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领导科学自考-2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5,分数:100.00)1.王充论衡累害篇中说:“人才高下,不能钧同。”这里的人才是指_ A.相貌 B.财富 C.有才能的人 D.名望(分数:1.00)A.B.C.D.2.领导活动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领导选才用人的_ A.封闭性 B.主观性 C.情感性 D.正确性(分数:1.00)A.B.C.D.3.“马超纵骑持枪而出,狮盔兽带,银甲白袍,一来结束非凡,二来人才出众”,这里的人才是指_ A.相貌 B.才能 C.财富 D.声望(分数:1.00)A.B.C.D.4.工程师、社会活动家等属于_ A
2、.实践型人才 B.组织型人才 C.理论型人才 D.发现型人才(分数:1.00)A.B.C.D.5.依据人才自身素质的不同,可以将人才分为_ A.发现型人才和再现型人才 B.理论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 C.组织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 D.战略型人才和战术型人才(分数:1.00)A.B.C.D.6.那些善于发现尚未认识的规律、提出新观点、想出新办法、作出新发明的人才,是指_ A.实践型人才 B.组织型人才 C.理论型人才 D.发现型人才(分数:1.00)A.B.C.D.7.发现型人才的思维活动的主要形式是_ A.形象思维 B.理性思维 C.抽象思维 D.逻辑思维(分数:1.00)A.B.C.D.8.现代人
3、才最基本的特征是_ A.参与性 B.创造性 C.挑战性 D.交往性(分数:1.00)A.B.C.D.9.判断人才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是_ A.看他是否具有渊博的学识 B.看他是否具有非凡的才能 C.看他的创造性劳动是否是推动历史进步的 D.看他是否有较高的学历(分数:1.00)A.B.C.D.10.依据人才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可以将人才分为_ A.理论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 B.发现型人才和再现型人才 C.组织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 D.战略型人才和战术型人才(分数:1.00)A.B.C.D.11.现代社会的人才总是处于某一具体的社会环境之中,这表明人才具有_ A.创造性 B.历史进步性 C.社会性 D
4、.专业性(分数:2.00)A.B.C.D.12.文学家、艺术家等属于_ A.再现型人才 B.组织型人才 C.理论型人才 D.发现型人才(分数:2.00)A.B.C.D.13.依据人才在社会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可将人才分为_ A.发现型人才和再现型人才 B.理论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 C.组织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 D.战略型人才和战术型人才(分数:2.00)A.B.C.D.14.秘书、医生、工程师等属于_ A.操作型人才 B.组织型人才 C.理论型人才 D.发现型人才(分数:2.00)A.B.C.D.15.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前提条件是干部的_ A.革命化 B.现代化 C.社会化 D.理论化
5、(分数:2.00)A.B.C.D.16.政党领袖、学校校长、医院院长等属于_ A.组织型人才 B.操作型人才 C.理论型人才 D.发现型人才(分数:2.00)A.B.C.D.17.在资产阶级看来,人才的最高道德标准应该是_ A.三纲五常 B.人身依附 C.德才兼备 D.尊重人权和个人奋斗(分数:2.00)A.B.C.D.18.再现型人才的思维活动的主要形式是_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辩证思维 D.逻辑思维(分数:2.00)A.B.C.D.19.干部应当年富力强,精力充沛,能担任繁重的工作,这是指干部的_ A.革命化 B.年轻化 C.知识化 D.专业化(分数:2.00)A.B.C.D.
