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多选题)-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5269       资源大小:57.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多选题)-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多选题)-试卷 2及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27,分数:54.00)1.刑法学本部分共 30小题,满分。(分数:2.00)_2.多项选择题第 21-2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3.关于刑事管辖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甲在国外雇用阴某到中国境内实施杀人行为,我国对甲的行为没有管辖权B.隶属于中国某边境城市旅游公司的长途汽车在从中国进入越南境内之后,因争抢座位,美国的甲一怒之下杀死了伊

    2、朗的乙。对甲的杀人行为不适用中国刑法C.丙将英国航空器劫持到日本,我国对丙的行为没有管辖权D.外国人丁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公民犯罪,即使按照中国刑法的规定,该罪的最低刑为 3年以上有期徒刑,也可能不适用中国刑法4.下列哪些人员可以成为渎职罪的主体?( )(分数:2.00)A.司法机关工作人员B.行政机关工作人员C.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D.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5.下列关于敲诈勒索罪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多次敲诈勒索”是指二年内敲诈勒索三次以上B

    3、.敲诈勒索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不认为是犯罪C.明知他人实施敲诈勒索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D.被害人对敲诈勒索的发生存在过错的,可以对行为人酌情从宽处理6.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共同犯罪的有( )。(分数:2.00)A.张三与李四相约到商场抢劫首饰,但李四到商场后没有实施抢劫,而是强奸了女店员B.甲和乙碰巧同,一时间到所在乡政府办公楼盗窃财物C.刘某与蔡某商议“收拾”被害人张某,但刘某以杀人的故意、蔡某以伤害的故意对张某进行殴击D.敬某步行中巧遇朋友路某在非法殴打李某,在路某的请求下,敬某上前帮助路某将李某打成重伤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

    4、00)A.某甲虽然携带管制刀具进行抢夺,但没有向被害人显示刀具,某甲构成抢夺罪B.某乙在夺取他人财物时,因被害人发现不放手进而强行夺取的,某乙构成抢夺罪C.某丙趁被害人不备将被害人耳环夺走,并造成被害人耳垂撕裂,某丙构成抢劫罪D.某丁驾驶摩托车将被害人强行逼倒后夺取财物,某丁构成抢劫罪8.下列哪些共同犯罪人可以认定为自首?( )(分数:2.00)A.胁从犯供述自己被胁迫情况下实施的犯罪,但未供述所知道的胁迫自己犯罪的胁迫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B.次要的实行犯供述自己实施的犯罪,以及与自己共同实施犯罪的主犯和胁从犯的犯罪行为C.帮助犯供述自己实施的犯罪帮助行为,以及自己所帮助的实行犯的犯罪行为D.教

    5、唆犯供述自己的教唆行为,以及所了解的被教唆人产生犯罪意图后实施的犯罪行为9.假释的适用对象是( )。(分数:2.00)A.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B.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D.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后被减为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10.下列哪些罪犯可以依法进行社区矫正?( )(分数:2.00)A.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B.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11.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有( )。(分数:2.00)A.排斥习惯法B.禁止有罪类推C.排斥绝对不定期刑D.禁止重法溯及既往12.关于贪污罪的正确说法是( )。(分数:2.00)A.不是国家工作人

    6、员但受国家机关委托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也可构成贪污罪B.个人贪污数额不满 5000元构成贪污罪C.犯罪手段可以是侵吞、盗窃和诈骗D.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构成贪污罪13.社会危害性( )。(分数:2.00)A.体现的是对行为人行为的否定性政治评价B.在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中也存在,只是由于行为人没有罪过而不负刑事责任C.是客观危害和主观恶性的统一D.表现为实际的危害结果14.关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主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少数犯罪的主体可以包括相对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人B.少数犯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C.有的犯罪只能由单位构成D

    7、.有的犯罪既可以由自然人构成,也可以由单位构成15.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甲将苏某杀害后,又以苏某被绑架为由,向其亲属索要钱财。甲除构成故意杀人罪外,还构成绑架罪B.酒吧老板乙向实际消费数十元的信某索要数千元。信某不从,乙召集店员对其进行殴打,致其被迫将钱交给乙。乙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C.职员丙被公司辞退,要求公司支付 10万元补偿费,否则会将所掌握的公司商业秘密出卖给其他公司使用。丙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D.丁冒充联防队员抓住嫖娼的黄某,以将黄某送去劳动教养进行威胁,令黄某交出 5000元罚款。丁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16.下列诸项中不属于处断的一罪的有( )。(分数:2

