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硕士(GCT)语文-试卷 10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选择题(15 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数:2.00)_2.选出加下划线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分数:2.00)A.稔知 (rn 熟悉) 潜 力(qin 隐藏) 忖 度(cn 揣度) 悭 吝 (qin 吝啬)B.弹 劾 (h 免职) 攻 讦 (ji 百斥责别人的过失) 道 劲 (jng 有力) 裨 益(b 补)C.翔 实(xing 详细) 悚 然(sng 害怕) 矜 持(jn 拘谨) 披 靡 (m 倒下)D.笃 信(d
2、 忠实) 僭 越(jin 超越本分) 赧 颜(nn 因羞愧而脸红) 矫 命(jio 假托)3.下列成语中字形全部有错的一组是:相形见绌走投无路一触即发声名狼藉既往不咎陈词滥调投机捣把英雄倍出称心如意直接了当(分数:2.00)A.B.C.D.4.下面四组加下划线词,哪个组的意思完全一样:(分数:2.00)A.苟 且偷安 一丝不 苟 不 苟 言笑 苟 延残喘B.过 犹不及 过 目成诵 大喜 过 望 勇于改 过/C.投 袂而起 走 投 无路 投 其所好 投 桃报李D.适 得其反 适 可而止 适 逢其会 身材 适 中5.对下列病句分析最确切的一组是:甲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 6 门功课平均都在 9
3、0 分以上。乙考试开始后。大约过了半小时,就有人陆续交卷了。丙如果作者的想象脱离了人物的思想实际,过于夸大人物的事迹,反而可能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用词褒贬失当句子承接不当语意自相矛盾词语位置错乱 (分数:2.00)A.B.C.D.6.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分数:2.00)A.上山那条路,除非他,没人认识。B.出席这次座谈会的有我校教师和学生代表十多人。C.最近,为某校年事已高的王老师诊治的医生惊奇地发现,他患了多年的心脏病竟然不治而愈。D.李厂长抢在其他人前面急忙表态:我们无条件完成这项任务。7.重新组写下面材料,使之成为一句话的广告,字数不变,正确的一项是:有七十年历史的三阳食品
4、店中华老字号商店以经营宁绍帮南北货商品为特色共有五开间门面的坐落在中山路上(分数:2.00)A.B.C.D.8.与“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组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分数:2.00)A.B.C.D.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B.散曲包括套曲和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曲子形式体式比较自由。C.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
5、格的一部作品集。D.惠特曼是美国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对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影响很大。1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丘吉尔曾组织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苏俄;1941 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他主张“给俄国和俄国人以一切可能的援助”;1946 年 3 月,他又发表铁幕演说。对上述史实作出的正确结论不包括:(分数:2.00)A.丘吉尔是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的忠实卫士B.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结盟C.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D.英国政府对社会主义国家根本立场不断改变11.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要判有期徒刑或拘役。”这表明:(分数:2.00)
6、A.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C.公民在国家和社会中居于主人翁地位D.国家工作人员既要享受权利,也要履行义务12.著作权法规定,演绎权属于:(分数:2.00)A.修改权B.发表权C.保护作品完整权D.著作财产权13.裴斯泰洛齐认为:“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这句话反映了:(分数:2.00)A.教育无目的论B.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C.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效能主义的教育目的论14.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规律支配的,它应同:(分数:2.00)A.待
