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136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甲在某企业财务室,将价值 5万元保险柜破坏后,盗窃 1万元现金。关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应以盗窃罪从重处罚B.应以盗窃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择一重罪从重处罚C.应以盗窃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数罪并罚D.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从重处罚2.甲对某金店售货员说:“把柜台里最左边那条金项链拿给我看看。”销售员便将金项链交给甲。甲趁机用自己携带的假项链掉包,然后以不喜欢为由退还给销售员,离开商店。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
2、抢夺罪B.盗窃罪C.诈骗罪D.侵占罪3.甲开办的汽车修理厂系某保险公司的指定汽车修理厂家。甲在为他人修理汽车时,多次夸大汽车损坏程度,向保险公司多报汽车修理费用,从保险公司骗取 10万元。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诈骗罪B.保险诈骗罪C.合同诈骗罪D.职务侵占罪4.甲乙二人合谋抢夺财物。一日,甲向一坐在汽车内的妇女假装问路,乙乘该妇女不备,拉开车门,从其手中抢过提包就跑,甲也随即与乙一同逃跑,当场被群众抓获。群众从甲、乙二人身上各搜出一把匕首。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盗窃罪B.抢夺罪C.抢劫罪D.诈骗罪5.甲看到吴某拎着名牌包边打电话边行走,甲趁其不备冲上前
3、去一把夺下名牌包,用力过猛导致吴某摔倒,恰好后脑勺摔到路边石块上死亡。关于甲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应当以抢夺罪定罪处罚B.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C.应当以抢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择一重罪论处D.应当以抢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6.甲觉得同事乙总和自己作对,想教训他一下,就偷走乙的手机埋在树下。甲的行为可能构成( )(分数:2.00)A.盗窃罪B.侵占罪C.职务侵占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7.甲在超市将价格昂贵的商品放到价格低廉商品的包装盒里,收银员没有发现,便按照低价格商品收款。在不考虑数额的情况下,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诈骗罪B.盗窃罪C.侵占罪D.强迫
4、交易罪8.下列行为中构成侵占罪(不考虑数额)的是( )(分数:2.00)A.甲进入一家刚开门的游戏厅玩耍,拿走放在游戏机上的手机B.乙在出租车后座上发现一个钱包,趁司机不注意揣进兜里C.丙在银行柜台取钱,柜员操作失误多给了 1万元。丙回家后发现,银行联系时拒不承认D.丁知道邻居肖某的小孩被绑架,便偷偷跟踪肖某,见肖某将一塑料口袋塞入某桥洞下,等待肖某离开后,将口袋挖出,取得现金 20万9.甲将史某骗至阳台后,将阳台门从外面锁上,拿走史的手机和钱包,史眼睁睁看着却无法反抗。甲的行为是( )(分数:2.00)A.盗窃罪B.抢劫罪C.诈骗罪D.抢夺罪10.甲看到李某领着女儿在公园玩耍,便拿刀抵住李某
5、女儿的脖子对李某说:“把身上钱都拿出来,不然杀死你女儿。”甲的行为是( )(分数:2.00)A.抢劫罪B.绑架罪C.敲诈勒索罪D.抢夺罪11.下列情形中属于诈骗罪(不考虑数额)的是( )(分数:2.00)A.甲来到张某家谎称张某的小孩在楼下被人打,张某赶紧下楼,甲趁机拿走屋内财物B.乙对王某的儿子(5 周岁)说:“你爸爸让我来把电视拿去修理。”然后将彩电搬走C.丙在商店试穿衣服,谎称让售货员再找一件小一号的衣服,趁机溜走D.丁身无分文去高档餐厅大吃一顿后逃离12.甲与乙发生口角,刘某知道此事后,对乙说:“甲让我转告你,如果你不拿出 1万块,就找黑社会杀死你。”乙害怕就托刘某转交 1万块给甲,刘
6、某将钱据为已有。刘某的行为属于( )(分数:2.00)A.侵占罪B.诈骗罪C.敲诈勒索罪D.盗窃罪13.对下列情形应当实行数罪并罚的是( )(分数:2.00)A.在走私普通货物过程中,暴力抗拒缉私B.武装掩护走私C.贩卖毒品过程中,暴力抗拒检查D.运送他人偷越国境过程中,暴力抗拒检查14.甲乘坐地铁,在西单下地铁时,被几个下车的小伙子挤倒摔了个跟头。甲很生气,给地铁热线打电话声称要炸地铁。接到电话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刑侦支队因此出动千人在地铁各站巡控。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爆炸罪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破坏交通工具罪D.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15.甲
