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方剂学(泻下剂、清热剂)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5090       资源大小:75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方剂学(泻下剂、清热剂)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解析.doc

    1、方剂学(泻下剂、清热剂)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及答案解析(总分:11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2 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大黄牡丹汤中配伍大黄的主要日的是( )(2009 年第 54题)(分数:2.00)A.泻热降火解毒B.泻热凉血止血C.泻热荡实通便D.泻除湿热瘀结2.大黄牡丹汤的功用是( )(2004 年第 48题)(分数:2.00)A.解毒消痈,活血祛瘀B.泻热散结,逐瘀排脓C.清热解毒,消肿渍坚D.泻热破瘀,散结消肿E.泻火解毒,凉血止痢3.大黄在大黄牡丹汤中的配伍意义是( )(1997 年第 48题)(分数:2.00)A.清热泻火,导热下行B.清泻郁热,分

    2、利二便C.荡涤胃肠,泻热泻结D.泻热除湿,通肠逐瘀E.通肠泻热,以下代清4.温脾汤的功效是( )(1995 年第 46题)(分数:2.00)A.温中散寒,补气健脾B.温脾散寒,缓急止痛C.温中补脾,涩肠止泻D.温补脾阳,攻下冷积E.温中行气,燥湿除满5.温脾汤的功用是( )(1994 年第 46题)(分数:2.00)A.温阳健脾,行气利水B.温里散寒,补气健脾C.温中补虚,降逆止呕D.温中补虚,止痛E.温补脾阳,攻下冷积6.下列方剂中,组成药物不含大黄的是( )(2010 年第 43题)(分数:2.00)A.麻子仁丸B.温脾汤C.济川煎D.黄龙汤7.下列选项中,属于麻子仁丸功用的是( )(20

    3、07 年第 42题)(分数:2.00)A.滋阴益气,泻结泄热B.滋阴增液,泄热通便C.温阳散寒,泻结行滞D.润肠泄热,行气通便8.胃肠燥热,津液不足,大便干燥,小便频数者,治疗宜用( )(2006 年第 54题)(分数:2.00)A.济川煎B.增液汤C.新加黄龙汤D.增液承气汤E.麻子仁丸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麻子仁丸组成药物的是( )(1998 年第 44题)(分数:2.00)A.枳实B.厚朴C.大黄D.当归E.芍药10.黄龙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2009 年第 45题)(分数:2.00)A.枳壳B.玄参C.当归D.橘皮11.具有攻下通便、补气养血功用的方剂是( )(2008 年第 46

    4、 题)(分数:2.00)A.麻子仁丸B.济川煎C.黄龙汤D.温脾汤12.下列方剂中,具有滋阴益气、泻结泄热功用的是( )(2005 年第 44题)(分数:2.00)A.增液承气汤B.新加黄龙汤C.济川煎D.麻子仁丸E.大黄附子汤13.新加黄龙汤的组成药物含有( )(1997 年第 44题)(分数:2.00)A.党参、丹参、沙参B.人参、丹参、玄参C.人参、玄参、海参D.党参、海参、玄参E.人参、玄参、沙参14.热病过程中,气阴两伤,胃失和降,汗出而身热不退者,治宜选用( )(2007 年第 137题)(分数:2.00)A.清暑益气汤B.炙甘草汤C.白虎加人参汤D.生脉散E.竹叶石膏汤15.身热

    5、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体倦口十,舌红少苔,脉象虚数者,治宜选用( )(1991 年第 36题)(分数:2.00)A.导赤散B.白虎加人参汤C.生脉散D.竹叶石膏汤E.王氏清暑益气汤16.患者烦躁口渴,面赤唇焦,口舌生疮,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治疗宜用( )(2007 年第 47题)(分数:2.00)A.黄连解毒汤B.凉膈散C.导赤散D.清胃散17.普济消毒饮组成中须用酒炒的药物是( )(2007 年第 172题)(分数:2.00)A.黄苓、黄连B.玄参、板蓝根C.马勃、连翘D.黄连、板蓝根18.芍药汤的功用是( )(2005 年第 46 题)(分数:2.00)A.调和气血,清热解毒B

