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4 及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2,分数:52.00)1.刑法学本部分共 30 小题,满分。_2.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_3.2012 年 5 月,缅甸籍毒贩糯康在泰国境内制造“湄公河惨案”,杀害了十余名我国船员,后被老挝移送到我国受审。我国司法机关对于糯康进行刑事审判的依据是( )(2013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2 题)(分数:2.00)A.属地管辖权B.保护管辖权C.普遍管辖权D.属人管辖权4.下列关
2、于犯罪直接客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2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3 题)(分数:2.00)A.一个犯罪只侵犯一个直接客体B.直接客体是对犯罪进行分类的标准C.在犯罪未遂的情况下不存在直接客体D.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特定社会关系5.甲因家庭纠纷杀死了自己的父亲。甲所犯之罪( )(2010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4 题)(分数:2.00)A.是纯正身份犯B.是不纯正身份犯C.不属于身份犯D.属于亲告罪6.甲酒后到一洗浴中心进行足浴,发现为其洗脚的女服务员乙很漂亮,于是提出要与乙发生性行为,遭乙拒绝。甲便采取暴力欲强奸乙。乙在反抗中用修脚刀刺死了甲。乙的行为属于( )(2011 年
3、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5 题)(分数:2.00)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故意杀人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7.下列情形中,属于犯意表示的是( )(2008 年基础课单选第 6 题)(分数:2.00)A.甲为非法制造枪支而购买钢管B.乙对朋友发誓说要杀死仇人张某C.丙发电子邮件邀约朋友参与盗窃D.丁向他人发送敲诈财物的短信息8.甲与国有公司仓库保管员合谋后,由甲在乙值班时将库存物资运出。销赃所得 3 万元由二人平分。在本案中( )(2010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6 题)(分数:2.00)A.甲乙都构成贪污罪B.甲乙都构成盗窃罪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贪污罪D.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乙构成盗
4、窃罪9.下列选项中,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形是( )(2013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8 题)(分数:2.00)A.犯罪后自首B.教唆他人犯罪,被他人拒绝C.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D.尚未完全丧失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10.甲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5 年,在刑罚执行 3 年后,又发现他在判决宣告前还犯有放火罪,应判处有期徒刑 7 年。经数罪并罚决定执行 10 年有期徒刑。对甲还需要继续执行的刑期是( )(2011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9 题)(分数:2.00)A.12 年B.10 年C.9 年D.7 年11.下列情形中,符合假释的罪刑条件的是( )(2013 年非法学基
5、础课单选第 19 题)(分数:2.00)A.甲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0 年B.乙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5 年C.丙因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 6 个月D.丁因参加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无期徒刑1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通过电子邮件,将因工作便利获悉的国家经济秘密发送给某境外机构。甲的行为构成( )(2012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8 题)(分数:2.00)A.间谍罪B.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C.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D.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13.甲遇红灯停车时,与路人孙某发生口角,甲下车将孙某打倒在地,驾车离去。孙某坐在马路上,不听他人劝导,拒绝离开。十分钟后,乙超速驾车经过此处,来不及
6、刹车,将孙某撞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2015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6 题)(分数:2.00)A.甲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B.甲构成寻衅滋事罪C.甲和乙共同构成交通肇事罪D.乙构成交通肇事罪14.甲非法举办推介会,以支付 40的年息为条件,向 50 多名退休人员“借款”300 多万元。甲后将这笔钱转借给乙,并约定收取 60的年息。不料乙携款潜逃,致甲无法归还借款。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2016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0 题)(分数:2.00)A.非法经营罪B.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C.集资诈骗罪D.贷款诈骗罪15.区别拐卖妇女罪与绑架罪的关键是( )(2008 年基础课单选第 1
7、2 题)(分数:2.00)A.犯罪对象是否为妇女B.是否实施了绑架妇女的行为C.是否通过出卖妇女获取钱财D.是否非法剥夺了妇女的人身自由16.候车室坐着一女子和一男子,他们面前放着一手提箱,男子在睡觉,女子在看报。甲以为手提箱是该男子的,遂提一只相同的手提箱走上前去,将手提箱互换,被女子发现。手提箱实际上是该女子的,她一直在紧盯着这只箱子。箱内财物计人民币 4000 元。甲的行为构成( )(2008 年基础课单选第 19 题)(分数:2.00)A.盗窃罪B.诈骗罪C.抢夺罪D.侵占罪17.下列行为中,应按伪证罪定罪处罚的是( )(2011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8 题)(分数:2.00)A.甲捏
