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发展(一)及答案解析(总分:62.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12.50)1.中共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性的会议是_ A.瓦窑堡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分数:0.50)A.B.C.D.2.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_ A.党的基本路线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改革开放 D.解放思想(分数:0.50)A.B.C.D.3.毛泽东系统阐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在_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 D.解
2、放战争时期(分数:0.50)A.B.C.D.4.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_ A.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C.和谐社会的蓬勃发展 D.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分数:0.50)A.B.C.D.5.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主题是_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探索与前进 D.团结与奋斗(分数:0.50)A.B.C.D.6.党的十七大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_ A.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C.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旗帜(分数:0.50)A.B.C.D.7.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
3、理论形成的_ A.理论依据 B.历史根据 C.现实依据 D.实践基础(分数:0.50)A.B.C.D.8.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_ A.理论基础 B.时代背景 C.历史根据 D.现实依据(分数:0.50)A.B.C.D.9.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_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科技与创新 D.交流与融合(分数:0.50)A.B.C.D.10.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的领导人是_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分数:0.50)A.B.C.D.1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_ A.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B.以人为本 C.实
4、现人的全面发展 D.实现可持续发展(分数:0.50)A.B.C.D.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_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B.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C.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 D.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分数:0.50)A.B.C.D.13.毛泽东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是毛泽东思想的_ A.开始萌芽 B.初步形成 C.走向成熟 D.继续发展(分数:0.50)A.B.C.D.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_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5、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分数:0.50)A.B.C.D.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_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B.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C.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 D.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分数:0.50)A.B.C.D.16.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全面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会议是党的_ A.十一大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分数:0.50)A.B.C.D.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6、 _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坚持了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思想运用到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 C.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高度 D.创新科学发展观道路,实现了持续稳定和谐的发展(分数:0.50)A.B.C.D.18.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_ A.世界和中国政局变化的 20世纪上半叶,战争与革命是时代的主题 B.反帝反封建的中国,革命和独立成为中国社会的主题 C.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自由的新中国成为人民的期盼 D.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按劳分配成为全国人民的普遍共识(分数:0.50)A.B.C.D.1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
7、体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理论成果是_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分数:0.50)A.B.C.D.20.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_ A.根本依据 B.现实基础 C.时代背景 D.重要借鉴(分数:0.50)A.B.C.D.21.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_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独立自主 D.群众路线(分数:0.50)A.B.C.D.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_ A.社会发展 B.社会和谐 C.民主政治 D.公平正义(分数:0.50)A.B.C.D.23.党的十七大通过的_将科学发展
8、观确立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行动的指南。 A.中国共产党章程 B.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论十大关系 D.否定本本主义(分数:0.50)A.B.C.D.24.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_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艰苦奋斗(分数:0.50)A.B.C.D.25.下列不属于 2002年 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的是_ A.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B.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C.基础在坚持立党为公 D.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分数:0.5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26.中国特
9、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_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分数:1.00)A.B.C.D.27.毛泽东在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方面提出过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以下属于这些思想的有_ A.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思想 B.关于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 C.关于知识分子必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树立又红又专的思想 D.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分数:1.00)A.B.C.D.28.年党的十三大主要功绩有_ A.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全面阐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C.制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
10、展战略 D.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分数:1.00)A.B.C.D.29.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是_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历史贡献 D.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分数:1.00)A.B.C.D.30.社会主义的本质是_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分数:1.00)A.B.C.D.3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在于它_ A.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B.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C.体
11、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 D.不断地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分数:1.00)A.B.C.D.32.2002年 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_ A.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B.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C.基础在坚持立党为公 D.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分数:1.00)A.B.C.D.33.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是_ A.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C.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分数:1.00)A.B.C.D
12、.34.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有_ A.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分数:1.00)A.B.C.D.3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下列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说法正确的有_ A.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B.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C.要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D.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分数:1.00)A.B.C.D.三、B简答题/B(总题数
