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联考流行病学基础-2 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20.00)1.感染谱(spectrum of infection)(分数:4.00)_2.动态人群(dynamic population)(分数:4.00)_3.因果颠倒偏倚(分数:4.00)_4.生态学谬误(ecological fallacy)(分数:4.00)_5.分层随机分组(stratified randomization)(分数:4.00)_二、B填空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6.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包括_、_、_。(分数:1.00)填空项
2、 1:_7.疾病在人群中的自然发生、发展规律,称为_。(分数:1.00)填空项 1:_8.残疾失能指标主要有_、_、_。(分数:1.00)填空项 1:_9.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原则:_、_、_。(分数:1.00)填空项 1:_10.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主要是归纳推理方法,它包括_法和_准则,以及概率性推广的_推理。(分数:1.00)填空项 1:_11.病因推断原则的关联强度指标通常指病例对照研究中的_和队列研究中的_。(分数:1.00)填空项 1:_12.我国计划免疫工作主要内容是儿童基础免疫,主要预防接种_、_、_和_。(分数:1.00)填空项 1:_13.疾病的年龄分布出现差异主要与_、_
3、和_等因素有关。(分数:1.00)填空项 1:_14.描述性研究在揭示 1 的探索过程中是最基础的步骤。(分数:1.00)填空项 1:_15.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是_,临床实验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是_。(分数:1.00)填空项 1:_三、B选择题/B(总题数:15,分数:30.00)16.预防肠道传染病应采取以哪个环节为主的综合措施 A.切断传播途径 B.疫苗预防接种 C.药物预防 D.隔离接触者 E.隔离带菌者(分数:2.00)A.B.C.D.E.17.某因素和某疾病间联系强度的最好测量可借助于 A.潜伏期 B.传染期 C.相对危险度 D.整个人群的发病率 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
4、C.D.E.18.探讨在饮用水中加氟能否降低人群中龋齿患病率,哪种研究最宜使用 A.描述性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生态学研究 D.队列研究 E.社区干预研究(分数:2.00)A.B.C.D.E.19.发病率的分子是一定期间内某暴露人口中某病的 A.新发病例数 B.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C.已感染者 D.已患病例(旧病例) E.治愈者(分数:2.00)A.B.C.D.E.20.甲、乙两地某病粗死亡率相等,经过年龄标化后,甲地标化死亡率高于乙地,原因可能是 A.甲地老年人比重高于乙地 B.甲地和乙地人群的年龄构成不同所致 C.与年龄构成无关 D.甲地诊断的准确率高 E.甲地男性人口数高于乙地(
5、分数:2.00)A.B.C.D.E.21.以下哪项能被称为与流行病学交叉的学科 A.老年流行病学 B.健康流行病学 C.临床流行病学 D.肿瘤流行病学 E.灾害流行病学(分数:2.00)A.B.C.D.E.22.下列哪一种测量常用来计算某病发病率的分母 A.期初人口数 B.观察到的新病例数 C.期末人口数 D.期初人口数加期末人口数再除以 2 E.失访人数(分数:2.00)A.B.C.D.E.23.病原体生存、生长和繁殖的自然场所称为 A.媒介生物 B.宿主 C.传染源 D.疫源地 E.污染物(分数:2.00)A.B.C.D.E.24.筛检试验的真实性是指 A.重复多次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
6、度 B.试验结果中真正有无疾病的概率 C.受试者的测定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 D.观察者对结果判断的一致程度 E.诊断试验的随机误差(分数:2.00)A.B.C.D.E.25.假定某病的患病率为 10,用某项灵敏度为 80%的筛检试验检查 1000人的人群,则漏诊人数为 A.99 B.198 C.2 D.891 E.107(分数:2.00)A.B.C.D.E.26.下列哪一项不是水平传播 A.空气传播 B.经水传播 C.产前期从母亲到后代之间的传播 D.经食物传播 E.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分数:2.00)A.B.C.D.E.27.现况研究进行分析确定的关系是 A.因果联系 B.间接联系 C.虚假
7、联系 D.统计学联系 E.直接联系(分数:2.00)A.B.C.D.E.28.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包括 A.病例报告 B.横断面研究 C.生态学研究 D.队列研究 E.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分数:2.00)A.B.C.D.E.29.特异危险度是 A.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率之比 B.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率之差 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之比 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之差 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C.D.E.30.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 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C.该病患病
