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硕士(GCT)语文-试卷 118 及答案解析(总分:11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选择题(15 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数:2.00)_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分数:2.00)A.俏丽 硝烟 悄声细语 霄壤之别B.纶巾 沦陷 囫囵吞枣 论资排辈C.荟萃 杂烩 脍炙人口 市侩哲学D.贿赂 恪守 束之高阁 络绎不绝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分数:2.00)A.商榷 殚精竭虑 抉择 殉私舞弊B.融洽 提纲挈领 流览 管窥蠡测C.赡养 汪洋恣肆 诙谐 瓦釜雷鸣D.严峻 旁
2、征博引 部置 励精图治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在使用上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B.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C.一进校门,就看见了“为做二十一世纪的主人而勤奋学习!”的横幅标语。D.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楚。5.下列加点字的释义全部正确的一组是:(分数:2.00)A.承(托着)载 承(接受)印 承(继承)先启后B.优等(等级) 等(相同)于 等(种类)量齐观C.废(荒芜)墟 废
3、(没有用的)话 半途而废(不再继续)D.黑(坏)话 黑(没有光亮)暗 白纸黑(像煤的颜色)字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分数:2.00)A.这个地区一些地方的门牌、街名混乱不清,让人莫衷一是,外地游客更是无所适从。B.昨日,受害人林森带着他那颗受伤的心,捂着那只与光明失之交臂的眼睛,向记者倾诉了上次开庭的情况。C.老王向小李使了个眼色,小李心领神会,马上带着自己的人马朝屋后包围了过去。D.老人三令五申地强调中学生要学好语文。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分数:2.00)A.昨晚在淮海中路三联书店有为读者签名售书的活动,这家书店自成立以来我经常光顾。B.演戏不能没有龙套,一
4、出伟大的戏,尤其需要许多跑龙套的。C.广告上的外语实在让人费解良久。D.上海商界曾推出“无需理由退货”的新举措、新口号,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8.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分数:2.00)A.一清早,张政委把我们几个连的干部叫到了团部。B.出席今天大型座谈会的有一百多位已故政协委员的夫人和企业界知名人士。C.大约在西汉时期,我们祖先就开始使用仪器进行气象观测了,但那时比较简单。D.尊敬老师的学生,会得到人们的好评。9.下列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有一位诗人说:我从海上来,满袖都是涛声。B.河堤像一条弯弯的眉,我的小屋像眉边的一颗痣。C.田埂上有
5、牛在默默地啃着青草,偶然抬头,叫上一声,如汽笛长鸣。D.那在楼群中渐渐落下的太阳又默默地积蓄力量,为了明天的再次升起。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19 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群星璀璨:法国有福楼拜、巴尔扎克、莫泊桑等,英国有狄更斯,俄国有普希金、果戈理、托尔斯泰、契诃夫等,美国有马克?吐温、欧?亨利等。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光武帝刘秀三千多年的历史,为二十四史之首;在二十四史中,其他二十三史均为断代史,而且大多是官修。C.在我国现、当代文坛上,就戏剧创作而言,田汉、老舍、陈白尘、曹禺等人颇赋盛名。D.中国是诗的国度,古代浪漫主
6、义诗人的代表当推屈原、李白;英国 19 世纪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当推拜伦、雪莱。11.唐代张籍秋思诗云:“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首句点明地点、时间,用“见”字引人联想。B.第二句写出思乡的浓浓深情。C.第三、四句写出盼望家书速达的心情。D.选择戏剧性细节,以平实的语言写出复杂的心情。12.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重视水利工程。B.使用铁制工具。C.推广牛耕。D.实行商鞅变法。13.郑和下西洋的本质特征是:(分数:2.00)A.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B.宣扬封建
