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真题 2014 年 7 月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课程代码:00031(总题数:1,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总题数:20,分数:40.00)1.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分数:2.00)A.心理活动B.行为的规律C.心理和行为D.心理和行为活动的规律2.用口语报告法研究复杂认知过程的心理学流派史 (分数:2.00)A.构造主义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3.钢琴家演奏时边看乐谱边弹奏,此时他对手的活动的意识状态属 (分数:2.00)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B.自动化的意
2、识状态C.白日梦状态D.睡眠状态4.因考试日期临近而出现的睡眠困难是 (分数:2.00)A.情境性失眠B.假性失眠C.失律性失眠D.药物性失眠5.音乐家需要确定发自两个声源的声音,在音高上是否相同,这是(分数:2.00)A.绝对感觉阀限B.差别感觉阀限C.感受性D.差别感受性6.发现成绩较差的小学同学到高中时考入了重点中学,从此对他刮目相看,这是 (分数:2.00)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效应7.对骑车、画图、游泳和打网球等活动动作的记忆属 (分数:2.00)A.陈述性记忆B.程序性记忆C.情景记忆D.语义记忆8.学习者利用原有的经验理解新的信息而进行的学习是 (分数:2.
3、00)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9.去商店买洗发水,在几个牌子之间选择一个,这是思维过程的 (分数:2.00)A.分析B.比较C.抽象D.概括10.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这是 (分数:2.00)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D.创造思维11.一个人的智商是 125,那么他的智力等级是 (分数:2.00)A.极优B.优异C.中上D.中才12.提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从智力的内部构成成分、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三方面去分析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2.00)A.加
4、德纳B.吉尔福特C.斯腾伯格D.达斯13.目的达到时所产生的满足体验是 (分数:2.00)A.快乐B.愤怒C.恐俱D.悲哀14.鲁迅曾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说明了人格的 (分数:2.00)A.独特性B.复杂性C.功能性D.统合性1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一个步骤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第一种假设成立后再进一步考虑第二种假设.一环一环地推导出问题的结果.这种认知方式是 (分数:2.00)A.冲动型B.沉思型C.系列型D.同时型16.像浪子燕青那样活泼、好动、乐观、灵活的人的气质类型是 (分数:2.00)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17.
5、“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能够解释的现象是 (分数:2.00)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C.去叫比化D.群体极化18.由于不切实际的期望、不祥预感等因素引起压力和紧张,其压力源是 (分数:2.00)A.躯体性压力源B.心理性压力源C.社会性压力源D.文化性压力源19.通过想象中的成就去满足受到挫折后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心理,这是 (分数:2.00)A.否认B.幻想C.压抑D.投射20.掌握了守恒的概念,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考活动,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这样的人处于 (分数:2.00)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三、名词
6、解释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总题数:4,分数:12.00)21.测验法(分数:3.00)_诱因_特质_24.知觉恒常性(分数:3.00)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总题数:6,分数:30.00)25.简述注意的功能。(分数:5.00)_26.简述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分数:5.00)_27.简述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分数:5.00)_28.简述人际吸引的条件。(分数:5.00)_29.简述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分数:5.00)_30.简述性别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分数:5.00)_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31 小题 10 分(总题数:2,分数:1
7、8.00)31.试述长时记忆的储存模型。(分数:10.00)_32.试说明影响智力发展的各种因素和作用。(分数:8.00)_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真题 2014 年 7 月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课程代码:00031(总题数:1,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总题数:20,分数:40.00)1.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分数:2.00)A.心理活动B.行为的规律C.心理和行为D.心理和行为活动的规律 解析:2.用口语报告法研究复杂认知过程的心理学流派史 (分数:2.00)A.构造主义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
8、学D.认知心理学 解析:3.钢琴家演奏时边看乐谱边弹奏,此时他对手的活动的意识状态属 (分数:2.00)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D.睡眠状态解析:4.因考试日期临近而出现的睡眠困难是 (分数:2.00)A.情境性失眠 B.假性失眠C.失律性失眠D.药物性失眠解析:5.音乐家需要确定发自两个声源的声音,在音高上是否相同,这是(分数:2.00)A.绝对感觉阀限B.差别感觉阀限C.感受性D.差别感受性 解析:6.发现成绩较差的小学同学到高中时考入了重点中学,从此对他刮目相看,这是 (分数:2.00)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D.刻板效应解析:7.对骑车、画
9、图、游泳和打网球等活动动作的记忆属 (分数:2.00)A.陈述性记忆B.程序性记忆 C.情景记忆D.语义记忆解析:8.学习者利用原有的经验理解新的信息而进行的学习是 (分数:2.00)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解析:9.去商店买洗发水,在几个牌子之间选择一个,这是思维过程的 (分数:2.00)A.分析B.比较 C.抽象D.概括解析:10.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这是 (分数:2.00)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D.创造思维解析:11.一个人的智商是 125,那么他的智力
10、等级是 (分数:2.00)A.极优B.优异 C.中上D.中才解析:12.提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从智力的内部构成成分、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三方面去分析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2.00)A.加德纳B.吉尔福特C.斯腾伯格 D.达斯解析:13.目的达到时所产生的满足体验是 (分数:2.00)A.快乐 B.愤怒C.恐俱D.悲哀解析:14.鲁迅曾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说明了人格的 (分数:2.00)A.独特性B.复杂性 C.功能性D.统合性解析:1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一个步骤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第一种假设成立后再进一步考虑第二
