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5387       资源大小:97.5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 1及答案解析(总分:9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间谍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不包括( )。(分数:2.00)A.参加间谍组织B.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C.出卖国家情报D.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2.甲为了谋取个人利益,通过互联网将国家秘密非法泄露给境外的机构。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间谍罪B.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C.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D.为境外窃取、刺探国家秘密罪3.下列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处罚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对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行为人不能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

    2、利的刑罚B.对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行为人都可以适用并处没收财产的刑罚C.对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行为人都可以适用判处死刑的刑罚D.对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行为人不可以判处缓刑4.甲是一大型涉外国有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经常接触到企业的商业秘密文件,在一次出国办公过程中,甲秘密会见该国的间谍组织(甲并不知道该组织的间谍性质)代理人,并且以高价将涉及军事秘密的商业文件出售给对方。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间谍罪B.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C.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D.侵犯商业秘密罪5.赵某为了诈取钱财,自己买了一辆旧奔驰牌轿车,在高速公路上专门寻找外地牌照的汽车“碰瓷”。某日,赵某见到

    3、一辆外地吉普车,便加速超过该车后紧急踩刹车,吉普车为了躲避碰撞而翻下路基,司机重伤,另有一乘车人死亡。赵某行为构成( )。(分数:2.00)A.故意杀人罪B.破坏交通工具罪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交通肇事罪6.某甲是某轮渡公司的经理,为了单位的创收和利润,明知渡船常常超载,对公司员工多次提出不要超载,否则会有危险的劝告置之不理,强令渡船驾驶员超载运输旅客。终有一日,因渡船超载而倾覆江中,造成多人死亡。某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交通肇事罪B.重大责任事故罪C.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7.下列行为构成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的是( )。(分数:2.00)A.杨某是某

    4、高科技企业的科研人员,正在开发某新型炸药,但在研制过程中,因两种新型材料混合而意外导致爆炸B.庄某是开采小煤窑的矿主,为追求利润,明知矿井下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仍组织人员下井作业,造成多人死亡的特大矿难C.拖拉机厂电工张某在检修时不按规定操作,造成电路着火,部分设备被烧毁,损失十余万元D.某公司货运汽车驾驶员李某,一次在该公司货场卸货,倒车时未注意观察车后情况,将一卸货工人轧死8.婆婆甲跟儿媳妇乙关系不和,媳妇乙想置婆婆甲于死地。由于婆婆甲平时视紫砂壶为珍宝,于是乙就在婆婆的紫砂壶里投放了毒药。没想到那天,他们家忽然来了七个客人,婆婆甲就把心爱的紫砂壶拿出来,给大家沏茶喝,最终导致七个人全部中毒。

    5、则乙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故意杀人罪B.投放危险物质罪C.故意伤害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9.甲系某公司经理,乙是其司机。某日,乙开车送甲去洽谈商务,途中因违章超速行驶当场将行人丙撞死,并致行人丁重伤。乙欲送丁去医院救治,被甲阻止。甲催促乙送其前去洽谈商务,并称否则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于是,乙打电话给 120急救站后离开肇事现场,但因时间延误,丁不治身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甲不构成犯罪,乙构成交通肇事罪B.甲、乙均构成交通肇事罪C.乙构成交通肇事罪和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甲是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共犯D.甲、乙均构成故意杀人罪10.甲是铁路的巡道

    6、工,乙和甲存在着个人恩怨,企图想报复甲。于是在甲负责的一段铁路上,安置了个道钉,他想致使火车出轨,甲就会因此失去工作。幸亏乙的行为被及时发现,没有造成任何后果。事后根据工程师的鉴定,这个道钉存在着足以致使火车出轨的现实危险性。则乙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破坏交通工具罪B.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C.故意杀人罪D.破坏交通设施罪11.某商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邵某,利用虚假增值税发票和虚假购销合同复印件,骗取乙银行承兑汇票 248万元,随后,邵某经非法途径贴现。邵某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诈骗罪B.洗钱罪C.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D.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