7、将乙打成轻伤,公安机关在决定是否立案时,委托外科医生丙做伤情鉴定,丙为了使自己的情敌甲遭受牢狱之灾,故意把轻伤改成了重伤。丙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伪证罪B.徇私枉法罪C.包庇罪D.诬告陷害罪16.某化工厂工人甲过失将剧毒物质排放入饮用水水源地中,造成多人死亡。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分数:2.00)A.投放危险物质罪B.危险物品肇事罪C.污染环境罪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17.甲在购买了一把包装精美的高档菜刀(菜刀密封在金丝楠木盒子里)后,在回家途中发现一小商店空无一人,还虚掩着门,便悄悄进去拿走了 20条中华香烟。经查甲有盗窃
8、癖,这是其 3年内第 3次盗窃。关于本案,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甲属于携带凶器盗窃B.甲属于入户盗窃C.甲属于多次盗窃D.甲属于扒窃18.下列情形成立敲诈勒索罪既遂的是(不考虑数额)( )(分数:2.00)A.甲得知公务员姜某受贿事实,便向姜某勒索财物,否则就向纪检委告发。姜某便给了甲 10万块钱B.乙是回龙观一霸,在路上拦住赵某和其子说:“拿钱来,不然明天开始见你和你儿子一次打一次。”赵某害怕便给了乙随身携带的 1万元钱C.胡某欠丙 50万一直不还,丙发短信给胡某说:“再不还钱,杀你全家。”胡某被迫归还D.丁威胁段某支付 l万元,段某实际上是东三省黑社会老大,很欣赏
9、丁的勇气,便给了丁 1万元19.下列情形中,构成抢劫罪一罪的是( )(分数:2.00)A.甲为劫取财物而预谋故意杀人,在杀死被害人后,拿走财物B.乙在抢劫行为实施完毕以后,为了灭口又杀死被害人C.丙明知他人持有淫秽物品而抢劫的D.丁强奸妇女造成妇女昏迷后,顺手牵羊拿走妇女财物20.崔某由于欠巨额赌债,于是偷拿了父亲的枪支(崔某父亲为警察)并买了一包毒药,回到住处后持枪(枪内无子弹)逼迫与自己合租的室友喝下毒药,待室友毒发身亡后取走室友房间内全部财物和枪支一把。本案中属于抢劫罪法定加重情节的是( )(分数:2.00)A.持枪抢劫B.入户抢劫C.抢劫致人死亡D.抢劫枪支21.下列不能构成转化型抢劫
10、罪的是( )(分数:2.00)A.甲入户盗窃,正准备离开时,恰逢主人回家,主人解开院子里藏獒的绳索,甲为脱身拿石头砸死了藏獒B.乙在公交车上扒窃他人钱包,随即被发现,乙拿出匕首扎在自己手臂上,大喊:“司机赶快开门让我下车,要不然我就死在车上。”司机开门后,乙迅速逃跑C.丙抢夺二傻财物,二傻紧追不舍,丙说:“我会九阳神功,你再追我就发功打死你。”二傻害怕,随即不追了D.丁入户盗窃后逃跑,误认为送牛奶的张三是主人,便将张三打趴在地22.下列情形属于盗窃罪既遂的是( )(分数:2.00)A.甲在火车上趁对面乘客睡觉,将其行李箱扔出窗外,不料一下扔人黄河中B.乙在机场窃得他人的手推车(包含全部行李),
11、乙突然肚子疼在上洗手间时将手推车放在洗手间门口,等出来时发现已被他人推走C.丙在公交车上扒窃乘客钱财,偷到钱包后发现里面只有一分钱D.保姆丁将主人的钻戒藏在自己床垫下,等待时机拿走,不料当天主人发现丢失后报警,被警察搜出23.下列情形中应当按照抢劫罪处罚的是( )(分数:2.00)A.驾驶机动车夺取他人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手而强行夺取的B.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者强行逼倒他人夺取财物的C.驾驶非机动车明知会致人伤亡仍然强行夺取,并放任造成财物持有人轻伤以上后果的D.一年内抢夺三次以上的24.下列选项中成立盗窃罪的是( )(分数:2.00)A.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B.多次盗窃C.入户盗窃D.携带凶器
12、盗窃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5.简述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的区别。(分数:2.00)_26.简述挪用资金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分数:2.00)_27.简述抢劫罪提高法定刑的 8种情形。(分数:2.00)_四、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4.00)甲成立口碑公司专门从事互联网有偿发帖、删帖业务。某日,名为“去伪存真”的网友在网上发帖揭露某国有企业领导刘某贪污国有资产的消息,刘某拿钱请甲帮忙删除该帖子,甲照办。在删除帖子后,甲联系到“去伪存真”告诉他,刘某后台很硬,如果不拿钱消灾的话刘某就会让公安局把他抓起来。“去伪存真”听后担心遭受牢狱之灾,便给甲 1万块钱让甲摆平此事。甲嫌钱太少
13、,便将“去伪存真”劫持到一地下室,声称不给钱就让他死在这,“去伪存真”便将自己银行卡交与甲并告知密码,甲取钱后放走“去伪存真”。后刘某因贪污罪被抓,主动交待了让甲删帖的事情(司法机关不知此事),并提供了甲的联系方式,公安机关根据联系方式抓获甲。请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分数:4.00)(1).甲构成哪些犯罪?(分数:2.00)_(2).刘某有哪些量刑情节?(分数:2.00)_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136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甲在某企业财务室,将价值 5万元保险柜破坏后,盗窃 1万元现