7、售商品的价格水平成反比B.待售商品的数量成反比C.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D.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1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不应将加酶洗衣粉在沸水中使用B.所有消化酶只在消化道中起作用C.麦芽糖酶水解后为许多氨基酸分子D.淀粉酶可高效催化淀粉为麦芽糖16.2000 年 8 月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北冰洋的巴仑支海失事沉没,沉没地点位于北极圈内,据新闻报道打捞遇难官兵遗体的工作一直持续到了 11 月,你认为使工作人员能够在这一海域持续打捞工作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分数:2.00)A.先进的破冰船B.冰下潜水技术的成功运用C.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水不冻D.极
8、昼使这一海域白天时间增长二、填空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7.填空题(15 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数:2.00)_1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最为的。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他们的亲身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时就可能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分数:2.00)A.关注 体验 碰撞 诱发B.关心 经历 碰撞 导致C.关注 体验 冲突 导致D.关心 经历 冲突 诱发1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像笼着的轻纱的梦。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着弟弟在窗前的长夜孤灯,
9、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么多年,使他到现在还活得健壮。(分数:2.00)A.还 尽管 而且 虽然B.又 即使 但是 同时C.就 如果 那么 然而D.又 虽然 可是 而且20.依次填人下面一段话中标序号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 )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入骨三分”,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今天这节课要学习他的名篇( )促织( ),让我们
10、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分数:2.00)A., 。B.,; ?C.。;“”。D.。,“”?21.填人下旬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仙人掌啊,你果真是有情有爱、有血有肉的生灵吗?可是,你又为何脉脉含情不语呢?我在你的身旁,久久凝望着,思忖着(分数:2.00)A.你果真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吗?B.你果真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了。C.你难道不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吗?D.你难道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吗?22.学习古诗,不仅是为了学习欣赏,古人许多文质兼美的诗句,仍然活在我们今天的语言里。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旬“,”,今人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
11、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分数:2.00)A.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B.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D.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23.莎士比亚名剧描写了丹麦王子对谋杀他父亲、骗娶他母亲并篡夺了王位的叔父进行复仇的故事。(分数:2.00)A.第十二夜B.李尔王C.奥赛罗D.哈姆雷特24.下列这首唐诗的顺序已打乱,请选出诗中的颈联和颔联。出师未捷身先死 映阶碧草白春色两朝开济老臣心 锦官城外柏森森隔叶黄鹂空好音 丞相祠堂何处寻三顾频烦天下计 长使英雄泪满襟以上诗句中颔联为句和句;颈联为句和句。(分数:2.00)A.,B.,C.,D.,25.年