6、20.干部必须具有本行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是指干部的_ A.革命化 B.年轻化 C.知识化 D.专业化(分数:2.00)A.B.C.D.21.中国共产党历来主张的人才路线是_ A.干部路线 B.人事路线 C.革命路线 D.发展路线(分数:2.00)A.B.C.D.22.领导选才用人的核心问题是_ A.人才的学历问题 B.选才用人的机制问题 C.人才的标准问题 D.选才用人的原则问题(分数:2.00)A.B.C.D.23.领导干部的知识化,就是要求_ A.具有一定的思想觉悟 B.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 C.掌握一定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D.掌握较强的人际关系技巧(分数:2.00)A.B.C.D.2
7、4.领导干部既应该是“通才”,又应该是“专才”,体现了干部的_ A.革命化 B.年轻化 C.知识化 D.专业化(分数:2.00)A.B.C.D.25.有关党的干部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大是大非问题是_ A.人才的专业问题 B.人才的标准问题 C.人才的培养问题 D.人才的阶级问题(分数:2.00)A.B.C.D.26.当今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_ A.政治 B.人才 C.思想 D.能力(分数:2.00)A.B.C.D.27.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_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劳动人民 D.领导者(分数:2.00)A.B.C.D.28.“要善于选用人员,量才授予职责。
8、要发现专家,培养专家,重用专家,提高各种专家的政治地位和物质待遇。”说这句话的是_ A.江泽民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朱镕基(分数:2.00)A.B.C.D.29.下列属于实践型的人才的是_ A.钱伟长 B.王铁人 C.李四光 D.钱学森(分数:2.00)A.B.C.D.30.领导者考察识别人才的基本准则,又可称为知人识人原则的是_ A.人才选拔原则 B.整体效能原则 C.职能相称原则 D.用养结合原则(分数:2.00)A.B.C.D.31.领导者在考察识别人才时必须坚持_ A.抽象的、宏观的、现实的观点 B.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 C.长期的、直接的、具体的观点 D.综合的、微观的
9、、有用的观点(分数:2.00)A.B.C.D.32.选举制的最大优点是_ A.能考察被选人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水平 B.能考察被选人的实践经历和经验 C.能体现选拔人才的民主性和法制性 D.能符合被选人的兴趣和爱好(分数:2.00)A.B.C.D.33.对重要领导人的选拔应采用_ A.考选制 B.选举制 C.荐选制 D.聘任制(分数:2.00)A.B.C.D.34.我国目前实行的考选制萌芽于_ A.举孝廉 B.九品中正制 C.军功制 D.科举制(分数:2.00)A.B.C.D.35.李源潮认为:“_是干部群众认为近年来最有成效的选人、用人改革措施。” A.群众推荐制 B.自荐制 C.公开选拔、竞争
10、上岗 D.干部推荐制(分数:2.00)A.B.C.D.36.领导者合理地任用和管理人才的过程是指_ A.人才选拔 B.人才分配 C.人才使用 D.人才录用(分数:2.00)A.B.C.D.37.量才用人、职能相称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_ A.在工作中尽量避免乱点“鸳鸯谱” B.充分信任自己的下属 C.根据人才能力的大小,给予适当的职位 D.要容人之长,敢于用那些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分数:2.00)A.B.C.D.38.荐选制的主要优点是_ A.人才选拔的范围不受限制 B.人才选拔具备硬性的客观标准 C.人才选拔实现程序化和法制化 D.能有机结合人才推荐者和人才选拔者的主观能动性(分数:2.00)A
11、.B.C.D.39.三国时期,马谡曾给诸葛亮出过许多好主意,于是诸葛亮命其挂帅镇守街亭,结果以大败告终,这说明领导者用人必须_ A.引入公开竞争机制 B.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才 C.不因其长而忽视其短 D.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分数:2.00)A.B.C.D.40.“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理在用人原则上指的是_ A.量才用人、职能相称原则 B.扬长避短、各尽所能原则 C.合理搭配、整体效能原则 D.五湖四海、宽以容才原则(分数:2.00)A.B.C.D.41.领导者用人不疑的关键在于_ A.领导者无条件地充分信任下属 B.领导者信任下属,获得下属的信任 C.下属无条件地充分信任领导者 D.领导者正确
12、运用“疑”和“用”的手段(分数:2.00)A.B.C.D.42.“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是指使用人才应遵循_ A.合理流动、适才适用的原则 B.合理搭配、整体效能的原则 C.重视培养、用养结合的原则 D.量才用人、职能相称的原则(分数:2.00)A.B.C.D.43.依照法律程序,通过群众或群众代表投票表决选拔人才并加以任用的制度的优点是_ A.有利于消除“铁饭碗”的弊端 B.有利于选拔基于层人才 C.权力集中,责任明确,任命程序简单明了 D.民主性强,能较好地反映群众的意愿(分数:2.00)A.B.C.D.44.任免制度是_的总称。 A.任职制度和免职制度 B.委任制和聘任制 C.委任制和职务
13、升降制 D.职务升降制和辞退制(分数:2.00)A.B.C.D.45.用人单位运用合同的形式对通过考试考核招聘的人才予以任用的一种制度是_ A.选任制 B.世袭制 C.聘任制 D.委任制(分数:2.00)A.B.C.D.46.对人才实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定期交流的一项制度是_ A.奖惩制度 B.交流制度 C.回避制度 D.考核制度(分数:2.00)A.B.C.D.47.对有突出成绩或特殊贡献的人才给予物质利益或荣誉,以资鼓励,并对犯有错误的人给予必要的惩处以示教育或训诫的一种制度是_ A.奖惩制度 B.交流制度 C.回避制度 D.考核制度(分数:2.00)A.B.C.D.48.奖励的基本原则是_
