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硕士(GCT)语文-18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分数:2.00)A.我的这位那时不相识而且恐怕永远不会相识的朋友的热烈的握手和简单的告别话,使我的心里很久很久都不能平静。B.她面含微笑,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的向往。C.我不同意购置这些高档家具,不仅因为这些东西对我们并不需要,更重要的是这样做不符合勤俭节约的原则。D.刘川在珠海找工作的事情有了眉目,叫她的弟弟春节后带身份证到珠海来。2.下列加点字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分数:2.00)A.手势(情况) 决一雌雄(决定)信
2、口开河(随意)B.责问(责备)养虎遗患(病)欺行霸市(欺负)C.考核(审核)没完没了(结束)足智多谋(计谋)D.实权(真实)轻财重义(轻视)理直气壮(气势)3.贺铸词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其中用来描写“闲愁”的景物属于哪个季节:(分数:2.00)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分数:2.00)A.有时书中人物的命运引起我丰富的联想,我凝视着窗外的蓝天,不免出神入化。B.单看他两手捏成拳头放在大腿上那正襟危坐的姿势,就可以断定他是北方人。C.最近,我在长江三峡的奉节县境内拾得一枚珍贵的长江奇石,最突出的是赤甲呈现出粉黄
3、色,右边的白盐山为青灰色,整个山形如夔门雄姿,实在是大自然巧夺天工的造化。D.苹果日报在香港引起报业大战,杀得人仰马翻,天昏地暗,风声鹤唳。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分数:2.00)A.万马齐喑(yn) 筚路蓝缕(b)并行不悖(bi) 吹毛求疵(c)B.奴颜婢膝(b) 如愿以偿(chng)衮衮诸公(gn) 弄巧成拙(ch)C.舐犊情深(sh) 猝不及防(cu)引吭高歌(hng) 沆瀣一气(xi)D.繁文缛节(r) 栉风沐雨(zh)既往不咎(ji) 恬不知耻(tin)6.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当太阳以轰响的光彩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
4、把太阳跳出地平线时给人的那种震惊感、辉煌感表现得动人可感。B.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使说理的文章更加生动引人。C.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水花的颜色、形状和动态。D.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山势起伏而又微不足道。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 “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B.你可曾想到白发苍苍的老父老母?可曾想到嗷嗷待哺的儿女?可曾想到孩子们
5、稚嫩的心灵?将因此而蒙受巨大的创伤!C.200 毫升 38%的盐酸跟足量的大理石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38%的盐酸的密度是 1.19 克/厘米 3)D.李老师对学生说:“我们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8.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在_ 年间。(分数:2.00)A.明祟桢B.清顺治C.清康熙D.清雍正9.法的内容主要由_ 组成。(分数:2.00)A.国家、法规、法院B.法的规范、法的原则、法的概念C.法理、法人、法院D.立法机构、审判机构、执法机构10.古书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下列书籍属于“集”部的是:(分数:2.00)A.诗经
6、B.三国志C.杜工部集D.吕氏春秋11.下列各句中错字最多的一组是:(分数:2.00)A.有一些特产丰美、名胜古迹多的地区,更是宾客迎门,高棚满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大多古朴纯厚,他们热情地款待着八方来客。B.他有温文而雅的外表,酒脱的气质和深博的内含。C.“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一根液压管破裂,使油料喷撒到发动机舱内。这一故障可能导至本年度第二次航天飞机升空时间进一步推迟。D.气焊或电焊时溶化添充在工件接合处的金属丝叫焊丝。12.当前世界水资源危机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B.干旱天数越来越长。C.温室效应使河湖水不断蒸发。D.消费、浪费、污染的水量不断
7、增加。13.现代社会的“经纪人”是指:(分数:2.00)A.商业活动中,收取代理金的自由人。B.商业活动中,接受代理,沟通交易各方并收取代理金而营利者。C.商业活动中,接受法人授权的发言人。D.商业活动中,接受代理为法人处理经济纠纷的自由人。14.下列有关文史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老子又称道德经,庄子又称南华经,都是道家的主要经典。B.谢灵运是南朝诗人,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的山水诗派。C.“初唐四杰”是指唐代初期的四位杰出诗人,即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D.失乐园、复乐园是意大利诗人但丁创作的长诗。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分数:2.00)A.他 19