    7、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12.某医院工作人员王某在采购药品时,非法收取药品回扣和向客户索取新药推荐费共计 8万余元,王某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非法行医罪B.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C.职务侵占罪D.受贿罪13.电脑维护人员贾某利用对银行系统电脑维护、测试之机,私自将信用卡交易数据进行复制截留,进行解密,破译了多位客户的信用卡磁条信息和取款密码,给银行客户的利益造成了较大损失。贾某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妨害信用卡管理罪B.盗窃罪C.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D.窃取信用卡信息罪14.下列行为不构成洗钱罪的是( )。(分数:2.00)A.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

    8、融票据、有价证券的B.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C.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D.明知是盗窃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掩饰、隐瞒的15.甲公司为了解决资金不足,以虚构的产权证明作担保,向银行申请获得贷款 200万元,并将该款用于购置造酒设备和原料,后因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红酒被查处,导致银行贷款不能归还。甲公司获取贷款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诈骗罪B.非法经营罪C.合同诈骗罪D.民事欺诈,不构成犯罪16.下列行为构成逃税罪的是( )。(分数:2.00)A.纳税人某甲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 5以上的B.扣缴义务人某乙少缴已收税款占应收税款 10以上的C.纳税人

    9、某丙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 30以上,补缴税款和缴纳滞纳金后接受行政处罚的D.纳税人某丁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款 20而被税务机关予以二次行政处罚的17.李某为了牟利,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私自复制了若干影视作品的 VCD,并以批零兼营等方式销售,销售金额为 11万元,其中纯利润 6万元。李某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销售侵权复制品罪B.侵犯著作权罪C.非法经营罪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18.季某利用自己的工厂生产了一批伪劣家具,为了使该批伪劣产品得以顺利销售,季某指使工人伪造了某著名品牌家具的商标标识贴在伪劣产品上,并假冒该著名品牌将自己的产品销售给 5个家具销

    10、售商,销售金额 20万元。季某的行为( )。(分数:2.00)A.应当认定为假冒注册商标罪B.应当认定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C.应当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择一重罪处罚D.应当认定为假冒注册商标罪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数罪并罚19.孙某是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为了获取保险金,他利用工作便利,编造从未发生过的保险事故,获得理赔,孙某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贪污罪B.职务侵占罪C.保险诈骗罪D.诈骗罪20.甲使用假印章和变造的保险单与保险人签订保险合同,收取保费,投保人达 200多人,非法收取保费50余万元,甲在保险单上留有真实的联系电话,当投保人发生险损,甲进行了

    11、一部分理赔。但后来发生重大的理赔,甲无力赔偿,遂被告发。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诈骗罪B.合同诈骗罪C.保险诈骗罪D.非法经营罪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赵某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并接受了境外间谍组织的任务,将其掌握的国家秘密提供给该间谍组织,后被查获。赵某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B.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C.间谍罪D.叛逃罪22.下列行为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是( )。(分数:2.00)A.为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

    12、供国家秘密B.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没有标明密级事项的文件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而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的C.通过互联网将国家秘密或者情报非法发送给境外机构、组织和个人D.将国家秘密通过互联网予以发布,情节严重的23.下列行为中,构成放火罪的是( )。(分数:2.00)A.以放火为手段杀人,烧毁了数十间房屋B.为了自杀,在木质结构的杂居四合院内采取倒洒汽油的方式自焚,结果人未烧死,却烧毁了四合院及邻近的房屋C.犯罪后,为掩盖罪证而放火,火势蔓延到附近的建筑物D.出于嫉妒放火烧毁了邻居的柴草垛24.下列行为应当按照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定罪处罚的是( )。(分数:2.00)A.某制造枪支的

