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二)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4934       资源大小:136.50K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二)及答案解析.doc

    1、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二)及答案解析(总分:63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90,分数:180.00)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在( )。(分数:2.00)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2.认为“生活即教育”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杜威B.梁启超C.陶行知D.卢梭3.“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出自( )。(分数:2.00)A.乐正克学记B.五经、四书C.论语D.墨子4.认为“教育是对人的发展的价值限定”的当代教育学学者是( )。(分数:2.00)A.孙喜亭B.黄克剑C.肖川D.朱永新5.苏联教育家( )编著的教育学对新中国

    2、建国初期的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分数:2.00)A.赞科夫B.马卡连柯C.凯洛夫D.加里宁6.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分数:2.00)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7.认为“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柏拉图B.巴格莱C.夸美纽斯D.斯普朗格8.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 )。(分数:2.00)A.生物固有的B.人类固有的C.社会固有的D.教育本身固有的9.教育不仅为人类社会所特有,而且早就存在于人类产生之前的动物界。这种观点是教育的( )。(分数:2.00)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10.自然科学在古

    3、代形态的教育中不占主导地位的原因在于( )。(分数:2.00)A.教育水平的限制B.教育规模的限制C.教育数量的限制D.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1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出自()。(分数:2.00)A.乐正克学记B.苟子修身C.孔子春秋D.孟子滕文公上12.美国孟禄提出的教育起源理论是( )。(分数:2.00)A.劳动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生物起源说D.需要起源说1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属于( )。(分数:2.00)A.原始社会的教育B.古代社会的教育C.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D.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14.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的学说是( )。(分数:2.00)

    4、A.生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15.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分数:2.00)A.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B.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C.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D.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与个体发展功能16.学校、学校教育产生于人类社会的哪个时期?( )。(分数:2.00)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奴隶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1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最早出现于( )。(分数:2.00)A.原始社会的学校B.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学校C.东方文明古国的学校D.近代资本主义时期的学校18.教育是生活的准备,如何经营完善的生活是教育应教导的一件大事,这种观点出自( )。(分数

    5、:2.00)A.美国教育家杜威B.英国教育家斯宾塞C.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D.法国思想家卢梭19.在欧洲封建社会,教育权主要控制在教会手中,这主要反映了封建社会教育的( )。(分数:2.00)A.阶级性B.等级性C.宗教性D.民主性20.班级授课制出现在( )。(分数:2.00)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孟禄B.勒图尔诺C.达尔文D.特朗里22.我国唐代设立“六学二馆”主要反映了古代教育的( )。(分数:2.00)A.阶级性B.等级性C.宗教性D.民主性23.“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

    6、就是坏教育。”出自谁之口?( )。(分数:2.00)A.孔子B.陶行知C.叶澜D.梁启超24.“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是( )的观点。(分数:2.00)A.福禄贝尔B.亚里士多德C.培根D.杜威25.“设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出自( )。(分数:2.00)A.乐正克学记B.荀子修身C.孔子春秋D.孟子滕文公上26.按照教育系统的形式化的程度来看,教育系统包括( )。(分数:2.00)A.非制度化的教育和制度化的教育B.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C.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D.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27.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学会生

    7、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 )。(分数:2.00)A.改革正规教育B.发展成人教育C.实施终身教育D.推行回归教育28.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儿童日常生活中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主张这一观点的学说是()。(分数:2.00)A.心理起源说B.劳动起源说C.神话起源说D.生物起源说29.提出“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道德包括”的是( )。(分数:2.00)A.赫尔巴特B.巴班斯基C.裴斯泰洛齐D.沛西能30.说出“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的是( )。(分数:2.00)A.孔子B.陶行知C.叶澜D.梁启超31.教育的最直接的功能是( )。(分数:2.00)A.个体发展功能B.社

    8、会发展功能C.正向功能D.负向功能32.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了教育的性质的观点,属于教育本质的( )。(分数:2.00)A.上层建筑说B.生产力说C.多质说D.本质规定说33.下面哪一项是卢梭提出的?( )。(分数:2.00)A.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B.教育应当依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C.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道德包括D.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34.学校教育阶级性隐蔽化是( )教育的特点。(分数:2.00)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奴隶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35.“人的教育就是激发和教导作为一种自我觉醒中的、具有思想和理智

