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贵州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2013年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8880       资源大小:74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贵州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2013年及答案解析.doc

    1、贵州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 2013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49.99,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韩非子的核心思想是_(分数:1.00)A.性善与仁政B.仁与礼C.严刑峻法D.隆礼重法2.诸子散文中汪洋恣肆、辞藻瑰丽的是_(分数:1.00)A.墨子B.孟子C.庄子D.荀子3.朱熹在大学章句中提出“大学之纲领”,不在其中的是_(分数:1.00)A.明德B.亲民C.平天下D.止于至善4.氓产生的地域是_(分数:1.00)A.河南B.陕西C.山东D.江苏5.谏逐客书涉及的秦国制度是_(分数:1.00)A.世卿世禄B.军功爵禄C.客卿制D.郡县制6.湘夫

    2、人的作者是_(分数:1.00)A.屈原B.宋玉C.贾谊D.曹植7.与秦晋殽之战有直接关联的事件是_(分数:1.00)A.烛之武退秦师B.晋楚城濮之战C.晋惠公背信弃义D.晋公子重耳流亡8.史记中以时间先后为历代帝王作传的是_(分数:1.00)A表B书C.本纪D.世家9.曹操短歌行(其一)中引用历史事件典故的诗句是_(分数:1.00)A.呦呦鹿鸣,食野之苹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C.何以解忧,唯有杜康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0.“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指的是_(分数:1.00)A.陶渊明B.孟浩然C.谢灵运D.欧阳修11.被苏轼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_(分数:1.0

    3、0)A.王维B.李贺C.杜牧D.元稹12.下列未被列入“唐宋八大家”的是_(分数:1.00)A.曾巩B.欧阳修C.王安石D.范仲淹13.下列选项中,一反送别作品常态,别出新意的是_(分数:1.00)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B.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4.前赤壁赋继承和发展的赋体结构手法是_(分数:1.00)A.铺张扬厉B.夸饰渲染C.主客问答D.骈俪对偶15.西厢记故事源于唐代元稹的_(分数:1.00)A.望江亭B.梧桐雨C.莺莺传D.拜月亭16.北宋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是_(分数:1.00)A.晏几道B.柳永C.周邦彦D

    4、.贺铸17.下列选项中,显现天净沙秋思主题思想的是_(分数:1.00)A.枯藤老树昏鸦B.小桥流水人家C.古道西风瘦马D.断肠人在天涯18.宝玉挨打中,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的是_(分数:1.00)A.王夫人B.李纨C.薛宝钗D.贾母19.鲁迅风波的历史背景是_(分数:1.00)A.张勋复辟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二次革命20.下列作品集出自郭沫若的是_(分数:1.00)A.红烛B.繁星C.灾难的岁月D.女神21.雨巷中象征理想的意象是_(分数:1.00)A.油纸伞B.雨巷C.篱墙D.丁香始娘22.拣麦穗中作者向往的是_(分数:1.00)A.丰收的年景B.美好的爱

    5、情C.人间纯真的感情D.美丽的梦想23.“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述方式是_(分数:1.00)A.顺叙B.倒叙C.插叙D.平叙24.以“含泪的微笑”著称的美国小说家是_(分数:1.00)A.马克吐温B.杰克伦敦C.海明威D.欧亨利25.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不包括_(分数:1.00)A.哈姆莱特B.罗密欧与朱丽叶C.李尔王D.奥赛罗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10.00)2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1。 (分数:1.00)27.昔我往矣, 1;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分数:1.00)28.天之道, 1;人之道,则不然 (分数:1.00)29. 1,哀民生之多艰。 (分数:1.00)30.俱怀逸

    6、兴壮思飞, 1。 (分数:1.00)31.沉舟侧畔千帆过, 1。 (分数:1.00)32.两情若是久长时, 1。 (分数:1.00)3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1。 (分数:1.00)34.鲁迅笔下深刻揭示国民劣根性的艺术形象是 1。 (分数:1.00)35.“短篇小说之王”是指法国作家 1。 (分数:1.00)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总题数:10,分数:10.00)36.窈窕淑女,君子好 逑 。 (分数:1.00)37.姜氏何 厌 之有? (分数:1.00)38.吾非至于子之门则 殆 矣。 (分数:1.00)39.是以泰山不 让 土壤,故能成其大。 (分数:1.00)40.博学之,

