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PA 公共管理硕士综合知识语文(词语)-试卷 2 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语文部分(总题数:31,分数:62.00)1.基本素质(分数:2.00)_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_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_讲故事或作报告,_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_不写稿子,_应像一篇文章。(分数:2.00)A.尽管 可是 而 虽然 但B.虽然 而 却 即使 也C.虽然 相反 可 即使 也D.尽管 而 却 虽然 但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他屋里哪儿都是书,光线显得很暗,_他需要把诗集
2、贴近鼻尖才能读得出。他的声音不洪亮,_无手势,读得很慢,_很动人。长大以后,我再没去读这首诗,_它给我的印象,_始终留在脑海里。(分数:2.00)A.因而 又 因此 然而 却B.所以 也 却 然而 却C.所以 且 又 但是 却D.因此 既 又 但是 却4.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中国_需要实行开放政策,_在开放政策之上,还要有一个更高的原则,就是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完整,在历史上饱受民族灾难的中国人民,十分_独立自主的原则,维护国家应有的尊严。_新中国政权放弃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的原则而和世界交往,那么它就会和以往的近代中国历届统治者一样,遭到人民的_。(分数:2.00)A.尽管 但 重视 如
3、果 唾弃B.固然 但 珍视 如果 抵制C.虽然 但 珍视 因为 反对D.固然 但 珍视 如果 唾弃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由于历来的经验,我知道青年们,_是文学青年们,十之八九是感觉很敏锐,自尊心也很旺盛的,一不小心,极容易得到误解,_倒是故意回避的时候多。见面_怕,更不必说敢托付了。但那时我在上海,也有一个唯一的_敢于随便谈笑,_还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那就是送书去给白莽的柔石。(分数:2.00)A.尤其 因此 况且 既 又B.尤其 所以 尚且 不但 而且C.即使 所以 尚且 既 又D.即使 因此 况且 不但 而且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虽恰当的一
4、组是: 新诗的对外开放和继承传统并不矛盾,_长期以来,人们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进入 30 年代后,“模仿”和“欧化”成了贬义词,_在民族化和现代化基础上的模仿和欧化是绝对必要的。_最遭人讥讽的语言形式欧化,_最利于新诗的进步。(分数:2.00)A.但是 其实 因为 也B.但是 其实 即使 也C.因为 可是 即使 都D.因为 可是 因为 都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唐代诗人是高明的,他们_没有抛弃诗歌的主体性,_不曾一叶障目,只看到主体,_把它们给人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精神享受同促使社会的改革这一责任紧密联系起来,_使诗歌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分数:2.00
5、)A.不但 而且 因为 因而B.既 又 因为 因而C.不但 而且 而是 从而D.既 又 而是 从而8.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山茶花的名贵,_在于栽培技术复杂,_在于它的繁殖比较困难,用种子培育的实生苗不能保持原来品种的性状,_很多名贵品种因雌雄蕊多,已演变为花瓣不能结实,_一般要采用靠接法繁殖,_这种方法手续麻烦,成活率不高。(分数:2.00)A.不止 更 因为 所以 但是B.不仅 还 况且 所以 但是C.不只 更 因为 因此 然而D.不但 也 况且 因此 然而9.下列句中画横线处应填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按照有关规定,_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符合教师法规定学
6、历条件_中国公民(含 2004 年大专_大专以上毕业生),_可报名申请教师资.格。申请认定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的人员,_本人户籍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报名;申请认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含实习指导教师)教师资格的人员,_市教育局教师资格认定办公室报名。(分数:2.00)A.只要 的 和 都 在 在B.凡 的 及 均 在 在C.只要 的 及 都 在 在D.凡 的 和 均 在 在10.填入下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恰当的一组是: 当前经济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_有多方面的原因,_根本原因在于原有体制的弊端没有消除。_,要尽快扭转这种局面,_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_能实现。(分数:2.00)A
