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CT(语文)36 及答案解析(总分:35.00,做题时间:45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某公司以前主要生产塑料制品,经营状况不理想后来注意到,影视作品及电视广告中出现的家庭居室多使用各色塑料百叶窗,这种现象渐成时尚于是公司推出了各种款式、尺寸、颜色的百叶窗,取得了不错的经营业绩该公司的这一调整是_(分数:1.00)A.对技术环境的利用与引导B.对经济环境的利用与引导C.对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D.对经济环境的适应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出自于_(分数:1.00)A.资治通鉴B.与浩韧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C.史记项羽本纪D.苟于劝学3.唐朝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
2、判官归京中有云:“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这几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分数:1.00)A.戌边将士的高昂斗志B.北方八月的飞雪连天C.西北地区的狂风乱肆D.苦寒难耐的戌边生活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两句诗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盛世局面?(分数:1.00)A.唐朝B.东汉C.西汉D.元朝5.下列属于“五经”的是(*(分数:1.00)A.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6.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1.00)A.水象无边的跳荡的水
3、银_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水波动荡的样子B.随着指挥棒的移动,上百人,不,上千人,还不,仿佛全部到会的,上万人,都在一齐歌唱_用层递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唱歌人数的众多C.秋风像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湖_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秋风吹拂湖面的景像D.希望是附属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_用顶真的修辞手法,最终表现了有希望就会有光明7.下列各词中同一个字的含义都不相同的一组是_(分数:1.00)A.争论不休 休戚相关 休养生息 闲话休提 休书一封B.民不聊生 百无聊赖 无聊之至 聊以自慰 聊胜于无C.能者为师 各尽所能 能言善辩 素不相能 无能之辈D.坐失良机 百无
4、一失 失之交臂 大惊失色 惟恐有失8.我国宪法中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是_(分数:1.00)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C.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9.下列字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_(分数:1.00)A.匹(个人)敌 礼尚(注重)往来 赦过宥(宽恕)罪B.矜(怜悯)持 横征暴敛(搜刮) 欲盖弥(更加)彰C.虔(恭敬)诚 连篇累(连续)牍 披(劈开)荆斩棘D.自诩(夸耀) 不刊(登载)之论 化险为夷(平安)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_(分数
5、:1.00)A.马 驹 拘 圃 狗 尾续貂 苟 延残喘B.疏 浚 黢 黑 逡 巡不前 怙恶不 悛C.芳 菲 扉 页 成绩 斐 然 雨雪 霏 霏D.澄 沙 澄 碧 江 澄 如练 澄 清事实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_(分数:1.00)A.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B.连日来,“申博”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上海市民口头语,无论在校园,还是街道,_人们群情振奋,纷纷以不同方式支持“申博”,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C.传统画竹采用直幅,因为这样能较好地体现篁竹的挺拔、气势与
6、高洁D.学会认输应该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臭牌教过我们,泥塘教过我们,蚊子和狗也教过我们,只是我们一离开这些老师,就不愿意从上错了的车上走下来也真奇怪了1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分数:1.00)A.像她这样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在这样一所地方高校里曲指可数B.他的毛笔书法可以说是出神入化,在当地还无人出其左右C.韩愈认为一篇好的文章其语句也应与人不同,这个标准就是沉言务去D.看到他胸有陈竹的样子,老王那颗担忧的心不由得平静下来13.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1.00)A.我们的飞行员是搏击长空的雄鹰,迎风战雨的海燕_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讴歌了飞行员的英勇B.