    6、.清热解毒,凉血止痢C.清热利湿,升清降浊D.清热化湿,理气和中E.利湿化浊,清热解毒19.四妙勇安汤的组成药物是( )(2004 年第 42题)(分数:2.00)A.银花、连翘、麦冬、甘草B.银花、生地、栀子、甘草C.银花、丹皮、赤芍、甘草D.银花、玄参、当归、甘草E.银花、乳香、贝母、甘草20.仙方活命饮与普济消毒饮两方均含有的药物是( )(2000 年第 46题)(分数:2.00)A.贝母B.连翘C.金银花D.陈皮E.乳香21.银花、连翘、当归三药同用的方剂是( )(2000 年第 47题)(分数:2.00)A.仙方活命饮B.四妙勇安汤C.五味消毒饮D.凉膈散E.以上都不是22.体现“以

    7、泻为清”治法的方剂是( )(1994 年第 49题)(分数:2.00)A.葛根黄苓黄连汤B.凉膈散C.白头翁汤D.大柴胡汤E.防风通圣散23.瓜蒌根在仙方活命饮中的主要治疗作用是( )(1993 年第 47题)(分数:2.00)A.生津止渴B.清热润燥C.清热散结D.解毒消瘀E.消肿生肌24.下列何药不是四妙勇安汤的组成药物( )(1992 年第 45题)(分数:2.00)A.银花B.连翘C.玄参D.当归E.甘草25.下列关于十枣汤服用方法的叙述中,不符合伤寒论原方用法要求的是( )(2011 年第 46题)(分数:2.00)A.甘遂、大戟、芜花各等份,分别捣为散B.体质强壮者一钱匕,瘦弱者服

    8、半钱匕C.用十枚大枣煎汤,纳药末,临卧冷服D.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二、B1 型题(总题数:8,分数:32.00)A生津止渴 B清热化痰 C清热散结 D清瘀散结 E生肌续伤(2004 年第 83,84 题)(分数:4.00)(1).天花粉在仙方活命饮中的主要治疗作用是( )(分数:2.00)A.B.C.D.E.(2).天花粉在贝母瓜蒌散中的主要治疗作用是( )(分数:2.00)A.B.C.D.E.A黄苓、黄连、黄柏 B黄苓、黄连、栀子 C黄苓、连翘、甘草 D黄苓、黄柏、栀子 E黄苓、栀子、连翘(2000 年第 87,88 题)(分数:4.00)(1).黄连解毒汤与清瘟败毒饮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

    9、(分数:2.00)A.B.C.D.E.(2).普济消毒饮与凉膈散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分数:2.00)A.B.C.D.E.A泻热散结 B破瘀散结 C泻下攻积 D泻热逐水 E通便泻火(1998 年第 91,92 题)(分数:4.00)(1).大黄在凉膈散中的用意是( )(分数:2.00)A.B.C.D.E.(2).大黄在大黄牡丹汤中的用意是( )(分数:2.00)A.B.C.D.E.A益气健脾 B润肺祛痰 C缓急止痛 D化毒和中 E调药缓峻(1992 年第 89,90 题)(分数:4.00)(1).甘草在仙方活命饮中的主要治疗作用是( )(分数:2.00)A.B.C.D.E.(2).甘草在当归

    10、四逆汤中的主要治疗作用是( )(分数:2.00)A.B.C.D.E.A皮肤蒸热 B壮热烦渴 C身热夜甚 D高热惊厥(2011 年第 101,102 题)(分数:4.00)(1).属于清营汤证临床特征的是( )(分数:2.00)A.B.C.D.(2).属于羚角钩藤汤证临床特征的是( )(分数:2.00)A.B.C.D.A玄参,川楝子,天冬 B鲜生地,川贝母,生白芍 C高良姜,川楝子,小茴香 D玄参,麦冬,丹参(2007年第 88,89 题)(分数:4.00)(1).属于镇肝熄风汤组成的药物是( )(分数:2.00)A.B.C.D.(2).属于清营汤组成药物的是( )(分数:2.00)A.B.C.

