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2012年法律硕士(法学)综合课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1155       资源大小:7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2012年法律硕士(法学)综合课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1、2012 年法律硕士(法学)综合课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总分:140.00,做题时间:18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第 120 题,每小题 1 分,共(总题数:20,分数:20.00)1.不同国家或地区具有共同历史传统和相似表现形式的法律制度的总称,称为( )。 (分数:1.00)A.法的历史类型B.法制系统C.法律体系D.法系2.关于法律的基本特征,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1.00)A.法律有严格的程序规定,具有程序性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国家意志性C.法律由原始社会的习惯演变而来,具有历史性D.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具有国家强制性3.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

    2、( )。 (分数:1.00)A.法律调整的范围B.法律规范的数量C.法律制定的主体D.法律调整的对象与方法4.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限定的范围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规则划分为( )。 (分数:1.00)A.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B.强制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C.确定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D.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5.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已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称为( )。 (分数:1.00)A.行为能力B.权利能力C.权力能力D.责任能力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自然法学派观点的是( )。 (分数:1.00)A.法与道德之间有必然联系B.真正的法律应与自然相吻合C.法律的存在与法律的善恶无关

    3、D.政府的正当权力来自人民的同意7.下列有关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1.00)A.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惩罚性责任B.刑事责任可以是一种连带责任C.拘留是一种刑事制裁D.开除公职是一种行政制裁8.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司法机关必须“严格公正司法”。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和要求的是( )。 (分数:1.00)A.司法机关必须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坚持公正与效率兼顾B.司法机关应在庭审前对证据的真实性进行认定,以保证司法的实质合理性C.司法机关可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旁听重大疑难案件审判D.司法机关应结合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

    4、统一9.根据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可以把宪法分为( )。 (分数:1.00)A.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B.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C.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D.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现行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是( )。 (分数:1.00)A.言论自由B.迁徙自由C.人格尊严D.宗教信仰自由11.下列关于我国宪法修正案的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1.00)A.我国采用修正案的方式对宪法进行修改始于 1982 年B.1988 年宪法修正案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 1999 年宪法修正案确立的原则D.

    5、2004 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12.某直辖市拟将所辖的两个区合并成一个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有权批准这一行政区划变更的机关是( )。(分数:1.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民政部13.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下列关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规章备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1.00)A.行政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B.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C.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备案D.部门规章报国务院备案14.根据我国宪法规定,

    6、下列自然资源中只能属于国家所有的是( )。 (分数:1.00)A.矿藏、水流B.山岭、戈壁C.森林、草原D.荒地、滩涂15.春秋时期,最早打破“不预设刑”、“临事议制”法律传统的诸侯国是( )。 (分数:1.00)A.郑国B.齐国C.楚国D.秦国16.唐朝集中设立罪名与刑罚的法律形式是( )。 (分数:1.00)A.律B.令C.格D.式17.首次按中央六部分设篇目的中国古代法典是( )。 (分数:1.00)A.宋刑统B.大元通制C.大明律D.大清律例18.为了强化对中央司法机关的控制,宋初增设的机构是( )。 (分数:1.00)A.大理院B.审刑院C.都察院D.枢密院19.下列关于中华民国民法

    7、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1.00)A.确立所有权神圣原则B.规定了宗祧继承制度C.采用民商合一的编纂体例D.采取个人本位的立法原则20.按照唐律的规定,下列情形的婚姻不为法律所禁止的是( )。 (分数:1.00)A.县令甲娶其部属之女为妻B.士绅乙娶部曲之女为妻C.刺史丙娶其原籍民女为妻D.民人丁娶同姓民女为妻二、多项选择题:第 2l30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题数:10,分数:20.00)21.当不同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同一事项上有不同规定时,法官通常遵循的原则有( )。 (分数:2.00)A.新法优于旧法B.实体法优于程序法C.上位法优于下位法D.特别法优于一般法22.近年来

    8、,我国各地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具体规定,比如,对老年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应当给予便利和优惠;老年人持有效证件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这些规定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法的自由价值B.这些规定对于有关企业、政府及老年人均具有指引作用C.这些在交通方面给予老年人优待的规定有悖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D.这些规定体现了立法在老年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问题上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23.下列选项中,具有填补法律空白和漏洞作用的法律方法包括( )。 (分数:2.00)A.法律论证B.法律解释C.演绎推理D.归纳推理24.下列关于现代法治的表述,正确的

