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的均衡与失调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3,分数:23.00)1.各国货币流通所追求的目标是_ A.供大于求 B.供小于求 C.失衡 D.均衡(分数:1.00)A.B.C.D.2.被定义为经济社会的总产量的是_ A.市场总需求 B.市场总供给 C.需求总量 D.货币供给量(分数:1.00)A.B.C.D.3.经常转移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_ A.经常账户 B.资本账户 C.金融账户 D.储备资产(分数:1.00)A.B.C.D.4.反映一国居民和非居民间的资产或金融资产转移的是_ A.储备资产账户 B.经常账户 C.
2、资本和金融账户 D.贸易账户(分数:1.00)A.B.C.D.5.资本项目是按_记入借方和贷方的。 A.借贷差额 B.借方总额 C.贷方总额 D.贷方余额(分数:1.00)A.B.C.D.6.直接投资者对在外国投资的企业拥有_的普通股或投票权,从而对该企业的管理拥有有效发言权。 A.5%或 5%以上 B.10%或 10%以上 C.15%或 15%以上 D.20%或 20%以上(分数:1.00)A.B.C.D.7.总差额大于零,表明_ A.国际收支顺差,储备资产减少 B.国际收支逆差,储备资产增加 C.国际收支顺差,储备资产增加 D.国际收支逆差,储备资产减少(分数:1.00)A.B.C.D.8
3、.将通货膨胀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和恶性的通货膨胀是按_标准进行分类的。 A.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B.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 C.通货膨胀期间物价上涨的程度不同 D.物价下跌的程度不同(分数:1.00)A.B.C.D.9.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往往以_为时间单位,以_的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率表示通货膨胀的程度。 A.月度,日度 B.月度,月度 C.季度,季度 D.年度,年度(分数:1.00)A.B.C.D.10.从供给方面解释通货膨胀成因的是_ A.要求拉动说 B.成本推动说 C.结构型通货膨胀理论 D.体制转轨说(分数:1.00)A.B.C.D.11.需求拉动说是从_角度来解释通货膨胀成因的。 A.货币 B
4、.债务 C.供给 D.需求(分数:1.00)A.B.C.D.12.受通货膨胀损害程度最深的人群是_ A.工薪阶层 B.公务员 C.农民 D.退休者和老年人(分数:1.00)A.B.C.D.13.主张经济自由发展的经济学者坚持_观点。 A.非中性论 B.促进论 C.促退论 D.中性论(分数:1.00)A.B.C.D.14.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经济学者坚持_观点。 A.促进论 B.促退论 C.中性论 D.非中性论(分数:1.00)A.B.C.D.15.对一般性的工资或物价进行的是_ A.强制性限制 B.权威性限制 C.以税收为手段的限制 D.以指导性为主的限制(分数:1.00)A.B.C.D.16.
5、政府以税收作为奖励处罚的手段来限制工资物价的增长的是_ A.以指导性为主的限制 B.以税收为手段的限制 C.强制性限制 D.权威性限制(分数:1.00)A.B.C.D.17.由政府颁布法令对工资和物价实行管制,甚至实行暂时冻结的是_ A.权威性限制 B.以指导性为主的限制 C.强制性限制 D.以税收为手段的限制(分数:1.00)A.B.C.D.18.我国的经济运行中,1985 年零售物价总指数涨了_ A.6% B.8.8% C.18.5% D.13.2%(分数:1.00)A.B.C.D.19.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是由经济体制的转轨而引起的理论是_ A.价格改革说 B.结构说 C.体制转轨说 D.
