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总分: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1.流动性偏好理论;我国利率现状和决定方式。(分数:2.00)_2.人民币对内升值对外贬值的主要原因。(分数:2.00)_二、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3.简述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原则和相互关系。(分数:2.00)_4.三大政策工具及其机制。(分数:2.00)_5.商业银行创造信用机制。(分数:2.00)_6.不同经济时期货币政策的使用。(分数:2.00)_7.简述有效市场形式。假如公司老板心脏病突发死亡引起股价暴跌,则市场是否有效?(分
2、数:2.00)_三、计算题(总题数:2,分数:4.00)8.公司 50万股,盈利 100万,股价 20元,股利分配率为 15,RDE15。求股权收益率。(分数:2.00)_9.根据数据证明有税 MM第一第二定律并计算 WACC。(分数:2.00)_四、综合题(总题数:1,分数:2.00)10.CAPM基本内容和假设。设 fund A,fund B,无风险 r f 008,r A r B 02, A B 04,相关系数为 03。 (1)方案 1:100投 A,方案 2:100投 B,方案 3:构建组合C05A05B,根据风险一收益,那个方案好? (2)给定市场组合预期收益 023。现有两基金:银
3、华锐进、银华稳健各 1亿份。投资深圳 100指数,12(假设无跟踪误差)。锐进按 1:1 向稳健无风险利率借贷又归还。稳健只赚无风险收益。大盘上涨,求组合06 锐进04 稳健的预期收益。 (3)实证不支持 CAPM,可能有哪些原因。(分数:2.00)_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真题试卷答案解析(总分: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1.流动性偏好理论;我国利率现状和决定方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流动性偏好理论是凯恩斯的利率理论,他认为人们对收入有两个选择,一是持有现金从而满足交易的需求和预防的需求;二是购买债
4、券从而获得利息的投机性需求。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与利率无关,只与收入成正比,而投机性需求与收入无关,只与利率成反比。利率取决于货币的供求关系,M s M d L 1 (y)L 2 (i)时实现均衡。 经过长达 20余年的调整和改革,我国的多数利率均已实现了市场化。具体而言,根据市场化程度的高低,我国的利率可以分为三类: (1)被严格管制的利率,主要是针对居民和企业的人民币存款利率、美元小额存款利率。这个利率由中央银行制定,商业银行基本没有自主权; (2)正在市场化的利率,主要是银行的贷款利率和企业债券的发行利率。银行的贷款利率一般是中央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然后各商业银行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如 10
5、内)下浮,并且根据企业资信水平,银行进行风险评估后可以按不同利率贷款,逐步走向市场化,而企业债券的发行利率也正在走向市场化,它的审批权归发改委,一般地,发行企业债的主体会考虑到市场供求状况而进行合理定价、市场化定价; (3)已经基本市场化的利率,包括除企业债券发行利率以外的各种金融市场利率、人民币协议存款利率、以美元为主的外币大额存款利率和外币贷款利率等。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交易的许多债券基本按照市场化定价、市场化交易。)解析:2.人民币对内升值对外贬值的主要原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自 2005年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6、制度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屡创新高,升值幅度逐渐加快。在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同时,国内物价水平和资产价格也出现了一个较快的上升势头。 影响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因素: (1)在理论上,影响汇率的因素可能包括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相对利率、总供给、总需求、国际收支、外汇储备、财政赤字、投机活动以及市场预期,等等。长期来看主要原因包括国内经济快速增长与西方国家经济呈现衰退趋势的落差,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双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以及国内高利率水平和加息预期的强化。 (2)经济增长是影响汇率变化的根本因素。自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连续多年保持在 10的水平以上,但在汇率改革之前,人民币基本维持了一个固定的
7、汇率,从而积攒了较大的升值压力。汇率一旦放开,人民币对外升值不可避免。 (3)国际收支状况是决定汇率趋势的主导因素。一般情况下,国际收支逆差表明外汇供不应求,将引起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反之,国际收支顺差则引起本币升值,外币贬值。我国自1994年以来,国际收支始终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人民币存在长期升值压力。在贸易顺差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外汇储备也在不断增长,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大一方面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因为外汇占款而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又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4)利率上升与预期强化对汇率的影响。根据利率决定理论,利率下降,国内资本流出;利率上升,
