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硕士(GCT)语文-16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分数:2.00)A.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如此上行下效,我们的社会风气就会好转起来。B.代表们认为研究汉字信息输入方法是我国推广应用计算机的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C.小时候,父亲对我们兄弟俩从没有好脸色,有时耳提面命,甚至棍棒相加。D.第 49 届 NBA 东部联盟全明星赛将于明天在三藩市举行,届时球迷们所熟识的奥尼尔、邓肯等将粉墨登场。2.对下面四组问题,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位伟大的浪漫主
2、义诗人是李白 屈原 陶渊明 杜甫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史记 战国策 汉书 左传3)到目前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文字是篆书 钟鼎文 甲骨文 隶书(分数:2.00)A.1) 2) 3)B.1) 2) 3)C.1) 2) 3)D.1) 2) 3)3.对甲骨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B.它是我国最早的文字C.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发展来的D.甲骨文有些内容可以和史记相印证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或词,字形、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觥(指酒杯)筹交错 赫赫(非常显著的样子)有名横征暴敛(征税、搜刮) 良莠(恶草,比喻坏人)不齐B.明察秋毫(比喻
3、极细微的东西) 励精图制(制度)乔(做假)装打扮 虚(谦虚)怀若谷C.强(勉强)弩之末 无耻之尤(特别突出的)无的放矢(箭) 我行我素(平素,素常)D.身(身体)先士卒 揠(拔)苗助长睚眦必报(报复) 严于律(约束)己5.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基本条件是:(分数:2.00)A.民族危机的加深B.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要求C.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分数:2.00)A.由于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增长,老人生活、学习用品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B.本届“挑战杯”竞赛,从参赛高校数及参赛作品都有了明显提高。C.有人说他的落选与个人恩怨有
4、关,但他反驳时非常肯定地否认不是与个人恩怨有关。D.复试是在一星期后举行的,录取与否将决定他的终生事业。7.下列四组海港中,全属于欧洲的是:(分数:2.00)A.利物浦、安特卫普、汉堡、亚丁B.伦敦、马赛、科伦坡、哥本哈根C.利物浦、马赛、汉堡、鹿特丹D.鹿特丹、热那亚、亚丁、珀斯8.下面一段话有两种标点法,请指出哪一种是完全正确的:上我们捧起一把泥土来仔细端详吧( )这是我们的土地呵( )怎样保卫每一寸土地呢( )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的巨大潜力( )一天天更加美好起来呢( )党正在领导着我们前进( )青春的大地好象发出巨大的声音( )要求全国人民都作出回答( )(分数:2.00)A.,。
5、?,?。,。B.!?,?。,。C.!。?,?,。D.!?,?,。9.以下属于我国南方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是:我国南方河流多于北方南方大多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水量充盈南方大多地处亚热带,河流终年不冻南方河流流向便于地区联系(分数:2.00)A.B.C.D.10.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我决心拿起手中的笔坚持写下去,给越来越多的人以爱心慰藉,我感到文学是那样的神圣,它擦亮了多少人的眼睛,驱散了多少人旅途的迷雾。B.那正是过苦日子的时期。穷困,就像雨蒙蒙的秋天,笼罩在他的头上。C.核桃林散发出苹果般的清香,油润的叶子上,反射出点点灯光。警戒的战土游动着,刺刀尖
6、上一明一暗的亮光,就像一只追绕他的萤火虫。D.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做个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11.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名称,诗经、三国志、孙子兵法、楚辞分别属于这四类。B.明清是我国小说成就最辉煌的历史时期。明代极具影响的小说有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清代的儒林外史、聊斋志异、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等在我国小说史上都颇有地位。C.巴金的家、春、秋被称为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则被称为激流三部曲。D.巴尔扎克、莫泊桑、都德和果戈理、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分别是
