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真题 2012 年 7 月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课程代码:00452(总题数:1,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题数:15,分数:30.00)1.教育测量所测的主要对象,是教育条件下受教育者的 (分数:2.00)A.行为特征B.人格特质C.心理特性D.生理特性2.在教育测量中,人们用标准分数来反映学生的能力高低,这种情形下所得到的测量结果属于(分数:2.00)A.称名变量B.顺序变量C.等距变量D.比率变量3.某中学会考语文的平均分数为 88 分,标准差为 l42 分,数学的平均成绩为
2、 72 分,标准差为 l35 分。则语文成绩差异程度 (分数:2.00)A.等于数学成绩差异程度B.大于数学成绩差异程度C.小于数学成绩差异程度D.与数学成绩差异程度不可比较4.百分等级是 (分数:2.00)A.差异量数B.集中量数C.差异系数D.地位量数5.针对两列顺序变量数据之间的相关问题,一般采用的计算方法是 (分数:2.00)A.等级相关B.积差相关C.点二列相关D.列联相关6.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人数分别为 10、12、l4 的三组学生成绩的差异,则其组内自由度应为 (分数:2.00)A.2B.3C.33D.357.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实施的用于检查学生掌握知识和进步情况的测验是 (分
3、数:2.00)A.诊断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安置性测验D.终结性测验8.下列属于客观题的是 (分数:2.00)A.是非题B.论述题C.计算题D.证明题9.标准差 s 属于 (分数:2.00)A.总体统计量B.总体参数C.样本统计量D.样本参数10.学生的测验分数(除等级分数外)通常都被看作是 (分数:2.00)A.非随机变量B.函数变量C.离散性随机变量D.连续性随机变量11.统计假设检验中,备择假设又称为 (分数:2.00)A.研究假设B.虚无假设C.原假设D.零假设12.自陈量表法一般用于 (分数:2.00)A.智力测验B.人格测验C.能力倾向测验D.创造力测验13.在一组连续变量的次数
4、分布表中,“8085“这组的实际下限是 (分数:2.00)A.79.5B.80C.84.5D.8514.设两个相关系数分别为 Rxx=0.6,Ryy=-0.6 则表明的相关强度是(分数:2.00)A.Rxx 的相关强度大B.Ryy 的相关强度大C.二者的相关强度一样大D.二者相关强度的大小无法比较15.下列对单向方差分析叙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可以同时对多于两个的总体平均数有无显著性差异作出检验B.相配的实验设计称为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C.可以分析多个方向上多个总体平均数间的差异D.事先需要精心采集数据和整理数据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总题数:4,分数
5、:12.00)16.描述统计(分数:3.00)_17.分层抽样(分数:3.00)_18.效标关联效度(分数:3.00)_常模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总题数:3,分数:18.00)20.简述命题双向细目表的编制步骤。(分数:6.00)_21.简述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区别与联系。(分数:6.00)_22.简述 X2检验的主要作用。(分数:6.00)_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总题数:3,分数:18.00)23. (分数:6.00)_24.假设某次人事选拔考试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数为 80 分,标准差为 l0 分,现欲选出 30高分者录取,问分数线应当为多少?(结果
6、保留 2 位小数,2 值表附后)(分数:6.00)_25.某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分帑隋况如题 25 表所示,现要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 40 人的随机样本,请问各专业入样人数分别是多少? (分数:6.00)_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 l 小题,共 l0 分)(总题数:1,分数:10.00)26.甲中学进行新生入学考试,随机抽取 90 名新生,考试平均分为 74,方差为 45;对乙中学随机抽取的100 名新生进行同样的测试,平均分为 715,方差为 50。问甲中学新生成绩是否高于乙中学的新生成绩? (分数:10.00)_七、论述题(本大题共 l 小题,共 l2 分)(总题数:1,分数:12.0
7、0)27.试述常模参照测验与标准参照测验的含义及主要差异。(分数:12.00)_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真题 2012 年 7 月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课程代码:00452(总题数:1,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题数:15,分数:30.00)1.教育测量所测的主要对象,是教育条件下受教育者的 (分数:2.00)A.行为特征B.人格特质C.心理特性 D.生理特性解析:2.在教育测量中,人们用标准分数来反映学生的能力高低,这种情形下所得到的测量结果属于(分数:2.00)A.称名变量B.顺序变量C.等距变量 D.