7、王朝的国威。C.进行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D.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14.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分数:2.00)A.司法局B.安全部C.监察部D.人民检察院15.黄洋界保卫战发生在:(分数:2.00)A.井冈山B.武夷山C.大别山D.祁连山16.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分数:2.00)A.生活废水、废气和垃圾。B.运输工具排放的尾气。C.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D.工业的“三废”。二、填空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7.填空题(15 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数:2.00)_18.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组是_。 星期天,我常到学校花园去
8、看书,因为那里十分_。 克隆人的复制成功,将违背人类最基本的伦理原则,有可能使我们现有的有关规范夫去_。 这个木刻钟馗能够捉住老鼠,动作是相当_的。(分数:2.00)A.幽雅 效率 灵敏B.优雅 效力 灵巧C.优雅 效率 灵巧D.幽雅 效力 灵敏19.在句中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_。 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中工作的人,应多吃蔬菜、水果,及时_噪音造成的维生素过度消耗。 唐币“开元通宝”上有一条指甲痕,经钱币专家研究,_是一个女人的指痕。 扬州雕版印刷的代表作之一是曹寅主持刊刻的卷帙_的全唐诗。(分数:2.00)A.补救 确立 浩蔼B.补偿 确认 浩繁C.补助 确凿 浩大D.补给 确保 频繁
9、2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钟声到客船”。这首诗中的“愁”是指,_。(分数:2.00)A.仕途失意B.思乡之苦C.贫病交加D.寒意袭人2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此名句出自_。(分数:2.00)A.欧阳修B.苏轼C.白居易D.杜甫22.下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2.00)A.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李有才板话、 农村三部曲等。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春秋战国时的大量史料,记载了许多历史故事,文字优美,文学性强。C.我国古代的诗歌有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别。近体诗有绝句和律诗
10、两种,绝句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D.世界名著人间喜剧、 死魂灵、 战争与和平、 悲惨世界的作者依次是巴尔扎克、果戈里、托尔斯泰、莫泊桑。23.对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以下人物的判断有误的是_。(分数:2.00)A.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李白B.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白居易C.豪放派词人:柳咏、辛弃疾D.边塞诗人:岑参、高适、王昌龄24.在 17 世纪至 18 世纪殖民争霸战争中,印度成为英法争夺的焦点的原因是_。(分数:2.00)A.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B.是潜在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C.当地较落后,容易被控制D.属于东西方交通要道,易守难攻25.对于国内外企业来说,奥运会是
11、将自己的品牌和形象展现给全世界的最好机会,而借助奥运会徽亮出自己企业的品牌,则是为了_。(分数:2.00)A.提高经济效益B.推动产品市场营销C.提高产品使用价值D.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6.某酒店的组织结构呈金字塔状,越往上层_。(分数:2.00)A.其管理难度与幅度都越小。B.其管理难度越小,而管理幅度则越大。C.其管理难度越大,而管理幅度则越小。D.其管理难度与幅度都越大。27.下列各项中的行为,不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的是_。(分数:2.00)A.某个体工商户没有在其店里出售的商品上明码标价。B.某市消费者协会向消费者推荐一种保健用品,但未收取任何报酬。C.某超市店员出售健身器械时未向
12、顾客说明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只给了顾客一张产品说明书,该说明书上有使用方法介绍。D.甲服装公司租赁乙百货商场的部分柜台进行营业,并标明其名称和产品商标,后甲将其租赁的部分柜台转租给丙服装厂,但丙在经营过程中未标明其名称,与甲公司共用甲的名称标记。28.下列说法中,不能反映群体参与式管理的情况的是_。(分数:2.00)A.“众人划桨开大船”B.“三个和尚没水喝”C.“一个好汉三人帮”D.“十根筷子折不断”29.企业组织中管理干部的管理幅度,是指他(或她)_。(分数:2.00)A.直接管理的下属数量B.所管理的部门(机构、单位)数量C.所管理的全部下属数量D.B 和 C30.设想你是一位 19 世纪