14、A.以物质奖励为主,精神奖励为辅 B.以金钱刺激为主 C.以精神奖励为主,并把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结合起来 D.只强调精神奖励,不应谈物质奖励(分数:2.00)A.B.C.D.49.对人才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_ A.德和绩 B.能和廉 C.勤和德 D.绩和廉(分数:2.00)A.B.C.D.50.如果领导者与其近亲或直系亲属在同一单位且具有从属关系或有监督关系,则应实行的人才使用制度是_ A.任免制度 B.奖惩制度 C.交流制度 D.回避制度(分数:2.00)A.B.C.D.51.领导者或领导机关在使用人才的过程中对人才予以晋升职务或降低职务的过程称为_
15、A.辞职辞退 B.职务升降 C.离退休 D.考核(分数:2.00)A.B.C.D.52.与任期制度相对称的制度是_ A.考核制 B.交流制 C.终身制 D.离退休制(分数:2.00)A.B.C.D.53.担任一定职务的人才或工作人员到了一定年龄并服务一定年限后退职休养的一种制度指_ A.奖惩制度 B.交流制度 C.退休制度 D.考核制度(分数:2.00)A.B.C.D.54.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应实行_ A.辞职辞退制度 B.职务升降制度 C.离退休制度 D.考核制度(分数:2.00)A.B.C.D.55.我国对公务员离职从业作了严格的回避规定:不管公务员由于退休还是其他的
16、原因离开公务员队伍后,领导成员在 3 年内,其他公务员在_年内,不得从事与原来掌管的权力、分管的业务有直接关系的营利活动。 A.1 B.2 C.3 D.4(分数:2.00)A.B.C.D.领导科学自考-2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5,分数:100.00)1.王充论衡累害篇中说:“人才高下,不能钧同。”这里的人才是指_ A.相貌 B.财富 C.有才能的人 D.名望(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才的内涵,属于需要领会的内容,请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此知识点。2.领导活动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领导选才用人
17、的_ A.封闭性 B.主观性 C.情感性 D.正确性(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领导活动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领导选才用人的正确性。3.“马超纵骑持枪而出,狮盔兽带,银甲白袍,一来结束非凡,二来人才出众”,这里的人才是指_ A.相貌 B.才能 C.财富 D.声望(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人才”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在古代含有两层意义,一为相貌,二为才能。在本题的古诗中详细描述了马超外表,所以这里的人才是指相貌。4.工程师、社会活动家等属于_ A.实践型人才 B.组织型人才 C.理论型人才 D.发现型人才(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18、实践型人才是指从事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并在三大实践中作出一定贡献的人,如工程师、社会活动家等。5.依据人才自身素质的不同,可以将人才分为_ A.发现型人才和再现型人才 B.理论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 C.组织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 D.战略型人才和战术型人才(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才的不同分类方法。依据人才自身素质的不同,可以将人才分为发现型人才和再现型人才。6.那些善于发现尚未认识的规律、提出新观点、想出新办法、作出新发明的人才,是指_ A.实践型人才 B.组织型人才 C.理论型人才 D.发现型人才(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依据人才
19、自身素质的不同,可以将人才分为发现型人才和再现型人才,发现型人才是指善于发现尚未认识的规律、提出新观点、想出新办法、作出新发明人才。7.发现型人才的思维活动的主要形式是_ A.形象思维 B.理性思维 C.抽象思维 D.逻辑思维(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才的类型。依据人才自身素质的不同,将人才分为发现型人才和再现型人才。发现型人才的思维活动主要是以理性思维为主要形式。再现型人才的思维活动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8.现代人才最基本的特征是_ A.参与性 B.创造性 C.挑战性 D.交往性(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创造性是现代人
20、才最基本的特征之一。9.判断人才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是_ A.看他是否具有渊博的学识 B.看他是否具有非凡的才能 C.看他的创造性劳动是否是推动历史进步的 D.看他是否有较高的学历(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判断是否为人才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的创造性劳动是否推动历史进步。10.依据人才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可以将人才分为_ A.理论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 B.发现型人才和再现型人才 C.组织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 D.战略型人才和战术型人才(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依据人才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可以将人才分为理论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11.现代社会的人才总是处