12、,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 12 个国家的代表,在集会,签订了,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分数:2.00)A.1949 华盛顿 北大西洋公约B.1949 布鲁塞尔 北大西洋公约C.1952 巴黎 北大西洋公约D.1949 伦敦 北大西洋公约26.巴斯德说:“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分数:2.00)A.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B.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C.认识来源于有准备的头脑D.在认识过程中机遇具有重要作用27.根据我国法律,属于直系血亲。(分数:2.00)A.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B.叔侄关系C.同父异母的兄弟关系D.亲家关系28.病菌能使身体
13、衰弱的人致病,而对体魄健壮的人却无可奈何,西方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可以使意志薄弱者迷失方向,失去人格,而对意志坚强的人却无能为力,这说明。(分数:2.00)A.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作用。是无足轻重的,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B.外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C.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决定着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29.公民购买债券、银行储蓄、参加商业保险的共同点是。(分数:2.00)A.都以获利为主要目的B.都是支援国家经济建设C.个人投资,利国利己D.都晕风险投资行为30.地壳厚度的和硅铝层的分布状态,是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数:2.0
14、0)A.均匀 连续B.不均 不连续C.均匀 放射式D.不均 连续31.内生矿床一般由活动形成。外生矿床一般由作用形成,变质矿床是由作用形成的。(分数:2.00)A.地幔 地壳 张裂B.岩浆 地壳 张裂C.岩浆 沉积 变质D.地幔 地壳 变质32.滥伐森林,必然破坏自然界的,滥垦草原会造成土地。(分数:2.00)A.生态平衡 沙漠化B.食物链平衡 沙漠化C.生态平衡 干涸和退化D.食物链平衡 干涸和退化三、阅读理解题(总题数:6,分数:42.00)33.阅读理解题(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_34.像妈蚁、蜜蜂等社会性昆虫的群聚生活,个体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同
15、时又通力合作,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它们相互之间是的关系。(分数:2.00)A.种内互助B.互利寄生C.摘食D.竞争“温室效应”与“阳伞效应” 在近百万年的地球气温变迁中,严寒的冰河期和温暖的间冰期曾交替出现。在冰河期,陆地冰川遍地。海水相对减少,海平面比今天要低 100145 米。而在间冰期,冰川融化,海平面比今天要高 1530 米。今天,人类居住的地球冰河尚未完全消失,可认为是处于冰河期的末尾。现在令人关注的是:地球今后是继续变暖使冰河期彻底结束而迎接间冰期到来呢?还是再次从寒冷又进入一个新的冰河期?人类对此虽尚难以预测,但“温室效应”和“阳伞效应”能给我们提供某些启示。 人类对地球气温变化
16、的干预能力虽然极其渺小,但因为地球表面温度的平衡是以十分微妙的力学关系来维持的,只要对它施以较少的能量,就有打破热平衡的可能。人类活动可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尘埃、水汽等增加,改变大气的成分,也能影响大气的透明度和热能辐射,从而导致地球气温发生变化。而导致地球气温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温室效应”和“阳伞效应”。 地球外围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能够投射太阳短波辐射,使热能容易到达地球表面;而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又有极强的吸收能力,即能将地球释放的热能截留在二氧化碳层内,不致逸入宇宙空间,同时通过逆反射又将热能返回地面。所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稍有增加,就会导致地面温度上升,全球气温变暖,即为“温室效应”。
