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货币银行学真题 2005年下半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0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5,分数:15.00)1.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企业的信用形式是 ( )(分数:1.00)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2.典型的金本位制形式是 ( )(分数:1.00)A.金银复本位制B.金汇兑本位制C.金块本位制D.金币本位制3.国债发行的主体是 ( )(分数:1.00)A.政府B.个人C.企业D.银行4.实际利率为负,则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 ( )(分数:1.00)A.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B.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C.名义利率等
2、于通货膨胀率D.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无关5.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是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这类贷款称为 ( )(分数:1.00)A.正常类B.次级类C.损失类D.关注类6.否认货币必须有实际价值,认为货币只是一种计算单位的学说是 ( )(分数:1.00)A.实物货币说B.名目货币说C.金属货币说D.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说7.在金融市场上,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行为叫做 ( )(分数:1.00)A.升水B.贴水C.多头D.空头8.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USDl=RMB8.27,这种标价法称为 ( )(分数:1.00)A.应收标价法B.应付标价法C.本币标价法D.外币标价法9.在
3、社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或社会总需求严重落后于总供给的经济情况下所采取的是( )(分数:1.00)A.紧缩性货币政策B.扩张性货币政策C.均衡性货币政策D.中性货币政策10.反映银行资本可能遭受侵蚀的程度和银行消化这些损失的能力的指标是 ( )(分数:1.00)A.次级类贷款余额/全部贷款余额B.加权不良贷款余额/(核心资本+准备金)C.可疑类贷款余额/全部贷款余额D.停止计息贷款余额/全部贷款余额11.香港实行的货币制度是 ( )(分数:1.00)A.联系汇率制度B.人民币制度C.浮动汇率制度D.金本位制度12.有义务对成员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提供贷款的国际金融机构是 ( )(分数:1.00)A
4、.国际复兴开发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国际开发协会D.国际金融公司13.定期存款和政府债券也被称作 ( )(分数:1.00)A.现金B.狭义货币C.软通货D.准货币14.证券公司代理客户在二级市场上进行证券交易,从中赚取佣金的业务是 ( )(分数:1.00)A.包销业务B.助销业务C.经纪业务D.自营业务15.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通货(包括现金和存款) ( )(分数:1.00)A.全部是由中央银行创造的B.全部是由商业银行创造的C.全部是由资本市场创造的D.是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创造的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16.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基本原则是 (
5、 )(分数:2.00)A.安全性原则B.流动性原则C.盈利性原则D.政策性原则E.社会性原则17.以下属于资本市场特点的是 ( )(分数:2.00)A.交易期限短,在一年以内B.交易目的是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供求矛盾C.资金借贷量大D.相对于货币市场收益率高E.相对于货币市场风险性低18.政策性金融机构特有的职能是 ( )(分数:2.00)A.倡导性职能B.选择性职能C.补充性职能D.服务性职能E.货币创造职能19.构成金融市场的主要要素是 ( )(分数:2.00)A.交易主体B.交易对象C.交易工具D.交易价格E.商品价格20.依据保险基金来源的不同,将保险分为 ( )(分数:2.00)A.自
6、愿保险B.商业性保险C.政策性保险D.强制保险E.信用保险21.从理论上讲,有价证券行市取决于 ( )(分数:2.00)A.交易方式B.交易数量C.交易品种D.证券收益率E.市场利率22.商业银行广义现金资产是 ( )(分数:2.00)A.库存现金B.托收中的现金C.在中央银行的存款D.同业借款E.存放同业存款23.中央银行可选择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 ( )(分数:2.00)A.存款准备金B.基础货币C.利率D.货币供应量E.储备资产24.引起短期资本国际移动的原因是 ( )(分数:2.00)A.套汇B.套利C.获取资产收益D.投机E.占领海外商品市场25.商业银行从外部筹集资本的主要途径是
7、( )(分数:2.00)A.发行中长期债券B.出售资产与租赁设备C.发行普通股D.发行优先股E.股票与债券互换三、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5,分数:15.00)26.金融工具(分数:3.00)_27.欧洲货币(分数:3.00)_28.投资银行(分数:3.00)_29.投机性货币需求(分数:3.00)_30.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分数:3.00)_四、B计算题/B(总题数:1,分数:6.00)31.一笔贷款为 10000元,贷款利率为年息 10%,期限为 1年,请按下列要求计算: (1)用单利法计算其应支付的利息。 (2)若利息转换期为 6个月(即 6个月计息一次),用复利法计算其应支付的利息。