    11、D.A厚朴、枳实 B枳实、甘草 C甘草、人参 D人参、芍药 E芍药、柴胡(1999 年第 87,88 题)(分数:4.00)(1).黄龙汤与四逆散均含有的药物是( )(分数:2.00)A.B.C.D.E.(2).四逆散与逍遥散均含有的药物是( )(分数:2.00)A.B.C.D.E.A防止拒药 B振奋胃气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2004 年第 105、2004 年第 106题)(分数:4.00)(1).用新加黄龙汤冲服参汁的用意是( )(分数:2.00)A.B.C.D.(2).服用新加黄龙汤冲服姜汁的用意是( )(分数:2.00)A.B.C.D.三、X 型题(总题数:16,分数:32.00)

    12、26.新加黄龙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2001 年第 144题)(分数:2.00)A.大黄、芒硝、甘草B.厚朴、积实、大枣C.当归、人参、生姜汁D.生地、麦冬、玄参27.临床煎煮时,应后下大黄的方剂是( )(1996 年第 146题)(分数:2.00)A.大承气汤B.小承气汤C.调胃承气汤D.新加黄龙汤28.济川煎主治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2000 年第 149题)(分数:2.00)A.大便秘结B.头目眩晕C.腰膝酸软D.小便清长29.枳实、厚朴同用的方剂是( )(1997 年第 144题)(分数:2.00)A.橘核丸B.麻子仁丸C.大柴胡汤D.枳实消痞丸30.麻子仁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13、 )(1991 年第 140 题)(分数:2.00)A.枳实、厚朴B.大黄、杏仁C.芍药、当归D.牛膝、桃仁31.十枣汤中配伍大枣的日的是( )(2009 年第 160题)(分数:2.00)A.制约药物峻烈B.缓和药物毒性C.健脾益气补虚D.益气培土护胃32.十枣汤适用于( )(2007 年第 137题)(分数:2.00)A.悬饮,症见于心下痞硬,干呕短气者B.实水,症见一身悉肿,腹胀喘满,二便不利者C.痰饮,症见脐下悸动,短气而咳者D.皮水,症见于一身悉肿,心腹胀满,上气喘急,小便不利者33.下列方剂中,遣药配伍寓“培土牛金”之意的有( )(2011 年第 153题)(分数:2.00)A.白

    14、虎汤B.参苓白术散C.麦门冬汤D.玉屏风散34.白虎汤中配伍炙甘草的用意是( )(1999 年第 148题)(分数:2.00)A.扶正B.护中C.缓峻D.补虚35.不不属于白虎汤的脉证是( )(1997 年第 149题)(分数:2.00)A.身热脉浮弦而细者B.身热而脉沉者C.身热脉洪而不任重按者D.身热无汗而口不渴者36.组成药物中含半夏的方剂是( )(1996 年第 147题)(分数:2.00)A.竹叶石膏汤B.温经汤C.麦门冬汤D.完带汤37.下列各证不可误投白虎汤的是( )(1992 年第 150题)(分数:2.00)A.身热脉浮弦而细者B.身热而脉沉者C.身热脉洪不任重按者D.身热无

    15、汗口不渴者38.清营汤中配伍银花、连翘的用意是( )(1999 年第 149题)(分数:2.00)A.清热解毒B.凉血散血C.散结消肿D.透热转气39.应用犀角地黄汤,治蓄血证,“善妄如狂者”原书注明应加的药物是( )(1997 年第 150题)(分数:2.00)A.大黄B.芒硝C.黄苓D.桂枝40.生地、麦冬、玄参同用的方剂是( )(1992 年第 145题)(分数:2.00)A.清营汤B.新加黄龙汤C.养阴清肺汤D.百合固金汤41.用犀角地黄汤治蓄血证“喜忘如狂者”,原方注明应加( )(1992 年第 149题)(分数:2.00)A.大黄B.芒硝C.桂枝D.黄苓方剂学(泻下剂、清热剂)历年

    16、真题试卷汇编 2答案解析(总分:11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2 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大黄牡丹汤中配伍大黄的主要日的是( )(2009 年第 54题)(分数:2.00)A.泻热降火解毒B.泻热凉血止血C.泻热荡实通便D.泻除湿热瘀结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大黄牡丹汤的配伍意义,属于识记型考题。大黄牡丹汤属于泻下剂中寒下类方剂,方中配伍大黄的作用泻热逐瘀,荡涤肠中湿热瘀结之毒。故选 C。2.大黄牡丹汤的功用是( )(2004 年第 48题)(分数:2.00)A.解毒消痈,活血祛瘀B.泻热散结,逐瘀排脓C.清热解毒,消肿渍坚D.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E.泻火解毒,凉血

