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金匮要略分类模拟题2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9036       资源大小:52.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金匮要略分类模拟题21及答案解析.doc

    1、金匮要略分类模拟题 2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一)填空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师曰:病有 1,有 2,有 3,有石水,有黄汗。” (分数:2.00)2.“风水,其脉 1,外证 2。” (分数:2.00)3.“皮水,其脉 1,外证 2,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 (分数:2.00)4.“正水,其脉 1,外证 2。” (分数:2.00)5.“石水,其脉 1,外证 2。” (分数:2.00)6.“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 1;腰以上肿, 2 乃愈。” (分数:2.00)7.“风水, 1, 2 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分数:2.00)8.

    2、“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 1 者, 2 主之。” (分数:2.00)9.“厥而皮水者, 1 主之。” (分数:2.00)10.“脉得诸沉,当责 1,身体肿重, 2 者,死。” (分数:2.00)11.“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 1 主之。” (分数:2.00)12.“阴阳相得,其气乃行, 1,其气乃散。” (分数:2.00)13.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 1;浮者为 2,无水虚胀者,为 3。 (分数:2.00)14.“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 1,脉浮者宜 2。” (分数:2.00)15.“风水 1, 2,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分数:2.00)

    3、16.“里水者, 1,其脉沉, 2,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 3,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 (分数:2.00)二、(二)判断分析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7.皮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 (分数:2.00)_18.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分数:2.00)_19.用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治疗气分病,会出现“如虫行皮水中”的现象,是皮中水气,浸淫四末,壅遏卫气,气水相逐所致。 (分数:2.00)_20.防己茯苓汤证中“四肢聂聂动”的病机是阳气通行,水气已动将通所致。 (分数:2.00)_21.风水,可不恶风,其脉不沉。 (分数:2.00)_22.石

    4、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自喘乃是水气在下焦,故肺受邪而喘。 (分数:2.00)_23.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茯苓汤主之,腹痛加川楝。 (分数:2.00)_24.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肘肿,按之没指,恶风,其腹如鼓,口渴当发其汗。 (分数:2.00)_25.若仅有腋下出黄汗,而无浮肿,不属金匮要略所称黄汗病。 (分数:2.00)_26.诸有水者,腰以上肿,当利小便;腰以下肿,当发汗乃愈。 (分数:2.00)_三、(三)问答题(总题数:10,分数:30.00)27.试述风水的辨证要点。 (分数:3.00)_28.如何鉴别风水与皮水? (分数:3.00)_29.简述黄汗的成因及其主要脉证。 (

    5、分数:3.00)_30.试述水气病与痰饮病的相互关系。 (分数:3.00)_31.试述水气病的分类、病机及其主要脉证。 (分数:3.00)_32.水气病的主要治法有哪些?如何理解其与内经“开鬼门,洁净府”及“去菀陈莝”的关系? (分数:3.00)_33.比较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中防己黄芪汤证与防己茯苓汤证的异同。 (分数:3.00)_34.越婢汤与越婢加术汤同治水气病,二者不同之处有哪些? (分数:3.00)_35.对金匮要略主治气分病的两首方剂如何区别运用? (分数:3.00)_36.试述黄汗的具体证治。 (分数:3.00)_四、(四)病案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8.00)37.李某,男,6

    6、 岁。全身浮肿已有 10 天,先自足跗部开始,面目及身逐渐浮肿,腹皮膨胀如鼓,四肢水气聂聂动,色明亮,皮光薄,按之凹陷,阴囊肿大如柑,水液淋漓渗出,溲短气喘,脉浮弱。 要求:请写出诊断、辨证分析、病机、治法、选方用药。 (分数:18.00)_金匮要略分类模拟题 2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一)填空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师曰:病有 1,有 2,有 3,有石水,有黄汗。” (分数:2.00)解析:风水 皮水 正水2.“风水,其脉 1,外证 2。” (分数:2.00)解析:自浮 骨节疼痛,恶风3.“皮水,其脉 1,外证 2,其腹如鼓,不渴,当发

    7、其汗。” (分数:2.00)解析:亦浮 肘肿,按之没指,不恶风4.“正水,其脉 1,外证 2。” (分数:2.00)解析:沉迟 自喘5.“石水,其脉 1,外证 2。” (分数:2.00)解析:自沉 腹满不喘6.“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 1;腰以上肿, 2 乃愈。” (分数:2.00)解析:当利小便 当发汗7.“风水, 1, 2 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分数:2.00)解析:脉浮身重 汗出恶风8.“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 1 者, 2 主之。” (分数:2.00)解析:四肢聂聂动 防己茯苓汤9.“厥而皮水者, 1 主之。” (分数:2.00)解析:蒲灰散10.“脉得诸沉,当责 1