8、造事实,向公安机关检举余某奸淫幼女B.乙担任被告人文某的辩护人,伪造证据,意图使文某逃避刑事处罚C.丙在进行遗嘱真伪鉴定时,故意作出虚假鉴定结论,造成法院错判D.丁在为犯罪嫌疑人申某作哑语翻译时,故意进行错误翻译,致申某无罪释放18.多项选择题第 21-2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_19.2000 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抢劫正在使用中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运钞车的,视为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该解释属于( )(2011 年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21 题)
9、(分数:2.00)A.扩张解释B.有权解释C.文理解释D.当然解释20.下列关于过失犯罪的说法,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有( )(2013 年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22 题)(分数:2.00)A.过失犯罪可以成立未遂犯B.过失犯罪不能成立共同犯罪C.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D.不满 16 周岁的人对过失犯罪不负刑事责任21.下列情形中,追究的是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有( )(2010 年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14 题)(分数:2.00)A.甲被判犯盗窃罪,处 5 年有期徒刑B.乙被判犯侵犯通信自由罪,责令赔礼道歉C.丙被判犯重婚罪,免予刑事处罚D.丁被判犯诈骗罪,责令具结悔过22.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中“
10、传销活动”的特征包括( )(2012 年非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43 题)(分数:2.00)A.目的是骗取他人财物B.参加者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开展活动C.计酬或者返利以参加者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D.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23.下列选项中,行为人占有他人财物拒不退还,可构成侵占罪的有( )(2016 年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24 题)(分数:2.00)A.民营酒店服务人员甲,在工作期间将他人遗忘在酒店房间的贵重物品带回家B.店主的亲属乙,在临时替店主看店的过程中将店中贵重货物带走销售C.个体司机丙,在承运货物期间将客户托运的贵重物品送给自己的朋友D.公司出纳丁,谎称自
11、己被抢劫,将从银行领取的单位工资款私吞24.下列行为中,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有( )(2008 年基础课多选第 25 题)(分数:2.00)A.某国有公司经理将本单位公款 10 万元借给亲友使用半年B.某国有公司经理以个人名义将本单位公款 10 万元供另一公司使用半年C.某高校校长为方便学生实习,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本校公款 100 万元借给某设计研究院使用半年D.某村民委员会主任个人决定,将社会捐助的用于该村灾民房屋重建的水泥 50 吨借给其表弟经营建材业务半年25.简答题第 26-27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26.简述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范围。(2012 年非法学基础课简答第
12、 52 题)(分数:2.00)_27.辨析题第 28 小题。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28.请对“没有因果关系,就没有刑事责任”这一说法加以辨析。(2015 年非法学基础课辨析第 55 题)(分数:2.00)_29.案例分析题第 30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甲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二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第二年,甲得知李某欠朋友乙 2 万元赌债,遂于一天夜晚,伙同乙将李某堵在某宾馆房间内,甲殴打李某致其轻伤,并索要“赌债”。李某表示自己没有带钱,乙威逼李某给家人打电话,要求李某告知家人送 3 万元现金急用。第二天上午 9 时,李某的家人送来
13、3 万元现金,之后甲将李某释放。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分数:4.00)(1).甲、乙的行为构成何罪?(分数:2.00)_(2).甲、乙具有哪些量刑情节?(2018 年非法学基础课案例分析第 57 题)(分数:2.00)_30.论述题_31.论我国刑法中的教唆犯。(2016 年法学基础课论述第 35 题)(分数:2.00)_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4 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2,分数:52.00)1.刑法学本部分共 30 小题,满分。_解析:2.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14、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_解析:3.2012 年 5 月,缅甸籍毒贩糯康在泰国境内制造“湄公河惨案”,杀害了十余名我国船员,后被老挝移送到我国受审。我国司法机关对于糯康进行刑事审判的依据是( )(2013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2 题)(分数:2.00)A.属地管辖权B.保护管辖权 C.普遍管辖权D.属人管辖权解析:解析:本题中的犯罪行为发生在泰国境内,我国不能根据属地原则对其进行管辖,A 项错误。罪犯是缅甸籍,我国也不能根据属人原则对其进行管辖,D 项错误。本题是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针对中国公民的犯罪,而且是故意杀人罪,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 3 年以上有