    9、的生物的人的有意识地和自觉地、完美无缺地表现内在的法则,即上帝精神,并指明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和手段。”“教育的目的是表现忠于天职的、纯洁的、完美无缺的,因而也是神圣的生活。”出自哪个人之口( )?(分数:2.00)A.福禄贝尔B.亚里士多德C.培根D.杜威36.“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反映了古代教育的( )。(分数:2.00)A.严格的等级性B.鲜明的阶级性C.教育目标明确D.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37.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 )。(分数:2.00)A.教育是一种阶级现象B.教育是一种上层建筑C.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D.教育属于生产力的范畴38.教师是(

    10、)。(分数:2.00)A.教育过程的主体B.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C.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D.教育内容的主体39.“从教育的生物学方面来看,可以把教育看做一个使有机体的结构臻于完善并使它适合生活事物的过程。”“教育即为人的完满生活做准备。”出自( )。(分数:2.00)A.福禄贝尔B.亚里士多德C.斯宾塞D.裴斯泰洛齐40.教育主体是指( )。(分数:2.00)A.受教育者B.教育者C.教育措施D.教育资料41.教育落后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这是教育的( )。(分数:2.00)A.显性功能B.隐性功能C.正向功能D.负向功能42.“我们已经知道,知识、德行与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的,但是

    11、实际的知识、德行与虔信却没有这样给我们。这是应该从祈祷、从教育、从行动中取得的。实际上,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出自( )。(分数:2.00)A.柏拉图B.巴格莱C.夸美纽斯D.斯普朗格43.在( )时,中国就有了“序”、“校”等学校教育机构。(分数:2.00)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44.“教育与生产、生活相融合,教育内容主要为生产、生活经验”。这是( )的教育特征。(分数:2.00)A.原始形态B.古代形态C.现代形态D.奴隶和封建社会45.认为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的观点,属于教育本质的( )。(分数:2.00)A.上层建筑说B.生产力说C.多质说D.本质规

    12、定说46.认为教育之所以是教育在于它自身的专门特点,并试图从教育自身的矛盾特殊性来揭示教育本质的学说是( )。(分数:2.00)A.上层建筑说B.生产力说C.多质说D.本质规定说47.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社会性、阶级性、生产性、科学性、艺术性等各种属性的统一的观点属于教育本质的( )。(分数:2.00)A.上层建筑说B.生产力说C.多质说D.本质规定说48.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 )。(分数:2.00)A.道德文章B.天文学C.医学D.算学49.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勒图尔诺B.沛西能C.孟禄D.达尔文50.学生是( )。(分数:2.00)A.教育过程的

    13、主体B.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C.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D.教育内容的主体51.认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每一个人怎样生活,训练他们去过完满的生活”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卢梭B.裴斯泰洛齐C.斯宾塞D.杜威52.中国的孟子与( )所处的历史时期最为接近。(分数:2.00)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昆体良53.认为“教育即生长”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柏拉图B.斯宾塞C.杜威D.卢梭54.人类的教育活动与所谓的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的教育活动具有( )。(分数:2.00)A.自然性B.社会性C.生产性D.适应性55.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

    14、。(分数:2.00)A.家庭教育B.职业教育C.学校教育D.社会教育56.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分数:2.00)A.心理模仿B.生物本能C.人的理性D.生产劳动57.不属于教育本质讨论的实践价值的表述是( )。(分数:2.00)A.革除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B.消除教育的“目中无人”C.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D.进行教育本质问题的元研究58.在中国,最早将“教”与“育”连用在一起的是( )。(分数:2.00)A.孔子B.孟子C.苟子D.墨子59.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的( )。(分数:2.00)A.一般性B.特殊性C.目的性D.方向性60.“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

