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5 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1,分数:56.00)1.刑法学本部分共 30 小题,满分。_2.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_3.甲使用暴力劫取国有档案,人民法院根据我国刑法第 329 条“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的规定,判决甲犯抢夺国有档案罪。本案中,法院的解释属于( )(2013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1 题)(分数:2.00)A.司法解释B.文理解释C.目的解释D.扩大解释4.下列关于犯罪对象的说法
2、中,正确的是( )(2014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5 题)(分数:2.00)A.犯罪对象是犯罪客体的载体B.犯罪对象的功能是区分此罪与彼罪C.犯罪对象是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构成要件D.犯罪对象是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5.甲基于杀人故意实施的下列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刑法上因果关系的是( )(2017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4 题,2017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3 题)(分数:2.00)A.甲劝乙乘坐长途汽车去山区旅行,乙旅行时因汽车坠崖死亡B.甲在家中“作法”诅咒与其有矛盾的乙,后乙突发急病死亡C.甲殴打乙致其轻伤,乙在去医院途中被高楼上坠落的花盆砸中死亡D.甲持木棍对乙
3、穷追不舍,乙迫不得已跳入冰冷的河中因痉挛而溺水死亡6.下列选项,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的是( )(2018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3 题,2018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3 题)(分数:2.00)A.放火罪B.虐待罪C.危险驾驶罪D.食品监管渎职罪7.甲、乙在街头因琐事斗殴,甲感到自己不是乙的对手,转身逃跑,乙紧追不舍。路人丙见状,跑上前想阻止乙追打甲。甲误认为丙是乙的同伙,挥棍打丙,致其重伤。在本案中,甲打伤丙的行为在刑法中属于( )(2014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0 题)(分数:2.00)A.假想防卫B.防卫过当C.防卫不适时D.正当防卫8.下列行为中,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的是( )(2009 年
4、基础课单选第 11 题)(分数:2.00)A.甲为劫财而将受害人骗到预定地点B.乙为劫财而埋伏在阴暗处等候被害人出现C.丙为劫财而在被害人饮料中投放麻醉药D.丁为劫财而购买了一把匕首9.下列情形中,不得适用假释的是( )(2015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3 题)(分数:2.00)A.因诈骗罪被判处 12 年有期徒刑B.因叛逃罪被判处 15 年有期徒刑C.因放火罪被判处 13 年有期徒刑D.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 5 年有期徒刑10.下列行为中,应以间谍罪(既遂)定罪处罚的是( )(2014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3 题)(分数:2.00)A.甲非法获取国家秘密后,出售给外国间谍组织B.乙在境外
5、参加外国间谍组织,回国后没来得及从事收集情报工作即被抓获C.丙为境外的公司刺探国内公司的相关商业秘密,尚未送出该秘密即被抓获D.丁将通过职务行为获得的国家秘密上传到互联网上,该秘密被外国间谍组织获取11.甲在封闭的居民小区内醉酒驾驶,拐弯时因采取措施不当,将人行道上的两人撞成重伤。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2016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2 题)(分数:2.00)A.危险驾驶罪B.交通肇事罪C.故意伤害罪D.过失致人重伤罪12.下列行为中,可以认定为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是( )(2015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7 题)(分数:2.00)A.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B.窃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C.使用虚
6、假的居民身份证骗领信用卡D.使用以虚假居民身份证骗领的信用卡13.2010 年 7 月,甲成立了一公司,宣称只要购买该公司 999 元的产品,便可成为“商务代表”,获取发展人员资格,并以发展人员的数量支付报酬。甲共引诱 2987 人参加并形成了五级“销售”网络,骗取财物总值 200 余万元。对甲的行为( )(2013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0 题)(分数:2.00)A.应以诈骗罪定罪处罚B.应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C.应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D.应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定罪处罚14.甲因自己不能生育,花 1 万元从人贩子手中收买一男婴。3 个月后,甲嫌抚养孩子太辛苦,遂以 2 万元转卖给乙,并声
7、称是自己的亲生儿子。甲的行为构成( )(2011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1 题)(分数:2.00)A.遗弃罪B.拐骗儿童罪C.诈骗罪D.拐卖儿童罪15.某私营健身机构经理安排会计甲将收取的 50 万元会员费存入甲的存折,供单位日常开支。三个月后,甲取走存折中全部资金潜逃。甲的行为构成( )(2015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9 题)(分数:2.00)A.盗窃罪B.职务侵占罪C.侵占罪D.挪用资金罪16.乙放在办公室内的 1 万元现金被丙窃取。为了报复丙,乙向公安机关谎称被盗现金数额为 5 万元。乙的同事甲在接受公安机关询问时,按照乙的唆使证明被盗数额为 5 万元。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201
