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BA联考数学-114 及答案解析(总分:7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问题求解(总题数:15,分数:45.00)1.若方程 x 2 -3x-2=0的两根为 a,b,则 a 2 +3b 2 -6b=_(分数:3.00)A.3B.9C.13D.15E.172.当函数 取最小值时, _ A1 B (分数:3.00)A.B.C.D.E.3.已知一元二次不等式 ax 2 +bx+60 的解集是 ,则 _ A B C D E (分数:3.00)A.B.C.D.E.4.已知方程 x 2 -(k 2 +2)x+k=0(1k3)的两个实根为 m,n,则 的最小值为_ A1 B C D E (分数:3.
2、00)A.B.C.D.E.5.不等式 对任意实数 x都成立,则 a的取值范围为_ A B C D E (分数:3.00)A.B.C.D.E.6.若函数 f(x)=1-log x 7+log x2 4+log x3 27,且 f(x)0,则 x的取值范围为_ A B C D (分数:3.00)A.B.C.D.E.7.m,n 是方程 x 2 -2ax+a+2=0的两个实根,则 m 2 +n 2 的最小值为_ A-4 B-2 C D2 E (分数:3.00)A.B.C.D.E.8.已知函数 f(x)=lgx 2 +(a+1)x+1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则实数 a的取值范围是_(分数:3.00)A.-3
3、a1B.-3a1C.-3a1D.-1a3E.-1a39.已知方程 x 2 +2x-a=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x 1 ,x 2 ,且 ,则实数 a的取值范围是_ A B C D E (分数:3.00)A.B.C.D.E.10.若不等式 的解集为 ,则 _ A-4 B0 C2 D (分数:3.00)A.B.C.D.E.11.不等式 的解集为_ A B C D E (分数:3.00)A.B.C.D.E.12.已知 m,n 是方程 x 2 -(2a+2)x+a 2 =0的两个实数根,且 ,则 a=_ A B C D E (分数:3.00)A.B.C.D.E.13.若一元二次方程 ax 2 +bx+c=
4、0(a0)的两个根分别为 m,3m,则 a,b,c 之间的关系为_ A.b2=8ac B.b2=5ac C.2b2=15ac D.3b2=16ac E.4b2=13ac(分数:3.00)A.B.C.D.E.14.不等式 (分数:3.00)A.x2B.x1C.1x2D.x1E.x215.当 时,函数 f(x)=-x 2 +4x+k有最小值 1,则此区间内函数 f(x)的最大值为_。 A B4 C D E (分数:3.00)A.B.C.D.E.二、条件充分性判断(总题数:1,分数:30.00)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 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 C.条件(1)和条件
5、(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2)联合起来充分; 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 E.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2)联合也不充分(分数:30.00)(1).|log a x|1 (1)a(1,2),x(2,3) (2) (分数:3.00)A.B.C.D.E.(2).x 2 -2|x|-150 成立 (1)x(-5,5) (2)x(-,-4)(分数:3.00)A.B.C.D.E.(3).方程 x 2 +x+a-2=0与方程 x 2 +ax-1=0只存在一个公共根 (1)a=0 (2)a=1(分数:3.00)A.B.C.D.E.(4).方程 ax 2 +bx+
6、c=0(a0)有两个不同的实根 (1)a+c=0 (2)a+b=-c(分数:3.00)A.B.C.D.E.(5).方程 x 2 -2x-m(m+1)=0的两根分别为 x 1 ,x 2 ,且 x 1 x 2 ,则有 x 1 2x 2 (1)-4m-2 (2) (分数:3.00)A.B.C.D.E.(6).方程 f(x)=0有两个实根 m,n,则 (1)f(x)=x 2 -2x+1 (2) (分数:3.00)A.B.C.D.E.(7).方程 ax 2 +bx+x=0没有整数解 (1)a,b,c 都是奇数 (2)a,b,c 都是偶数(分数:3.00)A.B.C.D.E.(8).方程 ax 2 +bx
7、+c=0有两个不同的实根 (1)abC (2)方程 ax 2 +bx+c=0的一个根为 1(分数:3.00)A.B.C.D.E.(9).方程 2x 2 -ax-x+a+3=0的两实根为 x 1 ,x 2 ,则|x 1 -x 2 |=1 (1)a=-3 (2)a=9(分数:3.00)A.B.C.D.E.(10).a=3 (1)关于 x的方程 x 2 -(2a+4)x+a 2 -10=0的两根之差的绝对值为 (分数:3.00)A.B.C.D.E.MBA联考数学-114 答案解析(总分:7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问题求解(总题数:15,分数:45.00)1.若方程 x 2 -3x-2=0