14、金。关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应以盗窃罪从重处罚B.应以盗窃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C.应以盗窃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数罪并罚D.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从重处罚解析:解析: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11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并造成财物损毁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一)采用破坏性手段盗窃公私财物,造成其他财物损毁的,以盗窃罪从重处罚;同时构成盗窃罪和其他犯罪的,择一重罪从重处罚;(二)实施盗窃犯罪后,为掩盖罪行或者报复等,故意毁坏其他财物构成犯罪的,以盗窃罪和构成的其他犯罪数罪并罚;(三)盗窃行为未构成犯罪,但损毁
15、财物构成其他犯罪的,以其他犯罪定罪处罚。”甲采用破坏保险柜的方式盗窃 1万元现金,造成价值 5万元的保险柜损坏,同时构成了盗窃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应适用上述司法解释(一)的规定,以盗窃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择一重罪从重处罚。B 选项说法正确,ACD 选项说法错误。2.甲对某金店售货员说:“把柜台里最左边那条金项链拿给我看看。”销售员便将金项链交给甲。甲趁机用自己携带的假项链掉包,然后以不喜欢为由退还给销售员,离开商店。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抢夺罪B.盗窃罪 C.诈骗罪D.侵占罪解析:解析: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抢夺的行为。所谓公然夺取,是指行
16、为人明知被害人知情还当着被害人的面强行夺走财物。甲并非公然夺取金项链,不可能构成抢夺罪。A 选项说法错误。盗窃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自以为秘密的手段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既使用了诈骗手段,又实施了秘密窃取行为的,秘密窃取是行为的本质特征,应以盗窃罪定罪处罚。B 选项说法正确。诈骗罪的行为结构是: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使他人产生错误认识他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物他人受有损失行为人获得利益。甲虽然虚构事实并使得售货员产生错误认识,但售货员并没有基于错误认识将财产的占有处分给甲,因此甲获得财物与诈骗行为不具有因果关系,不成立诈骗罪。C 选项说法错误。侵占罪,将代位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
17、、埋藏物变为自己所有,拒不退还的行为。金项链不是甲代为保管之物,也不是他人遗忘物,甲不可能构成侵占罪。D 选项说法错误。3.甲开办的汽车修理厂系某保险公司的指定汽车修理厂家。甲在为他人修理汽车时,多次夸大汽车损坏程度,向保险公司多报汽车修理费用,从保险公司骗取 10万元。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诈骗罪 B.保险诈骗罪C.合同诈骗罪D.职务侵占罪解析:解析: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使保险公司产生错误认识,保险公司基于错误认识作出财产处分,甲获得财物,保险公司受有损失
18、,甲完全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A 选项说法正确。保险诈骗罪,是指违反保险法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需注意,保险诈骗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其他人不能构成本罪。甲不是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不能构成保险诈骗罪。B 选项说法错误。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题目中没有说明甲是利用签订、履行合同来骗取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财物,因此不构成合同诈骗罪。C 选项说法错误。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有,数额较大的行为。甲并不是保