17、而“阳伞效应”实质上是大气中人为尘埃的气候效应。大气中除火山爆发等自然原因产生尘埃外,人为因素产生的尘埃日益增加。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通过工厂、交通工具和家庭炉灶及焚烧垃圾等产生的烟尘、废气,正越来越多地散发着大量的微尘离子,造成大气污染。对大气尘埃的气候效应,一般认为微尘能把阳光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减少和削弱到达地面的辐射能,这样使地球表面温度降低。大气尘埃所起的这种“遮阳伞”的作用称为“阳伞效应”。此外,尘埃还有吸湿特性,可把周围的水汽凝结在自身表面促进和增加层云雾的形成。云雾又能阻挡和减少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也可使地面降温。如果大气污染使下层云量增加到一定限度时,就会使冰河期再现。
18、 综上可看出当因人为的因素而被打破时,就会导致地球气候的急剧变化。但这其中是“温室效应”作用强,还是“阳伞效应”影响大,人们还难以定论。许多科学家认为地球正在变暖,这样会导致冰川融化;而也有些气象学家根据多方面的气象资料分析,认为地球将进一步变冷,可能面临着一个新的小冰河期的到来。对于这一全球性的气温问题,到底是正在变暖还是逐渐变冷,科学家们正在积极探索之中。 (节选自杨叔子主编探索未知世界,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有删改)(分数:10.00)(1).下列关于人类活动与全球气温变化关系的说法,表述最准确的是:(分数:2.00)A.人类对地球气温变化的干预能力极其渺小。B.人类活动可使大
19、气中的二氧化碳、尘埃、水汽等增加,改变大气的成分,从而造成局部气温的变化。C.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大气的成分打破地球的热平衡,从而导致全球气温的变化。D.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效应”和“阳伞效应”,直接导致全球气候的剧烈变化。(2).根据文意,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对地球温度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二氧化碳能够透射太阳短波辐射,使热能容易到达地球表面从而使地面增温。B.将地球释放的热能截留在二氧化碳层内,同时通过逆反射又将热能返回地面。C.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稍有增加,就有可能破坏地球热平衡,导致全球气温变暖,造成“温室效应”。D.二氧化碳对地面的短波辐射有极强的吸收能力。能截留住地球释放
20、的热能。(3).下列关于“阳伞效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阳伞效应”实质上是大气中人为尘埃的气候效应。B.火山爆发等自然原因产生的尘埃是“阳伞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C.大气中的微尘能把阳光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减少太阳辐射。使地面降温。D.尘埃的吸湿特性可以促进云雾的形成,起到“阳伞效应”。(4).结合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人最恰当的词语。(分数:2.00)A.地球的力学平衡B.地球能量平衡C.地球稳定的热平衡D.“温室效应”和“阳伞效应”的平衡(5).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推论不成立的是:(分数:2.00)A.目前地球尚处于冰河期。B.“温室效应”和“阳伞效应”此消彼长,
21、将导致地球冷暖平衡。C.无论是“温室效应”还是“阳伞效应”,都有可能使地球气候发生急剧变化。D.二氧化碳和人为尘埃分别是“温室效应”和“阳伞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丁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她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
22、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那王小
23、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就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遂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节选自刘鹗老残游记,齐鲁书社,1985,个别用