8、的两根为 a,b,则 a 2 +3b 2 -6b=_(分数:3.00)A.3B.9C.13D.15E.17 解析:解析 韦达定理问题 由韦达定理可得:a+b=3,ab=-2, 代入消元可得:b 2 -3b=2, a 2 +3b 2 -6b=a 2 +b 2 +2b 2 -6b=a 2 +b 2 +2(b 2 -3b)=a 2 +b 2 +4 =(a+b) 2 -2ab+4=9+4+4=172.当函数 取最小值时, _ A1 B (分数:3.00)A.B.C. D.E.解析:解析 指数与对数 当且仅当 ,即 x=1时,上式取得最小值, 3.已知一元二次不等式 ax 2 +bx+60 的解集是 ,
9、则 _ A B C D E (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的基本题型 由题意知 ,2 为一元二次方程 ax 2 +bx+6=0的解,代入方程, 则有 解得 ,故 4.已知方程 x 2 -(k 2 +2)x+k=0(1k3)的两个实根为 m,n,则 的最小值为_ A1 B C D E (分数:3.00)A.B.C.D.E. 解析:解析 韦达定理问题 由韦达定理可得 m+n=k 2 +2,mn=k, 则 ,当且仅当 时取得等号 又 可取到,故 的最小值为 5.不等式 对任意实数 x都成立,则 a的取值范围为_ A B C D E (分数:3.00)A
10、. B.C.D.E.解析:解析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 分为两种情况讨论: 当 a=0时,不等式变为 10,恒成立; 当 a0 时,由题意得 解得 所以,a 的取值范围为 6.若函数 f(x)=1-log x 7+log x2 4+log x3 27,且 f(x)0,则 x的取值范围为_ A B C D (分数:3.00)A.B. C.D.E.解析:解析 指数与对数 要使 f(x)0,分为两种情况讨论: 当 0x1 时, ,无解; 当 ,解得 所以,x 的取值范围为 7.m,n 是方程 x 2 -2ax+a+2=0的两个实根,则 m 2 +n 2 的最小值为_ A-4 B-2 C D2 E
11、 (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根的判别式问题+韦达定理问题 方程 x 2 -2ax+a+2=0有实根,则 =(2a) 2 -4(a+2)0,解得 a-1 或 a2, 由韦达定理可得 m+n=2a,mn=a+2,则有 m 2 +n 2 =(m+n) 2 -2mn=(2a) 2 -2(a+2)= ,由于 a取不到 8.已知函数 f(x)=lgx 2 +(a+1)x+1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则实数 a的取值范围是_(分数:3.00)A.-3a1B.-3a1 C.-3a1D.-1a3E.-1a3解析:解析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 函数 f(x)=lgx 2 +(a+1)x+1
12、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即 x 2 +(a+1)x+10 恒成立, 则有 =(a+1) 2 -40,解得-3a19.已知方程 x 2 +2x-a=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x 1 ,x 2 ,且 ,则实数 a的取值范围是_ A B C D E (分数:3.00)A.B.C. D.E.解析:解析 根的分布问题 由函数 f(x)=x 2 +2x-a的图像开口向上,且 ,可得 ,解得 a 10.若不等式 的解集为 ,则 _ A-4 B0 C2 D (分数:3.00)A.B.C.D.E. 解析:解析 分式方程及其增根 将解集所在区间的端点代入方程,可使方程两边相等, 则 解得 所以 11.不等式 的解集为_
13、A B C D E (分数:3.00)A. B.C.D.E.解析:解析 穿线法解分式、高次不等式 化简不等式: 利用穿线法如下图所示: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或-1x1 或 12.已知 m,n 是方程 x 2 -(2a+2)x+a 2 =0的两个实数根,且 ,则 a=_ A B C D E (分数:3.00)A.B. C.D.E.解析:解析 根的判别式问题+韦达定理问题 由题干可得: 解得 13.若一元二次方程 ax 2 +bx+c=0(a0)的两个根分别为 m,3m,则 a,b,c 之间的关系为_ A.b2=8ac B.b2=5ac C.2b2=15ac D.3b2=16ac E.4b2=
14、13ac(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韦达定理问题 由题干得 14.不等式 (分数:3.00)A.x2B.x1C.1x2D.x1E.x2 解析:解析 根式方程和根式不等式 首先应满足条件 15.当 时,函数 f(x)=-x 2 +4x+k有最小值 1,则此区间内函数 f(x)的最大值为_。 A B4 C D E (分数:3.00)A.B.C. D.E.解析:解析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的基本题型 化简函数:f(x)=-x 2 +4x+k=-(x-2) 2 +4+k,则当 时,函数 f(x)单调递增,f(0)=k=1,则 f(x)=-x 2 +4x+1, 所以,最大值为
