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真题 2013年 10月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课程代码:00065(总题数:1,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分(总题数:20,分数:20.00)1.下列选项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分数:1.00)A.年龄B.性别C.收入D.身高2.下列指标中,属于存量指标的是( )(分数:1.00)A.资金周转次数B.人均生产总值C.银行存款余额D.固定资产投资额3.某市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分数:1.00)A.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C.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
2、备D.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4.划分品质数列和变量数列的依据是( )(分数:1.00)A.次数的多少B.总体规模的大小C.分组标志的性质D.样本容量的大小5.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 2011年的计划产值(万元)分别为 400、600、500,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108%、106%、108%,则该公司三个企业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分数:1.00)A.B.C.D.6.交替标志标准差的计算公式是( )(分数:1.00)A.B.C.D.7.各期指标数值直接相加后有意义的时间数列是( )(分数:1.00)A.时点数列B.时期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8.某企业 2009-2011
3、年销售额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 10%、15%、18%,则 2011年与 2008年相比,定基增长速度的算式是( )(分数:1.00)A.10%15%18%B.10%15%18%-100%C.110%115%118%D.110%115%118%-100%9.若物价上涨 20%,销售额不变,则计算销售量指数的算式是( )(分数:1.00)A.B.C.D.10.抽样推断中,抽取样本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分数:1.00)A.全面原则B.随机原则C.及时原则D.系统原则11.关于变量 x、y 的回归方程与相关系数的下列组合中,肯定存在错误的是( )(分数:1.00)A.B.C.D.12.某种产品的
4、单位成本(元)y 对劳动生产率 x的回归方程为 (分数:1.00)A.降低 266元B.提高 266元C.降低 0.6元D.提高 0.6元13.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以收入分配和资金运动为核算对象的表是( )(分数:1.00)A.投入产出表B.资金流量表C.资产负债表D.国际收支表14.按照国际通用标准,老年人口组的年龄下限是( )(分数:1.00)A.60岁B.65岁C.70岁D.75岁15.自然资源按其生成特征可分为( )(分数:1.00)A.一级、二级、三级资源B.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C.环境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D.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16.批发单位计算商品库存总额时,采用的
5、价格是( )(分数:1.00)A.成本价格B.进货价格C.批发价格D.零售价格17.对外贸易统计中,“FOB”表示的是( )(分数:1.00)A.成本价格B.到岸价格C.离岸价格D.成本加运费价格18.财政支出中“投资性支出”的主要用途是( )(分数:1.00)A.债务支出B.生活消费C.基础设施建设D.社会保障支出19.按照联合国提出的恩格尔系数的数量界限,“绝对贫困”所对应的系数区间是( )(分数:1.00)A.20%以下B.30%-40%C.40%-50%D.60%及以上20.下列选项中,反映收入差距的指标是( )(分数:1.00)A.消费率B.储蓄率C.基尼系数D.弹性系数三、多项选择
6、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分,(总题数:5,分数:10.00)21.常用的统计调查方法有( )(分数:2.00)A.普查B.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D.典型调查E.重点调查22.下表中的分布数列所属类型是( ) (分数:2.00)A.变量数列B.品质数列C.组距数列D.等距数列E.异距数列23.下列环比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环比发展速度减 1B.平均发展速度减 1C.定基发展速度减 1D.逐期增长量与前一期水平之比E.累计增长量与前一期水平之比减 124.根据 x、y 的一组样本数据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只能计算一
7、个相关系数B.只能配合一个回归方程C.可以计算两个不同的相关系数D.可以配合两个不同的回归方程E.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均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无关25.社会产品的特性有( )(分数:2.00)A.生产性B.社会性C.有用性D.劳动性E.时期性四、非选择题部分(总题数:5,分数:15.00)26.统计指标体系(分数:3.00)_普查_28.时间数列(分数:3.00)_29.国内生产总值(GDP)(分数:3.00)_30.进出口比价指数(分数:3.00)_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小题 5分,共 1(总题数:3,分数:15.00)31.简述次数分布数列的概念及构成要素。(分数:5.00)_32