8、率将增加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分数:2.00)A.B.C.D.E.四、B问答题/B(总题数:4,分数:20.00)31.现场试验中人为干预措施应符合哪些条件?(分数:5.00)_32.简述流行病学面临的挑战和展望。(分数:5.00)_33.疾病分布呈现周期性的原因是什么?周期间隔时间取决于哪些因素?(分数:5.00)_34.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分数:5.00)_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联考流行病学基础-2 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20.00)1.感染谱(spectrum of infec
9、tion)(分数:4.00)_正确答案:(感染谱:宿主感染病原体后,可以呈现为程度不同的反应,从隐性感染直至致死性疾病,这种表现称为感染谱。)解析:2.动态人群(dynamic population)(分数:4.00)_正确答案:(动态人群:是相对于固定队列而言的,即在某时期确定队列后,原有的队列成员可能不断退出,新的观察对象也可以随时加入。)解析:3.因果颠倒偏倚(分数:4.00)_正确答案:(因果颠倒偏倚:有时暴露的发生很难判断是在疾病的前或后,尤其是当某病的早期表现未被及时发现或不易被发现时,更易将疾病引起的结果误认为是因。)解析:4.生态学谬误(ecological fallacy)(
10、分数:4.00)_正确答案:(生态学谬误:生态学研究中,生态学谬误是此类研究最主要的缺点。它是由于生态学研究是由各个不同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并存在混杂因素等原因而造成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的不符。)解析:5.分层随机分组(stratified randomization)(分数:4.00)_正确答案:(分层随机分组:指按研究对象特征,即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某些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文化程度、居住条件等)先进行分层,然后在每层内随机地把研究对象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解析:二、B填空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6.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包括_、_、_。(分数:1.00)
11、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横断面调查 监测 生态学研究)解析:7.疾病在人群中的自然发生、发展规律,称为_。(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人群 疾病 自然史)解析:8.残疾失能指标主要有_、_、_。(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病残率 潜在减寿年数 伤残调整寿命年)解析:9.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原则:_、_、_。(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对照的原则 随机的原则 盲法的原则)解析:10.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主要是归纳推理方法,它包括_法和_准则,以及概率性推广的_推理。(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假设演绎 Mill 归纳统计
12、)解析:11.病因推断原则的关联强度指标通常指病例对照研究中的_和队列研究中的_。(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OR(比值比) RR(相对危险度))解析:12.我国计划免疫工作主要内容是儿童基础免疫,主要预防接种_、_、_和_。(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卡介苗 脊髓灰质炎三价疫苗 白百破混合制剂 麻疹疫苗)解析:13.疾病的年龄分布出现差异主要与_、_和_等因素有关。(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人群免疫水平状况 危险因子暴露的机会 预防接种开展的情况)解析:14.描述性研究在揭示 1 的探索过程中是最基础的步骤。(分数:1.00)填空项 1
13、:_ (正确答案:因果关系)解析:15.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是_,临床实验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是_。(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病人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解析:三、B选择题/B(总题数:15,分数:30.00)16.预防肠道传染病应采取以哪个环节为主的综合措施 A.切断传播途径 B.疫苗预防接种 C.药物预防 D.隔离接触者 E.隔离带菌者(分数:2.00)A. B.C.D.E.解析:17.某因素和某疾病间联系强度的最好测量可借助于 A.潜伏期 B.传染期 C.相对危险度 D.整个人群的发病率 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C. D.E.解析:18.探讨在饮用水中加氟能否降
14、低人群中龋齿患病率,哪种研究最宜使用 A.描述性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生态学研究 D.队列研究 E.社区干预研究(分数:2.00)A.B.C.D.E. 解析:19.发病率的分子是一定期间内某暴露人口中某病的 A.新发病例数 B.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C.已感染者 D.已患病例(旧病例) E.治愈者(分数:2.00)A. B.C.D.E.解析:20.甲、乙两地某病粗死亡率相等,经过年龄标化后,甲地标化死亡率高于乙地,原因可能是 A.甲地老年人比重高于乙地 B.甲地和乙地人群的年龄构成不同所致 C.与年龄构成无关 D.甲地诊断的准确率高 E.甲地男性人口数高于乙地(分数:2.00)A.B.