    9、有( )。 (分数:2.00)A.公平与正义都是法治的基本价值B.法治可分为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C.法治要求遵循民主、科学的立法原则D.法治意味着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唯一依据25.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论证的正当性标准的有( )。 (分数:2.00)A.内容的融贯性B.程序的合理性C.逻辑的有效性D.结论可接受性26.某国政府决定在实验室进行人体器官克隆研究,用于攻克某种疑难疾病。由于该国并无相关法律规定,该决定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争论。对此,下列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 (分数:2.00)A.目前人体器官克隆问题在法律上尚未规定,这正是法律滞后性的体现B.克隆人体器官所引发的法律问题,是科技、伦理与法

    10、律紧张关系的表现C.由此项研究引发的民事纠纷,法院可以依据道德、习惯或正义标准等裁决D.如该国民众对此问题在道德上无法形成共识,则应立法禁止此项研究27.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有( )。 (分数:2.00)A.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B.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民政府C.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民法院D.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民检察院28.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有( )。 (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个代表团D.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9.下

    11、列关于晚清修律的表述,正确的有( )。 (分数:2.00)A.晚清修律确立了四级三审制的司法审级制度B.大清现行刑律是中国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刑法典C.大清民律草案的编纂体例主要仿效法国民法典D.晚清修律改变了中国“诸法合体”的立法传统,初步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30.中国法制史上出现的下列法律形式中,具有判例法性质的有( )。 (分数:2.00)A.教民榜文B.廷行事C.决事比D.则例三、简答题:第 3133 小题,每小题 10 分,(总题数:3,分数:30.00)31.简述我国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分数:10.00)_32.简述我国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原则。 (分数:10.00)_33.简述中华

    12、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分数:10.00)_四、分析论述题:第 3438 小题,共 80 分(总题数:5,分数:70.00)34.(15 分)某高校新生小张在自学法理学知识后,对我国物权法进行了分析,并写了如下四点学习体会: 物权法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文件,从法律渊源角度分析,该法应属于我国的根本法。 物权法所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因此物权法属于民商法部门。 物权法第 10 条规定:“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从法律规则的角度理解,该条规定属于准用性法律规则(规范)。 原建设部在物权法生效后制定和出台的房

    13、屋登记办法是行政法规。 请指出小张观点中不正确之处,并运用法理学知识和原理阐述理由,对不正确的观点讲行改正。 (分数:15.00)_35.(5 分)请结合实际,论述影响法律实现的主要因素。(分数:5.00)_(15 分)2011 年 10 月,某市 F 区人大进行换届选举。5 月初,高校教师王某通过微博公开其参选该区人大代表的意愿,并公布了个人身份和简历等基本情况。该条微博发布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宪法学知识和选举法相关规定,回答以下问题: (分数:15.00)(1).王某参选行为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分数:7.50)_(2).王某要成为正式代表候选人,需要经过哪些程序

    14、? (分数:7.50)_36.(15 分)有人认为,言论自由只有那些喜欢舞文弄墨的人才需要,对其他人没有意义,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请结合宪法学原理对此看法进行评析。(分数:15.00)_(20 分)材料一:“甲盗,赃值千钱,乙知其盗,受分,赃不盈一钱。问乙何论?同论。” 法律答问 材料二:“甲盗钱以买丝,寄乙,乙受,弗知盗,乙论何也?毋论。” 法律答问 请结合中国法制史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分数:20.00)(1).法律答问的性质是什么?效力如何? (分数:5.00)_(2).材料一中的乙有无法律责任?原因何在? (分数:5.00)_(3).材料二中的乙有无法律责任?原因何在? (分数:

    15、5.00)_(4).结合上述材料,试析秦代法律中盗罪共犯的成立要件。 (分数:5.00)_2012 年法律硕士(法学)综合课考试真题答案解析(总分:140.00,做题时间:18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第 120 题,每小题 1 分,共(总题数:20,分数:20.00)1.不同国家或地区具有共同历史传统和相似表现形式的法律制度的总称,称为( )。 (分数:1.00)A.法的历史类型B.法制系统C.法律体系D.法系 解析:解析 法系是具有共同法律传统的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它是一种超越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现象的总称。要正确把握法系的含义,必须把法系同法律体系、法学休系、法律文件体系、法律的历史类