7、.即使 然而 所以 只要 就B.虽然 但是 因此 只有 才C.尽管 然而 所以 只要 就D.如果 那么 因此 只有 才11.依次填入横线上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词一经活用,不仅改变了语法功能,词义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_照本来的意思和用法去理解,_会误解整个句意,_,_要掌握实词的常用义和用法,_要注意去掌握实词的运用情况_基本规律。(分数:2.00)A.除非 就 所以 如果 就 及其B.尽管 也 所以 不仅 还 及其C.如果 就 因此 不仅 还 及其D.如果 就 但是 并且 而 和1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学习社会,无论业余作者_专业作家都不可忽视
8、,不要以为只要在生活中就自然可以深刻、正确地认识生活_理解生活。这里,有心一无心, 自觉_不自觉,主动_被动,热情_不够热情_冷淡,是大不一样的。(分数:2.00)A.和 或 或 或 或 或 和B.或 和 和 和 和 和 甚或C.和 和 或 或 或 或 或D.或 或 和 和 和 和 甚或1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_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_,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_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_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
9、道理。(分数:2.00)A.因为 所以 如果 自然B.如果 那么 因为 当然C.如果 那么 因为 自然D.因为 所以 如果 当然1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在信息处理这个环节上,_光计算有很大的潜力,_光与电子相比,更加难以控制,_其信号的放大、增强、编码、连接、交换等远不如电子方便,_大量的信息处理仍主要依靠电子技术。(分数:2.00)A.不仅 而且 若 所以B.虽然 但 如果 那么C.尽管 但 由于 因此D.既然 又 因为 于是15.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个受过高等护理教育的护士,应该_有理论_有实践经验,这实践经验,_仅仅指能打针、发药、插管、看
10、心电图、会心脏监测,_指会使用人工呼吸机或体外循环机等比较复杂的技术操作。(分数:2.00)A.既 又 不但 而且B.不仅 而且 不是 而且C.既 也 不是 而D.又 又 不 还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十六世纪以后,_欧州急需找到原料基地和产品市场,加上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将中国描绘得黄金遍地,令人神往,_古老中国对西方人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_“日近长安远”,但西方人知道,天堂_一一好,_无法企及,中国再远,有可能到达。于是,寻找“东方之路”的热潮在欧洲兴起。(分数:2.00)A.因为 因此 虽然 再 也B.由于 因而 尽管 虽 也C.由于 因此
11、 尽管 虽 却D.因为 因而 虽然 再 却17.从表达中心内容看,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较恰当的一项是: 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_掌握语文教学的理论,_使语文教学的实践有规律地进行,_知其然,_知其所以然,_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分数:2.00)A.只有 才能 不但 而且 从而B.假如 就会 不但 而且 因而C.假如 就会 既 又 因而D.只有 才能 既 又 从而1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今天,我们_来到了世纪交接,千年转换的门槛前,透过 21 世纪的曙光,站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高度,我们_回过头来,审视我们的教学,我们发现,我们对教学的认识,_
12、是整体认识,_远远不能满足教学工作自身理论构建和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分数:2.00)A.即将 又 不单 都B.已经 再 不单 都C.已经 再 尤其 还D.即将 又 尤其 还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从信息角度看,真话和假话同样可以具有最大的信息量。_从社会角度看,_具有一定信息量而又切题的真话,_有可能获得最佳表达效果,具有一定信息量而又切题的假话,其表达效果等于零。这是人所皆知的常识,_是言语表达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分数:2.00)A.但是 只有 才 也B.因为 只要 就 也C.因为 只有 才 却D.但是 只要 就 却20.下列句中横线上应填入的一组虚