21、于某一具体的社会环境之中,这表明人才具有_ A.创造性 B.历史进步性 C.社会性 D.专业性(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人才所从事的创造性劳动无论从性质还是从规模而言都受到当时当地的特定社会条件的限制。所以说人才具有社会性。12.文学家、艺术家等属于_ A.再现型人才 B.组织型人才 C.理论型人才 D.发现型人才(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再现型人才是指善于用形象的手法将一定的理论、观点或社会现实表现出来的人才,如文学家、艺术家等。13.依据人才在社会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可将人才分为_ A.发现型人才和再现型人才 B.理论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 C.组
22、织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 D.战略型人才和战术型人才(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才的不同分类方法,依据在社会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可以将人才分为组织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14.秘书、医生、工程师等属于_ A.操作型人才 B.组织型人才 C.理论型人才 D.发现型人才(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操作型人才是指具有相当业务能力,在某一专业领域学有所长或善于从事某一方面的人才,如秘书、医生、工程师等。15.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前提条件是干部的_ A.革命化 B.现代化 C.社会化 D.理论化(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人才的
23、德才标准包括干部的年轻化、革命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其中,革命化是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前提条件。16.政党领袖、学校校长、医院院长等属于_ A.组织型人才 B.操作型人才 C.理论型人才 D.发现型人才(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组织型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善于动员群众和组织群众的人才,如政党领袖、国务活动家、学校校长、医院院长等。17.在资产阶级看来,人才的最高道德标准应该是_ A.三纲五常 B.人身依附 C.德才兼备 D.尊重人权和个人奋斗(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在资产阶级看来,人才的最高道德标准是尊重人权和个人
24、奋斗,并以个人主义取而代之。18.再现型人才的思维活动的主要形式是_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辩证思维 D.逻辑思维(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发现型人才主要是以理性思维形式出现的,而再现型人才主要是以形象思维的形式出现的。19.干部应当年富力强,精力充沛,能担任繁重的工作,这是指干部的_ A.革命化 B.年轻化 C.知识化 D.专业化(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人才的德才标准包括干部的年轻化、革命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其中,干部的年轻化是指干部应当年富力强,精力充沛,能担任繁重的工作。20.干部必须具有本行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是指干部的_ A
25、.革命化 B.年轻化 C.知识化 D.专业化(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专业化要求干部必须具有本行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这是干部德才标准“四化”之一。21.中国共产党历来主张的人才路线是_ A.干部路线 B.人事路线 C.革命路线 D.发展路线(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中国共产党历来主张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按照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选拔任用道德品质好且有才干的人,这是我国的人才路线。22.领导选才用人的核心问题是_ A.人才的学历问题 B.选才用人的机制问题 C.人才的标准问题 D.选才用人的原则问题(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人才
26、的标准问题是领导选才用人的核心问题。这也是有关党的干部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大是大非问题。23.领导干部的知识化,就是要求_ A.具有一定的思想觉悟 B.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 C.掌握一定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D.掌握较强的人际关系技巧(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领导干部的知识化就是要求干部必须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24.领导干部既应该是“通才”,又应该是“专才”,体现了干部的_ A.革命化 B.年轻化 C.知识化 D.专业化(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专业化要求干部必须具有本行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这是干部德才标准“四化”之一。题干所述即为干部的专
27、业化。25.有关党的干部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大是大非问题是_ A.人才的专业问题 B.人才的标准问题 C.人才的培养问题 D.人才的阶级问题(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才的标准。人才的标准问题是领导选才用人的核心问题。这也是有关党的干部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大是大非问题。26.当今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_ A.政治 B.人才 C.思想 D.能力(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人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带头者和推动者,这体现了人才的重要性。27.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_ A.工人阶级 B.农民