13、 60 年代投资经济的商人,你的投资领域最可能是_。(分数:2.00)A.造船业B.面粉加工业C.钢铁业D.农业31.下列各概念的范畴是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_。(分数:2.00)A.土地水稻田耕地B.淡水河水井水C.森林针叶林松树D.矿藏磷矿非金属矿32.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论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各种类型的土地资源并不完全大面积分布。B.各种类型的土地资源间的比例适当。C.除耕地外,其他类型土地的人均占有量均居世界前列。D.土地自然生产力的地区差异显著。三、阅读理解题(总题数:5,分数:50.00)33.阅读理解题(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4、目要求。(分数:10.00)_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五遭题。 2001 年 3 月 15 日,北京大学教授于希贤来到抚仙湖,并组织考察组乘坐潜水器潜入湖底。他们利用声纳技术在水深 15 米处发现第一个目标。有一堵石墙,石料大小不一,每个石块上至少有一面到两面是平整的,带有人工加工过的痕迹。从声纳图上可以看到,该建筑区还具有中轴线和类似普通城市里的“一般居民居住区”,从建筑特点看,它们带有明显的当地黎族的古代建筑风格。没有多久,声纳图上又发现新的目标。潜水器掉头搜寻,发现了一大片呈正南北向建造的建筑群落。群落不大,但石料加工更精细。石料三面都有加工的痕迹,十分平整精细,另外所有散落的石块都是有序
15、地排列的。这一区域还有数米宽的南北向石板大道。从这些可以看出,那个时代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准。于教授推测,这里可能是古城的“富人区”。绕过石质城墙后,便是所谓的“贫民区”。 于教授说,通过对湖周围地区地理地质环境的考察和比较,可以肯定这座古城是在一次巨大的自然灾害中陷落湖底的。该建筑群依山傍水,位于小江断裂带西支的深断裂带上。公元 110 年东汉时期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次大地震。于教授还说,尽管古城的年代还需要进一步确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抚仙湖底确实有一座陷落的古滇时期建筑群落,且已经初具城市功能,因为具有不同级别的建筑群是判断是否构成城市的重要指标。该遗址面积有 2.4 平方公里,比世界著名的“庞
16、贝古城”还要大。由于水下考察时没有发现任何动植物残骸及陶瓷、砖瓦的残片,这给探测年代带来了相当的困难,但从水下建筑群石料的打制方式来看,湖中古城与滇中发现的长城颇为相似,应与其处于同一时代,即距今约两千年前。(分数:10.00)(1).文中画线句子“没有多久,声纳图上又发现新的目标”中“目标”是( )。(分数:2.00)A.所谓的一般居民区B.所谓的贫民区。C.所谓的富人区D.数米宽的南北向石板大道。(2).文中认为“那个时代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准”,下列不能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一项是( )。(分数:2.00)A.石块堆放整齐。B.数米宽的南北向石板大道。C.石料三面都有加工的痕迹,十分平整精细。D
17、.建筑群带有明显的当地黎族的古代建筑风格。(3).对原文最后一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湖中古城应与滇中古长城处于同一时代,因为石料的打制方式基本相同。B.抚仙湖古城比世界著名的“庞贝古城”还要大,并且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C.通过对周围地区地理地质环境的考察和比较,抚仙湖古城可能是在一次巨大的自然灾害中陷落的。D.抚仙湖古城是一座陷落的古滇时期建筑群落。(4).根据文中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人们对抚仙湖古城的考察任重而道远,因为水中古城的年代以及水中古城是否就是一直未被发现的古滇国都等有待进一步确认。B.公元 110
18、年东汉时期抚仙湖地区的大地震是造成古城陷落湖底的根本原因。C.于希贤教授的考察组利用声纳探测到沉积在湖底的动植物残骸及陶瓷残片,为进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D.抚仙湖古城具有明显和发达的城市功能,因为它已分为“一般居民区”、“贫民区”、 “富人区”的三大区域。(5).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抚仙湖古城是在水深 15 米处发现的。B.抚仙古城的建设具有对称特点。C.抚仙古城的建筑和石板大路都是正南北的。D.石料是抚仙古城重要的建筑材料。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五道题。 “韦编三绝”是说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此语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家