    7、审 问之。 (分数:1.00)4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 溺 。 (分数:1.00)42.责 毕收,以何市而反? (分数:1.00)43.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 休 。 (分数:1.00)44.此中有真意,欲 辩 已忘言。 (分数:1.00)45.原上草,露初 晞 。 (分数:1.00)四、翻译题(总题数:5,分数:10.00)46.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 (分数:2.00)_47.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分数:2.00)_48.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 惟陈言之务去, 戛戛乎其难哉! (分数:2.00)_49.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8、(分数:2.00)_50.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分数:2.00)_五、理解与分析(总题数:5,分数:35.0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请回答:(分数:7.00)(1).用文中词语说明,苏轼从文与可处学到了何种画竹技法?根据文中表述,简要概括这一技法的精髓。(分数:3.50)_(2).苏

    9、轼说他“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具体表现会是怎样?苏轼认为这是“不学之过”,从书画技艺形成的角度,“学”应指什么?(分数:3.50)_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婉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白居易长恨歌) 请回答:(分数:8.01)(1).“渔阳鼙

    10、鼓”代指何事?为何“西南行”?“六军不发”的原因是什么?(分数:2.67)_(2).诗中细致描绘了唐玄宗入蜀途中的景色,有何用意?“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着力刻画唐玄宗的何种心境?(分数:2.67)_(3).清代洪升以长恨歌为基础创作的戏剧名叫什么?(分数:2.67)_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发现了快乐是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了一步。发现这个道理,和发现是非善恶取决于公理而不取决于暴力,一样重要。公理发现以后,从此世界上没有可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发现了精神是一切快乐的根据,从此痛苦失掉它们的可怕,肉体减少了专制。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于是,烧了房子,有庆贺的人;一

    11、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千灾百毒,有谈笑自若的人。所以我们前面说,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钱钟书论快乐) 请回答: (1)为什么“发现了快乐是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了一步”?请从文中找出作者的结论。 (2)“发现快乐是由精神来决定”和“发现是非善恶取决于公理而不取决于暴力”是何种论证关系?论证的是什么问题? (3)“一箪食,一瓢饮”而能“不改其乐”指的是谁?(分数:6.99)_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字!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了,许多有为的年轻心灵被囚禁了。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握着日子。这就是“家”!“甜蜜的家”!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爱尔克

    12、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巴金爱尔克的灯光) 请回答。:(分数:6.00)(1).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数:2.00)_(2).文中的“家”“甜蜜的家”加上引号是何寓意?(分数:2.00)_(3).“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那么,作者认为他该去的是什么样的地方?(分数:2.00)_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我走了进去店堂里,只有一个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 “格斯拉先生在店里吗?”我问道。他诧异地同时讨好地看了我一眼。“不在我们已经把这个店铺过户过来了我们替上等人做靴子。” “是的,是的,”我说,“但是格斯拉先生呢?” 他回答说:“死掉了慢性饥饿,医生这么说的!你要晓得,他是这样

    13、去做活的!他想把店铺撑下去,但是除了自己以外,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他接了一份订货之后,要费好长时间去做它。顾客可不愿等待呀。结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顾客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比他做出更好的靴子!但是也得看看同行竞争呀!他从不登广告!他肯用最好的皮革,而且还要亲自做。好啦,这就是他的下场。照他的想法,你对他还能有什么指望呢?” “但是饿死” “(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怎么能活得这么久,我也莫名其妙。他经常断炊。他是个怪人。但是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是的,”我说,“他做了顶好的靴子。”(高尔斯华绥品质) 请回答:(分数:6.99)(1)

    14、.请用原文语句回答:在过户店铺的人眼中,格斯拉是个什么样的人?(分数:2.33)_(2).文中两人对格斯拉“饿死”的态度有何差别?又有何共同之处?(分数:2.33)_(3).如何看待格斯拉的悲剧?(分数:2.33)_六、诗词赏析(总题数:1,分数:10.00)51.阅读下面这首词,写一篇不少于 200字的赏析短文。 武陵春春晚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分数:10.00)_作文52.阅读下列材料,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

    15、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分数:50.00)_贵州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 2013年答案解析(总分:149.99,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韩非子的核心思想是_(分数:1.00)A.性善与仁政B.仁与礼C.严刑峻法 D.隆礼重法解析:解析 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法家的思想核心是“以法治国”,由此可知本题答案为 C。2.诸子散文中汪洋恣肆、辞藻瑰丽的是_(分数:1.00)A.