7、法国和俄国 19 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2.热带雨林是地球表面生物种类最丰富、结构最复杂的植物群落,现在因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遭受破坏,其面积大大下降,并造成气候异常,大量生物物种绝灭或濒危。为此,许多有识之士强烈呼吁保护热带雨林。这表明:坚持两点论不能讲重点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正确的认识来自社会实践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分数:2.00)A.B.C.D.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分数:2.00)A.良莠不齐(yu) 表情呆板(di) 强词夺理(qing) 尔虞我诈(y)B.咬文嚼字(ju) 一曝十寒(p) 惝恍迷离(tng) 穿凿附会(zo
8、)C.心广体胖(pn) 莞尔一笑(wn) 血肉模糊(m) 所向披靡(m)D.淆乱乾坤(xio) 贫瘠不堪(j) 自怨自艾(y) 暴殄天物(zhn)14.国家拟定实行不同的收入,不同的税收。高收入高税收,中等收入零税收,低等收入负税收。这种做法:(分数:2.00)A.是国家利用经济杠杆调节城镇居民的收入,实施国家经济宏观调控B.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加劳动者的经济收人C.有利于国家通过税收实现共同富裕D.有利于调节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扩大市场的需要15.价格与价值不相符是由商品供求关系引起的,所以:(分数:2.00)A.市场上某种商品数量少,其价格就会高于价值,物价就上涨B.市场上某种商品数
9、量多,供给超过了需求,这种商品的价格就会低于价值,物价就会下跌C.商品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D.商品价值受供求关系影响二、填空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6._中有“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名言。 A孟子 B道德经 C庄子 D论语(分数:2.00)A.B.C.D.17.七项全能运动是新设立的女子综合性田径比赛项目,包括 100 米栏、跳高、推铅球、 200 米跑、跳远、_、800 米跑七个项目。 A2 公里负重跑 B链球 C掷标枪 D三级跳远(分数:2.00)A.B.C.D.18.将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填入正确的拼音。风驰电掣( ) 瘦骨伶仃( )一抷( )黄土 不省( )人事 Ach
10、 tng pu xng Bch tng pu xng Cch ding pu shng Dch dng pu xng(分数:2.00)A.B.C.D.19._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元素。 A蛋白质 脂类 醣类 水 维生素 植物酵素 B蛋白质 微量元素 醣类 水 维生素 矿物质 C蛋白质 脂类 醣类 水 维生素 矿物质 D蛋白质 脂类 碳水化合物 水 维生素 矿物质(分数:2.00)A.B.C.D.20.“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是指 _、_、_。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分数:2.00)A.B
11、.C.D.21.在文言文中“社稷”一般指代_,其中“社”指_、“稷”指_。 A祖先 水神 谷神 B国家 山神 谷神 C祖先 社日神 土地神 D国家 土地神 谷神(分数:2.00)A.B.C.D.22.陆地自然带纬度地带性的产生是以_为基础的,经度地带性的产生受 _条件影响较大,在中纬地区较明显。 A热量 地质 B板块张裂 水分 C热量 水分 D板块张裂 温度(分数:2.00)A.B.C.D.23.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处,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浑身雅艳,遍体娇香,_。一对眼明秋水润。脸如莲萼,两弯眉画远山青,分明卓氏文君,何减白家樊素,唇似樱桃。 A B C D(分数:2.00)A.B.C.D
12、.24.清末首任内阁总理大臣是_;最后一任内阁总理大臣是_。 A奕勖 翁同龢 B李鸿章 张之洞 C奕勖 袁世凯 D翁同龢 袁世凯(分数:2.00)A.B.C.D.25.我国的黄土高原,根据历史记载和埋藏的土壤证明,这里过去不仅有肥沃的草原,而且有茂密的森林,大量的野生动物在那里繁衍、栖息。然而经过几百年的掠夺式开发,滥伐森林,超载放牧,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因而造成了现在这一片荒山秃岭,水土严重流失的情况,要恢复昔日的面貌已经十分困难了,据此事实分析回答以下问题。以上实事说明,造成世界范围的许多生态系统被破坏的人为因素之一就是_ 。 A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B滥伐森林 C开采石油和矿山 D超载