    13、企业制造重号枪支B.某销售枪支的企业在境内销售为出口制造的枪支C.某甲非法制造枪支D.某销售枪支的企业违规制造枪支25.下列关于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只能由单位构成,自然人不可能单独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B.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只处罚单位犯罪中的自然人,不处罚单位C.由于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犯罪主体是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所以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以外的企业生产枪支的,不构成犯罪D.在境外销售为境内生产的枪支,构成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26.下列情形中,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有( )。(分数:2.00)A.个体医生甲将医用

    14、限制性用药“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冒充“硫酸卡纳霉素注射液”销售,销售金额达 20万元,同时造成数人死亡B.王某以残次、废旧汽车零部件非法拼装汽车,冒充正品,准备销售,即被查获,货值总额达 50万元C.某企业生产的电热毯,质量不符合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先后造成 3名消费者触电死亡、5 人受重伤D.某企业生产的药品销路不好,因长期积压导致药品变质不能用,但仍将其销售,销售额达 15万元,但经鉴定,尚不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27.甲为某县城市信用社副主任,该信用社为股份集体所有制性质的金融机构。为了解决本社难以支付的业务开支,甲与该社主任乙商议向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五家本社贷款客户强行收取利息外差补款

    15、 20万元,除了补偿本社支出的业务开支外,剩余的 15万元差补款被二人私分。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B.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C.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受贿罪D.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28.下列行为中构成非法经营罪的有( )。(分数:2.00)A.在国家指定的交易场所以外非法买卖外汇,扰乱市场秩序的B.非法传销情节严重的C.走私普通物品的D.非法生产、销售“瘦肉精”的29.保险诈骗罪的客观行为包括( )。(分数:2.00)A.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B.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

    16、险金的C.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D.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骗取保险金的30.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洗钱犯罪的上游犯罪包括( )。(分数:2.00)A.毒品犯罪B.走私犯罪C.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D.恐怖活动犯罪三、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14.00)31.简述间谍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分数:2.00)_32.简述危险驾驶罪的构成条件。(分数:2.00)_33.简述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构成条件。(分数:2.00)_34.简述洗钱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分数:2.00)_35.简述保险诈骗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分数:2.00)_36

    17、.简述逃税罪的概念和构成初犯的条件。(分数:2.00)_37.简述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概念和客观表现。(分数:2.00)_四、案例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24.00)甲于 2008年 8月 17日上午 11时,同装卸工乙、丙等 3人驾驶解放牌大卡车由某乡向市里送货(该货车核准载重 8吨,该批货物重 13吨多)。大卡车超速行驶,当开到某乡政府的十字路口时,将前方同方向骑车的丁连人带车撞出 20多米,造成丁重伤(后因抢救不及时,在被他人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甲见撞人后,为了逃避罪责,非但不停车抢救被害人丁,保护肇事现场,听候处理,反而继续加速行驶逃跑。一出租车司机见此情景后,驾车追赶,并示意其立即停

    18、车,但甲对此根本不予理会。当跑出大约 3公里到了市郊农贸市场附近时,路上的人很多。甲为了摆脱该出租车,只顾逃跑,看到人多也不采取减速等措施,又把路边一骑车带着小孩的母女俩撞出 12米多,小孩当即死亡,妇女撞成重伤,同时还将在路边赶集的两位老人撞成重伤。公安机关接到群众报案后,在某路口设置路障堵截,示意甲减速停车。甲驶近并看到这一情况后,仍拒不接受公安机关的停车指令,驾车虽未直接冲向机动车道的路障与交警,但紧打方向盘强行从北侧非机动车道穿越,径直撞向站在路上执行堵截任务的交警毛某,将其撞出 30多米。毛某当场死亡。后甲被公安机关抓获。 根据刑法规定和刑法理论知识分析下列问题:(分数:10.00)