    15、教”一语出自( )。(分数:2.00)A.论语B.学记C.中庸D.说文解字61.认为“教育即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的当代教育学学者是( )。(分数:2.00)A.孙喜亭B.黄克剑C.肖川D.朱永新62.在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起源问题并将其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认识的学说是( )。(分数:2.00)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63.“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一语出自( )。(分数:2.00)A.论语B.学记C.中庸D.说文解字64.20 世纪 50 年代,最早提出教育本质的问题的是( )。(分数:2.00)A.美国教育学者B.英国教育学者C.苏联教育学者D.我国

    16、教育学者65.属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起源说的是( )。(分数:2.00)A.教育的劳动起源说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神话起源说66.“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高尚地行动”,“我们可以断言教育不是像有人所说的,他们可以把知识装进空无所有的心灵里,仿佛他们可以把视觉装进盲者的眼里”。出自( )。(分数:2.00)A.柏拉图B.巴格莱C.夸美纽斯D.斯普朗格67.最早提出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 )。(分数:2.00)A.斯宾塞B.勒图尔诺C.沛西能D.孟禄68.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四书五经”以及欧洲中世纪的“七艺”都反映了古代

    17、教育的( )。(分数:2.00)A.阶级性B.教育形式的个别教育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D.普及性69.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其所具有的根本属性是( )。(分数:2.00)A.社会性B.历史性C.阶级性D.民族性70.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柏拉图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斯宾塞71.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形成于( )。(分数:2.00)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奴隶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72.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分数:2.00)A.美国B.德国C.英国D.法国7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能得以完善和彻底实现是在( )。(分数

    18、:2.00)A.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74.认为“教育即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的当代教育学学者是( )。(分数:2.00)A.孙喜亭B.黄克剑C.肖川D.朱永新75.教育的逐渐普及是在( )。(分数:2.00)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76.教育的构成要素是指构成教育活动的必不可缺少的( )。(分数:2.00)A.所有因素B.一般因素C.特殊因素D.最基本的因素77.大教学论是教育家( )的代表作。(分数:2.00)A.培根B.夸美纽斯C.孟禄D.柏拉图78.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分数:2.00)A.教师、

    19、学生、教材B.教师、学生、教学方法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D.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79.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的社会是( )。(分数:2.00)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80.某班教师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了一系列学习竞赛活动。结果如教师所料,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成绩明显提高。但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之间相互猜忌、隐瞒学习资料等现象日趋严重。上述事实表明教育( )。(分数:2.00)A.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B.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C.既有正向隐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D.既有正向显性功

    20、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8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一语出自( )。(分数:2.00)A.学记B.五经、四书C.论语D.许慎说文解字82.我国西周,在学校教育内容上有“六艺”之分,“六艺”包括( )。(分数:2.00)A.礼、乐、射、辞、书、数B.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C.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修辞D.礼、乐、射、御、书、数83.“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出自( )。(分数:2.00)A.裴斯泰洛齐B.亚里士多德C.斯宾塞D.杜威84.下列不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分数:2.00

    21、)A.非独立性B.原始性C.同一性D.阶级性85.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和生物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否认了( )。(分数:2.00)A.教育的生产性B.教育的阶级性C.教育的社会性D.教育的科学性86.“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出自教育家( )。(分数:2.00)A.孔子B.陶行知C.叶澜D.梁启超87.我国封建社会的学校制度以( )最为完善。(分数:2.00)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88.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特点都否认了( )。(分数:2.00)A.教育的社会性B.教育的自然性C.教育的阶级性D.教育的生产性89.“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

    22、作善也。”是谁对教育的理解?( )。(分数:2.00)A.孟子B.荀子C.许慎D.孔圾90.认为教育“乃是心灵的转向”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培根D.杜威二、辨析题(总题数:12,分数:120.00)91.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分数:10.00)_92.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分数:10.00)_93.在中国,“教育”概念的词源来源于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教育论说。(分数:10.00)_94.教育的本质就是上层建筑。(分数:10.00)_95.生产性是教育的本质。(分数:10.00)_96.阶级性是