13、放牧(分数:2.00)A.B.C.D.2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人身权(亦称人身非财产权)包括和_。 A名称权 身份权 B姓名权 财产继承权 C人格权 身份权 D姓名权 婚姻自主权(分数:2.00)A.B.C.D.27.秦汉以后,中央职官多为三省六部制,唐代诗人杜甫曾在_供职,而管理科举、学校等事务的则是 _。 A刑部 吏部 B工部 礼部 C礼部 工部 D工部 吏部(分数:2.00)A.B.C.D.2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_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缉查犬”的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
14、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_的作品来的。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_。 A聚集 品位 赞扬 B云集 品位 赞叹 C云集 品味 赞叹 D聚集 品味 赞扬(分数:2.00)A.B.C.D.2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_;财产租赁所得;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A利息、股息所得 B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C稿酬所得 D遗产所得(分数:2.00)A.B.C.D.30.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是_。世
15、界上第一位测量子午线的人是_。 A石氏星经 邹衍 B论衡 祖冲之 C开元占经 张衡 D甘石星经 僧一行(分数:2.00)A.B.C.D.三、阅读理解(总题数:5,分数:40.0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 4 题。鲁迅笔下的阿 Q,对于自己进监牢并不烦恼,而以为“惟有圈而不圆,却是他行状上的一个污点”。不仅如此,鲁迅用一百多字详尽描写“阿 Q 立志要画得圆”却未能如愿的过程,其用心又是什么?鲁迅在阿 Q 正传中并没有解答的问题却在杂文中显示了解答的钥匙。鲁迅认为,圆滑是中国国民性的特征之一,大团圆是中国小说戏曲的重要特征,甚至自然景观的欣赏也有“十景病”的圆满心理,鲁迅认为,中国的历史只有两
16、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也就是原地不动地画圆圈”。阿 Q 所画的圆圈,不是一个普通的圆圈,而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阿 Q 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国民希求圆满的象征。阿 Q 的地位一降再降,面对种种不幸,心理上仍能够圆满,精神上仍能够胜利,就典型而近乎夸张地突现了国民希求圆满的心态。阿 Q 的“革命”是传统的画圆圈式的“革命”的翻版。阿 Q 式的革命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另换了一个皇帝甚至暴君,“在自己的瓦砾中修补老例”。因此,不能简单地在阿 Q 革命与辛亥革命之间画上等号。具有团圆心理的国民,只能演出一场圆圈式的革命,结尾也应
17、该是大团圆才对,所以鲁迅为小说的最后一章命题为“大团圆”。当然,它没有重复传统小说和戏曲的大团圆,而是以具有象征意味的反语技巧,来打破大团圆。阿 Q 所希望画圆的圆圈,将阿 Q 送上了杀头示众的路。鲁迅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控诉是最令人惊心动魄的,在小说中只有狂人日记中的古旧传统“吃人”,可以与之相比。(分数:8.00)(1).第一段“其用心”所指的,符合文意的一项是:(分数:2.00)A.鲁迅详尽描写阿 Q 画圆圈,是为了突出表现圆圈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B.鲁迅详尽描写阿 Q 画圆圈,正是要写出他的精神胜利法已使他走上了死路。C.阿 Q 努力把圆圈画得圆满,正是在追求心理上的圆满。D.阿 Q 努
18、力把圆圈画得圆满,正是为了表现希求圆满的国民心态。(2).第二段“却在杂文中显示了解答的钥匙”这句中的“钥匙”所指的一项是:(分数:2.00)A.阿 Q 式的革命B.阿 Q 的精神胜利法C.鲁迅的杂文D.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3).下面列举的历史变革,不属于“原地不动地画圆圈”的一项是:(分数:2.00)A.秦末农民起义汉政权建立B.汉末军阀割据三国鼎立C.元末农民起义朱元璋当皇帝D.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4).第五段“在自己的瓦砾中修补老例”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阿 Q 的革命即使成功,他的政治、经济地位也不会改变。B.阿 Q 的革命如果成功,他的政
