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 年北京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总分:3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1.根据学生的本质特点,分析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分数:2.00)_2.选择现当代两种主要的课程理论,比较其异同。(分数:2.00)_3.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及其影响。(分数:2.00)_4.比较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学习方式的异同。(分数:2.00)_二、名词解释(总题数:8,分数:16.00)5.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分数:2.00)_6.批判教育学(分数:2.00)_7.苏湖教法(分数:2.00)_8.耶稣会学校(分数:2.00)_9.进步
2、教育协会(分数:2.00)_10.观察学习(分数:2.00)_移情_12.教育实验法(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13.结合教育与社会关系的有关理论,简述现代教育的战略定位。(分数:2.00)_14.述评民国初至 20 世纪 20 年代初的学制改革。(分数:2.00)_15.一个课题组探究“本科生课堂参与”,用到的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问卷法、观察法、数据分析法,问这些研究方法好不好,然后写一个可操作的研究方法。(分数:2.00)_2013 年北京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模拟试卷答案解析(总分:3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
3、00)1.根据学生的本质特点,分析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简答题中需要考生将每一个小问标明序号,明确地分点阐述。这道题有两个小问:第一问,学生的本质特点,就是我们所学过的“学生观”这个知识点;第二问,分析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我们的教学一直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主体性地位。这里让我们分析这种主体性地位,实际上就是让我们说明教学过程中怎样体现,或是怎样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个知识点在教材中没有明确的答案。针对这种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尤其是教育学原理中的问题,我们都可以首先考虑是否能使用以下的答题模板作答:从教育观念上
4、、从教育目的上、从教学方法上、从教学内容上、从教学手段上、从教学管理上、从教学评价上、从师生观上分成几个方面来分析。答题时不需要每一个方面都阐述,选择最容易的方面作答,或是表现最为突出的 34 点说明即可。)解析:2.选择现当代两种主要的课程理论,比较其异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我们学过的课程理论主要有: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和后现代课程理论。其中易于阐述和比较异同的就是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和社会中心课程理论。比较异同类的问题在答题时通常分为三个部分:(1)A 是,B 是;(2)A 和 B 的相同点;(3)A 和 B的不同点。比较这两种课程理
5、论的答题思路是:第一,我们要简单介绍我们选择的课程理论,包括名称、代表人物和理论的核心;第二,二者的相同点,四种课程理论的相同点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研究课程如何编制、实施的理论;第三,二者的不同点,在记忆课程理论时我们总结了一个表格,表格中将每个课程理论都分成代表人物、核心、教学方式、课程编制、开发人和评价来阐述。我们在比较他们的不同点时,也应该从这几方面来比较,说明每一方面的不同。由于这是一道比较类的问题,而不是对某一个课程理论进行阐述,因此将“评价”改为“在教学效果上”更好。)解析:3.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及其影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要
6、从三方面来回答:一是提出的依据,即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包括“必要的目的”和“可能的目的”;二是原则的含义,只有通过教学才能使教育(道德教育)产生真正的实际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三是对这一原则的评价,包括其优点和局限性。教育性教学原则最大的贡献在于它说明德育是可教的,阐明了教育与教学之间存在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使道德教育获得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一原则使德育的目的和教育目的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但是,教学完全从属于教育,二者等同,具有机械论倾向。)解析:4.比较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学习方式的异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是一道非常清晰的比较类问
7、题。由于比较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重点在于强调二者在教学中的综合运用,因此应该更为强调二者的相同之处。所以在异同比较时最好把相同点放在最后阐述。答题的思路是:先阐明接受学习的含义,再说明发现学习的含义,之后说明二者的不同点,最后说明相同点。在论述二者的不同点时,我们可以从教育观念、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师生观、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模式等方面,选取几个角度进行论述,言之成理即可。二者的相同点在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强调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去获取知识,奥苏伯尔的接受学习强调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同化作用。事实上,学生发现新知识,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的基础之上,而是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
8、作为基础。学生同化新知识,也不是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是通过自己头脑积极主动的反映才实现的。应该说,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虽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都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作用,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解析:二、名词解释(总题数:8,分数:16.00)5.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关于教育起源的理论主要有:神话起源论、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和劳动起源论。容易考到名词解释或简答题的有: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和劳动起源论。每一种起源论都需要答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和评价。在回答基本观点时,一定要突出该理论的关键词。生物起源论的关键词是“动物本能”“种族需要”;心理
9、起源论的关键词是“无意识模仿”;劳动起源论的关键词是“生产劳动”“语言”。)解析:6.批判教育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20 世纪是教育学迅速成长和发展的时期,在赫尔巴特创立的教育理论基础之上,教育学的发展日益走向多元化,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学流派,如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和制度教育学等。这些流派都是名词解释中易考到的知识点,且它们的答题思路一致。在答题时考生首先要对该流派简要地介绍,包括其产生的时间、地点、代表人物和主要的研究内容;再答出该流派的基本观点;最后进行评价。)解析:7.苏湖教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外教育