7、郭全海把玉石眼追了回来,人马都气喘呼呼 _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玉石眼”代替眼睛像玻璃球似的马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_用谐音拈连的修辞手法,表现处境的无奈D.炉火熊熊,映透九州春色;钢水滚滚,描出四化蓝图_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四化建设的喜庆14.企业经营者能够把市场盲点变成亮点,这表明_(分数:1.00)A.事物之间存在着先行后续的因果关系B.事物都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巨大的D.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15.给青年歌德带来世界性声誉的作品是他的书信体小说_(分数:1.00)A.浮士德B.少年维特之烦恼C.新爱洛伊丝D.诗与真二、填空题(总题数:15,分数
8、:15.00)16.“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出自于 -|_|-(分数:1.00)A.于谦的石灰吟B.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C.荀子的劝学D.施耐庵的水浒传17.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_|-的人民代表大会可根据法律规定的权限采取适合民族特点的具体措施(分数:1.00)A.自治区B.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C.自治县D.民族乡1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_|-近代科学 -|_|-严密,治学者多固步自封,以专门为借口,对其他相关学问毫不过问 好几个字表示的意思非常相近,而又有区别,非细心 -|_|-可 这位普通劳动者,用他那最平凡的劳动, -|_|-着“为人民服
9、务”这闪光的人生哲学(分数:1.00)A.分野分辩实现B.分界分辨实践C.分野分辨实践D.分界分辩实现19.下列各句中画线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_|-作者多年 -|_|-着的质朴纯美的情和爱,汩汩地从笔端 -|_|-出来,与祟高宽阔的胸怀相 -|_|-,充满了纯朴的人情美(分数:1.00)A.积淀流淌 契合B.积聚流淌 吻合C.积淀流露吻合D.积聚流露契合A.神经调节B.自身调节C.体液调节D.功能控制21.对于国内外企业来说,奥运会是将自己的品牌和形象展现给全世界的最好机会,而借助奥运会徽亮出自己企业的品牌,则是为了 -|_|-(分数:1.00)A.提高经济效益B.推动产品市
10、场营销C.提高产品使用价值D.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2.承揽人在履行承揽合同中的下列行为,哪一项构成违约?(分数:1.00)A.承揽人发现定作人提供的图纸不合理,立即停止工作并通知定作人,因等待答复,未能如期完成工作B.承揽人发现定作人提供的材料不合格,遂自行更换为自己确认合格的材料C.承揽人未征得定作人同意,将其承揽的辅助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D.因定作人未按期支付报酬,承揽人拒绝交付工作成果23.“(*(分数:1.00)A.开轩面场圃B.绿树村边合C.夜来风雨声D.出谷未停午24.“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个名句出自 -|_|-(分数:1.00)A.岳飞B.李贺C.岑参D.李贺(*A.倪
11、焕之B.女神C.小桔灯D.荷塘月色26.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人最恰当的词语总经理在办公会上的话,(*(分数:1.00)A.包含 帮忙 伴随B.包涵 帮忙 伴当C.包涵 帮佣 伴随D.包含 帮佣 伴当27.我爱这土地是中国现代诗人 -|_|-的名诗(分数:1.00)A.舒婷B.郭沫若C.艾青D.顾城“*A.相见时难别亦难B.晓镜但愁云鬓改C.何当共剪西窗烛D.人生自古谁无死(*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伊犁条约D.辛丑条约30.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关联词*(分数:1.00)A.尽管却;尽管可是B.只要就;既然那么C.只要就;尽管可是D.尽管却;既然那么三、阅读理解(总题数:5
