形式是“某个人对某个人”。债权债务关系是典型的相对法律关系。29.下列列举的各项,不属于法律关系客体中的物的是( )(分数:2.00)A.小王的纪念金币B.互联网发表的小说 C.货物运输合同中的货物 D.被移植的人的器官解析:解析:互联网发表的小说,其法律关系的客体应该是非物质财富,即智力成果。货物运输合同其法律关系的客体应该是运输行为,而不是货物本身。因此选择 BC。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30.简答题第 64-66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解析:31.

    35、简述法律解释的含义与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的内容和含义所作的说明。 法律解释的特点有: (1)法律解释的对象是法律规定和它的附随情况。法律解释的任务是要通过研究法律文本及其附随情况即制定时的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方面的背景情况,探求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法律意旨。 (2)法律解释与具体案件密切相关。法律解释往往由待处理的案件所引起,除此之外,法律解释需要将条文与案件事实结合起来进行。 (3)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法律解释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过程。人们创制并实施法律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这些目的又以某些基本的价值为基础,

    36、这些目的和价值就是法律解释所要探求的法律意旨。 (4)法律解释受解释学循环的制约。解释学循环是解释学的一个中心问题。它是指整体只有通过理解它的部分才能得到理解,而对部分的理解又只能通过对整体的理解来实现。)解析:32.简述司法解释的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司法解释的基本作用是为司法机关适用法律审理案件提供说明。其作用具体表现为: (1)对法律规定不够具体而使理解和执行有困难的问题进行解释,赋予比较概括、原则的规定以具体内容。 (2)通过法律解释适应变化了的新的社会情况。法律调整应当与社会现实相协调,应当随社会的发展而赋予某类行为以相应的法律意义,作出适合社会发展的评价。

    37、 (3)对适用法律中的疑问进行统一的解释,包括下列情况: 通过解释,将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法律条文理解不一致问题,达成统一; 为统一审理标准,针对某一类案件、某一问题或某一具体个案,就如何理解和执行法律规定而作出的统一解释。 (4)对各级法院之间应如何依据法律规定相互配合审理案件、确定管辖以及有关操作规范的问题进行解释。 (5)通过解释活动,弥补立法上的不足。)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33.论述题第 70小题,本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解析:34.请论述法律解释的必要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法律解释的必要性是由法律调整

    38、的特殊性及其运作的规律决定的,它有助于解决法律实践中原则性与灵活性、一般与具体的矛盾,是完善立法的需要。 (1)由于法律具有概括性、抽象性特点,因此需要法律解释化抽象为具体、变概括为特定。法律规范是抽象的、概括的行为规则,只能规定一般的适用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它不可能也不应该对一切问题都作出详尽无遗的规定。在法律实施过程中,要把一般的法律规定适用于千差万别的具体情况,对各种具体问题的行为、事件和社会关系作出处理,就必须对法律作出必要的解释。 (2)由于人们在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上以及利益与动机的差别,人们对于同一法律规范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理解。需要有权威性的法律解释来统一人们的理解,保证法的

    39、实施的统一性。 (3)对于立法缺憾,需要通过法律解释改正、弥补。法律规范是由不同的国家机关创制的,分属于不同的法律部门,在现实的法律运作过程中,属于不同法律部门的各种法律规范之间,有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或冲突;而且,在任何法律体系中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应规定的未作规定,规定不够准确清晰或界限不明等诸如此类的法律漏洞。为了弥补法律漏洞,使法律规则得以实施,有效地进行法律调整,法律解释就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4)通过法律解释解决法律的稳定性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法律规范是相对稳定、定型的规则,而社会生活却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把相对确定的法律规定适用于不断变化的法律实际,就需要对法律规范作出必要的解

    40、释,以期在保证法律体系和基本原则的稳定性的同时,能够适时根据法律规范的基本原则、精神和规定,对新情况、新问题作出符合实际的处理。 (5)通过法律解释普及法律知识,开展法制教育。在中国目前这样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法学工作者和法律界人士进行的,旨在普及法律知识、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法律解释工作,对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解析:35.请论述法律推理与一般推理相比较,突出的特征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法律推理是指以法律和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为前提,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规则,为法律适用提供正当理由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法律推理

    41、的应用范围特别广泛,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乃至公民的法律意识中都有法律推理的活动。尤其是在法律适用过程中,法律推理占有显著的地位。 法律推理与一般的推理相比,其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法律推理是法律运用中的种思维活动。它不仅需要对抽象的法律规范进行理解和选择,而且还需要将这种抽象的法律规范应用于具体案件中,因此,它可能是一系列复杂的法律推理和论证活动的综合。 第二,法律推理以法律与事实为两个已知的判断作为推理的前提。在法律规范所作出的规定和已判明的法律事实之间建立合理的联系,以此为前提,推理论证出适用结果,也就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法律推理要受到现行法律的约束,现行法律是法律推理的前提和制约法律推理的条件。在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有时法律原则、政策、法理等也会成为法律推理的前提。 第三,法律推理运用多种科学的方法和规则进行。其中除了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外,还需要应用一些非逻辑的分析和论证,比如价值分析判断等。 第四,法律推理的目的是为法律提供正当理由。法律推理的结果与法律适用的理由相关,法律推理为适用结论提供正当理由,故推理过程实际上常带有说明理由的成分。 第五,法律推理的结果往往涉及当事人的利害关系。在许多情况下,法律推理的结论事关当事人是否拥有权利、是否应承担义务,是否应负法律责任等,而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利益。)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109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ostpastor18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