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题模拟 1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下列选项中,属于商品最本质的因素的是_(分数:1.00)A.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C.价值D.价格2.下列关于货币本质的描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A.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C.货币是一种支付手段D.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3.能表明资本的价值构成的是_(分数:1.00)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B.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比例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D.固定资
2、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4.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收益就要使生产商品的_(分数:1.00)A.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价值等于社会价值5.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揭示了_(分数:1.00)A.商品的本质属性是价值B.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的抽象劳动C.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剩余劳动D.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6.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指的是_(分数:1.00)A.销售阶段B.购买阶段C.流通阶段D.生产阶段7.资本主义企业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是_(分数:1.00)A.c+v+mB.v+mC.c+vD.c+m8.某工
3、厂因煤的价格上涨而增加了资本的垫支,它影响了工厂的_(分数:1.00)A.流动资本B.可变资本C.资本价值构成D.资本技术构成9.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_(分数:1.00)A.生产资料私有制和技术革新B.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技术革新C.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D.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分工10.资本主义社会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源是_(分数:1.00)A.生产相对过剩B.生产与消费的矛盾C.需求减少D.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1.下列关于股票价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分数:1.00)A.和股票面额完全一致B.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C.和股息成反比,和存款利率成正比D.和股息成正比,和存款利率成反比1
4、2.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结果导致_(分数:1.00)A.垄断利润的形成B.平均利润的形成C.剩余价值的形成D.商品价值的形成1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_(分数:1.00)A.大土地所有者B.金融寡头C.商业资本家D.产业资本家14.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是为了_(分数:1.00)A.提高平均利润率B.提高垄断利润率C.提高年剩余价值率D.提高剩余价值率15.下面关于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利润率表示的是预付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B.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的利润率C.利润率在量上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D.利润率在量上总是大于剩余价值率16.金
5、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通过实行“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_(分数:1.00)A.直接参与中小企业的经营与管理B.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C.通过购买所属公司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D.通过控制一定数量的股票从而层层控制许多企业的经济上的统治方式17.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_(分数:1.00)A.购买阶段B.销售阶段C.流通阶段D.生产阶段18.一个产业资本家投资 10 万元,资本有机构成 c(不变资本):v(可变资本)为 4:1,m“(剩余价值率)=100%,一年可周转 2 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分别是_(分数:1.00)A.2 万元
6、,200%B.2 万元,100%C.4 万元,200%D.4 万元,100%19.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在量上的关系是_(分数:1.00)A.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B.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按相反方向变化C.利息率高于平均利润率D.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20.如果 20 万元借贷资本一年能获得 8000 元利息,那么利息率为_(分数:1.00)A.4%B.40%C.2.5%D.25%21.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_(分数:1.00)A.垄断资本主义和非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B.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阶段C.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D.国内竞争和国际竞争两个阶段22.资本主义国家宏
7、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总任务是_(分数:1.00)A.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B.保证金融寡头的利益C.促进经济的发展,保证经济稳定D.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2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国家_(分数:1.00)A.掌握所有私人垄断资本的资本主义B.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C.掌握全部社会垄断资本的资本主义D.直接投资建立和管理的垄断资本主义24.负责股份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是_(分数:1.00)A.独立董事B.总经理C.监事会D.股东会25.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和手段中最主要的是_(分数:1.00)A.间接调节与控制B.直接调节与控制介入C.法律手段调控D.行政手段调控26.银行的作用
8、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发生了新变化,即银行_(分数:1.00)A.不仅是信用中介,而且是支付和结算中介B.直接控制工业生产C.由普通中介人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D.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27.银行利润由_构成。(分数:1.00)A.银行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B.银行资本带来的收入C.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D.银行借出资本带来的收入28.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的关系是_(分数:1.00)A.按同比例变化B.无直接联系C.成正比例关系D.成反比例关系29.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是由_(分数:1.00)A.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B.价值规律决定的C.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运动
9、的规律决定的30.在产业资本循环中,执行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职能的资本是_(分数:1.00)A.商业资本B.货币资本C.固定资本D.生产资本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1.下列关于剩余价值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00)A.表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B.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C.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D.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32.借贷资本主要来源于闲置的货币资本,包括_(分数:2.00)A.在生产过程中发挥职能的流动资本B.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C.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D.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的折旧费3
10、3.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_(分数:2.00)A.刺激经济发展B.自发配置社会资源C.优胜劣汰,引起贫富分化D.引导市场走向34.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_(分数:2.00)A.体现着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B.实质是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C.包括在商业资本家所经营商品的购买价格与销售价格的差额之中D.体现着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产业工人的关系35.政体要与国体相适应,下列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有_(分数:2.00)A.君主立宪制B.民主集中制C.民主共和制D.总统制36.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_(分数:2.00)A.权力机构B
