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硕士(GCT)语文-试卷 105 及答案解析(总分:11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选择题(15 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数:2.00)_2.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分数:2.00)A.宦 官 豢 养 盥 洗 患 得患失 风云变 幻B.莅 临 乖 戾 官 吏 呕心 沥 血 不寒而 栗C.翌 日 对 弈 肄 业 苦心孤 诣 雄关险 隘D.羡慕 汗腺 霰弹 谄媚阿谀 借花献佛3.下列成语中,加下划线的意义都不相同的一组是:(分数:2.00)A.沽 名 钓誉 徒有虚 名 不可 名 状B.栉
2、 风 沐雨 风 声鹤唳 移 风 易俗C.横 生 枝节 起死回 生 无中 生 有D.动 人心弦 兴师 动 众 动 辄得咎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分数:2.00)A.长达两个小时的谈心会,积存于代表们心中的疑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除。B.公司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原材料的消耗比过去节省了将近一倍。C.当地教育部门采取的各种办法,努力培养和提高中学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D.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对公众开放,为广泛开展群众文体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5.下列各句中,语义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分数:2.00)A.老张也喜欢到公园里去打太极拳。B.他连你都不认识,又怎么会认识我呢?C.他抬头一看
3、,发现那幅画上头有一只苍蝇。D.辩论赛上,正方对反方的反驳是有充分准备的。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分数:2.00)A.生命如风,创造着春的精致;生命如月,辉映着夏的清凉;生命如水,荡涤着秋的萧瑟;生命如云,浮掠着冬的悲伤。B.那些细碎的往事,当时只是寻常,如今却变成钻石一样晶莹纯粹的回忆。C.清晨,迎着朝阳,红领巾们带着小树苗去参加植树活动了。D.儿子是箭,父亲是弓,要想把箭射得更远,父亲的背便愈弓。7.下列关于文史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分数:2.00)A.元代王实甫的传奇剧西厢记,描写书生张珙和相国小姐崔莺莺从相爱到结合的曲折过程,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
4、望。B.秦末战乱,刘邦于公元前 206 年攻占秦都成阳,废除秦朝的严刑峻法,召集关中父老宣布法令:“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史称“约法三章”。C.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贵族青年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所谓“多余人”的形象。D.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新月诗派”的骨干,有猛虎集、志摩的诗等诗集。8.“天才并不比其他人有更多的光,但他有一个能聚集光至燃点的特殊透镜。”这句话的意思是:(分数:2.00)A.天才之为天才,并非由于他才华出众,而在于他善于发挥别人没有的特长。B.天才之为天才,并非由于他有多种才能,而在于他能综合发挥这些才能。C.天才之为天才,并非
5、由于他比别人有更多才能,而在于他能集中发挥这些才能。D.天才之为天才,并非由于他的才华有更多光芒,而在于他能逐渐发挥这些光芒的能量。9.火车票上有“限乘当日当次车,在日内到有效”的说明,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分数:2.00)A.日内乘车,日内到达有效。B.若不乘当次车,当日到达也无效。C.可以在第日乘车,当日到达有效。D.限乘当日当次车,若中途下车,日内到达有效。10.宋代朱熹主张读书要善于“涵泳”,强调读书“须是踏翻了船,通身都在那水中”。下列朱熹关于读书的说法,与该句修辞方式完全不同的是:(分数:2.00)A.读书要须耐烦,譬如煎药,初煎时,须猛着火;待滚了,却退着,以慢火养之。B.读书者
6、当将此身葬在此书中,行住坐卧,念念在此,誓以必晓彻为期。C.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切记体察。D.凡看书,须如人受词讼,听其说尽,然后方可决断。11.“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后“始作俑者”成为常用成语。下列正确使用这个成语的一句是:(分数:2.00)A.镜花缘第七十九问:“你要提起左手如托泰山这句,真是害人不浅!当日不知那个始作俑者,忽然用了托字,初学不知,往往弄成大病,实实可恨!”B.如果把 1982 年浙江青年杂志社举办的“全国青年钢笔字比赛”作为硬笔书法比赛的始作俑者,那么这个比赛从创立至今已有十多个年头了。C.建议刘备联合孙权的,是鲁肃;说服孙权联合刘备的,