19、。对“韦编”的“韦”如何理解?新版辞海的解释是:“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皮绳编缀,故日韦编。”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其一,现代的形声字古代常常写作假借字,汉代文献中此例不胜枚举。汉代许慎说文有“经,织从丝也”。许慎所用的“从”字,即今之形声字“纵”字的假借字。我们既知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我们把汉人(司马迁)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纬编即编联简策的纬绳。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所以说文又称“纬,织衡丝也”。简书的竹简是纵向排列的,犹如织布帛的经线,编联简策的组绳则是横向编联的,犹如织布帛的纬线。据此,把横向编联简策的组绳称作“纬绳”、 “韦编”是理所当然
20、的。其二,古代简书并不一定是用皮绳编缀的。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写道: “所用以编简札为册者,多为丝纶,有时写作绳,有时写作编。苟勋穆天子传谓汲郡魏家所出皆竹简素丝编, 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记襄阳古家所出考工记扩竹简书,青丝编居延出土汉简册,则为麻绳。”毫无疑义,所谓“素丝编”、 “青丝编”都是指的丝绳。出土简册,则木简仅见用麻绳。除了“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外,尚不见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分数:10.00)(1).作者认为辞海对“韦编三绝”的“韦”字解释有误,不能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一项是( )。(分数:2.00)A.把横向编联简册的组绳称作“纬绳”、 “韦编”是理所当然的。B
21、.孔子读易,竟然多次翻断了简策的编绳。C.既然“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把“韦编”读作“纬编”是合理的。D.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纬(韦)编即编联简策的纬绳。(2).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目前尚未见到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因此“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可能是错误的。B.只有“韦编三绝”的“韦”是皮做的绳子,其余编联简册的“韦”都是“素丝编”和“青丝编”。C.历史上未见到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因此“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是错误的。D.“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只见于史书的记载而尚未见到过用皮绳编联简册的实
22、物。(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分数:2.00)A.作者认为“韦”不作“熟牛皮”讲的一个原因是,“韦”应是“经纬”的“纬”的假借字。B.作者除了援引陈梦家的汉简缀述中的论述,还考证了我国古代有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C.我国已出土的古代的竹简都是用“素丝编”或“青丝编”的编联的,而编联木简则用麻绳。D.简书的竹简是横排的,像织布的经线,编联简册的绳子是纵向的,像织布的纬线,所以把它称作“纬绳”或“韦编”。(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我们把汉人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句中的“汉人”指的是汉族人,因为当时少数民
23、族还没有使用简册。B.“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 易,指的是周易,春秋时期即已传世。C.本文作者对“韦”宇做出了新的解释,但这并没有改变成语“韦编三绝”的含义。D.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人们借助汉字表意的特性,在文献考订中,常能有新的发现。(5).根据全文提供信息,下列分析不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 )。(分数:2.00)A.“韦编三绝”的“韦”,实际上是“纬”的假借字。B.编联简策的“韦”是横向编联的,相当于织布帛的纬线。C.古代简书不用皮绳编缀。D.一直以来人们把“韦编三绝”的“韦”解释为“熟牛皮”,是错误的。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五道题。 1998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4、得主阿马蒂亚森在伦理学与经济学一书中,对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他认为,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经济学本来就具有两种根源,即两种人类行为的目的:一种是对财富的关注,一种是更深层次上的目标追求。由此产生两种方法,一种是“工程学”的方法,也就是数学、逻辑的方法;一种是伦理的方法。这两种根源或方法,本来应是平衡的。但不同的学者重视的方面有所不同。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比较注重伦理问题,而威廉.配第、大卫.李嘉图等更注重工程学方面。现代经济学则大大发展了工程学方面,却忽略了伦理方面。 科学研究总是把人们当作完全理性的对象,这样逻辑的方法才能有效。但具体的人,都是活生生的,有情感的,有许
