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真题 2014 年 4 月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课程代码:00037(总题数:1,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总题数:20,分数:20.00)1.鲍姆加登认为美学是 (分数:1.00)A.感性学B.理性学C.逻辑学D.艺术学2.黑格尔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分数:1.00)A.美的规律B.审美经验C.审美活动D.艺术3.美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是 (分数:1.00)A.审美想象B.审美意识C.审美现象D.审美经验4.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说体现的艺术观是 (分数:1.00)A.游戏说B.符号说C.
2、表现说D.巫术说5.艺术的最高追求和目标应是 (分数:1.00)A.创造有意境的世界B.创造有意象的世界C.创造有意境的意象世界D.创造有意象的意境世界6.鲁迅的作品批判了落后的国民性,这反映了艺术的 (分数:1.00)A.思想启迪功能B.政治宣传功能C.社会干预功能D.道德教育功能7.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是 (分数:1.00)A.意境超验层B.意象世界层C.物质实在层D.形式符号层8.孕育意象需要艺术家具备 (分数:1.00)A.“潇洒”的精神状态B.“豁达”的精神状态C.“宽容”的精神状态D.“虚静”的精神状态9.艺术敏感主要是指艺术家的 (分数:1.00)A.表现力B.理解力C.判断力
3、D.感悟力10.夏夫兹博里把人类天生就具有的分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归结于 (分数:1.00)A.视觉器官B.听觉器官C.内在感官D.外在感官11.把审美经验说成是“观审活动”的美学家是 (分数:1.00)A.克罗齐B.柏格森C.狄尔泰D.叔本华12.荀子乐论云:“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就审美经验而言,这句话说的是 (分数:1.00)A.感知和想象的关系B.想象和情感的关系C.情感和理智的关系D.想象和理智的关系13.审美活动是无功利性和有功利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审美活动又是 (分数:1.00)A.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统一B.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C.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D.形式因和内容因的统一14.审
4、美体验具有整体性、集中性和 (分数:1.00)A.抽象性B.概括性C.具体性D.间接性15.审美形态是多种因素的统一,其中核心的因素是 (分数:1.00)A.审美情趣B.人生境界C.审美风格D.天地境界16.最早被人类认识和把握的审美形态是 (分数:1.00)A.优美B.崇高C.悲剧D.喜剧17.荒诞引起的笑 (分数:1.00)A.是对旧事物的讽刺B.是对自己的信心和自豪C.是充满希望的肯定D.是一种无望的否定18.首先提出“审美教育”概念的西方美学家是 (分数:1.00)A.康德B.黑格尔C.席勒D.叔本华19.荀子所谓“化性起伪”中的“伪”是指 (分数:1.00)A.虚伪矫饰B.私意人欲C
5、.自然本质D.精神境界20.美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 (分数:1.00)A.具有艺术创造力的人B.全面发展的人C.具有高尚人格的人D.具有敏锐感受力的人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题数:5,分数:10.00)21.审美关系中主体对客体的把握方式主要是 (分数:2.00)A.逻辑思辨B.理性认识C.感性直观D.情感体验E.自由想象22.灵感现象的主要特点是 (分数:2.00)A.精神昂奋B.注意力集中C.情绪激动D.想象力活跃E.判断力准确23.审美经验中涉及的高级想象形式包括 (分数:2.00)A.接近联想B.对比联想C.类似联想D.再造性想象E.创造性想象24.原始形
6、态的审美意识具有(分数:2.00)A.具体性中的抽象性B.蒙昧性中的真实性C.直观性中的逻辑性D.神秘性中的创造性E.虚幻性中的科学性25.蔡元培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依据主要有 (分数:2.00)A.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B.美育是有趣的,而宗教是枯燥的C.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D.美育是中国的,而宗教是西方的E.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四、非选择题部分(总题数:4,分数:14.00)26.载道说 (分数:3.00)_27.化育 (分数:3.00)_28.优美 (分数:4.00)_29.审美距离说 (分数:4.00)_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总
7、题数:5,分数:30.00)30.简述审美活动作为人生活动的独特之处(分数:6.00)_31.简述审美感知的基本特征(分数:6.00)_32.简析艺术的核心功能。(分数:6.00)_33.为什么不能把美育等同于人格教育?(分数:6.00)_34.简述悲剧的基本特征。 (分数:6.00)_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3 分,共(总题数:2,分数:26.00)35.结合具体的文艺创作实例,论述意象的生产。 (分数:13.00)_36.郑板桥论画云:“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也”。结合这段话论述审美对象的