24、字有改动)(分数:10.00)(1).结合上下文,在文中划横线处填人最恰当的词句。(分数:2.00)A.高贵典雅B.艳而不俗C.清而不寒D.风韵犹存(2).文章除了描写王小玉的歌声,还着重描写了她的:(分数:2.00)A.唇齿B.眼睛C.动作D.体态(3).文中写歌声“像一线钢丝抛人天际”,不是指:(分数:2.00)A.高亮悦耳B.富有弹性C.飞扬飘逸D.余音绕梁(4).形容王小玉的说唱,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分数:2.00)A.拟人B.夸张C.比喻D.排比(5).文章用各种感官感觉的描写来表现王小玉的歌声。下列选项中与文章不符的是:(分数:2.00)A.触觉、听觉、味觉B.听觉、味觉、视觉
25、C.触觉、味觉、视觉D.听觉、触觉、视觉二丑艺术 浙东的有一处的戏班中,有一种脚龟叫作“二花脸”,译得雅一点,那么,“二丑”就是。他和小丑的不同,是不扮横行无忌的花花公子,也不扮一味仗势的宰相家丁,他所扮演的是保护公子的拳师,或是趋奉公子的清客。总之:身分比小丑高,而性格却比小丑坏。 义仆是老生扮的,先以谏诤,终以殉主,恶仆是小丑扮的,只会作恶,到底灭亡。而二丑的本领却不同,他有点上等人模样,也懂些琴棋书画,也来得行令猜谜,但倚靠的是权门,凌蔑的是百姓,有谁被压迫了,他就来冷笑几声,畅快一下,有谁被陷害了,他又去吓唬一下,吆喝几声。不过他的态度又并不常常如此的,大抵一面又回过脸来,向台下的看客
26、指出他公子的缺点,摇着头装起鬼脸道:你看这家伙,这回可要倒楣哩! 这最末的一手,是二丑的特色。因为他没有义仆的愚笨,也没有恶仆的简单,他是智识阶级。他明知道自己所靠的是冰山,一定不能长久,他将来还要到别家帮闲,所以当受着豢养,分着余炎的时候,也得装着和这贵公子并非一伙。 二丑们编出来的戏本上,当然没有这_种脚色的,他那里肯;小丑,即花花公子们编出来的戏本,也不会有,因为他们只看见一面,想不到的。这二花脸,乃是小百姓看透了这一种人,提出精华来,制定了的脚色。 世间只要有权门,一定有恶势力,有恶势力,就一定有二花脸,而且有二花脸艺术。我们只要取一种刊物,看他一个星期,就会发见他忽而怨恨春天,忽而颂
27、扬战争,忽而译萧伯纳演说,忽而讲婚姻问题;但其间一定有时要慷慨激昂的表示对于国事的不满:这就是用出末一手来了。 这最末的一手。一面也在遮掩他并不是帮闲,然而小百姓是明白的,早已使他的类型在戏台上出现了。 一九三六年六月十五日 (选自鲁迅准风月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分数:10.00)(1).“二丑们编出来的戏本上,当然没有这一种脚色的。”这句话中的“二丑”指的是:(分数:2.00)A.智识阶级B.戏剧作家C.担任二丑脚色的演员D.言行与“二丑”脚色相类似的某些文人(2).对社会生活中的“二丑们”,作者在文中的态度是:(分数:2.00)A.抨击B.怜悯C.讽刺D.戏谑(3).下列句子,能
28、反映“二丑”作为权门帮闲性质的是:(分数:2.00)A.身份比小丑高,而性格却比小丑坏。B.尽管装着和这贵公子并非一伙,但他倚靠权门,凌蔑百姓,受着豢养,分着余炎。C.他没有义仆的愚笨,也没有恶仆的简单,他是智识阶级。D.有谁被压迫了,他就来冷笑几声,畅快一下,有谁被陷害了,他又去吓唬一下,吆喝-几声。(4).对“二丑”与其主子关系性质的说法,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主仆B.主客C.名客实仆D.不客不仆(5).第五段“这就是用出末一手来了”一句中的“末一手”,在舞台表演中指的是:(分数:2.00)A.遮掩他并不是帮闲。B.他将来还要到别家帮闲。C.一定有时要慷慨激昂的表示对于国事的
29、不满。D.一面又回过脸来,向台下的看客指出他主子的缺点。“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这真是造物主骗人的一大诡计!这有一个比喻的故事:某农夫每天朝晨抱了犊而跳过一沟,到田里去工作,夕暮又抱了它跳过沟回家。每日如此,未尝间断。过了一年,犊已渐大,渐重,差不多变成大牛,但农夫全不觉得,仍是抱了它跳沟。有一天他因事停止工作,次日就再不能抱了这牛而跳沟了。造物的骗人,使人流连于其每日每时的欢喜而不觉其变迁与辛苦,就是用这个方法的。人们每日在抱了日重一日的牛而跳沟,不准停止。自己误以为是不变的,其实每日在增加其劳苦! 我觉得时辰钟是人
30、生的最好的象征了。时辰钟的针,平常一看总觉得是“不动”的;其实人造物中最常动的无过于时辰钟的针了。日常生活中的人生也如此,刻刻觉得我是我,似乎这“我”永远不变,实则与时辰钟的针一样的无常!一息尚存,总觉得我仍是我,我没有变。还是留连着我的生,可怜受尽“渐”的欺骗! “渐”的本质是“时间”。时间我觉得比空间更为不可思议,犹之时间艺术的音乐比空间艺术的绘画更为神秘。空间姑且不追究它如何广大或无限,我们总可以把握其一端,认定其一点。时间则全然无从把握,不可挽留,只有过去与未来在渺茫之中不绝地相追逐而已。性质上既已渺茫不可思议,分量上在人生也似乎太多。因为一般人对于时间的悟性,似乎只够支配搭船乘车的短
31、时间;对于百年的长期间的寿命,他们不能胜任,往往迷于局部而不能顾及全体。试看乘火车的旅客中,常有明达的人,有的宁牺牲暂时的安乐而让其座位于老弱者,以求心的太平(或博暂时的美誉);有的见众人争先下车,而退在后面或高呼“勿要轧,总有的下去的!”“大家都要下去的!”然而在乘“社会”或“世界”的大火车的“人生”的长期的旅客中,就少有这样的明达之人。所以我觉得百年的寿命。定得太长。像现在的世界上的人,倘定他们搭船乘车的期间的寿命,也许在人类社会上可减少许多凶险残惨的争斗,而与火车中一样的谦让,和平,也未可知。 (选自丰子恺缘缘堂随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个别用字有改动。)(分数:10.00)(1).