    8、,身体肿重, 2 者,死。” (分数:2.00)解析:有水 水病脉出11.“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 1 主之。” (分数:2.00)解析: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12.“阴阳相得,其气乃行, 1,其气乃散。” (分数:2.00)解析:大气一转13.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 1;浮者为 2,无水虚胀者,为 3。 (分数:2.00)解析:少阴 风 气14.“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 1,脉浮者宜 2。” (分数:2.00)解析:麻黄附子汤 杏子汤15.“风水 1, 2,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分数:2.00)解析:恶风 一身悉肿16.“里水者, 1,其脉沉,

    9、2,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 3,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 (分数:2.00)解析:一身面目黄肿 小便不利 此亡津液二、(二)判断分析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7.皮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 答案分析:皮水改为风水。18.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 答案分析:本证因于脾弱气滞,失于转输,水气痞结于胃脘部,故见心下坚大,边如旋盘。治以枳实行气散结,白术健脾利水。19.用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治疗气分病,会出现“如虫行皮水中”的现象,是皮中水气,浸淫四末,壅遏卫气,气水

    10、相逐所致。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 答案分析:“是皮中水气,浸淫四末,壅遏卫气,气水相逐所致”改为“是服药以后,阳气得助,周行于身推动阴凝之邪解散的现象”。20.防己茯苓汤证中“四肢聂聂动”的病机是阳气通行,水气已动将通所致。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 答案分析:“阳气通行,水气已动将通”改为“卫阳郁于四肢,阳气欲通不通所致”。21.风水,可不恶风,其脉不沉。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 答案分析: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22.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自喘乃是水气在下焦,故肺受邪而喘。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 答案分析

    11、: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阴寒水气凝结于下焦,故其脉自沉;寒水沉积,结于少腹,肝气郁结,故见少腹胀满如石;病在下焦,未及于上,故不喘。23.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茯苓汤主之,腹痛加川楝。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 答案分析: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24.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肘肿,按之没指,恶风,其腹如鼓,口渴当发其汗。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 答案分析:恶风改为不恶风。口渴改为不渴。25.若仅有腋下出黄汗,而无浮肿,不属金匮要略所称黄汗病。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 答案分析:金匮要略中所说黄汗以

    12、汗出色黄如柏汁为主证,同时出现水肿。26.诸有水者,腰以上肿,当利小便;腰以下肿,当发汗乃愈。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 答案分析:诸有水者,泛指一切水气病。水气病出现腰以下肿甚,说明水邪聚结在里在下,“在下者,引而竭之”,故当利其小便,使水湿从下而去;若出现腰以上肿甚,说明水邪在上在表,“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故当发汗为主,使水气从汗而泄。三、(三)问答题(总题数:10,分数:30.00)27.试述风水的辨证要点。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风水为水气病最常见的类型,是由于外邪侵袭,肺气不宣,通调失职,水气逆行而致。其辨证要点为:起病急骤;浮肿,尤以头面,及腰以

    13、上为多见;有脉浮,恶风,骨节疼痛等表证;无腹满。其中恶风是风水与皮水的鉴别点,无腹满是风水与正水、石水的鉴别点。初起表证见脉浮;但因起病急骤变化快,浮肿严重而脉可见沉滑;风邪夹寒邪袭人,可见脉浮而紧;风热合邪,则见脉浮而洪。其病在表,风邪在表故脉自浮,恶风;风与水湿之邪阻滞肌表,使关节肌表之气痹阻不通,故骨节疼痛。风性善行而数变,故起病急。肺主皮毛,风邪袭表,致肺失治节,通调失职,水气逆行,故浮肿。水为风激,故肿以头面及身半以上为多。28.如何鉴别风水与皮水?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云:“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肘肿,不恶风,其腹如

    14、鼓,不渴,当发其汗。”风水与皮水二病皆有脉浮,身肿等症,关键在风水恶风,皮水不恶风。这是因为风水属感受风邪,肺失通调,水溢肌肤;皮水则外感湿邪,病属脾失运化,肺失宣化,水溢肌肤。所以风水的病势急,发展快,肿势由上向下发展,且有脉浮,骨节疼痛,恶风等表证;而皮水则起病慢,病程长,以肿势较重不兼表证为特点。前者病位主要在肺与皮毛,为表中之表;后者责之于脾、肺与肌肤,为表中之里。29.简述黄汗的成因及其主要脉证。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云:“黄汗之为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其病因病机一般是由于汗出入水中浴,水湿之邪侵犯肌腠,阻碍营卫的运行,卫阳被遏,湿热