25、多非理性的东西。单纯的理性的逻辑方法,难以避免现实上的失误。人们的感情、人们的意志、人们的理想和道德,在经济行为中,也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单纯的工程学或逻辑方法,是不够用的。亚当.斯密指出,人们的活动是受自利引导,市场则以互利为原则,这一点被现代经济学家所继承和发展了,但人们却忽略了他的另一些观点,即人们的同情心、伦理考虑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一般来讲,个人有或至少应当有追求自利的自由,但并不意味着这种追求就一定有伦理正当。当这种追求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时,就违背了伦理正当,从而成为应受谴责的不道德行为。离开伦理学的经济学只能使经济学贫困,正如离开经济学的伦理学,只能使伦理学空洞一样。 经济学和伦理
26、学的结合,其中也包括借助经济学所使用的各种方法和应用程序,使伦理学问题得到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关于道德权利的分析便可证明这一点。人们常常从义务论的角度来看待权利,即表现为他人必须遵守约束。这类义务论结构可能不大适用于对道德中普遍存在的相互依赖性等复杂问题的解释。例如,甲侵犯了乙的权利,那么丙有义务去制止吗?丙有权利,但不一定出于义务。如果借助经济学的一些原理去解释丙的行为,可能更有利。用福利主义的根据事物状态的好坏宋判断行为的原则,又用结果主义的根据效用结果来判断事物状态好坏的原则,那么丙去制止甲,因其结果是好的,他便有道德权利去行事。评价一个道德行为,不应只看内在价值(自我完善),还要看结果
27、(与人为善)。显然,用结果主义的逻辑推理来分析道德权利,不见得完全充分,但却十分必要。 由此可见,经济学应具有伦理的方法,伦理学也可引进经济学的方法。伦理学与经济学之所以有相通之处,可以相互联系相互引进,是由人们的经济行为和道德行为本身相互关联决定的。例如在工业生产中人们的创造能力不仅取决于知识和技术水平,也取决于是否肯于奉献的道德水平。任何人的行为都带有社会性,不管你是否自觉到这一点。而这种社会性既包含经济因素,也包含伦理因素。(分数:10.00)(1).下列表述,与第一段中阿马蒂亚森的看法不相吻合的一项是( )。(分数:2.00)A.人类研究经济学,既是由于对财富的关注,也源于更深层次的目
28、标追求。B.理性的逻辑方法和伦理的方法,都是研究经济学的有效方法。C.现代经济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研究者却不能像那些经典的研究专家那样,始终注意两种根源和方法的平衡。D.历史上某些著名经济学家的经典论述,尚未能引起现代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2).以下不属于单纯工程学方法缺陷的一项是( )。(分数:2.00)A.把人当作单纯的理性对象来看待,因而难以避免现实的失误。B.常常忽略人的感情、意志、理想和道德的巨大作用。C.常常运用经济学的方法与应用程序,来解释和说明伦理学问题。D.常常只看到追求自身利益的合理性,却忽略应有的伦理约束。(3).关于伦理学对经济学的作用,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29、分数:2.00)A.承认同情心、伦理考虑等非理性因素对于经济行为的影响,要求人们在追求自利时不违背伦理正当的原则。B.使伦理学不离开经济学,因而避免空洞;使经济学不离开伦理学,因而避免贫困。C.使人们提高乐于奉献的道德水平,从而发挥其知识与技术水平的潜能,提高创造能力。D.发掘出入的社会性中属于伦理因素的一面,使人在经济活动中不仅能实现自利,还能达到互利。(4).依据原文的论证分析,以下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2.00)A.从全文看,第一段所说的“更深层次上的目标追求”,应当包括注重经济活动中理想、道德的影响,注重人在内在价值方面的自我完善等项内容。B.我们还不大习惯借助经济学原理来
30、阐释伦理学问题,仅仅从义务的角度来分析道德权利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例。C.依据某人的行为可能产生好的结果,因而肯定他具有完成这一行为的道德权利,这是将经济学原理引入伦理行为判断的一个尝试。D.因为人的社会性既包含经济因素,也包含伦理因素,因此用经济原理来分析道德权利,也是理由充分、十分必要的。(5).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分数:2.00)A.经济学的两种方法从来没有平衡过。B.现代经济学忽略了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的经典论述。C.人们的活动是受自利引导的,因此个人有追求自利的自由。D.经济学和伦理学方法的相互引进对二者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五道题。 当
