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材料力学A卷真题2007年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5113       资源大小:8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材料力学A卷真题2007年及答案解析.doc

    1、材料力学 A卷真题 2007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予以更正(分数:15.00)(1).虚位移原理的应用不受小变形的限制,只与材料的应力一应变关系有关;(分数:5.00)_(2).在进行压杆稳定性分析时,根据压杆的横截面积大小将压杆分为细长杆、中长杆和粗短杆;(分数:5.00)_(3).某杆件横截面上同时有轴力、弯矩和扭矩作用时三种内力分量引起的变形是相互关联的,总应变能不等于三者单独作用时的应变能之和。(分数:5.00)_1.细长杆受轴向压力作用,其临界载荷与 1、 2 和 3 有关,临界载荷的表达式为 4。(分数:5.00

    2、)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2.圆轴扭转的单位扭转角大小与其 1 成反比,与其上作用的 2 成正比。(分数:5.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3.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 ) 是相同的。A力学性质 B几何特性 C内力 D位移(分数:5.00)A.B.C.D.4.轴向拉压杆,在与其轴线平行的纵向截面上( ) 。A正应力为零,切应力不为零 B正应力不为零,切应力为零C正应力和切应力均不为零 D正应力和切应力均为零(分数:5.00)A.B.C.D.5.图示产生弯曲的梁上,BC 梁段_。(分数:5.00)A.B.C.D.6.剪应力互等定理的适用条件是_。A仅

    3、仅为纯剪切应力状态 B平衡应力状态C仅仅为线弹性范围 D仅仅为各向同性材料(分数:5.00)A.B.C.D.7.矩形截面梁上只有正弯矩作用,假设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与压缩弹性模量的比值为 3:2,那么确定中性轴 z位置的原则是受拉区 I与受压区 II_。A对 z轴的惯性矩之比为 Iz1:Iz2=2:3 B面积之比 A1:A2=2:3C对 z轴的静矩的绝对值之比为 Sz1:Sz2=2:3 D高度之比为 y1:y2=2:3(分数:5.00)A.B.C.D.8.简述功互等定理。(分数:5.00)_9.梁发生弯曲变形时,梁的平面弯曲假设是什么?(分数:5.00)_10.求如图所示梁的支座反力,画出梁的剪

    4、力图和弯矩图。(分数:15.00)_11.如下图所示一平面珩架在 B点受到一垂直力 F的作用。构成珩架的每个杆的弹性模量都是 E,截面积都是 A,试用能量法求出点 B的垂直方向的位移。(分数:15.00)_12.如图所示,轴承中的滚珠直径是 D,弹性模量为 E,泊松比是 ,受一对径向集中力 F的作用,求其体积的改变量。(分数:15.00)_13.图示结构各构件 EI相同,载荷 P作用于 B点。求 B截面的垂直位移。(分数:15.00)_14.画出单轴拉伸时点的应力状态图,纯剪时点的应力状态图,并在相应的应力圆上表示出该点的应力状态。(分数:15.00)_15.如下图(a) 所示的简单杆系中,两

    5、杆的长度均为 3m,横截面积 A=10cm2,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如图(b) 所示,E 1=70GPa,E 2=10GPa。试分别计算当 F=80kN和 F=120kN时,结点 B的位移。(分数:15.00)_材料力学 A卷真题 2007年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予以更正(分数:15.00)(1).虚位移原理的应用不受小变形的限制,只与材料的应力一应变关系有关;(分数:5.00)_正确答案:(不正确。改为:虚位移原理的应用只受小变形的限制,而与材料的应力一应变关系无关。)解析:(2).在进行压杆稳定性分析时,根据压杆的横截面积大小

    6、将压杆分为细长杆、中长杆和粗短杆;(分数:5.00)_正确答案:(不正确。改为:在进行压杆稳定性分析时,根据压杆的长细比将压杆分为细长杆、中长杆和粗短杆。)解析:(3).某杆件横截面上同时有轴力、弯矩和扭矩作用时三种内力分量引起的变形是相互关联的,总应变能不等于三者单独作用时的应变能之和。(分数:5.00)_正确答案:(不正确。改为:某小变形杆件横截面上同时有轴力、弯矩和扭矩作用时三种内力分量引起的变形是相互无关的,总应变能的计算可以认为是三者单独作用时的应变能之和。)解析:1.细长杆受轴向压力作用,其临界载荷与 1、 2 和 3 有关,临界载荷的表达式为 4。(分数:5.00)填空项 1:_