    15、交蒸于肌肤而致。临床表现是四肢头面肿,发热,胸中烦闷,汗出色黄等症,日久则伤及营血,气血腐败,可以发生痈肿。30.试述水气病与痰饮病的相互关系。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水气病与痰饮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水气病与痰饮病两者都是水液潴留于体内所引起的疾病。痰饮病是水液停蓄人体局部为病,一般不浮肿,小便变化不明显。水气病则因水液泛溢于全身,以浮肿为主症,多兼小便不利。但二者在一定阶段可同时并见。痰饮病发展到某一阶段时,可并发水肿。如溢饮,属水饮泛溢肌表四肢,身体疼重,严重时可出现浮肿;又如支饮以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为主要临床表现,当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亦可出现浮肿,转为水

    16、气病。31.试述水气病的分类、病机及其主要脉证。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金匮要略水气病篇按其不同的脉证,将水气病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和黄汗五种类型。它们的主要脉证分别是:“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风水是由于外邪侵袭,肺气不宣,通调失职,水气逆行而肿。其病在表,风邪在表故脉自浮,恶风;风与水湿之邪阻滞肌表,使关节肌表之气痹阻不通,故骨节疼痛。其症尚有头面浮肿兼发热。“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肘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皮水是水气停留于皮肤之中,由里水外溢所致,病位尚在表,故脉亦浮;水气尚未入里化热,腹部不至于胀满,“腹如故而不满亦不渴”。水湿溢于皮肤,故皮肤

    17、浮肿,按之没指;其证涉及脾、肺二脏,非外邪侵袭所致,故不恶风。“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正水是由于脾肾阳虚,水气失于温化,聚而成肿。里阳不足,寒水内盛,故其脉沉迟。水停于里,上射于肺,肺失肃降而喘;脾肾阳虚,水蓄于内,当有腹满。“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石水与肾、肝关系密切。阴寒水气凝结于下焦,故其脉自沉;寒水沉积,结于少腹,肝气郁结,故见少腹胀满如石;病在下焦,未及于上,故不喘。这种水肿,以腹满痞硬为主。黄汗为水湿郁于肌腠,营气被阻,故脉沉迟。水湿郁而化热,湿热蕴蒸,初在气分,故见四肢头面肿,发热,胸中烦闷,汗出色黄等症,日久则伤及营血,气血腐败,可以发生痈肿。32.水气病的主要治法

    18、有哪些?如何理解其与内经“开鬼门,洁净府”及“去菀陈莝”的关系?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又云:“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这是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下者,引而竭之”的原则,采取因势利导的方法,制定了发汗、利尿、峻下逐水三个主要治疗方法。腰以上肿,在上近表,当用汗法,使停留在身体上部的水气从汗液排出;若腰以下肿,在下属里,当以利尿为法,使潴留在身体下部的水气从小便排泄。如果水气壅盛,深痼难化,则非发

    19、汗、利水之所宜,又当用峻下逐水的方法荡逐水邪。以上三法,亦即素问汤液醪醴论“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治法的具体体现。“开鬼门”即发汗法,“洁净府”即利小便法。“去菀陈莝”即攻逐法。在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中,越婢汤、甘草麻黄汤属于汗法,防己茯苓汤为汗利两法,蒲灰散则属于利尿法的具体运用。至于“下”法,在此篇中有其论而无其方。可参考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中的十枣汤、己椒苈黄丸、甘遂半夏汤等。治疗水气病的方法,无论是发汗、利尿、峻下逐水,都属于“实则泻之”的方法,亦即属于治标的范畴。但从水气病的性质来看,应属于阳虚阴盛,本虚标实,故在临床治疗水气病患者时,每先用以上三法急治其标,以祛水邪,而后再进温

    20、补,缓治其本。同时也应注意到,人体是一有机整体,上下表里、脏腑经络相互联系,不可截然分为上下,因此发汗法与利小便法,可相参合,灵活运用。33.比较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中防己黄芪汤证与防己茯苓汤证的异同。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中,防己黄芪汤适用水气病风水表虚证。以浮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为主症。其病机是卫表气虚,感受风邪,水湿滞留肌表。防己黄芪汤具有益气固表,利水除湿之功效。方由防己、黄芪、白术、生姜、甘草、大枣组成,其中黄芪益气固表,防己、白术祛风除湿,姜、草、枣调和营卫。防己茯苓汤适用于水气病之皮水脾虚阳郁,水气不行而四肢聂聂动者,以四肢浮肿,肌肉有轻微跳动