    8、.00)A.继续犯B.结果加重犯C.连续犯D.想象竞合犯17.一般缓刑的适用条件为( )。(分数:2.00)A.对象条件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B.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C.没有再犯罪的危险D.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18.下列情形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的是( )。(分数:2.00)A.甲在路上拾到一张信用卡而到商场使用B.乙从同学王某处骗取信用卡并到 KTV消费C.丙盗窃同事赵某信用卡并到餐厅刷卡使用D.丁通过对时某电脑安装木马病毒而获取时某信用卡信息资料,然后利用该信用卡信息资料在网上购买商品19.关于减刑和假释的程序性条件正确的说法有( )。(分

    9、数:2.00)A.犯罪人所在的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建议书B.只能由高级人民法院进行裁定C.有管辖权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D.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或者假释20.下列犯罪中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的是( )。(分数:2.00)A.遗弃罪B.虐待罪C.重婚罪D.侵占罪21.下述情况中属于对象认识错误的有( )。(分数:2.00)A.误认为兽为人而予以杀害B.误认为人为兽而予以杀伤C.误认为张某为王某而加以杀害D.误认为白糖为砒霜而投毒杀人22.关于受贿罪的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分数:2.00)A.教育局局长甲收受学生家长 10万元现金,允诺保证学生上重点高中,后因为有上

    10、级机关督察而没有办成。由于甲并没有为他人谋取利益,所以不构成受贿罪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乙在退休前利用职务便利为蔡某谋取了不正当利益,蔡某要给 10万元作为酬谢,乙担心被人检举,便约定退休后收受财物。蔡某仍然构成受贿罪C.基层法院法官丙受被告人孙某家属之托,请中级法院承办法官李某对孙某减轻处罚,并无减轻情节的孙某因此被减轻处罚。事后,丙收受孙某家属 10万元现金。丙不具有制约李某的职权与地位,不成立受贿罪D.检察院工作人员丁收受 10万元贿赂后徇私舞弊,对应当追诉的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应当按照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应从一重罪论处23.张某与同学周某深夜在宿舍喝酒。周某醉酒后,钱包从裤袋里掉到地

    11、上,张某拾后见钱包里有 5000元现金,就将其隐匿。周某要张某送其回家,张某怕钱包之事被发现,托词拒绝。周某在回家途中醉倒在地,被人发现时已冻死。关于本案,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分数:2.00)A.张某构成盗窃罪B.张某构成侵占罪C.张某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D.张某不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24.吸收犯中的吸收关系可以包括( )。(分数:2.00)A.既遂犯吸收未遂犯B.中止犯绝对吸收预备犯C.主犯构成之罪吸收从犯、胁从犯构成之罪D.符合加重犯罪构成之罪吸收普通犯罪构成之罪25.下列犯罪中属于占有型的侵犯财产罪的有( )。(分数:2.00)A.聚众哄抢罪B.破坏生产经营罪C.抢夺罪D.挪用

    12、资金罪26.刘某以出卖为目的偷盗一名男童,得手后因未找到买主,就产生了自己抚养的想法。在抚养过程中,因男童日夜啼哭,刘某便将男童送回家中。关于刘某的行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分数:2.00)A.构成拐卖儿童罪B.构成绑架罪C.属于拐卖儿童罪未遂D.属于拐卖儿童罪中止27.属于危险犯的犯罪有( )。(分数:2.00)A.破坏交通设施罪B.爆炸罪C.分裂国家罪D.放火罪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多选题)-试卷 2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27,分数:54.00)1.刑法学本部分共 30小题,满分。(分数:2.00)_解析:2.多项选择题第 21-2

    13、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3.关于刑事管辖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甲在国外雇用阴某到中国境内实施杀人行为,我国对甲的行为没有管辖权B.隶属于中国某边境城市旅游公司的长途汽车在从中国进入越南境内之后,因争抢座位,美国的甲一怒之下杀死了伊朗的乙。对甲的杀人行为不适用中国刑法 C.丙将英国航空器劫持到日本,我国对丙的行为没有管辖权D.外国人丁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公民犯罪,即使按照中国刑法的规定,该罪的最低刑为 3年以上有期徒刑,也可能不适用中国刑法 解析