7、也是鲁肃。鲁肃是孙刘联盟的始作俑者,也是孙刘联盟的第一功臣。D.南宋思想家朱熹对礼记大学的“格物致知”命题作了系统的阐释和论述,可以说他是儒家这一认识论思想的那个始作俑者。12.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体现的教育思想是:(分数:2.00)A.启发式教学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C.因材施教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规定,下列事项中,需要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才能通过的是:(分数:2.00)A.选举业主委员会B.使用建筑物的维修资金C.选举物业服务企业D.制定业主大会议事规则14.国内生产总值(GDP)
8、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价值的总和。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新增价值的总和。下列关于 GDP 与 GNP 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GDP 和 GNP 的计算没有考虑资源消耗和环境消耗B.GDP 强调获得的原始收入,GNP 则强调创造的增加值C.中国企业在国外经营创造的增加值收入应计算在中国的 GNP 中D.外商独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全部最终成果应该计算在中国的 GNP 中15.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四川省发生里氏 8 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
9、县,地震造成了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划分,他与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有关。而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B.“里氏 8 级”指的是地震震级C.一般地说,离震中越近,地震震级越大D.同一次地震中,在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可能不同16.奥运会的比赛实况及新闻报道是通过卫星传送到世界各地的电视台,电视台再通过无线传播或有线传播将信号发送出去,而有线传播是通过光导纤维通信来实现的,它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将大量信息高速传输。光线由折射率大的介质进入折射率小的介质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若采用光导纤维
10、是由内芯和包层介质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内芯和包层折射率相同,且折射率都大B.内芯和包层折射率相同,且折射率都小C.内芯和包层折射率不同,包层折射率较大D.内芯和包层折射率不同,包层折射率较小二、填空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7.填空题(15 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数:2.00)_18.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科学,最终将危害科学。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每年赛季开始之前,足球队有关人员都要欧
11、洲各国,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请外援。(分数:2.00)A.误解 甄别 周游B.曲解 甄别 漫游C.误解 鉴别 漫游D.曲解 甄别 周游19.在各句后括号中填入恰当的答案,说明破折号的不同用法。“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地说(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 )“乖乖,这可不关我的事。克罗旭,你告诉她吧。”( )(分数:2.00)A.解释说明 意思递进 说话中断B.说话中断 解释说明 话题转变C.话题转变 意思递进 解释说明D.说话中断 解释说明 话题转变20.下文的空格中应填上什么关联词语,选择完全正确的一项:我的决不邀投稿者相见,其实也并不完全谦虚,其