8、比率变量解析:3.某中学会考语文的平均分数为 88 分,标准差为 l42 分,数学的平均成绩为 72 分,标准差为 l35 分。则语文成绩差异程度 (分数:2.00)A.等于数学成绩差异程度B.大于数学成绩差异程度C.小于数学成绩差异程度 D.与数学成绩差异程度不可比较解析:4.百分等级是 (分数:2.00)A.差异量数B.集中量数C.差异系数D.地位量数 解析:5.针对两列顺序变量数据之间的相关问题,一般采用的计算方法是 (分数:2.00)A.等级相关 B.积差相关C.点二列相关D.列联相关解析:6.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人数分别为 10、12、l4 的三组学生成绩的差异,则其组内自由度应为
9、 (分数:2.00)A.2B.3C.33 D.35解析:7.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实施的用于检查学生掌握知识和进步情况的测验是 (分数:2.00)A.诊断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 C.安置性测验D.终结性测验解析:8.下列属于客观题的是 (分数:2.00)A.是非题 B.论述题C.计算题D.证明题解析:9.标准差 s 属于 (分数:2.00)A.总体统计量B.总体参数C.样本统计量 D.样本参数解析:10.学生的测验分数(除等级分数外)通常都被看作是 (分数:2.00)A.非随机变量B.函数变量C.离散性随机变量D.连续性随机变量 解析:11.统计假设检验中,备择假设又称为 (分数:2.00)A.研究假
10、设 B.虚无假设C.原假设D.零假设解析:12.自陈量表法一般用于 (分数:2.00)A.智力测验B.人格测验 C.能力倾向测验D.创造力测验解析:13.在一组连续变量的次数分布表中,“8085“这组的实际下限是 (分数:2.00)A.79.5 B.80C.84.5D.85解析:14.设两个相关系数分别为 Rxx=0.6,Ryy=-0.6 则表明的相关强度是(分数:2.00)A.Rxx 的相关强度大B.Ryy 的相关强度大C.二者的相关强度一样大 D.二者相关强度的大小无法比较解析:15.下列对单向方差分析叙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可以同时对多于两个的总体平均数有无显著性差异作出检
11、验B.相配的实验设计称为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C.可以分析多个方向上多个总体平均数间的差异 D.事先需要精心采集数据和整理数据解析: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总题数:4,分数:12.00)16.描述统计(分数:3.00)_正确答案:(描述统计是把统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科学地加以整理、概括和表述的统计方法。(或:通过列表归类、描绘图像、计算刻画数据分布特征与变量相依关系的统计量数,把数据的分布特征、隐含信息,概括、明确地揭示出来的统计方法。))解析:17.分层抽样(分数:3.00)_正确答案:(分层抽样是将总体各部分按其容量在总体规模中的比分派到样本结构中去,然后进行抽样的
12、方法。)解析:18.效标关联效度(分数:3.00)_正确答案:(效标关联效度是指测验预测个体在类似或在某种特定情境下行为表现的有效性。)解析:常模_正确答案:(常模是指一定人群在测验所测特性上的普遍水平或水平分布状况。)解析: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总题数:3,分数:18.00)20.简述命题双向细目表的编制步骤。(分数:6.00)_正确答案:((1)从教育目标出发界定本课程的考查目标层次,可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2)概括选列考试内容要目。是按照教材章节名称依次罗列;是根据教学内容知识块分别罗列;(2 分) (3)确定每一考查目标层次在每一考试内容要目上的分数比重,