6、人口说(分数:1.00)A.B.C.D.20.认为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用较少,资源的缺乏导致价格上升形成通货膨胀的理论是_ A.结构说 B.人口说 C.体制转轨说 D.价格改革说(分数:1.00)A.B.C.D.21.认为通货紧缩包括价格水平和货币供给量的持续下降的观点是_ A.单要素论 B.双要素论 C.三要素论 D.四要素论(分数:1.00)A.B.C.D.22.判断通货紧缩是否发生的主要标准是_的持续下降。 A.货币供给量 B.物价水平 C.经济增长率 D.通货膨胀率(分数:1.00)A.B.C.D.23.提出用债务通货收缩理论来解释通货紧缩的形成的美国经济学家是_ A.欧文费雪 B
7、.弗里德曼 C.波特尔 D.克鲁格曼(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4,分数:14.00)24.市场总需求由下列哪些需求构成? A.消费需求 B.投资需求 C.政府需求 D.国外需求 E.劳务需求(分数:1.00)A.B.C.D.E.25.下列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和金融账户的项目有_ A.货物 B.经常转移 C.直接投资 D.证券投资 E.储备资产(分数:1.00)A.B.C.D.E.26.下列属于经常转移项目的有_ A.各级政府的无偿转移 B.私人的无偿转移 C.政府与国际组织间定期交纳的费用 D.战争赔款 E.资助性汇款(分数:1.00)A.B.C.D
8、.E.27.私人的无偿转移包括_ A.侨汇 B.遗产继承 C.赡养费 D.资助性汇款 E.退休金(分数:1.00)A.B.C.D.E.28.金融项目的三个明细项目是_ A.间接投资 B.直接投资 C.证券投资 D.其他投资 E.股票投资(分数:1.00)A.B.C.D.E.29.投资捐赠可以以_形式进行资本转移。 A.现金 B.实物 C.转移资产价值 D.结构型通货膨胀 E.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分数:1.00)A.B.C.D.E.30.经常被分析,非常重要的三类国际收支差额是_ A.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 B.商品进出口差额 C.贸易账户差额 D.经常账户差额 E.国际收支总差额(分数:1.00)
9、A.B.C.D.E.31.通常所说的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指_ A.服务 B.消费 C.投资 D.净出口 E.外汇(分数:1.00)A.B.C.D.E.32.下列与支出法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有关的项目有_ A.总投资 B.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最终消费 C.商品和服务的出口 D.商品和服务的进口 E.净出口(分数:1.00)A.B.C.D.E.33.按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可将通货膨胀分为_ A.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隐蔽型通货膨胀 D.公开型通货膨胀 E.结构型通货膨胀(分数:1.00)A.B.C.D.E.34.经济学界在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
10、关系上形成了哪些观点? A.非中性论 B.促进论 C.促退论 D.中性论 E.消极论(分数:1.00)A.B.C.D.E.35.中央银行可以通过下列哪些政策操作来减少货币供给量?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提高利率 C.在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回笼货币 D.降低利率 E.在公开市场上买人证券(分数:1.00)A.B.C.D.E.36.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许多学者提出了下列哪些颇具中国特色的通货膨胀成因说? A.体制转轨说 B.结构说 C.人口说 D.价格改革说 E.政策失误说(分数:1.00)A.B.C.D.E.37.在我国,定义通货紧缩的观点有_ A.单要素论 B.双要素论 C.三要素论 D
11、.四要素论 E.多要素论(分数:1.00)A.B.C.D.E.三、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6,分数:12.00)38.货币失衡(分数:2.00)_39.国际收支(分数:2.00)_40.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数:2.00)_41.贸易账户差额(分数:2.00)_42.经常账户差额(分数:2.00)_43.国际收支总差额(分数:2.00)_四、B简答题/B(总题数:8,分数:32.00)44.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分数:4.00)_45.简述国际收支的特点。(分数:4.00)_46.如何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分数:4.00)_47.简述通货膨胀的度量指标。(分数:4.00)_48.简述治
12、理通货膨胀的措施。(分数:4.00)_49.简述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促进论观点。(分数:4.00)_50.有些经济学者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害无益,具有减少产出的效应,请简述其原因。(分数:4.00)_51.简述通货紧缩被称为经济衰退加速器的原因。(分数:4.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4,分数:19.00)52.试分析货币均衡与市场供求均衡之间的关系。(分数:5.00)_53.试述国际收支差额对货币供求及市场供求的影响。(分数:5.00)_54.试述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数:5.00)_55.试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数次通货膨胀并解释其原因。(分数:4.00)_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的