8、3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0 题)(分数:2.00)A.伪证罪B.诬告陷害罪C.包庇罪D.报复陷害罪17.多项选择题第 21-2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_18.我国刑法第 6 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这里的“特别规定”包括( )(2013 年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21 题)(分数:2.00)A.民族自治地方的变通规定B.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作出的例外规定C.关于我国军人在国外犯罪的刑事责任的规定D.关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的
9、规定19.下列选项中,应当以单位犯罪处罚的有( )(2008 年基础课多选第 24 题)(分数:2.00)A.某国有公司明知他人进行走私,为其提供贷款的B.某有限责任公司领导层为了单位利益,集体决定走私假币的C.自然人投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后,该公司以实施走私为主要活动的D.自然人以走私石油为目的注册有限责任公司后,该公司大量走私石油的20.如果行为人与他人有共同犯罪故意,且在共同故意支配下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 )(2010 年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13 题)(分数:2.00)A.均应适用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B.可能不适用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C.均应按同一罪名追究刑事责任D.可能不按同一
10、罪名追究刑事责任21.下列犯罪中,应按数罪并罚原则处理的有( )(2011 年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25 题)(分数:2.00)A.参加恐怖活动组织又杀人的B.拐卖妇女过程中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C.杀害被保险人,骗取保险金数额巨大的D.在走私犯罪过程中采用暴力方法抗拒缉私人员缉私的22.下列犯罪行为中,应以盗窃罪追究刑事责任的是( )(2009 年基础课多选第 23 题)(分数:2.00)A.盗窃信用卡后冒名使用的B.盗窃毒品后自己食用的C.盗窃商业秘密后出卖的D.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出卖的23.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下列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有( )(2010 年非法学基础课多选第21
11、题)(分数:2.00)A.甲将优抚资金 10 万元借给朋友购买股票,2 个月内归还B.乙将价值 10 万元的防汛物资借给朋友建造住宅,半年后归还C.丙将教育专项资金 100 万元用作自己开办公司注册资本,1 个月内归还D.丁将救济款项 50 万元用于本单位购买高级轿车24.简答题第 26-27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25.简述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2011 年法学基础课简答第 31 题)(分数:2.00)_26.简述酌定量刑情节的概念和种类。(2009 年基础课简答第 26 题)(分数:2.00)_27.简述行贿罪的成立条件。(2009 年基础课简答第 27 题)(分数:2.0
12、0)_28.辨析题第 28 小题。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29.“任何人不应为他人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请对这一说法加以辨析。(2017 年非法学基础课辨析第 55 题)(分数:2.00)_30.案例分析题第 30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刑法第 263 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入户抢劫的;(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
13、数额巨大的;(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7)持枪抢劫的;(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请回答以下问题:(分数:8.00)(1).条文中“其他方法”应如何理解?(分数:2.00)_(2).条文中“入户抢劫”应如何理解?(分数:2.00)_(3).条文中“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如何理解?(分数:2.00)_(4).条文中“持枪抢劫”是否应当包括“持假枪抢劫”的情形?为什么?(2008 年基础课法条分析第 29 题)(分数:2.00)_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5 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
14、:31,分数:56.00)1.刑法学本部分共 30 小题,满分。_解析:2.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_解析:3.甲使用暴力劫取国有档案,人民法院根据我国刑法第 329 条“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的规定,判决甲犯抢夺国有档案罪。本案中,法院的解释属于( )(2013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1 题)(分数:2.00)A.司法解释B.文理解释C.目的解释D.扩大解释 解析:解析:刑法解释可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文理解释是根据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的说明,论理解释是根据立法的精神与目的对条文进行说明。论