19、治、经济地位就能够改变。C.阿 Q 的革命即使成功,也只是推翻一个皇帝,另立一个新皇帝。D.阿 Q 的革命即使成功,也只是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不能建设一个新世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 4 题。为了避免雷同,有些雅人采用偏僻的名字。我本人就是其中的一个,在十五六岁时,我嫌父亲所给的名和老师所给的字都太俗,太普通,于是自己改名为“力”,改字为“了一”。但是所谓僻名也是没有标准的。我改名不到几个月,就看见小说月报有个“饶了一”,后来知道西儒耳目资的刊行者王征,别字了一道人。了一道人姓王,这有多么巧!名字古怪了,虽然不容易雷同,却有另外一种麻烦。人们看不顺眼,就会念错:曾经有一个邮差在我的门口高喊“王力
20、先收信”;另一次又有一个在院子里喊“王了的电报”。前者是“添足”,还有可说;后者是刖刑,_我的名字虽是僻名,却非僻字。若索性用了僻字,大约是不会和别人相重了。但是,天哪,我的名字就有人误念为王刀!试想僻字还有人念得出声音来吗?王世杰先生之被念成王世木,夏丐尊先生之被念成夏丐尊,该是怨一般人认识的太少呢,还是该怪自己用字太深?中国人之于姓名之外,还有一个“字”,这也是由来已久的。“字”不一定要有两个字。表字根据经典,似乎春秋时代就有了的,陈公子佗字五父,王引之以为是根据诗经“素丝五纶”之句,纥佗通,后代相习成风,于是名凤者字鸣岐,名琼者字子瑶之类,差不多看见了字就猜得着名。这种风俗,最近一二十年
21、似乎消灭了。青年们往往只有姓名,没有表字,因此,他们也就不懂称呼上规矩,有一个高中学生写信给我,封面上写的是王了一,信内却称王力先生,但是,有一位朋友在某机关当秘书,同事却又劝他取一个表字,以便称呼。青年总是和社会打成两橛的,区区称呼一事也不在例外。实际上,一个人有两个名字,在现代,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坏处,常常有人知道我叫王力,还问我认识不认识王了一。这且不提。在北平的时候,有人寄钱给我,写的是王了一,我只有两个图章,其一是王力,另一个是了一,银行里不许我取款,因为前是姓合名不合,后者是名合而没有姓。结果是劝我花了一角钱在刻字摊上刻上一个木印,才算办清手续。(选自王力姓名)(分数:8.00)
22、(1).对“前者是添足,还有可说;后者是刖刑”这句话中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分数:2.00)A.“添足”的“足”在文中指的是多余的“先”字。B.“还有可说”的原因是人们多习惯用复名,不留心便会把“力”字连上“先”字读。C.“还有可说”的意思是还可以念得通,挺顺口。D.“刖刑”在文中比喻“了一”的“一”字被砍掉了。(2).根据上下文,在空白处应填的选项是:(分数:2.00)A.后者是刖刑,这不是乱砍吗?B.后者是刖刑,真是令人莫名其妙啊!C.后者是刖刑,这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D.后者是刖刑,这不是胡添乱砍吗?(3).“我的名字虽是僻名,却非僻字”,“力”为僻名的理由是:(分数:2.00)A.
23、“力”象征王道,一般不宜以它为名。B.“力”象征霸道,一般人不愿以它为名。C.“力”表示劳苦,人们忌讳,不敢以它为名。D.“力”在现代汉语中不独立成词,所以少用“力”为单名。(4).“表字根据经典,似乎春秋时代就有了的”的意思是:(分数:2.00)A.根据经典记载,似乎春秋时代人们已经取表字了。B.从经典记载看,似乎春秋时代就有了取名字和表字的做法。C.取表字依据经典,这种做法似乎春秋时代就有了。D.从经典中取表字这种风气,据考证是从春秋时代开始的。阅读下面一段说明文,完成下列 4 题。什么是星云?过去人们往往把天空中一切云雾状的天体都说成是星云。其实,离我们非常遥远的位于银河系以外的云雾状天
24、体,并不是星云,而是与银河系类似的庞大的恒星系统。根据它们的外貌,人们有时也称其为河外星云,即银河系以外的星云。不过,实际上还是应当如实地把它们称为河外星系。河外星系的发现使我们知道,在天文学史上早期所发现的“星云”中,只有一部分是真正的星云。星云不但应当看起来是云雾状的,而且应当是真正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物质。这样的星云广泛地存在于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之中。而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只局限于银河系的星云,即所谓银河星云。它的类型不同。形状不一,大小不等。其中有一种叫弥漫星云,具有不规则的形状,一般没有明确的边界。我们的太阳系就是在弥漫星云中形成的。但是,直接形成太阳系的,并不是整个的弥漫星云,而是
25、由弥漫星云分解而成的星云块,即所谓球状体。形成太阳系的那个球状体,我们称它为太阳星云。(分数:8.00)(1).文中“人们也称其为河外星云”的“其”字指代的是:(分数:2.00)A.银河系以外的云雾状天体B.庞大的恒星系统C.银河系以外的星云D.河外星系(2).选出下列说法中的符合文意的一项是:(分数:2.00)A.过去把天空中一切云雾状的天体都说成是星云,现在只把真正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天体称做星云。B.过去把天空中一切云雾状的天体都说成是星云,其实离我们非常遥远的银河系以外并没有星云,那只是些恒星,只因为距离遥远,看起来呈云雾状罢了。C.天文学史上早期发现的星云,其实并不是星云,而是与