19、险公司的工作人员,所以不可能成立职务侵占罪。D 选项说法错误。4.甲乙二人合谋抢夺财物。一日,甲向一坐在汽车内的妇女假装问路,乙乘该妇女不备,拉开车门,从其手中抢过提包就跑,甲也随即与乙一同逃跑,当场被群众抓获。群众从甲、乙二人身上各搜出一把匕首。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盗窃罪B.抢夺罪C.抢劫罪 D.诈骗罪解析:解析:刑法中关于法律拟制的抢劫罪有两项规定:第一,盗窃、诈骗、抢夺过程中为抗拒抓捕、毁灭罪证、窝藏赃物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第二,携带凶器抢夺的。刑法第 267条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
20、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携带凶器抢夺拟制为抢劫罪,不要求行为人使用凶器或者将凶器加以显示,甲和乙携带匕首抢夺,完全符合第 267条第 2款转化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应以抢劫罪论处。C 选项说法正确。5.甲看到吴某拎着名牌包边打电话边行走,甲趁其不备冲上前去一把夺下名牌包,用力过猛导致吴某摔倒,恰好后脑勺摔到路边石块上死亡。关于甲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应当以抢夺罪定罪
21、处罚 B.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C.应当以抢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择一重罪论处D.应当以抢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解析:解析:根据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抢夺过程中,过失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当认定为抢夺罪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即作为抢夺罪的结果加重犯定罪处罚。本案中,甲抢夺吴某提包,用力过猛过失致使吴某死亡,按上述司法解释,应按照抢夺罪的结果加重犯定罪处罚。A 选项说法正确,BCD 选项说法错误。6.甲觉得同事乙总和自己作对,想教训他一下,就偷走乙的手机埋在树下。甲的行为可能构成( )(分数:2.00)A.盗
22、窃罪B.侵占罪C.职务侵占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 解析:解析:侵犯财产罪可以分为取得型犯罪和毁坏型犯罪两大类。取得型犯罪主要包括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敲诈勒索罪,这一类犯罪的共同特点是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毁坏型犯罪主要是指故意毁坏财物罪,这一类犯罪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非法占有为目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排除占有的意思和利用的意思。如果仅具有排除占有的意思,而不具有利用的意思,属于毁坏型侵犯财产罪。甲没有利用乙的意思,而仅仅是想排除乙对手机的占有,因此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只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D 选项说法正确,ABC 选项说法错误。故意毁坏财物罪既包括物理上对财
23、物的毁坏,也包括妨碍财物使用功能的实现。7.甲在超市将价格昂贵的商品放到价格低廉商品的包装盒里,收银员没有发现,便按照低价格商品收款。在不考虑数额的情况下,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诈骗罪B.盗窃罪 C.侵占罪D.强迫交易罪解析:解析: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甲的行为即采用了欺骗手段,又实施了秘密窃取的行为,由于被骗人并没有因被骗而对高价格的财物作出处分,因此秘密窃取是本质特征,应认定为盗窃罪。8.下列行为中构成侵占罪(不考虑数额)的是( )(分数:2.00)A.甲进入一家刚开门的游戏厅玩耍,拿走放在游
24、戏机上的手机B.乙在出租车后座上发现一个钱包,趁司机不注意揣进兜里C.丙在银行柜台取钱,柜员操作失误多给了 1万元。丙回家后发现,银行联系时拒不承认 D.丁知道邻居肖某的小孩被绑架,便偷偷跟踪肖某,见肖某将一塑料口袋塞入某桥洞下,等待肖某离开后,将口袋挖出,取得现金 20万解析:解析:AB 选项,属于相对封闭的场所,即使是遗忘物,也应知道遗忘物属于场所的管理者代为保管,所以不属于遗忘在公共场合的财物。侵占罪是将他人所有、自己占有的财物变成自己所有的行为,其犯罪目的必须产生在自己占有之后(遗忘在公共场合的财物除外),D 选项错误。9.甲将史某骗至阳台后,将阳台门从外面锁上,拿走史的手机和钱包,史