12、,分数:5.00)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潮,小的波澜总得跟着主潮的方向推进,跟不上的只好留在港汊里干死完事战国秦汉时代的主潮是散文一部分诗服从了时代的意志,散文化了,便成就了“楚辞”和初期的汉赋,这些都是时代的光荣另一部分诗,如郊祀歌、安世房中歌、韦孟“讽谏诗”之类,跟不上潮流,便成了港汊中的泥淖明代的主潮是小说,先妣事略、寒花葬志和项脊轩志的作者归有光,采取了小说的以寻常人物的日常生活为描写对象的态度,和刻画景物的技巧,总算沾上了时代潮流的边儿,所以是散文家中欧公以来惟一顶天立地的人物其他同时代的散文家,依照各人小说化的程度,也多多少少有些成就,至于那班诗人们只忙于复古,没有理会时代,无疑
13、那将被未来的时代忘掉以上两个历史的教训,是值得我们的新诗人牢牢记住的四个文化同时出发,三个文化都转了手(指印度、波斯、希腊的文化传统发生了变化),有的转给近亲,有的转给外人,主人自己却都没落了,也许是因为他们都只勇于“予“而怯于“受”中国是勇于“予”而不太怯于“受”的,所以还是自己文化的主人,然而也只免于没落的劫运而已为文化的主人自己打算,“取”不比“予”重要吗?所以仅仅不怯于“受”是不够的,要真正勇于“受”让我们的文化更彻底的向小说戏剧发展,等于说要我们死心塌地走人家路这是一个“受”的勇气的测验,也是我们能否继续是自己文化的主人的测验 (摘自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分数:1.00)(1).作
14、者认为归有光是“散文家中欧公以来惟一顶天立地的人物”,其主要原因是_(分数:0.25)A.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等被后人传诵,影响很大B.归有光的散文以寻常人物的日常生活为描写对象C.归有光的散文采取了刻画人物的技巧D.归有光的散文采取了小说的某些写法,沾上了明代以小说为主潮的时代潮流的边儿(2).第二段的“以上两个教训”指的是什么?解答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0.25)A.汉代另一部分诗和明代忙于复古的诗人B.汉代另一部分诗跟不上潮流,成了港汊中的泥淖和明代一些诗人忙于复占终被未来时代忘掉C.郊祀歌、安世房中歌、韦孟的“讽谏诗”和明代一些诗人没有吸收小说的技法D.汉代另一部分诗跟不上潮流,成了港汊中
15、的泥淖和明代一些散文家没吸收小说的技法(3).第三段里作者把中国同另外三个文化古国进行比较,判断错误的一项是_(分数:0.25)A.另外三个文化古国没落了,中国没有没落B.另外三个文化古国和中国都勇于“予”C.另外三个文化古国的文化传统都丧失了,中国却能保持自己的文化D.另外三个文化古国不敢吸收外国文化,中国却不怕吸收外国文化(4).对文末画横线的一句话理解正确的是_(分数:0.25)A.中国文学应彻底地发展小说戏剧B.中国文学要死心塌地的走别国文学的道路C.在当前,中国的传统文学只有大胆地吸收小说戏剧等外国文学的营养才有前途D.彻底地接受外国文学的影响就能保持自己作为文化主人的地位文化是庞大
16、的集合体,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按社区标准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分乡 镇文化、山林文化、江湖文化和都市文化 乡镇文化指从农村生活方式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形态,数千年来注重礼教伦常就是乡镇文化 的结晶,从中分离出来的是山林文化山林是隐士栖身所在逍遥自在,复归自然,是他们的中心口号,佛老思想为这种人类态 度提供了思辩外壳,不过,人总要生存,衣食住行须来自一定的生产方式因此,隐士仍 要卷入现实社会关系之中,这常给隐士心态造成二重性江湖文化大体由乡镇文化的下层脱胎而出,指浮浪人特别是游侠的活动侠没有固定职业,受雇于人,用暴力替雇主完成使命,战国时代常成为贵族政争的工具,构成与国家政权对 峙的社会势力汉曾大力摧抑
