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2018年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练习题1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1666       资源大小:33.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2018年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练习题11及答案解析.doc

    1、2018 年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练习题 1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60 分钟)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50.00)1.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创建公营新闻机构、改造私营新闻机构的基本过程。(分数:10.00)_2.在新中国已经建立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强调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有何作用与意义?(分数:10.00)_3.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经过。有何意义与教训?(分数:10.00)_4.评述 1956 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的经过、重点和收获。(分数:10.00)_5.简述 1956 年刘少奇有关新闻工作谈话的内容及其意义。(分数:10.00)_2018 年

    2、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练习题 11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60 分钟)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50.00)1.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创建公营新闻机构、改造私营新闻机构的基本过程。(分数:10.00)_正确答案:(公营新闻机构的创建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立即大量创建具有社会主义性的公营新闻机构,同时对私 营新闻机构通过公私合营等手段进行改造,同时要求新闻工作者不断改进新闻工作,以适应新 时代的新特点、新要求。新中国成立甫始,党和人民政府迅即对在革命战争中发展起来的党的新闻事业进行调整与 充实,建立起一个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各地的公营新闻事业网,包括:以人民日报为中

    3、心、 以党报为主体的公营报刊网,以新华通讯社为主体的国家通讯社网和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 心的国营人民广播电台网。(2)私营新闻机构的改造对于这些私营新闻机构,党和政府最初根据公私兼顾的政策,在经济上予以扶持。对于私 营新闻机构的宣传报道活动,实行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对新闻言论不实行事前检查的办法,而 是采取团结教育的方式,帮助它们改进宣传报道内容,但不得反对或者损害人民的利益。由于私营报纸自身发展遇到了许多困难,党和政府采取合并改组、公私合营等措施,对私营 报纸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到 1953 年,私营报纸的公私合营工作全面完成。此后,人民政府又逐 渐退还私股,进一步将公私合营报纸改造成公营报

    4、纸。)解析:2.在新中国已经建立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强调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有何作用与意义?(分数:10.00)_正确答案:(新中国建后,新闻工作与新闻业务怎样适应新时代的特点、满足新时代的要求,是摆在新 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问题。新闻工作与新闻业务的改进,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历史任务。对 此,党和政府首先要求新闻工作者继承和发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新闻工作与新闻业务的 优良传统,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新闻工作做了许多重大的改进,以加强 新闻工作与社会实际、人民群众的联系。(1) 在新闻体制方面,实行采编合一制与总编负责制。此外,各新闻机构还建立起广泛的通 讯员网与群众性的读报

    5、小组,在报纸版面上开辟了“读报组反映”、“读报组活动”等栏目。(2) 在新闻宣传报道方面人民日报等报纸还进行通俗化改革,以期报纸更好地反映群众、 引导群众,从而与读者贴得更近。根据 1950 年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的精神,各报确立了 全编辑部人员都有责任关心处理读者来信的原则,将党报的读者来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 平。(3) 广播收音网的普遍建立,是广播工作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重要措施之一。开展批评与 自我批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工作的一大特色,也是新闻工作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一个重 要方面。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方面,人民日报走在最前列。这一时期的报纸批评与自我批评工 作,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旗

    6、帜鲜明、斗争坚决。重视自我教育,开展问题讨论,是报纸批评与自我 批评工作的另一个特点。在批评干部和群众中的错误思想方面,许多报纸经常采用群众自我教 育的方式,通过问题讨论,批评和克服一些错误认识。当然,这一时期的报刊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批评言辞过于偏激、报道 内容失实等,甚至出现了忽视党性原则的错误倾向。)解析:3.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经过。有何意义与教训?(分数:10.00)_正确答案:(意义: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着不少可供我国新闻事业借鉴的经验。 首先,通过学习苏联经验,我国新闻界系统地学习了列宁斯大林的办报实践、办报思想和苏联新 闻工

    7、作的传统。加深了对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认识。苏联的新闻工作经验在很大 程度上成了建设我国新闻事业新体制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其次,全面学习与借鉴苏联新闻 工作的业务经验,包括新闻的编辑、采访、写作以及经营管理和发行等方面的经验,使我国新闻 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普遍得到大的提高。教训:在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脱离中国实际、对苏联经验盲目生搬硬 套的教条主义错误,以致束缚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从而阻碍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 展。这种教条主义的学习在报纸工作中的主要表现:一是片面强调不犯错误。二是每天一篇社 论。三是业务路子越走越窄。四是国际新闻报道片面性严重,各报袭用苏联的