    19、(1).甲违章高速行驶将丁撞死的行为如何处理?为什么?(分数:2.00)_(2).甲第二次高速行驶,连续撞死、撞伤他人的行为应如何论处?为什么?(分数:2.00)_(3).甲驾车闯关,撞死交警毛某的行为如何论处?为什么?(分数:2.00)_(4).假如甲在第一次撞人以后,正在犹豫是否停车救人,而同车的装卸工乙却极力让甲赶紧逃离现场,则对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为什么?(分数:2.00)_(5).假如甲第一次撞人后将丁搬到车上,行使一段路程后见四周无人又将其搬下车,放到一个僻静的小树林里。后来,丁因得不到救治而死亡。那么,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论处?为什么?(分数:2.00)_甲于 1990年 10月因

    20、犯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2004 年 3月被假释。2006 年 5月,甲通过互联网得知某单位有钢材销售后,与乙商量,要乙扮作自己的助手,携带款项前往洽谈生意。在甲与该单位谈判中,乙一直在场。经谈判,双方签订合同,合同约定,甲预付货款总金额 30后,可提走合同项下的全部钢材,余款待甲提走货物后一星期内支付。甲按合同支付了 15万元预付款,提走了价值 50万元的钢材。钢材到手后,甲、乙与丙谈判销售钢材,丙对钢材来路表示怀疑,甲不得不说出实情。最终,丙支付 30万元现金买下了该批钢材。甲分给乙 3万元后潜逃。案发后,乙被抓获,主动提供了甲的藏匿地点,使公安机关顺利将甲抓获归案。 请根据刑法规定和刑法

    21、理论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分数:6.00)(1).请分别认定甲、乙、丙行为的性质。(分数:2.00)_(2).甲的假释考验期是多少年?假如甲因其骗取 50万元钢材的行为被判处 12年有期徒刑,对甲应如何决定执行的刑罚?(分数:2.00)_(3).对乙应如何处罚?请说明理由。(分数:2.00)_甲为了骗取保险金,花 1万元买来一辆二手名牌轿车,向保险公司报轿车价值 20万元,投保车辆盗抢险和毁损险。之后,甲找中学生乙(14 岁),并给乙 5 000元报酬,请乙将停在甲自家平房前的轿车烧毁。乙问为什么?甲说那是邻居的车,要烧掉报复邻居。乙说没问题,10 天以内解决。乙拿钱后带上同学丙(15岁)一起吃

    22、喝、上网吧。丙问乙哪来的钱?乙告以实情,并请丙帮忙,丙答应,并弄来一大瓶汽油放在乙家,准备点火用。此间,甲担心轿车离自己家太近,烧车会烧到自己和邻居的房屋,就打电话告诉乙放弃烧车,并让乙将 5 000元退回。乙已将钱花去大半,无法偿还,听后十分着急,一边答应停止行动,过几天退钱,一边通知丙就在当晚行动。丙答应,约定当晚在烧车地点会合。晚上,乙带上汽油到烧车地点,丙因害怕未去。乙久等丙未果,遂决定单独行动。乙将汽油泼到车上,点火烧车,然后躲在一边察看动静。乙见火越烧越大,十分害怕,急忙打电话报火警,并叫邻居灭火。由于乙报警、喊人救火及时,仅烧毁轿车并殃及临近房屋的门窗,未造成其他后果。事后,甲向

    23、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派丁核定险损事故。丁明知甲虚报保险标的价值,恶意制造了这起保险事故,但考虑是朋友关系,还是给其出具了保险事故评估证明,致使保险公司全额赔付甲 20万元保险金。案发后,丁在审讯期间主动交代:在 3个月前曾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虚构一起车险事故,从本公司骗领到 5万元赔款,据为己有。 阅读以上材料后,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分析:(分数:8.00)(1).甲、乙、丙、丁构成何种犯罪?(分数:2.00)_(2).甲、乙、丙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分数:2.00)_(3).丙的行为是何种犯罪停止形态(既遂、未遂、预备、中止)?请简要说明理由。(分数:2.00)_(4).根据本案给出的事实,指出哪些