25、眼睁睁看着却无法反抗。甲的行为是( )(分数:2.00)A.盗窃罪B.抢劫罪 C.诈骗罪D.抢夺罪解析:解析:甲某以非法占有的目的,排除他人反抗能力取得财物,完全符合抢劫罪的行为模式,是抢劫罪。10.甲看到李某领着女儿在公园玩耍,便拿刀抵住李某女儿的脖子对李某说:“把身上钱都拿出来,不然杀死你女儿。”甲的行为是( )(分数:2.00)A.抢劫罪 B.绑架罪C.敲诈勒索罪D.抢夺罪解析:解析: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劫的暴力和取财行为具有当场性、连续性,而绑架罪的取财行为与暴力行为之间有明显的间隔。11.下列情形中属于诈骗罪(不考虑数
26、额)的是( )(分数:2.00)A.甲来到张某家谎称张某的小孩在楼下被人打,张某赶紧下楼,甲趁机拿走屋内财物B.乙对王某的儿子(5 周岁)说:“你爸爸让我来把电视拿去修理。”然后将彩电搬走C.丙在商店试穿衣服,谎称让售货员再找一件小一号的衣服,趁机溜走D.丁身无分文去高档餐厅大吃一顿后逃离 解析:解析:A 和 C选项中,财物所有人或管理人,并未将财物处分给行为人,所以不构成诈骗罪,而是盗窃罪。B 选项中,5 岁的儿子不具有处分能力,其处分行为无效,是盗窃罪。D 选项,丁的行为让餐厅人员产生了其会付钱的错误认识,对财物(饭菜)作出了处分,构成诈骗罪。12.甲与乙发生口角,刘某知道此事后,对乙说:
27、“甲让我转告你,如果你不拿出 1万块,就找黑社会杀死你。”乙害怕就托刘某转交 1万块给甲,刘某将钱据为已有。刘某的行为属于( )(分数:2.00)A.侵占罪B.诈骗罪 C.敲诈勒索罪D.盗窃罪解析:解析:刘某是虚构了一个事实,使乙陷入认识错误作出处分,是诈骗罪。敲诈勒索罪,必须是如果不答应行为人的条件,就由行为人或者行为人相关联的人来实现恶害,而本题中恶害和刘某没有关系。13.对下列情形应当实行数罪并罚的是( )(分数:2.00)A.在走私普通货物过程中,暴力抗拒缉私 B.武装掩护走私C.贩卖毒品过程中,暴力抗拒检查D.运送他人偷越国境过程中,暴力抗拒检查解析:解析:一般情况下,在犯罪中暴力抗
28、拒执法的,需要以实施的犯罪与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根据刑法第 157条:“武装掩护走私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因此 A选项说法正确,B 选项说法错误。根据刑法第 347条的规定,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作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结果加重犯,不再数罪并罚。C 选项说法错误。根据刑法第 318条:“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
29、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集团的首要分子;(二)多次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或者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人数众多的;(三)造成被组织人重伤、死亡的;(四)剥夺或者限制被组织人人身自由的;(五)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检查的;(六)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七)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犯前款罪,对被组织人有杀害、伤害、强奸、拐卖等犯罪行为,或者对检查人员有杀害、伤害等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因此,D 选项说法错误。14.甲乘坐地铁,在西单下地铁时,被几个下车的小伙子挤倒摔了个跟头。甲很生气,给地铁热线打电话声称要炸地铁。接到电话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北京市
30、公安局公交总队刑侦支队因此出动千人在地铁各站巡控。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爆炸罪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破坏交通工具罪D.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 解析:解析:爆炸罪,是指故意针对不特定的多数人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实施爆炸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甲仅仅是一种制造谣言引起恐慌的行为,并不能实际的危害公共安全,也没有实际设置爆炸物行为,不能认定为爆炸罪。A 选项说法错误。同上述甲的行为不可能危害到公共安全,因此不能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交通工具罪。BC 选项说法错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行为人编造或者放任传播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
