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民法学(民事法律行为)-试卷 1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民法学(总题数:35,分数:60.00)1.单项选择题第 31-5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_2.在所附条件不成就时,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分数:2.00)A.自动解除B.自始无效C.继续有效D.不生效3.某年元旦前,张某给田某寄去一张有奖明信片,并戏称:“得奖了别忘请客”。田某将此明信片转送给金某,并与其约定一旦得奖则奖金两人平分。开奖时,该张明信片中了大奖,奖金 2000元。为此笔奖金的分配,张某、田某与
2、金某发生争执。依据民法原理,此笔奖金应( )。(分数:2.00)A.归张某所有B.由张某、田某共有C.归金某所有D.由田某、金某共有4.民法通则所称的重大误解不包括( )。(分数:2.00)A.对民事行为性质的误解B.对民事行为相对人的误解C.对民事行为内容的误解D.对民事行为动机的误解5.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可撤销行为在当事人申请撤销之前为( )。(分数:2.00)A.有效行为B.效力未定行为C.无效行为D.部分无效行为6.撤销权在性质上属于( )。(分数:2.00)A.形成权B.抗辩权C.物权D.债权7.以其成立是否需要采用特定形式为标准,民事法律行为分为( )。(分数:2.00)A.诺成性
3、民事法律行为和实践民事法律行为B.有偿民事法律行为和无偿民事法律行为C.要式民事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D.单务民事法律行为和双务民事法律行为8.下列行为中属于双方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分数:2.00)A.授权行为B.遗嘱行为C.撤销行为D.买卖行为9.只要有行为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就依法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是( )法律行为。(分数:2.00)A.单方B.单务C.诺成性D.不要式10.以下关于各类民事法律行为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单务法律行为都是单方法律行为B.双方法律行为都是双务法律行为C.无偿法律行为都是单务法律行为D.实践性法律行为都是要式法律行为11.附
4、期限民事法律行为的“期限”( )。(分数:2.00)A.是将来确定发生的B.是将来不确定发生的C.是将来确定不发生的D.是将来可能发生的12.单务民事法律行为是指( )。(分数:2.00)A.民事法律行为的一方当事人只负有义务,而另一方当事人只享有权利B.只需依一方当事人的意思便可成立的法律行为C.行为双方都为一人的法律行为D.产生的民事权利与义务为单一的法律行为13.只有交付实物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称为( )民事法律行为。(分数:2.00)A.要式B.实践性C.双务D.双方14.附条件的民事行为所附条件违背法律规定的,应当( )。(分数:2.00)A.认定该民事行为无效B.认定该条件无效C
5、.视为该条件自始不存在D.认定条件无效,但民事行为的效力不受该条件的影响15.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民事行为属于( )民事行为。(分数:2.00)A.有效B.无效C.效力待定D.可撤销16.下列选项中,属于无偿法律行为的是( )。(分数:2.00)A.样品买卖B.赠与C.杠杆租赁D.居间17.甲、乙双方约定:甲公司租乙公司的建筑施工设备,但乙方所附条件是:若到年底上述设备有富余。合同中的这一条件约定在民事法律行为理论上称为( )。(分数:2.00)A.附延缓期限的行为B.附否定的解除条件的行为C.附肯定的延缓条件的行为D.附肯定的解除条件的行为18.以下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 )。(分数:
6、2.00)A.一方以欺诈手段订立的,没有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B.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C.因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D.因恶意串通而订立的合同19.8岁的吴某接受了其叔叔赠与的一台电脑,该赠与行为( )。(分数:2.00)A.有效B.无效C.效力待定D.可撤销20.以下民事法律行为中属于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分数:2.00)A.保管合同B.买卖合同C.租赁合同D.承揽合同21.甲与乙订立一房屋买卖合同,规定如果甲今年年底之前能够出国,甲就以 3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把房屋卖给乙。当事人在该民事法律行为中约定的条件是( )。(分数:2.00)A.肯定的延缓条件B.否定的延缓条件C.肯定的解除条件D.