15、期徒刑,根据保护原则,可以适用我国刑法,B 项正确。普遍管辖权是针对国际犯罪的管辖,比如海盗罪等,故意杀人罪不是普遍管辖的犯罪种类,C 项错误。4.下列关于犯罪直接客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2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3 题)(分数:2.00)A.一个犯罪只侵犯一个直接客体B.直接客体是对犯罪进行分类的标准C.在犯罪未遂的情况下不存在直接客体D.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特定社会关系 解析:解析: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犯罪所直接侵害的某种特定的社会利益,D 项正确。一个犯罪可能不只侵犯一个直接客体,比如抢劫罪,可能既侵犯人身权利,也侵犯财产权利,A 项错误。同类客体是对犯罪进行分类的标
16、准,而不是直接客体,B 项错误。犯罪未遂的情况下也存在直接客体,只是没有对直接客体产生实际的损害或者没有产生犯罪人心理所预期要造成的损害,C 项错误。5.甲因家庭纠纷杀死了自己的父亲。甲所犯之罪( )(2010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4 题)(分数:2.00)A.是纯正身份犯B.是不纯正身份犯C.不属于身份犯 D.属于亲告罪解析:解析:甲犯故意杀人罪,刑法对于故意杀人罪的犯罪主体没有特殊规定,故意杀人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不属于身份犯,既不是纯正身份犯,也不是不纯正身份犯,C 项正确,AB 项错误。刑法规定的亲告罪包括五种罪名:侮辱罪、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侵占罪。故意杀人罪是公
17、诉犯罪,不是亲告罪,D 项错误。6.甲酒后到一洗浴中心进行足浴,发现为其洗脚的女服务员乙很漂亮,于是提出要与乙发生性行为,遭乙拒绝。甲便采取暴力欲强奸乙。乙在反抗中用修脚刀刺死了甲。乙的行为属于( )(2011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5 题)(分数:2.00)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C.故意杀人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解析:解析:刑法第 20 条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就是特别防卫的规定。本题中,乙虽然造成了甲的死亡,但是乙的防卫行为所针对的是甲正在实施的强奸这一暴力行
18、为,根据法律的规定,即使造成不法侵害人甲的死亡,乙也成立正当防卫,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A 项正确。7.下列情形中,属于犯意表示的是( )(2008 年基础课单选第 6 题)(分数:2.00)A.甲为非法制造枪支而购买钢管B.乙对朋友发誓说要杀死仇人张某 C.丙发电子邮件邀约朋友参与盗窃D.丁向他人发送敲诈财物的短信息解析:解析:犯意表示,是指行为人以口头、文字等形式将其直接故意犯罪的意图明确表露出来,没有任何具体的犯罪准备活动。犯意表示停留在思想表露的范畴,而不是任何犯罪行为,对外界不发生现实的影响,故不认为是犯罪。而犯罪预备越过了思想认识阶段,实施了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19、并有进一步发展至犯罪的实行的可能,在重视犯罪预防的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可罚性。A 项是为了犯罪准备工具,是犯罪预备。C 项是为了犯罪制造条件,纠结同伙,是犯罪预备。D 项已经着手实施敲诈行为,不是犯意表示。B 项乙只有口头的杀人意图表露,没有任何的犯罪准备活动或者实行行动,是犯意表示,B 项正确。8.甲与国有公司仓库保管员合谋后,由甲在乙值班时将库存物资运出。销赃所得 3 万元由二人平分。在本案中( )(2010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6 题)(分数:2.00)A.甲乙都构成贪污罪 B.甲乙都构成盗窃罪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贪污罪D.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乙构成盗窃罪解析:解析:贪污罪
20、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本题中,乙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窃取国有公司财物,构成贪污罪;甲与乙勾结,伙同贪污,以共犯论处。A 项正确,BC 项错误。销赃属于事后不可罚的行为,D 项错误。9.下列选项中,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形是( )(2013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8 题)(分数:2.00)A.犯罪后自首B.教唆他人犯罪,被他人拒绝C.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 D.尚未完全丧失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解析:解析:刑法第 67 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
21、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因此,A 项错误,自首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不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刑法第 29 条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 项错误。刑法第 17 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 项正确。刑法第 18 条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 项错误。10.甲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5 年,在刑罚执行 3 年后,又发现他在判决宣告前还犯有放火罪,应判处有期徒刑 7 年。经数罪并罚决定执行 10 年有期徒刑。
