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中师范大学考研历史学基础真题 2016 年(中国史)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7,分数:42.00)1.盐铁论 (分数:6.00)_2.庆历新政 (分数:6.00)_3.头下军州 (分数:6.00)_4.京师同文馆 (分数:6.00)_5.科玄之争 (分数:6.00)_6.实业计划 (分数:6.00)_7.三反五反运动 (分数:6.00)_二、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8.简述汉初王国问题及解决措施。 (分数:10.00)_9.宋代区域经济的基本格局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分数:10.00)_10.19271937 年南京国民政府对
2、日态度的演变。 (分数:10.00)_三、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8.00)11.论明清江南市镇与白银资本的关系。 (分数:14.00)_12.结合学术研究动态,论述清季民初中国社会结构及社会阶层的新变化。 (分数:14.00)_华中师范大学考研历史学基础真题 2016 年(中国史)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7,分数:42.00)1.盐铁论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西汉桓宽所著关于盐铁会议的记录。十卷,六十篇。汉昭帝始元六年(前 81 年),召集朝廷大臣与郡国所举贤良文学举行会议,辩论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平准均输等国家财经政策
3、问题,称为“盐铁会议”。至宣帝时,庐江太守丞桓宽将这次会议的记录整理编次,撰成此书。书中广泛涉及当时经济、政治、军事、思想等领域的问题,记载了贤良文学和桑弘羊的不同治国学说,以及各自的施政主张。为研究西汉史的重要资料。2.庆历新政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宋仁宗庆历年间由范仲淹主持的政治改革。宋仁宗时,政治和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向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以整顿吏治为主的十项改革方案。仁宗采纳了这一方案,并诏行全国。改革仅一年,范仲淹被贬,改革失败。这次改革虽然失败了,但却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揭开了序幕。3.头下军州 (分数:6.0
4、0)_正确答案:()解析:辽代地方行政制度之一。辽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以部族制和州县制双轨分治。除此之外,还有头下军州,是由辽的宗室、大臣、外戚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者,以其所分得或所俘获的人口为主体建立的地方行政单位。头下军州的刺史由中央任免,其他官吏则由头下主自行委派。头下军州的赋税除酒税和一半田租交纳辽政府外,其余全归头下主。4.京师同文馆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清代最早培养译员的洋务学堂和从事翻译出版的机构。1862 年,恭亲王奕诉等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隶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同文馆是培养外国语言文字、科学技术人才的学校;在外国语言文字方面,先后分设了英、法、俄、德、
5、日五馆。1902 年并入京师大学堂。5.科玄之争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20 世纪 20 年代初中国思想界的一次著名辩论。辩论的焦点是科学能否解决人生观问题。随着辩论的展开,形成了以张君劢为代表的“玄学派”、以丁文江为代表的“科学派”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唯物史观派”。1923 年 2 月,张君劢在清华大学作了人生观的演讲。4 月,丁文江在努力周报上发表科学与玄学一文,反对张君劢的主张。之后,胡适、唐钺、王星拱、范寿康、梁启超、吴稚晖等 10余人发表文章参战。后期,陈独秀、瞿秋白亦发表文章参与论战,被称为“唯物史观派”。6.实业计划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孙中
6、山关于中国实业建设的专著。1920 年实业计划完稿,原以英文发表,英文本名为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国际共同开发中国实业计划书),是为“物质建设”。1921 年由林云陔、马君武等人译出中文本,孙文在广州发表中文自序,实业计划中提出六项计划,分港口建设、铁路、道路建设、采矿业、治河道等八个范畴。而对于此计划书,孙中山在其自序中提到,希望借助外国资本与技术,与中国政府签约一同开发中国,使得中国基础建设与轻重工业提升发展,中外共创双赢。7.三反五反运动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建国初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群众运动。在朝鲜战局
7、稳定、土改和镇反取得重大胜利之后,首先于 1951 年冬在国家机关、国营经济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在“三反”运动进入高潮后,1952 年 1 月 26 日中共中央部署在各大中城市的工商业者中开展“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斗争。1952 年 10 月,三反五反运动胜利结束。二、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8.简述汉初王国问题及解决措施。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一)背景。(1)秦统一后确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分封制仍有强烈的影响。(2)汉高祖总结