15、理解释包括目的解释、扩大解释、缩小解释、当然解释、比较解释和历史解释等。本题中将“暴力劫取”解释为“抢夺”超出了“抢夺”的字面含义,扩大了“抢夺”的词义范围,属于扩大解释。D 项正确,B 项错误。目的解释分为主观目的解释和客观目的解释。主观目的解释是探求立法者立法时的真实意思,即立法者的看法、企图和价值观。客观目的解释认为法律从颁布之日起,就有自身的目的。法律解释的目标就是探求这一个内在于法律的目标。题干中法院的解释不是目的解释,C 项错误。司法解释,是我国最高司法机关对刑法条文进行的解释,在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可以作出司法解释。本题中是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将“暴力截取”解释为“抢夺
16、”,不是最高人民法院对刑法条文进行的解释,不是司法解释,A 项错误。4.下列关于犯罪对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4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5 题)(分数:2.00)A.犯罪对象是犯罪客体的载体 B.犯罪对象的功能是区分此罪与彼罪C.犯罪对象是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构成要件D.犯罪对象是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解析:解析:犯罪对象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侵犯或直接指向的具体人、物或信息。犯罪客体是法律所保护的为犯罪所侵害的社会利益,二者间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犯罪客体寓于犯罪对象中,揭示犯罪的本质,而犯罪对象是犯罪客体的载体。故 A 项正确。犯罪对象是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选择性
17、构成要素,C项错误。犯罪对象不具有区分此罪与彼罪的功能,B 项错误。D 项是犯罪客体,不是犯罪对象。5.甲基于杀人故意实施的下列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刑法上因果关系的是( )(2017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4 题,2017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3 题)(分数:2.00)A.甲劝乙乘坐长途汽车去山区旅行,乙旅行时因汽车坠崖死亡B.甲在家中“作法”诅咒与其有矛盾的乙,后乙突发急病死亡C.甲殴打乙致其轻伤,乙在去医院途中被高楼上坠落的花盆砸中死亡D.甲持木棍对乙穷追不舍,乙迫不得已跳入冰冷的河中因痉挛而溺水死亡 解析:解析:A 项甲劝乙去山区旅行,乙因汽车坠崖而死亡,乙的死亡与汽车坠崖有因果关系
18、,与甲的劝说行为没有必然联系,因此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A 项错误。B 项甲是迷信犯,“作法”诅咒本身不会导致他人死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B 项错误。C 项乙的死亡是由于被高楼坠落的花盆砸中,甲只是致乙轻伤,花盆砸中乙是介入因素,中断了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C 项错误。D 项因为甲的追赶导致乙迫不得已跳入水中溺水而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没有介入因素,没有甲的追赶乙就不会跳入水中,也就不会死亡,因此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D 项正确。本题选 D。6.下列选项,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的是
19、( )(2018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3 题,2018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3 题)(分数:2.00)A.放火罪B.虐待罪C.危险驾驶罪D.食品监管渎职罪 解析:解析:放火罪、虐待罪、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都是故意,只有食品监管渎职罪的主观方面可以表现为过失。食品监管渎职罪是指负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本题选 D。7.甲、乙在街头因琐事斗殴,甲感到自己不是乙的对手,转身逃跑,乙紧追不舍。路人丙见状,跑上前想阻止乙追打甲。甲误认为丙是乙的同伙,挥棍打丙,致其重伤。在本案中,甲打伤丙的行为在刑法中属于( )(20
20、14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0 题)(分数:2.00)A.假想防卫 B.防卫过当C.防卫不适时D.正当防卫解析:解析: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本题中丙欲帮甲,而不是侵害甲的合法权益,因此并不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行为。甲误以为存在不法侵害而进行防卫,是假想防卫,A 项正确。8.下列行为中,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的是( )(2009 年基础课单选第 11 题)(分数:2.00)A.甲为劫财而将受害人骗到预定地点B.乙为劫财而埋伏在阴暗处等候被害人出现C.丙为劫财而在被害人饮料中投放麻醉药 D.丁为劫财而购买了一把匕首解析:解析:实行行为,指行为人实施的符合分则各本条规定的某一犯罪行为。实行
21、行为与预备行为的实质区别在于:能否直接侵害犯罪客体。A 项甲将受害人骗到预定地点,但还没有实施抢劫行为,是为了犯罪制造条件,是犯罪预备。B 项乙在阴暗处埋伏,是为了犯罪制造条件,是犯罪预备。D 项丁是为了犯罪准备工具,是犯罪预备。C 项丙已经在被害人饮料中投放麻药,投放麻药的行为可以使被害人不能反抗,足以直接侵害犯罪客体,是实行行为,C 项正确。9.下列情形中,不得适用假释的是( )(2015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3 题)(分数:2.00)A.因诈骗罪被判处 12 年有期徒刑B.因叛逃罪被判处 15 年有期徒刑C.因放火罪被判处 13 年有期徒刑 D.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 5 年有期徒刑解析