32、第一段中,作者引用那个比喻的故事,意在说明:(分数:2.00)A.人们每日在抱了日重一日的牛而跳沟,不准停止。B.自己误以为是不变的,其实每日在增加其苦劳!C.造物的骗人,使人流连于其每日每时的生的欢喜而不觉其变迁与辛苦,就是用这个方法的。D.“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2).作者认为时辰钟是人生最好的象征,因为(分数:2.00)A.时辰钟像“渐”一样,一直在欺骗我们。B.时辰钟的针平时不动,就好像人生的我也始终是我。C.时辰钟的针是最常动的,就好像人生中的我也是无常的。D.时辰钟的针看似不动。实则常动,就像人生中的我,
33、刻刻是我,又刻刻在变。(3).第三段中,在划线处填入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个是:(分数:2.00)A.不过B.而且C.因为D.所以(4).下列词语与第一段和第二段中“骗”和“欺骗”的含义最接近的是:(分数:2.00)A.欺诈B.误导C.隐瞒D.诱惑(5).对于“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不管它如何广大或无限,我们总可以把握其一端,认定其一点。B.全然无从把握,不可挽留,只有过去与未来在渺茫之中不绝地相追逐而已。C.性质上渺茫不可思议。D.分量上在人生也似乎太多。工程硕士(GCT)语文-试卷 104 答案解析(总分:10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
34、6,分数:32.00)1.选择题(15 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数:2.00)_解析:2.选出加下划线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分数:2.00)A.稔知 (rn 熟悉) 潜 力(qin 隐藏) 忖 度(cn 揣度) 悭 吝 (qin 吝啬)B.弹 劾 (h 免职) 攻 讦 (ji 百斥责别人的过失) 道 劲 (jng 有力) 裨 益(b 补)C.翔 实(xing 详细) 悚 然(sng 害怕) 矜 持(jn 拘谨) 披 靡 (m 倒下)D.笃 信(d 忠实) 僭 越(jin 超越本分) 赧 颜(nn 因羞愧而脸红) 矫 命(jio 假托) 解析:解析:(本
35、题考查字音和字义的把握。A 忖度(Cn 揣度)B 攻讦(ji 斥责别人的过失)C 翔实(xing详明而真实)3.下列成语中字形全部有错的一组是:相形见绌走投无路一触即发声名狼藉既往不咎陈词滥调投机捣把英雄倍出称心如意直接了当(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错别字辨析。“走头无路”应为“走投无路”;“一触既发”应为“一触即发”,“既往不究”应为“既往不咎”;“投机捣把”应为“投机倒把”;“英雄倍出”应为“英雄辈出”;“直接了当”应为“直截了当”。)4.下面四组加下划线词,哪个组的意思完全一样:(分数:2.00)A.苟 且偷安 一丝不 苟 不 苟 言笑 苟 延残喘B.过
36、犹不及 过 目成诵 大喜 过 望 勇于改 过/C.投 袂而起 走 投 无路 投 其所好 投 桃报李D.适 得其反 适 可而止 适 逢其会 身材 适 中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成语。A 苟且偷安和苟延残喘的“苟”为暂且之意,一丝不苟和不苟言笑的“苟”为随便之意;B 过犹不及、大喜过望的“过”是超过的意思,过目成诵的“过”是过去的意思,勇于改过的过是错误之意;C 投袂而起、投其所好、投桃报李的“投”是为本义,投掷的意思,走投无路的投为投靠之意,为引申义,选 D。)5.对下列病句分析最确切的一组是:甲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 6 门功课平均都在 90 分以上。乙考试开始后。大约过了半小时,就有人陆
37、续交卷了。丙如果作者的想象脱离了人物的思想实际,过于夸大人物的事迹,反而可能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用词褒贬失当句子承接不当语意自相矛盾词语位置错乱 (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甲既然“平均”就不应在 90 分以上,可见自相矛盾,选,如此可以排除 A、D 两项;乙“陆续”应在“有人”的前面,如此可以排除 C 项)6.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分数:2.00)A.上山那条路,除非他,没人认识。 B.出席这次座谈会的有我校教师和学生代表十多人。C.最近,为某校年事已高的王老师诊治的医生惊奇地发现,他患了多年的心脏病竟然不治而愈。D.李厂长抢在其他人前面
38、急忙表态:我们无条件完成这项任务。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歧义句的辨析。B“十多人”既可以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代表也可以光指学生代表;C“他”既可以指“王老师”,也可以指“医生”;D“我们”既可以指李厂长,也可以指李厂长和其他人。)7.重新组写下面材料,使之成为一句话的广告,字数不变,正确的一项是:有七十年历史的三阳食品店中华老字号商店以经营宁绍帮南北货商品为特色共有五开间门面的坐落在中山路上(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顺序应按照重要性来排,首先要介绍是什么店,但坐落在中山路上与“有七十年历史”同是“三阳食品店”的定语。因此应放在前面;往后按重要性排列,经
39、营特色排在后面,接下来再排)8.与“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组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详解 t 本题考查修辞知识。题干的句子里采用了借代的写法。)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B.散曲包括套曲和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曲子形式体式比较自由。 C.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
40、的一部作品集。D.惠特曼是美国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对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影响很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文学知识。应是杂剧包括散曲和套曲,因此选 B。)1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丘吉尔曾组织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苏俄;1941 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他主张“给俄国和俄国人以一切可能的援助”;1946 年 3 月,他又发表铁幕演说。对上述史实作出的正确结论不包括:(分数:2.00)A.丘吉尔是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的忠实卫士B.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结盟C.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D.英国政府对社会主义国家根本立场不断改变 解析: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国际政治知识。一切外交政策都是以国家的利益为前提
41、,丘吉尔态度不断变化是由于不同时期英国的国家利益与俄国国家利益相一致或者有冲突。)11.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要判有期徒刑或拘役。”这表明:(分数:2.00)A.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C.公民在国家和社会中居于主人翁地位D.国家工作人员既要享受权利,也要履行义务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知识。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家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A 项与题意不符;C 项本身错误;D 项与题意不符。)12.著作权法规定,演绎权属于:(分数:2.00)A.修改权B.发表权C.保护作品完整权D.