    14、:解析:在 A项中,甲和阴某是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一个整体,既然实行行为发生在我国境内,那么我国对甲的行为就具有管辖权。应当排除 A项。在 B项中,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都没有发生在我国境内,不适用属地管辖;行为人不是中国人,不适用属人管辖;被害人不是中国人,不适用保护管辖;故意杀人不是国际条约中规定的适用普遍管辖的情形。所以,B 项是正确的 r6在 C项中,根据国际条约,劫持航空器的,属于普通管辖的情形,故我国有管辖权。故应当排除 C项。在 D项中,适用保护管辖的,还需要满足一个条件,即犯罪地法律也认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以,D 项是正确的。4.下列哪些人员可以成为渎职罪的主体?( )(分数:2.

    15、00)A.司法机关工作人员 B.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C.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D.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 解析: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渎职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所以应当选 A、B 项。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人国家机

    16、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故应当选 C、D 项。5.下列关于敲诈勒索罪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多次敲诈勒索”是指二年内敲诈勒索三次以上 B.敲诈勒索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不认为是犯罪 C.明知他人实施敲诈勒索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D.被害人对敲诈勒索的发生存在过错的,可以对行为人酌情从宽处理 解析:解析:多次敲诈勒索是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加的敲诈勒索罪的人罪条件,司法解释明确了多次敲诈勒索的概念,即指“二年内敲诈勒索三次以上”的

    17、情形。对此,可以结合“多次盗窃”进行记忆,两者是完全一致的。故应当选择 A项。与对其他人实施敲诈勒索的社会危害性相比较,行为人对近亲属实施敲诈勒索,社会危害性要小得多,司法实践中也往往区别对待,而且又获得了被害人的谅解,社会危害性进一步降低,所以原则上不应当作为犯罪处理,这也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体现。故应当选择 B项。根据共同犯罪原理,行为人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又有共同犯罪的帮助行为,构成共同犯罪。故应当选择 C项。被害人有过错,虽然不是法定的从轻处罚情节,但对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评价有重要影响,是酌定量刑情节,可以从轻处罚。故应当选择 D项。6.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共同犯罪的有( )。(分数:2.

    18、00)A.张三与李四相约到商场抢劫首饰,但李四到商场后没有实施抢劫,而是强奸了女店员 B.甲和乙碰巧同,一时间到所在乡政府办公楼盗窃财物 C.刘某与蔡某商议“收拾”被害人张某,但刘某以杀人的故意、蔡某以伤害的故意对张某进行殴击 D.敬某步行中巧遇朋友路某在非法殴打李某,在路某的请求下,敬某上前帮助路某将李某打成重伤解析:解析: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因此,下列几种情况均不能成立共同犯罪:(1)同时犯不是共同犯罪;

    19、(2)同时实施犯罪而故意内容不同,不构成共同犯罪;(3)超出共同故意以外的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此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做“实行过限”的行为。A 项属于实行过限,故应当选 A项。B 项属于没有意思联络的同时犯,故应当选 B项。C 项属于不存在共同犯罪的共同故意,故应当选 C项。D 项属于没有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是共同犯罪的一种,故应当排除 D项。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某甲虽然携带管制刀具进行抢夺,但没有向被害人显示刀具,某甲构成抢夺罪B.某乙在夺取他人财物时,因被害人发现不放手进而强行夺取的,某乙构成抢夺罪C.某丙趁被害人不备将被害人耳环夺走,并造成被害人耳垂撕裂,

    20、某丙构成抢劫罪 D.某丁驾驶摩托车将被害人强行逼倒后夺取财物,某丁构成抢劫罪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一律构成抢劫罪,行为人是否使用凶器,对犯罪性质不会产生影响。故应当排除 A项。某丙在抢夺过程中被被害人发现后依然使用强力将财物夺走的,此时行为人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已经从对财物的暴力转化为对被害人人身的暴力,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故应构成抢劫罪。故应当排除 B项。C 项和 D项之所以也构成抢劫罪,也是基于行为人的行为既侵犯了人身权利也侵犯了财产权利,超出了抢夺罪的范围,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8.下列哪些共同犯罪人可以认定为自首?( )(分数:2.00)A.胁从犯供述自己被胁