13、词是:今天,我们_要进行国内改革,_要对外开放。_要搞好改革,_要具有世界的眼光。这种世界的眼光,_应具有现实的广度,_应具有历史的深度。_从历史方面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我们_能掌握主动权,把改革开放的工作做得更好。(分数:2.00)A.既 又 然而 或者 不仅 而且 只要 就B.既 又 而 就 不仅 而且 只有 才C.不仅 而且 因为 所以 既 又 只要 才D.不仅 而且如果 那就 既 又 只要 就2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有些陈词滥调,最为初学写作者所爱用,_又最易被误用。_在上下接榫处可以装头添足,_骨子里毕竟还是一串串的空洞文字,往往成为文章的累赘。
14、_用得适当,_只是一幅死板板的呆相,并无动人的力量了。(分数:2.00)A.然而 虽然 但 即使 也B.而且 虽然 而 如果 也C.然而 如果 那 虽然 但D.所以 尽管 但 虽然 也22.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分数:2.00)A.宜兴的紫砂壶造型各异,千姿百态,圆无一相,方非一式,真是 出神入化 。B.学习完全要靠自觉,不自觉,虽有师长天天 耳提面命 ,也不会有什么成效。C.王厂长很有主张,而且 刚愎自用 ,所以厂里的工作搞得十分出色。D.他认为这样事早已成了人人皆知的 明日黄花 ,没有了一点新闻价值。2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分数:2.00)A.这些年
15、轻的科学家决心以 无所不为 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B.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 半斤八两 ,各有千秋。C.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和种天真的、 想入非非 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D.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 首当其冲 的问题。24.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分数:2.00)A.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远远胜过责任感,引导你向着某个方向猛攻,以至 乐而忘返 。B.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
16、 力透纸背 。C.这部电视剧大受欢迎,每晚黄金时间播放时 万人空巷 ,人们都围在电视机旁津津有味地观看。D.他的话完了,台下有几个人拼命地鼓掌,而更多的人却 噤若寒蝉 ,面面相觑。25.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分数:2.00)A.舞台上四个龙套,相互将手中的木头刀枪碰一下,口中作吆喝状,就表示已打过一仗,这对外国人来说,是 不可理喻 的。B.前两年日元 势如破竹 的贬值,使已遭受金融危机重重打击的亚洲经济雪上加霜,并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C.报刊上关于湖北省某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竞将附近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骗取扶贫资金的报道,令人 叹为观止 。D.少
17、数“台独”分子的鼓噪,几个美国政客的 肆意妄为 ,绝不可能动摇我们中华民族统一祖国的坚定信念。26.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分数:2.00)A.这时就只好别出心裁,在刀口上加一条短棍,算是指明“这个地方”的意思,造了“刃”字。B.小吕得了冠军,就对同伴侧目而视,颇有点老子天下第一的劲头。C.一个烟头引起了一场大火,这座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D.宁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类指导,同学们都很满意。27.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老张对王勇贵的现身说法很满意,认为他的话的确是抛砖引玉,有先见之明。B.那个时候,张大爷穷困潦
18、倒,衣食无着,十分令人痛心,到头来只落得个马革裹尸的结局。C.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还出版了一本文不加下划线、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槐聚诗存,文字比较艰深,读起来确实累人。D.这篇文章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28.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分数:2.00)A.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 置之度外 ,一意孤行,他们必将自食其果。B.他们对许多问题都是摸清来龙去脉,先探索规律再作研究,做到 探囊取物 。C.各级党校应该树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学风,学员长期生活在其中, 耳濡目染 ,才可能成为讲究实事求是的人。D.北大荒虽然 天荒地老 ,但经过农垦战士的开发,