13、均衡与失调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3,分数:23.00)1.各国货币流通所追求的目标是_ A.供大于求 B.供小于求 C.失衡 D.均衡(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一国的货币流通,通常是一个由均衡到失衡,再调整恢复到均衡的动态调整过程。均衡是各国货币流通追求的目标。2.被定义为经济社会的总产量的是_ A.市场总需求 B.市场总供给 C.需求总量 D.货币供给量(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市场总供给被定义为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总产出),它描述了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3.经常转移
14、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_ A.经常账户 B.资本账户 C.金融账户 D.储备资产(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收支平衡表各账户包含的项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四个项目。4.反映一国居民和非居民间的资产或金融资产转移的是_ A.储备资产账户 B.经常账户 C.资本和金融账户 D.贸易账户(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资本和金融账户包括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两大项,反映一国居民和非居民间的资产或金融资产的转移。5.资本项目是按_记入借方和贷方的。 A.借贷差额 B.借方总额 C.贷方总额 D.贷方余额(分数:1.00)A
15、. B.C.D.解析:解析 同经常项目以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的记录方法不同,资本项目是按净额(即借贷差额)来记入借方和贷方的:债权或资产的净减少,以及负债的净增加,记为贷方项目;资产的净增加,以及负债的净减少,记为借方项目。6.直接投资者对在外国投资的企业拥有_的普通股或投票权,从而对该企业的管理拥有有效发言权。 A.5%或 5%以上 B.10%或 10%以上 C.15%或 15%以上 D.20%或 20%以上(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直接投资是指直接投资者对在外国投资的企业拥有 10%或 10%以上的普通股或投票权,从而对该企业的管理拥有有效发言权。7.总差额大于零,表明
16、_ A.国际收支顺差,储备资产减少 B.国际收支逆差,储备资产增加 C.国际收支顺差,储备资产增加 D.国际收支逆差,储备资产减少(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国际收支总差额是经常账户差额+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净误差与遗漏。总差额是一种使用广泛的指标,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国际收支的顺差或逆差指的就是总差额。总差额是国际收支最后的缺口,该缺口要通过储备资产的增减来进行弥补,即总差额=储备资产增减额。总差额大于零,表明国际收支顺差,储备资产增加;总差额小于零,表明国际收支逆差,储备资产减少。8.将通货膨胀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和恶性的通货膨胀是按_标准进行分类的。 A.通货膨胀产
17、生的原因 B.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 C.通货膨胀期间物价上涨的程度不同 D.物价下跌的程度不同(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按照通货膨胀期间物价上涨的程度不同,可以将通货膨胀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和恶性的通货膨胀。9.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往往以_为时间单位,以_的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率表示通货膨胀的程度。 A.月度,日度 B.月度,月度 C.季度,季度 D.年度,年度(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往往以年度为时间单位,以年度的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率表示通货膨胀的程度。10.从供给方面解释通货膨胀成因的是_ A.要求拉动说 B.成本推动说 C.结构型通货膨胀
18、理论 D.体制转轨说(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成本推动说是从供给方面解释通货膨胀的成因。这种理论认为,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也会引起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11.需求拉动说是从_角度来解释通货膨胀成因的。 A.货币 B.债务 C.供给 D.需求(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需求拉动说是从需求角度解释通货膨胀的成因。该理论认为,之所以发生通货膨胀,是因为各国政府采用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了社会总需求。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就形成了膨胀性缺口,牵动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12.受通货膨胀损害程度最深的人群是_
19、 A.工薪阶层 B.公务员 C.农民 D.退休者和老年人(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受通货膨胀损害程度最深的是退休者和老年人。因为他们除了私人养老金或社会保险机构提供的老年社会保险补贴外,没有其他可随物价上涨而增加的收入来源。13.主张经济自由发展的经济学者坚持_观点。 A.非中性论 B.促进论 C.促退论 D.中性论(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大多数主张经济自由发展的经济学者坚持促退论的这种观点。14.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经济学者坚持_观点。 A.促进论 B.促退论 C.中性论 D.非中性论(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主张政府干预经济