17、唐宋以后,侠逐渐分化,一批入以城市为基础,结成帮会,鱼肉平民;另一批人则占据草泽,打家劫舍因其与封建政教法令相抗,有时成为民众反抗压迫 的表现形式;而盲目效忠恩主,讲求江湖义气的思想也易为统治势力所利用“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诺,轻生死”,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已升华为社会道德,与士大夫文人宣泄抑郁 不平之气的愿望结合起来汉魏盛唐诗歌有关游侠的题咏,是这种士人心态幻化的结晶宋明 理学兴起,任侠带异端嫌疑,侠义传统却在传奇小说、宋元话本、明清演义中获得发展,表明 游侠风气向市民心曲过渡,跟鬼神、清官故事一样,是市民阶级软弱的正义感的显影都市文化是异质环境里生成的文化形态中国古代都市常是封建政府所
18、在地,市民阶级十分软弱追逐财利,物质欲望是都市文化的出发点利欲观念又会不断演进,财利可提高政治权利,物欲可扩展到性欲、情欲中国城市文化在后一方面表现得比较充分,前一方面不很明显市民色彩最浓的话本、戏曲,鼓吹发财致富,称扬白由情爱以至露骨的性描写,比比皆是,而民权则付阙如,要有也仅限于对侵害人身、财产、婚姻等现象的揭露,未提到法权原则上来,更谈不上争取参政权、执政权了(节选自陈伯海中国的传统文化) (分数:1.00)(1).以下对“这常给隐士心态造成二重性”中“二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0.25)A.以逍遥自在、复归自然为中心口号,以佛老思想为外壳B.既崇尚佛老思想,又看重生存C.一
19、方面追求逍遥自在、复归自然,一方面又难免卷入现实社会关系之中D.打着“逍遥自在、复归自然”的旗号,通过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获得生存的东西(2).以下关于四种文化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0.25)A.乡镇文化、山林文化、江湖文化、都市文化是按社区标准划分的四种形态的文化,它们是并列关系B.农村是乡镇文化的土壤,农村生活是乡镇文化的题材宝库C.江湖文化是由乡镇文化孕育变化而来的,它以浮浪人特别是游侠的活动为描写内容D.都市文化生成于异质环境里,它以表现利欲为出发点(3).对第五自然段中加横线的“异质环境”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0.25)A.中国古代的都市B.封建政权所在地、市民阶级
20、十分软弱的都市C.追逐财利与物质欲望的都市D.文化比较发达的都市(4).以下是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与相关知识进行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0.25)A.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多少作用于社会,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都注重礼教伦常的传统,就是乡镇文化的教化作用使然B.“侠士”讲求江湖义气,中国古代作品中描写其侠肝义胆,敢作敢为,正好迎合了市民心理,因而诸如荆轲、鲁智深、李逵等形象深为人们喜爱C.宋明时代,由于理学的兴起,促进了传奇、话本、演义小说的兴盛与发展D.中国古代都市是封建政府所在地,市民阶级十分软弱,因此,都市文化必然的具有媚欲性,金瓶梅、红楼梦就是这种土壤中产生的文学美国和乌干达科学家的最新研究
21、表明,能够用前肢攀援的类人猿早在 2*(分数:1.00)(1).这篇文章最恰当的标题是( )(分数:0.25)A.美、乌科学家发现最古老的类人总类动物化石B.1961 年到 1965 年间古人类学家发现化石C.1994 年至 1995 年年科学家发现化石D.科学杂志报道最新消息(2).对第一段中“这一时间早于古人类学家以前的估计”分析正确的是 ( )(分数:0.25)A.类人猿出现在非洲大陆上的时间是距今 2 000 万年以前,早于科学家们在得出此结论之前的估计B.“这一时间”指的是距今 2060 万年,它早于古人类学家在 1961 年至 1965 年考查乌干达后得出的结论C.“古人类学家以前
22、的估计”指的是 1961 年至 1965 年间,古人类学家们在乌干达考查得出的结论D.“这一时间”说的是距今 1 000 万年到 2 500 万年的两个遗志,它早于古人类学家以前的估计(3).文中出现了四个画横线的“这些化石”,对这四个“这些化石”之间的关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0.25)A.前两个“这些化石”意思相同,后一个“这些化石”与“这些化石”意思相同B.前两个“这些化石”意思不同,后一个“这些化石”与“这些化石”意思不同C.前三个“这些化石”是同一个意思,后一个“这些化石”与它们的意思不同D.前两个“这些化石”意思相同,后一个“这些化石”与前两个“这些化石”意思不同(4).