26、银河系类似的庞大的恒星系统。D.弥漫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具有不规则的形状,一般没有明确的边界,外貌呈云雾状的物质。(3).将下列概念按其范围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太阳星云 太阳系天文学史上早期发现的星云弥漫星云 银河星云星云(分数:2.00)A.B.C.D.(4).根据文章,下列“星云”的定义中,哪个是正确的?(分数:2.00)A.星云是在银河系中广泛存在的,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物质。B.星云是在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中广泛存在的,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物质。C.星云是在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中广泛存在的,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球状物质。D.星云是在银河系中广泛存在的,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球状物
27、质。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下列 4 题。身为一半的江南人,第一次看见莲,却在植物园的小莲池畔。那是十月中旬,夏末秋初,已凉未寒,迷迷蒙蒙的雨丝,沾湿了满地的香红,但不曾淋熄荧荧的烛焰,那景象,豪艳之中别有一派凄清。那天独冲烟雨,原要去破庙中寻访画家刘国松,画家不在,画在,我迷失在画中,到现在还没有回来。没有找到画家,找到了画,该是一种意外的发现。从那时起,一个绰约的意象,出现在我的诗中。在那以前,我当然早见过莲,但睁开的只是睫瓣,不是心瓣,而莲,当然也未曾向我展开她的灵魂。在那以前,我是纳息塞斯,心中供的是一朵水仙,水中映的也是一朵水仙。那年十月,那朵自恋死了,心田空廓者久之,演成数重沙草,万顷
28、江田。那天,苍茫告退,嘉祥滋生,水中的倒影是水上的华美和冷隽。对于一位诗人,发现了个新意象,等于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中,泛起一闪尚待命名的光辉。一位诗人,一生也只追求几个中心的意象而已。塞尚的苹果是冷的,梵高的向日葵是热的,我的莲既冷且热。宛在水中央,莲在清凉的琉璃中擎一枝炽烈的红焰,不远不近,不即不离,宛在梦中央。莲有许多小名,许多美得凄楚的联想。对我而言,莲的小名应为水仙,水生的花没有比她更为飘逸,更富灵气的了,一花一世界;没有什么花比莲更自成世界了。对我而言,莲是美、爱和神的综合象征。莲的美是不容否认的。美国画家佛瑞塞有一次对我说:“来台以前,我只听说过莲;现在真见到了,比我想象的更美。”
29、玫瑰的美也是不容否认的,但它燃烧着西方的爽朗,似乎在说:“Look at me!”莲只赧然低语:“Dont stare,please。”次及爱情,“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方面的联想太多了。由于水生,她令人联想巫峡和洛水,联想华清池的“芙蓉如面”,联想来自水乡而终隐于水的西子。青钱千张,香浮波上,嗅之如无,忽焉如有,恍兮惚兮,令人神移,正是东方女孩的含蓄。至于宗教,则莲即是怜。莲经,莲台,莲邦,莲宗,何一非莲?艺术、宗教、爱情,到了顶点,实在只是一种境界,今乃皆备于莲的一身。(节选自余光中散文莲恋莲)(分数:8.00)(1).第二自然段开头说:“没有找到画家,找到了
30、画。”这里的“画”指的是(分数:2.00)A.但不曾淋熄荧荧的烛焰,那景象,豪艳之中别有一派凄清。B.迷迷蒙蒙的雨丝,沾湿了满地的香红,美丽如画。C.身为一半的江南人,第一次看见莲,却在植物园的小莲池畔。D.小莲池中的莲花,在迷蒙的烟雨中,豪艳而又冷隽,美丽如画。(2).第三自然段中使用了三个“联想”,这样写目的是什么:(分数:2.00)A.以水仙比喻莲,水生的花没有比她更为飘逸,更富灵气的了。B.借引神话传说中的美女形象,盛赞莲是美、爱和神综合的象征。C.说明莲的美是不容否认的,一花一世界,没有什么花比莲更自成世界了。D.说明莲的美实在只是一种境界,今乃皆备于莲的一身。(3).第一自然段中说
31、“第一次看见莲”,次段中又说“我当然早见过莲”,这样写是否是矛盾的:(分数:2.00)A.完全矛盾B.不矛盾C.有点矛盾D.不完全矛盾(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文章首句着一“却”字,以作为江南人对莲本该不生疏却生疏来突出小莲池中莲的神韵美。“我迷失在画中,到现在还没有回来”这句让人感悟到,观察事物只要用心专一,仔细琢磨,了解规律,就会流连忘返。“意象”即境界,作者发现的莲的“绰约”意象,就是“水中的倒影是水上的华美和冷隽”。“我的莲既冷且热”,是说诗人笔下的莲,不同于画家画的苹果、向日葵那样冷暖有别,而是华美与冷隽的和谐统一。文章借助对比,以玫瑰“燃烧着西方的爽朗”,来突出