13、:7,分数:35.00)36.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分数:5.00)_37.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分数:5.00)_38.简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分数:5.00)_39.简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分数:5.00)_40.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分数:5.00)_41.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数:5.00)_42.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分数:5.00)_四、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5.00)43.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 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175元。增长 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153
14、元,增长 8.5%。城乡居民收入比为 3.3:1。而目前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比为 1.52:1。另外,在农村,不仅社保、医保普及面小、福利低,而且长期在城市从事建设和服务业的农民工也是同工而得不到同等的社保和医保。截至 2009年第二季度末,全国农村外出务工者达 1.51亿人,其中参加养老保险者占 15.88%,参加医疗保险者占 27.5%,参加失业保险者占 10.1%,参加工伤保险者也仅占 33.5%。按三人之家计算,1.5 亿农民工涉及到 4.5亿人的负担。由于大多数农民收入低,加上缺少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消费能力被极度压抑。材料二 中国的土地面积为 960万平方公里,东部地区为
15、102万平方公里,占全部国土面积 10.7%,西部地区为 663万平方公里,占 69.1%;西部地区在资源方面,草原资源占全国 94%以上,森林资源占 51%煤炭资源占 50%;各种有色金属矿藏量占 90%;而东部上述资源奇缺,占全国的 38%左右。应当说,西部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上,有相当的优越性。 请根据以上材料,阐释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分数:5.00)_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发展(一)答案解析(总分:62.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12.50)1.中共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性的会议是_ A.瓦窑堡会
16、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分数:0.50)A.B. C.D.解析:解析 1935 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上成熟,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2.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_ A.党的基本路线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改革开放 D.解放思想(分数:0.50)A. B.C.D.解析:解析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3.毛泽东系统阐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在_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
17、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分数:0.50)A.B.C. D.解析:解析 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全面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政策和策略,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4.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_ A.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C.和谐社会的蓬勃发展 D.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分数:0.50)A.B. C.D.解析:解析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5.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主题是_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探索与前进 D.团结与奋斗(分数
18、:0.50)A. B.C.D.解析:解析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世界和中国政局变化的 20世纪上半叶,战争与革命是时代主题。6.党的十七大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_ A.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C.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旗帜(分数:0.50)A.B. C.D.解析:解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7.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_ A.理论依据 B.历史根据 C.现实依据 D.实践基础(分数:0.50)A.B.C. D.解析
19、:解析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8.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_ A.理论基础 B.时代背景 C.历史根据 D.现实依据(分数:0.50)A.B.C. D.解析:解析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总结,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9.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_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科技与创新 D.交流与融合(分数:0.50)A.B. C.D.解析:解析 邓小平果断地提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科学论断。10.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的领导人是_ A.毛泽东 B.邓小平 C.
20、江泽民 D.胡锦涛(分数:0.50)A.B.C.D. 解析:解析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1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_ A.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B.以人为本 C.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D.实现可持续发展(分数:0.50)A.B. C.D.解析:解析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_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B.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C.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 D.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分数:0.50)A.B.C. D.解析:解析 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
21、成的现实依据。13.毛泽东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是毛泽东思想的_ A.开始萌芽 B.初步形成 C.走向成熟 D.继续发展(分数:0.50)A.B.C.D. 解析:解析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系统地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和政策,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提出了进行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进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继续发展。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_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2、 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分数:0.50)A.B.C.D. 解析:解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_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B.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C.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 D.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分数:0.50)A. B.C.D.解析: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23、。16.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全面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会议是党的_ A.十一大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分数:0.50)A.B.C. D.解析:解析 1987 年党的十三大,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全面阐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等。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_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坚持了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思想运用到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 C.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把马克思
24、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高度 D.创新科学发展观道路,实现了持续稳定和谐的发展(分数:0.50)A. B.C.D.解析: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18.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_ A.世界和中国政局变化的 20世纪上半叶,战争与革命是时代的主题 B.反帝反封建的中国,革命和独立成为中国社会的主题 C.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自由的新中国成为人民的期盼 D.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按劳分配成为全国人民的普遍共识(分数:0.50)A.