    16、型等概念区别开来。法的历史类型是按照历史上法的阶级本质和其所依赖的经济基础对法所进行的基本分类。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分类方法之一种。与法系比较,前者侧重时间性,后者侧重地域性;前者侧重实质特征,后者侧重形式特征。法律体系是指由一个国家内部各个现行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也就是说,不包括国际法。而且法律部门也不同于部门法,前者包括宪法,后者一般不包括宪法。2.关于法律的基本特征,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1.00)A.法律有严格的程序规定,具有程序性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国家意志性C.法律由原始社会的习惯演变而来,具有历史性 D.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具有国家强

    17、制性解析:解析 道德规范也受原始社会习惯的影响,同时,法律也不独由原始社会的习惯演变而来,还受其他社会形态的习惯的影响。所以 C 项表述不正确。3.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 )。 (分数:1.00)A.法律调整的范围B.法律规范的数量C.法律制定的主体D.法律调整的对象与方法 解析:解析 一般米说,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有:(1)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任何法律都有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否则,就不能标其为法律。(2)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虽是划分法律部门的基础或是最重要的标准,但是仅仅以此为标准还是不够的,因此还需将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

    18、作为划分标准。4.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限定的范围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规则划分为( )。 (分数:1.00)A.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B.强制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C.确定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D.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解析:解析 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所谓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则。所谓任意性规则,是指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为与不为、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则。5.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已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称为( )。 (分数:1

    19、.00)A.行为能力 B.权利能力C.权力能力D.责任能力解析:解析 行为能力是指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具有行为能力的人必须首先具有权利能力,但具有权利能力的人不一定都有行为能力。权利能力,亦称法律人格,指的是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责任能力是反映行为人对自己的违法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它是行为能力在保护性法律关系中的特殊表现形式,与行为能力是一致的。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自然法学派观点的是( )。 (分数:1.00)A.法与道德之间有必然联系B.真正的法律应与自然相吻合C.法律的存在与法律的善恶无关 D.政府的正当权力来自人民的同意解析:

    20、解析 自然法学派的观点主要有:其一,关于法的本质,自然法学派认为,法从本质上是一种客观规律,立法者所制定的法律必须以客观规律为基础,这种客观规律是宇宙、自然、事物以及人的本性,是“理性”的反映。其二,法来源于永恒不变的本性、向然性、社会性、理性。真正的法律应当与之相符合,特别是与理性相符合,或以理性为基础,它永恒不变,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其三,法的功能和目的在于实现公意和正义。其四,法律及其观念应当与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相一致,自然法是人类寻求正义之绝对标准的结果。7.下列有关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1.00)A.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惩罚性责任B.刑事责任可以是一

    21、种连带责任C.拘留是一种刑事制裁D.开除公职是一种行政制裁 解析:解析 民事责任属于法律责任的一利,是保障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实现的重要措施,是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它主要是一种民事救济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权益得以恢复,而不是简单的惩罚。在我国拘留分为:行政拘留、刑事拘留、司法拘留 3 种。行政拘留是一种行政处罚;刑事拘留是刑事审判前的羁押,不是刑事制裁;司法拘留是审判期间,法院对严重妨碍审判的当事人的一种强制措施。按照罪责刑法定的原则,刑事责任不能连带承担。8.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司法机关必须“严格公正司法”。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和要求的是(

    22、 )。 (分数:1.00)A.司法机关必须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坚持公正与效率兼顾B.司法机关应在庭审前对证据的真实性进行认定,以保证司法的实质合理性 C.司法机关可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旁听重大疑难案件审判D.司法机关应结合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解析:解析 证据的真实性必须经过当庭质证才能获得证立。因此,不存在所谓“庭审前对证据真实性进行认定”的做法,同时这是违背公平原则的。9.根据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可以把宪法分为( )。 (分数:1.00)A.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 B.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C.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D.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