11、.经营管理机构C.监督机构D.财务机构3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在_(分数:2.00)A.缓解了经济危机频繁的出现B.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与尖锐D.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38.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_(分数:2.00)A.土地的地理位置B.种植农作物的品种的差异C.天气状况D.土地的肥沃程度3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统治进一步加强的表现有_(分数:2.00)A.企业规模扩大,垄断程度提高B.垄断组织和生产经营多样化,混合联合企业大量涌现C.垄断组织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跨国公司迅速增加D.企业兼并速度加快,混合兼并占主导地位
12、40.资本输出的形式有多种,从资本形态来看,可分为_(分数:2.00)A.借贷资本输出B.国家资本输出C.私人资本输出D.生产资本输出四、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五、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41.什么是商品经济?它存在和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分数:6.00)_42.简述资本的本质以及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分数:6.00)_43.简述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分数:6.00)_44.简述商业资本的本质以及商品资本的职能转化为商业资本职能的条件。 (分数:6.00)_45.简述平均利润率及决定其高低的因素。 (分数:6.00)_六、论述题(总题
13、数:2,分数:20.00)46.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节的主要内容。 (分数:10.00)_47.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具体有哪些表现? (分数:10.00)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题模拟 1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下列选项中,属于商品最本质的因素的是_(分数:1.00)A.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C.价值 D.价格解析:考点 商品最本质的因素 解析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因素,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14、。2.下列关于货币本质的描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A.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C.货币是一种支付手段D.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解析:考点 货币的本质 解析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本质是通过货币的职能体现出来的。3.能表明资本的价值构成的是_(分数:1.00)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B.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比例 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解析:考点 资本的价值构成 解析 在价值形态上,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就是资本的价值构成。4.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收益
15、就要使生产商品的_(分数:1.00)A.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价值等于社会价值解析:考点 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解析 商品交换是按照其社会价值进行的。如果某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小于社会价值,但该商品仍能按照其社会价值进行交换,他就可以获得较多盈利。5.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揭示了_(分数:1.00)A.商品的本质属性是价值B.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的抽象劳动 C.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剩余劳动D.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解析:考点 马克思的科
16、学劳动价值论 解析 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就在于揭示了,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是由活劳动实现的,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即活的抽象劳动。6.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指的是_(分数:1.00)A.销售阶段B.购买阶段C.流通阶段D.生产阶段 解析:考点 产业资本循环的生产阶段 解析 产业资本循环依次经历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购买阶段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生产阶段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销售阶段是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和资本的阶段。7.资本主义企业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是_(分数:1.00)A.c+v+m B.v+mC.c+vD.c+m解析:考点 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 解析 资本主义
17、企业所生产的商品价值 W=c+v+m。8.某工厂因煤的价格上涨而增加了资本的垫支,它影响了工厂的_(分数:1.00)A.流动资本B.可变资本C.资本价值构成 D.资本技术构成解析:考点 资本的价值构成 解析 从价值形态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它们的比率叫作资本价值构成。不变资本是指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它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质量的变化。本题中,因为煤的价格上涨而增加的资本的垫支属于不变资本的增加,这必然会影响资本价值构成。9.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_(分数:1.00)A.生产资料私有制和技术革新B.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技术革新C.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D.生产
18、资料公有制和社会分工解析:考点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 解析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10.资本主义社会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源是_(分数:1.00)A.生产相对过剩B.生产与消费的矛盾C.需求减少D.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解析:考点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解析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源,其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11.下列关于股票价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分数:1.00)A.和股票面额完全一致B.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C.和股息成反比,和存款利率成
19、正比D.和股息成正比,和存款利率成反比 解析:考点 股票价格的知识 解析 股票价值不是股票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实际上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股票价格取决于股息和银行存款利息率两个因素,与股息成正比变化,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12.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结果导致_(分数:1.00)A.垄断利润的形成B.平均利润的形成 C.剩余价值的形成D.商品价值的形成解析:考点 平均利润的形成 解析 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结果导致平均利润的形成。1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_(分数:1.00)A.大土地所有者B.金融寡头 C.商业资本家D.产业资
20、本家解析:考点 金融寡头 解析 金融寡头支配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上层建筑,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的主宰者。14.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是为了_(分数:1.00)A.提高平均利润率B.提高垄断利润率C.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D.提高剩余价值率解析:考点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解析 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因而产业资本家从剥削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的目的出发,总是在生产经营中竭力加速其资本的周转速度。15.下面关于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利润率表示的是预付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B.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的利润率C.利
21、润率在量上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 D.利润率在量上总是大于剩余价值率解析:考点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 解析 利润率表示的是预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剩余价值率表示的是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在量上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它掩盖了资本家的剥削程度。16.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通过实行“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_(分数:1.00)A.直接参与中小企业的经营与管理B.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C.通过购买所属公司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D.通过控制一定数量的股票从而层层控制许多企业的经济上的统治方式 解析:考点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实行的“参与制” 解析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