31、代环境伦理学是一个富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新学科,形成了多种理论模式和学说。这些模式、学说既包括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即浅环境论,也包括非人类中心主义即深环境论,还包括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方面与深环境论中的环境整体主义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强调入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更承认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和道德代理人的责任,以及一定社会中人类行为的环境道德规范。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采取了一种整合的态度。它汲取了生命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非人类中心主义关于“生物,生态具有内在价值”的思想,承认自然不仅具有
32、工具价值,也具有内在价值,但又不把内在价值仅归于自然自身,而是提高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这样,由于人类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那么,不仅是人类,还有自然,都应该得到道德关怀。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整体价值观的基础上,承认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类所特有的“能动作用”,承认人类在这个统一整体中占有的“道德代理人”和环境管理者的地位。这样,就避免了非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中所带来的困难,使之更具有适用性。 承认自然的固有价值和人类的实践能动作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与自然的整体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理论基础。现代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研究表明,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在内
33、)是一个有机整体,生命系统表现为网络格局,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从物种层次、生态系统层次到生物圈层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任何生物都有内在的目的性,都以其各自的方式在整体生态关系中实现其自身的善。因此,任何生物和自然都拥有其自身的固有价值(固有价值是一种实体为获得自身的善而独立于人类评价者目的的价值)。生物和自然所拥有的固有价值应当使它们享有道德地位并获得道德关怀,成为道德顾客。可持续发展伦理观把道德共同体从人扩大到“人自然”系统,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类扩大到生物和自然。与此同时,由于只有人类才具有实践的能动性,才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才能进行道德选择和做出道德决定,所以只有人是道德主
34、体。作为道德代理人的人类,应当珍惜和爱护生物和自然,承认它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价值。因此,人类具有自觉维护生物和自然的责任。(分数:10.00)(1).以下对“深环境论”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深环境论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归于自然本身,它强调人类的“道德代理人”的责任。B.深环境论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来自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自然与人同样处于道德主体地位。C.深环境论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应归于自然本身,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D.深环境论认为自然具有工具价值,这种价值来自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人类是环境的管理者。
35、(2).下列说法不屈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内容的一项是( )。(分数:2.00)A.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承认自然既有工具价值,也有内在价值。B.认为自然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都应该归于自然本身。C.生物和自然应当享有道德地位并获得道德关怀,成为道德顾客,人类应珍惜、爱护生物和自然。D.承认人类所特有的“能动作用”,人类是道德主体,是自然和生物的道德代理人,是环境管理者。(3).对“人类应承担起自然的道德代理人的责任”的意义的解说,最全面的一项是 ( )。(分数:2.00)A.自然拥有自身固有的价值,是道德的顾客,应该得到人类的道德关怀。B.自然是道德顾客,享有道德地位和道德关怀,人