25、B.C.D.解析:解析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世界和中国政局变化的 20世纪上半叶,战争与革命是时代主题。1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理论成果是_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分数:0.50)A. B.C.D.解析:解析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20.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_ A.根本依据 B.现实基础 C.时代背景 D.重要借鉴(分数:0.50)A.B. C.D.解析:解析 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
26、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21.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_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独立自主 D.群众路线(分数:0.50)A.B. C.D.解析:解析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_ A.社会发展 B.社会和谐 C.民主政治 D.公平正义(分数:0.50)A.B. C.D.解析:解析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23.党的十七大通过的_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行动的指南。 A.中国共产党章程 B.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论十大关系 D.否定本本主
27、义(分数:0.50)A. B.C.D.解析:解析 党的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行动的指南。24.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_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艰苦奋斗(分数:0.50)A. B.C.D.解析:解析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25.下列不属于 2002年 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的是_ A.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B.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C.基础在坚持立党为公 D.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分数:0.50)A.B.C. D.解析:解析 贯彻“三个代表”重
28、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_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分数:1.00)A.B. C. D. 解析: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但它是关于中国革命的建设的,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内容,所以不能选。27.毛泽东在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方面提出过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
29、以下属于这些思想的有_ A.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思想 B.关于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 C.关于知识分子必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树立又红又专的思想 D.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分数:1.00)A. B. C. D. 解析:解析 毛泽东十分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在思想和文化工作方面提出过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这些思想包括: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思想;关于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关于知识分子必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树立又红又专的思想;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等,至今仍有重要意义。28.年党的十三大主要功绩有_ A.比较系统地
30、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全面阐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C.制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D.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分数:1.00)A. B. C. D.解析:解析 1987 年党的十三大,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全面阐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等,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29.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是_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历史贡献 D.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分数:1.
31、00)A. B. C.D. 解析:解析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30.社会主义的本质是_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分数:1.00)A. B. C. D. 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在于它_ A.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B.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C.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32、态度和优良学风 D.不断地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分数:1.00)A. B. C. D. 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指引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地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32.2002年 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_ A.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B.核
33、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C.基础在坚持立党为公 D.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分数:1.00)A. B. C.D. 解析:解析 2002 年 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33.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是_ A.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C.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分数:1.00)A. B. C. D. 解析:解析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
34、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2)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34.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有_ A.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分数:1.00)A.B. C. D. 解析: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
35、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下列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说法正确的有_ A.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B.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C.要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D.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分数:1.00)A. B. C. D. 解析:解析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
36、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三、B简答题/B(总题数:7,分数:35.00)36.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分数:5.00)_正确答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37、、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解析:37.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它贯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主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
38、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解析:38.简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分数:5.00)_正确答案:(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1)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2)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继续深化改革开放。(4)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解析:39.简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分数:5.00)_正确答案:(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3)是中国共产党
39、集体智慧的结晶。)解析:40.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分数:5.00)_正确答案:(1)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3)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解析:41.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数:5.00)_正确答案:(1)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改革开
40、放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3)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队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就要求党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自身的建设。)解析:42.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分数:5.00)_正确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4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解析:四、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5.00)43.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 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175元。增长 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153元,增长 8.5%。城乡居民收入比为 3.3:1。而目前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比为 1.52:1。另外,在农村,不仅社保、医保普及面小、福利低,而且长期在城市从事建设和服务业的农民工也是同工而得不到同等的社保和医保。截至 2009年第二季度末,全国农村外出务工者达 1.51亿人,其中参加养老保险者占 15.88%,参加医疗保险者占 27.5%,参加失业保险者占 10.1%,参加工伤保险者也仅占 33.5%。按三人之家计算,1.5 亿农民工涉及到 4.5亿人的负担。由于大多数农民收入低,加上缺少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消费能力被极度压抑。材料二 中国的土地面积为 960万平方公里,东部地区为102万平方公里,占全部国土面积 10.7%,西部地区为 663万平方公里,占 69.1%;西部地区在资源方面,草原资源占全国 94%以上,森林资源占 51%煤炭资源占 50%;各种有色金属矿藏量占 90%;而东部上述资源奇缺,占全国的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