8、(分数:6.00)_五、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0.00)32.怎样理解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职能?(分数:6.00)_33.简述“中立货币说”的主要观点。(分数:6.00)_34.简述外汇风险的种类。(分数:6.00)_35.简述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分数:6.00)_36.什么是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为什么说货币供给是外生的?(分数:6.00)_六、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5.00)37.结合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实际情况,论述金融监管的目标及其实现手段。(分数:15.00)_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货币银行学真题 2005年下半年答案解析(总分:101.00,做题
9、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5,分数:15.00)1.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企业的信用形式是 ( )(分数:1.00)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解析:2.典型的金本位制形式是 ( )(分数:1.00)A.金银复本位制B.金汇兑本位制C.金块本位制D.金币本位制 解析:3.国债发行的主体是 ( )(分数:1.00)A.政府 B.个人C.企业D.银行解析:4.实际利率为负,则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 ( )(分数:1.00)A.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B.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 C.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D.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无关解析:5.借款人目
10、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是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这类贷款称为 ( )(分数:1.00)A.正常类B.次级类C.损失类D.关注类 解析:6.否认货币必须有实际价值,认为货币只是一种计算单位的学说是 ( )(分数:1.00)A.实物货币说B.名目货币说 C.金属货币说D.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说解析:7.在金融市场上,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行为叫做 ( )(分数:1.00)A.升水B.贴水C.多头 D.空头解析:8.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USDl=RMB8.27,这种标价法称为 ( )(分数:1.00)A.应收标价法B.应付标价法 C.本币标价法D.外币标价法解析:9.在社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
11、,或社会总需求严重落后于总供给的经济情况下所采取的是( )(分数:1.00)A.紧缩性货币政策B.扩张性货币政策 C.均衡性货币政策D.中性货币政策解析:10.反映银行资本可能遭受侵蚀的程度和银行消化这些损失的能力的指标是 ( )(分数:1.00)A.次级类贷款余额/全部贷款余额B.加权不良贷款余额/(核心资本+准备金) C.可疑类贷款余额/全部贷款余额D.停止计息贷款余额/全部贷款余额解析:11.香港实行的货币制度是 ( )(分数:1.00)A.联系汇率制度 B.人民币制度C.浮动汇率制度D.金本位制度解析:12.有义务对成员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提供贷款的国际金融机构是 ( )(分数:1.00
12、)A.国际复兴开发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国际开发协会D.国际金融公司解析:13.定期存款和政府债券也被称作 ( )(分数:1.00)A.现金B.狭义货币C.软通货D.准货币 解析:14.证券公司代理客户在二级市场上进行证券交易,从中赚取佣金的业务是 ( )(分数:1.00)A.包销业务B.助销业务C.经纪业务 D.自营业务解析:15.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通货(包括现金和存款) ( )(分数:1.00)A.全部是由中央银行创造的B.全部是由商业银行创造的C.全部是由资本市场创造的D.是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创造的 解析: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1
13、6.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基本原则是 ( )(分数:2.00)A.安全性原则 B.流动性原则 C.盈利性原则 D.政策性原则E.社会性原则解析:17.以下属于资本市场特点的是 ( )(分数:2.00)A.交易期限短,在一年以内B.交易目的是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供求矛盾 C.资金借贷量大 D.相对于货币市场收益率高 E.相对于货币市场风险性低解析:18.政策性金融机构特有的职能是 ( )(分数:2.00)A.倡导性职能 B.选择性职能 C.补充性职能 D.服务性职能 E.货币创造职能解析:19.构成金融市场的主要要素是 ( )(分数:2.00)A.交易主体 B.交易对象 C.交易工具 D.交易价格 E
14、.商品价格解析:20.依据保险基金来源的不同,将保险分为 ( )(分数:2.00)A.自愿保险B.商业性保险 C.政策性保险 D.强制保险E.信用保险解析:21.从理论上讲,有价证券行市取决于 ( )(分数:2.00)A.交易方式B.交易数量C.交易品种D.证券收益率 E.市场利率 解析:22.商业银行广义现金资产是 ( )(分数:2.00)A.库存现金 B.托收中的现金 C.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D.同业借款E.存放同业存款 解析:23.中央银行可选择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 ( )(分数:2.00)A.存款准备金 B.基础货币 C.利率 D.货币供应量 E.储备资产解析:24.引起短期资本国际移动
