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5388       资源大小:63.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 20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下列属于因特定事实的出现导致刑罚消灭的情形是( )。(分数:2.00)A.超过追诉时效B.经特赦免除刑罚C.正在执行刑罚的犯罪人死亡D.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亲告罪2.我国刑法中的多次盗窃是指( )。(分数:2.00)A.一年内三次以上盗窃B.一年内五次以上盗窃C.二年内三次以上盗窃D.二年内五次以上盗窃3.甲给乙 5 万元请乙“教训”丙一顿,乙给丁 2 万元让丁打丙,并带丁辨认了丙。之后,甲感到害怕,又打电话给乙说不打了,并说愿意承担“违约”责任,只

    2、需乙退回 25 万元。乙当即说“听你的”,但未向丁转达。丁还是带人将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属于( )。(分数:2.00)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4.犯罪未完成形态存在于( )。(分数:2.00)A.某些直接故意犯罪中B.所有直接故意犯罪中C.某些直接故意犯罪和某些间接故意犯罪中D.所有直接故意犯罪和某些间接故意犯罪中5.犯罪法定最高刑为 5 年有期徒刑的,其追诉期限为( )。(分数:2.00)A.5 年B.10 年C.15 年D.20 年6.甲欲杀害乙。一日,甲得知乙一人在家,遂携带匕首前往乙家,不料途中腹部剧痛,不得已而折返。次日,甲腹痛消失,遂再赴乙家将乙杀死。甲的行

    3、为在刑法理论上属于( )。(分数:2.00)A.吸收犯B.连续犯C.继续犯D.牵连犯7.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盗窃他人巨额财产的,( )。(分数:2.00)A.构成犯罪,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构成犯罪,但可能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构成犯罪,但不负刑事责任D.不构成犯罪,不负刑事责任8.我国刑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这一规定是我国刑法在空间适用效力问题上采取的( )。(分数:2.00)A.保护管辖原则B.普遍管辖原则C.属地管辖原则D.属人管辖原则9.下列犯罪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有( )。(分数:2.0

    4、0)A.职务侵占罪B.挪用资金罪C.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D.招摇撞骗罪10.犯罪分子将自己盗窃的数额较大的财物予以销售的,构成( )。(分数:2.00)A.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B.妨害证据罪C.盗窃罪一罪D.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11.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号码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应构成( )。(分数:2.00)A.非法经营罪B.侵占罪C.盗窃罪D.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12.刘某因犯故意杀人罪于 2011 年 3 月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判决前已经被羁押 1 年),同时法院决定对其限制减刑,如果刘某在死刑缓期执行

    5、期间没有故意犯罪,考验期满后被减为无期徒刑,那么刘某最少将服刑至( )。(分数:2.00)A.2038 年 3 月B.2037 年 3 月C.2035 年 3 月D.2036 年 3 月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2.00)13.下列情形中,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有( )。(分数:2.00)A.个体医生甲将医用限制性用药“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冒充“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销售,销售金额达 20 万元,同时造成数人死亡B.王某以残次、废旧汽车零部件非法拼装汽车,冒充正品,准备销售,即被查获,货值总额达 50 万元C.某企业生产的电热毯,质量不符合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先后造成 3 名消

    6、费者触电死亡、5 人受重伤D.某企业生产的药品销路不好,因长期积压导致药品变质不能用,但仍将其销售,销售额达 15 万元,但经鉴定,尚不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14.假释的适用对象是( )。(分数:2.00)A.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B.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D.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后被减为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15.禁止令的适用对象是( )。(分数:2.00)A.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B.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16.下列情形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的是( )。(分数:2.00)A.甲在路上拾到一张信用卡而到商场使用B.乙从同学

    7、王某处骗取信用卡并到 KTV 消费C.丙盗窃同事赵某信用卡并到餐厅刷卡使用D.丁通过对时某电脑安装木马病毒而获取时某信用卡信息资料,然后利用该信用卡信息资料在网上购买商品17.下列关于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与滥用职权罪是法条竞合关系B.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客观行为方式表现为不作为C.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他人制售伪劣商品提供帮助的,应当按照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从重处罚18.属于危险犯的犯罪有( )。(分数:2.00)A.破坏交通设施罪B.爆炸罪C.分裂国家罪D.放