8、.简述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的区别和联系。(分数:5.00)_33.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分数:5.00)_六、计算分析题(本大题共 4小题,第 335小题(总题数:4,分数:30.00)34. (分数:5.00)_35.已知总体平均数为 260,标准差系数为 0.30,试计算其方差。(分数:5.00)_36. (分数:10.00)_37.某地区对居民电信消费的年支出额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随机抽取了 400户居民,调查得到平均每户电信消费年支出额为 350元,标准差为 47元,电信消费年支出额在 600元以上的有 40户。试以 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t=2): (1)对该地
9、区平均每户电信消费年支出额进行区间估计; (2)对该地区电信消费年支出额在 600元以上的户数所占比例进行区间估计。 (分数:10.00)_七、论述题(本题 10分)(总题数:1,分数:10.00)38.试述相关关系的判断方法,并举例说明。(分数:10.00)_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真题 2013年 10月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课程代码:00065(总题数:1,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分(总题数:20,分数:20.00)1.下列选项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分数:1.00)A.年龄B.性别 C.收入D.身高解
10、析:解析 标志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数量标志是指表现为数量上不同的标志。品质标志是指不能用数量表现的标志。性别只有男女之分而没有量的区别,因此属于品质标志,A、C、D 项属于数量标志。2.下列指标中,属于存量指标的是( )(分数:1.00)A.资金周转次数B.人均生产总值C.银行存款余额 D.固定资产投资额解析:解析 流量是指某一时期内发生的量,是按一定时期核算出来的数量。存量则是指某一时点的量,是按一定时点核算出来的。一种经济指标是流量还是存量,是由指标所表示的事物的性质与特点决定的。3.某市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分数:1.00)A.该市每一个工
11、业企业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C.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D.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 解析:解析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叫总体单位。本题中,总体单位是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4.划分品质数列和变量数列的依据是( )(分数:1.00)A.次数的多少B.总体规模的大小C.分组标志的性质 D.样本容量的大小解析:解析 由于分组的标志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分布数列根据标志的特征不同,可以分为品质数列和变量数列。5.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 2011年的计划产值(万元)分别为 400、600、500,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108%、106%、108%,则该公司三个企业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
12、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求平均计划完成程度就是将实际完成的产值加总后除以计划总产值。6.交替标志标准差的计算公式是( )(分数:1.00)A. B.C.D.解析:7.各期指标数值直接相加后有意义的时间数列是( )(分数:1.00)A.时点数列B.时期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解析:解析 时期数列具有以下特点:(1)数列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2)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3)数列中各个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A、C、D 项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不具有可加性。8.某企业 2009-2011年销售额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 10%、15%、18
13、%,则 2011年与 2008年相比,定基增长速度的算式是( )(分数:1.00)A.10%15%18% B.10%15%18%-100%C.110%115%118%D.110%115%118%-100%解析:解析 根据公式“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和“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可知,D选项正确。9.若物价上涨 20%,销售额不变,则计算销售量指数的算式是( )(分数:1.00)A. B.C.D.解析:10.抽样推断中,抽取样本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分数:1.00)A.全面原则B.随机原则 C.及时原则D.系统原则解析:解析 抽样推断建立在随机概率抽取样本的基础上。遵循随机
14、原则进行抽样,是对总体进行科学估计和推断的前提。11.关于变量 x、y 的回归方程与相关系数的下列组合中,肯定存在错误的是( )(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若相关系数为正数,则为正相关;若相关系数为负数,则为正负相关。正相关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一致,这样的相关关系为正相关;负相关是两个变量的变化趋势相反,一个下降而另一个上升,或一个上升而另一个下降,这样的相关关系称为负相关。选项 C中,相关系数为正数,但不可能是负相关关系。12.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元)y 对劳动生产率 x的回归方程为 (分数:1.00)A.降低 266元B.提高 266元C.降低 0.6元 D.提高