12、中含着省事的分子也不少。由于历来的经验,我知道青年们,尤其是文学青年们,十之九是感觉很敏,自尊心也很旺盛的,一不小心,极容易得到误解,倒是故意回避的时候多。见面尚且怕,不必说敢有托付了。那时我在上海,也有一个唯一的不但敢于随便谈笑,还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那就是送书去给白莽的柔石。(分数:2.00)A.是 因此 更 但 也B.因为 所以 更 但 而且C.因此 所以 就 然而 而且D.由于 反而 更 但 也21.下列各句中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小李经过五年的努力。村边鱼塘已初具规模。他现在可以了。教育部取消考生报考普通高等院校的年龄及婚否限制之后,许多大龄青年。决心圆大学之梦。近年来,苹果日
13、报在香港引起的报业大战,杀得天昏地暗、人仰马翻,使整个报界。尽管他“数理化”成绩很差,但他在语文课上思路开阔、旁征博引、见解独到,其表现总让人。(分数:2.00)A.坐收渔利 励精图治 风声鹤唳 过目不忘B.坐享其成 厉兵秣马 风声鹤唳 茅塞顿开C.乐观其成 厉兵秣马 风声鹤唳 面面相觑D.坐享其成 摩拳擦掌 风声鹤唳 瞠目结舌22.下面文段横线处应填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经过 17 年的研究和实验,中国的新概念武器超高速电炮将问世。据透露,更有可能首先拥有这种高速动能武器。但进展较快都在研究这种武器中国起步稍晚美、俄加大投入发射技术先进(分数:2.00)A.B.C.D.23.王国维(18
14、771927)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他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他引用的这三首词的作者分别是:(分数:2.00)A.柳永 晏殊 辛弃疾B.柳永 晏殊 李清照C.晏殊 柳永 辛弃疾D.辛弃疾 柳永 李清照24.茅盾的、巴金的、老舍的以及叶圣陶的,是我国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分数:2.00)A.子夜林家铺子骆驼祥子倪焕之B.子夜家骆驼祥子迟桂花C.四世同堂家骆驼祥子倪焕之D.子夜家骆驼祥子
15、倪焕之25.法国启蒙思想家盂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最早的思想萌芽于国,创立这一思想的思想家是。在世界近代史上受启蒙思想影响,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或改良运动有、和。(分数:2.00)A.法 伏尔泰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中国辛亥革命B.英 洛克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中国戊戌变法C.英 罗素 英国玫瑰战争 法国大革命 中国戊戌变法D.德 费尔巴哈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中国辛亥革命26.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初,和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90 年代初,成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分数:2.00)A.博茨瓦纳 纳米比亚 祖马B.利比亚 纳米比亚 姆
16、贝基C.毛里求斯 纳米比亚 恩古卡D.津巴布韦 纳比亚 曼德拉27.年苏伊士运河通航。1956 年,埃及总统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分数:2.00)A.1890 萨达特B.1896 穆巴纳克C.1869 纳赛尔D.1875 法霍米28.“在商品交换中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平均数中。并不存在于每个个别场合。”这说明。(分数:2.00)A.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B.等价交换原则在绝大多数场合是存在的C.任何一个个别场合都不会出现等价交换的现象D.等价交换只是一个原则,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是不存在的29.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减少或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滞后于生产增长的幅度
17、,以致引起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从而导致物价总水平下降的现象。据此回答下题:近年来,我国为化解通货紧缩采取了如下有效措施。中国人民银行连续降息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打击走私犯罪活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分数:2.00)A.B.C.D.30.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是由形成。喜马拉雅山脉是由相碰撞形成的。(分数:2.00)A.板块飘移 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B.板块张裂 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C.板块断裂 印度板块和美洲板块D.板块扩张 印度板块和澳洲板块31.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主要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主要随而变化。(分数:2.00)A.降雨量 降雪量
