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真题2013年1月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9748       资源大小:56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真题2013年1月及答案解析.doc

    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真题 2013年 1月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课程代码:00456(总题数:1,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分(总题数:20,分数:20.00)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形成和发展的第一个时期是 (分数:1.00)A.直觉观察时期B.分析方法时期C.系统综合发展时期D.科学的辩证法时期2.将社会科学方法分为哲学方法论、跨学科领域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其分类依据是 (分数:1.00)A.研究目的B.研究方法C.研究适用程度D.研究内容3.张老师以自己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学策略改进”为课题进行研

    2、究,这种选择课题的途径是(分数:1.00)A.实践改革的需要B.社会发展的需要C.学生发展的需要D.学校发展的需要4.教育科学研究所选择的课题,对教育实践应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和理论上的创新突破,这体现出选题的 (分数:1.00)A.外部价值B.内部价值C.综合价值D.科学价值5.在文献中,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属于 (分数:1.00)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6.在历史研究中,文献检索与搜集资料的程序一般是 (分数:1.00)A.搜集资料先于文献检索B.文献检索先于搜集资料C.两者合一D.没有联系7.历史研究的核心是 (分数:1.00)A.揭示规律B.搜集

    3、史料C.描述事件D.提出假设8.在影响观察客观性的主观因素中,因研究者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修正、填补观察中的空白,从而作出错误的分析,这种影响因素是 (分数:1.00)A.先入为主B.无意过失C.假象过失D.错觉过失9.常用的代码符号有数字型代码和 (分数:1.00)A.图像型代码B.符号型代码C.记录型代码D.描述型代码10.问卷的回收率一般不能低于 (分数:1.00)A.50%B.60%C.70%D.80%11.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创办于 (分数:1.00)A.1879年B.1881年C.1883年D.1885年12.教育实验设计中,单组后测设计的基本模式是 (分数:1.00)A.

    4、ROB.R O1O2C.OD.O1O213.教育理论的逻辑形成由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即教育概念和 (分数:1.00)A.教育现象B.教育问题C.教育命题D.教育范畴14.根据事物的因果联系,推出某类事物中所有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法是 (分数:1.00)A.不完全枚举法B.完全归纳法C.科学归纳法D.经验归纳法15.反映不同研究者同时研究同一研究对象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的是资料的 (分数:1.00)A.吻合率B.一致率C.完整率D.有效率16.用来表示研究所依据的理论以及从研究结果中建立起来的理论是否真实反映了所研究现象的效度是 (分数:1.00)A.描述型效度B.解释型效度C.理论型效度D.评

    5、价型效度17.由样本特性推断出总体特征并估计出误差范围,从而得出科学结论的定量分析是 (分数:1.00)A.数据推断B.数据综合分析C.数据描述D.数据概率分析18.在总体参数估计中,用一个特定值作为总体的参数估计值,这种估计类型是 (分数:1.00)A.点估计B.区间估计C.相关估计D.差异估计19.在调查报告的正文部分,把教育调查的基本情况按种类分成并列的几个部分来写,这种写法属于 (分数:1.00)A.顺序式B.并列式C.定性式D.定量式20.在对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时,按评定标准对成果做出评语式的鉴定,这种评价方法是(分数:1.00)A.定量评价B.定性评价C.通讯评价D.会议评价

    6、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1分,共(总题数:10,分数:10.00)2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以 1 作为研究教育现象的方法论理论基础。(分数:1.00)填空项 1:_22.笛卡尔被称为西方理性主义的创始人,倡导以数学为基础的 1 的演绎法。(分数:1.00)填空项 1:_23.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是进行教育研究的 1 环节,并且是关键性的一步。(分数:1.00)填空项 1:_24.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的第一步工作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25.教育观察研究的描述记录法有三种方法,一是日记描述法,二是 1,三是连续记录法。(分数:1.00)填空项 1:_26.问卷调查、访