11、种假设.一环一环地推导出问题的结果.这种认知方式是 (分数:2.00)A.冲动型B.沉思型C.系列型 D.同时型解析:16.像浪子燕青那样活泼、好动、乐观、灵活的人的气质类型是 (分数:2.00)A.多血质 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解析:17.“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能够解释的现象是 (分数:2.00)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 C.去叫比化D.群体极化解析:18.由于不切实际的期望、不祥预感等因素引起压力和紧张,其压力源是 (分数:2.00)A.躯体性压力源B.心理性压力源 C.社会性压力源D.文化性压力源解析:19.通过想象中的成就去满足受到挫折后需要没有得
12、到满足的心理,这是 (分数:2.00)A.否认B.幻想 C.压抑D.投射解析:20.掌握了守恒的概念,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考活动,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这样的人处于 (分数:2.00)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解析: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总题数:4,分数:12.00)21.测验法(分数:3.00)_正确答案:(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全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全化结论的研究方法。)解析:诱因_正确答案:(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解析:特质_正确答案:(特质是
13、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人格的测量单位。)解析:24.知觉恒常性(分数:3.00)_正确答案:(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保持不变的现象。)解析: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总题数:6,分数:30.00)25.简述注意的功能。(分数:5.00)_正确答案:((1)选择功能:从大童的信息中选择出重要的信息给以反应,同时排除掉无意义信息的干扰。(2 分) (2)维持功能:使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比较紧张的状态。(2 分) (3)调节功能:在心理活动变化中的表现。(1 分))解析:26.简述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分数:5.00)_
14、正确答案:(这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2 分) (1)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其中自我评价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1 分) (2)自我体脸: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脸。(1 分) (3)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1 分))解析:27.简述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决问题需要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性操作来从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其中常用的途径和方法有: (1)算法式:就是依照正规的、机械性的途径去解决问题。(1 分
15、) (2)启发式:利用经验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1 分) 分为: 手段-目的分析法:先有一个目标,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想办法减小这个差异的方法。(1 分) 爬山法:指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1 分) 逆向工作法: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1 分))解析:28.简述人际吸引的条件。(分数:5.00)_正确答案:((1)相似性与互补性(2 分)。 相似性: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我们具有相似态度和价值观的人,并与之表现相互吸引;互补性:我们喜欢那
16、些与自己能够互补的人。 (2)个人品质;热情、真诚、外貌等也会影响吸引力。(1 分) (3)接近性与熟悉性;空间上距离较近的个体,相互间接触的机会较多,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所以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容易成为知己。(2 分))解析:29.简述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分数:5.00)_正确答案:((1)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1 分) (2)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1 分) (3)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1 分) (4)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1 分) (5)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1 分))解析:30.简
17、述性别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分数:5.00)_正确答案:(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还必须习得性别模式.进行性别社会化.其影响因素有: (1)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父母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所形成的对孩子的期望及相应的要求和训练方式上。(2分) (2)学校教育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教科书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1 分) 教师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1 分) 学生同伴群体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1 分))解析: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31 小题 10 分(总题数:2,分数:18.00)31.试述长时记忆的储存模型。(分数:10.00)_正确答案:(长时记忆的容量大,保持的时间长,一般被认为是
18、无限的。然而,记忆并不是对信息的被动接收与保存,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的储存是一个对信息的建构过程。(2 分) (1)归类,表现为对于相关或相似的项目,无论在有序或无序的条件下呈现,都是按一定的类别组织起来记忆的。(2 分) (2)当各种信息在概念上有一定层次的逻辑关系时,在记忆中就会按照它们的共同特性构成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体系。(2 分) (3)语义网络,并非所有的信息都能很好地组织在一个层次化的系统框架里,有些知识被组织在体系不大清晰的框架中,也就是语义网络,它包含了表征各种概念的节点及其联系。 依据语义网络,当你想到一个单词的时候,很容易地会想起与之有联系的其他各词,这个过程在理论上叫做扩散激
19、活。(2 分) 通过上述几种组织方式,人的各种知识经验就在长时记忆中,构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网络.在心理学中称为图式。(2 分))解析:32.试说明影响智力发展的各种因素和作用。(分数:8.00)_正确答案:(智力是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等。这种能力,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1 分) (1)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 家庭谱系研究;(1 分) 双生子研究。(1 分) (2)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收养研究;(1 分) 早期干预研究。(1 分) (3)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学校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智力的发展,一种最明显的方式就是知识的传授。学生通过系统地接受教育,不仅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发展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2 分) (4)社会实践队智力的影响: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智力当然也不例外。(1 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