    23、教育的本质。(分数:10.00)_97.教育本质的讨论没有最后的结论,说明这种讨论没有任何意义。(分数:10.00)_98.“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分数:10.00)_99.教育只有正向功能,没有负向功能。(分数:10.00)_100.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孟禄。(分数:10.00)_101.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标志着教育学达到了科学化水平。(分数:10.00)_102.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提出了普及教育,扩大了公民受教育的机会,因而是一种民主的教育。(分数:10.00)_三、分析论述题(总题数:10,分数:330.00)103.论述有关教育起源的几

    24、种观点。(分数:30.00)_104.列举并分析中西方历史上有关教育的代表性定义。(分数:30.00)_105.论述古代社会的教育思想。(分数:30.00)_106.简述我国教育本质讨论的始末及其主要观点。(分数:30.00)_107.试述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教育的特征。(分数:30.00)_108.试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分数:30.00)_109.论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并比较它们的异同。(分数:30.00)_110.概述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的联系和区别,说明广义教育在当今受到中外教育界重视的原因。(分数:30.00)_111.动物界中也有教育现象,比如老

    25、鹰教雏鹰学飞行和学觅食。这样看来,人的教育在本质上其实是与动物的教育相同的。这种论断正确吗?运用教育的劳动起源理论对此论断进行分析。(分数:30.00)_案例分析:联系实际并结合以下两个案例,至少用一个教育学原理(心理学亦可)进行分析。问题的分析可从某一个方面切入,不必面面俱到,能阐述清楚即可。视点犀利,欢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但是必须有理论依据。抓住要点,条理清晰,文字简练。案例一:中科大少年班1978 年 3 月,在老一辈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和丁肇中等的大力倡导下,在方毅等领导同志的支持推动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少年大学生集中培养基地少年班,截至目前,已招收 29 期共 11

    26、34 名少年大学生。中科大少年班成立之后,国内十几所重点大学相继办起“少年班”,但不久纷纷停办。最近,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首批学员回母校聚会,立即有媒体跟踪采访,披露了这个班上昔日大名鼎鼎的“神童”宁铂如今出家为僧、干政“自我封闭”、谢彦波“有心理问题”的不幸命运。但根据学校跟踪调查,少年班毕业生成才率非常高,85%以上考取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三分之一获得博士学位,比例远高于本校普通本科生。其中数百名杰出人才活跃在国内外知名学府、科研机构和经济领域,一般在 30 岁左右就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案例二:30 多年 1200 多高考状元今安在?有人跟踪统计了自 1977 年恢复高考以来的

    27、 30 多年间,1200 多个高考状元踏入社会后的发展,结论让我们感到非常意外这些天之骄子中的骄子们,大多并没有取得过人的成就;反倒是一些没有上过大学的低学历人群,涌现了一批首富群体和社会精英。象牙塔的光环消退之后,大学生连自身就业、生存都很成问题。根据以上案例论述:(分数:60.00)(1).超常教育有没有必要?(分数:30.00)_(2).义务教育、全民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含义以及扮演的角色。(分数:30.00)_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二)答案解析(总分:63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90,分数:180.00)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在( )

    28、。(分数:2.00)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解析:2.认为“生活即教育”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杜威B.梁启超C.陶行知 D.卢梭解析:3.“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出自( )。(分数:2.00)A.乐正克学记 B.五经、四书C.论语D.墨子解析:4.认为“教育是对人的发展的价值限定”的当代教育学学者是( )。(分数:2.00)A.孙喜亭 B.黄克剑C.肖川D.朱永新解析:5.苏联教育家( )编著的教育学对新中国建国初期的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分数:2.00)A.赞科夫B.马卡连柯C.凯洛夫 D.加里宁解析:6.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29、 )。(分数:2.00)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解析:7.认为“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柏拉图B.巴格莱C.夸美纽斯D.斯普朗格 解析:8.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 )。(分数:2.00)A.生物固有的B.人类固有的 C.社会固有的D.教育本身固有的解析:9.教育不仅为人类社会所特有,而且早就存在于人类产生之前的动物界。这种观点是教育的( )。(分数:2.00)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解析:10.自然科学在古代形态的教育中不占主导地位的原因在于( )。(分数:2.00)A.教育水平的限制B.教育规模