15、的原因是 ( )(分数:2.00)A.套汇 B.套利 C.获取资产收益D.投机 E.占领海外商品市场解析:25.商业银行从外部筹集资本的主要途径是 ( )(分数:2.00)A.发行中长期债券 B.出售资产与租赁设备 C.发行普通股 D.发行优先股 E.股票与债券互换 解析:三、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5,分数:15.00)26.金融工具(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上据以进行交易的合法凭证,是货币资金或金融资产借以转让的工具。27.欧洲货币(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欧洲货币指在原发行国领土之外流通、交换、存放、借贷和投资的货币。28.投资银行(分数:
16、3.00)_正确答案:()解析:投资银行是对工商企业办理长期投资、长期贷款、包销或代销新发行的有价证券业务的专业银行。29.投机性货币需求(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投机性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避免资产损失,增加资本利息,及时调整资本结构而形成的货币需求。30.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指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纯粹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并领导全部金融事业的制度。四、B计算题/B(总题数:1,分数:6.00)31.一笔贷款为 10000元,贷款利率为年息 10%,期限为 1年,请按下列要求计算: (1)用单利法计算其应支付的利
17、息。 (2)若利息转换期为 6个月(即 6个月计息一次),用复利法计算其应支付的利息。(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单利法支付利息 I=1000010%=1000 元 (2)复利法支付利息 I=S-P =11025-10000 =1025 元五、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0.00)32.怎样理解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职能?(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这是最能体现中央银行这一特殊金融机构性质的职能之一。具体讲: (1)对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办理存放汇业务; (2)作为金融管理机构:集中存款准备金、最终贷款人、组织全国清算。33.简述“中立货币说”的主要观
18、点。(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中立货币论的主张者设想过控制利率或货币供应量等措施使市场供求保持平衡;在供求均衡状态下维持货币的中性,使货币对经济既不发挥积极作用,也不起消极的危害作用。34.简述外汇风险的种类。(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交易风险。由于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应收资产与应付债务的价值发生变化的风险。 (2)会计风险。也称转换风险。主要指由于汇率变化而引起资产负债表中某些外汇项目金额变动的风险。其风险受不同国家的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所制约。 (3)经济风险。由于外汇汇率发生波动而引起国际企业未来收益变化的一种潜在的风险。35.简述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
19、主要途径。(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政府预算拨款供给资本金。 (2)借款。主要有财政借款、中央银行借款、政府部门借款、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国外借款等广泛途径。 (3)发行债券。国家开发银行主要通过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方式获得资金。 (4)吸收存款,主要是长期存款或向特定对象吸收存款。36.什么是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为什么说货币供给是外生的?(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不受任何经济因素的制约和中央银行以外的部门左右,完全受中央银行控制和操纵,由中央银行根据政府的金融政策和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而供应货币。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因为:(1)在信
20、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通货均为不兑现信用货币;(2)货币供给都是通过银行的资产业务实现的,一定时期内金融当局对货币供给量有自主决策权,货币供应量由金融当局决定;(3)在市场经济中,中央银行具有金融调控的功能和职责,调节货币供给量是其执行宏观调控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货币供给具有外生性。六、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5.00)37.结合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实际情况,论述金融监管的目标及其实现手段。(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1)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是分业监管体制(或称多头监管体制)。由下列机构构成:中国人民银行,执行中央银行职能,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由此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国银监会,执行对银行和信托机构等的监管职能;中国证监会,负责对证券市场实行监管;中国保监会,负责对保险市场的监管。 (2)金融监管目标:保持金融稳定,减少金融风险;防止垄断、公平竞争;保护公众利益。 (3)金融监管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稽核征信手段、外部管理和内部管理相结合、全面管理和重点管理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