23、1961 年到 1965 年间古人类学家的研究“这些化石”,得出( )的结论 (分数:0.25)A.“这些化石”属于灵长目动物,而椎骨则像属于现代类人总类的动物B.“这些化石”属于现代类人总类的动物C.“这些化石”既属于灵长目动物又属于现代类人总类的动物D.难以判断“这些化石”属于灵长目动物还是属于现代类人总类的动物铜奔马正名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 1969 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纭,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铜奔马”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 最近有人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更考定此物应名“飞廉
24、铜马“其根据有二:一是后汉书董卓传中有“飞廉铜马之属”的记载,载是“三才图会里的飞廉图,便是一只飞鸟”愚意此说更属不妥首先,三才图会一书乃明朝嘉靖、万历间人所作,且四库提要认为其中采摭浩博,然问有冗杂虚构之病其次,关于“飞廉”,注家多有出入墨子耕柱云:“夏后启使飞廉折金于山川”史记秦本纪云:“飞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以上两书显然认为飞廉是人但是淮南子椒真训高诱注:“飞廉,兽名,长毛有翼”楚辞离骚王逸注:“飞廉,风伯也”洪兴祖补注:“飞廉,神禽,能致风气”可见飞廉到底是人是神,是兽是禽,古人也无定论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
25、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武威铜马是一件写实的作品,马足下的飞鸟亦然,所以很难将其与神话中的飞廉相提并论至于后汉书董卓传所说,当是飞廉归飞廉,铜马归铜马,非指一物,故丈后有“之属”一词 然而,武威铜马足下确有一鸟,其象征之意为人所关注一提到马,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也是毋庸置疑的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如南朝沈约诗有“紫燕光陆离”句,注:“紫燕,良马也”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两句中赤兔指良马,紫燕亦指良马李善注谢灵运诗云:“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这种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
26、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 (分数:1.00)(1).以下不属于作者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的一组是_(分数:0.25)A.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其名称一直众说纷纭B.“马踏飞燕”“马超龙雀”两名跟铜奔马造型相合,但未被采用C.“铜奔马”一名中虽然有奔马,但是没有飞燕,不能令人满意D.“飞廉铜马”一名,比起“铜奔马”“马踏飞燕”等更逊一筹(2).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时所用证据的一项是_(分数:0.25)A.三才图会一书撰作时代太晚,且有冗杂虚构之病B.飞廉是人还是神,是兽还是禽,古人的说法并不一致C.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就有人骑神兽、神龙的景
27、象D.后汉书董卓传“飞廉铜马之属”中,飞廉和铜马应是两物(3).对原文最后一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0.25)A.从古到今的诗文中,有许多用燕子比喻良马奔腾如飞的例子B.“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的“二句”指“紫燕光陆离”“紫燕跃武”两句C.铜奔马足下有一鸟,文中透露出这种造型的用意表明奔马速度快于飞燕D.作者认为,“紫燕骝“飞燕骝的名称符合古人原意,又切合铜奔马的造型(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0.25)A.四库提要虽然比三才图会晚出,却是一部权威性的著作B.高诱、王逸、洪兴祖三人都是我国古代学问渊博的注释家C.在汉代画像石中,凡是有人骑马形象的图
28、案,就不属于神话故事D.在体会古人创意这一点上,“飞廉铜马“和“紫燕骝“两个命名是相似的古人比较重视步行,无论是走路的速度,还是步形、体态都有较为明确的划定和区别步行须遵制合礼是古代礼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古代以右、前为尊道路之上,男居右行,女居左行;与父辈外出,小辈随后相从,不得逾前;与兄弟朋友外出,须并行,有如雁阵,不得起速领先否则为越位,越位即越礼,要受到非议在古人看来,走路的速度、方式须在不同的场合有所区别尔雅说:“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东汉人解释,两脚进日“行”,徐行日“步“,疾行日“趋”,疾趋日“走”,“奔”即后人所说的奔跑如果不遵此行走,无疑既不合