22、:解析:刑法第 8l 条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C 项正确。10.下列行为中,应以间谍罪(既遂)定罪处罚的是( )(2014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3 题)(分数:2.00)A.甲非法获取国家秘密后,出售给外国间谍组织B.乙在境外参加外国间谍组织,回国后没来得及从事收集情报工作即被抓获 C.丙为境外的公司刺探国内公司的相关商业秘密,尚未送出该秘密即被抓获D.丁将通过职务行为获得的国家秘密上传到互联网上,该秘密被外国间谍组织获取解析:解析:所谓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或接受间
23、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A 项并没有说甲是接受间谍组织的任务而非法获取国家秘密,因此不成立间谍罪,而成立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C 项中丙为境外的公司刺探国内公司的商业秘密,境外公司不是间谍组织,因此丙不成立间谍罪。D 项中丁的行为属于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B 项中乙在境外参加间谍组织便已经构成了间谍罪的既遂,是否着手实施间谍行为并不影响其既遂。11.甲在封闭的居民小区内醉酒驾驶,拐弯时因采取措施不当,将人行道上的两人撞成重伤。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2016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2 题)(分数:2.00)A.危险驾驶罪B.交通肇事罪C.故意伤害罪D.
24、过失致人重伤罪 解析:解析:甲在封闭的小区道路上行驶,不是在公共道路上行驶,不构成交通肇事罪,B 项错误。甲醉酒驾驶,将人撞伤,同时成立危险驾驶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想象竞合,择一重罪论处,应认定为过失致人重伤罪,D 项正确,A 项错误。甲不是故意将人撞伤的,不成立故意伤害罪,C 项错误。12.下列行为中,可以认定为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是( )(2015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7 题)(分数:2.00)A.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B.窃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C.使用虚假的居民身份证骗领信用卡 D.使用以虚假居民身份证骗领的信用卡解析:解析:所谓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是指违反信用卡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妨害信用
25、卡管理的行为。妨害信用卡管理的行为包括: (1)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或者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的; (2)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 (3)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4)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行为。 C 项使用虚假的居民身份证骗领信用卡,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AD 项构成信用卡诈骗罪,B 项成立盗窃罪。13.2010 年 7 月,甲成立了一公司,宣称只要购买该公司 999 元的产品,便可成为“商务代表”,获取发展人员资格,并以发展人员的数量支付报酬。甲共引诱 2987 人参加并形成了五级“销售”网络,
26、骗取财物总值 200 余万元。对甲的行为( )(2013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0 题)(分数:2.00)A.应以诈骗罪定罪处罚B.应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C.应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D.应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定罪处罚 解析:解析:本题中甲声称“购买产品后,获取发展人员的资格,并以发展人员的数量支付报酬”,符合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构成要件,成立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本罪与非法经营罪的主要区别在于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并没有真实存在的服务或者产品。甲是“声称”购买产品,但实际上并没有实际的产品。14.甲因自己不能生育,花 1 万元从人贩子手中收买一男婴。3 个月后,甲嫌抚养孩子太辛苦,遂以 2
27、万元转卖给乙,并声称是自己的亲生儿子。甲的行为构成( )(2011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1 题)(分数:2.00)A.遗弃罪B.拐骗儿童罪C.诈骗罪D.拐卖儿童罪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 241 条的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又出卖的,依照拐卖妇女、儿童罪定罪处罚。本题中甲先收买了一男婴,后将其出卖,以拐卖儿童罪定罪处罚,正确答案为 D。15.某私营健身机构经理安排会计甲将收取的 50 万元会员费存入甲的存折,供单位日常开支。三个月后,甲取走存折中全部资金潜逃。甲的行为构成( )(2015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9 题)(分数:2.00)A.盗窃罪B.职务侵占罪 C.侵占罪D.挪用资金罪