8、53 年从同济大学毕业分配到大桥局工作,参加或主持过武汉、南京、九江、钱塘江二桥等长江大桥的设计和建设。B.因为没有学过市政,我不很懂得什么叫“市容”。C.可是,当他迈着踉跄的脚步,经过老陈原来的办公室时,却闻到扑鼻的酒香、刺耳的狂笑,窗口上那前仰后合的黑影,使他头皮发炸。D.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戏文概论,是我国著名南戏专家钱南扬先生几十年的总结研究成果,书中论述了戏剧结构和声腔变化等问题。二、填空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6.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要求知识面广,大概没有多少人反对,_ 你探究的范围多么窄狭,多么专门。你的眼光_ 能放远,你的研究_ 能
9、深入。 A即使 只有 才 B因为 只要 就 C即使 只要 就 D因为 只有 才(分数:2.00)A.B.C.D.17.在我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由_ 负责。 A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B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C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D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分数:2.00)A.B.C.D.18.“_ ”是白居易所写的诗句。 A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分数:2.00)A.B.C.D.19.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 。丰富多彩的一首首藏族民歌,伴随他长大_ ,也赋予了他为民族声乐艺
10、术贡献力量的美好愿望和理想。 A使他练就出一副清脆豪放的好嗓音。 B他的嗓音练得清脆豪放。 C他练就出一副清脆豪放的好嗓音。 D练就出他的清脆豪放的嗓音。(分数:2.00)A.B.C.D.20.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思想基础是_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马克思主义(分数:2.00)A.B.C.D.21.作者不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是_ 。 A复活 B悲惨世界 C战争与和平 D安娜卡列尼娜(分数:2.00)A.B.C.D.2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使用于_ 之间发生的劳动关系。 A国家公务员与国家机关 B保姆与雇主 C现役军人与军队 D企业与工人(分数:2.00)A.B.C.D.23
11、.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本原因是_ 。 A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B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生物对岩石的风化作用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分数:2.00)A.B.C.D.2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店庆期间,凡购商品满 1000 元者,本店将_ 价值 100 元的礼品券一张、九折优惠卡一张。我希望能够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所以_ 一个多月以前就着手准备主题报告。各大城市的城郊_ 部,往往是流动人员最多的地方,也是治安状况比较严峻的地方。我爱整个中国,不仅爱她的美德,而且爱她的贫困,_ 还爱她的不幸。 A惠赠从结合甚至 B敬赠 在接合 甚至 C敬赠从接合尤
12、其 D惠赠 在 结合尤其(分数:2.00)A.B.C.D.25.其作品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_ 。 A王之涣 B王维 C王昌龄 D王翰(分数:2.00)A.B.C.D.26.佛教是在_ 传入中国的。 A春秋末期 B西汉初年 C东汉初年 D唐代初叶(分数:2.00)A.B.C.D.27.一只羊的卵细胞核被另一只羊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再植入第三只羊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一只羊羔。这种克隆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 _。 A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 B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 C用于保存物种。 D改变动物的基因。(分数:2.00)A.B.C.D.28.“
1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给后人的哲学启示是_ 。 A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重要。 B书本知识太简单,实践才是真的。 C既要注重理论知识,更要理论联系实际。 D理论来源于实践。(分数:2.00)A.B.C.D.29.著名壁画最后的晚餐是_ 于 1495-1497 年创作的。 A达芬奇 B马萨丘 C拉斐尔 D丢勒(分数:2.00)A.B.C.D.30.1999 年 9 月 22 日,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_ 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A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相结