20、的经济学者大都持有促进论的这种观点。15.对一般性的工资或物价进行的是_ A.强制性限制 B.权威性限制 C.以税收为手段的限制 D.以指导性为主的限制(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以指导性为主的限制分两种情况:(1)对特定的工资或物价进行“权威性劝说”或施加政府压力,迫使工会和雇主协会让步;(2)对一般性的工资或物价,由政府根据生产率平均增长幅度确定工资和物价增长标准作为工会和雇主协会双方协商的指导线,要求他们自觉遵守政府规定的工资物价增长标准。16.政府以税收作为奖励处罚的手段来限制工资物价的增长的是_ A.以指导性为主的限制 B.以税收为手段的限制 C.强制性限制 D.
21、权威性限制(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政府以税收作为奖励和处罚的手段来限制工资物价的增长。如果增长率保持在政府的规定幅度内,政府就以减少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为奖励;如果超过政府规定的界限,就以增加税收作为惩罚。17.由政府颁布法令对工资和物价实行管制,甚至实行暂时冻结的是_ A.权威性限制 B.以指导性为主的限制 C.强制性限制 D.以税收为手段的限制(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强制性限制即由政府颁布法令对工资和物价实行管理,甚至实行暂时的冻结。18.我国的经济运行中,1985 年零售物价总指数涨了_ A.6% B.8.8% C.18.5% D.13.
22、2%(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运行中出现了数次幅度较大的物价波动:以零售物价总指数表示,1980 年上涨 6%,1985 年上涨 8.8%。19.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是由经济体制的转轨而引起的理论是_ A.价格改革说 B.结构说 C.体制转轨说 D.人口说(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体制转轨说”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是由于经济体制的转轨而引起的。20.认为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用较少,资源的缺乏导致价格上升形成通货膨胀的理论是_ A.结构说 B.人口说 C.体制转轨说 D.价格改革说(分数:1.00)A.B. C.D.
23、解析:解析 “人口说”理论认为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用较少,尤以土地资源更为稀缺,资源的缺乏导致价格上升形成通货膨胀。21.认为通货紧缩包括价格水平和货币供给量的持续下降的观点是_ A.单要素论 B.双要素论 C.三要素论 D.四要素论(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双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包括价格水平和货币供给量的持续下降。22.判断通货紧缩是否发生的主要标准是_的持续下降。 A.货币供给量 B.物价水平 C.经济增长率 D.通货膨胀率(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多数学者认为,通货紧缩作为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一种经济现象,应该表述为由于货币供给不足而引起货币升
24、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货币现象。由此,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是判断通货紧缩是否发生的主要标准。23.提出用债务通货收缩理论来解释通货紧缩的形成的美国经济学家是_ A.欧文费雪 B.弗里德曼 C.波特尔 D.克鲁格曼(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 1933 年在其论文大萧条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中用债务通货收缩理论来解释通货紧缩的形成。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4,分数:14.00)24.市场总需求由下列哪些需求构成? A.消费需求 B.投资需求 C.政府需求 D.国外需求 E.劳务需求(分数:1.00)A. B. C. D. E.解析:解析 在宏观经济学课
25、程中,市场总需求被定义为经济社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25.下列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和金融账户的项目有_ A.货物 B.经常转移 C.直接投资 D.证券投资 E.储备资产(分数:1.00)A.B.C. D. E.解析:解析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包括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两大项。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是金融项目的三个明细项目。26.下列属于经常转移项目的有_ A.各级政府的无偿转移 B.私人的无偿转移 C.政府与国际组织间定期交纳的费用 D.战争赔款 E.资助性汇款(分数:1.00)A. B. C. D. E
26、. 解析:解析 经常转移指商品、劳务或金融资产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转移后,并未得到补偿与回报,因而也被称为无偿转移或单方面转移。经常转移包括所有非资产转移项目:各级政府的无偿转移,如战争赔款,政府间的经济援助、军事援助以及捐赠等;政府与国际组织间定期交纳的费用,以及国际组织作为一项政策向各国政府定期提供的转移;私人的无偿转移,如侨汇、捐赠、遗产继承、赡养费、资助性汇款、退休金等。27.私人的无偿转移包括_ A.侨汇 B.遗产继承 C.赡养费 D.资助性汇款 E.退休金(分数:1.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私人的无偿转移,如侨汇、捐赠、遗产继承、赡养费、资助性汇款、退休金等。