    24、被告人具有何种法定量刑情节。(分数:2.00)_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 1答案解析(总分:9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间谍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不包括( )。(分数:2.00)A.参加间谍组织B.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C.出卖国家情报 D.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 1 10条规定,间谍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1)参加间谍组织;(2)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3)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故选 C项。2.甲为了谋取个人利益,通过互联网将国家秘密非法泄露给境外的机构。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间谍

    25、罪B.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C.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D.为境外窃取、刺探国家秘密罪 解析: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6条规定,通过互联网将国家秘密或者情报非法发送给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的,应以为境外窃取、刺探国家秘密罪论处。故选 D项。3.下列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处罚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对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行为人不能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B.对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行为人都可以适用并处没收财产的刑罚 C.对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行为人都可以适用判处死刑的刑罚D.对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的

    26、行为人不可以判处缓刑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 56条第 1款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该条款的理解应当做扩大解释,即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但依照刑法分则规定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可见,A 项表述错误。根据刑法第 113条规定,本章上述危害国家安全罪行中,除第 103条第 2款、第 105条、第 107条、第 1()9条外,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死刑。犯本章之罪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据此规定,B 项表述正确,C 项表述错误。判处缓刑的消极条件是行为人不是累犯,所以如果行为人不是累犯,只要其所判处的刑罚低于 3年

    27、有期徒刑,就可以判处缓刑。可见,D 项表述错误。4.甲是一大型涉外国有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经常接触到企业的商业秘密文件,在一次出国办公过程中,甲秘密会见该国的间谍组织(甲并不知道该组织的间谍性质)代理人,并且以高价将涉及军事秘密的商业文件出售给对方。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间谍罪B.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C.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D.侵犯商业秘密罪解析:解析:甲并不知道对方是间谍组织,甲仅仅是将国家秘密提供给境外组织,没有接受间谍组织任务的性质,故甲的行为不构成间谍罪,不选 A项。甲是将国家秘密卖给境外的机构组织,而不单纯是将国家秘密泄露出去,所以甲的行为符合为境外组织

    28、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故选 C项。甲出售的是涉及军事秘密的商业文件,虽然同样也属于商业秘密的范畴,但是相比侵犯商业秘密罪而言,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处罚更重,根据重法优于轻法,应以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定罪处罚,故不选 D项。5.赵某为了诈取钱财,自己买了一辆旧奔驰牌轿车,在高速公路上专门寻找外地牌照的汽车“碰瓷”。某日,赵某见到一辆外地吉普车,便加速超过该车后紧急踩刹车,吉普车为了躲避碰撞而翻下路基,司机重伤,另有一乘车人死亡。赵某行为构成( )。(分数:2.00)A.故意杀人罪B.破坏交通工具罪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交通肇事罪解析:解析:从主观心态上看,赵某超车的目的是

    29、想“碰瓷”,但实际上,赵某对吉普车翻车是持放任的态度,因此,赵某的心态应当是间接故意,而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据此,首先排除 D项。此外,尽管赵某的行为对于吉普车内司机及乘客的安全于不顾,导致重伤和死亡的结果,但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因为赵某的行为已经威胁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或许车里的人数是特定的,但对于赵某而言,车里的人数到底是多少,他是无法知晓的,因此,赵某的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选 C项。6.某甲是某轮渡公司的经理,为了单位的创收和利润,明知渡船常常超载,对公司员工多次提出不要超载,否则会有危险的劝告置之不理,强令渡船驾驶员超载运输旅客。终有一日,因渡船超载而倾覆江中,造成

    30、多人死亡。某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交通肇事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C.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解析: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故选 A项。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客观表现之一必须是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实施了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如果不是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实施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因而引发重大事故的,不能认定为重大责任事故罪。故排除 B项。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是指行为人违