    23、解析:解析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是从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而进行的分类。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是从宪法的效力和修改程序的简繁而作的分类。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是从制定机关的不同而作的分类。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现行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是( )。 (分数:1.00)A.言论自由B.迁徙自由 C.人格尊严D.宗教信仰自由解析:解析 我国现行宪法第 35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 36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第 38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刚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

    24、陷害。”没有明文规定宗教信仰自由。11.下列关于我国宪法修正案的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1.00)A.我国采用修正案的方式对宪法进行修改始于 1982 年B.1988 年宪法修正案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 1999 年宪法修正案确立的原则D.2004 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解析:解析 我国采用修正案的方式对宪法进行修改始于 1988 年。“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 1999 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 14 条的内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为 2004 年通过的宪法修

    25、正案第 24 条的内容。“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为 2004 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 23 条的内容。12.某直辖市拟将所辖的两个区合并成一个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有权批准这一行政区划变更的机关是( )。(分数:1.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 D.民政部解析:解析 我国宪法第 89 条规定,“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十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13.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下列关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规章备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1.00)A.行政法规报全国

    26、人大常委会备案B.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C.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备案 D.部门规章报国务院备案解析:解析 立法法第 89 条规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三十日内依照下列规定报有关机关备案:(一)行政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

    27、案;(三)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四)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报国务院备案;地方政府规章应当同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应当同时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备案;(五)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应当报授权决定规定的机关备案。”14.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自然资源中只能属于国家所有的是( )。 (分数:1.00)A.矿藏、水流 B.山岭、戈壁C.森林、草原D.荒地、滩涂解析:解析 现行宪法第 9 条第 1 款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

    28、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15.春秋时期,最早打破“不预设刑”、“临事议制”法律传统的诸侯国是( )。 (分数:1.00)A.郑国 B.齐国C.楚国D.秦国解析:解析 针对奴隶制时期刑不预设、临事议制的法制传统,春秋时期的政治革新派(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明确主张法布于众、民征于书,要求打破奴隶主贵族对于法律的垄断,将成文法公布于众,遂进行了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公元前 536 年,郑国执政子产鉴于当时社会关系的变化和旧礼制的破坏,率先“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29、16.唐朝集中设立罪名与刑罚的法律形式是( )。 (分数:1.00)A.律 B.令C.格D.式解析:解析 律是国家的基本法典,采取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集刑事、民事、军事、行政、诉讼等内容为一体,但以刑律、刑罚惩罚手段为主,用于正刑定律。与令、格、式相比,律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相对的稳定性。令是律的补充,是关于国家体制及其基本制度的法规,主要规范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运行程序和制度,以严格尊卑贵贱秩序。格是国家机关各部门及百官日常办事的细则,也是皇帝有关诏令的删辑。式是国家机关的公文程式和行政活动的细则。唐朝的律、令、格、式四种法律形式相辅相成、互为补充。17.首次按中央六部分设篇目的中国古代法典是

    30、( )。 (分数:1.00)A.宋刑统B.大元通制C.大明律 D.大清律例解析:解析 吴元年(1367)十月,朱元璋命左丞相李善长、御史中丞刘基等议定律令。十二月,编成律令四百三十条,其中律二百八十五条,令一百四十五条。同时又颁律令直解,以训释律令文意。洪武六年十一月,明太祖朱元璋命刑部尚书刘惟谦等以律令为基础,详定大明律。次年二月修成,颁行天下。其篇目仿唐律分为卫禁、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名例等十二篇。三十卷,六百零六条。二十二年又对此作较大的修改,以名例律冠于篇首,按六部职掌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律,共三十卷,四百六十条,传统的法律体例结构至此面目为之大变。18.为了强化对中

    31、央司法机关的控制,宋初增设的机构是( )。 (分数:1.00)A.大理院B.审刑院 C.都察院D.枢密院解析:解析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置设审刑院,掌覆查大理寺所断案件,由知院官与详议官提出意见后,报告中书,奏请皇帝决断。宋神宗元年三年(1080)并归刑部。即 1080 年终止。存在期间,其权势高于大理寺和刑部。这是宋朝初期的一种审判复核机关,同时享有部分的审判权。审刑院也称“宫中审刑院”。它的设立是宋朝初期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在司法领域采取的措施。审刑院的职权原来都属于大理寺和刑部,现在剥夺了这两个司法机构的权利,目的也是为了加强对这两个司法机关的监督。19.下列关于中华民国民法特征的