    30、的限制C.教育数量的限制D.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 解析:1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出自()。(分数:2.00)A.乐正克学记B.苟子修身 C.孔子春秋D.孟子滕文公上解析:12.美国孟禄提出的教育起源理论是( )。(分数:2.00)A.劳动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D.需要起源说解析:1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属于( )。(分数:2.00)A.原始社会的教育B.古代社会的教育 C.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D.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解析:14.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的学说是( )。(分数:2.00)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解

    31、析:15.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分数:2.00)A.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B.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C.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D.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与个体发展功能解析:16.学校、学校教育产生于人类社会的哪个时期?( )。(分数:2.00)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奴隶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解析:1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最早出现于( )。(分数:2.00)A.原始社会的学校B.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学校C.东方文明古国的学校D.近代资本主义时期的学校 解析:18.教育是生活的准备,如何经营完善的生活是教育应教导的一件大事,这种观点出自( )。(分数:2.00)A.美国教育家杜

    32、威B.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C.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D.法国思想家卢梭解析:19.在欧洲封建社会,教育权主要控制在教会手中,这主要反映了封建社会教育的( )。(分数:2.00)A.阶级性B.等级性C.宗教性 D.民主性解析:20.班级授课制出现在( )。(分数:2.00)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解析:2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孟禄B.勒图尔诺 C.达尔文D.特朗里解析:22.我国唐代设立“六学二馆”主要反映了古代教育的( )。(分数:2.00)A.阶级性B.等级性 C.宗教性D.民主性解析:23.“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

    33、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出自谁之口?( )。(分数:2.00)A.孔子B.陶行知 C.叶澜D.梁启超解析:24.“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是( )的观点。(分数:2.00)A.福禄贝尔B.亚里士多德C.培根D.杜威 解析:25.“设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出自( )。(分数:2.00)A.乐正克学记B.荀子修身C.孔子春秋D.孟子滕文公上 解析:26.按照教育系统的形式化的程度来看,教育系统包括( )。(分数:2.00)A.非制度化的教育和制度化的教育 B.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C.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D.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34、教育措施解析:27.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 )。(分数:2.00)A.改革正规教育B.发展成人教育C.实施终身教育 D.推行回归教育解析:28.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儿童日常生活中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主张这一观点的学说是()。(分数:2.00)A.心理起源说 B.劳动起源说C.神话起源说D.生物起源说解析:29.提出“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道德包括”的是( )。(分数:2.00)A.赫尔巴特B.巴班斯基C.裴斯泰洛齐 D.沛西能解析:30.说出“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的是( )。(分数:2.00)A.孔子B.陶行知C.叶澜D.梁启超 解析

    35、:31.教育的最直接的功能是( )。(分数:2.00)A.个体发展功能 B.社会发展功能C.正向功能D.负向功能解析:32.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了教育的性质的观点,属于教育本质的( )。(分数:2.00)A.上层建筑说 B.生产力说C.多质说D.本质规定说解析:33.下面哪一项是卢梭提出的?( )。(分数:2.00)A.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 B.教育应当依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C.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道德包括D.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解析:34.学校教育阶级性隐蔽化是( )教育的特点。(分数:2.00)A.原始社会B.封

    36、建社会C.奴隶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解析:35.“人的教育就是激发和教导作为一种自我觉醒中的、具有思想和理智的生物的人的有意识地和自觉地、完美无缺地表现内在的法则,即上帝精神,并指明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和手段。”“教育的目的是表现忠于天职的、纯洁的、完美无缺的,因而也是神圣的生活。”出自哪个人之口( )?(分数:2.00)A.福禄贝尔 B.亚里士多德C.培根D.杜威解析:36.“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反映了古代教育的( )。(分数:2.00)A.严格的等级性B.鲜明的阶级性C.教育目标明确D.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 解析:37.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 )。(分