    17、止痢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大黄牡丹汤的功用,属于识记型考题。大黄牡丹汤属于泻下剂中寒下类方剂,具有泻热破瘀,散结消肿的功效。故选 D。3.大黄在大黄牡丹汤中的配伍意义是( )(1997 年第 48题)(分数:2.00)A.清热泻火,导热下行B.清泻郁热,分利二便C.荡涤胃肠,泻热泻结D.泻热除湿,通肠逐瘀 E.通肠泻热,以下代清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大黄牡丹汤的配伍意义,属于识记型考题。大黄牡丹汤治疗湿热痢疾,大黄为君药,苦寒攻下,泻热逐瘀,荡涤肠中湿热瘀结之毒。故选 D。4.温脾汤的功效是( )(1995 年第 46题)(分数:2.00)A.温中散寒,补气健脾B.温脾散寒,缓急止痛C.温中补脾,

    18、涩肠止泻D.温补脾阳,攻下冷积 E.温中行气,燥湿除满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温脾汤的功效,属于识记型考题。5.温脾汤的功用是( )(1994 年第 46题)(分数:2.00)A.温阳健脾,行气利水B.温里散寒,补气健脾C.温中补虚,降逆止呕D.温中补虚,止痛E.温补脾阳,攻下冷积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温脾汤的功效,属于识记型考题。温脾汤属于泻下剂中的温下剂,具有攻下冷积、温补脾阳的功效,主治阳虚寒积证。6.下列方剂中,组成药物不含大黄的是( )(2010 年第 43题)(分数:2.00)A.麻子仁丸B.温脾汤C.济川煎 D.黄龙汤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方剂的组成,属于识记型考题。四首方剂均属于泻下

    19、剂类方,除济川煎外,其他三方均含大黄。故选 C。7.下列选项中,属于麻子仁丸功用的是( )(2007 年第 42题)(分数:2.00)A.滋阴益气,泻结泄热B.滋阴增液,泄热通便C.温阳散寒,泻结行滞D.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麻子仁丸的功用,属于识记型考题。麻子仁丸属于泻下剂中润下类方剂,具有润肠泻热、行气通便的功效。故选 D。8.胃肠燥热,津液不足,大便干燥,小便频数者,治疗宜用( )(2006 年第 54题)(分数:2.00)A.济川煎B.增液汤C.新加黄龙汤D.增液承气汤E.麻子仁丸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麻子仁丸的主治,属于识记型考题。麻子仁丸属于泻下剂中润下类方剂,具

    20、有润肠泄热、行气通便的功效。主治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症见:胃肠燥热,津液不足,大便干燥,小便频数者。故选 E。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麻子仁丸组成药物的是( )(1998 年第 44题)(分数:2.00)A.枳实B.厚朴C.大黄D.当归 E.芍药解析:解析:此题考查麻子仁丸组成,属于识记型考题。方歌“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故选 D。10.黄龙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2009 年第 45题)(分数:2.00)A.枳壳B.玄参C.当归 D.橘皮解析:解析:此题考查黄龙汤的组成,属于识记型考题。黄龙汤属于泻下剂中攻补兼施类方剂,黄龙汤是大承气汤加当草人,故方中含当归。故选 C。11.具

    21、有攻下通便、补气养血功用的方剂是( )(2008 年第 46 题)(分数:2.00)A.麻子仁丸B.济川煎C.黄龙汤 D.温脾汤解析:解析:此题考查黄龙汤的功效,属于识记型考题。黄龙汤具有攻下通便、补养气血的功用,故选C。麻子仁丸具有润肠泄热、行气通便的功效;济川煎具有温肾益精、润肠通便的功效;温脾汤具有攻下冷积、温补脾阳的功效。12.下列方剂中,具有滋阴益气、泻结泄热功用的是( )(2005 年第 44题)(分数:2.00)A.增液承气汤B.新加黄龙汤 C.济川煎D.麻子仁丸E.大黄附子汤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新加黄龙汤的功效,属于识记型考题。新加黄龙汤属于泻下剂中攻补兼施类方剂,具有泻热通便