8、国外资本流入。这种由利差引起的套利活动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主要方式,资本流动将引起外汇市场供求变化,从而对汇率产生影响。受国内较高物价水平的影响,市场普遍预期人民银行将进一步上调利率。在这种预期被不断证实的条件下,加上受资产价格上涨的吸引,国际游资通过各种途径流入我国的速度和规模都进一步提高,促使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 导致人民币对内贬值的根源: 人民币对内贬值的表现就是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根据货币学派的观点,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是央行货币超发的结果,这一点应用到我国的现状也是符合的,一直以来国内货币数量 M2增长迅速,一方面是国际贸易双顺差形成的巨额储备,央行被
9、动投放人民币,另一方面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央行过多的印钞票投入市场,造成流动性泛滥,资产价格迅速上涨,形成高通胀,货币贬值。 (2)需求拉动,2011 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较快,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旺盛,推高物价水平,造成通货膨胀,货币贬值。 (3)成本推动,土地价格快速上涨,造成资产价格泡沫扩大,同时由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推动产品价格上涨。 (4)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涨引发输入型通货膨胀,以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传导到国内,带动其下游各种产品成本上升,导致通货膨胀。)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3.简述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原则和相互
10、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 (1)盈利性原则。盈利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作为一家企业,其经营追求最大限度的赢利。盈利性即是评价商业银行经营水平的核心指标,也是商业银行最终效益的体现。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性指标的因素主要有存贷规模、资产结构、资本金规模,以及资本金管理体制和经营效率等。 (2)流动性原则。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随时应对客户提现和满足客户借贷的能力,包含两层含意: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受损失的前提下随时变现的能力。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经常以合理的成本吸收各种存款和其他所需资金。一般情况下,我们
11、所说的流动性是指前者,即资产的变现能力。 (3)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指银行的资产、收益、信誉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的条件免遭损失的可靠程度。安全性的反面就是风险性,商业银行的经营安全性原则就是尽可能地规避和减少风险。影响商业银行安全性原则的因素主要有客户的平均贷款规模、贷款的平均期限、贷款方式、贷款对象的行业和地区分布及贷款管理体制等。 商业银行的“三性”原则既有相互统一的一面,又有相互对立的一面: 统一面:流动性是商业银行正常经营的前提条件,是商业银行资产安全性的重要保证。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原则,离开安全性,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也就无从谈起。盈利性原则是商业银行最终目标,保持盈利是保持商
12、业银行流动性和保证银行安全性的重要基础。 对立面:(1)商业银行的安全性与流动性之间存在负相关。流动性较大的资产,风险就小,安全性也就高。(2)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与安全性和流动性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盈利性较高的资产,由于时间一般较长,风险相对较高,因此流动性和安全性就比较差。)解析:4.三大政策工具及其机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央银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三大法宝: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它们的使用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的扩张与收缩产生全面的影响。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吸收存款的比率,它最初的目的是保持