    21、迫情况下实施的犯罪,但未供述所知道的胁迫自己犯罪的胁迫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B.次要的实行犯供述自己实施的犯罪,以及与自己共同实施犯罪的主犯和胁从犯的犯罪行为 C.帮助犯供述自己实施的犯罪帮助行为,以及自己所帮助的实行犯的犯罪行为 D.教唆犯供述自己的教唆行为,以及所了解的被教唆人产生犯罪意图后实施的犯罪行为 解析:解析:根据共同犯罪的特征和自首的本质,共同犯罪人在自首时应供述的罪行,包括自己实施的犯罪,以及自己确实了解的、与自己的罪行密切相关的其他共同犯罪人的罪行。从犯分为次要的实行犯和帮助犯。次要的实行犯应供述的罪行,包括犯罪分子自己实施的犯罪,以及与自己共同实施犯罪的主犯和胁从犯的犯罪行为。

    22、帮助犯应供述的罪行,包括自己实施的犯罪帮助行为,以及自己所帮助的实行犯的行为。胁从犯应供述的罪行的范围,包括自己在被胁迫情况下实施的犯罪,以及所知道的胁迫自己犯罪的胁迫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教唆犯应供述的罪行的范围,包括自己的教唆行为,以及所了解的被教唆人产生犯罪意图之后实施的犯罪行为。故选 B、C、D 项。9.假释的适用对象是( )。(分数:2.00)A.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B.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后被减为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原判是死刑缓期执行后被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

    23、的罪犯可以假释,所以应当选择 B、C、D 项。由于拘役是短期自由刑,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不存在重新适应社会的伺题,所以刑事法律没有将其规定为假释的适用对象。10.下列哪些罪犯可以依法进行社区矫正?( )(分数:2.00)A.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 B.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 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和假释的犯罪分子,应依法进行社区矫正,故应当选择 A、C、D 项。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看守所实际执行刑罚,不可能进行社区矫正。故应当排除 B项。11.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有( )。(分数:2.00)A.排斥习惯法

    24、B.禁止有罪类推 C.排斥绝对不定期刑 D.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解析:解析:罪刑法定原则的原意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受处罚”。罪刑法定原则自然要求处罚时只能依据法律进行处罚。而习惯法是社会生活习惯,不是法律所规定,不能成为处罚的依据。类推是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根据最相似的法律加以适用,同样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罪与刑都必须实定化,要明确,所以不定期刑是与罪刑法定原则相矛盾的。刑法溯及既往说明在行为人行为之时是没有法律规定的,一旦溯及既往也是和罪刑法定原则违背的。故备选项应全选。12.关于贪污罪的正确说法是( )。(分数:2.00)A.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但受国家机

    25、关委托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也可构成贪污罪 B.个人贪污数额不满 5000元构成贪污罪C.犯罪手段可以是侵吞、盗窃和诈骗 D.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构成贪污罪解析:解析:我国刑法第 383条第(四)项规定,个人贪污数额不满 5000元,情节较重的,处 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排除 B项。另外,我国刑法第 39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本法第 382条、第 38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故选 A、C、D 项。1

    26、3.社会危害性( )。(分数:2.00)A.体现的是对行为人行为的否定性政治评价 B.在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中也存在,只是由于行为人没有罪过而不负刑事责任C.是客观危害和主观恶性的统一 D.表现为实际的危害结果解析:解析:社会危害性不是一个单纯的事实概念,它是国家对行为人行为的否定性的政治评价。社会危害性不只是对社会造成的客观危害,它是客观危害和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的有机统一。社会危害性不仅可以表现为实际的危害结果,也可以表现为对法益侵害的危险。在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中,由于行为人的行为没有社会危害性而没有被法律认为是犯罪。故选 A、C 项。14.关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主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

    27、.00)A.少数犯罪的主体可以包括相对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人 B.少数犯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C.有的犯罪只能由单位构成 D.有的犯罪既可以由自然人构成,也可以由单位构成 解析:解析:犯罪主体多数是一般主体。凡年满 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体,但是,已满 14周岁不满 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也应当负刑事责任。少数犯罪主体则是特殊主体,行为人必须具有法定的特殊身份或者从事特定业务,才能成为犯罪主体。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主体一般是自然人,但少数犯罪的主体可以是单位,如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自然人和单位都可以