    22、、滋阴益气的功效。故选 B。麻子仁丸具有润肠泄热、行气通便的功效;济川煎具有温肾益精、润肠通便的功效。大黄附子汤具有温胃散寒、通便止痛的功效。13.新加黄龙汤的组成药物含有( )(1997 年第 44题)(分数:2.00)A.党参、丹参、沙参B.人参、丹参、玄参C.人参、玄参、海参 D.党参、海参、玄参E.人参、玄参、沙参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新加黄龙汤组成,属于识记型考题。新加黄龙汤中“三参为人参、海参、玄参”。故选 C。14.热病过程中,气阴两伤,胃失和降,汗出而身热不退者,治宜选用( )(2007 年第 137题)(分数:2.00)A.清暑益气汤B.炙甘草汤C.白虎加人参汤D.生脉散E.竹

    23、叶石膏汤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方剂的功效,属于应用型考题。热病后期,气阴两伤,用竹叶石膏汤来养阴清热。15.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体倦口十,舌红少苔,脉象虚数者,治宜选用( )(1991 年第 36题)(分数:2.00)A.导赤散B.白虎加人参汤C.生脉散D.竹叶石膏汤 E.王氏清暑益气汤解析:解析:考查竹叶石膏汤的主治,属于应用型考题。竹叶石膏汤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热病后期,余热留恋气分,故见身热多汗、脉数;余热内扰,故心胸烦闷;口干、舌红少苔是阴津不足之兆,热邪伤津耗气故见气短神疲、脉虚。胃失和降故见气逆欲呕。故用竹叶石膏汤一方面清热、一

    24、方面生津。容易错选的是 E。暑热伤津耗气也会出现以上表现,但还会有热邪扰乱心神的心烦的表现,故选 D。16.患者烦躁口渴,面赤唇焦,口舌生疮,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治疗宜用( )(2007 年第 47题)(分数:2.00)A.黄连解毒汤B.凉膈散 C.导赤散D.清胃散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凉膈散的主治,属于识记型考题。凉隔敞属于清热剂中清热解毒类方剂,具有泻火通便,清上泻下的作用,主治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证,如:烦躁口渴,面赤唇焦,口舌生疮,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滑教。故选 B。17.普济消毒饮组成中须用酒炒的药物是( )(2007 年第 172题)(分数:2.00)A.黄苓、黄连 B.玄参、

    25、板蓝根C.马勃、连翘D.黄连、板蓝根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普济消毒饮的方解,属于理解型考题。普济消毒饮属于清热剂中清热解毒类方剂,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邪的功效。方中重用酒制黄连、黄苓以清热泻火,祛上焦之毒,为君药。故选 A。18.芍药汤的功用是( )(2005 年第 46 题)(分数:2.00)A.调和气血,清热解毒 B.清热解毒,凉血止痢C.清热利湿,升清降浊D.清热化湿,理气和中E.利湿化浊,清热解毒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芍药汤的功用,属于识记型考题。芍药汤属于清热剂中清脏腑热类方剂,具有清热燥湿,调和气血的作用。故选 A。B 属于白头翁汤的功效。19.四妙勇安汤的组成药物是( )(2004

    26、年第 42题)(分数:2.00)A.银花、连翘、麦冬、甘草B.银花、生地、栀子、甘草C.银花、丹皮、赤芍、甘草D.银花、玄参、当归、甘草 E.银花、乳香、贝母、甘草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四妙勇安汤的组成,属于识记型考题。四妙勇安汤的组成:银花、玄参、当归、甘草。故选 D。20.仙方活命饮与普济消毒饮两方均含有的药物是( )(2000 年第 46题)(分数:2.00)A.贝母B.连翘C.金银花D.陈皮 E.乳香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方剂的组成,属于识记型考题。21.银花、连翘、当归三药同用的方剂是( )(2000 年第 47题)(分数:2.00)A.仙方活命饮B.四妙勇安汤C.五味消毒饮D.凉膈散E