7、否定的解除条件2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因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属于( )。(分数:2.00)A.有效B.无效C.效力未定D.可撤销23.多项选择题第 51-5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_24.下列行为中,属于单方法律行为的是( )。(分数:2.00)A.授权行为B.行使撤销权的行为C.买卖行为D.行使法定抵消权的行为25.下列行为中,属于有偿法律行为的有( )。(分数:2.00)A.承揽合同B.租赁合同C.赠与合同D.运输合同26.某甲与某乙签订了一份租房协议,协议约定:如果甲之子在 1年内
8、出国,则甲将房租给乙居住。这一民事法律行为( )。(分数:2.00)A.既未成立,也未生效B.已成立但未生效C.是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D.是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27.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属于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是( )。(分数:2.00)A.重大误解B.显失公平C.恶意串通D.乘人之危28.简答题第 56-57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29.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分数:2.00)_30.简述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条件的概念和法律特点。(分数:2.00)_31.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及其条件的法律特点。(分数:2.00)_32.比较概念题_33.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与附期限的民事法
9、律行为。(分数:2.00)_34.判断题_35.有偿的民事法律行为都是双务民事法律行为。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民法学(民事法律行为)-试卷 1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民法学(总题数:35,分数:60.00)1.单项选择题第 31-5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_解析:2.在所附条件不成就时,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分数:2.00)A.自动解除B.自始无效C.继续有效 D.不生效解析:解析:所谓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指的是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设立一
10、定的事由作为条件,以该条件的成就与否(是否发生)作为决定该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产生或解除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合同法第 45条第 1款的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因此 C项为正确答案。3.某年元旦前,张某给田某寄去一张有奖明信片,并戏称:“得奖了别忘请客”。田某将此明信片转送给金某,并与其约定一旦得奖则奖金两人平分。开奖时,该张明信片中了大奖,奖金 2000元。为此笔奖金的分配,张某、田某与金某发生争执。依据民法原理,此笔奖金应( )。(分数:2.00)A.归张某所有B.由张某、田某共有C.归金某所有D.由
11、田某、金某共有 解析:解析: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设定一定的事由作为条件,以该条件的成就与否作为决定该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产生或解除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在本题中田某和金某的约定是个附肯定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约定的条件发生时,该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因此奖金应由田某和金某共有。4.民法通则所称的重大误解不包括( )。(分数:2.00)A.对民事行为性质的误解B.对民事行为相对人的误解C.对民事行为内容的误解D.对民事行为动机的误解 解析:解析: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
12、格和数量等发生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选项 A、B、C 都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而 D项对行为动机的误解不属于民法通则中“重大误解”的范畴。因此本题答案为 D。5.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可撤销行为在当事人申请撤销之前为( )。(分数:2.00)A.有效行为 B.效力未定行为C.无效行为D.部分无效行为解析:解析: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特点:(1)在撤销前,其效力已发生,而且未撤销,其效力不消灭;(2)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效力消灭,以撤销行为为条件;(3)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撤销,应由撤销权人为之,非撤销权人不得主张其效力消灭;(4)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撤销权人,对权利的行
13、使拥有选择的自由,撤销权人可以撤销其行为,也可以通过承认的表示使撤销归于消灭;(5)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一经撤销,其效力溯及于行为的开始,即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时无效。因此本题答案为 A。6.撤销权在性质上属于( )。(分数:2.00)A.形成权 B.抗辩权C.物权D.债权解析:解析:撤销权属于形成权,即只要当事人一方行使该权利,就可以使当事人一方与对方的权利义务发生变动。7.以其成立是否需要采用特定形式为标准,民事法律行为分为( )。(分数:2.00)A.诺成性民事法律行为和实践民事法律行为B.有偿民事法律行为和无偿民事法律行为C.要式民事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D.单务民事法律行为
14、和双务民事法律行为解析:解析:本题考核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及其标准。8.下列行为中属于双方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分数:2.00)A.授权行为B.遗嘱行为C.撤销行为D.买卖行为 解析:解析:双方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基于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买卖行为是最为典型的双方民事法律行为。授权行为、遗嘱行为和撤销行为均属于典型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因此,A、B、C 是错误的,只有 D是正确答案。9.只要有行为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就依法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是( )法律行为。(分数:2.00)A.单方 B.单务C.诺成性D.不要式解析:解析: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民事法律行为作不同的分类。根