19、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9.下列各句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分数:2.00)A.如今,她的脸上早已没有了刚下岗时 期期艾艾 的神情,浑身上下透着成功者的自信。B.第一次见到王老师便喜欢上了,她轻柔的嗓音,甜美的微笑,一看便知是个 一团和气 的人。C.新产品的试验已到了关键时刻,大家做好增压准备, 功败垂成 就在此一举了。D.他的动机是好的,做法虽有欠妥之处,但也 无可厚非 ,希望今后能有所改进。30.下列各句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分数:2.00)A.他的祖父动脉硬化严重,两只手常常 情不自禁 地抖起来。B.孩子应该干、可以干的事情,要让他们自己去干,父母不要 越俎
20、代庖 。C.赐予你黄金千两、香酒百瓶,就在丽堂春 大吹大擂 ,做一个喜庆的筵席。D.这二位官人,为官也都清正。因此 志趣相投 ,每遇公事之暇,或谈诗,或弈棋,或在花前竹下,开樽小饮,彼此来往,十分款洽。3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马克思在语言和风格问题上十分考究,有时到了_的程度。 任何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_,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边是万丈悬崖,一边是滔滔江水,他顿时_,汗毛倒竖。 这次新秀初登舞台,虽然经验不足,但是也不是_。(分数:2.00)A.咬文嚼字 休戚相关 提心吊胆 一无是处B.字斟句酌 休戚相关 提心吊胆 一无可取C.咬文嚼字 息息相关 胆战
21、心惊 一无可取D.字斟句酌 息息相关 胆战心惊 一无是处MPA 公共管理硕士综合知识语文(词语)-试卷 2 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语文部分(总题数:31,分数:62.00)1.基本素质(分数:2.00)_解析: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_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_讲故事或作报告,_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_不写稿子,_应像一篇文章。(分数:2.00)A.尽管 可是 而 虽然 但B.虽然 而 却 即使 也 C.虽然 相反 可 即使 也D.尽管 而 却 虽然 但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关联词语
22、的使用。第三个空应用“却”、“不写稿子应像一篇文章”,两句间是让步关系,应用“即使也”。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他屋里哪儿都是书,光线显得很暗,_他需要把诗集贴近鼻尖才能读得出。他的声音不洪亮,_无手势,读得很慢,_很动人。长大以后,我再没去读这首诗,_它给我的印象,_始终留在脑海里。(分数:2.00)A.因而 又 因此 然而 却B.所以 也 却 然而 却 C.所以 且 又 但是 却D.因此 既 又 但是 却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第一个空儿,前后语句表示因果的语气较轻,应用“所以”。第三个空儿,前后语句是转折关系,应用“却”。第四个空儿后面的语句,跟前
23、面是轻转关系,应单用一个“然而”。4.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中国_需要实行开放政策,_在开放政策之上,还要有一个更高的原则,就是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完整,在历史上饱受民族灾难的中国人民,十分_独立自主的原则,维护国家应有的尊严。_新中国政权放弃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的原则而和世界交往,那么它就会和以往的近代中国历届统治者一样,遭到人民的_。(分数:2.00)A.尽管 但 重视 如果 唾弃B.固然 但 珍视 如果 抵制C.虽然 但 珍视 因为 反对D.固然 但 珍视 如果 唾弃 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关联词语及同义词语的使用。第一个空儿后面的句子有承认某个事实并引起转折的意味,用“固然”才准确
24、。“珍视”比“重视”语义、语气重,用在第三个空儿最恰当。“唾弃”有“看不起;厌恶”的意思,用在最后一个空儿比“抵制”恰当。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由于历来的经验,我知道青年们,_是文学青年们,十之八九是感觉很敏锐,自尊心也很旺盛的,一不小心,极容易得到误解,_倒是故意回避的时候多。见面_怕,更不必说敢托付了。但那时我在上海,也有一个唯一的_敢于随便谈笑,_还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那就是送书去给白莽的柔石。(分数:2.00)A.尤其 因此 况且 既 又B.尤其 所以 尚且 不但 而且 C.即使 所以 尚且 既 又D.即使 因此 况且 不但 而且解析:解析:本
25、题旨在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尚且”常和“更”呼应,表示递进。最后两个空儿是递进复句,应用“不但而且”。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虽恰当的一组是: 新诗的对外开放和继承传统并不矛盾,_长期以来,人们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进入 30 年代后,“模仿”和“欧化”成了贬义词,_在民族化和现代化基础上的模仿和欧化是绝对必要的。_最遭人讥讽的语言形式欧化,_最利于新诗的进步。(分数:2.00)A.但是 其实 因为 也B.但是 其实 即使 也 C.因为 可是 即使 都D.因为 可是 因为 都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第一个空儿上下文间有转折意味,应用“但是”。第三个空儿和第四个空儿之间的语句有退