14、合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做好减员增效、再就业和社会保障 D加快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分数:2.00)A.B.C.D.三、阅读理解(总题数:5,分数:40.00)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面问题。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从费城出发前,我们就通了电话。一下车,他已经在站上等了。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拥抱之后,他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他当年那股调皮劲显然还没改。我问起枣核的用途,他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
15、就明白啦。”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倘若在中国,这里一定会有枫城之称。过了几个坳,他朝枫树丛中一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喏,到了。”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上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学生物化学的老伴儿在一家研究所里做营养试验。他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他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他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他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他感慨良深地对我说:
16、“栽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五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籽,试种一下。”接着,他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穿过草坪旁用卵石铺成的小径,走到“北海”跟前。真是个细心人呢,他在上面还嵌了一
17、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朋友解释说,都是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他告诉我,时常在月夜,他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萧乾枣核)(分数:8.00)(1).“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所描写的是:(分数:2.00)A.红花B.夕阳C.枫叶D.晚霞(2).“我们家的北海”是指:(分数:2.00)A.同窗家中的后花园。B.同窗家中的睡莲池。C.后花园里的小凉亭。D.后花园里的一座假山石。(3).对本文的中心意思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数:
18、2.00)A.生动记述了一次访美经历。B.生动记述了跟老同学相见的经历。C.生动记述了一个有关枣核的故事。D.生动记述了一位海外游子的浓浓乡情。(4).对枣核在文中作用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枣核被用来设置悬念。B.枣核是作者带给同窗的礼物。C.枣核被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D.枣核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面问题,宋代学者称杜甫为“圣于诗者”,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的地位而言。他们把杜甫视为“集大成”者,认为他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到了后世把杜甫简称为“诗圣”,这突出了杜诗的道德含义(郭沫若称其为“诗中圣哲”也是此意),符合杜诗中的儒学内涵。“诗圣”
19、的名号,使得杜诗所确立的“忧国忧民”思想逐渐成为了主流理论。不管你是否赞成,但都不能不承认诗歌写作应该反映现实和关注国家与人民的命运。南宋诗人就说:“忧时本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这是赞成诗人应该忧国忧民的。也有不赞成的,明代的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宏道,提倡个性解放,不同意诗人应有“,埠国忧民”的责任感。他在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中说:“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国忧民成儿戏。”仔细咀嚼诗意,可见袁氏虽然不赞成此说,但还是把“忧国忧民”看做当时诗歌创作中大多数诗人所遵循的原则。这些都说明杜诗对后世士人影响之深。诗歌创作乃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日常功课之一,古代学子平常