8、非实体性。 (分数:13.00)_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真题 2014 年 4 月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课程代码:00037(总题数:1,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总题数:20,分数:20.00)1.鲍姆加登认为美学是 (分数:1.00)A.感性学 B.理性学C.逻辑学D.艺术学解析:考点 美学的学科性质 解析 鲍姆加登为了修正唯理主义哲学忽视感性的思想偏向,同时为了填补由于感性而造成的知识空白,于是鲍姆加登创立了美学这门关于感性认识的学科。2.黑格尔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分数:1.00)A.美的规律B.审美经
9、验C.审美活动D.艺术 解析:考点 美学的研究对象 解析 黑格尔认为美学对象是研究美的艺术。他说:美学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得更精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或则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他所说的美并非一般的现实美,而只是艺术美。3.美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是 (分数:1.00)A.审美想象B.审美意识 C.审美现象D.审美经验解析:考点 审美发展的三个阶段 解析 审美发展的三个阶段,最先形成审美意识,其次是从审美意识发展到审美思想,最后由美学思想发展为独立的美学学科。 4.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说体现的艺术观是 (分数:1.00)A.游戏说B.符号说C.表现说 D.巫术说解析:考点 审美发生理
10、论 解析 克罗齐的美学理论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的表现。5.艺术的最高追求和目标应是 (分数:1.00)A.创造有意境的世界B.创造有意象的世界C.创造有意境的意象世界D.创造有意象的意境世界 解析:考点 艺术的最高追求和目标 解析 创造有意境的意象世界,应成为艺术的最高追求和目标。6.鲁迅的作品批判了落后的国民性,这反映了艺术的 (分数:1.00)A.思想启迪功能 B.政治宣传功能C.社会干预功能D.道德教育功能解析:考点 艺术的功能 解析 五四运动时期鲁迅等先进作家用自己的作品批判落后的国民性,揭露千年专制制度“吃人”本质,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7.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
11、是 (分数:1.00)A.意境超验层B.意象世界层 C.物质实在层D.形式符号层解析:考点 艺术品结构的层次 解析 意象世界层指建立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上、非现实的、展现人类审美经验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这就是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8.孕育意象需要艺术家具备 (分数:1.00)A.“潇洒”的精神状态B.“豁达”的精神状态C.“宽容”的精神状态D.“虚静”的精神状态 解析:考点 意象的孕育 解析 刘勰总结,孕育意象,“贵在虚静,疏渝五藏,澡雪精神”。9.艺术敏感主要是指艺术家的 (分数:1.00)A.表现力B.理解力C.判断力D.感悟力 解析:考点 艺术敏感 解析 艺术敏感
12、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10.夏夫兹博里把人类天生就具有的分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归结于 (分数:1.00)A.视觉器官B.听觉器官C.内在感官 D.外在感官解析:考点 人的内在感官 解析 夏夫兹博里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审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内在的感官”或“内在的眼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六感觉”。11.把审美经验说成是“观审活动”的美学家是 (分数:1.00)A.克罗齐B.柏格森C.狄尔泰D.叔本华 解析:考点 审美经验 解析 审美经验在根本上是一种直观或者观审活动,这种观点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
13、表象的世界中有体现。12.荀子乐论云:“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就审美经验而言,这句话说的是 (分数:1.00)A.感知和想象的关系B.想象和情感的关系C.情感和理智的关系 D.想象和理智的关系解析:考点 情感和理智的关系 解析 情感和理智的关系,强调艺术达到“情理交至”,也就是艺术活动中的情感须受伦理政治的规范和约束。13.审美活动是无功利性和有功利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审美活动又是 (分数:1.00)A.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统一 B.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C.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D.形式因和内容因的统一解析:考点 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 解析 正因为审美活动是无功利性和有功利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审美活动又