    8、火罪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19.简述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的构成条件。(分数:2.00)_20.简述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分数:2.00)_四、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21.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没有犯罪就视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分数:2.00)_22.不作为犯罪都是间接故意犯罪。(分数:2.00)_五、法条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8.00)刑法第 264 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人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9、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请回答下列问题:(分数:8.00)(1).什么是多次盗窃?(分数:2.00)_(2).人户盗窃中的“人户”的含义是什么?(分数:2.00)_(3).携带凶器盗窃的含义是什么?(分数:2.00)_(4).什么是扒窃?(分数:2.00)_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8.00)23.被告人,杨某,女,20 岁;吴某,男,28 岁。2005 年初,被告人杨某、吴某两人制订了捞钱的计划,由杨某到街上以“三陪”小姐的身份拉客到一歌舞厅消费,然后再由跑场的吴某冒充警察,借口进行扫黄强行索取

    10、顾客的钱财。2005 年 2 月 2 日晚,被告人杨某以色相手段将游人杨甲招揽到该歌舞厅一包厢内看录像。刚落座不久,被告人吴某便冒充警察进入包厢内,以杨甲涉嫌嫖娼为由对杨甲进行罚款,杨甲害怕此事张扬出去,按照吴某的要求交了 5000 元罚款。后因为群众举报,2005 年 4 月 3 日,被告人杨某与吴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在公安机关审查期间,被告人吴某还交代了其另外一个犯罪事实:2004 年初,杨某和吴某合谋后,决定由吴某以歌舞厅工作人员的身份,借口虚开“消费单”强行索取顾客的钱财。2004年 3 月 2 日晚,被告人杨某以色相手段将游人谢某招揽到该歌舞厅一包厢内看录像。刚落座后,被告人杨某即自行

    11、向服务员点要茶、酒各两杯,并将两杯酒迅速喝光。谢某见势不妙欲离开时,被早已守候在门外的被告人吴某强行堵在包厢内,强迫谢某“结账”,否则不让谢某离开歌舞厅。最后,吴某向谢某索得“消费款”人民币 2000 元。问:本案应当如何处理?(分数:2.00)_24.林某,男,35 岁,工人。2000 年 3 月窜入某百货公司,窃得自行车两辆、收音机一台及烟、酒等物价值 3000 余元。2000 年 4 月被公安机关拘留。林某在被拘留期间,出于悔罪,除如实交代上述盗窃行为,还交代了其他的犯罪事实。首先,2000 年 2 月 12 日在富裕小区的一家住户内盗窃:在该户的保险柜中看到白粉(海洛因)就顺手带上,回

    12、家一称竟有 100 克;拿走保险柜里的一张信用卡,并用这张信用卡支取了5000 元钱。其次,林某邀约王某持一把匕首窜入被害人住宅内,因被害人反抗,林某使用匕首刺伤被害人并劫取一部手机,被害人后因抢救无效死亡。问:对以上案件事实应当如何处理?(分数:2.00)_李某,男,17 岁,系某市国有百货文化用品公司工人。王某,男,系李某结拜兄弟。王某 16 岁生日将至,多次向李某要生日礼物。2005 年 9 月 10 日,被告人李某在本公司营业厅盗得该公司空白提货单 2 份(五联单)并乘收款员刘某不备,在提货单上偷盖了该公司付款专用章。而后,李某分别在提货单上填写了购货单位和物品名称等项目。同年 10

    13、月 26 日,在王某生日当天,李某将提货单交给其结拜兄弟王某,告诉其实际情况,并将该提货单作为生日礼物送给王某。同日下午,王某去该国有百货文化用品批发公司仓库,分别提走洗发水 100 箱、洗面奶 100 箱,物品价值 7690 元。问:(分数:4.00)(1).本案应当如何处理?(分数:2.00)_(2).如果李某在提货单上填写的货物的数额特别巨大,可以判处的最重主刑和附加刑是什么?(分数:2.00)_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 20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下列属于因特定事实的出现导致刑罚消灭的情形是( )

