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2013年10月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0030       资源大小:60.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2013年10月及答案解析.doc

    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 2013 年 10 月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课程代码:03709(总题数:30,分数:30.00)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 (分数:1.00)A.马克思和李嘉图B.马克思和圣西门C.马克思和费尔巴哈D.马克思和恩格斯2.哲学上的二元论否认( ) (分数:1.00)A.世界的统一性B.世界的物质性C.世界的可知性D.世界的多样性3.下列观点中表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 ) (分数:1.00)A.量变和质变的观点B.对立统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4.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玉米、高梁、小麦

    2、之间的关系属于( ) (分数:1.00)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5.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 (分数:1.00)A.事物发展的原因和结果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6.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能够( ) (分数:1.00)A.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B.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规律C.通过改造规律反映客观世界D.通过改造世界消灭客观规律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分数:1.00)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B.绝对观念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神秘天意的启示8.“感觉到了

    3、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句话表明( ) (分数:1.00)A.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B.感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C.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D.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 (分数:1.00)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C.精心安排,制定策略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分数:1.00)A.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分数:1.00)A.差异多样的地理环境B

    4、.丰腴富饶的自然资源C.协调合理的人口结构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12.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教育属于( ) (分数:1.00)A.实体性因素B.运筹性因素C.准备性因素D.渗透性因素1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 (分数:1.00)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改变B.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改变C.社会主义基本文化制度的改变D.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4.人的本质在于( ) (分数:1.00)A.人的自然属性B.人的道德素质C.人的社会属性D.人的文化素质15.具体劳动( ) (分数:1.00)A.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社会生产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1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

    5、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 ) (分数:1.00)A.生产资料B.劳动力C.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17.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 ) (分数:1.00)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8.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构是( ) (分数:1.00)A.检察机构B.法院C.警察机构D.议院或国会19.已购买而尚未使用的生产资料处于资本循环的( ) (分数:1.00)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20.年剩余价值率是( ) (分数:1.00)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之

    6、比C.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可变资本之比D.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总资本之比21.资本主义商业企业的利润率应大体相当于( ) (分数:1.00)A.剩余价值率B.平均利润率C.银行的贷款利率D.银行的存款利率22.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分数:1.00)A.董事会B.监事会C.理事会D.股东大会23.绝对地租的形成原因是( ) (分数:1.00)A.土地的经营垄断B.土地的私有权垄断C.土地的肥沃程度D.土地的地理位置24.把在法律和生产上独立的企业在流通环节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企业组织形式是( ) (分数:1.00)A.卡特尔B.辛迪加C.托拉斯D.康采恩25.资本

    7、主义的国有资本和国有经济一般不参与( ) (分数:1.00)A.基础设施的建设B.战略性科学研究C.普通消费品生产D.公共产品生产26.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和调控( ) (分数:1.00)A.能够消除经济危机B.可以缓和资本主义内部的某些矛盾C.能够防止生产过剩D.可以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7.列宁所提出的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立足于( ) (分数:1.00)A.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预言B.巴黎公社原则C.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D.生产力决定论28.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 (分数:1.00)A.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B.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C.

    8、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D.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 ) (分数:1.00)A.贫富差距的拉大B.革命领袖的出现C.政治腐败的蔓延D.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30.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 (分数:1.00)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人与人关系的高度和谐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D.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和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题数:10,分数:20.00)31.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表现为它具有( ) (分数:2.00)A.彻底的批判精神B.完整的理论体系C.鲜明的政治立场D.严密的逻辑结构32.下列

    9、范畴属于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有( ) (分数:2.00)A.内容和形式B.必然性和偶然性C.本质和现象D.可能性和现实性33.规律的特点表明,规律具有( ) (分数:2.00)A.永恒性B.有用性C.客观性D.普遍性34.今天的实践不能完全检验今天人们提出的全部认识,这说明( ) (分数:2.00)A.实践标准具有绝对性B.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C.实践标准具有相对性D.实践标准具有不确定性35.“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 (分数:2.00)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B.前者是唯物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C.是两种相互补充的历史观D.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36.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

    10、 (分数:2.00)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37.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 ) (分数:2.00)A.两大部类的平衡B.总供需的平衡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D.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38.生产成本的形式( ) (分数:2.00)A.表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B.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C.模糊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D.使剩余价值表现为所费资本的增加额39.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包括( ) (分数:2.00)A.生产国际化B.贸易国际化C.区域集团化D.经济全球化40.共产主义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有( ) (分数:2.00)A.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11、和阶级压迫的束缚B.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C.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D.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三、非选择题部分(总题数:5,分数:30.00)4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简述其内容和意义。(分数:6.00)_42.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分数:6.00)_43.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其后果。(分数:6.00)_44.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分数:6.00)_45.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分数:6.00)_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总题数:2,分数:20.00)46.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

    12、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分数:10.00)_47.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有哪些新变化?如何认识其实质?(分数:10.00)_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 2013 年 10 月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课程代码:03709(总题数:30,分数:30.00)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 (分数:1.00)A.马克思和李嘉图B.马克思和圣西门C.马克思和费尔巴哈D.马克思和恩格斯 解析:2.哲学上的二元论否认( ) (分数:1.00)A.世界的统一性 B.世界的物质性C.世界的可知性D.世界的多样性解析:3.下列观点中表

    13、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 ) (分数:1.00)A.量变和质变的观点B.对立统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解析:4.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玉米、高梁、小麦之间的关系属于( ) (分数:1.00)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解析:5.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 (分数:1.00)A.事物发展的原因和结果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解析:6.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能够( ) (分数:1.00)A.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B.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规律C.通过改造规律反映