8、秦亡的原因时,认为秦朝没有封同姓子弟为王是其短命的关键所在。因此,他在剪除异姓王的同时,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史称同姓王。同时,刘邦在地方上继续实行郡县制。于是,西汉初年,郡县制与诸侯王国并行的制度,被称为“郡国并行制”。 (二)措施。(1)文帝即位后,同姓诸侯王的势力日益膨胀。中央为加强集权,开始削弱诸侯王势力。面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封国势力之间的尖锐矛盾,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就是要将王国分割为若干小国,以削弱其力量。文帝起初很重视贾谊的建议,但有些犹豫不决;后来形势更加严重了,才把齐国分为六个小王国,立齐王肥的六个儿子为王;又把淮南国分为三个小王国,立
9、淮南王长的三个儿子为王。(2)景帝时,中央和诸侯王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御史大夫晁错上削藩策,建议借诸侯王犯错误的时机,削减诸侯王的封区。景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景帝前三年(前 154 年),削楚王戊的东海郡,削赵王遂的常山郡,削胶西王印的六个县。这引发了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为了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免除了各诸侯王的行政权力,规定诸侯王不再治民,削减了王国官吏,改称王国的丞相为相。从此以后,王国实际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地方政权。(3)元朔二年(前 127 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诸侯王除了由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
10、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分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推恩令颁布后,王国纷纷请分邑子弟,于是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西汉王朝不用黜陟的办法而使王国的辖地缩小。元鼎五年(前 112 年),汉武帝又采取“酎金夺爵”的措施,削夺列侯的爵位。附益法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结党营私。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9.宋代区域经济的基本格局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略)10.19271937 年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态度的演变。 (分数
11、:10.00)_正确答案:()解析:(一)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对外政策上尝试以日本为外交重心,谋求与日本建立一种稳定的工作关系。1928 年济南惨案的发生打破了国民政府对日本的幻想,南京变单边外交为多边外交,意图借助英美制衡日本在中国的扩张。 (二)1931 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将申诉政策确立为对日的主要政策,而且在事变的处理过程中逐步强化,直到 1933 年日本退出国联。在申诉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英美等大国对日本的侵略行为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制裁,日军的侵略更加肆无忌惮。 (三)1935 年华北事变后,日本侵华的步伐明显加快,尤其是“广田三原则”的提出与交涉,进一步暴露了
12、日本全面控制中国的图谋。在这种形势下,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趋向强硬,抗日的外交政策初步形成。三、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8.00)11.论明清江南市镇与白银资本的关系。 (分数:14.00)_正确答案:()解析:(略)12.结合学术研究动态,论述清季民初中国社会结构及社会阶层的新变化。 (分数:14.00)_正确答案:()解析:两千多年来,在自然经济状态下,传统中国是一个具有高度整体性、同质性和社会分化程度很低的国家。但近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城市中的率先兴起,城市与乡村的基本经济机构和基本社会功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到了清季民初,中国遭受了来自东西方力量的强力冲击,在签订丧权
13、辱国条约之时,亦启动了一些自救的改革举措。这些措施使中国当时的社会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尽管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最终形成,但城市的经济社会地位已经日渐凸显。由此,该时期社会结构和阶层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乡村和城市两个方面: 首先,在乡村社会,科举制度的废除使以工、农、士、商四大社会群体为基本要素的传统中国社会结构,在自身演变出现危机时,恰遇西潮的冲击而解体,拉开了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序幕。科举制度的废除,使旧有私塾教育退出历史舞台,新式教育兴起,使其培养的学生无法返回乡村,致使城乡逐渐分离。过去传统做官的读书人一旦告老必定返回其乡,成为乡绅,反哺桑梓;但新学制下的学生与城市的关系极为密切,与乡村较为
14、疏远,毕业后亦在城市求职定居。可见,传统时期的这个社会循环流动在很大程度上逐渐衰歇,最后中止。科举制度的废除,对于传统乡村社会结构变化影响重大。 其次,城市社会结构的演变首先表现在旧的封闭结构下的各个阶层的不断解体和新的开放结构下的各个阶层逐渐形成。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城市的封闭现象被逐渐打破。第一,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彼此隔绝状态被打破。旧的手工业普遍衰落和破产,代之而起的是从旧的统治阶层、知识阶层、工商阶层分化出来的经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新式企业主;第二,城市内部各等级、各阶层之间的流动也在以一种新的方式逐步加快。近代城市社会结构的演变又体现在旧的等级职业结构逐渐为新的功能职业结构所取代。传统的特权等级、平民等级以及贱民等级转变为各新式职业衍生出来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