    7、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是按照 1 划分的教育调查研究的类型。(分数:1.00)填空项 1:_27.将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要素或层次,分别抽取其个别属性加以考察,从而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28.定性分析目的在于 1。(分数:1.00)填空项 1:_29.描述单个数据在样本或总体中的位置的量数是 1。常用的主要有百分等级和标准分数。(分数:1.00)填空项 1:_30.对教育科学研究的结果评价主要从 1 两个方面进行。(分数:1.00)填空项 1:_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4分,(总题数:5,分数:20.00)研究_32.外部评论(

    8、分数:4.00)_33.问卷调查(分数:4.00)_34.资料分类(分数:4.00)_35.定量分析(分数:4.00)_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6分,共 3(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选题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分数:6.00)_37.简述教育现场观察的优缺点。(分数:6.00)_38.一个好的教育实验有哪些主要特征?(分数:6.00)_39.在定性分析中,资料审核的角度有哪些?(分数:6.00)_40.简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的基本要求。(分数:6.00)_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0分,共(总题数:2,分数:20.00)41.结合实际说说,运用

    9、历史研究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分数:10.00)_42.试述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分数:10.00)_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真题 2013年 1月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课程代码:00456(总题数:1,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分(总题数:20,分数:20.00)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形成和发展的第一个时期是 (分数:1.00)A.直觉观察时期 B.分析方法时期C.系统综合发展时期D.科学的辩证法时期解析:2.将社会科学方法分为哲学方法论、跨学科领域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其分类依据是 (分数:1.00)

    10、A.研究目的B.研究方法C.研究适用程度 D.研究内容解析:3.张老师以自己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学策略改进”为课题进行研究,这种选择课题的途径是(分数:1.00)A.实践改革的需要 B.社会发展的需要C.学生发展的需要D.学校发展的需要解析:4.教育科学研究所选择的课题,对教育实践应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和理论上的创新突破,这体现出选题的 (分数:1.00)A.外部价值B.内部价值 C.综合价值D.科学价值解析:5.在文献中,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属于 (分数:1.00)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解析:6.在历史研究中,文献检索与搜集资料的程序一般是 (分数

    11、:1.00)A.搜集资料先于文献检索B.文献检索先于搜集资料 C.两者合一D.没有联系解析:7.历史研究的核心是 (分数:1.00)A.揭示规律 B.搜集史料C.描述事件D.提出假设解析:8.在影响观察客观性的主观因素中,因研究者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修正、填补观察中的空白,从而作出错误的分析,这种影响因素是 (分数:1.00)A.先入为主B.无意过失 C.假象过失D.错觉过失解析:9.常用的代码符号有数字型代码和 (分数:1.00)A.图像型代码B.符号型代码 C.记录型代码D.描述型代码解析:10.问卷的回收率一般不能低于 (分数:1.00)A.50%B.60%C.70% D.80%解析

    12、:11.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创办于 (分数:1.00)A.1879年 B.1881年C.1883年D.1885年解析:12.教育实验设计中,单组后测设计的基本模式是 (分数:1.00)A.ROB.R O1O2C.O D.O1O2解析:13.教育理论的逻辑形成由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即教育概念和 (分数:1.00)A.教育现象B.教育问题C.教育命题 D.教育范畴解析:14.根据事物的因果联系,推出某类事物中所有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法是 (分数:1.00)A.不完全枚举法B.完全归纳法C.科学归纳法 D.经验归纳法解析:15.反映不同研究者同时研究同一研究对象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的是资料的 (

    13、分数:1.00)A.吻合率B.一致率 C.完整率D.有效率解析:16.用来表示研究所依据的理论以及从研究结果中建立起来的理论是否真实反映了所研究现象的效度是 (分数:1.00)A.描述型效度B.解释型效度C.理论型效度 D.评价型效度解析:17.由样本特性推断出总体特征并估计出误差范围,从而得出科学结论的定量分析是 (分数:1.00)A.数据推断 B.数据综合分析C.数据描述D.数据概率分析解析:18.在总体参数估计中,用一个特定值作为总体的参数估计值,这种估计类型是 (分数:1.00)A.点估计 B.区间估计C.相关估计D.差异估计解析:19.在调查报告的正文部分,把教育调查的基本情况按种类