15、 二、条件充分性判断(总题数:1,分数:30.00)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 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 C.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2)联合起来充分; 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 E.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2)联合也不充分(分数:30.00)(1).|log a x|1 (1)a(1,2),x(2,3) (2) (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指数与对数 条件(1),当 a(1,2),x(2,3)时,|log a x|=log a x1 明显成立,条件(1)充分 条件(2)
16、,当 ,x(3,4)时, ,由于 3x4,所以 (2).x 2 -2|x|-150 成立 (1)x(-5,5) (2)x(-,-4)(分数:3.00)A.B.C.D.E. 解析:解析 原不等式等价于: (3).方程 x 2 +x+a-2=0与方程 x 2 +ax-1=0只存在一个公共根 (1)a=0 (2)a=1(分数:3.00)A. B.C.D.E.解析:解析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的基本题型 条件(1),a=0,则两方程变为 x 2 +x-2=0和 x 2 -1=0,两方程只有一个公共根 1,条件(1)充分 条件(2),a=1,则两方程变为 x 2 +x-1=0和 x 2 +x-1=0
17、,两方程具有相同的两个公共根,条件(2)不充分(4).方程 ax 2 +bx+c=0(a0)有两个不同的实根 (1)a+c=0 (2)a+b=-c(分数:3.00)A. B.C.D.E.解析:解析 根的判别式问题 条件(1),由 a+c=0,可得 a=-c,且 a0,则 =b 2 -4ac=b 2 +4a 2 0,条件(1)充分 条件(2),a+b=-c,即 b=-(a+c),则 =b 2 -4ac=(a+c) 2 -4ac=(a-c) 2 0,无法排除 =0 的情况,故条件(2)不充分(5).方程 x 2 -2x-m(m+1)=0的两根分别为 x 1 ,x 2 ,且 x 1 x 2 ,则有
18、x 1 2x 2 (1)-4m-2 (2) (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根的分布问题 令 f(x)=x 2 -2x-m(m+1),由方程两根满足 x 1 2x 2 ,则 f(2)=4-4-m(m+1)0,解得 m-1 或m0 所以,两条件都充分(6).方程 f(x)=0有两个实根 m,n,则 (1)f(x)=x 2 -2x+1 (2) (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韦达定理问题 条件(1),解方程可得,m=n=1,代入可得 ,条件(1)充分 条件(2),解方程可得, ,代入可得 (7).方程 ax 2 +bx+x=0没有整数解 (1)a,b,c 都
19、是奇数 (2)a,b,c 都是偶数(分数:3.00)A. B.C.D.E.解析:解析 根的分布问题 条件(1),假设 ax 2 +bx+c=0有整数解 m,分为以下情况讨论: 若 m为奇数,则 am 2 ,bm,c 都为奇数,此时 ax 2 +bx+c为奇数,不满足 ax 2 +bx+c=0; 若 m为偶数,则 am 2 ,bm 为偶数,c 为奇数,此时 ax 2 +bx+c为奇数,不满足 ax 2 +bx+c=0所以,假设不成立,条件(1)充分 条件(2),令 a=2,b=4,c=2,显然有整数解,条件(2)不充分(8).方程 ax 2 +bx+c=0有两个不同的实根 (1)abC (2)方
20、程 ax 2 +bx+c=0的一个根为 1(分数:3.00)A.B.C. D.E.解析:解析 根的判别式问题 条件(1),明显不充分 条件(2),将 x=1代入方程可得 a+b+c=0,也无法推出 考虑联立,a+b+c=0 且 abc,则 a0,c0,故 =b 2 -4ac0,此时方程 ax 2 +bx+c=0有两个不同的实根,充分(9).方程 2x 2 -ax-x+a+3=0的两实根为 x 1 ,x 2 ,则|x 1 -x 2 |=1 (1)a=-3 (2)a=9(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根的判别式问题 由韦达定理得 (10).a=3 (1)关于 x的方程 x 2 -(2a+4)x+a 2 -10=0的两根之差的绝对值为 (分数:3.00)A.B. C.D.E.解析:解析 根的判别式问题 条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