    14、。(分数:2.00)A.超过追诉时效B.经特赦免除刑罚C.正在执行刑罚的犯罪人死亡 D.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亲告罪解析:解析:刑罚必须基于一定的原因而消灭。引起刑罚消灭的原因包括法定原因和事实原因。刑罚消灭的主要法定事由包括: (1)超过追诉时效; (2)经特赦免除刑罚; (3)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4)被判处罚金的犯罪人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确有困难的,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刑罚消灭的事实原因是指特定事实的出现导致刑罚的消灭,如正在执行刑罚的犯罪人死亡。可见,选 C 项。2.我国刑法中的多次盗窃是指( )。(分数:2.00)A.一年内三次以上盗窃B.一年内五次以上盗窃

    15、C.二年内三次以上盗窃 D.二年内五次以上盗窃解析: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盗窃罪的最新司法解释,多次盗窃被界定为二年内三次以上盗窃。故应当选择 C 项。3.甲给乙 5 万元请乙“教训”丙一顿,乙给丁 2 万元让丁打丙,并带丁辨认了丙。之后,甲感到害怕,又打电话给乙说不打了,并说愿意承担“违约”责任,只需乙退回 25 万元。乙当即说“听你的”,但未向丁转达。丁还是带人将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属于( )。(分数:2.00)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 解析:解析:共同犯罪是一个整体,要从共同犯罪整体上考虑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而不能考虑每一个共同犯罪的情况。共同犯罪人有一个既遂

    16、,即为犯罪既遂。所以,本案应当认定为犯罪既遂。至于甲虽然有中止行为,但是没有能够有效地阻止危害结果的发生,所以不成立犯罪中止。故选 D 项。4.犯罪未完成形态存在于( )。(分数:2.00)A.某些直接故意犯罪中 B.所有直接故意犯罪中C.某些直接故意犯罪和某些间接故意犯罪中D.所有直接故意犯罪和某些间接故意犯罪中解析:解析:首先,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之中,过失犯罪中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其次,间接故意需要危害结果的发生才能认定间接故意,而危害结果一旦发生就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所以间接故意中也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最后,并不是所有的直接故意中都有未完成形态。举动犯只要行为人

    17、一实施犯罪行为,就达到既遂,所以也不可能有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故选 A 项。5.犯罪法定最高刑为 5 年有期徒刑的,其追诉期限为( )。(分数:2.00)A.5 年B.10 年 C.15 年D.20 年解析: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第 87 条的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 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 5 年; (2)法定最高刑为 5 年以上不满 10 年有期徒刑的,经过 10 年; (3)法定最高刑为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 15 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 20 年。如果 20 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而“不满”是不包括本数的

    18、,所以犯罪法定最高刑为 5年有期徒刑的,应当适用第二个追诉时效的幅度,即为 10 年。故选 B 项。6.甲欲杀害乙。一日,甲得知乙一人在家,遂携带匕首前往乙家,不料途中腹部剧痛,不得已而折返。次日,甲腹痛消失,遂再赴乙家将乙杀死。甲的行为在刑法理论上属于( )。(分数:2.00)A.吸收犯 B.连续犯C.继续犯D.牵连犯解析:解析:吸收犯的形式有: (1)既遂犯吸收预备犯或未遂犯。 (2)未遂犯吸收预备犯。 (3)实行阶段的中止犯吸收预备犯。 (4)符合主犯条件的实行犯构成之罪,吸收教唆犯、帮助犯、次要实行犯构成之罪。(5)主犯构成之罪吸收从犯、胁从犯构成之罪。 (6)加重犯罪构成之罪吸收普通

    19、犯罪构成之罪,或者普通犯罪构成之罪吸收减轻犯罪构成之罪。本题中,甲实施了两个独立的行为,但是属于犯罪既遂吸收犯罪预备的情形。故选 A 项。7.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盗窃他人巨额财产的,( )。(分数:2.00)A.构成犯罪,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构成犯罪,但可能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构成犯罪,但不负刑事责任D.不构成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解析:解析:我国刑法第 17 条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承担刑事责任。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盗窃他人巨额财

    20、产的,不构成盗窃罪。故选 D 项。8.我国刑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这一规定是我国刑法在空间适用效力问题上采取的( )。(分数:2.00)A.保护管辖原则B.普遍管辖原则C.属地管辖原则D.属人管辖原则 解析:解析:我国刑法对空间效力的规定,有属地管辖、属人管辖、保护管辖和普遍管辖。根据我国刑法第 7 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之外违反我国刑法的规定,如果该罪的法定最高刑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则可以不予追究;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违反我国刑法的规定的,都适用我国刑法,没