36、类应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C.人类应当珍惜、爱护自然,承认自然作为一种实体而拥有的自身在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价值。D.自然拥有自身的固有价值,应享有道德地位,获得道德关怀,只有人类才是道德的主体,有自觉维护自然的责任。(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深环境论强调生物、生态具有内在价值,它与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之间构成矛盾。B.浅环境论主张只有人类才有“能动作用”,因此人类是万物的主宰,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待自然和生物。C.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整合了浅环境论和深环境论的思想,因而更合理,更先进,也更适用。D.浅环境论和深环境论在研究人类与环境问题时所持的
37、观点都有可取之处。(5).根据全文信息,以下分析正确的一项( )。(分数:2.00)A.关于“生物、生态具有内在价值”的思想,属于生命中心论、生态中心论。B.由于人类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那么,不公是人类,还有自然,都应该享有道德地位,成为道德主体。C.在人类特有“能动作用”方面,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和非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二者存在交集。D.可持续发展伦理观把道德共同体从人扩大到人自工程硕士(GCT)语文-试卷 118 答案解析(总分:11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选择题(15 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数
38、:2.00)_解析: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分数:2.00)A.俏丽 硝烟 悄声细语 霄壤之别B.纶巾 沦陷 囫囵吞枣 论资排辈C.荟萃 杂烩 脍炙人口 市侩哲学D.贿赂 恪守 束之高阁 络绎不绝 解析:解析:A 的读音分别是 qio、xio、qio、xio。B 的读音分别是 gun、ln、ln、ln。C 的读音分别是 hu、hu、kui、kui。D 项的读音分别是 l、k、g、lu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分数:2.00)A.商榷 殚精竭虑 抉择 殉私舞弊B.融洽 提纲挈领 流览 管窥蠡测C.赡养 汪洋恣肆 诙谐 瓦釜雷鸣 D.严峻 旁征博引 部置 励精
39、图治解析:解析:A“殉私舞弊”应为“徇私舞弊”。B“流览”应为“浏览”。D“部置”应为“布置”。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在使用上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B.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C.一进校门,就看见了“为做二十一世纪的主人而勤奋学习!”的横幅标语。D.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楚。解析:解析:A 结尾应用句号。C 不应用叹号。D 两个问号应为逗号。5.下列加点字的释义全部正确
40、的一组是:(分数:2.00)A.承(托着)载 承(接受)印 承(继承)先启后B.优等(等级) 等(相同)于 等(种类)量齐观C.废(荒芜)墟 废(没有用的)话 半途而废(不再继续) D.黑(坏)话 黑(没有光亮)暗 白纸黑(像煤的颜色)字解析:解析:A“承印”的“承”应释为“承担”。B“等量齐观”的“等”应释为“相同”。D“黑话”的“黑”应释为“秘密、不公开”。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分数:2.00)A.这个地区一些地方的门牌、街名混乱不清,让人莫衷一是,外地游客更是无所适从。B.昨日,受害人林森带着他那颗受伤的心,捂着那只与光明失之交臂的眼睛,向记者倾诉了上次开庭的情况。
41、C.老王向小李使了个眼色,小李心领神会,马上带着自己的人马朝屋后包围了过去。 D.老人三令五申地强调中学生要学好语文。解析:解析:A“莫衷一是”指不能得出一致结论,不能用来形容难以确定。B“失之交臂”形容当面错过,失掉好机会,显然不能用在 B 句中。D“三令五申”指再三地命令和告诫,显然也不适用于 D 句。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分数:2.00)A.昨晚在淮海中路三联书店有为读者签名售书的活动,这家书店自成立以来我经常光顾。B.演戏不能没有龙套,一出伟大的戏,尤其需要许多跑龙套的。 C.广告上的外语实在让人费解良久。D.上海商界曾推出“无需理由退货”的新举措、新口号,产生了良好的社