15、据意思表示的构成,可将法律行为分为单方与双方法律行为。单方法律行为是指只要有行为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就依法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因此,B、C、D 是错误的,只有 A是正确答案。10.以下关于各类民事法律行为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单务法律行为都是单方法律行为B.双方法律行为都是双务法律行为C.无偿法律行为都是单务法律行为 D.实践性法律行为都是要式法律行为解析:解析:单务法律行为既可能是单方法律行为,也可能是双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既可能是双务法律行为,也可能是单务法律行为;实践性法律行为与要式法律行为之间没有对应关系,而无偿法律行为则必然是单务法律行为。因此,A、B、
16、D 都是错误的,只有 C是正确答案。11.附期限民事法律行为的“期限”( )。(分数:2.00)A.是将来确定发生的 B.是将来不确定发生的C.是将来确定不发生的D.是将来可能发生的解析:解析:本题考核对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期限“的正确理解。12.单务民事法律行为是指( )。(分数:2.00)A.民事法律行为的一方当事人只负有义务,而另一方当事人只享有权利 B.只需依一方当事人的意思便可成立的法律行为C.行为双方都为一人的法律行为D.产生的民事权利与义务为单一的法律行为解析:解析:单务民事法律行为是与双务民事法律行为相对应的概念,指一方当事人只负有义务,而另一方当事人只享有权利的民事法律行
17、为。因此,B、C、D 是错误的,只有 A是正确答案。13.只有交付实物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称为( )民事法律行为。(分数:2.00)A.要式B.实践性 C.双务D.双方解析:解析:不仅要求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且要求交付实物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A、C、D 均非所指,只有 B是正确答案。14.附条件的民事行为所附条件违背法律规定的,应当( )。(分数:2.00)A.认定该民事行为无效 B.认定该条件无效C.视为该条件自始不存在D.认定条件无效,但民事行为的效力不受该条件的影响解析:解析: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附条件的民事行为所附条件违背法律规定的,应当认定该民事行为无效。
18、因此,B、C、D 是错误的,只有 A是正确答案。15.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民事行为属于( )民事行为。(分数:2.00)A.有效B.无效 C.效力待定D.可撤销解析:解析:根据民法通则与合同法的规定,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民事行为为无效民事行为。16.下列选项中,属于无偿法律行为的是( )。(分数:2.00)A.样品买卖B.赠与 C.杠杆租赁D.居间解析:解析:样品买卖也必须支付对价,杠杆租赁是为融资租赁合同的一种,而融资租赁合同为有偿合同;居间为有偿合同。17.甲、乙双方约定:甲公司租乙公司的建筑施工设备,但乙方所附条件是:若到年底上述设备有富余。合同中的这一条件约定在民事法律行为理论上称
19、为( )。(分数:2.00)A.附延缓期限的行为B.附否定的解除条件的行为C.附肯定的延缓条件的行为 D.附肯定的解除条件的行为解析:解析:在做本题时,首先要确定合同中所附要求属于条件还是期限。虽然这一要求中出现了“年底”这一期限,但其实质内容是“设备有富余”,因此这一要求是条件,而非期限。由于所附条件是使合同的生效时间推迟至年底,而且是一个肯定性的陈述,因此属于附肯定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A、B、D是错误的,只有 C是正确答案。18.以下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 )。(分数:2.00)A.一方以欺诈手段订立的,没有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B.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C.因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D.因
20、恶意串通而订立的合同 解析:解析:根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为无效民事行为;没有损害国家利益的,为可撤销民事行为;因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为可撤销合同;因恶意串通而订立的合同为无效民事行为。因此,A、B、C 均是错误的,只有 D为正确答案。19.8岁的吴某接受了其叔叔赠与的一台电脑,该赠与行为( )。(分数:2.00)A.有效 B.无效C.效力待定D.可撤销解析:解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等纯获利益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有效。20.以下民事法律行为中属于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分数:2.00)A.保管合同 B.买
21、卖合同C.租赁合同D.承揽合同解析:解析: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不仅要求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且要交付实物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保管合同只有在当事人实际交付保管物时才能成立,因此是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B、C、D 均为典型的诺成性法律行为,是错误的,因此只有 A是正确答案。21.甲与乙订立一房屋买卖合同,规定如果甲今年年底之前能够出国,甲就以 3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把房屋卖给乙。当事人在该民事法律行为中约定的条件是( )。(分数:2.00)A.肯定的延缓条件 B.否定的延缓条件C.肯定的解除条件D.否定的解除条件解析:解析:所谓肯定条件,是指以约定事实的发生作为条件内容
22、;否定条件是以约定事实的不发生作为条件内容;延缓条件是指民事法律行为在成立时暂不生效,而当所附条件成就时才引起民事法律行为生效的条件;解除条件是指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生效,在所附条件成就时失效的条件。甲与乙以“甲今年年底之前能够出国“为条件内容,因此属于肯定条件;甲与乙约定如甲出国,甲就把房屋卖给乙,即条件成就时,合同生效,因此属于延缓条件。B、C、D 是错误的,只有 A为正确答案。2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因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属于( )。(分数:2.00)A.有效B.无效 C.效力未定D.可撤销解析: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因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无效。23.多项选择题第 51