20、接触最多的当属杜诗。因为杜诗中规矩井然,学有规范。如应酬中大量运用的律体诗,当以杜甫写得最好,很少率意之作;科举考试中用的试帖诗可以模仿杜集中的“五排”(杜甫以后,很少再有诗人写出像杜甫这样多的高质量的“五排”了)。对杜诗的广泛的模仿从宋代就开始了。书商为了满足这个社会需求,还把杜诗分类编排,给模仿者以便利。这样,杜诗中的思想感情必然会从阅读的渠道渗入到士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去。因此,说杜诗对后世文人士大夫性格的塑造产生影响绝不是夸诞之词。中国的文学传统,特别是古典诗词对读者思想情感的陶冶力量是很难估量的。杜甫诗发扬了儒家思想中富于伦理价值的思想,对古代读书人有很大影响;施之于今日的教育之中,也当
21、有积极意义。(王学泰诗圣与文士性格的塑造)(分数:8.00)(1).对古代文士积极学习杜诗的根本原因,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日常功课之一就是要学习诗歌创作。B.杜诗合乎格律诗的要求,平仄押韵,规范合理,质量高,数量足。C.书商们把杜诗分类编排,便利了古代文士们模仿各类杜诗。D.通过阅读,杜诗中的思想感情容易渗入到士人们的思想意识中。(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称杜甫“圣于诗者”或“诗圣”的根据的一项是:(分数:2.00)A.杜甫在诗歌史上地位很高,人们视之为“集大成”者。B.杜甫写诗技艺很高,无体不工、无美不备。C.杜诗中“忧国忧民”精神成为诗歌界的主流理论。
22、D.杜诗中有伦理价值思想,儒学内涵丰富。(3).关于文章第二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开头一句承上启下,由“诗圣”名号的含义,引出了下文杜甫“忧国忧民”思想对后世士人的影响。B.南宋诗人“忧时本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的诗句,就是大多数诗人赞同杜甫诗中“忧国忧民”思想的证明。C.作者举袁宏道一例是为了否定“提供个性解放,不同意诗人应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这一观点。D.本段文字引用南宋诗人的诗句,举袁宏道的例子,对本段观点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分析,加强了论证的严密性。(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袁宏道“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
23、民字”中提到的新诗,大多是抒写个性和性情的涛句。B.明清时代读书人在社交应酬活动中,必须吟咏五言律诗或七言律诗,以显其风雅。C.科举考试常要求写的“排律”形式的试帖诗,是模仿杜诗中的“五排”而产生的。D.文士的性格是由杜甫思想塑造起来的。即使在今天,杜甫的思想也有积极意义。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面问题。郦道元在注水经之前,对河流水道似乎定有一个分类标准。他说:“水有大小,有远近,水出山而流入海者,命日经水。引他水及于海者,命日枝水。出于地沟,流入大水及海者,命日川水。”西方自然地理学对河流分类有干流(Trunk Stream)、支流(Tributary)、溪流(Rill)、小河(Rivulet)
24、、小涧(Brook)以及小溪 (Creek)等名称,是按河流水量大小和河道长短而定。郦道元对河流的命名,相信是按河道流向而定。他对自然地理的观察,以描述喀斯特地貌较多,尤其是他生活和工作过的华北和西北等地为显著。例如:卷十一,易水:“易水又东经孔山北,山下有钟乳穴,穴出佳乳。入穴许于中众穴奇分,令出入者,疑迷不知所趣。”至于在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成熟的滇、桂两省,可能他未能亲临此地,故有关这一带地区的记述较少,如与千余年之后的徐霞客在此同一地区的日记相比较,则二者详略的差别,是很明显的。前曾提到,郦道元注水经,其兴趣可能不完全在于地理,对发展农田水利的事迹颇为重视,何况他担任地方长官的时间相当长
25、久。例如:卷六,汾水:“(汾水)又西经皮氏县南汉河东太守潘系穿渠,引汾水以溉皮氏县,故渠尚存,今无水也。”这方面的资料尚多,不能多录。除此之外,水经注对古代城市建置和机能、居民生活习俗以及产业等项目的记述,也是很重视的。例如卷十六“谷水”和卷十九“渭水”,就分别对洛阳和长安的建城始末和城市规划,有颇详细的记载。以上所列举的片段,只是摘录水经注中有关地貌、水利、城市等部分项目而已。事实上,水经注属综合性历史地理著作,加以书中引用的失传古地志和地记颇多,故也可作为地理类书看待。美国历史学者费正清(John K. Fairbank)认为这是一册“中国地理概论”。上文曾经提到,郦道元本人因未曾亲临西南
26、和江南一带,故对南方水系的介绍,有些失误的地方,清刘献庭说:“郦道元天人,其注水经,妙绝千古,北方诸水,毛发不失,而江、淮、汉、沔之间,便多纰缪。”但他对水经注的学术成就,是非常推崇的。他说:“郦道元博极群书,识周天壤,其注水经也,于四渎百川之原委支派,出入分合,莫不定其方向,记其道里。数千年之往迹故渎,如观掌纹而数家宝,更有余力铺写景物,片语只字,妙绝千古。”(节选自中国历代的地理学和要籍郦道元的地理学)(分数:8.00)(1).对水经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水经注是郦道元给水经作的注。B.水经注中对河流的命名是按河流流向而定的。C.水经注中所引用的古地志和地记失传的颇
27、多。D.水经注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地理概论”。(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水经注是一本综合性历史地理著作的根据的一项是;(分数:2.00)A.水经注在自然地理方面对喀斯特地貌描述得较多。B.水经注对发展农田水利的事迹颇为重视 o,C.郦道元担任地方长官的时间相当长久。D.水经注对古代城市建置和机能、居民生活习俗以及产业等项目的记述,也很重视。(3).对原文最后一段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郦道元本人未曾去过西南和江南一带,因此对这些地方的介绍完全是错误的。B.清刘献庭关于水经注对北方水系的介绍也有许多失误。C.从“片言只字,妙绝千古”的评价可知,刘献庭对水经注非常推崇。D