    14、分成并列的几个部分来写,这种写法属于 (分数:1.00)A.顺序式B.并列式 C.定性式D.定量式解析:20.在对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时,按评定标准对成果做出评语式的鉴定,这种评价方法是(分数:1.00)A.定量评价B.定性评价 C.通讯评价D.会议评价解析: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1分,共(总题数:10,分数:10.00)2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以 1 作为研究教育现象的方法论理论基础。(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经验论)解析:22.笛卡尔被称为西方理性主义的创始人,倡导以数学为基础的 1 的演绎法。(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唯理论)

    15、解析:23.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是进行教育研究的 1 环节,并且是关键性的一步。(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起始)解析:24.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的第一步工作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界定研究问题并确定观察对象)解析:25.教育观察研究的描述记录法有三种方法,一是日记描述法,二是 1,三是连续记录法。(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轶事记录法)解析:26.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是按照 1 划分的教育调查研究的类型。(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调查手段)解析:27.将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要素或层次,分别

    16、抽取其个别属性加以考察,从而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分析)解析:28.定性分析目的在于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确定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分析)解析:29.描述单个数据在样本或总体中的位置的量数是 1。常用的主要有百分等级和标准分数。(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地位量数)解析:30.对教育科学研究的结果评价主要从 1 两个方面进行。(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解析: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4分,(总题数:5,分数:20.00)研究_正确答案

    17、:(指的是创造知识和整理修改知识,以及开拓知识新用途的探索性活动。)解析:32.外部评论(分数:4.00)_正确答案:(外部评论主要确定资料的真伪或真实性(authenticity),即“辨伪”和“证真”。)解析:33.问卷调查(分数:4.00)_正确答案:(问卷调查是研究者把研究问题设计成若干具体问题,按一定的规则排列,编制成书面的问题表格,交给被调查者进行填写作答,然后收回整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解析:34.资料分类(分数:4.00)_正确答案:(资料分类是指根据研究资料的性质、内容和特征将相异的资料区别开来,将相同或相近的资料合并为一类的过程。)解析:35.定量分析(分

    18、数:4.00)_正确答案:(定量分析是指研究者借助于数学手段,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事物数量特征的过程。)解析: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6分,共 3(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选题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分数:6.00)_正确答案:(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是进行教育研究的起始环节,并且是关键性的一步。它不仅决定研究者现在和今后科学研究发展的方向、目标与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科学研究应采取的方法与途径。)解析:37.简述教育现场观察的优缺点。(分数:6.00)_正确答案:(一、教育现场观察的主要优点: 1、所获资料自然、直观、真实,可靠性高。 2、

    19、能够获得观察对象的活动或变化规律。 二、现场观察的主要缺点: 1、在观察过程中及对观察结果的解释都易受主观因素的干扰。 2、需要观察者有较高的协调入际关系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真正用于观察的时间不是很多。 )解析:38.一个好的教育实验有哪些主要特征?(分数:6.00)_正确答案:((1)有较为明确具体的理论假说。 (2)有合理的控制。 (3)实验的设计、程序较为规范。(4)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可望生成一定的模式。 )解析:39.在定性分析中,资料审核的角度有哪些?(分数:6.00)_正确答案:((1)真实性 (2)准确性 ( 3)有效性)解析:40.简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的基

    20、本要求。(分数:6.00)_正确答案:((1)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2)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4)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精练、简洁,表达准确完整。 )解析: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0分,共(总题数:2,分数:20.00)41.结合实际说说,运用历史研究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分数:10.00)_正确答案:(如何较科学合理地运用历史研究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意历史研究中资料来源及分析鉴别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为了保证研究信息尽可能可靠,研究者不仅要会搜集资料,而且要掌握鉴定和整理史料的方法,以确定资料来源的真实性和价值。

    21、历史研究的资料,主要分为两个来源:一是第一手信息资料,是原始来源。包括原始文件,真正参加者或直接观察者的报告,被研究的教育家本人的论著、演说稿、信件和日记,会议记录、调查报告等。二是第二手信息资料,是间接来源。包括各种参考书、他人传抄的记事、传闻、各种编辑物等。第一、二手材料的划分存在相对性,要针对具体研究问题来加以确定。 在大量的历史史料中,由于古人和前人因历史的局限性,可能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或因某种片面,或受著者认识水平、生活经验、基本观点等的影响而歪曲了历史事实,只有经过考证才能去伪存真,精化文献,使历史文献真正如何正确看待历史、历史人物,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事件,我们必须坚持唯物史观。这