23、-5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_解析:24.下列行为中,属于单方法律行为的是( )。(分数:2.00)A.授权行为 B.行使撤销权的行为 C.买卖行为D.行使法定抵消权的行为 解析:解析: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是基于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比如,立遗嘱、委托授权、放弃继承、追认无权代理、行使撤销权、行使法定抵消权等行为,都属于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只要有行为人的一方意思表示就依法成立,不需要征得他人的同意。买卖行为是典型的双方民事法律行为。25.下列行为中,属于有偿法律行为的有( )。(
24、分数:2.00)A.承揽合同 B.租赁合同 C.赠与合同D.运输合同 解析:解析:有偿法律行为,是指一方获得某种利益,必须向他方付出相应经济代价的行为。民法上的有偿,是指双方存在利益上的交换事实,并非指双方所获利益的绝对相等。同时,民事法律行为的有偿可表现为支付金钱,也可表现为提供技术、劳务或服务等。选项 A、B、D 都属于有偿法律行为。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是典型的无偿法律行为。因此本题答案为 A、B、D。26.某甲与某乙签订了一份租房协议,协议约定:如果甲之子在 1年内出国,则甲将房租给乙居住。这一民事法律行为( )。(分数:2.00)A.既
25、未成立,也未生效B.已成立但未生效 C.是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D.是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解析:解析:所谓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指的是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设立一定的事由作为条件,以该条件的成就与否(是否发生)作为决定该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产生或解除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所谓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指的是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期限,以期限的到来决定其效力产生或者终止的民事法律行为。本题中,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意思达成一致,协议内容又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德,因此该民事法律行为成立。但该民事法律行为附生效条件(甲之子出国),并附生效期限(一年内)。在生效条件成就和生效期限到达前,该
26、行为自然不生效。27.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属于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是( )。(分数:2.00)A.重大误解 B.显失公平 C.恶意串通D.乘人之危 解析:解析: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或者乘人之危,以及因欺诈、胁迫损害第三人利益的行为都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28.简答题第 56-57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解析:29.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民事法律行为只有具备如下四个要件才能生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如果行为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主体资格,其实施的民事行为或者属于无效,或者可撤销,或者效力待定。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意思
27、表示真实就是说行为人表现于外部的表示与其内在的真实意思相一致。行为内容合法和不违反公序良俗。表现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禁止性规定,也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行为形式合法。对于要式法律行为,必须采用法律允许的形式才为合法;对于不要式行为,当事人采取的法律允许的形式皆为合法。)解析:30.简述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条件的概念和法律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所谓条件就是当事人所约定的,具有使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效力产生或者终止的客观情况。条件的法律特点包括:(1)条件应当是尚未发生的事实,即具有未来性;(2)条件是当事人在约定时不知道
28、其将来是否发生,即具有或然性;(3)条件是当事人依其意志所选择的事实,即具有意定性;(4)条件是符合法律要求的事实,即具有合法性;(5)条件是约定用于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事实,即具有特定的目的性。)解析:31.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及其条件的法律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设立一定的事由作为条件,以条件的成就与否(是否发生)作为决定该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产生或解除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 条件的法律特点:条件应当是将来发生的事实,具有未来性。条件应当是将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实,具有或然性。条件应当是当事人选定(商定)的事实
29、,具有非法定性。条件应当是合法的事实,具有合法性。)解析:32.比较概念题_解析:33.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规定一定的条件,并把该条件的成就或不成就作为确定行为人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发生法律效力或者失去法律效力的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在民事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期限,并把该期限的到来作为行为人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发生、变更、消灭的前提的民事法律行为。期限和条件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是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某种限制,都是期待中的未来事实。其区别在于:期限是确定的,将来一定到来的;而条件则属将来是否发生不确定的事实。)解析:34.判断题_解析:35.有偿的民事法律行为都是双务民事法律行为。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有偿民事法律行为与双务民事法律行为两个概念表述的内容是完全一致的,只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而产生的不同的概念。有偿民事法律行为与无偿民事法律行为相对应,双务民事法律行为与单务民事法律行为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