31、是他人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甲故意编造、传播爆炸威胁,造成了群众的恐慌,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完全符合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构成要件。D 选项说法正确。15.甲将乙打成轻伤,公安机关在决定是否立案时,委托外科医生丙做伤情鉴定,丙为了使自己的情敌甲遭受牢狱之灾,故意把轻伤改成了重伤。丙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伪证罪 B.徇私枉法罪C.包庇罪D.诬告陷害罪解析:解析: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刑事诉讼指的是从立案侦查到审判终结,在公
32、安机关决定是否立案而作伤情鉴定时,鉴定人丙作虚假鉴定,构成伪证罪。A 选项说法正确。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在刑事诉讼中,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其受到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使其不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丙是医生,不是司法工作人员,不构成徇私枉法罪。B 选项说法错误。包庇罪,是指故意作虚假证明包庇,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丙的行为不是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而是欲使其受到处罚,不构成包庇罪。C 选项说法错误。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诬告陷害罪的行为人必须是主动启动刑事诉讼
33、程序的人,而丙是在刑事追诉中作虚假鉴定的人,并非启动追诉程序的人。D 选项说法错误。16.某化工厂工人甲过失将剧毒物质排放入饮用水水源地中,造成多人死亡。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分数:2.00)A.投放危险物质罪B.危险物品肇事罪 C.污染环境罪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解析:解析:危险物品肇事罪,是指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由于过失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甲在生产作业中过失将剧毒品排放到饮用水水源地中,造成多人死亡,符合该罪构成要件。B 选项正确。危险物品肇事罪不是法硕考试的重点罪名,本题的目的是要考试掌握 ACD选项
34、的三个犯罪都是故意犯罪。尤其是提醒考生注意,在现行刑法中,污染环境罪是一个故意犯罪。而题目中明确说明甲的行为是一个过失行为,考生应当学会用排除法,来选出正确答案。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17.甲在购买了一把包装精美的高档菜刀(菜刀密封在金丝楠木盒子里)后,在回家途中发现一小商店空无一人,还虚掩着门,便悄悄进去拿走了 20条中华香烟。经查甲有盗窃癖,这是其 3年内第 3次盗窃。关于本案,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甲属于携带凶器盗窃 B.甲属于入户盗窃 C.甲属于多次盗窃 D.甲属于扒窃 解析:解析:携带凶器盗窃,是指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
35、个人携带的器械盗窃,或者为了实施违法犯罪携带其他足以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器械盗窃的行为。甲携带菜刀并不是为了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而使用,因此不能认定为携带凶器盗窃。A 选项说法错误。入户盗窃,是指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的行为。甲进入的是小商店,属于经营场所,而不是供他人家庭生活的住所,不能认定为入户盗窃。B 选项说法错误。多次盗窃,是指 2年内盗窃 3次以上。甲 3年内盗窃 3次,不能认定为多次盗窃。C 选项说法错误。扒窃,是指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行为。甲不是在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盗窃随身携带财物,不能认定为扒窃。D 选项说法错误。18.下