    31、反安全作业的规章制度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本题表述的情形并非属于违反安全作业规章制度,故排除 C项。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而致人死亡的行为,如果是在业务过失的情况下导致他人死亡的,则构成其他犯罪,不能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业务过失,即在履行职务、职责过程中的过失,如在交通运输、医疗过程中的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应以交通肇事罪、医疗事故罪等论处。可见,不选 D项。7.下列行为构成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的是( )。(分数:2.00)A.杨某是某高科技企业的科研人员,正在开发某新型炸药,但在研制过程中,因两种新型材料混合而意外导致爆炸B.庄某是开采小煤窑的矿主,为追求利润,明知矿井

    32、下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仍组织人员下井作业,造成多人死亡的特大矿难 C.拖拉机厂电工张某在检修时不按规定操作,造成电路着火,部分设备被烧毁,损失十余万元D.某公司货运汽车驾驶员李某,一次在该公司货场卸货,倒车时未注意观察车后情况,将一卸货工人轧死解析:解析:A 项表述中,杨某在研制炸药过程中导致爆炸是科研活动所存在的必要风险,且杨某既不存在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操作的情形,也不存在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的情况,故不能认定为重大责任事故罪或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故排除 A项。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是指行为人违反安全作业的规章制度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B 项表述的情形符合这一特征,故选 B项。强令违

    33、章冒险作业罪的责任主体不同于重大责任事故罪,因为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实践中,主要是在生产作业中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以及直接从事矿山、作业的人员。不在一线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管理人员一般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包括在一线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管理人员,C 项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故排除 C项。D 项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或者是意外事件,故不选 D项。8.婆婆甲跟儿媳妇乙关系不和,媳妇乙想置婆婆甲于死地。由于婆婆甲平时视紫砂壶为珍宝,于是乙就在婆婆的紫砂壶里投放了毒药。没想到那天,他们家忽然来了七个客人,婆婆甲

    34、就把心爱的紫砂壶拿出来,给大家沏茶喝,最终导致七个人全部中毒。则乙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故意杀人罪 B.投放危险物质罪C.故意伤害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解析:解析:本题中,儿媳妇乙投毒的地点是婆婆心爱的紫砂壶中,行为的性质和后果就控制在固定范围内。儿媳妇的主观意图就是针对自己的婆婆,试图杀死她。至于突然来了这么多客人,婆婆又拿出自己心爱的紫砂壶沏茶招待客人,是儿媳妇始料不及的。况且即便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其主观心态也得是故意,可是儿媳妇不是持故意心态。本题表述中,由于儿媳妇的行为并没有危害到公共安全,因此不能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而只能以故

    35、意杀人罪对其定罪量刑。故选 A项。9.甲系某公司经理,乙是其司机。某日,乙开车送甲去洽谈商务,途中因违章超速行驶当场将行人丙撞死,并致行人丁重伤。乙欲送丁去医院救治,被甲阻止。甲催促乙送其前去洽谈商务,并称否则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于是,乙打电话给 120急救站后离开肇事现场,但因时间延误,丁不治身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甲不构成犯罪,乙构成交通肇事罪B.甲、乙均构成交通肇事罪 C.乙构成交通肇事罪和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甲是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共犯D.甲、乙均构成故意杀人罪解析: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5条第 2款规

    36、定,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这被称为过失共犯。故选 B项。10.甲是铁路的巡道工,乙和甲存在着个人恩怨,企图想报复甲。于是在甲负责的一段铁路上,安置了个道钉,他想致使火车出轨,甲就会因此失去工作。幸亏乙的行为被及时发现,没有造成任何后果。事后根据工程师的鉴定,这个道钉存在着足以致使火车出轨的现实危险性。则乙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破坏交通工具罪B.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C.故意杀人罪D.破坏交通设施罪 解析:解析:破坏交通工具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的关键区别在于行为的指向,而不是目的的指向。如