    21、有任何限制。这显示了身份对定罪量刑的影响。故选 D 项。9.下列犯罪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有( )。(分数:2.00)A.职务侵占罪B.挪用资金罪C.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D.招摇撞骗罪解析:解析:职务侵占罪和挪用资金是侵犯财产犯罪的一种;招摇撞骗罪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一种。故选 C 项。10.犯罪分子将自己盗窃的数额较大的财物予以销售的,构成( )。(分数:2.00)A.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B.妨害证据罪C.盗窃罪一罪 D.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解析:解析:犯罪分子在实施盗窃行为之后,将本人盗窃所得的赃物自行窝藏、转移的,属于原先盗窃行为的附属行

    22、为,不另外单独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同样,行为人在盗窃之后,将所盗窃的财物予以毁坏,也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故选 C 项。11.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号码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应构成( )。(分数:2.00)A.非法经营罪B.侵占罪C.盗窃罪 D.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解析:解析:我国刑法第 265 条规定,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号码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按照盗窃罪定罪处罚。故选 C 项。这是关于盗窃罪的特殊形态的规定,另外,盗窃信用卡而使用的,也按照盗窃罪定罪处罚。12.刘某因犯故意杀人

    23、罪于 2011 年 3 月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判决前已经被羁押 1 年),同时法院决定对其限制减刑,如果刘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考验期满后被减为无期徒刑,那么刘某最少将服刑至( )。(分数:2.00)A.2038 年 3 月 B.2037 年 3 月C.2035 年 3 月D.2036 年 3 月解析:解析:刘某 2011 年 3 月被判处死缓,考验期是 2 年,到 2013 年 3 月应减为无期徒刑。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人民法院决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其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 25 年。所以应当从 2013 年 3 月算起

    24、再加上 25 年,即 2038 年 3 月,故应选择 A 项。死缓前被羁押的时间和死缓考验期 2 年不能计入实际执行期,故应当排除 B 项和 C 项。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2.00)13.下列情形中,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有( )。(分数:2.00)A.个体医生甲将医用限制性用药“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冒充“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销售,销售金额达 20 万元,同时造成数人死亡B.王某以残次、废旧汽车零部件非法拼装汽车,冒充正品,准备销售,即被查获,货值总额达 50 万元C.某企业生产的电热毯,质量不符合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先后造成 3 名消费者触电死亡、5 人受重伤D.某企业

    25、生产的药品销路不好,因长期积压导致药品变质不能用,但仍将其销售,销售额达 15 万元,但经鉴定,尚不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解析:解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和该节的其他犯罪是一般法和特殊法的关系,原则上适用特别法,但是还受到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的制约。A 项中,甲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且该罪重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故排除 A 项。C 项中,某企业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但是由于没有提及销售金额,所以应当认定其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故排除 C 项。D 项中,由于变质药品尚不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所以不可能构成生产、销售劣药罪,但是其销售金额达到 15万

    26、元,符合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构成要件。故选 D 项。B 项中,王某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没有争议的。故选 B 项。14.假释的适用对象是( )。(分数:2.00)A.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B.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后被减为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原判是死刑缓期执行后被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的罪犯可以假释,所以应当选择 B、C、D 项。由于拘役是短期自由刑,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不存在重新适应社会的问题,所以刑事法律没有将其规定为假释的适用对象。15.禁止令的适用对象是(

    27、 )。(分数:2.00)A.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 B.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 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解析:解析: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对于被判处管制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可以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禁止令是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加的内容,是对我国刑罚制度的重大修改,往往成为考试的重点。16.下列情形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的是( )。(分数:2.00)A.甲在路上拾到一张信用卡而到商场使用 B.乙从同学王某处骗取信用卡并到 KTV 消费 C.丙盗窃同事赵某信用卡并到餐厅刷卡使用D.丁通过对时某电脑安装木

    28、马病毒而获取时某信用卡信息资料,然后利用该信用卡信息资料在网上购买商品 解析:解析:根据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下列情形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 (1)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2)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3)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4)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根据该规定,应当选择 ABD 项。至于 C 项,根据刑法的规定,盗窃信用卡而使用的,应当按照盗窃罪定罪处罚,不属于信用卡诈骗罪中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故应排除 C 项。17.下列关于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说法正确的有