22、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参与制是通过控制一定数量的股票从而层层控制许多企业经济上的统治方式。17.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_(分数:1.00)A.购买阶段 B.销售阶段C.流通阶段D.生产阶段解析:考点 产业资本循环的购买阶段 解析 产业资本的全部循环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与购买阶段相适应的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它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18.一个产业资本家投资 10 万元,资本有机构成 c(不变资本):v(可变资本)为 4:1,m“(剩余价值率)=100%,一年可周转 2 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分别是_
23、(分数:1.00)A.2 万元,200%B.2 万元,100%C.4 万元,200% D.4 万元,100%解析:考点 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 解析 根据资本有机构成 c(不变资本):v(可变资本)=4:1,而投资 10 万元可计算出:c(不变资本)为 8万元,v(可变资本)为 2 万元;根据 M(年剩余价值量)=m“(剩余价值率)v(可变资本数量)n(可变资本周转次数),可计算出 M 为 4 万元;根据 M“(年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率)n(可变资本周转次数),可计算出 M“为 200%。19.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在量上的关系是_(分数:1.00)A.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B.利息率与
24、平均利润率按相反方向变化C.利息率高于平均利润率D.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 解析:考点 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的关系 解析 利息率有一定的界限,它的高低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响: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其中,利息率的高低界限:低于平均利润率而高于零。因为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所以在其他条件既定时,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在相同方向上发生变化。20.如果 20 万元借贷资本一年能获得 8000 元利息,那么利息率为_(分数:1.00)A.4% B.40%C.2.5%D.25%解析:考点 利息率 解析 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即利息率=一定时期的利息量
25、/借贷资本的总量。题中利息率为 800020000100%=4%。21.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_(分数:1.00)A.垄断资本主义和非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B.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阶段C.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D.国内竞争和国际竞争两个阶段解析:考点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解析 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22.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总任务是_(分数:1.00)A.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B.保证金融寡头的利益C.促进经济的发展,保证经济稳定D.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解析:考点 资本
26、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总任务 解析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总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2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国家_(分数:1.00)A.掌握所有私人垄断资本的资本主义B.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C.掌握全部社会垄断资本的资本主义D.直接投资建立和管理的垄断资本主义解析:考点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解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24.负责股份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是_(分数:1.00)A.独立董事B.总经理 C.监事会D.股东会解析:考点 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 解析 股份公司由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组织,股东会是其最高权力机构;董事
27、会是其经营决策机构,总经理负责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监事会是其监督机构。25.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和手段中最主要的是_(分数:1.00)A.间接调节与控制 B.直接调节与控制介入C.法律手段调控D.行政手段调控解析:考点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最主要的调控方式 解析 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方式。26.银行的作用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发生了新变化,即银行_(分数:1.00)A.不仅是信用中介,而且是支付和结算中介B.直接控制工业生产C.由普通中介人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 D.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解析:考点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
28、段银行作用的变化 解析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的银行资本由普通的借贷关系中介人变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万能的垄断者。27.银行利润由_构成。(分数:1.00)A.银行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B.银行资本带来的收入C.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 D.银行借出资本带来的收入解析:考点 银行利润的构成 解析 银行向外贷款所收取的贷款利息,大于吸收存款所支付的存款利息,两者的差额再减去经营银行的业务费用,就形成银行利润。28.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的关系是_(分数:1.00)A.按同比例变化B.无直接联系C.成正比例关系 D.成反比例关系解析:考点 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的关系 解析 资本的周转速度与资本的周
29、转次数成正比。29.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是由_(分数:1.00)A.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B.价值规律决定的C.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运动的规律决定的 解析:考点 资本主义制度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的决定因素 解析 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30.在产业资本循环中,执行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职能的资本是_(分数:1.00)A.商业资本 B.货币资本C.固定资本D.生产资本解析:考点 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职能的资本 解析 商业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销售,使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得到实现。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
30、10,分数:20.00)31.下列关于剩余价值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00)A.表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 B.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 C.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D.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解析:考点 剩余价值规律 解析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因为:它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总之,它深刻表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趋势。32.借贷资本主要来源于闲置的货
31、币资本,包括_(分数:2.00)A.在生产过程中发挥职能的流动资本B.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 C.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 D.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的折旧费 解析:考点 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 解析 职能资本家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是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它包括: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33.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_(分数:2.00)A.刺激经济发展 B.自发配置社会资源 C.优胜劣汰,引起贫富分化 D.引导市场走向解析:考点 价值规律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解析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在以私有制为基础