    28、成为本罪的主体。个别犯罪的主体则只能是单位,如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犯罪主体必须是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或销售企业。故应全选。15.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甲将苏某杀害后,又以苏某被绑架为由,向其亲属索要钱财。甲除构成故意杀人罪外,还构成绑架罪B.酒吧老板乙向实际消费数十元的信某索要数千元。信某不从,乙召集店员对其进行殴打,致其被迫将钱交给乙。乙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C.职员丙被公司辞退,要求公司支付 10万元补偿费,否则会将所掌握的公司商业秘密出卖给其他公司使用。丙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D.丁冒充联防队员抓住嫖娼的黄某,以将黄某送去劳动教养进行威胁,令黄某交出 5

    29、000元罚款。丁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解析:解析:在 A项中,甲明知苏某已经死亡,主观上不可能存在绑架的故意,故甲不构成绑架罪。在 B项中,乙是使用暴力当场劫取他人财物,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构成抢劫罪而不是敲诈勒索罪。在C、D 项中,丙和丁的行为都是利用对方的恐惧心理获得财物,符合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故应当选C、D 项。16.下列诸项中不属于处断的一罪的有( )。(分数:2.00)A.继续犯 B.结果加重犯 C.连续犯D.想象竞合犯 解析:解析:继续犯、结果加重犯、想象竞合犯属于实质的一罪,而不是处断的一罪,故应当选择A、B、D 项。17.一般缓刑的适用条件为( )。(分数:2.00)A.

    30、对象条件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 C.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D.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解析:解析:刑法修正案(八)对一般缓刑的适用条件作出了修改,即细化了所谓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含义,使得一般缓刑的适用条件更为明确。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上述四项都是一般缓刑的适用对象,故应当选择 A、B、C、D 项。18.下列情形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的是( )。(分数:2.00)A.甲在路上拾到一张信用卡而到商场使用 B.乙从同学王某处骗取信用卡并到 KTV消费 C.丙盗窃同事赵某信用卡并到餐厅刷卡使用D.丁通过对时某电脑安装木马病毒而

    31、获取时某信用卡信息资料,然后利用该信用卡信息资料在网上购买商品 解析:解析:根据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下列情形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1)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2)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3)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4)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根据该规定,应当选择 ABD项。至于 C项,根据刑法的规定,盗窃信用卡而使用的,应当按照盗窃罪定罪处罚,不属于信用卡诈骗罪中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故应排除 C项。19.关于减刑和假释的程序性条件正确的说法有( )。(分数:2.00)A.犯

    32、罪人所在的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建议书 B.只能由高级人民法院进行裁定C.有管辖权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D.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或者假释 解析: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第 79条的规定,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我国刑法第 82条规定,对犯罪分子假释的,依照本法第 79条规定的程序进行,非经过法定程序不得假释。故选 A、C、D 项。20.下列犯罪中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的是( )。(分数:2.00)A.遗弃罪B.虐待罪 C.重婚罪D.侵占罪 解析:

    33、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我国刑法中属于告诉的才处理的犯罪有: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侮辱罪、诽谤罪、虐待罪、侵占罪。故选 B、D 项。21.下述情况中属于对象认识错误的有( )。(分数:2.00)A.误认为兽为人而予以杀害 B.误认为人为兽而予以杀伤 C.误认为张某为王某而加以杀害 D.误认为白糖为砒霜而投毒杀人解析:解析:对事实认识错误包括对象的认识错误、手段的认识错误、因果的关系认识错误等。误以为白糖为砒霜而投毒杀人,是手段认识错误。而 A、B、C 项属于对象的认识错误。故选 A、B、C 项。22.关于受贿罪的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分数:2.00)A.教育局局长甲收受学生家长 10

    34、万元现金,允诺保证学生上重点高中,后因为有上级机关督察而没有办成。由于甲并没有为他人谋取利益,所以不构成受贿罪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乙在退休前利用职务便利为蔡某谋取了不正当利益,蔡某要给 10万元作为酬谢,乙担心被人检举,便约定退休后收受财物。蔡某仍然构成受贿罪 C.基层法院法官丙受被告人孙某家属之托,请中级法院承办法官李某对孙某减轻处罚,并无减轻情节的孙某因此被减轻处罚。事后,丙收受孙某家属 10万元现金。丙不具有制约李某的职权与地位,不成立受贿罪D.检察院工作人员丁收受 10万元贿赂后徇私舞弊,对应当追诉的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应当按照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应从一重罪论处 解析:解析:受贿罪