    29、( )。(分数:2.00)A.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与滥用职权罪是法条竞合关系 B.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客观行为方式表现为不作为 C.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他人制售伪劣商品提供帮助的,应当按照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从重处罚解析:解析: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是特殊的滥用职权行为,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与滥用职权罪是特殊法与一般法的关系。故应当选择 A 项。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客观方面是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属于应为而不为,是典型的不作为犯罪。故应当

    30、选择 B 项。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不可能是过失,故应当选择 C 项。D 项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他人制售伪劣商品提供帮助已经超出了“放纵”的范畴,应当按照制售伪劣商品相关犯罪的共犯定罪处罚。故应当排除 D 项。18.属于危险犯的犯罪有( )。(分数:2.00)A.破坏交通设施罪 B.爆炸罪 C.分裂国家罪D.放火罪 解析:解析:不仅要求行为人实施完毕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犯罪行为,而且要求犯罪行为足以造成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的危险状态,但不要求犯罪行为实际发生某种危害结果的犯罪形态是危险犯。破坏交通工具罪既遂要求有使得交通工具有倾覆的危险。爆炸罪、放火罪也都是危险犯。而

    31、分裂国家罪是行为犯。故选 A、B、D 项。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19.简述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的构成条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的所有权以及军队战斗力的物质保障。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秘密窃取或者公然夺取部队的武器装备或军用物资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军职人员。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解析:20.简述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

    32、为。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实施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行为。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1)行为的内容不同。抢劫罪以当场实施暴力、暴力相威胁为其行为内容。敲诈勒索罪仅限于威胁,不当场实施暴力,而且威胁的内容不只是暴力,还包括非暴力威胁。 (2)犯罪的行为方式不同。抢劫罪的威胁当着被害人的面实施,一般是用言语或动作来表示。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以是当着被害人的面,也可以是通过第三者来实现,可以用口头的方式来表示,也可以通过书信的方式来表示。 (3)非法取得财物的时间不同。抢劫罪是当场取得财物。而敲诈勒索罪可以是

    33、当场,也可以是在实施威胁、要挟之后取得他人财物。行为人以暴力相威胁迫使被害人限期交出财物的行为,不应定为抢劫罪,而应当以敲诈勒索罪论处。 (4)成立犯罪的标准不同。抢劫行为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法律不要求其劫取财物的数额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敲诈勒索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刑法规定以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作为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必要要件。)解析:四、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21.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没有犯罪就视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根据刑法及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罪分子没有

    34、犯罪,没有被发现漏罪,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没有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禁止性判令的,才不再执行原判刑罚。 (3)缓刑是暂缓刑罚的执行,刑罚还没有执行,所以适用缓刑的后果不是刑罚已经执行完毕,而是不再执行原判刑罚。)解析:22.不作为犯罪都是间接故意犯罪。(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它把犯罪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混淆了。 (2)犯罪客观方面的危害行为可以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以不作为方式实施犯罪的称为不作为犯罪。不作为犯罪的核心是行为人行为违反了法律的命令规范,即“应为而不为”,它是与作为犯罪相对的概念,而与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

    35、没有直接关联。 (3)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结果的发生,却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是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判断间接故意关键在于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意识因素和意志因素,它是与直接故意相对的概念,而与行为人客观行为方式没有直接关联。 (4)因此,不作为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不作为犯罪可以是直接故意犯罪,也可以是间接故意犯罪,还可以是过失犯罪。)解析:五、法条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8.00)刑法第 264 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人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6、;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请回答下列问题:(分数:8.00)(1).什么是多次盗窃?(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多次盗窃是指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行为。)解析:(2).人户盗窃中的“人户”的含义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人户盗窃是指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的行为。)解析:(3).携带凶器盗窃的含义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携带凶器盗窃是指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

    37、人携带的器械盗窃,或者为了实施违法犯罪携带其他足以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器械盗窃的行为。)解析:(4).什么是扒窃?(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扒窃是指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行为。)解析: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8.00)23.被告人,杨某,女,20 岁;吴某,男,28 岁。2005 年初,被告人杨某、吴某两人制订了捞钱的计划,由杨某到街上以“三陪”小姐的身份拉客到一歌舞厅消费,然后再由跑场的吴某冒充警察,借口进行扫黄强行索取顾客的钱财。2005 年 2 月 2 日晚,被告人杨某以色相手段将游人杨甲招揽到该歌舞厅一包厢内看录像。刚落座不久,被告