28、解析:解析: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本案中,甲作为私营健身机构的会计,利用可以支取自己存折中用于单位日常开支资金的便利条件,将存折里公司的资金取走并潜逃,成立职务侵占罪,B 项正确。挪用资金罪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挪用人是有意要还的,但是本案中甲潜逃了,无意归还单位的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所以不成立挪用资金罪。16.乙放在办公室内的 1 万元现金被丙窃取。为了报复丙,乙向公安机关谎称被盗现金数额为 5 万元。乙的同事甲在接受公安机关询问时,按照乙的唆使证明被盗数额为 5 万元。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2013 年法学
29、基础课单选第 10 题)(分数:2.00)A.伪证罪 B.诬告陷害罪C.包庇罪D.报复陷害罪解析:解析:本题中甲是证人,在接受公安机关讯问的过程中,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做了虚假证明,成立伪证罪,A 项正确。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诬告陷害的行为往往发生在公安机关立案之前,甲是在公安机关调查过程中做虚假证明,不成立诬告陷害罪,B 项错误。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丙不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题目中也未明确甲是国家工作人员,甲做虚假证明的行为也不是滥用职权,所以甲不成立报
30、复陷害罪,D 项错误。包庇罪是通过作假证明,使犯罪人逃避刑事制裁,但本题中甲作假证明的目的是使丙受到刑事制裁,而不是逃避刑事制裁,因此甲不成立包庇罪,C 项错误。17.多项选择题第 21-2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_解析:18.我国刑法第 6 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这里的“特别规定”包括( )(2013 年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21 题)(分数:2.00)A.民族自治地方的变通规定 B.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作出的例外规定 C.关于我国军人在
31、国外犯罪的刑事责任的规定D.关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的规定 解析:解析:这里的“特别规定”是指刑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的: (1)民族自治地方的变通规定; (2)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规定; (3)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规定。这些都是对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问题所做的特别规定。因此答案为 ABD。19.下列选项中,应当以单位犯罪处罚的有( )(2008 年基础课多选第 24 题)(分数:2.00)A.某国有公司明知他人进行走私,为其提供贷款的 B.某有限责任公司领导层为了单位利益,集体决定走私假币的 C.自然人投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后,该公司以实施走私为主要活动的D.自然
32、人以走私石油为目的注册有限责任公司后,该公司大量走私石油的解析:解析: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司法解释规定: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本题中,单位可以构成走私犯罪,AB 两项也符合单位犯罪的其他要求,故成立单位犯罪。CD 两项分别符合了司法解释中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的情形,故不选。20.如果行为人与他人有共同犯罪故意,且在共同故意支配
33、下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 )(2010 年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13 题)(分数:2.00)A.均应适用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B.可能不适用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 C.均应按同一罪名追究刑事责任D.可能不按同一罪名追究刑事责任 解析:解析:行为人与他人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且在共同故意支配下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如果刑法分则对此种共同犯罪行为有明确规定,则应当适用分则条文,而不适用总则条文,A 项错误,B 项正确;共同犯罪行为未必按照同一罪名追究刑事责任,比如过限行为,共同犯罪人各自所承担的罪名可能就不一样,C 项错误,D 项正确。因此选 BD。21.下列犯罪中,应按数罪并罚原则处理的有( )(2
34、011 年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25 题)(分数:2.00)A.参加恐怖活动组织又杀人的 B.拐卖妇女过程中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C.杀害被保险人,骗取保险金数额巨大的 D.在走私犯罪过程中采用暴力方法抗拒缉私人员缉私的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 120 条的规定,犯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A 项正确。根据刑法第 240 条的规定,奸淫被拐卖的妇女,是拐卖妇女罪的情节加重犯,升格法定刑处罚,但不数罪并罚,B 项错误。根据刑法第 198 条的规定,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
35、定处罚,C 项正确。根据刑法第 157 条的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D 项正确。22.下列犯罪行为中,应以盗窃罪追究刑事责任的是( )(2009 年基础课多选第 23 题)(分数:2.00)A.盗窃信用卡后冒名使用的 B.盗窃毒品后自己食用的 C.盗窃商业秘密后出卖的D.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出卖的 解析:解析: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盗窃罪论处,A 项正确;盗窃毒品并食用的,法律并未单独规定应以何种罪名论处,故按一般的盗窃罪处罚,B 项正确;盗窃商业秘密并出售的,应当以侵犯商业秘密罪论处,盗窃是侵犯商业秘密的手段之一,C 项错误;盗窃增值税