28、阶级 C.劳动人民 D.领导者(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劳动人民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劳动人民的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28.“要善于选用人员,量才授予职责。要发现专家,培养专家,重用专家,提高各种专家的政治地位和物质待遇。”说这句话的是_ A.江泽民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朱镕基(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政权起,就十分重视选才用才。各国的领导人都曾经对人才的选用发表过观点。本题干的几句话是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说过的话。29.下列属于实践型的人才的是_ A.钱伟长 B.王铁人 C.李四光 D
29、.钱学森(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从物质财富的创造看,实践型人才,如王铁人、王崇伦等劳动人民出身的人才,本身就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带头人;发现型、理论型的人才,如李四光、钱学森、钱伟长等科学家,他们的科学发现则对物质财富的创造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30.领导者考察识别人才的基本准则,又可称为知人识人原则的是_ A.人才选拔原则 B.整体效能原则 C.职能相称原则 D.用养结合原则(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人才选拔原则,也可称为知人识人的原则,或称考察识别人才的原则,它是领导者考察识别人才的基本准则,在考察识别人才的过程中,人才选拔原则起着指导领导者行动的作
30、用。31.领导者在考察识别人才时必须坚持_ A.抽象的、宏观的、现实的观点 B.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 C.长期的、直接的、具体的观点 D.综合的、微观的、有用的观点(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所谓人才选拔原则,也可称为考察识别人才的原则或称为知人识人的原则,它是领导者考察识别人才的基本准则,在考察识别人才时,必须坚持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32.选举制的最大优点是_ A.能考察被选人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水平 B.能考察被选人的实践经历和经验 C.能体现选拔人才的民主性和法制性 D.能符合被选人的兴趣和爱好(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选举制较好地体现
31、了选拔人才的民主性和法制性。33.对重要领导人的选拔应采用_ A.考选制 B.选举制 C.荐选制 D.聘任制(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选举制度主要是对重要领导人的选拔采用的。34.我国目前实行的考选制萌芽于_ A.举孝廉 B.九品中正制 C.军功制 D.科举制(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考选制是指通过公开考试根据成绩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萌芽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35.李源潮认为:“_是干部群众认为近年来最有成效的选人、用人改革措施。” A.群众推荐制 B.自荐制 C.公开选拔、竞争上岗 D.干部推荐制(分数:2.00)A.B.C. D.解析:解
32、析 本题考查李源潮关于人才选拔制度的观点,他认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干部群众认为近年来最有成效的选人、用人改革措施。”36.领导者合理地任用和管理人才的过程是指_ A.人才选拔 B.人才分配 C.人才使用 D.人才录用(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人才使用是指领导者合理地任用和管理人才的过程,请考生牢记此知识点。37.量才用人、职能相称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_ A.在工作中尽量避免乱点“鸳鸯谱” B.充分信任自己的下属 C.根据人才能力的大小,给予适当的职位 D.要容人之长,敢于用那些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量才用人、职能相称这一原
33、则的基本要求是根据人才能力的大小,给予适当的职位。38.荐选制的主要优点是_ A.人才选拔的范围不受限制 B.人才选拔具备硬性的客观标准 C.人才选拔实现程序化和法制化 D.能有机结合人才推荐者和人才选拔者的主观能动性(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荐选制的优点是能够把人才推荐者和人才选拔者两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39.三国时期,马谡曾给诸葛亮出过许多好主意,于是诸葛亮命其挂帅镇守街亭,结果以大败告终,这说明领导者用人必须_ A.引入公开竞争机制 B.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才 C.不因其长而忽视其短 D.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领导授
34、权要因事择人,视能授权。马谡给诸葛亮出过许多好主意,有其长处,但未必适合镇守街亭,街亭失守说明领导者用人不能因其长而忽视其短。40.“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理在用人原则上指的是_ A.量才用人、职能相称原则 B.扬长避短、各尽所能原则 C.合理搭配、整体效能原则 D.五湖四海、宽以容才原则(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合理搭配,整体效能的原则是说一个结构合理的人才群体的整体效能,往往大于这个群体中个人所发挥的效能之和。这就是系统论中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理。41.领导者用人不疑的关键在于_ A.领导者无条件地充分信任下属 B.领导者信任下属,获得下属的信任 C.下属无条件