    38、人吴某便冒充警察进入包厢内,以杨甲涉嫌嫖娼为由对杨甲进行罚款,杨甲害怕此事张扬出去,按照吴某的要求交了 5000 元罚款。后因为群众举报,2005 年 4 月 3 日,被告人杨某与吴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在公安机关审查期间,被告人吴某还交代了其另外一个犯罪事实:2004 年初,杨某和吴某合谋后,决定由吴某以歌舞厅工作人员的身份,借口虚开“消费单”强行索取顾客的钱财。2004年 3 月 2 日晚,被告人杨某以色相手段将游人谢某招揽到该歌舞厅一包厢内看录像。刚落座后,被告人杨某即自行向服务员点要茶、酒各两杯,并将两杯酒迅速喝光。谢某见势不妙欲离开时,被早已守候在门外的被告人吴某强行堵在包厢内,强迫谢某

    39、“结账”,否则不让谢某离开歌舞厅。最后,吴某向谢某索得“消费款”人民币 2000 元。问:本案应当如何处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根据刑法的规定,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实施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案中,被告人吴某与杨某合谋后,通过虚开“消费单”强行索取顾客谢某的钱财,符合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成立敲诈勒索罪的共同犯罪。在共同犯罪中,吴某是主犯,而杨某是从犯。 (2)根据刑法的规定,招摇撞骗罪是指以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行为。本案中,被告人吴某与杨某合谋后,由被告人吴某冒充人

    40、民警察对杨甲进行“罚款”,符合招摇撞骗罪的构成要件,成立招摇撞骗罪的共同犯罪。在共同犯罪中,吴某是主犯,而杨某是从犯。 (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本案中,被告人杨某是从犯,所以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是自首。本案中,被告人吴某在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后,如实供述司法机关没有掌握的敲诈勒索的犯罪事实,符合自首的法定条件,系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本案中,被告人吴某和杨某都构成敲诈勒索罪和招摇撞骗罪,应当将两罪分别量刑,然后并罚。)

    41、解析:24.林某,男,35 岁,工人。2000 年 3 月窜入某百货公司,窃得自行车两辆、收音机一台及烟、酒等物价值 3000 余元。2000 年 4 月被公安机关拘留。林某在被拘留期间,出于悔罪,除如实交代上述盗窃行为,还交代了其他的犯罪事实。首先,2000 年 2 月 12 日在富裕小区的一家住户内盗窃:在该户的保险柜中看到白粉(海洛因)就顺手带上,回家一称竟有 100 克;拿走保险柜里的一张信用卡,并用这张信用卡支取了5000 元钱。其次,林某邀约王某持一把匕首窜入被害人住宅内,因被害人反抗,林某使用匕首刺伤被害人并劫取一部手机,被害人后因抢救无效死亡。问:对以上案件事实应当如何处理?(

    42、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根据刑法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本案中,被告人林某在百货公司里秘密窃取价值3000 余元的财物,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成立盗窃罪。 (2)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违禁物品也是盗窃罪的犯罪对象。本案中,被告人林某将海洛因 100 克盗走,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成立盗窃罪。由于盗窃的是违禁品海洛因,在量刑时不计数额,而根据犯罪情节决定量刑的轻重。 (3)根据刑法的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按照盗窃罪定罪处罚。本案中,被告人林某盗窃信用卡并支取了 5000 元钱,构成盗窃罪

    43、。(4)对于上述的盗窃行为构成的同种数罪,不实行数罪并罚,而将盗窃数额累计计算。同时,考虑到盗窃海洛因的情节,在量刑时应加以考虑。 (5)根据刑法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是抢劫罪。本案中,被告人林某伙同王某使用暴力手段抢劫财物,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同时,由于存在人户抢劫、抢劫致人死亡两个加重的量刑情节,应当按照抢劫罪的加重构成定罪处罚。因此,对于林某应当按照盗窃罪与抢劫罪实行数罪并罚。 (6)根据刑法的规定,特别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本案中,被告人林某因为盗窃被司法机关采取了强制措施之后,首先,交代了 2000 年 2 月12 日的盗窃行为,其交代的犯罪事实与司法机关所掌握的犯罪事实是同种类的犯罪事实,不认定为自首,但是可以酌情从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