22、对甲还需要继续执行的刑期是( )(2011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9 题)(分数:2.00)A.12 年B.10 年C.9 年D.7 年 解析:解析: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 69 条的规定,根据“先并后减”的规则,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本题就是刑罚执行过程中发现漏罪的情况,应先将两个罪判处的刑罚确定实际执行的刑罚,本题中“经数罪并罚决定执行 10 年有期徒刑”,然后再减去已经执行的刑期 3 年,甲还需要继续执行的刑期为 7
23、年,答案为D。11.下列情形中,符合假释的罪刑条件的是( )(2013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9 题)(分数:2.00)A.甲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0 年B.乙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5 年 C.丙因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 6 个月D.丁因参加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无期徒刑解析:解析:刑法第 81 条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A 项,罪犯犯抢劫罪,且判刑 10 年,不得假释;B 项,罪犯犯故意伤害,虽然判处了 15 年有期徒刑,但是因为不是累犯,也不是限制假释的暴
24、力性犯罪,故可以适用假释,B 项正确。不能假释的暴力性犯罪是故意杀人。D 项罪犯是因为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不得假释。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C 项中的刑罚是拘役,因此不能适用假释制度。1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通过电子邮件,将因工作便利获悉的国家经济秘密发送给某境外机构。甲的行为构成( )(2012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8 题)(分数:2.00)A.间谍罪B.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C.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D.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 解析:解析:间谍罪的客观表现为: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本题中甲的行为不符合间谍罪的构成,不成立
25、间谍罪,A 项错误。甲是因工作便利获取的国家秘密,不是非法获取的,不成立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B 项错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泄露的对象不能是境外的组织和个人,C 项错误。甲将国家秘密发送给境外机构,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D 项正确。13.甲遇红灯停车时,与路人孙某发生口角,甲下车将孙某打倒在地,驾车离去。孙某坐在马路上,不听他人劝导,拒绝离开。十分钟后,乙超速驾车经过此处,来不及刹车,将孙某撞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2015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6 题)(分数:2.00)A.甲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B.甲构成寻衅滋事罪C.甲和乙共同构成交通肇事罪D.乙构成交通肇事罪 解析
26、:解析:本题中,甲将孙某打倒在地的行为与之后发生的交通肇事行为不存在因果关系上的必然性,甲不应对孙某的死亡负责,A、C 项错误。乙在公路上超速驾车,违反了交通运输法规,将孙某撞死,构成了交通肇事罪,D 项正确。甲打倒孙某的行为不是寻衅滋事、漫无目的的殴打,不成立寻衅滋事罪,B项错误。14.甲非法举办推介会,以支付 40的年息为条件,向 50 多名退休人员“借款”300 多万元。甲后将这笔钱转借给乙,并约定收取 60的年息。不料乙携款潜逃,致甲无法归还借款。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2016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0 题)(分数:2.00)A.非法经营罪B.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C.集资诈骗罪D.贷
27、款诈骗罪解析:解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在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本题中甲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以非法提高存款利率的方式面向不特定对象吸收存款,但是甲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甲只是将吸收到的存款转借,赚取利息,所以甲成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不成立集资诈骗罪,B 项正确,C 项错误。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甲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且不是从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不成立贷款诈骗罪,D 项错误。非法经营罪,是
28、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甲不是买卖进出口许可证等文件,也不是司法解释规定的其他非法经营活动,不成立非法经营罪,A 项错误。15.区别拐卖妇女罪与绑架罪的关键是( )(2008 年基础课单选第 12 题)(分数:2.00)A.犯罪对象是否为妇女B.是否实施了绑架妇女的行为C.是否通过出卖妇女获取钱财 D.是否非法剥夺了妇女的人身自由解析:解析:拐卖妇女罪与绑架罪的关键区别在于犯罪目的不同,前者以出卖为目的,后者以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