18、B.降雨量 季节C.气温 降雪量D.降雨量 气温32.拉尼娜,意为“小女孩”(圣女婴),拉尼娜现象是气象和海洋学家用来专门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海水表层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 05 0 C 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 6个月以上),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下面关于拉尼娜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与意为“圣婴”的厄尔尼诺相反,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B.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C.拉尼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东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
19、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 60 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因此,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D.2008 年年初的中国南方雪灾和 2010 年的中国气候均是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而产生的。三、阅读理解题(总题数:5,分数:50.00)33.阅读理解题(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数:10.00)_杂 言 关于著作的 作品遭人毁骂,我们常能置之不理,说人家误解了我们或根本不了解我们;作品有人赞美,我们无不欣然引为知音。但是赞美很可能跟毁骂一样的盲目,而且往往对作家
20、的心理更坏,因为赞美是无形中的贿赂,没有白受的道理, 我们要保持这不该受的赞美要常博得这些人的虽不中肯而颇中听的赞美,便不知不觉中迁就迎合,逐渐损失了思想和创作的主动权。有自尊心的人应当对不虞之誉跟求全之毁同样不屑理会不过人的虚荣心总胜于他的骄傲。 在斯宾诺沙(Spinoza)的哲学里“心”跟“物”是分得清清楚楚的;他给“物”的定义是:只有面积体积而绝无思想。许多言之有物的伟大读物都证明了这个定义的正确。 任何大作家的作品,绝不能每一部都好,总有优劣不齐。这当然是句老生常谈但好像一切老生常谈无人把它挂在心上。我们为某一部作品写得好因而爱好他的作品。这是人之常情。不过爱上了作者以后,我们每每对它
21、起了偏袒,推爱于他的全部作品,一股脑儿都认为是圣经宝典。催眠得自己丧失了辨别力。甚至不许旁人有选择权。对莎士比亚的 bardolatry 就是个例。这可以算“专家”的职业病,仿佛画师的肚子痛和女佣的膝盖肿胀;专门研究某一家作品或某一时期作品的人,常有这种不分皂白的溺爱。专家有从一而终的贞节,死心塌地的忠实,更如卑士麦所谓。崇拜和惯倒的肌肉特别发达,但是他们说不上文艺鉴赏,正像沙龙的女主人爱好的是艺术家,不是艺术,或影剧迷看中了明星,并非对剧艺真有兴趣。 “文如其人”这句话靠不住。许多人做起文来尤其是政府或硬性的学术文字一定要装点些文艺辞藻,扭捏出文艺姿态说不尽的搔首弄姿。他们以为这样才算是“文
22、”。“文如其女人”似乎更确切些;只希望女人千万别像这种文章。 (选自钱钟书杂言关于著作的原载观察周刊第四卷第二期一九四八年三月六日)(分数:10.00)(1).文中“他的骄傲”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分数:2.00)A.对作品的自信B.对作品的过高估价C.创作的主动权D.作者的自尊心(2).作者用“画师的肚子痛与女佣的膝盖肿胀”比喻了文艺批评中怎样的一种具体形象:(分数:2.00)A.贬低B.实事求是的评价C.溺爱D.无所适从(3).作者为什么对“不虞之誉”疾恶如仇:(分数:2.00)A.丧失了创造性B.缺乏智慧C.求全责备D.亦步亦趋(4).下面对本文内容和写作方法分析不恰当的选项是:本文既批评
23、了“不虞之誉”,也批评了“求全之毁”,论述全面、周详、深刻。莎士比亚的 bardo1atry 并不是他的优秀代表作。全文重点在 1、3 段;2、4 段可看做“辅助性文字”,或补充证明某一观点,或作延伸,连带批评了相关的某种现象。段间隔行形式与题目内容保持了一致。无论是作家作品。还是文艺批评,都要讲究良好文风,“文如其女人”“搔首弄姿”,最不可取。作者提倡:作家要写真实,不媚俗;批评家要讲客观,不溢美。(分数:2.00)A.B.C.D.(5).文中划线的句子,对其复句关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B.并列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C.转折关系递进关