    27、.以上都不是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方剂组成,属于识记型考题。22.体现“以泻为清”治法的方剂是( )(1994 年第 49题)(分数:2.00)A.葛根黄苓黄连汤B.凉膈散 C.白头翁汤D.大柴胡汤E.防风通圣散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方剂的特殊治法,属于理解型考题。凉膈散中配伍大黄、芒硝,能使中焦的热邪从大便而出,体现了“以泻为清”。故选 B。23.瓜蒌根在仙方活命饮中的主要治疗作用是( )(1993 年第 47题)(分数:2.00)A.生津止渴B.清热润燥C.清热散结 D.解毒消瘀E.消肿生肌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特殊药物在方剂中的作用,属于识记型考题。仙方活命饮属于清热剂,瓜蒌根又叫天花粉,

    28、能清热化痰、散结排脓,可使脓未成即消。故选 C。24.下列何药不是四妙勇安汤的组成药物( )(1992 年第 45题)(分数:2.00)A.银花B.连翘 C.玄参D.当归E.甘草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方剂组成,属于识记型考题。25.下列关于十枣汤服用方法的叙述中,不符合伤寒论原方用法要求的是( )(2011 年第 46题)(分数:2.00)A.甘遂、大戟、芜花各等份,分别捣为散B.体质强壮者一钱匕,瘦弱者服半钱匕C.用十枚大枣煎汤,纳药末,临卧冷服 D.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十枣汤的用法,属于识记型考题。十枣汤要求温服,其他各项均符合原文描述,故选 C二、B1 型题(总题数:8

    29、,分数:32.00)A生津止渴 B清热化痰 C清热散结 D清瘀散结 E生肌续伤(2004 年第 83,84 题)(分数:4.00)(1).天花粉在仙方活命饮中的主要治疗作用是( )(分数:2.00)A.B.C. D.E.解析:(2).天花粉在贝母瓜蒌散中的主要治疗作用是( )(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天花粉在不同方剂中的应用,属于理解型考题。仙方活命饮中的天花粉主要是清热散结;贝母瓜蒌散中的天花粉主要是生津止渴。故选 C、A。A黄苓、黄连、黄柏 B黄苓、黄连、栀子 C黄苓、连翘、甘草 D黄苓、黄柏、栀子 E黄苓、栀子、连翘(2000 年第 87,88 题)(分

    30、数:4.00)(1).黄连解毒汤与清瘟败毒饮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分数:2.00)A.B. C.D.E.解析:(2).普济消毒饮与凉膈散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方剂组成,属于识记型考题。A泻热散结 B破瘀散结 C泻下攻积 D泻热逐水 E通便泻火(1998 年第 91,92 题)(分数:4.00)(1).大黄在凉膈散中的用意是( )(分数:2.00)A.B.C.D.E. 解析:(2).大黄在大黄牡丹汤中的用意是( )(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方剂的配伍意义,属于识记型考题。凉膈散清中上二焦火热证,大黄以

    31、泻为清,通便泻火。大黄丹皮汤治疗肠痈配伍大黄意在破瘀散结。A益气健脾 B润肺祛痰 C缓急止痛 D化毒和中 E调药缓峻(1992 年第 89,90 题)(分数:4.00)(1).甘草在仙方活命饮中的主要治疗作用是( )(分数:2.00)A.B.C.D. E.解析:(2).甘草在当归四逆汤中的主要治疗作用是( )(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甘草在不同方剂中的作用,属于理解型考题。这种题要结合方剂的功效来选择,单味药是为整体作贡献的,如仙方活命饮功效为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配伍甘草作用为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当归四逆汤治疗血虚寒厥,甘草补中健脾而益气血。A皮肤蒸

    32、热 B壮热烦渴 C身热夜甚 D高热惊厥(2011 年第 101,102 题)(分数:4.00)(1).属于清营汤证临床特征的是( )(分数:2.00)A.B.C. D.解析:(2).属于羚角钩藤汤证临床特征的是( )(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清营汤和羚角钩藤汤的主治,属于识记型考题。清营汤属于清热剂中清营凉血类方剂,具有清营解毒、透热养阴的作用,主治邪热入营证,临床表现为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等;羚角钩藤汤属于治风剂中平息内风的方剂,具有凉肝息风、增液舒筋的作用,主治肝热生风证,临床表现为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惊厥等症。故选 C。D。A玄参,川楝