29、质为目的,因此正确项为 C。16.候车室坐着一女子和一男子,他们面前放着一手提箱,男子在睡觉,女子在看报。甲以为手提箱是该男子的,遂提一只相同的手提箱走上前去,将手提箱互换,被女子发现。手提箱实际上是该女子的,她一直在紧盯着这只箱子。箱内财物计人民币 4000 元。甲的行为构成( )(2008 年基础课单选第 19 题)(分数:2.00)A.盗窃罪 B.诈骗罪C.抢夺罪D.侵占罪解析:解析: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一般情况下,盗窃罪的行为方式是秘密窃取,所谓秘密窃取,是指犯罪分子采用主观上自认为不会被财物所有人、管理
30、人、持有人发觉的方法,将公私财物据为己有。本题中该女子虽然看到了甲的行为,但甲自认为未被财物所有人发现,故其调包行为应当认定为盗窃行为。答案选 A。17.下列行为中,应按伪证罪定罪处罚的是( )(2011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8 题)(分数:2.00)A.甲捏造事实,向公安机关检举余某奸淫幼女B.乙担任被告人文某的辩护人,伪造证据,意图使文某逃避刑事处罚C.丙在进行遗嘱真伪鉴定时,故意作出虚假鉴定结论,造成法院错判D.丁在为犯罪嫌疑人申某作哑语翻译时,故意进行错误翻译,致申某无罪释放 解析:解析: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
31、、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本题中,A 项甲成立诬告陷害罪,B 项乙伪造证据,成立辩护人伪造证据罪,不成立伪证罪。C 项丙是鉴定人,作虚假鉴定,但是此鉴定不是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不成立伪证罪,D 项丁是翻译人,丁故意作虚假翻译,隐匿罪证,成立伪证罪。18.多项选择题第 21-2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_解析:19.2000 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抢劫正在使用中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运钞车的,视为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该解释属于
32、( )(2011 年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21 题)(分数:2.00)A.扩张解释 B.有权解释 C.文理解释D.当然解释解析:解析: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是有权解释,B 项正确。将“运钞车”解释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超出了字面含义,扩大了“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词义范围,属于扩张解释,A 项正确。文理解释是根据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说明,本题超出了字面含义,不是文理解释,C 项错误。当然解释是指刑法规范虽然没有明示某一事项,但依形式逻辑、规范目的及事物的当然道理,将该事项解释为包括在该规定的使用范围之内。运钞车并不当然地属于“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D 项错误。20.下列关于过失犯罪的说法,
33、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有( )(2013 年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22 题)(分数:2.00)A.过失犯罪可以成立未遂犯B.过失犯罪不能成立共同犯罪 C.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D.不满 16 周岁的人对过失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解析:解析: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过失犯罪不存在未完成形态,A 项错误。过失犯罪由于不具有犯罪的意图,无法和他人构成共同犯罪,B 项正确。刑法明确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c 项正确。刑法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上
34、述行为都是故意犯罪,没有过失犯罪,因此不满 16 周岁的人对过失犯罪不负刑事责任,D 项正确。21.下列情形中,追究的是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有( )(2010 年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14 题)(分数:2.00)A.甲被判犯盗窃罪,处 5 年有期徒刑 B.乙被判犯侵犯通信自由罪,责令赔礼道歉 C.丙被判犯重婚罪,免予刑事处罚 D.丁被判犯诈骗罪,责令具结悔过 解析:解析: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有以下几种:定罪判刑,定罪免刑,刑罚消灭和转移处理。A 项属于定罪判刑方式,BCD 三项均属于定罪免刑方式。22.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中“传销活动”的特征包括( )(2012 年非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43 题)(分数:
35、2.00)A.目的是骗取他人财物 B.参加者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开展活动 C.计酬或者返利以参加者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 D.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 解析:解析:刑法第 224 条规定,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ABCD 项都对。23.下列选项中,行为人占有他人财物拒不退还,可构成侵占罪的有( )(2016 年法学基
36、础课多选第 24 题)(分数:2.00)A.民营酒店服务人员甲,在工作期间将他人遗忘在酒店房间的贵重物品带回家 B.店主的亲属乙,在临时替店主看店的过程中将店中贵重货物带走销售C.个体司机丙,在承运货物期间将客户托运的贵重物品送给自己的朋友 D.公司出纳丁,谎称自己被抢劫,将从银行领取的单位工资款私吞解析:解析:侵占罪中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是指基于他人的委托代为保管的财物或者根据事实上的管理而被认为是合法持有的财物。甲将他人的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成立侵占罪,A 项正确。丙将他人委托托运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成立侵占罪,C 项正确。B 项中,乙是临时替店主看店,乙只是占有的辅助者,真正的占有人是店