    22、就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古与今关系 2、史与论关系 3、批判、继承与创新关系 三、研究者应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感 历史研究法的运用,特别强调的是研究者本人所应具有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所谓“历史感”,这是一种“以历史事实为前提,以尊重历史的价值为基础,以历史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创造性转化历史为目的的主体意识”,研究者应有历史意识,在广泛收集史料基础上发现研究问题。而“现实感”,则表现为研究者本人对所处时代教育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和参与意识,表现为研究者对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重大课题的高度敏感性以及对发展变化特点及趋势的深刻洞察和认识,同时也表现在借助当代认识工具和思维方式,不断扩展和深化对历史问题研究

    23、的水平上。如果缺乏历史感和现实感是不可能搞好历史研究的。因此,作为教育研究工作者,要有意识地借鉴吸收有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民俗学等有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开阔自己的理论思维视野,借助科学合理的认识工具,在现实与历史的双向考察中深入研究教育的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解析:42.试述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分数:10.00)_正确答案:(教育调查研究包括问卷、访谈、测量、调查表等方法,每一种方法的步骤虽各有侧重,但一般都应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调查谋题 一般地,在调查前,必须有明确界定的调查课题,调查课题一般是根据教育研究或教育

    24、实践的需要提出来的。课题提出来后,要对调查课题作准确的界定,明确课题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同时还应对调查课题的核心概念作出准确的界定,对课题中的有关变量要下操作性的定义,确定操作指标。如要调查学生的智力水平,就可以用韦氏智力测验分数作为操作指标。如果有些变量比较复杂,还应把变量先作出科学的分类,把复杂的项目分解成一些较小的项目,也可逐级分解,最后每一项小的项目作出明确的操作定义,并提出操作指标。如对少年儿童主体性的调查,就可以先把主体性分解为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然后还可以再把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分解为更小的项目,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展开调查。 (2)选择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的选择首先受制于调查

    25、课题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同时还受到调查类型的制约,如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等,不同的调查类型,在选择调查对象方面有很大的差别。另外由于调查对象的广泛性,在选择调查对象时,一定要根据课题作严格限定,保证所调查的对象不超过所要调查的对象总体及其属性。如对教师教学态度进行调查时,在调查对象的选择时,既不能把它扩大到非教学人员范围,也不能包括教师的其他工作态度和个人的人生态度。如果所作的调查是抽样调查,还要考虑所选样本的代表性问题。 (3)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 教育调查研究包括多种调查方法和手段,如问卷、访谈、测量等。各种方法和手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如问卷法适用的范围广、效率高、

    26、经济、快捷,适用于规模较大且有多个不同调查地点的调查,访谈法则深入、细致,易于了解事物的本质,适于样本较小的调查。在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时,可以根据研究课题的不同情况,针对各种万法和手段的长处和不足,恰当地选用,并在运用时,注意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在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应设计或编制出相应的调查工具,如调查问卷、访谈提纲、测验试题、调查表格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课题情况,选用或修订已有的调查工具,以节省人力和时间,但前提是,这些工具必须严格按照课题的要求选用或修订,不能勉强凑合。 (4)制定调查计划 调查汁划是调查工作及其过程的程序安排。调查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27、;调查对象及其所在地区、单位、范围和规模;调查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调查的步骤和日程安排;调查的组织、领导、人员分工以及调查人员的培训;调查资料的汇总方式;调查报告及其完成时间等。 (5)调查的实施 调查的实施是整个调查工作的中心环节。它是调查者依据调查计划,运用各种调查方式,借助各种调查工具收集资料的过程,这是调查的主体工作。调查工作的实施的质量决定了整个调查工作的质量。有关实施的具体问题将在后文中详细介绍。 (6)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利用各种方式收集到的资料和数据可能是杂乱无章的,因此要对各种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定性和定量资料作定性分析和定量处理,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最后,根据调查结论,写出课题的调查报告。 )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真题2013年1月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deputyduring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