13、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清偿能力,从而保证存款人利益以及银行本身的安全,后来央行有权随时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因此它成为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一项重要手段,当央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货币乘数下降,货币供应量减少,市场上流动性收缩。 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的商业票据进行再贴现,缓解商业银行自身的短缺,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融资成本提高,因此商业银行必然调高对企业放款的利率,从而引起整个市场利率的上升。 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调节货币供给的一种业务,央行买卖的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公债、国库券和银行承兑汇票。当中央银
14、行购买有价证券时,投放了基础货币,市场流动性提高。)解析:5.商业银行创造信用机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存款创造的条件。现代银行采用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非现金结算制度构成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基础,也是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前提条件。 部分准备金制度又称存款法定准备金制度,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存款机构的存款必须按一定比例,以现金和在中央银行存款形式留有准备的制度。对于吸收进来的存款,银行必须按一定比例提留存款准备,其余部分可以用于放款。若是在 100的全额准备制度下,则根本排斥银行用所吸收的存款去发放贷款的可能性,银行就没有创造存款的可能。部分准备金制度的建立,是银行信用创造能力
15、的基础,对一定数量的存款来说,准备比例越大,银行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就越少;准备比例越小,银行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就越多。所以,部分准备金制度,是银行创造信用的基本前提条件。 非现金结算制度使人们能通过开出支票进行货币支付,银行之间的往来进行转账结算,无须用现金。如果不存在非现金结算,银行不能用转账方式去发放贷款,一切贷款都必须付现,则无从派生存款,银行没有创造信用的可能。非现金结算制度也是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前提条件。 (2)存款创造的过程。如表 22所示,若活期存款增加B,经过商业银行系统的扩张以后,其活期存款总额增加到: DB 由于法定准备金率一般都小于 1,所以(1r d )1, 因此DB 同样
16、,准备金总额R 也是公比小于 1的几何级数。 Rr f B B 可见,法定准备金总额的增加等于最初的原始存款增加额。这也意味着由原始存款增加引发的存款扩张过程实际也就是这笔原始存款全部转化为法定准备金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 D )解析:6.不同经济时期货币政策的使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两类,在经济衰退时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在经济过热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量为特点,目的在于刺激需求的增加,常用的政策工具有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通过货币乘数效应创造信用,降低再贴现率进而降低商业银行对企
17、业的贷款利率,最后引起整个市场利率下降,通过公开市场买入债券放出基础货币增加市场的流动性。除了三大政策工具外,央行还可以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干预,比如进行信用控制、利率控制等方式,放松市场的流动性,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紧缩性货币政策以抽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为特点,目的在于抑制需求的增加。政府可以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分别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 在经济衰退期间,一般要通过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在经济过热时,要通过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抽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来抑制需求的过快增长。)解析:7.简述有效市场形式。假如公司老板心脏病突发死亡引起股价