37、主,乙不是代为保管他人财物。乙采取秘密窃取的方式将贵重物品带走,成立盗窃罪,B 项错误。D 项中,丁是出纳,也是占有的辅助者,真正的占有人是单位。丁谎称自己被抢劫,侵吞单位工资,成立贪污罪或者职务侵占罪,D 项错误。24.下列行为中,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有( )(2008 年基础课多选第 25 题)(分数:2.00)A.某国有公司经理将本单位公款 10 万元借给亲友使用半年 B.某国有公司经理以个人名义将本单位公款 10 万元供另一公司使用半年 C.某高校校长为方便学生实习,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本校公款 100 万元借给某设计研究院使用半年D.某村民委员会主任个人决定,将社会捐助的用于该村灾民房屋
38、重建的水泥 50 吨借给其表弟经营建材业务半年 解析:解析:刑法第 384 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 3 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司法解释规定,挪用公款后携款潜逃的,对携带逃跑的公款部分,以贪污罪论处。立法解释规定,以下几种情形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1)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 (2)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 (3)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A
39、项属于挪用公款供亲友使用,B 项属于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AB 项均构成挪用公款罪。C 项某高校校长没有归个人使用的目的,不构成挪用公款罪。D 项村委会主任协助人民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时,是“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其挪用特定款物是归个人使用,构成挪用公款罪。25.简答题第 26-27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解析:26.简述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范围。(2012 年非法学基础课简答第 52 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
40、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行为,或者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利用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行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包括: (1)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 (2)其他与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 (3)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 (4)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 (5)其他与离职的国家工作人
41、员关系密切的人。)解析:27.辨析题第 28 小题。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解析:28.请对“没有因果关系,就没有刑事责任”这一说法加以辨析。(2015 年非法学基础课辨析第 55 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 (2)根据刑法理论,危害结果是犯罪的选择要件,即危害结果并不是所有犯罪的构成要件。对于行为犯而言,行为人只要实施了特定行为,其行为就构成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3)因果关系是结果犯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如果行为和结果没有因果关系,就不能认为危害行为产生了危害结果,行为人就不对相应的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
42、任(对于过失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而言),或者不承担犯罪既遂的刑事责任(对于直接故意犯罪而言)。)解析:29.案例分析题第 30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解析:甲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二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第二年,甲得知李某欠朋友乙 2 万元赌债,遂于一天夜晚,伙同乙将李某堵在某宾馆房间内,甲殴打李某致其轻伤,并索要“赌债”。李某表示自己没有带钱,乙威逼李某给家人打电话,要求李某告知家人送 3 万元现金急用。第二天上午 9 时,李某的家人送来 3 万元现金,之后甲将李某释放。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分数:4.00)(1).甲、乙的行为构成何罪?(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甲、乙为索取赌债非法扣押李某,且索取的数额与所欠债务的数额之间差异不明显,根据有关司法解释,构成非法拘禁罪。二人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与犯罪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的共同犯罪。)解析:(2).甲、乙具有哪些量刑情节?(2018 年非法学基础课案例分析第 57 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甲的行为成立累犯,甲因故意犯罪被判处二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不满五年,在非法拘禁过程中,殴打他人,应从重处罚,因此属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故意犯罪,符合累犯的成立条件;根据案情,甲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乙起次要作用,是从犯。)解析:30.论述题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