    16、墨子B.孟子C.庄子 D.荀子解析:解析 庄子的散文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辞藻瑰丽,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主义色彩。3.朱熹在大学章句中提出“大学之纲领”,不在其中的是_(分数:1.00)A.明德B.亲民C.平天下 D.止于至善解析:解析 朱熹提出的“大学之纲领”为明德、亲民、止于至善。4.氓产生的地域是_(分数:1.00)A.河南 B.陕西C.山东D.江苏解析:解析 氓选自诗经卫风,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首民歌,而卫国约在今河南淇县一带。5.谏逐客书涉及的秦国制度是_(分数:1.00)A.世卿世禄B.军功爵禄C.客卿制 D.郡县制解析:解析 谏逐客书是李斯写给秦王的奏章,文章从秦国统一天下的高度

    17、立论,反复阐明驱逐客卿的错误。涉及的秦国制度是客卿制。6.湘夫人的作者是_(分数:1.00)A.屈原 B.宋玉C.贾谊D.曹植解析:解析 湘夫人是屈原的代表作品。7.与秦晋殽之战有直接关联的事件是_(分数:1.00)A.烛之武退秦师 B.晋楚城濮之战C.晋惠公背信弃义D.晋公子重耳流亡解析:解析 秦晋殽之战发生在秦晋争霸战争中,发生于周襄公二十六年(前 627)。公元前 630年,秦晋约定共击郑国,郑得知消息后派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兵。秦穆公听取烛之武的说辞,于是不再助晋灭郑,反而与郑结盟而后退兵。这就为秦晋交兵种下了远因。8.史记中以时间先后为历代帝王作传的是_(分数:1.00)A表B书C.本

    18、纪 D.世家解析:解析 史记全书包括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传记。9.曹操短歌行(其一)中引用历史事件典故的诗句是_(分数:1.00)A.呦呦鹿鸣,食野之苹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C.何以解忧,唯有杜康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解析:解析 曹操短歌行(其一)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句运用周公“一沐三握发

    19、,一饭三吐哺”的典故说明诗人要以周公为榜样。虚心礼遇贤才。10.“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指的是_(分数:1.00)A.陶渊明 B.孟浩然C.谢灵运D.欧阳修解析:解析 陶渊明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11.被苏轼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_(分数:1.00)A.王维 B.李贺C.杜牧D.元稹解析:解析 苏轼称赞唐代诗人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12.下列未被列入“唐宋八大家”的是_(分数:1.00)A.曾巩B.欧阳修C.王安石D.范仲淹 解析:解析 “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13.

    20、下列选项中,一反送别作品常态,别出新意的是_(分数:1.00)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B.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解析:解析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全诗的核心,一改以往送别诗悲伤、低沉的基调,强调友谊的真诚与持久,鼓励友人乐观对待人生,展现出诗人宽广的胸襟。14.前赤壁赋继承和发展的赋体结构手法是_(分数:1.00)A.铺张扬厉B.夸饰渲染C.主客问答 D.骈俪对偶解析:解析 前赤壁赋一文继承和发展了传统赋体主客问答的结构手法。15.西厢记故事源于唐代元稹的_(分数:1.00)A.望江亭B.

    21、梧桐雨C.莺莺传 D.拜月亭解析:解析 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它的故事来源于唐代元稹的莺莺传。16.北宋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是_(分数:1.00)A.晏几道B.柳永 C.周邦彦D.贺铸解析:解析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17.下列选项中,显现天净沙秋思主题思想的是_(分数:1.00)A.枯藤老树昏鸦B.小桥流水人家C.古道西风瘦马D.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解析 天净沙秋思是抒写秋思的名曲,被誉为“秋思之祖”。这首小令选择了秋思满腹的流落“天涯”的“断肠人”和一系列最有特征的秋景来表达作者的秋思。故显现本小令主题思想的是“断肠人在天涯”。18.宝玉挨打中,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