28、.本段引述刘献庭的话主要是为了批评水经注的错误。(4).据原文所给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郦道元之前,中国古代对河流分类的标准早已有了定论。B.徐霞客的日记对自然地理现象的描述比郦道元要详细。C.郦道元担任地方长官时间很长,因此对农田水利颇为重视。D.郦道元的水经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面问题。今天的生态圈是自然界漫长发展的产物,是自然史的积淀。整个生态圈中的格局也是自然进行自我调节的结果。生态圈的这种自我调节机制使生态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总是达到一种有序状态。旧的有序状态破坏了,经过自我调节又达到一种新的有序平衡态。生态的这种自我调节机制来源
29、于生物乃至生物DNA 的自我调节机制。或者说是 DNA 自我调节机制的发展或宏观形态。在这里,微观调节机制与宏观调节机制是全息的。倘若 DNA 没有自我调节机制,那么整个生态系统也就失去了生命活力,生态进化也就不可能了。可以说,DNA 是一个生态微观全息元,它是整个生态史的缩影,它凝聚着整个生态圈中生态变化、演化的信息,它是宏观变化的微观反映。DNA 对生态信息的记录是以生物体为中介的。生境的变化必然引起个体行为的变化,个体行为的变化是对生境变化的适应。如果变化了的生境具有稳定性,那么生物的行为、特征等也就具有稳定性。生物在这种稳定性中形成起来的行为、特征等就会逐渐内化到 DNA 中去,成为生
30、物的本能。生物的多样性就是生境的多样性造成的,是生物适应生境的结果,是生境多样性在生物主体上的显化。这在岛屿生态系统中比较明显。由于岛上群落生境的单一性,就引起了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简单化。这种简单化招致生态小生境数量的减少以及种类组成的贫乏。生态系统的简单化,也改变着竞争和捕食的因素,并给例如不会飞翔的鸟类的出现创造了条件。生境的变化又导致了对某物种的自然选择,使某些不适应这种变化的生物迅速消失,适应者迅速发展起来。可见,物种也是生境变化的结果。(分数:8.00)(1).使生态总是处于动态平衡和有序状态的是:(分数:2.00)A.自然界的漫长发展。B.生态圈的自我调节机制。C.生态圈中的格局
31、。D.自然史的积淀。(2).对“生态的这种自我调节机制来源于生物乃至生物 DNA 的自我调节机制,或者说是 DNA 自我调节机制的发展或宏观形态”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分数:2.00)A.“生态的这种自我调节机制”归根结底来源于 DNA 的自我调节机制。B.可以通过生物及生物 DNA 的自我调节机制来解释生态的自我调节。C.也可以说,生态的自我调节机制来源于 DNA 自我调节机制的发展或宏观形态。D.DNA 自我调节机制的宏观形态表现为生态的动态平衡。(3).下面对文中“内化”、“显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内化”和“显化”都显示出生物与生境之间的普遍联系。“内化”是指 DNA 植根于生
32、物个体之中。“显化”是指生物个体的明显变化。“内化”的必要条件是变化了的生境具有稳定性。“显化”体现了生物对生境的适应。(分数:2.00)A.B.C.D.(4).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分数:2.00)A.“DNA 对生态信息的记录”和“生物的行为、特征等内化到 DNA 中去”不是一回事。B.说 DNA 是生态微观全息元,意味着它具有整个生态圈中生态变化、演化的信息。C.不会飞翔的鸟类的出现,从一个侧面说明生物的多样性是生境的多样性造成的。D.生境的变化是导致物种变化的原因。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面问题。在传统的观念中,决策就是拍脑袋,就是掌权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想出办法。但当代行政
33、学已经超越这个阶段,H.A.西蒙的界定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他认为决策是在主客观条件的约束下,从所有可能的策略中,按照一定的准则选择最优行动方案的活动过程。简单地说,决策是从不同方案中选优,决策者的作用就是选择。这种情形首先是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致和管理更加复杂的产物,决策者面临的问题已经不能够用单个人的智慧来解决,首相不可能详细了解一项税收政策将会对各阶层发生怎样的影响,经理也不会完全懂得繁琐法律条文中哪些对他的行为不利,新上任的指挥官还要向老兵咨询意见。决策者需要“专家”的帮助,决策的过程大大延长了, 出现了众多的幕僚和思维库、社会研究所等辅助决策机构。但新的决策观念存在一个巨大的危险,那就
34、是不能穷尽“所有可能的策略”,于是决策从准备阶段就可能不是最优的。尽管罗列了许多方案,似乎选择的余地很大,但是有价值的方案却有可能被漏掉。在现代决策体制中,辅助决策人员发挥了根本性作用,他们的能力和忠诚与否决定能否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尤其包括有价值的选择方案。从另一个意义上说,现代决策尽管大大增加了科学的程度,但决策者更容易受到蒙蔽。(分数:8.00)(1).根据文意,对“决策”的含义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决策是社会行为,不是个人行为。B.决策是一个根据条件、准则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C.决策是根据知识和经验想办法的过程。D.决策是在“专家”指导下决定策略的活动过程。(2).