15、C.D.E.解析:21.以下哪项能被称为与流行病学交叉的学科 A.老年流行病学 B.健康流行病学 C.临床流行病学 D.肿瘤流行病学 E.灾害流行病学(分数:2.00)A.B.C. D.E.解析:22.下列哪一种测量常用来计算某病发病率的分母 A.期初人口数 B.观察到的新病例数 C.期末人口数 D.期初人口数加期末人口数再除以 2 E.失访人数(分数:2.00)A.B.C.D. E.解析:23.病原体生存、生长和繁殖的自然场所称为 A.媒介生物 B.宿主 C.传染源 D.疫源地 E.污染物(分数:2.00)A.B. C.D.E.解析:24.筛检试验的真实性是指 A.重复多次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
16、稳定程度 B.试验结果中真正有无疾病的概率 C.受试者的测定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 D.观察者对结果判断的一致程度 E.诊断试验的随机误差(分数:2.00)A.B.C. D.E.解析:25.假定某病的患病率为 10,用某项灵敏度为 80%的筛检试验检查 1000人的人群,则漏诊人数为 A.99 B.198 C.2 D.891 E.107(分数:2.00)A.B.C. D.E.解析:26.下列哪一项不是水平传播 A.空气传播 B.经水传播 C.产前期从母亲到后代之间的传播 D.经食物传播 E.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分数:2.00)A.B.C. D.E.解析:27.现况研究进行分析确定的关系是 A.因
17、果联系 B.间接联系 C.虚假联系 D.统计学联系 E.直接联系(分数:2.00)A.B.C.D. E.解析:28.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包括 A.病例报告 B.横断面研究 C.生态学研究 D.队列研究 E.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分数:2.00)A.B.C.D. E.解析:29.特异危险度是 A.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率之比 B.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率之差 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之比 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之差 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0.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 A
18、.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分数:2.00)A.B.C. D.E.解析:四、B问答题/B(总题数:4,分数:20.00)31.现场试验中人为干预措施应符合哪些条件?(分数:5.00)_正确答案:(现场试验中人为干预措施应符合的基本原则有: (1)安全:这种措施应首先保证对人安全、无害。安全性的评价可基于动物实验、个别的人体试验及小规模的人群试验等资料,也可根据预试验的情况来确定。 (2)符合伦理:现场试验的研究对象是人群,所以必须考虑伦理问题。 (3)可接受性:影响可接受性的因素很多,如该措施的副作用、研究
19、人员的态度、研究对象的文化水平,及对研究的认识等。 (4)简便易行:现场试验为大样本的人群研究,不易开展操作复杂的检测工作,加之经费、时间的限制,要求所实施的措施简便易行,通过短期培训即能掌握。 (5)经济:所实施措施的选择应本着有效、经济的原则,尽可能用较少费用获得较大的利益。)解析:32.简述流行病学面临的挑战和展望。(分数:5.00)_正确答案:(流行病学面临的挑战和展望: (1)宏观与微观并举。 (2)传染病与非传染病并举。 (3)人群健康研究提上日程。 (4)发展应急流行病学。 (5)重视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 (6)强化流行病学在循证浪潮中的作用。)解析:33.疾病分布呈现周
20、期性的原因是什么?周期间隔时间取决于哪些因素?(分数:5.00)_正确答案:(疾病分布呈现周期性的原因: (1)多见于人口复杂、交通拥挤的大中城市,有相当数量的易感者。 (2)传播机制易实现的疾病人群受感染的机会多。 (3)可形成稳固的病后免疫,故流行后发病率可迅速下降。 (4)取决于易感者积累的速度及病原体变异的速度。 周期的间隔长短取决于: (1)易感者与免疫者的比例大小。 (2)新易感者补充积累的速度。 (3)人群免疫持续时间长短。)解析:34.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分数:5.00)_正确答案:(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有:(1)设立有效可比的对照组。(2)研究对象是来自一个总体的随机抽样人群,并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3)人为施加干预措施。(4)研究方向是前瞻性的,即从“因”到“果”。(5)大多数的研究均采用盲法收集资料。)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