42、会效应和经济效应。解析:解析:A 语序应为“自这家书店成立以来”。C“良久”多余。D“推出”与“新口号”搭配不当。8.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分数:2.00)A.一清早,张政委把我们几个连的干部叫到了团部。B.出席今天大型座谈会的有一百多位已故政协委员的夫人和企业界知名人士。C.大约在西汉时期,我们祖先就开始使用仪器进行气象观测了,但那时比较简单。 D.尊敬老师的学生,会得到人们的好评。解析:解析:A 干部是“几个连”的,还是一个连的“几位”?B“一百多位”仅指已故政协委员的夫人,还是也包括企业界知名人士?D“尊敬”的对象是老师还是学生?有歧义。9.下列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43、是:(分数:2.00)A.有一位诗人说:我从海上来,满袖都是涛声。B.河堤像一条弯弯的眉,我的小屋像眉边的一颗痣。C.田埂上有牛在默默地啃着青草,偶然抬头,叫上一声,如汽笛长鸣。 D.那在楼群中渐渐落下的太阳又默默地积蓄力量,为了明天的再次升起。解析:解析:比喻不当。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19 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群星璀璨:法国有福楼拜、巴尔扎克、莫泊桑等,英国有狄更斯,俄国有普希金、果戈理、托尔斯泰、契诃夫等,美国有马克?吐温、欧?亨利等。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光武帝刘秀三千多年的历史,为二十四史之首;在二十四史中,
44、其他二十三史均为断代史,而且大多是官修。 C.在我国现、当代文坛上,就戏剧创作而言,田汉、老舍、陈白尘、曹禺等人颇赋盛名。D.中国是诗的国度,古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当推屈原、李白;英国 19 世纪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当推拜伦、雪莱。解析:解析:史记的下限到汉武帝。11.唐代张籍秋思诗云:“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首句点明地点、时间,用“见”字引人联想。B.第二句写出思乡的浓浓深情。C.第三、四句写出盼望家书速达的心情。 D.选择戏剧性细节,以平实的语言写出复杂的心情。解析:12.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
45、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重视水利工程。B.使用铁制工具。C.推广牛耕。D.实行商鞅变法。 解析:13.郑和下西洋的本质特征是:(分数:2.00)A.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B.宣扬封建王朝的国威。 C.进行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D.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解析:14.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分数:2.00)A.司法局B.安全部C.监察部D.人民检察院 解析:15.黄洋界保卫战发生在:(分数:2.00)A.井冈山 B.武夷山C.大别山D.祁连山解析:16.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分数:2.00)A.生活废水、废气和垃圾。B.运输工具排放的尾气。C.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D.工业的“三
46、废”。 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7.填空题(15 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数:2.00)_解析:18.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组是_。 星期天,我常到学校花园去看书,因为那里十分_。 克隆人的复制成功,将违背人类最基本的伦理原则,有可能使我们现有的有关规范夫去_。 这个木刻钟馗能够捉住老鼠,动作是相当_的。(分数:2.00)A.幽雅 效率 灵敏B.优雅 效力 灵巧C.优雅 效率 灵巧D.幽雅 效力 灵敏 解析:解析:“幽雅”指环境; “优雅”指风度等。19.在句中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_。 长时间在噪音环境
47、中工作的人,应多吃蔬菜、水果,及时_噪音造成的维生素过度消耗。 唐币“开元通宝”上有一条指甲痕,经钱币专家研究,_是一个女人的指痕。 扬州雕版印刷的代表作之一是曹寅主持刊刻的卷帙_的全唐诗。(分数:2.00)A.补救 确立 浩蔼B.补偿 确认 浩繁 C.补助 确凿 浩大D.补给 确保 频繁解析:解析:“补偿”,抵消(损失、消耗)。“补给”,补充、供给弹药和粮食等;“补救”,采取行动矫正差错,扭转不利形势,设法使缺点不发生影响。2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钟声到客船”。这首诗中的“愁”是指,_。(分数:2.00)A.仕途失意B.思乡之苦 C.贫病交加D.寒意袭人解析:解析:这首诗中的“愁”是指思乡之苦。2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此名句出自_。(分数:2.00)A.欧阳修B.苏轼C.白居易 D.杜甫解析:解析:“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此名句出自白居易。22.下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2.00)A.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的代表作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