    35、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是指允诺为他人谋取利益,而不要求实际为他人谋取利益,所以甲的行为也构成受贿罪。故应当排除 A项。根据刑法第 388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罪论处。丙的行为完全符合斡旋受贿的相关规定,丙构成受贿罪。故应当排除 C项。B 项中,乙在退休后收受贿赂,不影响权钱交易的本质,只是获取财物的时间发生了变化而已,故乙完全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故应当选 B项。根据刑法第 399条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的,同时又构成受贿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

    36、罪处罚。故应当选 D项。23.张某与同学周某深夜在宿舍喝酒。周某醉酒后,钱包从裤袋里掉到地上,张某拾后见钱包里有 5000元现金,就将其隐匿。周某要张某送其回家,张某怕钱包之事被发现,托词拒绝。周某在回家途中醉倒在地,被人发现时已冻死。关于本案,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分数:2.00)A.张某构成盗窃罪 B.张某构成侵占罪C.张某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D.张某不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解析:解析:首先,周某 5000元掉到地上,并没有丧失对该钱包的占有,故张某将钱包占为己有,构成盗窃罪,而不是侵占罪。其次,由于张某和周某是同学关系,张某没有护送周某回家的义务,所以张某不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37、。故应当选 A、D 项。24.吸收犯中的吸收关系可以包括( )。(分数:2.00)A.既遂犯吸收未遂犯 B.中止犯绝对吸收预备犯C.主犯构成之罪吸收从犯、胁从犯构成之罪 D.符合加重犯罪构成之罪吸收普通犯罪构成之罪 解析:解析:刑法理论认为吸收犯的吸收形式有: (1)既遂犯吸收预备犯或未遂犯。 (2)未遂犯吸收预备犯。 (3)实行阶段的中止犯吸收预备犯,但受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制约。 (4)符合主犯条件的实行犯构成之罪,吸收教唆犯、帮助犯、次要实行犯构成之罪。 (5)主犯构成之罪吸收从犯、胁从犯构成之罪。 (6)加重犯罪构成之罪吸收普通犯罪构成之罪,或者普通犯罪构成之罪吸收减轻犯罪构成之罪。可见

    38、中止犯并不是必然吸收预备犯,当实际发生的实行阶段的中止犯轻于预备犯,造成吸收不能的状态时,应将预备犯吸收实行阶段的中止犯作为实行阶段的中止犯吸收预备犯的一种例外。故选 A、C、D 项。25.下列犯罪中属于占有型的侵犯财产罪的有( )。(分数:2.00)A.聚众哄抢罪 B.破坏生产经营罪C.抢夺罪 D.挪用资金罪解析:解析:所谓占有型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而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目的是破坏而不是占有。故排除 B项。挪用资金罪的犯罪目的是暂时挪用,而不是占为已有。故排除 D项。26.刘某以出卖为目的偷盗一名男童,得手后因未找到买主,就产生了自己抚养的想法。在抚养过程中,因男童日夜啼哭,刘某便将

    39、男童送回家中。关于刘某的行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分数:2.00)A.构成拐卖儿童罪B.构成绑架罪 C.属于拐卖儿童罪未遂 D.属于拐卖儿童罪中止 解析:解析:刘某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儿童,其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而不是绑架罪。由于拐卖妇女、儿童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将拐卖行为实施完毕就构成既遂,不可能再出现犯罪未遂、中止的情形。故应当选 B、C、D 项。27.属于危险犯的犯罪有( )。(分数:2.00)A.破坏交通设施罪 B.爆炸罪 C.分裂国家罪D.放火罪 解析:解析:不仅要求行为人实施完毕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犯罪行为,而且要求犯罪行为足以造成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的危险状态,但不要求犯罪行为实际发生某种危害结果的犯罪形态是危险犯。破坏交通工具罪既遂要求有使得交通工具有倾覆的危险。爆炸罪、放火罪也都是危险犯。而分裂国家罪是行为犯。故选 A、B、D 项。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多选题)-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owelfact2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