29、礼,又不合理汉代还明文规定在帝王面前要“疾趋”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或皇上特别亲近的人,可以免去此礼,当然那是独沐皇恩、荣耀无比的事了在官场之中,则有“趋礼”之说对趋礼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如若行走迟缓则要遭到斥责,甚至有降职免官的危险县令拜谒知府若行步迟缓,知府的守门人便可斥责县令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在不背道逾礼的情况下,古人也十分讲究步行关,以此体现人的性格情趣和风度教养先秦君子步行鸣佩玉,既喻示着君子言行举止要符合德行的要求,而佩玉之声伴随着步行的节奏,又显示出一种庄重和谐的美对待步行,、儒道两家态度素不相同;儒家容关于菩,道家容美无走因此,庄子曾尖刻地批评了学行于邯郸的寿陵余子和亦步亦趋
30、效仿孔子走路的颜回,借此嘲讽了儒士们拘守礼义、失去故我的荒唐但同时,寿陵余子和颜回的行为又侧面反映了一种时尚寿陵余子认为首都邯郸人的步法独特优美,有节有度,有仪有威,是有许多可学之处的颜回步、趋、驰、奔处处要学孔子,除了他遵守纪律外,起码在他的眼里,这些是非学到手不可的特技,是他人无法企及的极美的东西汉末至魏晋时代,随着儒学的日益衰落和人们思想的逐渐解放,人们对美的崇尚与追求更为显著,因此节度迟缓不迫、举止舒泰优雅的步行,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和风度的重要标准,常为品评者称誉乐府民歌陌上桑载秦罗敷在拒绝使君求婚时,就夸说自己的丈夫:“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古人还把与步行有关的词语用来表
31、情达意如常见的徘徊、彷徨、踟躇、容与等,就被演化为举步不定、犹豫不决的意思“徒跣”一词,原义是脱掉鞋子赤脚走路,后演化为表示发怒、着急、匆忙和痛苦的情感徒跣又如倒屣,碰到身份特殊的人或情状特殊的事,需急遽迎接或前往以示重视时常用此词刘邦赦免了萧何,萧何“徒跣入谢“,即是表示急速前往致谢的意思步行这个简单的行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某历史文化现象,这对我们是不无裨益的 (分数:1.00)(1).不能说明第 l 段中提到的“步行须遵制合礼“的一项是_(分数:0.25)A.在道路上行走,须受男女、长幼、尊卑的严格限制B.走路的速度、方式在不同的场合有明显的划定和区别C.汉代规定
32、除个别功臣或宠臣外,臣子在皇帝面前须疾趋D.官场中,下级在上级面前办事须依礼,不得怠慢放肆(2).对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0.25)A.鸣佩玉:行走时,要用手摇动佩玉,以显示步行之美B.容美于真:道家对美的认识和追求,认为美存于真实之中C.一种时尚:社会对拘守礼义、失去故我的不良风气的嘲讽D.徒跣:原意为“脱鞋走路”,引申来表达着急、重视、感谢等感情(3).不是作者所说的“某些历史文化现象”的一项是_(分数:0.25)A.语言文字的发展历史B.思想意识的不同表现C.文化素养的品评标准D.礼法制度的某些侧面(4).综观全文的内容,以下推断合乎作者观点态度的一项是_(分数
33、:0.25)A.作者对古人步行要受礼法的严格限制颇不以为然B.汉末之后人们对步行美的崇尚象征着儒学的衰亡C.写儒道两家对步行的不同态度表明作者尊道贬儒D.作者写作本文主要是为了介绍一些历史文化现象GCT(语文)36 答案解析(总分:35.00,做题时间:45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某公司以前主要生产塑料制品,经营状况不理想后来注意到,影视作品及电视广告中出现的家庭居室多使用各色塑料百叶窗,这种现象渐成时尚于是公司推出了各种款式、尺寸、颜色的百叶窗,取得了不错的经营业绩该公司的这一调整是_(分数:1.00)A.对技术环境的利用与引导B.对经济环境的利用与引导C.对
34、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 D.对经济环境的适应解析:时尚是一种文化现象抓住时尚、顺应潮流,是对文化环境的一种适应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出自于_(分数:1.00)A.资治通鉴B.与浩韧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C.史记项羽本纪 D.苟于劝学解析:“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出自于史记项羽本纪3.唐朝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云:“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这几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分数:1.00)A.戌边将士的高昂斗志B.北方八月的飞雪连天C.西北地区的狂风乱肆D.苦寒难耐的戌边生活 解析:本