    32、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1.00)A.确立所有权神圣原则B.规定了宗祧继承制度C.采用民商合一的编纂体例 D.采取个人本位的立法原则解析:解析 在民商关系上,中华民国民法这部法典基本上采取的是民商合一的原则,亦即在体例上不再特别区分民法与商事法二者。20.按照唐律的规定,下列情形的婚姻不为法律所禁止的是( )。 (分数:1.00)A.县令甲娶其部属之女为妻B.士绅乙娶部曲之女为妻C.刺史丙娶其原籍民女为妻 D.民人丁娶同姓民女为妻解析:解析 唐律疏议之户婚律规定:禁止同姓为婚及亲属结婚;禁止官员取下属之女;禁止良贱为婚;禁止僧、道为婚;禁止恐吓为婚;禁止冒盲为婚;禁娶逃亡妇女;禁止先奸

    33、后娶。二、多项选择题:第 2l30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题数:10,分数:20.00)21.当不同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同一事项上有不同规定时,法官通常遵循的原则有( )。 (分数:2.00)A.新法优于旧法 B.实体法优于程序法C.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D.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解析:解析 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不存在优先适用与否的问题。22.近年来,我国各地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具体规定,比如,对老年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应当给予便利和优惠;老年人持有效证件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这些规定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法的自由价值B.这些规定对于

    34、有关企业、政府及老年人均具有指引作用 C.这些在交通方面给予老年人优待的规定有悖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D.这些规定体现了立法在老年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问题上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 解析:解析 有关特殊人群权益保障的各种规定,其主要目的在于实现法的公平价值,所以 A 项不正确。其追求的是一种实质意义上的平等,而不是止步于形式意义上的平等,所以 C 项不正确。23.下列选项中,具有填补法律空白和漏洞作用的法律方法包括( )。 (分数:2.00)A.法律论证 B.法律解释 C.演绎推理D.归纳推理解析:解析 法律论证主要是指在法律诉讼过程中诉讼主体运用证据确定案件事实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因此,尤其是在判

    35、例法国家,法律论证往往具有填补法律空白,甚至创制法律的作用。同样的,法律解释,特别是有权机关作出的解释本身是对法律漏洞的填补。而法律推理是指以法律与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为前提,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规则,为法律适用提供正当理由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服务于法律适用,而本身并不具有创制法律的属性。24.下列关于现代法治的表述,正确的有( )。 (分数:2.00)A.公平与正义都是法治的基本价值 B.法治可分为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 C.法治要求遵循民主、科学的立法原则 D.法治意味着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唯一依据解析:解析 现代法治蕴含着公平、正义、民主、科学的精神内涵。但法治并不意味着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唯一依据,而只

    36、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依据。25.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论证的正当性标准的有( )。 (分数:2.00)A.内容的融贯性 B.程序的合理性 C.逻辑的有效性 D.结论可接受性 解析:解析 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法律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因此,对于法律论证的正当性标准应该包括内容的融贯性和程序的合理性。与此同时,论证本身是一个逻辑思辨及可行性论证的过程,因此要求其逻辑的有效性和最终结论的可接受性。26.某国政府决定在实验室进行人体器官克隆研究,用于攻克某种疑难疾病。由于该国并无相关法律规定,该决定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争论。对此,下列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 (分数:2.00)A.目前人体器官克隆问题在法律

    37、上尚未规定,这正是法律滞后性的体现 B.克隆人体器官所引发的法律问题,是科技、伦理与法律紧张关系的表现 C.由此项研究引发的民事纠纷,法院可以依据道德、习惯或正义标准等裁决 D.如该国民众对此问题在道德上无法形成共识,则应立法禁止此项研究解析:解析 有关“克隆”的问题,因为牵涉科技、伦理、法律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几乎不能在这几个领域达成一致的意见。因为该项研究而引发的法律纠纷,法院所依据的裁判依据和标准也主要不是法律及其规则。但毕竟法律与道德有别,道德上的分歧不能成为立法禁止克隆研究的理由。27.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有( )。 (分数:2.00)A.自治区、自