15、 0.6元解析:解析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x 前面的系数 b的实际意义是说明 x每变化一个单位,影响 y平均变动的数量。本题中,劳动生产率每提高 1个单位,单位成本平均降低 0.6元。13.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以收入分配和资金运动为核算对象的表是( )(分数:1.00)A.投入产出表B.资金流量表 C.资产负债表D.国际收支表解析:解析 资金流量表主要以收入分配和资金运动为核算对象。14.按照国际通用标准,老年人口组的年龄下限是( )(分数:1.00)A.60岁B.65岁 C.70岁D.75岁解析:解析 按照国际通用标准,通常把人口按年龄分为三组:65 周岁以上的为老年人口组,014 周岁的为
16、少儿人口组,1564 岁的为成年人口组。15.自然资源按其生成特征可分为( )(分数:1.00)A.一级、二级、三级资源B.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 C.环境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D.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解析:解析 自然资源按其生成特征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16.批发单位计算商品库存总额时,采用的价格是( )(分数:1.00)A.成本价格B.进货价格 C.批发价格D.零售价格解析:解析 商品库存总额的计算价格是:农副产品采购单位按购进价计算;批发单位按进货价格计算;零售单位按核算价格计算。17.对外贸易统计中,“FOB”表示的是( )(分数:1.00)A.成本价格B.到岸价格C
17、.离岸价格 D.成本加运费价格解析:解析 离岸价格(FOB)又称为船上交货价,是指卖方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把出口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只后的价格。18.财政支出中“投资性支出”的主要用途是( )(分数:1.00)A.债务支出B.生活消费C.基础设施建设 D.社会保障支出解析:解析 财政支出中“投资性支出”是政府用于经济发展的支出,其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19.按照联合国提出的恩格尔系数的数量界限,“绝对贫困”所对应的系数区间是( )(分数:1.00)A.20%以下B.30%-40%C.40%-50%D.60%及以上 解析:解析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金额/生活消费总支出金额100%,系数越低,表明一
18、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的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在 60%及以上为生活绝对贫困,50%60%为勉强度日,40%50%为小康水平,20%40%为生活富裕,20%以下为很富裕。20.下列选项中,反映收入差距的指标是( )(分数:1.00)A.消费率B.储蓄率C.基尼系数 D.弹性系数解析:解析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最常用的测量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重要指标,特别是用来分析居民之间收入分配的均衡性或差距大小。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分,(总题数:5,分数:10.00)21.常用的统计调查方法有( )(分数:2.00)A.普查 B.抽样调查 C.统计报表 D.典型调查 E.重点调查 解析:解析 常
19、用的统计调查方法有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22.下表中的分布数列所属类型是( ) (分数:2.00)A.变量数列 B.品质数列C.组距数列 D.等距数列E.异距数列 解析:解析 分布数列可分为品质数列和变量数列,本题表格中显然是变量数列。变量数列可分为单项式和组距式,本题表格为组距数列。组距数列又可分为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本题表格为异距数列。23.下列环比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环比发展速度减 1 B.平均发展速度减 1C.定基发展速度减 1D.逐期增长量与前一期水平之比 E.累计增长量与前一期水平之比减 1解析:解析 A、D 属于环比增
20、长速度的计算方法,C、E 为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B 与环比增长速度的计算没有关系。24.根据 x、y 的一组样本数据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只能计算一个相关系数 B.只能配合一个回归方程C.可以计算两个不同的相关系数D.可以配合两个不同的回归方程 E.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均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无关解析:解析 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1)相关分析所研究的两个变量是对等关系:回归分析所研究的两个变量不是对等关系,必须根据研究目的确定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2)对于变量 x与 y来说,相关分析只能计算出一个反映两个变量间相关密切程度的相关系数,计算中改