24、系递进关系递进关系D.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读 书 断 想 钟长江 书和太阳一样,能够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是我们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塞缪尔说过,好书可以引为诤友。好书与我们亲善相处,年轻时从中汲取乐趣与教诲,到鬓发染霜,则带给我们以亲抚和安慰。 一窗明月的夜晚,远离了纷繁喧嚣的尘世、是是非非的人群一书在握。热茶一杯,静心读了下去。渐渐便觉茶香满口书香满纸,尽可以刘伶醉酒,放浪形骸一 开心处开怀大笑,伤心处黯然神伤,激奋处拍案而起 仰观苍天,俯察大地,一种腋生双翼的感觉油然而生。精骛八极思接千载,神游古今,可以大荒无限,咫尺千里,豆芥巨观缩龙成寸。 自由自在晶莹剔透的灵魂啊,分明
25、已化作奔月的嫦娥。 静且美的冬夜,就着火炉,温一壶酒,读那些又静又美的书 t 可以是红楼梦可以是瓦尔登湖、追忆似水年华,可以是张岱的西湖梦寻、袁枚的小仓山房尺牍、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可以是周作人的小品,唐鎪的书话。当然,日本古代作家的随笔也可以,英国作家包斯威尔的约翰生传也可以,板桥杂记、香艳丛书也没什么不可以。 古人刘向云: 书犹药也 ,善读之可以医愚。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忧愁烦恼袭来时,不妨读唐诗,吟宋词,看艾芜的南行记。如此,春天的风秋天的雨会渐渐冷却你急躁的情绪;弯弯的小桥潺潺的流水,可慢慢松弛你绷紧的神经。不知不觉中,你悠悠南行,那溪头卧剥莲蓬的小儿,那岭南见客羞
26、遮面的村姑,无一不使你怡然自得,超然物外。此时烦恼何在!忧愁何存! 一个生活得丰富圆满的人,是不会没有寂寞的。对于每个人来说,他人永远是水,自身永远是鱼。即或能在水里自由地游弋,也不能够溶于水,更不能与水合一。固然有挚友的安慰,情人的蜜语,但是所有的思想与情感,只能被理解,无法被分享。无论一人独处,还是朋友聚会,那一丝半缕的寂寞之感,都会不召自来,你泪流满面,读了又读,身外的一切有如潮水般退去,袒露出一片宁静而安详的心灵的沙滩。世界尽管像大海一样在周围起伏汹涌你却可以仰观星空,俯察贝石,安之若素,处之泰然。 这是一个孤独的境界 !也是一个充实的境界。读千赋则善赋。读的书多了,便有了写作的欲望。
27、没有为文造情的浮华,没有少年强说愁的伪善,一切顺其自然。有如小河小溪的水满了,就要向外溢。 虽稚嫩但不失清纯,虽浅显而不失率真, 我想,这样“言为心声,发而为诗”的文字就有其存在的价值。 生活是一本大书,生存是一种哲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智者所为。倘若能不囿于书,进而举一反三,引发出独到的思考和见解,则是一种生存之上的大境界了。(分数:10.00)(1).联系第二段内容来看,“自由自在晶莹剔透的灵魂啊,分明已化作奔月的嫦娥”,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分数:2.00)A.读书产生丰富的联想B.读书能够产生智慧C.读书使人心灵得到净化、升华D.读书能够提升知识水平(2).从第四段内容来看,读书可以起
28、到几项作用?(分数:2.00)A.2B.3C.4D.5(3).联系第五段内容来看,“这是一个孤独的境界”指什么:(分数:2.00)A.傲岸不群B.独有的思想与情感C.鹤立鸡群D.思想上的偏执(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选项是;作者认为书可以给人精神上的营养,好书可为诤友,好书可以相处一生。静美的冬夜,火炉温酒,读静美的书,这是读书的乐趣所在。“他人永远是水,自身永远是鱼”,是说一个人不能离开他人。但又要有自己独有的思想与情感。作者认为读书多了,就会顺其自然地写出虽稚嫩但不失清纯、虽浅显而不失率真的文字。作者认为读书而能不囿于书。体会生活而引发独到的思考和见解,才是人生的高境界、大境界
29、。(分数:2.00)A.B.C.D.(5).对标以序号的句子的修辞手法说法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为暗喻为排比为明喻为对偶B.为暗喻为夸张为暗喻为对比C.为明喻为排比为暗喻为对偶D.为明喻为夸张为明喻为对比近视与阅读的复杂关系 近视是一种颇为神秘的现象,科学家们还不能确切地说出造成近视的原因。有关的遗传学研究表明,在近视比较严重的家族里,近视确实能够遗传,可是谁都搞不清楚内在的原因。最近,美国眼科医生道格拉斯弗雷德里克又重新提出丹麦眼科医生恩斯特戈德史密特早在 1990 年就提出的理论: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 戈德史密特医生对近视问题作过全面的研究。他举过这样一个例子:芬兰北部的