26、一步说的意思,应用“即使也”。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唐代诗人是高明的,他们_没有抛弃诗歌的主体性,_不曾一叶障目,只看到主体,_把它们给人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精神享受同促使社会的改革这一责任紧密联系起来,_使诗歌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分数:2.00)A.不但 而且 因为 因而B.既 又 因为 因而C.不但 而且 而是 从而 D.既 又 而是 从而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第一、二个空儿之间语句有并列意味,故应选择“既又”。第三个空儿跟上文为转折关系,应用“而是”。最后一句表示结果,应用“从而”。8.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
27、语是: 山茶花的名贵,_在于栽培技术复杂,_在于它的繁殖比较困难,用种子培育的实生苗不能保持原来品种的性状,_很多名贵品种因雌雄蕊多,已演变为花瓣不能结实,_一般要采用靠接法繁殖,_这种方法手续麻烦,成活率不高。(分数:2.00)A.不止 更 因为 所以 但是B.不仅 还 况且 所以 但是 C.不只 更 因为 因此 然而D.不但 也 况且 因此 然而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第一、二空儿之间语句为转折关系,应该选用“不仅还”。第三个空儿后语句有递进意味,应选用“况且”。第四个空儿后语句有结果意味,应选用“所以”。9.下列句中画横线处应填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按照有关规定,_未达到国
28、家法定退休年龄、符合教师法规定学历条件_中国公民(含 2004 年大专_大专以上毕业生),_可报名申请教师资.格。申请认定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的人员,_本人户籍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报名;申请认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含实习指导教师)教师资格的人员,_市教育局教师资格认定办公室报名。(分数:2.00)A.只要 的 和 都 在 在B.凡 的 及 均 在 在 C.只要 的 及 都 在 在D.凡 的 和 均 在 在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关联词语及其他虚词的使用。“及”与“和”均为连词,但用“及”连接的成分多在意义上有主次之分,主要的成分放在“及”的前面;而且“及”还带有文言色彩,在公文语
29、体中常使用,显得庄重。“都”和“均”意义相近,“均”更符合公文语体的要求。10.填入下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恰当的一组是: 当前经济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_有多方面的原因,_根本原因在于原有体制的弊端没有消除。_,要尽快扭转这种局面,_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_能实现。(分数:2.00)A.即使 然而 所以 只要 就B.虽然 但是 因此 只有 才 C.尽管 然而 所以 只要 就D.如果 那么 因此 只有 才解析:解析:两个复句之间是因果关系,应该用“因此”。第一句内部是转折关系,第二句内部是条件关系。11.依次填入横线上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词一经活用,不仅改变了语法功能,词义也发生了一定的
30、变化。_照本来的意思和用法去理解,_会误解整个句意,_,_要掌握实词的常用义和用法,_要注意去掌握实词的运用情况_基本规律。(分数:2.00)A.除非 就 所以 如果 就 及其B.尽管 也 所以 不仅 还 及其C.如果 就 因此 不仅 还 及其 D.如果 就 但是 并且 而 和解析:解析:上下文语境为因果关系,应该用“因此”。上文语句问为假设关系,下文语句间为递进关系。1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学习社会,无论业余作者_专业作家都不可忽视,不要以为只要在生活中就自然可以深刻、正确地认识生活_理解生活。这里,有心一无心, 自觉_不自觉,主动_被动,热情_不够
31、热情_冷淡,是大不一样的。(分数:2.00)A.和 或 或 或 或 或 和B.或 和 和 和 和 和 甚或 C.和 和 或 或 或 或 或D.或 或 和 和 和 和 甚或解析:解析:第一空儿为选择关系,应用“或”;后五个空儿是并列关系,应用“和”;最后一个空儿是递进关系,应选“甚或”。1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_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_,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_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_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