42、著作财产权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民法知识。演绎是指在某一作品的基础上,通过翻译、改编、注释、汇编等再创作方式,派生出新的作品的行为。所谓演绎权是指作者对其作品具有许可或禁止他人进行演绎创作的权利。演绎权可以依据演绎方式分为翻译权,改编权,注释权,汇编权,制片权等。可见演绎权属于“著作财产权”,A、B、C 三项都不能概括以上内涵。)13.裴斯泰洛齐认为:“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这句话反映了:(分数:2.00)A.教育无目的论B.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效能主
43、义的教育目的论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知识。注意题中“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与“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两句话。)14.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规律支配的,它应同:(分数:2.00)A.待售商品的价格水平成反比B.待售商品的数量成反比C.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 D.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学知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售商品的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总量和商品的价格水平的乘积等于商品的价格总额,所以,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由此可见,A、B 项只是其中因素之一
44、,并且应是从正比,D 项应从反比。)1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不应将加酶洗衣粉在沸水中使用B.所有消化酶只在消化道中起作用 C.麦芽糖酶水解后为许多氨基酸分子D.淀粉酶可高效催化淀粉为麦芽糖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学知识。此题考查酶的本质、特性和作用部位。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酶的催化作用需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酶的作用部位有在消化道内的,有在细胞内的(如细胞内消化)。迷惑之处在于食物的消化有细胞内和细胞外消化两种。)16.2000 年 8 月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北冰洋的巴仑支海失事沉没,沉没地点位于北极圈内,据新闻报道打捞遇难官
45、兵遗体的工作一直持续到了 11 月,你认为使工作人员能够在这一海域持续打捞工作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分数:2.00)A.先进的破冰船B.冰下潜水技术的成功运用C.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水不冻 D.极昼使这一海域白天时间增长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学知识。11 月份,北极圈内应是低温气候,如果海水封冻,那就根本无法持续打捞工作,因此 C 项是决定条件,A、B、D 三项是次要的辅助条件。)二、填空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7.填空题(15 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数:2.00)_解析:1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读者在阅读文章
46、时,他们最为的。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他们的亲身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时就可能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分数:2.00)A.关注 体验 碰撞 诱发 B.关心 经历 碰撞 导致C.关注 体验 冲突 导致D.关心 经历 冲突 诱发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阅读文章应为“关注”,如此可以排除 B、D 两项;“导致”有贬义,指后果不好,因此第四空应填“诱发”,如此可以排除 C 项。)1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像笼着的轻纱的梦。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着弟弟在窗前的长夜孤灯,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那一
47、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么多年,使他到现在还活得健壮。(分数:2.00)A.还 尽管 而且 虽然B.又 即使 但是 同时C.就 如果 那么 然而D.又 虽然 可是 而且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句为承接关系,应填“又”;句为转折关系,应填“虽然”、“可是”;句为递进关系,应填“而且”,所以选 D 项。)20.依次填人下面一段话中标序号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 )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入骨三分”,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今天这节课要学习他的名篇( )促织(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分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