    21、为主症。防己茯苓汤有通阳化气,分消水湿之功效。方由防己、黄芪、桂枝、茯苓、甘草组成。其中防己、黄芪走表祛湿,使皮下之水从表而散,桂枝、茯苓通阳化水,使水气从小便而去。桂枝与黄芪相协,又能通阳行痹,鼓舞卫阳。甘草调和诸药,协黄芪以健脾,脾旺以制水。防己茯苓汤证的肿势较防己黄芪汤证要重,故防己茯苓汤为汗利两法的具体运用,其利水力量较防己黄芪汤为强。34.越婢汤与越婢加术汤同治水气病,二者不同之处有哪些?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越婢汤适于治疗风水病,其病因病机为风水夹有郁热。临床表现为脉浮,恶风,一身悉肿,脉浮而渴,续自汗出,无大热。故用越婢汤发越水气,清透郁热。方中麻黄配生姜发汗

    22、散水,重用石膏之辛凉,清透肺胃之郁热,大枣、甘草凋中和药。越婢加术汤用于治疗皮水病,其病机为皮水夹热,脾虚不运,肺气不宣,通调失职,水气停留于皮肤之中,内有郁热所致。主症为一身面目洪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所以用越婢汤加一味白术发汗清热,健脾除湿,方中重用麻黄、石膏发越水气,佐以姜、枣、草调和营卫,白术健脾除湿,与麻黄合用,并能走表里之湿。越婢汤与越婢加术汤二方用药仅差一味,但从适应证、病机、主症到功效各有不同,临证需注意。35.对金匮要略主治气分病的两首方剂如何区别运用?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主治气分病“心下坚,大如盘”的两首方剂是: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和枳术汤。桂枝去芍

    23、药加麻辛附子汤主治由于阳虚阴凝,水饮不消而积留于心下的气分病。症见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及兼有手足逆冷,腹满肠鸣,恶寒身冷,骨节疼痛,或四肢不仁等。故以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温阳散寒,通利气机,宣行水饮。枳术汤则主治因脾虚气滞,失于转输,水气痞结于心下的气分病。临床可见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及脘腹痞满而胀等症。病在中焦,故用枳术汤行气散结,健脾利水。36.试述黄汗的具体证治。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黄汗为水湿郁于肌腠,营气被阻,故脉沉迟。水湿郁而化热,湿热蕴蒸,初在气分,故见四肢头面肿,发热,胸中烦闷,汗出色黄等症,日久则伤及营血,气血腐败,可以发生痈肿。具体证治如下

    24、:黄汗病症见汗少而不透,色黄,身疼痛,腰以上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者,属气虚湿盛阳郁,营卫失调。治以桂枝加黄芪汤调和营卫,宣阳散湿(变治法)。方中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黄芪(二两)助表达邪。黄汗症见汗出色黄如柏汁沾衣,身肿,发热汗出而渴,脉沉者,属卫郁营热,表虚湿遏。治以芪芍桂酒汤调和营卫,固表祛湿,兼清郁热,(正治法)。方中桂枝、芍药调和营卫,配苦酒以泄营中郁热,黄芪固表祛湿,如是营卫调和,气血畅通,水湿得祛,则黄汗之证可愈。前者湿邪偏盛而后者热邪较盛。四、(四)病案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8.00)37.李某,男,6 岁。全身浮肿已有 10 天,先自足跗部开始,面目及身逐渐浮肿,腹皮膨胀如鼓,四肢水气聂聂动,色明亮,皮光薄,按之凹陷,阴囊肿大如柑,水液淋漓渗出,溲短气喘,脉浮弱。 要求:请写出诊断、辨证分析、病机、治法、选方用药。 (分数:18.00)_正确答案:()解析:诊断:皮水。 辨证分析:脾主四肢肌肉,脾阳虚而不运化水湿,水气潴留四肢皮下,肿胀明显,说明脾虚阳郁较甚,脾虚阳郁,失于气化,故小便不利;水气泛肺,肺失肃降,故见喘;脉浮弱提示脾虚水盛之象。 病机:脾虚阳郁,水气过盛。 治法:通阳化气,分消水湿。 选方用药:防己茯苓汤加味。 防己 15g、茯苓 20g、黄芪 20g、桂枝 15g、生甘草 6g、泽泻 15g。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金匮要略分类模拟题2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eelhesitate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