14、是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统一。14.审美体验具有整体性、集中性和 (分数:1.00)A.抽象性B.概括性C.具体性 D.间接性解析:考点 审美体验的特征 解析 审美体验的具体性、集中性和整体性,使它获得了为任何一种生活体验都不曾具有也不可能具有的强烈的情感震撼力。 15.审美形态是多种因素的统一,其中核心的因素是 (分数:1.00)A.审美情趣B.人生境界 C.审美风格D.天地境界解析:考点 审美形态 解析 审美形态是指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以复杂的人生样态、自由的人生境界为核心的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感性显现的对象化的形态,以及人们对这种不同形态的逻辑分类。16.最早被人类认识和把握的审美形态
15、是 (分数:1.00)A.优美 B.崇高C.悲剧D.喜剧解析:考点 审美形态 解析 作为最早被人类所认识和把握的美的范畴,优美是美最一般的形态。17.荒诞引起的笑 (分数:1.00)A.是对旧事物的讽刺B.是对自己的信心和自豪C.是充满希望的肯定D.是一种无望的否定 解析:考点 荒诞 解析 荒诞感的笑是对世界的荒诞的感受,因其荒诞而感到束手无策,无可奈何,是一种无望的否定性的笑。18.首先提出“审美教育”概念的西方美学家是 (分数:1.00)A.康德B.黑格尔C.席勒 D.叔本华解析:考点 “审美教育”概念的提出 解析 1795 年,席勒发表美育书简,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上正式出现
16、,在书中,席勒第一次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19.荀子所谓“化性起伪”中的“伪”是指 (分数:1.00)A.虚伪矫饰B.私意人欲C.自然本质D.精神境界 解析:考点 美育的功能 解析 苟子曾以“化性起伪”来解释人性和文化的生成,从中也体现了美育的功能。性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本质以及功能,伪则指在自然本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形态和能力。20.美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 (分数:1.00)A.具有艺术创造力的人B.全面发展的人 C.具有高尚人格的人D.具有敏锐感受力的人解析:考点 美育的最高目的 解析 审美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要造就一种审美的人。所谓审美的人,就是具备敏锐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
17、人生态度、完善的心理结构、丰富的个性魅力,并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炽热的理想追求的人。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题数:5,分数:10.00)21.审美关系中主体对客体的把握方式主要是 (分数:2.00)A.逻辑思辨 B.理性认识C.感性直观 D.情感体验 E.自由想象 解析:考点 审美关系 解析 审美关系是植根于人与世界存在关系的、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22.灵感现象的主要特点是 (分数:2.00)A.精神昂奋 B.注意力集中 C.情绪激动 D.想象力活跃 E.判断力准确解析:考点 灵感现象的特点 解析 灵感是艺术家在意象创造中,由于各种心理机
18、制、功能处于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奋、注意集中、情绪激动、想象力空前活跃的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23.审美经验中涉及的高级想象形式包括 (分数:2.00)A.接近联想B.对比联想C.类似联想D.再造性想象 E.创造性想象 解析:考点 审美经验 解析 高级形式则是再创造联想、创造性想象,属于综合性的想象形式。24.原始形态的审美意识具有(分数:2.00)A.具体性中的抽象性 B.蒙昧性中的真实性 C.直观性中的逻辑性D.神秘性中的创造性 E.虚幻性中的科学性解析:考点 原始形态的审美意识 解析 原始意识的特征有:(1)原始意识在具体性中包含着抽象性;(2)原始意识在蒙昧性中渗透着真实
19、性;(3)原始意识在神秘性中凝聚着创造性。25.蔡元培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依据主要有 (分数:2.00)A.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 B.美育是有趣的,而宗教是枯燥的C.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 D.美育是中国的,而宗教是西方的E.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 解析:考点 中国的美育思想 解析 蔡元培在倡导“美育代宗教”的时候,拿宗教与美比较:“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四、非选择题部分(总题数:4,分数:14.00)26.载道说 (分数:3.00)_正确答案:(载道说,较早可追溯到孔子;韩愈则加以完善,他