32、莲“赧然低语”,如同东方女孩的含蓄美,褒贬适中,表达得体。作者认为莲的小名应为水仙,因为她和水仙花一样同为水中仙子,飘逸而富于灵气,在水中都自成世界。(分数:2.00)A.B.C.D.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 4 题。宋代学者称杜甫为“圣于诗者”,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地位而言。他们把杜甫视为“集大成”者,认为他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到了后世把杜甫称为“诗圣”,这突出了杜诗的道德含义(郭沫若称其为“诗中圣哲”也是此意),符合杜诗中的儒学内涵。“诗圣”的名号,使得杜诗所确立的“忧国忧民”思想逐渐成为了主流理论。不管你是否赞成,但都不能不承认诗歌写作应该反映现实和关注国家与人民命运。南宋诗
33、人就说:“忧时本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这是赞成诗人应该忧国忧民的。也有不赞成的,明代的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宏道,提倡个性解放,不同意诗人应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他在显灵宫集诸公以麻城山林为韵中说“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国爱民成儿戏”,仔细咀嚼诗意,可见袁氏虽然不赞成此说,但还是把“忧国忧民”看作当时诗歌创作中大多数人所遵循的原则。这些都说明对后世人士影响之深。诗歌创作乃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日常功课之一,古代学子平常接触最多当属杜诗。因为杜诗中规矩井然,所以,如应酬中大量运用的律体诗,当以杜甫写得最好,很少率意之作。科举考试中用的试贴诗可以模仿杜集中的“五排”(杜
34、甫以后,很少再有人写出像杜甫这样多的高质量的“五排”了)。对杜诗的广泛的模仿从宋代就开始了。书商为了满足这个社会需求,还把杜诗分类编排,给模仿者以便利。这样,杜诗中的思想感情必然会从阅读的渠道渗入到士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去。因此,杜诗中对后世文人士大夫性格的塑造产生影响绝不是夸诞之词。中国的文学传统,特别是古典诗词对读者思想感情的陶冶力量是很难估量的。杜甫诗发扬了儒家思想中富于伦理价值的思想,对古代读书人有很大影响;施之于今日的教育之中,也当有积极的意义。(分数:8.00)(1).下列叙述中,属于称杜甫“圣于诗者”的根据一项是:(分数:2.00)A.杜甫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B.在诗歌创作
35、上,反映现实和关注国家与人民命运方面,杜甫为后代诗人做出了榜样。C.“忧国爱民”的思想确立了杜甫的地位。D.杜诗中充满了儒学思想内涵。(2).对文章第二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从“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中可以看出袁宏道不同意诗人应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B.南宋诗人大多数在诗歌创作中仍遵循“忧国忧民”是诗人职分的原则。C.“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国忧民成儿戏”这句诗表明袁宏道认为杜甫以后诗歌多为儿戏之作。D.明代大多数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仍遵循“忧国忧民”的原则,袁宏道认为这也是事实。(3).对古代文士积极学习杜诗的根本原因,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分数:2.00)
36、A.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日常功课之一就是要学习诗歌创作。B.杜诗合乎格律诗的要求,平仄押韵,规范合理,质量高,数量足。C.书商们把杜诗分类编排,便利了古代文士们模仿各类杜诗。D.通过阅读,杜诗中的思想感情容易渗入到士人们的思想意识中。(4).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杜诗对后人思想感情的陶冶力量是巨大的。B.明清时代读书人在社交应酬活动中,必须吟五言律诗或七言律诗,以显其风雅。C.科举考试要求写“排律”形式的试贴诗,这是模仿杜诗中的“五排”而产生的。D.文士的性格是由杜甫思想塑造起来的,即使在今天,杜甫的思想也有积极意义。工程硕士(GCT)语文-162 答案解析
37、(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分数:2.00)A.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如此上行下效,我们的社会风气就会好转起来。B.代表们认为研究汉字信息输入方法是我国推广应用计算机的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C.小时候,父亲对我们兄弟俩从没有好脸色,有时耳提面命,甚至棍棒相加。D.第 49 届 NBA 东部联盟全明星赛将于明天在三藩市举行,届时球迷们所熟识的奥尼尔、邓肯等将粉墨登场。解析: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A“上行下效”为贬义词;C“耳提面命”的意思是形容恳切地教导;D“粉墨登场”是贬义词