30、拉普人 20 世纪 50 年代的时候还生活在远离现代文明的纯朴环境中。他们捕鱼狩猎,只有在织补渔网和吃鱼的时候才会近距离地看某个物体,眼睛不需要经常地调节焦距,因而不易疲劳。那时候,芬兰北部的近视率只有 1。后来,拉普人的孩子开始读书写字,到 1982 年的时候,这一地区的近视率已经上升到 12。这就是戈德史密特医生最早提出的“阅读使人近视”的理论依据。 现在,弗雷德里克医生再次提出这种看法。他在英国医学杂志周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说:“有关的新数据表明,小时候的视觉经历,眼睛所承受的负担,影响一个人眼睛的生长以及眼球的折射功能。” 很多戴眼镜的近视患者都说,在他们小的时候,父母是不让他们在
31、光线昏暗的地方或者行驶的汽车上读书的,也不让他们把书拿得太近,可是他们照样得了近视。所以,佛雷德里克医生说,眼睛的注视方式能够影响眼睛的生长发育,并影响眼睛的折射 。他认为长时间的阅读和由此引起的视网膜模糊可以造成近视。 像在他之前的许多医生一样,弗雷德里克医生的结论也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原本视力很好的土著居民,在接受现代文明教育之后逐渐开始近视。而且人的受教育水平与近视的患病率及严重程度也有关系。譬如律师、记者、医生和经常使用显微镜工作的人就比农民更容易近视。 但是,这个理论也有不能让人信服之处:既然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更容易近视,既然近视与眼睛的调节有关,该怎么解释在花同样多的时间看
32、电视、读报纸和玩电脑的人群中,有的人近视了,而有的人却没有呢? 当然,近视还和遗传有关。有专家认为单卵双生儿比同卵双生儿更容易近视,而且父母眼球的折射疾患比较容易遗传给孩子。如果父母近视,即使他们的孩子年龄尚小,还未出现近视,可是比起那些父母不近视的孩子,他们的眼球已经被拉长了。 实际上,在生命孕育的最初阶段,一切就已经注定了。几乎在母亲怀胎不到三个月的时候,胎儿的眼睛就已经完成了它的生长过程。在这个发育阶段里,感染、早产或不正常的光线等因素都有可能使胎儿的眼球纵轴过度拉长,从而埋下隐患。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治疗近视眼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或许将来近视患者不必再戴眼镜或是做手术,只需吞
33、几粒药片,就能治好。(分数:10.00)(1).对文中有关戈德史密特和弗雷德里克两人观点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戈德史密特先提出“阅读使人近视”的观点,弗雷德里克发展了这一观点,进一步指出“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B.戈德史密特只是以他所观察到的一些事实为根据提出观点,弗雷德里克提出观点时,既立足于事实,又有理论分析。C.弗雷德里克认为,小时候的视觉经历、眼睛所承受的负担和眼睛的注视方式影响一个人眼睛的生长以及眼球的折射功能,因而他指出“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D.弗雷德里克不仅指出长时间的阅读和由此引起的视网膜模糊可以造成近视,而且指出近视还和遗传有关。(2).对第五
34、自然段中“人的受教育水平与近视的患病率及严重程度也有关系”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近视的患病率相应增高,近视的程度也相应加重。B.人们受教育水平提高后,更懂得保护视力,因而近视的患病率相应降低,近视程度也相应减轻。C.人们受教育水平提高后,阅读时间更长,近视的患病率相应增高,但他们眼睛近视了能积极治疗,近视的程度未必加重。D.人的受教育水平与近视的患病率及严重程度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因人而异,不宜作机械的判定。(3).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分数:2.00)A.“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的理论并不能解释花同样多的时间看电视、读报纸和玩电脑
35、的人群中,有的人近视、有的却不近视的原因。B.导致近视的因素有:过早阅读,遗传,怀孕的母亲感染、早产或受到不正常的光线照射等。C.造成近视的确切原因、近视能够遗传的内在原因、治疗近视眼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都是有待科学家研究解决的课题。D.治疗近视眼的前景可以乐观,将来近视患者通过服药就能治好,不必再戴眼镜或做手术。(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近视患者中绝大多数与父母近视有关。B.长时间阅读和写作的学者、编辑、律师等人鼻梁上架眼镜的居多。C.重视用眼卫生对预防近视有作用,只要这样做的人就不容易近视。D.科学家至今尚不能说明造成近视的确切原因,因而近视
36、能够遗传的说法只能是部分地符合实际。(5).文中划线的句子,对其复句关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并列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并列关系B.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C.并列关系递进关系递进关系递进关系D.递进关系因果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汉字的优点是否即是一切象形文字的优点呢?笔者认为,汉字决非仅仅是象形文字。汉字不仅具象(象形),而且有想象(形声、会意、转注)和抽象(指事、假借)。古人的“六书”法则早就指出了这一点。汉字是兼具象、想象与抽象三者为一体的艺术化文字。这恰恰道出了汉字永存于世的最根本的奥秘。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正因为缺少了这一点,从而变成了人类历史文