27、28.金融项目的三个明细项目是_ A.间接投资 B.直接投资 C.证券投资 D.其他投资 E.股票投资(分数:1.00)A.B. C. D. E.解析:解析 金融项目反映了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由于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借贷等经济交易引起的外汇收支变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是金融项目的三个明细项目。29.投资捐赠可以以_形式进行资本转移。 A.现金 B.实物 C.转移资产价值 D.结构型通货膨胀 E.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分数:1.00)A. B. C.D.E.解析:解析 投资捐赠可以现金形式进行(即定期或不定期向非居民转移资产价值或征收税款,如遗产税等),也可以实物形式(如交通设备、机器和机场
28、、医院、码头、道路等建筑物)进行。30.经常被分析,非常重要的三类国际收支差额是_ A.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 B.商品进出口差额 C.贸易账户差额 D.经常账户差额 E.国际收支总差额(分数:1.00)A.B.C. D. E. 解析:解析 贸易账户差额、经常账户差额、国际收支总差额是经常被分析、非常重要的三类差额。31.通常所说的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指_ A.服务 B.消费 C.投资 D.净出口 E.外汇(分数:1.00)A.B. C. D. E.解析:解析 通常所说的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消费、投资和净出口。32.下列与支出法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有关的项目有_ A.总投资
29、 B.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最终消费 C.商品和服务的出口 D.商品和服务的进口 E.净出口(分数:1.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宏观经济学中,有支出法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GDP=C+I+(X-M)式中,C 为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最终消费;I 为总投资(固定资本形成和库存的变化);X 为商品和服务的出口,M 为商品和服务的进口,(X-M)即为净出口。33.按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可将通货膨胀分为_ A.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隐蔽型通货膨胀 D.公开型通货膨胀 E.结构型通货膨胀(分数:1.00)A. B. C.D.E. 解析:解析 按照通货膨胀
30、产生的原因,可以将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等。34.经济学界在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关系上形成了哪些观点? A.非中性论 B.促进论 C.促退论 D.中性论 E.消极论(分数:1.00)A.B. C. D. E.解析:解析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随着通货膨胀在西方各国的蔓延,围绕着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西方经济学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总体上看,西方经济学界大致形成了三类观点:促进论、促退论和中性论。35.中央银行可以通过下列哪些政策操作来减少货币供给量?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提高利率 C.在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回笼货币
31、 D.降低利率 E.在公开市场上买人证券(分数:1.00)A. B. C. D.E.解析:解析 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一种货币现象,是因为货币投放太多而引发的物价上涨,那么,治理通货膨胀最基本的对策就是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控制住货币供给的过快增长。具体来说,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在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回笼货币等政策操作来减少货币供给量。36.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许多学者提出了下列哪些颇具中国特色的通货膨胀成因说? A.体制转轨说 B.结构说 C.人口说 D.价格改革说 E.政策失误说(分数:1.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许多学者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
32、了一些颇具中国特色的通货膨胀成因说。具体有:“体制转轨说”、“结构说”、“人口说”,此外还有“价格改革说”,“政策失误说”等不一而足。37.在我国,定义通货紧缩的观点有_ A.单要素论 B.双要素论 C.三要素论 D.四要素论 E.多要素论(分数:1.00)A. B. C. D.E.解析:解析 对于如何定义通货紧缩,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在我国,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单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就是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地下降;二是双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包括价格水平和货币供给量的持续下降;三是三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表现为价格水平、货币供给量和经济增长率的持续下降。三、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6,分数:12