    33、子,天冬 B鲜生地,川贝母,生白芍 C高良姜,川楝子,小茴香 D玄参,麦冬,丹参(2007年第 88,89 题)(分数:4.00)(1).属于镇肝熄风汤组成的药物是( )(分数:2.00)A. B.C.D.解析:(2).属于清营汤组成药物的是( )(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镇肝熄风汤和清营汤的组成,属于识记型考题。镇肝熄风汤中含玄参、川楝子、天冬;清营汤中含玄参、麦冬、丹参。故选 A、D。A厚朴、枳实 B枳实、甘草 C甘草、人参 D人参、芍药 E芍药、柴胡(1999 年第 87,88 题)(分数:4.00)(1).黄龙汤与四逆散均含有的药物是( )(分数:2.00

    34、)A.B. C.D.E.解析:(2).四逆散与逍遥散均含有的药物是( )(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考查方剂组成,属于识记型考题。四逆散的组成柴甘枳芍。逍遥散的组成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甘姜薄偕。A防止拒药 B振奋胃气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2004 年第 105、2004 年第 106题)(分数:4.00)(1).用新加黄龙汤冲服参汁的用意是( )(分数:2.00)A.B. C.D.解析:(2).服用新加黄龙汤冲服姜汁的用意是( )(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新加黄龙汤的配伍意义,属于理解型考题。新加黄龙汤冲服参汁的用意是振奋胃气;新加黄

    35、龙汤冲服姜汁的用意振奋胃气和防止拒药。故选 B、C。三、X 型题(总题数:16,分数:32.00)26.新加黄龙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2001 年第 144题)(分数:2.00)A.大黄、芒硝、甘草 B.厚朴、积实、大枣C.当归、人参、生姜汁 D.生地、麦冬、玄参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新加黄龙汤的组成,属于识记型考题。27.临床煎煮时,应后下大黄的方剂是( )(1996 年第 146题)(分数:2.00)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C.调胃承气汤D.新加黄龙汤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方剂中特殊煎煮方法,属于识记型考题。大黄后下为了增强泻下的功效,只有大承气汤方后注中表明先煎厚朴枳实,再纳大黄,后

    36、纳芒硝,B、C、D 选项都未注明大黄后下。故选 A。28.济川煎主治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2000 年第 149题)(分数:2.00)A.大便秘结 B.头目眩晕C.腰膝酸软 D.小便清长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济川煎的主治,属于识记型考题。济川煎治疗肾虚便秘,故有腰膝酸软、小便清长等肾虚的表现,还有大便秘结的表现。故选 ACD C。29.枳实、厚朴同用的方剂是( )(1997 年第 144题)(分数:2.00)A.橘核丸 B.麻子仁丸 C.大柴胡汤D.枳实消痞丸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方剂组成,属于识记型考题。此类题属于最基本的题型,根据几个方子的组成来看只有大柴胡汤没有厚朴。故选 ABD。3

    37、0.麻子仁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1991 年第 140 题)(分数:2.00)A.枳实、厚朴 B.大黄、杏仁 C.芍药、当归D.牛膝、桃仁解析:解析:此题考查麻子仁丸的组成,属于识记型考题。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枯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故选 AB。31.十枣汤中配伍大枣的日的是( )(2009 年第 160题)(分数:2.00)A.制约药物峻烈 B.缓和药物毒性 C.健脾益气补虚D.益气培土护胃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十枣汤的方解,属于理解型考题。十枣汤中配伍大枣主要是为了制约药物峻烈、缓和药物毒性、益气培土护胃。故选 ABD。32.十枣汤适用于( )(2007 年第 13

    38、7题)(分数:2.00)A.悬饮,症见于心下痞硬,干呕短气者 B.实水,症见一身悉肿,腹胀喘满,二便不利者 C.痰饮,症见脐下悸动,短气而咳者D.皮水,症见于一身悉肿,心腹胀满,上气喘急,小便不利者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方剂的主治,属于识记型考题。十枣汤属于泻下剂中逐水类方剂,具有攻逐水饮的功效,主治悬饮,水肿,一身悉肿,以身半以下重,腹胀喘满。故选 AB。33.下列方剂中,遣药配伍寓“培土牛金”之意的有( )(2011 年第 153题)(分数:2.00)A.白虎汤B.参苓白术散 C.麦门冬汤 D.玉屏风散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各方剂的方解,属于理解型考题。白虎汤属于清热剂中清气分热的方剂,方中