18、暴跌,则市场是否有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根据对信息集大小的分类,效率市场假说可以分为以下 3种: (1)弱式有效。指当前证券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全部能从市场交易数据中获得的历史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过去的价格、成交量、未平仓合约等。因为当前市场价格已经反映了过去的交易信息,所以弱式效率市场意味着根据历史交易资料进行交易是无法获取经济利润的。这实际上等同宣判技术分析无法击败市场。 (2)半强式有效。指所有的公开信息都已经反映在证券价格中。这些公开信息包括证券价格、成交量、会计资料、竞争公司的经营情况、整个国民经济资料以及与公司价值有关的所有公开信息等。半强式效率市场意味着根据所
19、有公开信息进行的分析,包括技术分析和基础分析都无法击败市场,即取得经济利润。因为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证券分析师在根据公开信息进行分析,发现价值被低估和高估的证券,他们一旦发现机会,就会立即进行买卖,从而使证券价格迅速回到合理水平。 (3)强式有效。指所有信息都反映在股票价格中。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公开信息,还包括各种私人信息,即内幕消息。强式效率市场意味着所有分析都无法击败市场。因为只要有人得知了内幕消息,他就会立即行动,从而使证券价格迅速达到该内幕消息所反映的合理水平。这样,其他再获得该内幕消息的人就无法从中获利。 根据题意,公司老板心脏病突发死亡属于意外事件,而意外事件的发生引起了股价的剧烈波动
20、,足以说明该老板的个人行为对公司的价值影响非常大,那么,在这里并不能认为股票现价没有包含公司的基本信息和历史信息,可以认为该市场可能是半强式有效的,但是,老板的死亡引起暴跌,即管理层的变动会引起股价的变化,其中的缘由外部投资者无法知道,那么,如果该下跌包含了内部信息,那么可以认为该市场一定不满足强式有效。)解析:三、计算题(总题数:2,分数:4.00)8.公司 50万股,盈利 100万,股价 20元,股利分配率为 15,RDE15。求股权收益率。(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由股票价格的决定公式 P ,可得: 股权的收益率为:r g,gROEb1515225 D 1 D 0 b 0
21、1503 元 所以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r )解析:9.根据数据证明有税 MM第一第二定律并计算 WACC。(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本题未获得准确数据,这里为大家提供准确的推导方式: 有税 MM命题 I的推导:假设公司所得税率为 t c ,则杠杆公司每年的税后现金流量是 EBIT(1t c ) 则无杠杆公司的价值是EBIT(1t c )的现值,即: V U 杠杆公司通过税盾增加公司价值,永续债务的税盾为:t c B,因此,可以得到杠杆公司的价值: V L V U t c B 命题的推导: 无杠杆公司的价值仅是不含杠杆利益的资产价值。资产负债表表明了当增加债务 B时,公司价值增加了
22、 t c B。资产负债表左边部分的期望现金流可写为: V U R 0 BR B 由于资产具有风险性,他们的期望收益率为 R 0 。税盾具有与债务相同的风险,故其期望收益率为 R B 。 属于债权人和股东的期望现金合计为: SR s BR B 在无增长永续模型中,所有现金流量作为股利支付,流入公司的现金流量等于股东获得的现金流量。因此: V U R 0 t c BR B SR s BR B 移项合并同类项后,得: R s (1t c )R B 由于杠杆公司的价值 V L V U t c BBS,则 V U S(1t c )R B ,可得 R S 最终可得: R s R 0 (1t c )(R 0
23、 R B ) 有税条件下的 MM理论的两个命题可如图 29和图 30所示: )解析:四、综合题(总题数:1,分数:2.00)10.CAPM基本内容和假设。设 fund A,fund B,无风险 r f 008,r A r B 02, A B 04,相关系数为 03。 (1)方案 1:100投 A,方案 2:100投 B,方案 3:构建组合C05A05B,根据风险一收益,那个方案好? (2)给定市场组合预期收益 023。现有两基金:银华锐进、银华稳健各 1亿份。投资深圳 100指数,12(假设无跟踪误差)。锐进按 1:1 向稳健无风险利率借贷又归还。稳健只赚无风险收益。大盘上涨,求组合06 锐进
24、04 稳健的预期收益。 (3)实证不支持 CAPM,可能有哪些原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方案 l:预期收益率 E102,标准差 04; 方案 2:预期收益率E202,标准差 04; 方案 3:预期收益率 E30250025002; 标准差0420520420522030405040504。 可以看出,方案 3与方案 1和方案 2预期收益率相等,但是方案 3标准差更小,即风险更小,所以方案 3好。 (2)由于银华稳健只赚取无风险收益,所以银华稳健收益率如 r f , 深圳 100指数的预期收益率为:r 100 r f (r m r f )026 银华锐进按 1:1 从
25、银华稳健借贷,所以,银华锐进的收益率 r f 2(1026)(1008)1044 组合06 锐进04 稳健的预期收益 r组0604404008296 (3)CAPM 不是一个完美的模型。但是其分析问题的角度是正确的。它提供了一个可以衡量风险大小的模型,来帮助投资者决定所得到的额外回报是否与当中的风险相匹配。但是在实证研究中,往往效果不佳,实证结果并不支持 CAPM,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CAPM 的假设条件与实际不符: a完全市场假设:实际状况有交易成本、信息成本及税收,为不完全市场; b借贷利率相等,且等于无风险利率之假设:实际情况为借钱利率大于贷款利率; c报酬率分配呈常态假设,与事实不一定相符。 由于经济周期的巨大影响,股票市场波动大,在实证 CAPM时不容易取相应的时间区间来检验; 系数可能并不是恒定的,如果它是时变的,而且波动很大,则很难实证检验 CAPM模型;实际情况中,无风险资产与市场投资组合可能不存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