    7、 (正确答案:杆的长细比)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边界约束)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抗弯刚度)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解析:2.圆轴扭转的单位扭转角大小与其 1 成反比,与其上作用的 2 成正比。(分数:5.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圆截面的极惯矩)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扭矩。)解析:3.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 ) 是相同的。A力学性质 B几何特性 C内力 D位移(分数:5.00)A. B.C.D.解析:4.轴向拉压杆,在与其轴线平行的纵向截面上( ) 。A正应力为零,切应力不为零 B正应力不为零,切应力为零C正应力和切应力均不为零 D正应力和切应力

    8、均为零(分数:5.00)A.B.C.D. 解析:5.图示产生弯曲的梁上,BC 梁段_。(分数:5.00)A.B. C.D.解析:6.剪应力互等定理的适用条件是_。A仅仅为纯剪切应力状态 B平衡应力状态C仅仅为线弹性范围 D仅仅为各向同性材料(分数:5.00)A.B. C.D.解析:7.矩形截面梁上只有正弯矩作用,假设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与压缩弹性模量的比值为 3:2,那么确定中性轴 z位置的原则是受拉区 I与受压区 II_。A对 z轴的惯性矩之比为 Iz1:Iz2=2:3 B面积之比 A1:A2=2:3C对 z轴的静矩的绝对值之比为 Sz1:Sz2=2:3 D高度之比为 y1:y2=2:3(分数

    9、:5.00)A.B.C. D.解析:8.简述功互等定理。(分数:5.00)_正确答案:(F 1w12=F2w21,即 F1在由于 F2引起的位移 w12上所做的功,等于 F2在由于 F1引起的位移 w21上所做的功。)解析:9.梁发生弯曲变形时,梁的平面弯曲假设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梁有一对称截面,外力作用在对称截面内,则梁的轴线变形前后均在此对称截面内,这种弯曲称为平面弯曲。)解析:10.求如图所示梁的支座反力,画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分数:15.00)_正确答案:( 梁有多余约束,为二次超静定问题。去掉多余约束,简化为基本静定问题,如图所示。yB=0,y B=0。2)

    10、利用叠加法求变形。在支反力 RB的作用下,B 截面产生的竖向位移 yB2和 yB2:在支座力偶作用下,)解析:11.如下图所示一平面珩架在 B点受到一垂直力 F的作用。构成珩架的每个杆的弹性模量都是 E,截面积都是 A,试用能量法求出点 B的垂直方向的位移。(分数:15.00)_正确答案:(力 F做的功是: ,各杆的应变能是 ,而功与应变能和相等,即所以, 。各杆的力和长度是:P7=0,L 7=L。所以)解析:12.如图所示,轴承中的滚珠直径是 D,弹性模量为 E,泊松比是 ,受一对径向集中力 F的作用,求其体积的改变量。(分数:15.00)_正确答案:( 将集中力 F的作用看作是均匀分布力

    11、q的作用,则由功的互等定理可得,。均匀分布力 q的作用下,体积应变是)解析:13.图示结构各构件 EI相同,载荷 P作用于 B点。求 B截面的垂直位移。(分数:15.00)_正确答案:(将结构从铰结点 C处断开,则在 C处产生 P/2的反力。由于 P载荷作用产生的 B点挠度为 fB1=PL3/48EI,同时刚架 CDE的段由于 C点的铅垂位移,而使 B点产生的挠度为 fB2=1/2fC。fC可用叠加法求得,一部分由 D点的转角引起的,另一部分由外载 P/2引起的;)解析:14.画出单轴拉伸时点的应力状态图,纯剪时点的应力状态图,并在相应的应力圆上表示出该点的应力状态。(分数:15.00)_正确答案:( )解析:15.如下图(a) 所示的简单杆系中,两杆的长度均为 3m,横截面积 A=10cm2,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如图(b) 所示,E 1=70GPa,E 2=10GPa。试分别计算当 F=80kN和 F=120kN时,结点 B的位移。(分数:15.00)_正确答案:(F 1=F2=FN=F当 F=80kN时, 两杆的伸长为, 。当 F=120kN时, 。这意味着变形过程中弹性模量发生变化。当 ,故。)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材料力学A卷真题2007年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吴艺期)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