    37、果行为人行为的指向是交通设施,就应当定破坏交通设施罪,若致使交通工具毁坏,视为破坏交通设施罪的结果加重犯;如果行为人破坏的是正在使用的汽车的制动刹车装置,他行为指向的是交通工具,那么这种情况就应当定破坏交通工具罪。如果在破坏交通工具的时候,使交通设施也毁坏的,视为破坏交通工具的结果加重犯。因而本案中,乙针对的是交通设施,而不是交通工具,所以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故选 D项。注意:破坏交通工具罪中的破坏手段主要是破坏交通工具的关键部位。11.某商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邵某,利用虚假增值税发票和虚假购销合同复印件,骗取乙银行承兑汇票 248万元,随后,邵某经非法途径贴现。邵某的行为构成( )。

    38、(分数:2.00)A.诈骗罪B.洗钱罪C.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 D.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解析:解析:邵某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的票据承兑,并非法实现贴现 248万元,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构成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故选 C项。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和诈骗罪的区别有诸多方面,结合本题看,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而本题表述的情形属于单位犯罪;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不需要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诈骗罪则需要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本题表述的情形中,邵某并非通过票据的

    39、贴现实现非法占有的目的,其非法所得归于单位。因而,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区分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与诈骗罪的关键。值得一提的是,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与相关的诈骗犯罪(如金融诈骗罪)的区别还有一点,就是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的犯罪对象,是行为人意图获取的,而在相关诈骗罪中,票据、信用证和保函一般是行为人的犯罪工具。故排除 A项。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并使其“合法化”的行为。本题表述的情形并非洗钱,而是意在骗取,

    40、故排除 B项。本题中虽然提到了利用虚假增值税发票的情形,但邵某的目的并非为了骗取出口退税或抵扣税款发票,故排除 D项。12.某医院工作人员王某在采购药品时,非法收取药品回扣和向客户索取新药推荐费共计 8万余元,王某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非法行医罪B.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C.职务侵占罪D.受贿罪解析:解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和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这里的“其他单位”包括非国有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如教育、科研、医疗、体育、出版等单位的从事组织、领导以及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人员。本题中,王某属于医院的工作人员,符合非国家工作人员的主体条件和其他

    41、特征,故选 B项。A 项错在: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行医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本题表述的情形不符合非法行医罪的构成特征。C 项错在:本题中,王某是将索取的他人财物据为己有,该财物并非医院的财产,不构成职务侵占罪。D 项错在:医院属于其他单位的范畴,故对王某不能以受贿罪论处。13.电脑维护人员贾某利用对银行系统电脑维护、测试之机,私自将信用卡交易数据进行复制截留,进行解密,破译了多位客户的信用卡磁条信息和取款密码,给银行客户的利益造成了较大损失。贾某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妨害信用卡管理罪B.盗窃罪C.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D.窃取信用卡信息罪 解析:解析:贾某通过窃

    42、取的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的信息资料,构成窃取信用卡信息罪,故选 D项。修正刑法第 177条之一规定,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都属于独立的罪名,二者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客观表现包括: (1)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或者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的; (2)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 (3)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 (4)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 对比这两个罪名的客观表现可知,本题表述的情形属于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故排除 A项。窃取信用卡信息罪和盗窃罪属于

    43、特别法条和一般法条的关系,故不选 B项。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或者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本题表述的情形不符合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客观要件,故排除 C项。14.下列行为不构成洗钱罪的是( )。(分数:2.00)A.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B.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C.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D.明知是盗窃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掩饰、隐瞒的 解析:解析:修正刑法第 191条规定,明知是毒品犯罪、黑

    44、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下列行为,构成洗钱罪: (1)提供资金账户的; (2)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 (3)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 (4)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 (5)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 据此,A、B、C 项构成洗钱罪。根据刑法第 312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掩饰、隐瞒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据此,D 项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选 D项。15.甲公司为了解决资金不足,以虚构的产权证明作担保,向银行申请获得贷款 200万元,并将该款用于购置造酒设备和原料,后因生产、销售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