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年当代教育心理学课后思考题 10 及答案解析(总分:35.00,做题时间:60 分钟)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35.00)1.简述技能和习惯的区别和联系。 (分数:5.00)_2.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之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分数:5.00)_3.简述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分数:5.00)_4.简述练习在动作技能的学习中的意义。(分数:5.00)_5.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数:5.00)_6.简述加里培林关于心智技能形成的五阶段理论。 (分数:5.00)_7.简述心理模拟法的过程。 (分数:5.00)_2018 年当代教育心理学课后思考题 10 答案解析(总分:35.00,做
2、题时间:60 分钟)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35.00)1.简述技能和习惯的区别和联系。 (分数:5.00)_正确答案:(联系:习惯和熟练的技能都是自动化了的动作系统。区别:(1)习惯是现实某种行动的需要,已成为一种实现某种自动化动作系统的心理倾向。 (2)熟练技能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中形成的,而习惯却可以在无意中,通过简单的重复养成。(3)熟练技能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但没有好坏之分。而习惯有好坏之分。)解析:2.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之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分数:5.00)_正确答案:(相同点:心智技能是动作技能的调节者和必要的组成部分,动作技能又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和外部体现的标
3、志。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相互促进的。 不同点:动作技能具有物质性、外显性和扩张性等特点,而心智技能则具有观念性、内隐性和简缩性等特点。)解析:3.简述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分数:5.00)_正确答案:(1)认识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示范动作,或者参考书、参考图示进行观察,需要了解索要学习的动作技能的动作结构和特点,以及各组成动作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动作印象。 (2)联系阶段。这个阶段,学习者的注意力已从认知转向动作,逐级从个别动作转向动作的协调与组织。 (3)自动化阶段。经过联系,动作技能的学习进人自动化阶段,整个程序的完成不用经过刻意的注意。在这个阶段中,学生所学习的动
4、作技能的各个动作在时间和空间上已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巩固下来,各个动作的相互协调已达到自动化。)解析:4.简述练习在动作技能的学习中的意义。(分数:5.00)_正确答案:(练习是指以形成某种技能为目的的学习活动,是以掌握一定的动作方式为目标而进行的反复操作过程。练习包括重复和反馈,不是单纯的反复操作或机械重复,而是以掌握一定的活动方式为目标的反复。通过练习,可以促进所学技能的进步和完善。)解析:5.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数:5.00)_正确答案:(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因素。人的心理受其思维、注意力、情绪、意志等心理过程的制约,其变化会对某
5、种技能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在练习一段时间后就不愿下功夫苦练,因而出现了训练成绩停滞不前的现象,有的人取得一定成绩后,产生自满情绪,训练的刻苦性降低,也会造成训练成绩的停滞现象。 (2)生理因素。由于技能训练的单调,体力消耗较大,容易出现疲劳现象。这种生理疲劳现象,必然会引起心理上的疲劳,表现出注意力分散,情绪烦躁,思维迟钝,记忆减退等现象。(3)知识因素。技能的形成,不仅仅是动作要领的简单模仿和机械练习,更需要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形象思维,理性分析,把技能本身的内涵弄懂,把要领的“关节点”准确地把握住。)解析:6.简述加里培林关于心智技能形成的五阶段理论。 (分数:5.00)_正确答案:(1)
6、活动定向阶段。这是一个准备阶段,即领会活动任务的阶段。在从事某种活动之前需要先了解做什么和怎样做,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对活动结果的表象,进行对活动本身和活动结果的定向。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是直观中的两种基本形式。物质活动是运用实物的教学,而物质化活动是物质活动的一种变形,是指利用实物的模象,如示意图、模型、标本等而进行的活动。 (3)有声的言语活动阶段。即出声的说话。这一阶段是指学生的学习活动已不直接依赖实物或模象而借助自己出声的外部言语形式来进行的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这一阶段是出声的言语活动向内部言语活动转化的开始,是不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 (5
7、)内部言语活动阶段。这是智力活动完成的最后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凭借简化了的内部言语,似乎不需要多少意识的参与就能“自动化”地进行智力活动。)解析:7.简述心理模拟法的过程。 (分数:5.00)_正确答案:(一般来说心理模拟法建立智力活动的时间模式需要经过两个步骤:确立模型和检查修正模型。为了确立心智技能的操作原型,需要首先对活动本身进行系统的分析,分解出足够的操作步骤。但是这只是一个假设性的操作步骤,还应通过实验来检验这种原型的有效性。如果取得预期的效果,就可以在教学中实际应用;如果并不符合心智技能的活动原则,就需要对其原型重新进行分析。检验的模式可以用教育心理学的实验方法进行,还可以分解详细的步骤让计算机来检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