33、.00)38.货币失衡(分数:2.00)_正确答案:(货币失衡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偏离,两者之间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解析:39.国际收支(分数:2.00)_正确答案:(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1 年)进行的全部交易的货币价值记录,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解析:40.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数:2.00)_正确答案:(国际收支平衡袁是一种按复式簿记记账原理编制的统计报表,系统记录一国一定时期的国际收支状况,是各国制定合理的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解析:41.贸易账户差额(分数:2.00)_正确答案:(贸易账户差额是包括货物与服务在内的商品、
34、服务进出口之间的差额,等于商品和服务出口商品和服务进口。)解析:42.经常账户差额(分数:2.00)_正确答案:(贸易账户差额加上收益账户差额和经常转账户差额即为经常账户差额。)解析:43.国际收支总差额(分数:2.00)_正确答案:(国际收支总差额是经常账户差额+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净误差与遗漏。)解析:四、B简答题/B(总题数:8,分数:32.00)44.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分数:4.00)_正确答案:(1)经常账户。也称经常项目,反映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是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四个明细项目。 (2)资本和金融账户。
35、包括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两大项,反映一国居民和非居民间的资产或金融资产的转移。 (3)储备资产。指一国政府持有,并可随时使用的对外金融资产,又称为官方储备或国际储备。包括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外汇资产和其他债权。 (4)净误差与遗漏。根据国际收支统计的经济核算原理和复式记账原则,每一笔经济交易要同时记入有关项目的借方和贷方,数额相等。在理论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贷方合计总额与借方合计总额应是一致的,但实践中,国际收支平衡表各个项目的借方余额与贷方余额经常是不相等的。)解析:45.简述国际收支的特点。(分数:4.00)_正确答案:(1)国际收支是个流量概念,记载的是一个国家某一
36、时间段内的对外经济交易状况,具有期限性特点。 (2)判断一项交易是否应包括在国际收支的范围内,所依据的不是交易双方的国籍,而是交易双方是否有一方是该国居民。 (3)国际收支以交易为基础,其所记录的交易包括四类:价值交换。单方面转移。移居。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解析:46.如何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分数:4.00)_正确答案:(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大量的顺差或逆差时,政府有必要对国际收支的失衡状况进行调节。调节的手段主要有: (1)财政政策。 运用财政政策调节国际收支的失衡,主要是通过扩大或缩小政府财政支出、提高或降低税率等措施。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可以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37、,减少政府支出,提高税率。紧缩性的政策将会降低本国各类经济主体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从而改善国际收支逆差状况。 (2)货币政策。 运用货币政策调节国际收支,主要是通过调整汇率或利率等金融变量,用以影响进出口和资本流动。例如,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的逆差,可以采取提高利率的对策,吸引资本流入本国,改善国际收支的资本和金融账户;也可以采取让本币汇率贬值的对策,促进本国商品的出口,改善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 (3)外贸政策。 运用外贸政策调节国际收支,主要是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实行贸易管制。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可以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对出口商品采取出口退税、免税,达到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目的。此外,也可以通过采取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等措施限制进口的过快增长,达到改善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目的。)解析:47.简述通货膨胀的度量指标。(分数:4.00)_正确答案:(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我们通常所称的 CPI,又称零售物价指数,它是一种用来测量各个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 (2)批发物价指数。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