38、)2.对下面四组问题,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李白 屈原 陶渊明 杜甫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史记 战国策 汉书 左传3)到目前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文字是篆书 钟鼎文 甲骨文 隶书(分数:2.00)A.1) 2) 3)B.1) 2) 3)C.1) 2) 3) D.1) 2) 3)解析:详解 本题考查文史知识。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甲骨文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文字)3.对甲骨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B.它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C.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发展来的D.甲
39、骨文有些内容可以和史记相印证解析:详解 甲骨文只是目前发现的、能被我们认识的中国最早的系统文字。而在此之前很久就有可以被称为文字的发现,如马桥陶文、丁公陶文、大汶口陶文等等。不过这些文字都没有被识读出来。从结构上看,它们与甲骨文应该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但是不能确认为甲骨文的祖先。)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或词,字形、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觥(指酒杯)筹交错 赫赫(非常显著的样子)有名横征暴敛(征税、搜刮) 良莠(恶草,比喻坏人)不齐 B.明察秋毫(比喻极细微的东西) 励精图制(制度)乔(做假)装打扮 虚(谦虚)怀若谷C.强(勉强)弩之末 无耻之尤(特别突出的)无的放矢(箭)
40、我行我素(平素,素常)D.身(身体)先士卒 揠(拔)苗助长睚眦必报(报复) 严于律(约束)己解析:详解 本题考查字义知识。B励精图治(治理);C强(强大)弩之末;D身(将帅)先士卒)5.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基本条件是:(分数:2.00)A.民族危机的加深B.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要求C.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解析:详解 这三个运动要联系起来看,实际上,这三个运动的发展反映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思想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A 答案只是几个运动的历史背景。B 答案只是基本条件的核心部分,因为除了政治上的要求,还应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新文化。D 答案应该是这几个运动的
41、前提。因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人,使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了发展。但关键还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接受了西方思想从而发起了运动。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是这几个运动的基本条件。)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分数:2.00)A.由于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增长,老人生活、学习用品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B.本届“挑战杯”竞赛,从参赛高校数及参赛作品都有了明显提高。C.有人说他的落选与个人恩怨有关,但他反驳时非常肯定地否认不是与个人恩怨有关。D.复试是在一星期后举行的,录取与否将决定他的终生事业。 解析:详解 本题考查语法知识。A老龄化不能说增长,词汇搭配不当;B应是参赛作品的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词汇搭配不
42、当;C“否认不是”双重否定即为肯定,整句意思相反)7.下列四组海港中,全属于欧洲的是:(分数:2.00)A.利物浦、安特卫普、汉堡、亚丁B.伦敦、马赛、科伦坡、哥本哈根C.利物浦、马赛、汉堡、鹿特丹 D.鹿特丹、热那亚、亚丁、珀斯解析:详解 本题考查世界地理知识。A亚丁为也门古城,属于亚洲;B科伦坡为斯里兰卡首都,属于亚洲;D亚丁属于亚洲,珀斯为加拿大城镇,属于北美洲。)8.下面一段话有两种标点法,请指出哪一种是完全正确的:上我们捧起一把泥土来仔细端详吧( )这是我们的土地呵( )怎样保卫每一寸土地呢( )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的巨大潜力( )一天天更加美好起来呢( )党正在领导着我们前进(