20、认为古文是为了宣传儒道而存在的,并非为了缘情。柳宗元亦认为,文章因道而贵,文章家因道而尊。 将文置于道的约束之下,先道而后文,批判矫情为文的风气,在当时有其积极意义。但完全摒弃文的缘情作用,仅仅突出文的政治教化功能,显然不符合艺术的发展规律,也是片面的。)解析:27.化育 (分数:3.00)_正确答案:(化育:教化培育。唐欧阳詹二公亭记:“席公今日之化育,吾徒是以寧。”宋叶适谢皇太子笺:“猥以凋残,蒙兹化育。”)解析:28.优美 (分数:4.00)_正确答案:(优美是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社会及自然、自由与自在、主观的合目的性与客观的合规律性的和谐统一。优美可以唤起人的圆满轻松
21、的审美愉悦,是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完整实现的状态,或者说是人的本质力量与异己力量在审美活动中所达成的高度吻合一致状态。概而言之,优美是理想人生境界与人生实践完满统一的现实呈现和展示。 )解析:29.审美距离说 (分数:4.00)_正确答案:(布洛,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1912 年于英国心理学杂志第五卷第二期发表作为艺术的一个要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一文,提出“心理距离说”。布洛的审美距离说指出,在审美中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得客观现象无从与现实的自我发生钩搭,因而能使它充分显示其本色。)解析: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总题数:5,分数:30.00)30.简
22、述审美活动作为人生活动的独特之处(分数:6.00)_正确答案:(审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也是最高级的活动方式之一。审美活动不仅是一种独立存在着的人类活动,而且它自身还具有十分显著的特征。它根本上是整体性的,因而也是以心灵感知和情感体验为表现的内在生命活动和独特精神活动。比较起来,审美活动具有更为鲜明的主体性和更为充分的个性化特征。 (1)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 (2)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 (3)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 (4)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解析:31.简述审美感知的基本特征(分数:6.00)_正确答案:((1)审美感知作为审美经验的一种构成要素,当然具有自
23、己不同于一般感知活动的特点。审美感知总是 与情感活动紧紧地交织在一起。 (2)审美感知具有积极的选择能力。感知活动虽然处于心理经验的基础层面,但却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 行为,相反,它能够积极地对对象的属性作出自己的选择。(3)审美感知总是以完形的方式来把握对象的,因而具有整体性的特点。)解析:32.简析艺术的核心功能。(分数:6.00)_正确答案:(审美是艺术最核心的功能。 (1)艺术的首要功能是审美。 (2)艺术的多元功能须通过审美功能间接实现。)解析:33.为什么不能把美育等同于人格教育?(分数:6.00)_正确答案:((1)美育教育与人格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二者实际上是美育与德育的关系
24、; (2)美育与人格教育不能混为一谈。美育是动之以情,是以情感人;人格教育则是晓之以理,以理服人; (3)美育具有一种内在情感的自觉性,人格教育则是具有外在道德的约束性。)解析:34.简述悲剧的基本特征。 (分数:6.00)_正确答案:(悲剧作为审美形态,所体现的主要特征有: (1)悲剧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 (2)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 (3)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解析: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3 分,共(总题数:2,分数:26.00)35.结合具体的文艺创作实例,论述意象的生
25、产。 (分数:13.00)_正确答案:((1)意象的从无到有就是要将主体在酝酿中的隐藏在深层潜意识的意义明晰化,把散漫的、不可把握的 感觉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艺术意象的整体。 (2)意象的从无到有,还在于意象的意义内容在“无”的运动中最终获得外在形式符号,转变为“有” 。 意象并不仅仅是一种意义,它包括意义和意义存在的时空(象) 。 (3)意象的从无到有,没有物态化与物化的实在形式(即艺术品)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在抽象艺术中尤 能深切感受到。艺术意象的完成常与艺术品的形式符号及传媒质料有关。 (4)艺术意象的创造和艺术品的完成,实质上也是一种生产。艺术意象的创造就是一种生产。意象的生 成也是一种生产过程。)解析:36.郑板桥论画云:“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也”。结合这段话论述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 (分数:13.00)_正确答案:(任何审美对象都不能离开一定的感性客体,而且这种感性客体本身还必须具备某种审美价值,但是,审美 对象却并不直接地就等于这种感性客体。审美对象不仅不是一种物质实体,而且它也不是精神性的实体。 它只是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相互渗透从而熔铸成的一种独特意象,审美对象就存在于审美主体对具备 一定审美价值属性的客观事物独特的观照和体验之中。)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