35、题测试诗文分析从题干中“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一句可以得出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两句诗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盛世局面?(分数:1.00)A.唐朝 B.东汉C.西汉D.元朝解析:这是一道测试历史知识题,正确答案为 A 请看第一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开元是指唐朝开元年号 5.下列属于“五经”的是(*(分数:1.00)A.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 解析:本题测试文学常识文学史上的“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6.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1.00)A.水象无边的跳荡的水
36、银_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水波动荡的样子B.随着指挥棒的移动,上百人,不,上千人,还不,仿佛全部到会的,上万人,都在一齐歌唱_用层递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唱歌人数的众多C.秋风像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湖_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秋风吹拂湖面的景像 D.希望是附属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_用顶真的修辞手法,最终表现了有希望就会有光明解析:本题测试对修辞手法使用的分析正确与否C 这句话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7.下列各词中同一个字的含义都不相同的一组是_(分数:1.00)A.争论不休 休戚相关 休养生息 闲话休提 休书一封 B.民不聊生 百无聊赖 无聊之至 聊以自慰 聊
37、胜于无C.能者为师 各尽所能 能言善辩 素不相能 无能之辈D.坐失良机 百无一失 失之交臂 大惊失色 惟恐有失解析:A 项中“休”的含义依次为停止、吉庆、休息、副词,表示禁止、旧时丈夫把妻子赶回娘家8.我国宪法中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是_(分数:1.00)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C.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解析:这是一道测试法律常识的题,正确答案是 A“国家性质“是指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根本属性 9.下列字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_(分数:1.00)A.匹(个
38、人)敌 礼尚(注重)往来 赦过宥(宽恕)罪B.矜(怜悯)持 横征暴敛(搜刮) 欲盖弥(更加)彰C.虔(恭敬)诚 连篇累(连续)牍 披(劈开)荆斩棘 D.自诩(夸耀) 不刊(登载)之论 化险为夷(平安)解析:这是一道测试字义的题,正确答案是 C A“匹“应释为“相当” B“矜“应释为“拘谨”;“拘束“ D“不刊之论”是个成语这里的“刊”是“削“,“修改“意 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_(分数:1.00)A.马 驹 拘 圃 狗 尾续貂 苟 延残喘B.疏 浚 黢 黑 逡 巡不前 怙恶不 悛 C.芳 菲 扉 页 成绩 斐 然 雨雪 霏 霏D.澄 沙 澄 碧 江 澄 如练 澄 清事
39、实解析:A 组读音分别是:ju、ju、gou、gou;B 组读音分别是:jun、qu、qun、quan;C 组读音分别是:fei、fei、fei、fei;D 组读音分别是:deng、Cheng、Cheng、Cheng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_(分数:1.00)A.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B.连日来,“申博”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上海市民口头语,无论在校园,还是街道,_人们群情振奋,纷纷以不同方式支持“申博”,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C.传统画竹采用直幅,因为这样
40、能较好地体现篁竹的挺拔、气势与高洁D.学会认输应该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臭牌教过我们,泥塘教过我们,蚊子和狗也教过我们,只是我们一离开这些老师,就不愿意从上错了的车上走下来也真奇怪了 解析:A 项后一句谓语成分杂糅,去掉“要”字;B 项“使用频率最高“应放在“上海市民”之后;C 项“高洁”不一定要直幅才能表现,可删掉1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分数:1.00)A.像她这样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在这样一所地方高校里曲指可数B.他的毛笔书法可以说是出神入化,在当地还无人出其左右 C.韩愈认为一篇好的文章其语句也应与人不同,这个标准就是沉言务去D.看到他胸有陈竹的样子,老王那颗担忧的心不由得平静下来