43、 )青春的大地好象发出巨大的声音( )要求全国人民都作出回答( )(分数:2.00)A.,。?,?。,。B.!?,?。,。 C.!。?,?,。D.!?,?,。解析: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前两句是感叹句,填感叹号,“党正领导着我们前进”后应为句号,故选 B 项)9.以下属于我国南方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是:我国南方河流多于北方南方大多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水量充盈南方大多地处亚热带,河流终年不冻南方河流流向便于地区联系(分数:2.00)A. B.C.D.解析:详解 本题考查中国地理知识。影响河流航运的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方面是自然条件,包括了河网的密度、河流的水量和冰情等水文状
44、况。另一方面是人文条件,主要是经济状况,经济的发达有利于交通运输的发展。选项表达了南方河运发达的自然因素。)10.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我决心拿起手中的笔坚持写下去,给越来越多的人以爱心慰藉,我感到文学是那样的神圣,它擦亮了多少人的眼睛,驱散了多少人旅途的迷雾。B.那正是过苦日子的时期。穷困,就像雨蒙蒙的秋天,笼罩在他的头上。C.核桃林散发出苹果般的清香,油润的叶子上,反射出点点灯光。警戒的战土游动着,刺刀尖上一明一暗的亮光,就像一只追绕他的萤火虫。 D.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做个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解
45、析: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知识。比喻不恰当)11.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名称,诗经、三国志、孙子兵法、楚辞分别属于这四类。 B.明清是我国小说成就最辉煌的历史时期。明代极具影响的小说有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清代的儒林外史、聊斋志异、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等在我国小说史上都颇有地位。C.巴金的家、春、秋被称为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则被称为激流三部曲。D.巴尔扎克、莫泊桑、都德和果戈理、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分别是法国和俄国 19 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解析: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知识。B红楼梦为清代小说;C巴金
46、的家、春、秋应为激流三部曲,雾、雨、电应为爱情三部曲;D都德为现实主义作家,不能称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2.热带雨林是地球表面生物种类最丰富、结构最复杂的植物群落,现在因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遭受破坏,其面积大大下降,并造成气候异常,大量生物物种绝灭或濒危。为此,许多有识之士强烈呼吁保护热带雨林。这表明:坚持两点论不能讲重点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正确的认识来自社会实践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分数:2.00)A.B. C.D.解析: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哲学中联系的观点、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从题干中可知,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破坏生态平衡,这种做法违背
47、了普遍联系的观点,因而应选。人们以破坏热带雨林为代价,以获得暂时的经济利益,这种主观能动性违背了客观规律性,故亦应选。项由于不符合题干的规定性,所以不应该选。其中“有识之士的呼吁”可以看出是正确的认识,它来自实践。所以,项也应入选。故应选 B 项。)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分数:2.00)A.良莠不齐(yu) 表情呆板(di) 强词夺理(qing) 尔虞我诈(y)B.咬文嚼字(ju) 一曝十寒(p) 惝恍迷离(tng) 穿凿附会(zo)C.心广体胖(pn) 莞尔一笑(wn) 血肉模糊(m) 所向披靡(m) D.淆乱乾坤(xio) 贫瘠不堪(j) 自怨自艾(y) 暴殄天物(zhn)解析:详解 本题是考查语音知识。A 强词夺理(qing);B 惝恍迷离(chng);D 暴殄天物(tin)14.国家拟定实行不同的收入,不同的税收。高收入高税收,中等收入零税收,低等收入负税收。这种做法:(分数:2.00)A.是国家利用经济杠杆调节城镇居民的收入,实施国家经济宏观调控 B.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