10、史的名词解释可以采取以下的思路答题: (1)简介。包括时间、地点和代表人物,有些名词还需要介绍它最显著的特征、地位或它的产生、发展与衰落;(2)名词的主要内容; (3)评价。如果评价过多,着重答出评价中最重要的一到两点即可。 按照这个格式,苏湖教法的答题思路是:第一,苏湖教法简介,其中苏湖教法又叫“分斋教学法”,是胡瑗在主持湖州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在“庆历兴学”时被用于太学,这些要点必不可少;第二,苏湖教法的主要内容,主要介绍苏湖教法是如何分斋的,每一个斋舍中的教育内容和目的分别是什么;第三,对苏湖教法的评价,要着重说明苏湖教法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分科教学制度,将实用学科纳入了官学体系
11、,取得了与儒学同等的地位,并且开创了主修和辅修的先河。)解析:8.耶稣会学校(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道题可以采用我们在上一道题总结的教育史类名词解释的答题思路。第一,简介:由于耶稣会学校创办于特定时期的特定背景之下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宗教改革的进行,是天主教会为了重新确立教皇对欧洲的统治而创办的。因此,除了时间、代表人物之外,还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耶稣会学校的创办背景。第二,主要内容: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方法、师资、管理几个方面阐述。第三,评价:主要答出两个要点,一是耶稣会学校采用人文主义的精神来改革教学,其教学是富有成效的;二是耶稣会学校服务于一个逆历史潮流的教育目的,必然为
12、历史所淘汰。)解析:9.进步教育协会(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材中没有明确地用哪一部分知识来专门介绍进步教育协会,但是考生可以仔细回想一下在哪里接触过这个名词。第一,在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成型时期,创办了进步教育协会作为进步教育运动的领导机构,协会创办了进步教育杂志,并提出了进步教育的七项原则;第二,在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衰落阶段,进步教育协会更名为“美国教育联谊会”,成为欧洲新教育联谊会的一个分会,后来协会解散,杂志停办,标志着进步教育运动的终结。除了上述两点教材中提到的进步教育协会这个名词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的是,进步教育协会是在美国进步教育运动这个大背景下的产物,其指导思想、
13、衰落原因等都与进步教育运动是一致的。此外,进步教育的著名实验和理论也是在进步教育协会的领导下产生和发展的,这些都是在答题时需要提到的。)解析:10.观察学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中强调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德育的教育方法之一。我们学习过观察学习理论的相关实验、学习本质(即观察学习的定义)以及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和在教学当中的应用,在回答观察学习时,这几个要点也都要写出来。其中,在教学中应用的内容比较多,在名词解释中挑选最重要的一到两点作答即可。此外,在简介中要说明它属于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解析:移情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移情是教材中没有专门论述
14、过的知识点,因此我们采用的思路依然是先找出这个名词在哪些知识点中被提到过。移情这个名词曾经在三个知识点中被提到过:一是罗杰斯在其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中将移情作为教师应有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式;二是在德育教育方法中也强调移情性理解的应用;三是在新课改所提倡的研究性学习中也十分关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或心理移情所获得的内心感受。所以我们可以采取的一种答题思路是:在做简介时可以首先说明这是罗杰斯提出的观点,然后再阐述移情的含义和主要优点,最后再回答移情在我们目前教学中的应用。)解析:12.教育实验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本题考查教育实验研究法。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
15、、测量调查法、教育实验法、教育行动研究法都是可以出名词解释的知识点,这些名词的答题思路是一致的:先说明定义,再介绍研究的步骤,最后用简练的语言说明研究的特点和优缺点(有时特点和优点是一致的)。)解析:三、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13.结合教育与社会关系的有关理论,简述现代教育的战略定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考试中会考到的现代教育的战略定位就是教育先行。与教育先行相关的理论就是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这道题十分明确,先用一句话说明,以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现代教育主张教育先行的发展战略。然后分成两个大点:第一点论述人力资本理论,第二点结合人力资本理论论述教育
16、先行战略。在论述人力资本理论时要答出人力资本的定义、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和评价;在论述教育先行时,需要在最后加述说明:教育先行确实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必须明确的是,教育不可以盲目地先行,不能脱离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应该针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情况做好教育预测和规划,否则,过多地投资会造成浪费。)解析:14.述评民国初至 20 世纪 20 年代初的学制改革。(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民国初至 20 世纪 20 年代初的学制有两个:一是壬子癸丑学制,即 19121913 年学制;二是壬戌学制,即 1922 年“新学制”。因此这道题就是让我们来述评这两个学制。“述”的部分应该分别
17、像答两道简答题一样把这两个学制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写出来;“评”的部分可以从“壬子癸丑学制对比癸卯学制的进步之处和局限性”以及“壬戌学制对比壬子癸丑学制的进步之处”这两个角度进行论述,突出壬戌学制里程碑式的意义。)解析:15.一个课题组探究“本科生课堂参与”,用到的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问卷法、观察法、数据分析法,问这些研究方法好不好,然后写一个可操作的研究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献分析法是指按照某一研究课题的需要,对一系列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从中提出理论观点的方法。这道题本身的思路是:在正式研究开始之前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课题的研究现状,再采用问卷法和观察法对“本
18、科生课堂参与”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最后采用数据分析法对所得到的研究结果进行量化分析。 在正式的研究开始之前,可以采用文献法分析国内的研究现状,进行“本科生课堂参与”的概念界定,初步建构研究的模型。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如果仅仅采用问卷法和观察法,那么研究的结果往往是表面的、不够深入,因此需要用访谈法进行补充。在对结果进行分析时,数据分析法可以帮助调查者收集调查的数据,并进行量化分析,得出影响“本科生课堂参与”的因素,但是仅仅采用数据分析法并不能帮助我们分析出这些影响因素的原因,因此需要用因素分析法进行补充。因此这道题的一种答题思路是: “问研究方法好不好”就是要说明每种研究方法在这一项研究中的优点和局限性; “可操作的研究方法”就是在研究开始前采用文献分析法,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观察法、问卷法和访谈法,在分析研究结果时采用数据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考生如果有其他更好的研究方法,当然是可以加进去的,但是要注意说明这种研究方法好在哪里,可以克服原有研究方法的哪些弊端。在设计研究方法时要注意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