35、根据文意,现阶段“决策者更容易受蒙蔽”的原因是:(分数:2.00)A.辅助决策人员在决策体制中起着根本作用。B.漫长而繁复的决策过程。C.社会分工日益细致,管理更加复杂。D.缺少必要的辅助设施。(3).下列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分数:2.00)A.现代决策体制中,辅助决策人员的能力和忠诚程度至关重要。B.决策者个人的智慧在决策过程中显得无足轻重。C.决策者的知识经验已不再是决策的唯一法宝。D.辅助决策人员的参与和辅助决策机构的出现使现代决策更具科学性。(4).根据文意,“传统决策观念”与“现代决策观念”的根本区别是:(分数:2.00)A.决策的科学程度。B.决策者的受蒙蔽程度。C.对“决
36、策”的认识和界定。D.决策者的作用。工程硕士(GCT)语文-18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分数:2.00)A.我的这位那时不相识而且恐怕永远不会相识的朋友的热烈的握手和简单的告别话,使我的心里很久很久都不能平静。 B.她面含微笑,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的向往。C.我不同意购置这些高档家具,不仅因为这些东西对我们并不需要,更重要的是这样做不符合勤俭节约的原则。D.刘川在珠海找工作的事情有了眉目,叫她的弟弟春节后带身份证到珠海来。解析:B“憧憬向往”,搭配不当。C“这些东西对我们并不需
37、要”应为“我们并不需要这些东西”。D“她”是刘川还是其他人?2.下列加点字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分数:2.00)A.手势(情况) 决一雌雄(决定)信口开河(随意)B.责问(责备)养虎遗患(病)欺行霸市(欺负)C.考核(审核)没完没了(结束)足智多谋(计谋) D.实权(真实)轻财重义(轻视)理直气壮(气势)解析:A“手势”的“势”应释为“姿态”。B“养虎遗患”的“患”应释为“灾祸”。D“实权:的“实”应释为“实际”。3.贺铸词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其中用来描写“闲愁”的景物属于哪个季节:(分数:2.00)A.春天 B.夏天C.秋天D.冬天解析:4.下列各句中
38、,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分数:2.00)A.有时书中人物的命运引起我丰富的联想,我凝视着窗外的蓝天,不免出神入化。B.单看他两手捏成拳头放在大腿上那正襟危坐的姿势,就可以断定他是北方人。 C.最近,我在长江三峡的奉节县境内拾得一枚珍贵的长江奇石,最突出的是赤甲呈现出粉黄色,右边的白盐山为青灰色,整个山形如夔门雄姿,实在是大自然巧夺天工的造化。D.苹果日报在香港引起报业大战,杀得人仰马翻,天昏地暗,风声鹤唳。解析:A“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绝妙境界,意思不等于“出神”,不适合用在 A 句。C“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不能用来形容自然景物。D“风声鹤唳”形容人惊慌疑惧,不能用于形容“
39、报业大战”的情形。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分数:2.00)A.万马齐喑(yn) 筚路蓝缕(b)并行不悖(bi) 吹毛求疵(c) B.奴颜婢膝(b) 如愿以偿(chng)衮衮诸公(gn) 弄巧成拙(ch)C.舐犊情深(sh) 猝不及防(cu)引吭高歌(hng) 沆瀣一气(xi)D.繁文缛节(r) 栉风沐雨(zh)既往不咎(ji) 恬不知耻(tin)解析:B 应读“弄巧成拙(zhu)“。C 应读“猝(c) 不及防”。D 应读“恬 (tin)不知耻”。6.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当太阳以轰响的光彩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把太阳跳出地平线时
40、给人的那种震惊感、辉煌感表现得动人可感。B.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使说理的文章更加生动引人。 C.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水花的颜色、形状和动态。D.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山势起伏而又微不足道。解析:应为比拟(拟人)。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 “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B.你可曾想到白发苍苍的老父老母?可曾想到嗷嗷待哺的儿女?可曾想
41、到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将因此而蒙受巨大的创伤!C.200 毫升 38%的盐酸跟足量的大理石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38%的盐酸的密度是 1.19 克/厘米 3)D.李老师对学生说:“我们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解析:A 括号应在“功课”后面。B 问号应为逗号。D 分号应为逗号。8.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在_ 年间。(分数:2.00)A.明祟桢B.清顺治 C.清康熙D.清雍正解析:9.法的内容主要由_ 组成。(分数:2.00)A.国家、法规、法院B.法的规范、法的原则、法的概念 C.法理、法人、法院D.立法机构、审判机构、执法机构解析:10.古书可分
42、为“经”、“史”、“子”、“集”四大类,下列书籍属于“集”部的是:(分数:2.00)A.诗经B.三国志C.杜工部集 D.吕氏春秋解析:经史子集,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名称,也称四部或四库。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历史著作。子,诸子百家及释道著作。集,历代文人诗文集。清乾隆年编四库全书最为著名,共收书 3 503 种,分经史子集四部。纪昀(字晓岚)任四库全书馆总纂官。杜工部集为杜甫作品集,杜甫逝世前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属“集”部。吕氏春秋秦相吕不韦命宾客编写,属“子”部。三国志,西晋陈寿撰,属“史”部。11.下列各句中错字最多的一组是:(分数:2.00)A.有一些特产丰美、名胜古迹多的地区,更是宾客迎门