32、的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自发配置社会资源;刺激生产发展;优胜劣汰,引起贫富分化。34.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_(分数:2.00)A.体现着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B.实质是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C.包括在商业资本家所经营商品的购买价格与销售价格的差额之中 D.体现着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产业工人的关系 解析:考点 资本主义商业利润 解析 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的具体途径是商品的销售价格高于商品的购买价格。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的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35.政体要与国体相适应,下列属于资本主义国
33、家政体的有_(分数:2.00)A.君主立宪制 B.民主集中制C.民主共和制 D.总统制解析:考点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 解析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的政体,总统制是民主共和制的一种形式。36.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_(分数:2.00)A.权力机构 B.经营管理机构 C.监督机构 D.财务机构解析:考点 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 解析 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权力机构、经营管理机构、监督机构。3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在_(分数:2.00)A.缓解了经济危机频繁的出现 B.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解决了垄断资
34、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与尖锐D.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解析:考点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解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到底仍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它的出现,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但它们大大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38.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_(分数:2.00)A.土地的地理位置 B.种植农作物的品种的差异C.天气状况D.土地的肥沃程度 解析:考点 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 解析 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的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3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统治进一步加强的表现有_(分数:2.00)A.企业规模扩大,垄断程度提高 B.垄断组织和生产经营多样化,混
35、合联合企业大量涌现 C.垄断组织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跨国公司迅速增加 D.企业兼并速度加快,混合兼并占主导地位 解析: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统治进一步加强的表现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统治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企业兼并速度加快,混合兼并占主导地位;企业规模扩大,垄断程度提高;垄断组织的生产经营多样化,混合联合企业大量涌现;垄断组织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跨国公司迅速增加。40.资本输出的形式有多种,从资本形态来看,可分为_(分数:2.00)A.借贷资本输出 B.国家资本输出C.私人资本输出D.生产资本输出 解析:考点 资本输出的形式 解析 资本输出的形式有多种,从资本形态上来看分为借贷资本
36、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从主体来看分为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四、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五、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41.什么是商品经济?它存在和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它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商品经济存在和产生的条件: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它是商品经济存在和产生的一般条件和基础;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它是商品经济存在和产生的决定性条件。考点 商品经济及其产生的条件42.简述资本的本质以及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分数:6.00)_正确答案:
37、()解析:(1)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2)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有两种形式,生产资料形式和劳动力形式。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它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考点 资本的认识43.简述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生产价格是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之和,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2)生产价格与价值之间虽然
38、存在着差别,但并不意味着生产价格脱离了价值。实际上,生产价格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这是因为:生产价格是在价值基础上形成的;从全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是完全相等的,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也是相等的;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价值的变动所引起的。所以,我们说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考点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44.简述商业资本的本质以及商品资本的职能转化为商业资本职能的条件。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商业资本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流通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职能资本。它的实质是从产业资本的商品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化的职能资本形式。 (2)商品资本
39、的职能转化为商业资本职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在产业资本家和商人之间形成特殊的分工,商品的销售成为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商人的独立业务,不再由产业资本家兼任;第二,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投资,商人必须预付一定数量的货币资本去购买产业资本家的商品,然后通过商品的销售,收回投资并取得商业利润。 考点 商业资本的本质以及商品资本的职能转化为商业资本职能的条件45.简述平均利润率及决定其高低的因素。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即平均利润率=社会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 (2)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
40、素:各个生产部门利润率水平的高低;社会总资本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投入各生产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考点 平均利润率六、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6.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节的主要内容。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目标主要包括保持经济的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增长,保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国内收支的大体平衡等。 (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一是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二是对国民经
41、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通过经济政策的制定、经济杠杆的运用以及计划的指导,间接引导私人资本按垄断资本主义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后一种方式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控制的主要方式。 (4)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个别情况下还可能用某种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直接干预。 (5)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管理、调节和控制的对象,既包括各个微观经济主体,也包括作为整体的国民经济宏观全局。 (6)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实现的。 考点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的管理与调节47.为什么会出现经
42、济全球化的趋势?具体有哪些表现?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原因:新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度增加。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集中表现如下。生产的全球化。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不断加强,并由按照部门实行专业化分工发展到按工艺和生产阶段实行专业化分工。贸易全球化。国际的产业转移,现代高效率大批量生产、对他国产品需求的增加,新的更便捷更灵活的贸易方式,以及国际协调对贸易限制的减少。资本的全球化。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意味着资本国际化开始出现,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在国际的流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形成了资本全球化的趋势。 考点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