    38、治州和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 B.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民政府 C.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民法院D.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民检察院解析:解析 民族自治机关是指在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行使同级相应地方国家机关职权并同时行使自治权的国家机关,是我国的一级地方国家机关,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28.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有( )。 (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个代表团D.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解析:解析 根据我国宪法第 64 条第 1 款的规定,“宪法的修

    39、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29.下列关于晚清修律的表述,正确的有( )。 (分数:2.00)A.晚清修律确立了四级三审制的司法审级制度 B.大清现行刑律是中国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刑法典C.大清民律草案的编纂体例主要仿效法国民法典D.晚清修律改变了中国“诸法合体”的立法传统,初步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 解析:解析 清末光绪年间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确认了四级三审制的审判机关组织制度。据清史稿刑法志记载,钦定大清刑律是中国第一部近代刑法典,可谓“有清一代之刑法,亦古今绝续之交也”。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国第

    40、一部民法典草案,对以后的民法立法有一定影响。草案由清政府修订法律馆主持起草,1911 年完成,仿照德国式民法草拟,分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五编。在法典编纂形式上,晚清修律改变了中国传统的“诸法合体”的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分别制定、颁行或起草了有关宪法、刑法、民法、商法、诉讼法、法院组织法等方面的法典或法规,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的雏形。30.中国法制史上出现的下列法律形式中,具有判例法性质的有( )。 (分数:2.00)A.教民榜文B.廷行事 C.决事比 D.则例解析:解析 榜文是皇帝的谕旨或者经过皇帝批准的官府的告示、法令以及案例,朱元璋时期发布的榜文包含了很

    41、多教育百姓遵纪守法的说教内容,所以又称“教民榜文”。但不具有先例约束力。廷行事是秦代的主要法律形式之一。“廷行事”即判案成例,在秦朝时已把司法机关的判例作为司法实践中除律文之外可资援引的审判依据了。汉代法律形式之一。又称“比”,是用来比照判案的典型判例。比能补律令之不足,汉代广泛采用判例断案,比的数量很多。三、简答题:第 3133 小题,每小题 10 分,(总题数:3,分数:30.00)31.简述我国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分数:10.00)_正确答案:(1)责任法定原则。要求法律责任应当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反对没有法律依据追究行为人法律责任的做法。 (2)因果联系原则。在追究法律责任时应确定

    42、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3)责罚相称原则。即责任与处罚相适应。 (4)责任自负原则。要求行为人独立对其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5)责任公平原则。包括公正、平等地依法追究责任。 )解析:32.简述我国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原则。 (分数:10.00)_正确答案:( (1)依法独立审判原则。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3)公开审判原则。 (4)被告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 (5)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 )解析:33.简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分数:10.00)_正确答案:(1)特点:国家基本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确立了总统制

    43、的共和政体;实行一院制的议会制度,由参议院独立行使立法权。 (2)历史意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同的宪法性文件;它为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提供了法律依据。 )解析:四、分析论述题:第 3438 小题,共 80 分(总题数:5,分数:70.00)34.(15 分)某高校新生小张在自学法理学知识后,对我国物权法进行了分析,并写了如下四点学习体会: 物权法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文件,从法律渊源角度分析,该法应属于我国的根本法。 物权法所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因此物权法属于民商法部门。 物权法第 10 条规定:“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

    44、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从法律规则的角度理解,该条规定属于准用性法律规则(规范)。 原建设部在物权法生效后制定和出台的房屋登记办法是行政法规。 请指出小张观点中不正确之处,并运用法理学知识和原理阐述理由,对不正确的观点讲行改正。 (分数:15.00)_正确答案:( 小张的观点不正确。 (1)观点认为“物权法属于我国的根本法”是不正确的。物权法是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其法律地位和效力都低于宪法。根本法即宪法,在我国享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该观点应当改为“物权法属于我国的基本法律”。 (2)观点认为物权法第 10 条的规定属于“准用性法律规则”是不正确的。准用性法律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而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该观点应当改为“物权法第 10条的规定属于委任性法律规则”。 (3)观点认为房屋登记办法是“行政法规”是不正确的。行政法规是指同家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2012年法律硕士(法学)综合课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oatfragile1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