13、即两个维度结合点上的权数。(2 分))解析:21.简述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区别与联系。(分数:6.00)_正确答案:(区别:统计假设检验决策过程中出现的虚无假设属真而被拒绝的错误成称为 I 型错误,也称为“拒真”错误。统计假设检验决策过程中出现的虚无假设实伪而未被拒绝的错误称为型错误,也称为“纳伪”错误;(2 分) 联系:在统计决策中,如果拒绝虚无假设,则可能会犯“拒真”错误;如果不拒绝虚无假设,则可能会犯“纳伪”错误;(2 分) 犯 I 型错误的概率 u 是显著性水平 a 值,而 a值是影响型错误概率大小的因素之一。(2 分))解析:22.简述 X2检验的主要作用。(分数:6.00)_正确答
14、案:(X 2检验主要作用是基于实际观测次数和理论期待次数之间差异程度的 X2统计量实得值的概率考察。(2 分) 具体用于检验两类问题: (1)检验某抽样观测数据的分布是否与某一理论分布相一致,即总体分布的拟合良度检验;(2 分) (2)检验双向分类列联表数据下,两个分类特征(即两个因素变量)之间是彼此相关还是相互独立地问题,这类问题称为独立性检验。(2 分))解析: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总题数:3,分数:18.00)23. (分数:6.00)_正确答案:( )解析:24.假设某次人事选拔考试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数为 80 分,标准差为 l0 分,现欲选出 30高分者
15、录取,问分数线应当为多少?(结果保留 2 位小数,2 值表附后)(分数:6.00)_正确答案:( )解析:25.某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分帑隋况如题 25 表所示,现要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 40 人的随机样本,请问各专业入样人数分别是多少?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1)根据题意计算:2027190.28;587190.08;1517190.21; 987190.14;1247190.17;867190.12; 各专业原有人数比为:0.28:0.08:0.21:0.14:0.17:0.12;(3 分) (2)先各专业人样人数依次分别为400.2811;400.083;400.21
16、8; 400.146;400.17=7;400.125; 答:各专业人样人数分别为:汽配 11 人,外语 3 人,贸易 8 人,旅游 6 人;计算机 7 人;营销 5 人。(3 分))解析: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 l 小题,共 l0 分)(总题数:1,分数:10.00)26.甲中学进行新生入学考试,随机抽取 90 名新生,考试平均分为 74,方差为 45;对乙中学随机抽取的100 名新生进行同样的测试,平均分为 715,方差为 50。问甲中学新生成绩是否高于乙中学的新生成绩? (分数:10.00)_正确答案:( )解析:七、论述题(本大题共 l 小题,共 l2 分)(总题数:1,分数:12.
17、00)27.试述常模参照测验与标准参照测验的含义及主要差异。(分数:12.00)_正确答案:((1)常模参照测验是参照着常模使用相对位置来描述测验成绩水平的一种测验。(3 分) 标准参照测验是跟一组规定明确的知识能力标准或教学目标内容对比时,对学习者的测验成绩作出解释的一类测验。(3 分) (2)区别: 常模参照测验的成绩通常是一种相对评分,说明的是被试在某一被试团体中的相对地位;(1 分)标准参照测验的成绩通常是一种绝对评分,说明的是被试达成某一教学目标,或掌握某一范围内的知识技能的实有程度。(1 分) 常模参照测验强调测验的区别功能与选拔功能,在题目的难度方面多为中等,不用偏难与偏易题;(1 分)标准参照测验强调测验内容抽样是否良好地代表一组,既定的能力标准或既定的教学目标,题目难度与既定的学习任务相匹配。(1 分) 常模参照测验对每一项能力或目标一般只用少量题目加以测量;(1 分)标准参照测验对每一项学习任务或目标通常用较多数量的题目来测量。(1 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