    14、客观世界D.通过改造世界消灭客观规律解析: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分数:1.00)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B.绝对观念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神秘天意的启示解析:8.“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句话表明( ) (分数:1.00)A.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B.感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C.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D.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解析: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 (分数:1.00)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C.精心安排,制定策略D.执行计划,付

    15、诸实践 解析: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分数:1.00)A.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解析: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分数:1.00)A.差异多样的地理环境B.丰腴富饶的自然资源C.协调合理的人口结构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解析:12.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教育属于( ) (分数:1.00)A.实体性因素B.运筹性因素C.准备性因素 D.渗透性因素解析:1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 (分数:1.00)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改变B.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改变C.社会主义基本文化制度的改变D.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6、解析:14.人的本质在于( ) (分数:1.00)A.人的自然属性B.人的道德素质C.人的社会属性 D.人的文化素质解析:15.具体劳动( ) (分数:1.00)A.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社会生产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解析:1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 ) (分数:1.00)A.生产资料B.劳动力 C.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解析:17.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 ) (分数:1.00)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解析:18.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构是

    17、( ) (分数:1.00)A.检察机构B.法院C.警察机构D.议院或国会 解析:19.已购买而尚未使用的生产资料处于资本循环的( ) (分数:1.00)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解析:20.年剩余价值率是( ) (分数:1.00)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之比C.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可变资本之比 D.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总资本之比解析:21.资本主义商业企业的利润率应大体相当于( ) (分数:1.00)A.剩余价值率B.平均利润率 C.银行的贷款利率D.银行的存款利率解析:22.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分数:1.00)A.

    18、董事会B.监事会C.理事会D.股东大会 解析:23.绝对地租的形成原因是( ) (分数:1.00)A.土地的经营垄断B.土地的私有权垄断 C.土地的肥沃程度D.土地的地理位置解析:24.把在法律和生产上独立的企业在流通环节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企业组织形式是( ) (分数:1.00)A.卡特尔B.辛迪加 C.托拉斯D.康采恩解析:25.资本主义的国有资本和国有经济一般不参与( ) (分数:1.00)A.基础设施的建设B.战略性科学研究C.普通消费品生产 D.公共产品生产解析:26.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和调控( ) (分数:1.00)A.能够消除经济危机B.可以缓和资本主义内部的某些矛

    19、盾 C.能够防止生产过剩D.可以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解析:27.列宁所提出的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立足于( ) (分数:1.00)A.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预言B.巴黎公社原则C.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 D.生产力决定论解析:28.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 (分数:1.00)A.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B.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C.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D.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解析: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 ) (分数:1.00)A.贫富差距的拉大B.革命领袖的出现C.政治腐败的蔓延D.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 解析:30.实

    20、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 (分数:1.00)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人与人关系的高度和谐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D.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和谐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题数:10,分数:20.00)31.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表现为它具有( ) (分数:2.00)A.彻底的批判精神 B.完整的理论体系C.鲜明的政治立场 D.严密的逻辑结构解析:32.下列范畴属于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有( ) (分数:2.00)A.内容和形式 B.必然性和偶然性 C.本质和现象 D.可能性和现实性 解析:33.规律的特点表明,规律具有( ) (分数:2.00)A.永恒

    21、性B.有用性C.客观性 D.普遍性 解析:34.今天的实践不能完全检验今天人们提出的全部认识,这说明( ) (分数:2.00)A.实践标准具有绝对性B.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C.实践标准具有相对性 D.实践标准具有不确定性 解析:35.“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 (分数:2.00)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B.前者是唯物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C.是两种相互补充的历史观D.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解析:36.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 (分数:2.00)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解析:37.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 ) (分数:2.00)A.两大部类的平衡B.总

    22、供需的平衡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 D.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 解析:38.生产成本的形式( ) (分数:2.00)A.表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B.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C.模糊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 D.使剩余价值表现为所费资本的增加额 解析:39.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包括( ) (分数:2.00)A.生产国际化 B.贸易国际化 C.区域集团化 D.经济全球化 解析:40.共产主义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有( ) (分数:2.00)A.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B.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 C.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D.人们完

    23、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解析:三、非选择题部分(总题数:5,分数:30.00)4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简述其内容和意义。(分数:6.00)_正确答案:(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凡是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心主义。 (2)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指思维

    24、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属于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能认识的,属于不可知论。 )解析:42.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分数:6.00)_正确答案:(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解析:43.简述

    25、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其后果。(分数:6.00)_正确答案:(一、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二、资本积累的后果 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2、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3、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解析:44.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分数:6.00)_正确答案:(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有两个因素: 一、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 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 二、生产资本的构成 生产资本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

    26、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 生产资本的构成对产业资本家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周转速度具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来自两个方面: 1、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解析:45.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分数:6.00)_正确答案:(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 (1)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这是以往不同私有制之间相互取代所发生的革命不可比拟的。 (2)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27、 (3)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4)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解析: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总题数:2,分数:20.00)46.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分数:10.00)_正确答案:(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就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 2、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 二、观念形态的文化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 1、在当代中

    28、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民主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可以推动科学的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解析:47.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有哪些新变化?如何认识其实质?(分数:10.00)_正确答案:(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新变化 1、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制关系中,出现了资本社会化趋势,建立和发展了一定比重的国有经济,还出现了股权分散和工作持股现象。 2、劳资关系也通过一些措施得到改善,缓和了阶级矛盾。 3、还对分配政策进行了调整,通过再分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新变化实质 1、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 2、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 3、当代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所进行的某些社会改良,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目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明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2013年10月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sofeeling2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