32、理。(分数:2.00)A.因为 所以 如果 自然B.如果 那么 因为 当然C.如果 那么 因为 自然 D.因为 所以 如果 当然解析:解析:第一、二个空儿之间的句子是假设关系,应该用“如果那么”。第三个空儿前后句子是因果关系,应选“因为”。第四个空儿用“自然”恰当。1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在信息处理这个环节上,_光计算有很大的潜力,_光与电子相比,更加难以控制,_其信号的放大、增强、编码、连接、交换等远不如电子方便,_大量的信息处理仍主要依靠电子技术。(分数:2.00)A.不仅 而且 若 所以B.虽然 但 如果 那么C.尽管 但 由于 因此 D.既然 又 因为 于是
33、解析:解析:第一、二个空儿之间的句子有先退一步承认再转折的意思,应用“尽管但”。“由于”常与“因此”搭配使用形成解释与被解释关系,故第三、第四个空儿应选“由于因此”。15.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个受过高等护理教育的护士,应该_有理论_有实践经验,这实践经验,_仅仅指能打针、发药、插管、看心电图、会心脏监测,_指会使用人工呼吸机或体外循环机等比较复杂的技术操作。(分数:2.00)A.既 又 不但 而且B.不仅 而且 不是 而且C.既 也 不是 而D.又 又 不 还 解析:解析:第一、二个空儿之间的句子是并列关系,应选择“又又”。第三、四个空儿之间的句子是递进关系,应选择“不还”
34、。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十六世纪以后,_欧州急需找到原料基地和产品市场,加上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将中国描绘得黄金遍地,令人神往,_古老中国对西方人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_“日近长安远”,但西方人知道,天堂_一一好,_无法企及,中国再远,有可能到达。于是,寻找“东方之路”的热潮在欧洲兴起。(分数:2.00)A.因为 因此 虽然 再 也B.由于 因而 尽管 虽 也C.由于 因此 尽管 虽 却 D.因为 因而 虽然 再 却解析:解析: “由于”常与“因此”搭配,第一、二个空儿应选用“由于因此”。第三个空儿后面的句子有先退一步承认的意思,应用“尽管”。第
35、四、五个空儿之间的句子是转折关系,应用“虽却”。17.从表达中心内容看,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较恰当的一项是: 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_掌握语文教学的理论,_使语文教学的实践有规律地进行,_知其然,_知其所以然,_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分数:2.00)A.只有 才能 不但 而且 从而 B.假如 就会 不但 而且 因而C.假如 就会 既 又 因而D.只有 才能 既 又 从而解析:解析:第一、二个空儿之间的句子是条件关系,应选用“只有才能”。第三、四个空儿之间的句子是递进关系,应选用“不但而且”。1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今天,我们_来到了世纪交
36、接,千年转换的门槛前,透过 21 世纪的曙光,站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高度,我们_回过头来,审视我们的教学,我们发现,我们对教学的认识,_是整体认识,_远远不能满足教学工作自身理论构建和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分数:2.00)A.即将 又 不单 都B.已经 再 不单 都C.已经 再 尤其 还 D.即将 又 尤其 还解析: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副词。第一、二个空根据语境应选用“已经”与“再”。第三个空儿后面语句有“更进一步”的意思,应选“尤其”。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从信息角度看,真话和假话同样可以具有最大的信息量。_从社会角度看,_具有一定信息量而又切题的真话,_有
37、可能获得最佳表达效果,具有一定信息量而又切题的假话,其表达效果等于零。这是人所皆知的常识,_是言语表达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分数:2.00)A.但是 只有 才 也 B.因为 只要 就 也C.因为 只有 才 却D.但是 只要 就 却解析:解析:第一个空儿前后话语有转折意味,应用“但是”。第二、三个空儿之间是条件关系,应用“只有才”。第四个空儿前后为并列关系,应用“也”。20.下列句中横线上应填入的一组虚词是:今天,我们_要进行国内改革,_要对外开放。_要搞好改革,_要具有世界的眼光。这种世界的眼光,_应具有现实的广度,_应具有历史的深度。_从历史方面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我们_能掌握主动权,把改革
38、开放的工作做得更好。(分数:2.00)A.既 又 然而 或者 不仅 而且 只要 就B.既 又 而 就 不仅 而且 只有 才 C.不仅 而且 因为 所以 既 又 只要 才D.不仅 而且如果 那就 既 又 只要 就解析:解析:第一、二个空儿之间是并列关系,应用“既又”。第三个空儿与前边有转折意味,可用“而”。第四个空儿前后是假设关系,可用“就”与前面的“要”呼应。第五、六个空儿之间是递进关系,应用“不仅而且”。第七、八个空儿之间表示唯一条件关系的语句,应用“只有才”。2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有些陈词滥调,最为初学写作者所爱用,_又最易被误用。_在上下接榫处可以