36、专用发票并出卖的,按照盗窃罪论处,D 项正确。答案为 ABD。23.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下列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有( )(2010 年非法学基础课多选第21 题)(分数:2.00)A.甲将优抚资金 10 万元借给朋友购买股票,2 个月内归还 B.乙将价值 10 万元的防汛物资借给朋友建造住宅,半年后归还 C.丙将教育专项资金 100 万元用作自己开办公司注册资本,1 个月内归还 D.丁将救济款项 50 万元用于本单位购买高级轿车解析:解析:挪用公款罪虽然也包括了挪用特定款物的行为,但其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区别在于挪用公款罪是将公款挪为私用,挪用特定款物罪是将特定款物挪作其他公用。A
37、B 项将公款挪作私用,成立挪用公款罪;C 项属于挪用公款为自己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成立挪用公款罪;D 项将特定款物挪作其他公用,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24.简答题第 26-27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解析:25.简述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2011 年法学基础课简答第 31 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定罪判刑。人民法院对行为人做定罪宣告,并同时处以一定刑罚。这是解决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 (2)定罪免刑。人民法院判决行为人有罪,但不处以刑罚。如刑法规定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刑罚。 (3)刑罚消
38、灭。刑罚消灭是指对特定犯罪人的刑罚权因法定事由而归于消灭。刑罚消灭以成立犯罪为前提,如犯罪人死亡、超过时效期间、赦免。 (4)转移处理。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解析:26.简述酌定量刑情节的概念和种类。(2009 年基础课简答第 26 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酌定量刑情节是指人民法院从审判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在刑罚裁量过程中灵活掌握、酌情适用的情节。酌定量刑情节虽然不是刑法明文规定的,但却是根据刑事立法精神和有关刑事政策,从刑事审判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因而对于刑罚裁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2)酌定量刑情节主要包括: 犯罪动机; 犯罪手段;
39、 犯罪时间、地点; 犯罪侵害的对象; 犯罪造成的损害结果; 犯罪分子的一贯表现; 犯罪后的态度。)解析:27.简述行贿罪的成立条件。(2009 年基础课简答第 27 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行贿罪是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其成立要件如下:(1)犯罪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2)客观方面表现为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也以行贿论。 (3)犯罪主体为一般自然人主体。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具有谋取不正当
40、利益的目的。)解析:28.辨析题第 28 小题。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解析:29.“任何人不应为他人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请对这一说法加以辨析。(2017 年非法学基础课辨析第 55 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该说法不完全正确。 在单独犯罪的场合,任何人只需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不为他人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但在共同犯罪中,存在行为人要对他人犯罪行为负责的情形,如简单共同犯罪中,实施了部分实行行为的人,应按照“部分行为,全部责任”原则处断;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即便没有亲自实行犯罪,也要对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负责。)解析
41、:30.案例分析题第 30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解析:刑法第 263 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入户抢劫的;(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7)持枪抢劫的;(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请回答以下问题:(分数:8.00)(1).条文中“其他方法”应如何理解?(分数:2.00)_正确答
42、案:(正确答案:条文中“其他方法”是指为了当场占有财物,而采用的暴力、胁迫之外的其他使被害人处于不知、不敢或者不能反抗(即丧失反抗能力)的状态的方法。如灌酒、麻醉、使用迷信方法等手段使被害人处于不知反抗或者不能反抗的状态。)解析:(2).条文中“入户抢劫”应如何理解?(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首先分析“户”的含义,所谓“户”是指相对密闭独立的空间,并且这种空间主要当作家庭用途。条文中“入户抢劫”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户”有以下几个特征:其一,私密性,即该处所具有供他人家庭生活的功能特征,公民在该处享有生活上的安宁以及私生活的自由,可以免受他人干扰和窥探。其二,封闭性,该处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