36、列情形成立敲诈勒索罪既遂的是(不考虑数额)( )(分数:2.00)A.甲得知公务员姜某受贿事实,便向姜某勒索财物,否则就向纪检委告发。姜某便给了甲 10万块钱 B.乙是回龙观一霸,在路上拦住赵某和其子说:“拿钱来,不然明天开始见你和你儿子一次打一次。”赵某害怕便给了乙随身携带的 1万元钱 C.胡某欠丙 50万一直不还,丙发短信给胡某说:“再不还钱,杀你全家。”胡某被迫归还D.丁威胁段某支付 l万元,段某实际上是东三省黑社会老大,很欣赏丁的勇气,便给了丁 1万元解析:解析: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实施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多次强行索取公私财物或者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
37、物的行为。尽管甲可以向有关机关告发,但不能将此作为敲诈的手段,即以合法内容相威胁谋取非法利益的可以构成敲诈勒索罪。A 选项成立敲诈勒索罪,当选。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的区别是如果不满足犯罪人要求,暴力威胁是否会当场实现,如果会当场实现便是抢劫;如果并非当场实现,即受害人有一定选择自由,就是敲诈勒索罪。乙的暴力和取财行为不具有当场性,因此属于敲诈勒索罪。B 选项当选。敲诈勒索罪必须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索要债务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不构成敲诈勒索罪。C 选项不构成敲诈勒索罪,不选。敲诈勒索是通过威胁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并基于恐惧心理交付财物。丁的行为不会让对方产生恐惧,对方也不是基于恐惧交付财物,所以是
38、敲诈勒索罪(未遂)。D 选项不属于敲诈勒索罪既遂,不选。19.下列情形中,构成抢劫罪一罪的是( )(分数:2.00)A.甲为劫取财物而预谋故意杀人,在杀死被害人后,拿走财物 B.乙在抢劫行为实施完毕以后,为了灭口又杀死被害人C.丙明知他人持有淫秽物品而抢劫的 D.丁强奸妇女造成妇女昏迷后,顺手牵羊拿走妇女财物解析:解析:A 选项正确:抢劫致人死亡包含为排除反抗故意杀人的情形。B 选项错误:如果行为人在抢劫行为实施完毕以后,为了灭口或者其他目的又杀死被害人的,应当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C 选项正确:以毒品、假币、淫秽物品等为对象,实施抢劫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D 选项错误:行为人实施伤害、强
39、奸等犯罪行为,在被害人失去知觉或者没有发觉的情形下,以及实施故意杀人犯罪行为后,临时起意拿走他人财物的,应以以前所实施的具体犯罪与盗窃罪数罪并罚。20.崔某由于欠巨额赌债,于是偷拿了父亲的枪支(崔某父亲为警察)并买了一包毒药,回到住处后持枪(枪内无子弹)逼迫与自己合租的室友喝下毒药,待室友毒发身亡后取走室友房间内全部财物和枪支一把。本案中属于抢劫罪法定加重情节的是( )(分数:2.00)A.持枪抢劫 B.入户抢劫C.抢劫致人死亡 D.抢劫枪支解析:解析:持枪抢劫的枪支必须是真枪,但可以是空枪,故 A选项正确。入户本身不具有非法性的,不成立入户抢劫,故 B选项错误。崔某是典型的杀人取财行为,属于
40、抢劫致人死亡,故 C选项正确。抢劫枪支,并不是抢劫罪的法定加重情节,故 D选项错误。21.下列不能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是( )(分数:2.00)A.甲入户盗窃,正准备离开时,恰逢主人回家,主人解开院子里藏獒的绳索,甲为脱身拿石头砸死了藏獒 B.乙在公交车上扒窃他人钱包,随即被发现,乙拿出匕首扎在自己手臂上,大喊:“司机赶快开门让我下车,要不然我就死在车上。”司机开门后,乙迅速逃跑 C.丙抢夺二傻财物,二傻紧追不舍,丙说:“我会九阳神功,你再追我就发功打死你。”二傻害怕,随即不追了 D.丁入户盗窃后逃跑,误认为送牛奶的张三是主人,便将张三打趴在地解析:解析:转化型抢劫罪是指,犯盗窃、诈骗、抢夺罪,
41、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以抢劫罪论处。暴力对象不限于被害人,包括其他妨碍人和认识错误的情形,但不包括动物,也不包括行为人对自己实施暴力或者对自己以暴力相威胁。所以 A、B 选项错误,D 选项正确。暴力或者暴力威胁要求达到足以压制对方反抗的程度,C 选项中的暴力程度不足以压制对方反抗,所以 C选项错误。22.下列情形属于盗窃罪既遂的是( )(分数:2.00)A.甲在火车上趁对面乘客睡觉,将其行李箱扔出窗外,不料一下扔人黄河中B.乙在机场窃得他人的手推车(包含全部行李),乙突然肚子疼在上洗手间时将手推车放在洗手间门口,等出来时发现已被他人推走 C.丙在公交车上
42、扒窃乘客钱财,偷到钱包后发现里面只有一分钱D.保姆丁将主人的钻戒藏在自己床垫下,等待时机拿走,不料当天主人发现丢失后报警,被警察搜出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盗窃罪的既遂标准。考试分析的观点是,对于一般财物是失控加控制说(其本质也是控制说),对于无形财物是失控说。A 选项,虽然财物主人失去控制,但犯罪人没有控制财物的可能性,只能是未遂。B 选项,财物主人已经失去控制,并且犯罪人已经控制财物,就已经成立既遂,之后又失去控制(丢失),不能改变既遂的状态。C 选项,要注意犯罪的成立与既遂的区别,扒窃行为构成盗窃罪,但必须盗窃到了值得刑法保护的一定数量的财物才能成立既遂,所以 C属于盗窃未遂。D 选项