37、明陈迹。汉字从它被创造的第一天起,就不仅是信息运载的工具,也是中国人赋予美感的艺术创作对象。世界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个民族(学习汉字的日本人等除外)像中国人这样,把书写自己民族的文字当作民族最崇高的艺术创作来对待。中国人的汉字书法,从甲骨文起,每一次字体的嬗变,都伴随着艺术美感的集约化过程。正是这种过程,逐渐造就了汉字的信息“集装箱”功能。换言之,是中国人对美感的无穷无尽的追求引领着民族文字的进化和发展。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实际上人类文明也是由人类的美感引导着向前进化和发展的。这是一个深刻的人性的真理。 中国的汉字书法是一门从具象出发,而兼及想象和抽象的综合性视觉艺术,他给予人们的美感不仅是崇高、和
38、谐。自由,而是集崇高、和谐、自由于一体的温柔敦厚、安定平和、淡泊隽永。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值得人们欣赏的是它的艺术品位、风味和韵味。味道离不开作品,也无不与作者的人品、文品具有千丝万缕的牵连。纵览古来的书法名家,很少有仅以书技名世者,钟张二王、欧虞颜柳、苏黄米蔡,赵董文祝,不是朝廷名臣,便是文坛名将。书法艺术的品位紧紧与人品、文品关联。如同汉字的贵族气,或言精英气更恰当,不过这种精英气也极易变成庸人气。在这里,高雅与低俗,往往在乎人。正因此,中国书法艺术有别于雕塑、绘画、音乐等再现自然美感的艺术,而是具有浓厚的人性美感、自我表现意味的艺术。人们通常说,书如其人,字如其人,这是极有道理的。写字不仅判
39、断人,更能培育人,这与书法艺术的综合特点分不开。笔者认为,书法的美育价值更甚于它的审美价值,极有利于综合开发儿童(乃至成人)的空间具象、运动(时间、速度)想象和符号抽象的直觉能力,从而极有利于全面地调动人类感官和大脑两半球的智慧和潜能。 (节录自黎鸣汉字:统一人类语言的最佳选择,略有删改)(分数:10.00)(1).文章首段加点的“这”指代的是:(分数:2.00)A.汉字具象(象形)B.汉字有想象(形声、会意、转注)C.汉字有抽象(指事、假借)D.汉字兼具象、想象与抽象三者为一体(2).下列关于汉字的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汉字是象形文字,它具有一切象形文字的优点。B.汉字
40、是兼具象、想象和抽象三者为一体的艺术化文字。C.汉字永存于世的根本奥秘在于它具有美感D.汉字被创造出来以后就具有信息“集装箱”的功能。(3).汉字书法的美育价值最重要的一项是:(分数:2.00)A.汉字书法既能判断人,更能培育人。B.综合开发青少年空间具象、运动想象和符号抽象的直觉能力。C.开发人类大脑两半球的智慧潜能。D.消除庸人气,培养精英气,培养高品位的人才。(4).这两段文字的内容要点概括比较准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汉字的优点和汉字书法艺术的魅力。B.汉字的美感及其书法的审美价值、美育价值。C.汉字的美感和汉字书法艺术的特点。D.汉字的优点及汉字书法艺术的价值。(5).根据
41、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汉字的信息“集装箱”功能,是说汉字是文化信息、人类生活意义的载体。B.汉字的学习规律与人类的认识与发展规律是一致的。C.汉字的进化和发展同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具有天然有机的契合D.汉字的进化和发展的动力在于中国人对美感的不断追求工程硕士(GCT)语文-试卷 105 答案解析(总分:11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选择题(15 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数:2.00)_解析:2.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分数:2.00)A.宦 官 豢 养 盥
42、洗 患 得患失 风云变 幻B.莅 临 乖 戾 官 吏 呕心 沥 血 不寒而 栗 C.翌 日 对 弈 肄 业 苦心孤 诣 雄关险 隘D.羡慕 汗腺 霰弹 谄媚阿谀 借花献佛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准确识记汉语常用词语语音的能力。A 盥洗的“盥”读 gun,与其他字读 hun 不一样;C 雄关险隘的“隘”读 i,与其他字读 y 不一样;D 霰弹的“霰”读 xin,谄媚阿谀的“谄”读chn,与其他字读 xin 不一样。)3.下列成语中,加下划线的意义都不相同的一组是:(分数:2.00)A.沽 名 钓誉 徒有虚 名 不可 名 状B.栉 风 沐雨 风 声鹤唳 移 风 易俗C.横 生 枝节 起死回 生 无中