43、,高棚满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大多古朴纯厚,他们热情地款待着八方来客。 B.他有温文而雅的外表,酒脱的气质和深博的内含。C.“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一根液压管破裂,使油料喷撒到发动机舱内。这一故障可能导至本年度第二次航天飞机升空时间进一步推迟。D.气焊或电焊时溶化添充在工件接合处的金属丝叫焊丝。解析:“宾客迎门”应为“宾客盈门”。“高棚”应为“高朋”,“纯厚”应为“淳厚”,或“醇厚”。B“温文而雅”应为“温文尔雅”,“酒脱”应为“洒脱”。C“喷撒”应为“喷洒”,“导至”应为“导致”。D“溶化”应为“熔化”,“添充”应为“填充”。12.当前世界水资源危机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
44、.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B.干旱天数越来越长。C.温室效应使河湖水不断蒸发。D.消费、浪费、污染的水量不断增加。 解析:13.现代社会的“经纪人”是指:(分数:2.00)A.商业活动中,收取代理金的自由人。B.商业活动中,接受代理,沟通交易各方并收取代理金而营利者。 C.商业活动中,接受法人授权的发言人。D.商业活动中,接受代理为法人处理经济纠纷的自由人。解析:14.下列有关文史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老子又称道德经,庄子又称南华经,都是道家的主要经典。B.谢灵运是南朝诗人,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的山水诗派。C.“初唐四杰”是指唐代初期的四位杰出诗人,即王勃、杨炯、卢照邻和
45、骆宾王。D.失乐园、复乐园是意大利诗人但丁创作的长诗。 解析:失乐园复乐园的作者是英国诗人弥尔顿,而但丁创作的是神曲。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分数:2.00)A.他 1953 年从同济大学毕业分配到大桥局工作,参加或主持过武汉、南京、九江、钱塘江二桥等长江大桥的设计和建设。B.因为没有学过市政,我不很懂得什么叫“市容”。 C.可是,当他迈着踉跄的脚步,经过老陈原来的办公室时,却闻到扑鼻的酒香、刺耳的狂笑,窗口上那前仰后合的黑影,使他头皮发炸。D.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戏文概论,是我国著名南戏专家钱南扬先生几十年的总结研究成果,书中论述了戏剧结构和声腔变化等问题。解析:A 用“长江”
46、概括“九江、钱塘江”,用词不当。C“闻到”不能与“狂笑”、“黑影”搭配。D“总结研究成果”的“总结”多余。二、填空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6.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要求知识面广,大概没有多少人反对,_ 你探究的范围多么窄狭,多么专门。你的眼光_ 能放远,你的研究_ 能深入。 A即使 只有 才 B因为 只要 就 C即使 只要 就 D因为 只有 才(分数:2.00)A. B.C.D.解析:17.在我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由_ 负责。 A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B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C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D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分数:2.00)A.B. C.D.解析:
47、18.“_ ”是白居易所写的诗句。 A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分数:2.00)A.B. C.D.解析:A 作者李白。C 作者杜甫。D 作者李商隐。19.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 。丰富多彩的一首首藏族民歌,伴随他长大_ ,也赋予了他为民族声乐艺术贡献力量的美好愿望和理想。 A使他练就出一副清脆豪放的好嗓音。 B他的嗓音练得清脆豪放。 C他练就出一副清脆豪放的好嗓音。 D练就出他的清脆豪放的嗓音。(分数:2.00)A.B.C.D. 解析:20.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思想基础是_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马克思主义(分数:2.00)A. B.C.D.解析:21.作者不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是_ 。 A复活 B悲惨世界 C战争与和平 D安娜卡列尼娜(分数:2.00)A.B. C.D.解析:法国作家雨果。2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使用于_ 之间发生的劳动关系。 A国家公务员与国家机关 B保姆与雇主 C现役军人与军队 D企业与工人(分数:2.00)A.B.C.D. 解析:23.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本原因是_ 。 A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B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生物对岩石的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