43、,财物很小,犯罪人藏于身上或隐蔽场所时,就是既遂(失控+控制),不要求财物转移出场所。23.下列情形中应当按照抢劫罪处罚的是( )(分数:2.00)A.驾驶机动车夺取他人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手而强行夺取的 B.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者强行逼倒他人夺取财物的 C.驾驶非机动车明知会致人伤亡仍然强行夺取,并放任造成财物持有人轻伤以上后果的 D.一年内抢夺三次以上的解析:解析:根据相关司法解释,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夺取他人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夺取他人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手而强行夺取的;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者强行逼倒他人夺取财物的;明知会致人伤亡仍然强行夺取,并放任造成财物持有人
44、轻伤以上后果的。24.下列选项中成立盗窃罪的是( )(分数:2.00)A.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 B.多次盗窃 C.入户盗窃 D.携带凶器盗窃 解析:解析: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5.简述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的区别。(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职务侵占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侵占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2)职务侵占罪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侵占
45、罪所侵犯的对象是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 (3)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且非国家工作人员;侵占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职务侵占罪是公诉案件;侵占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解析:26.简述挪用资金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挪用资金罪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产权,具体侵犯的是单位对财产的占有、使用和收益。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单位资金归个人适用。 (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4)本罪的
46、主观方面为故意,具有非法使用单位资金的目的。)解析:27.简述抢劫罪提高法定刑的 8种情形。(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入户抢劫的;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3)抢劫金融机构的; (4)多次抢劫或抢劫巨额的; (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6)冒充军警抢劫的; (7)持枪抢劫的; (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解析:四、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4.00)甲成立口碑公司专门从事互联网有偿发帖、删帖业务。某日,名为“去伪存真”的网友在网上发帖揭露某国有企业领导刘某贪污国有资产的消息,刘某拿钱请甲帮忙删除该帖子,甲照办。在删除帖子后,甲联系到“
47、去伪存真”告诉他,刘某后台很硬,如果不拿钱消灾的话刘某就会让公安局把他抓起来。“去伪存真”听后担心遭受牢狱之灾,便给甲 1万块钱让甲摆平此事。甲嫌钱太少,便将“去伪存真”劫持到一地下室,声称不给钱就让他死在这,“去伪存真”便将自己银行卡交与甲并告知密码,甲取钱后放走“去伪存真”。后刘某因贪污罪被抓,主动交待了让甲删帖的事情(司法机关不知此事),并提供了甲的联系方式,公安机关根据联系方式抓获甲。请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分数:4.00)(1).甲构成哪些犯罪?(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甲构成非法经营罪、诈骗罪、抢劫罪,应当数罪并罚。根据司法解释,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