    8、国际报道方法, 不客观、全面地反映国际形势。对社会主义国家只说好,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只说坏,至于敌人骂我们的东西,一概不让见报。在广播工作方面的教条主义倾向主要表现有二:一是提出以中央台为基础、地方台为补充 的办节目方针。要求地方台用较多的时间转播中央台的节目。其后果是削弱了地方广播联系 当地实际的作用,也影响了地方办广播的积极性。二是限制在广播中开展批评,受苏联经验的 影响,认为广播不宜于进行批评,只能谈成绩,不能讲缺点。)解析:4.评述 1956 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的经过、重点和收获。(分数:10.00)_正确答案:(1) 经过人民日报的改革:1956 年 4 月后,一场以改版为中心的

    9、新闻工作改革运动在人民日报社 内兴起。1956 年初,人民日报就已经开始酝酿新闻工作改革事宜,中共中央也指示人民日 报要改进内容、扩大篇幅,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7 月 1 日,人民日报经中共中央批准,正 式宣告改版。人民日报改版后,面目焕然一新。最大的变化是在新闻报道上。报纸新闻数量 大增。此外,言论明显改进。新华社的改革:新华社在认真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了新华社工作在建设 世界性通讯社方面全面改革的规划:第一步在五年到七年内,新华社应首先集中力量建设成为 东方(亚非地区)最有权威的世界性通讯社,第二步在十年到十二年内,新华社应建设成为在全 世界范围内可以和西方资产阶级各大通讯

    10、社相匹敌的世界性通讯社。关于新华社的国内报道, 也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观念和改进措施。广播工作的改革:第四次全矿播工作会议结束后,从中央台到地方台,各地工作改革全面展 开,广播工作有了显著的改进。一是改进新闻报道,努力做到又多又快又短又好。二是贯彻“双 百”方针,开展自由讨论,特别是纠正广播不得开展批评的错误观念。三是努力办好文体知识以 及社会群体等各类节目,并力求丰富多彩,满足不同兴趣和好的听众的需要。新民报的改革:在新闻改革的热潮中,新民报等非党报也积极参与改革,提出了不少新观 念,推出了不少新举措。特别是重视新闻报道贴近读者、接近生活。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的研究:在新闻工作改革中,研究新闻理论

    11、与新闻业务的空气也十分 浓厚。复旦大学新闻系等新闻教育与研究单位对报纸的性质与任务、读者的观念、指导性与趣 味性、中国报纸的传统等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2) 重点第一,扩大报道范围。无论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或者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是通都大邑的还是 穷乡僻壤的,是直接有关于建设的还是并不直接有关于建设的,是令人愉快的,或者是并不令人 愉快的,人民希望在报纸上多看到些,也应该多采集、多登载一些。第二,开展自由讨论。有许多问题需要在群众性的讨论中逐渐得到答案。有部分问题甚至 在一个时期的讨论以后暂时也还不能得到确定的答案。有许多问题,虽然已经有了正确的答 案,应该在群众中加以广泛的宣传,但是这种宣传也并

    12、不排斥适当的有益的讨论。相反,这种讨 论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认识答案的正确性。第三,改进文风。报纸上的文字应该力求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而且言之成章。(3) 收获首先,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观念得到了更新与解放,这次改革冲破了教条主义思想的束 缚,破除了盲从迷信,认识到对于苏联新闻工作经验要有分析地加以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则不盲从;其次,广大新闻工作者明确了要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总结继承中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使新闻 事业的社会主义内容与中国民族形式相结合。再次,这次改革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与支持。当然,这次改革也有偏颇之

    13、处。在反对教条主义的思想时,有人又走向另一条极端,全盘否 定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历史必然性和受益的方面。在对待旧中国资产阶级 报纸的传统问题上,有些人主张不加分析地学习和继承。)解析:5.简述 1956 年刘少奇有关新闻工作谈话的内容及其意义。(分数:10.00)_正确答案:(1956 年 5 月 28 日,刘少奇(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分别听取了新华社和中央广播事业局负责人的汇报,并作了长篇讲话。6 月 19 日,刘少奇又召集中央分管宣传工作的胡乔木和新华社负责人谈话,在这些谈话中,刘少 奇明确提出了反对教条主义和党八股问题指出:不分好坏,不看条件,一律接收,一律学习,一律 照办,就是教条主义,就是盲从,就是迷信,在我们的同志中间要破除迷信,他说:“我们的新闻报 道,学习塔斯社的新闻格式,死板得很,毫无活泼我们不能学这种党八股。”刘少奇的几次谈 话,不仅为新华社,广播事业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 义新闻改革确定了指导方针。)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2018年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练习题1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wealthynice1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