21、变 x和 y的地位不影响相关系数的数值。回归分析有时可以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分别建立两个不同的回归方程。以 x为自变量,y 为因变量,确定的回归方程称为 y对 x的回归方程;以 y为自变量,x 为因变量,确定的回归方程称为 x对 y的回归方程。(3)相关分析对资料的要求是,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一个变量是随机的,另一个变量是非随机的。而回归分析对资料的要求是,自变量是可以控制的变量(给定的变量),因变量是随机变量。25.社会产品的特性有( )(分数:2.00)A.生产性 B.社会性 C.有用性 D.劳动性 E.时期性 解析:解析 社会产品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生产劳动的有效成果,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
22、统一体。社会产品必须同时具备的五个特性是劳动性、生产性、有用性、社会性(市场性)和时期性,这是对国民经济生产统计研究对象范围的一般规定。四、非选择题部分(总题数:5,分数:15.00)26.统计指标体系(分数:3.00)_正确答案:(统计指标体系是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能够全面反映统计对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互相联系的一套指标。)解析:普查_正确答案:(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总量。)解析:28.时间数列(分数:3.00)_正确答案:(时间数列又称动态数列,是指某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统计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后形成的数列。)
23、解析:29.国内生产总值(GDP)(分数:3.00)_正确答案:(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解析:30.进出口比价指数(分数:3.00)_正确答案:(进出口比价指数又称产品贸易条件指数,是指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相比的比率。)解析: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小题 5分,共 1(总题数:3,分数:15.00)31.简述次数分布数列的概念及构成要素。(分数:5.00)_正确答案:((1)将总体按某一标准进行分组,并按一定顺序排列与列出每个组的总体单位数,这
24、种数列称为次数分布数列,又称分配数列。 (2)分布数列有两个组成要素:一个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 )解析:32.简述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的区别和联系。(分数:5.00)_正确答案:((1)区别:环比发展速度是各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的对比,表明报告期水平对比前一期水平的逐期发展变动的情况。定基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期水平的对比,说明现象在一较长时间内的变动程度,因此又叫某一时间内的发展总速度。 (2)联系: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解析:33.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分数:5.00)_正确答案:(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 (1)经常项目 (2)
25、资本和金融项目 (3)储备资产 (4)净误差与遗漏 )解析:六、计算分析题(本大题共 4小题,第 335小题(总题数:4,分数:30.00)34. (分数:5.00)_正确答案:( )解析:35.已知总体平均数为 260,标准差系数为 0.30,试计算其方差。(分数:5.00)_正确答案:( )解析:36. (分数:10.00)_正确答案:( )解析:37.某地区对居民电信消费的年支出额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随机抽取了 400户居民,调查得到平均每户电信消费年支出额为 350元,标准差为 47元,电信消费年支出额在 600元以上的有 40户。试以 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t=2): (1)对
26、该地区平均每户电信消费年支出额进行区间估计; (2)对该地区电信消费年支出额在 600元以上的户数所占比例进行区间估计。 (分数:10.00)_正确答案:( )解析:七、论述题(本题 10分)(总题数:1,分数:10.00)38.试述相关关系的判断方法,并举例说明。(分数:10.00)_正确答案:(相关关系的判断方法主要有表格法、图示法和相关系数法。 一、表格法 表格法是根据两个相关变量,即自变量 x与因变量 y的对应关系的数值编制而成的数据表,一般称为相关表。根据资料是否分组,相关表有简单相关表和分组相关表两种。 1、简单相关表 简单相关表的编制方法是:先将自变量的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
27、来,然后将因变量的值对应列上而编排成的表格。 2、分组相关表 将原始资料进行分组,然后编制相关表,这种相关表称为分组相关表。 二、图示法 将现象之间的关系通过图像来表示,这种图像称为相关图。其判断方法如下: 1、强正相关 当变量 z的数值增大时,变量 y的数值也明显增大,相关点的分布集中呈直线形状,说明这两个变量间是强正相关。 2、弱正相关 当变量 x的值增大时,变量 y的值也增大,但其相关点的分布比较分散,这表明两个变量间是弱正相关。 3、强负相关 若变量 x的数值增大时,变量 y的数值显著减少,相关点的分布集中呈直线状,这反映了两个变量间的强负相关。 4、弱负相关 若变量 x的数值增大时,变量 y的数值趋于下降,但相关点的分布较松散,这是两个变量间弱负相关的图像。 5、非线性相关(曲线相关) 当变量 x的数值增大时,各相关点的分布呈曲线状,这是非线性相关的表示。 6、不相关 在图像上各相关点很分散,它说明变量 x和变量 y没有相关关系。 三、相关系数法 相关系数是在直线相关条件下,说明两个现象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指标。通常用 r表示相关系数。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