41、解析:本题测试字形正确与否A 句中的“曲指可数”应为“屈指可数”C 句中的“沉言务去”应为“陈言务去”D 句中的“胸有陈竹”应为“胸有成竹”13.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1.00)A.我们的飞行员是搏击长空的雄鹰,迎风战雨的海燕_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讴歌了飞行员的英勇B.郭全海把玉石眼追了回来,人马都气喘呼呼 _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玉石眼”代替眼睛像玻璃球似的马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_用谐音拈连的修辞手法,表现处境的无奈D.炉火熊熊,映透九州春色;钢水滚滚,描出四化蓝图_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四化建设的喜庆 解析:本题测试对修辞手法使用的分析正
42、确与否D 这句话用的是对偶的修辞手法14.企业经营者能够把市场盲点变成亮点,这表明_(分数:1.00)A.事物之间存在着先行后续的因果关系B.事物都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巨大的 D.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解析:企业经营者的做法是主观能动行为具体表现,A、B、D 项均与本题无关15.给青年歌德带来世界性声誉的作品是他的书信体小说_(分数:1.00)A.浮士德B.少年维特之烦恼 C.新爱洛伊丝D.诗与真解析:这是一道测试文学常识题,正确答案是 B浮士德诗体悲剧诗与真是自传体少年维特之烦恼和浮士德是最重要的代表作 二、填空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6.“千锤万凿
43、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出自于 -|_|-(分数:1.00)A.于谦的石灰吟 B.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C.荀子的劝学D.施耐庵的水浒传解析:“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出自于谦的石灰吟17.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_|-的人民代表大会可根据法律规定的权限采取适合民族特点的具体措施(分数:1.00)A.自治区B.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C.自治县D.民族乡解析:根据宪法第 112 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1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_|-近代科学 -|_|-严密,治学者多固步自封,以专门为借口,对其他相关学问毫
44、不过问 好几个字表示的意思非常相近,而又有区别,非细心 -|_|-可 这位普通劳动者,用他那最平凡的劳动, -|_|-着“为人民服务”这闪光的人生哲学(分数:1.00)A.分野分辩实现B.分界分辨实践 C.分野分辨实践D.分界分辩实现解析:“分界”是指划分界线;“分野是指划分的范围和界限“分辨”是区分事物差别;“分辩是说明事实真相“实践”是用行动来履行;“实现”是使成为事实19.下列各句中画线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_|-作者多年 -|_|-着的质朴纯美的情和爱,汩汩地从笔端 -|_|-出来,与祟高宽阔的胸怀相 -|_|-,充满了纯朴的人情美(分数:1.00)A.积淀流淌 契合
45、B.积聚流淌 吻合C.积淀流露吻合D.积聚流露契合解析:“积淀”:长时间积累沉淀下来“积聚”:积累聚集“流淌”:液体流动“流露”:(意识、感情等)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契合”:符合“吻合“:完全符合A.神经调节B.自身调节C.体液调节 D.功能控制解析:本题测试医学知识A 项“神经调节”是指由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进行的调节B 项“自身调节”是组织、细胞本身的生理特征,并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D 项“功能控制”与“调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21.对于国内外企业来说,奥运会是将自己的品牌和形象展现给全世界的最好机会,而借助奥运会徽亮出自己企业的品牌,则是为了 -|_|-(分数:1.00)A.提高经
46、济效益B.推动产品市场营销 C.提高产品使用价值D.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解析:企业品牌有助于推动产品的市场营销22.承揽人在履行承揽合同中的下列行为,哪一项构成违约?(分数:1.00)A.承揽人发现定作人提供的图纸不合理,立即停止工作并通知定作人,因等待答复,未能如期完成工作B.承揽人发现定作人提供的材料不合格,遂自行更换为自己确认合格的材料 C.承揽人未征得定作人同意,将其承揽的辅助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D.因定作人未按期支付报酬,承揽人拒绝交付工作成果解析:合同法第 257 条规定:“承揽人发现定作人提供的图纸或者技术要求不合理的,应当及时通知定作人因定作人怠于答复等原因造成承揽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因此 A 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