    39、石膏主入肺胃气分,善能清阳明气分大热,粳米和甘草能益胃生津。参苓白术散属于补益剂中补气类方剂,方中诸药相合,补脾与利湿并用,而以补脾为主,祛湿止泻,补脾与补肺兼顾,仍以补脾为主,具有“培土生金”之意。麦门冬汤属于治燥剂中滋阴润燥的方剂,方中粳米、甘草益气养胃,合人参益胃生津,令胃津充足,自能上归于肺,此正为“培土生金”之法。玉屏风散属于补益剂中补气类方剂,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方中黄芪补中气益肺气,白术益气健脾,助黄芪补气固表之功,有“培土生金”之意。故选BCD。34.白虎汤中配伍炙甘草的用意是( )(1999 年第 148题)(分数:2.00)A.扶正B.护中 C.缓峻 D.补虚解析:解析

    40、:考查白虎汤的配伍意义,属于识记型考题。白虎汤中炙甘草与粳米益胃生津,又可以防止大寒伤中之弊,甘草叉能调和诸药。故甘草能护中,中即是中焦的脾胃。又能缓峻。选 BC。35.不不属于白虎汤的脉证是( )(1997 年第 149题)(分数:2.00)A.身热脉浮弦而细者 B.身热而脉沉者 C.身热脉洪而不任重按者 D.身热无汗而口不渴者 解析:解析:考查白虎汤的适应证,属于识记型考题。白虎汤用于阳明气分证,主治“四大”即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属于大实证。使用本方应当注意: 一是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 二是脉见浮细或沉者; 三是血虚发热,脉洪不任重按者; 四是真寒假热的阴盛格证等均不可

    41、误投。 故选ABCD。36.组成药物中含半夏的方剂是( )(1996 年第 147题)(分数:2.00)A.竹叶石膏汤 B.温经汤 C.麦门冬汤 D.完带汤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方剂组成,属于识记型考题。趣味方歌:竹叶石膏汤年第年第夏门人竹石甘粳米。温经汤年第年第桂芍人胶老牡芎,夏得姜萸麦 1“年第 J 0年第 J。完带汤一一完带参山打柴草,陈芍芥前买二术。麦门冬汤年第年第甘粳人麦枣。根据趣味方歌,故选 ABC。37.下列各证不可误投白虎汤的是( )(1992 年第 150题)(分数:2.00)A.身热脉浮弦而细者 B.身热而脉沉者 C.身热脉洪不任重按者 D.身热无汗口不渴者 解析:解析:考查

    42、白虎汤的禁忌证,属于识记型考题。白虎汤适用于阳明气分热盛证,“四大症”。A 选项代表有肝血虚,虚证不能用白虎汤;B 选项脉沉主里,里证不可用大寒之剂;C 选项脉不任重按表明有虚证,故也不能用白虎汤;D 选项无汗口不渴,不适合。38.清营汤中配伍银花、连翘的用意是( )(1999 年第 149题)(分数:2.00)A.清热解毒 B.凉血散血C.散结消肿D.透热转气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清营汤的配伍意义,属于识记型考题。温邪初入营分,用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轻清透泄,使营分热邪有外达之机,促其透出气分而解,即“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故选 AD。39.应用犀角地黄汤,治蓄血证,“善妄如狂者”原书注明应加

    43、的药物是( )(1997 年第 150题)(分数:2.00)A.大黄 B.芒硝C.黄苓 D.桂枝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方剂的组成,属于识记型考题。40.生地、麦冬、玄参同用的方剂是( )(1992 年第 145题)(分数:2.00)A.清营汤 B.新加黄龙汤 C.养阴清肺汤 D.百合固金汤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方剂组成,属于识记型考题。三药合起来为增液汤,在四个方剂中都有。41.用犀角地黄汤治蓄血证“喜忘如狂者”,原方注明应加( )(1992 年第 149题)(分数:2.00)A.大黄 B.芒硝C.桂枝D.黄苓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方剂特殊配伍用药,属于识记型考题。犀角地黄汤治蓄血证“喜忘如狂者”,原方配伍大黄、黄苓,苦寒泄热破瘀,以使瘀热速退。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方剂学(泻下剂、清热剂)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ventdump27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