39、装头添足,_骨子里毕竟还是一串串的空洞文字,往往成为文章的累赘。_用得适当,_只是一幅死板板的呆相,并无动人的力量了。(分数:2.00)A.然而 虽然 但 即使 也 B.而且 虽然 而 如果 也C.然而 如果 那 虽然 但D.所以 尽管 但 虽然 也解析:解析:第一个空儿前后是转折关系,应用“然而”。第二、三个空儿之间是转折关系,应选“虽然但”。第四、五个空儿之间是让步关系,应用“即使也”。22.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分数:2.00)A.宜兴的紫砂壶造型各异,千姿百态,圆无一相,方非一式,真是 出神入化 。B.学习完全要靠自觉,不自觉,虽有师长天天 耳提面命 ,也不会有
40、什么成效。C.王厂长很有主张,而且 刚愎自用 ,所以厂里的工作搞得十分出色。 D.他认为这样事早已成了人人皆知的 明日黄花 ,没有了一点新闻价值。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刚愎自用”指固执己见,独断专行,与 C 句赞扬“王厂长”的语意不符。2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分数:2.00)A.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 无所不为 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B.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 半斤八两 ,各有千秋。C.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和种天真的、 想入非非 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D.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
41、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 首当其冲 的问题。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A“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显然与原句不符。B“半斤八两”含有贬义,用在句中显然不妥。D“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在句中不当。24.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分数:2.00)A.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远远胜过责任感,引导你向着某个方向猛攻,以至 乐而忘返 。B.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 力透纸背 。C.这部电视剧大受欢迎,每晚黄金时间播放时 万人空巷 ,人们都围在电视机旁津津有味地观看。 D
42、.他的话完了,台下有几个人拼命地鼓掌,而更多的人却 噤若寒蝉 ,面面相觑。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能用于形容街巷空无一人。25.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分数:2.00)A.舞台上四个龙套,相互将手中的木头刀枪碰一下,口中作吆喝状,就表示已打过一仗,这对外国人来说,是 不可理喻 的。B.前两年日元 势如破竹 的贬值,使已遭受金融危机重重打击的亚洲经济雪上加霜,并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C.报刊上关于湖北省某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竞将附近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骗取扶贫资金的报道,令
43、人 叹为观止 。D.少数“台独”分子的鼓噪,几个美国政客的 肆意妄为 ,绝不可能动摇我们中华民族统一祖国的坚定信念。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A 本意是表示外国人“不懂”。“不可理喻”意思是不能用道理让他明白,形容对方愚昧或态度蛮横,用在此处不妥。B“势如破竹”一般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用在这自然不当。C“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用来形容坏事显然不妥。26.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分数:2.00)A.这时就只好别出心裁,在刀口上加一条短棍,算是指明“这个地方”的意思,造了“刃”字。 B.小吕得了冠军,就对同伴侧目而视,颇有点老子天下第一的劲头。C.一个烟头引起了一场大火,这座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D.宁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类指导,同学们都很满意。解析:解析:B“侧目而视”多用于形容愤恨、鄙视,不应用来形容骄傲、傲慢。C“叹为观止”多用于形容赞叹,不能用于哀叹。D“良莠不齐”多用于形容品质,不应用于形容学习程度。27.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老张对王勇贵的现身说法很满意,认为他的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