35、地充分信任领导者 D.领导者正确运用“疑”和“用”的手段(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用人不疑的关键在于领导者充分地信任自己的下属,并使下属感觉到领导者对自己的信任。42.“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是指使用人才应遵循_ A.合理流动、适才适用的原则 B.合理搭配、整体效能的原则 C.重视培养、用养结合的原则 D.量才用人、职能相称的原则(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指的是重视培养,用养结合的原则。没有对人才的培养,就谈不上对人才的合理利用。43.依照法律程序,通过群众或群众代表投票表决选拔人才并加以任用的制度的优点是_ A.有利于消除“铁饭
36、碗”的弊端 B.有利于选拔基于层人才 C.权力集中,责任明确,任命程序简单明了 D.民主性强,能较好地反映群众的意愿(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选任制的优点。本题可采用排除法。A 项是聘任制的优点,故排除;B 项说法笼统,不属于选任制的优点,故排除;C 项是委任制的优点,故排除。44.任免制度是_的总称。 A.任职制度和免职制度 B.委任制和聘任制 C.委任制和职务升降制 D.职务升降制和辞退制(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任免制度是任职制度和免职制度的总称。45.用人单位运用合同的形式对通过考试考核招聘的人才予以任用的一种制度是_
37、A.选任制 B.世袭制 C.聘任制 D.委任制(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聘任制是指用人单位运用合同的形式对通过考试考核招聘的人才予以任用的一种制度,是我国在新时期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尝试。46.对人才实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定期交流的一项制度是_ A.奖惩制度 B.交流制度 C.回避制度 D.考核制度(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交流制度是指对人才实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定期交流的一项制度,这种制度有利于避免主要领导人才长期在一地工作,并且可以提高领导者的领导水平。47.对有突出成绩或特殊贡献的人才给予物质利益或荣誉,以资鼓励,并对犯有错误的人给予必要
38、的惩处以示教育或训诫的一种制度是_ A.奖惩制度 B.交流制度 C.回避制度 D.考核制度(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奖惩制度是指对有突出成绩或特殊贡献的人才给予物质利益或荣誉,以资鼓励,并对犯有错误的人给予必要的惩处以示教育或训诫的一种制度。48.奖励的基本原则是_ A.以物质奖励为主,精神奖励为辅 B.以金钱刺激为主 C.以精神奖励为主,并把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结合起来 D.只强调精神奖励,不应谈物质奖励(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奖励的基本原则是以精神奖励为主,并把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结合起来。49.对人才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
39、其中最重要的是_ A.德和绩 B.能和廉 C.勤和德 D.绩和廉(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对人才的考核包含德、能、勤、绩、廉五方面,最重要的是考绩和考廉。50.如果领导者与其近亲或直系亲属在同一单位且具有从属关系或有监督关系,则应实行的人才使用制度是_ A.任免制度 B.奖惩制度 C.交流制度 D.回避制度(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回避制度是指领导者的近亲或直系亲属不得与领导者在同一个单位做有从属关系或有监督关系的工作的一种制度。51.领导者或领导机关在使用人才的过程中对人才予以晋升职务或降低职务的过程称为_ A.辞职辞退 B.职务升降 C.离退休
40、D.考核(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职务升降是指领导者或者领导机关在使用人才的过程中对人才予以晋升职务或降低职务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晋升职务和降低职务两个方面。52.与任期制度相对称的制度是_ A.考核制 B.交流制 C.终身制 D.离退休制(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任期制度是指在领导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中,某些职位的工作人员,在职工作的时间有一定限制,任期届满后其职务、职权、职责自然取消,它是“终身制”的对称。53.担任一定职务的人才或工作人员到了一定年龄并服务一定年限后退职休养的一种制度指_ A.奖惩制度 B.交流制度 C.退休制度 D.考核制度(分数
41、:2.00)A.B.C. D.解析:解析 退休制度是指担任一定职务的人才或工作人员到了一定年龄并服务一定年限后退职休养的一种制度。54.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应实行_ A.辞职辞退制度 B.职务升降制度 C.离退休制度 D.考核制度(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离退休制度的实行可以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保证人才的交替和更新,保证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55.我国对公务员离职从业作了严格的回避规定:不管公务员由于退休还是其他的原因离开公务员队伍后,领导成员在 3 年内,其他公务员在_年内,不得从事与原来掌管的权力、分管的业务有直接关系的营利活动。 A.1 B.2 C.3 D.4(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公务员离职的相关规定,属于需要识记的内容,请考生理解记忆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