    37、数:2.00)A.教育是一种阶级现象B.教育是一种上层建筑C.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教育属于生产力的范畴解析:38.教师是( )。(分数:2.00)A.教育过程的主体B.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C.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D.教育内容的主体解析:39.“从教育的生物学方面来看,可以把教育看做一个使有机体的结构臻于完善并使它适合生活事物的过程。”“教育即为人的完满生活做准备。”出自( )。(分数:2.00)A.福禄贝尔B.亚里士多德C.斯宾塞 D.裴斯泰洛齐解析:40.教育主体是指( )。(分数:2.00)A.受教育者B.教育者 C.教育措施D.教育资料解析:41.教育落后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

    38、用,这是教育的( )。(分数:2.00)A.显性功能B.隐性功能C.正向功能D.负向功能 解析:42.“我们已经知道,知识、德行与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的,但是实际的知识、德行与虔信却没有这样给我们。这是应该从祈祷、从教育、从行动中取得的。实际上,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出自( )。(分数:2.00)A.柏拉图B.巴格莱C.夸美纽斯 D.斯普朗格解析:43.在( )时,中国就有了“序”、“校”等学校教育机构。(分数:2.00)A.夏朝 B.商朝C.周朝D.秦朝解析:44.“教育与生产、生活相融合,教育内容主要为生产、生活经验”。这是( )的教育特征。(分数:2.00)A

    39、.原始形态 B.古代形态C.现代形态D.奴隶和封建社会解析:45.认为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的观点,属于教育本质的( )。(分数:2.00)A.上层建筑说B.生产力说 C.多质说D.本质规定说解析:46.认为教育之所以是教育在于它自身的专门特点,并试图从教育自身的矛盾特殊性来揭示教育本质的学说是( )。(分数:2.00)A.上层建筑说B.生产力说C.多质说D.本质规定说 解析:47.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社会性、阶级性、生产性、科学性、艺术性等各种属性的统一的观点属于教育本质的( )。(分数:2.00)A.上层建筑说B.生产力说C.多质说 D.本质规定说解析:48.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

    40、)。(分数:2.00)A.道德文章 B.天文学C.医学D.算学解析:49.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勒图尔诺B.沛西能C.孟禄 D.达尔文解析:50.学生是( )。(分数:2.00)A.教育过程的主体B.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C.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D.教育内容的主体解析:51.认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每一个人怎样生活,训练他们去过完满的生活”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卢梭B.裴斯泰洛齐C.斯宾塞 D.杜威解析:52.中国的孟子与( )所处的历史时期最为接近。(分数:2.00)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D.昆体良解析:53.认为“教育

    41、即生长”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柏拉图B.斯宾塞C.杜威 D.卢梭解析:54.人类的教育活动与所谓的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的教育活动具有( )。(分数:2.00)A.自然性B.社会性 C.生产性D.适应性解析:55.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分数:2.00)A.家庭教育B.职业教育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解析:56.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分数:2.00)A.心理模仿B.生物本能C.人的理性D.生产劳动 解析:57.不属于教育本质讨论的实践价值的表述是( )。(分数:2.00)A.革除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B.消除教育的“目中无人”C.促进基础

    42、教育课程改革D.进行教育本质问题的元研究 解析:58.在中国,最早将“教”与“育”连用在一起的是( )。(分数:2.00)A.孔子B.孟子 C.苟子D.墨子解析:59.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的( )。(分数:2.00)A.一般性B.特殊性C.目的性 D.方向性解析:60.“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一语出自( )。(分数:2.00)A.论语B.学记C.中庸 D.说文解字解析:61.认为“教育即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的当代教育学学者是( )。(分数:2.00)A.孙喜亭B.黄克剑C.肖川 D.朱永新解析:62.在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起源问题并将其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认识的学说是( )。(分数:2.00)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解析:63.“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一语出自( )。(分数:2.00)A.论语B.学记 C.中庸D.说文解字解析:64.20 世纪 50 年代,最早提出教育本质的问题的是( )。(分数:2.00)A.美国教育学者B.英国教育学者C.苏联教育学者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二)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dealItalian2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