43、 生 有D.动 人心弦 兴师 动 众 动 辄得咎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字义的准确理解。A“沽名钓誉”、“徒有虚名”的“名”意为名声,同义,“不可名状”的“名”为说出之义;B“移风易俗”的“风”为民风之义,不同于“栉风沐雨”、“风声鹤唳”的风雨之“风”义;C“横生枝节”、“无中生有”的“生”同为产生之义,“起死回生”的“生”为生命之义;D“动人心弦”的“动”为感动之义;“兴师动众”的“动”为发动之义;“动辄得咎”的“动”为举动之义。)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分数:2.00)A.长达两个小时的谈心会,积存于代表们心中的疑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除。B.公司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44、使原材料的消耗比过去节省了将近一倍。C.当地教育部门采取的各种办法,努力培养和提高中学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D.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对公众开放,为广泛开展群众文体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语法知识。A 搭配不当,“消除”就是没有了,不能用“一定程度”修饰,应删去“一定程度的”;B 搭配不当,“节省”不能说“一倍”。可改为“一半”;C 一是成分多余,应去掉前句的“的”字,二是搭配不当,“培养”不能与“水平”搭配,应删去“培养和”三字。)5.下列各句中,语义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分数:2.00)A.老张也喜欢到公园里去打太极拳。 B.他连你都不认识,又怎么会认识我呢?C.他抬头一
45、看,发现那幅画上头有一只苍蝇。D.辩论赛上,正方对反方的反驳是有充分准备的。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歧义句。B 他“又怎么会认识我”意为他不认识我,但疑问的口气,表示对他不认识我的怀疑,又可以理解为他认识我;C“画上头”也可以理解为画上面,苍蝇不知是在画上头还是在画上面;D“反驳”既可以理解为正方的,也可以理解为反方的。)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分数:2.00)A.生命如风,创造着春的精致;生命如月,辉映着夏的清凉;生命如水,荡涤着秋的萧瑟;生命如云,浮掠着冬的悲伤。B.那些细碎的往事,当时只是寻常,如今却变成钻石一样晶莹纯粹的回忆。C.清晨,迎着朝阳,红领巾们带着小树苗去
46、参加植树活动了。 D.儿子是箭,父亲是弓,要想把箭射得更远,父亲的背便愈弓。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修辞知识。A“生命如风”为明喻,并且有排比的修辞手法;B“变成钻石一样”为明喻;D“儿子是弓,父亲是箭”为暗喻。)7.下列关于文史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分数:2.00)A.元代王实甫的传奇剧西厢记,描写书生张珙和相国小姐崔莺莺从相爱到结合的曲折过程,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B.秦末战乱,刘邦于公元前 206 年攻占秦都成阳,废除秦朝的严刑峻法,召集关中父老宣布法令:“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史称“约法三章”。C.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贵族青年奥涅金,是俄国文
47、学史上第一个所谓“多余人”的形象。D.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新月诗派”的骨干,有猛虎集、志摩的诗等诗集。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和历史知识。徐志摩应为“新月诗社”的骨干,或者为“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8.“天才并不比其他人有更多的光,但他有一个能聚集光至燃点的特殊透镜。”这句话的意思是:(分数:2.00)A.天才之为天才,并非由于他才华出众,而在于他善于发挥别人没有的特长。B.天才之为天才,并非由于他有多种才能,而在于他能综合发挥这些才能。C.天才之为天才,并非由于他比别人有更多才能,而在于他能集中发挥这些才能。 D.天才之为天才,并非由于他的才华有更多光芒,而在于他能逐渐发挥这些光芒的能量。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句意的理解。注意“聚集光至燃点”的含义是集中能量,因此选 C 项。)9.火车票上有“限乘当日当次车,在日内到有效”的说明,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分数:2.00)A.日内乘车,日内到达有效。B.若不乘当次车,当日到达也无效。C.可以在第日乘车,当日到达有效。D.限乘当日当次车,若中途下车,日内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