    22、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的是_(分数:1.00)A.王夫人 B.李纨C.薛宝钗D.贾母解析:解析 在宝玉挨打中,说出题干中话的是王夫人。19.鲁迅风波的历史背景是_(分数:1.00)A.张勋复辟 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二次革命解析:解析 风波主要描写张勋复辟在江南水乡引起的一场关于辫子的风波,所以小说历史背景是张勋复辟。20.下列作品集出自郭沫若的是_(分数:1.00)A.红烛B.繁星C.灾难的岁月D.女神 解析:解析 郭沫若创作的诗集有女神星空恢复等。21.雨巷中象征理想的意象是_(分数:1.00)A.油纸伞B.雨巷C.篱墙D.丁香始娘 解析:解析 雨巷中的“丁香姑娘”是一个象征性的

    23、意象,是在风雨如磐的现实中,诗人理想与希望的寄托,同时又是诗人哀怨、彷徨、惆怅的心绪的投影。22.拣麦穗中作者向往的是_(分数:1.00)A.丰收的年景B.美好的爱情C.人间纯真的感情 D.美丽的梦想解析:解析 拣麦穗一文描述了卖灶糖老汉对“我”的疼爱,以及“我”对卖灶糖老汉的依恋,赞颂了一老一少间的纯真友谊,表现出作者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向往。23.“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述方式是_(分数:1.00)A.顺叙B.倒叙C.插叙D.平叙 解析:解析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是古代章回小说的叙述手法,意思简单说是:故事发展成了两个,我们一个一个地说,属于分叙法。分叙法指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的同一时

    24、间内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也叫平叙法。24.以“含泪的微笑”著称的美国小说家是_(分数:1.00)A.马克吐温B.杰克伦敦C.海明威D.欧亨利 解析:解析 美国小说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体现出“含泪的微笑”的特征。25.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不包括_(分数:1.00)A.哈姆莱特B.罗密欧与朱丽叶 C.李尔王D.奥赛罗解析:解析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包括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10.00)2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1。 (分数:1.00)解析:患不知人也27.昔我往矣, 1;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分数:1.00)解析:杨柳依依28.天之道, 1;人之道,则不然 (分

    25、数:1.00)解析:损有余而补不足29. 1,哀民生之多艰。 (分数:1.00)解析:长太息以掩涕兮30.俱怀逸兴壮思飞, 1。 (分数:1.00)解析:欲上青天览明月31.沉舟侧畔千帆过, 1。 (分数:1.00)解析:病树前头万木春32.两情若是久长时, 1。 (分数:1.00)解析:又岂在朝朝暮暮3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1。 (分数:1.00)解析: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34.鲁迅笔下深刻揭示国民劣根性的艺术形象是 1。 (分数:1.00)解析:赵七爷35.“短篇小说之王”是指法国作家 1。 (分数:1.00)解析:莫泊桑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总题数:10,分数:10.00

    26、)36.窈窕淑女,君子好 逑 。 (分数:1.00)解析:逑:配偶。37.姜氏何 厌 之有? (分数:1.00)解析:厌:通“餍”,满足。38.吾非至于子之门则 殆 矣。 (分数:1.00)解析:殆:危险。39.是以泰山不 让 土壤,故能成其大。 (分数:1.00)解析:让:拒绝。40.博学之, 审 问之。 (分数:1.00)解析:审:详尽。4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 溺 。 (分数:1.00)解析:溺:溺爱。42.责 毕收,以何市而反? (分数:1.00)解析:责:通“债”,债务。43.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 休 。 (分数:1.00)解析:休:凋残。44.此中有真意,欲 辩 已

    27、忘言。 (分数:1.00)解析:辩:辩说,说明白。45.原上草,露初 晞 。 (分数:1.00)解析:晞:干。四、翻译题(总题数:5,分数:10.00)46.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便再完善德政教化来使他们归顺。47.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须发斑白的老人就不会背驮、头顶着东西辛苦地奔走在道路上了。48.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 惟陈言之务去, 戛戛乎其难哉!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努力去掉人们已经说过的陈词滥调。49.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分数:2

    28、.00)_正确答案:()解析: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50.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道路弯曲又艰险。五、理解与分析(总题数:5,分数:35.0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请回答:(分数:7.00)(1).用文中词语说明,苏轼从文与可处学到

    29、了何种画竹技法?根据文中表述,简要概括这一技法的精髓。(分数:3.50)_正确答案:()解析: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画竹子一定要在心中先有一幅完整的竹子形象,然后执笔凝视,追从头脑中的这个形象,并迅速挥笔一气呵成。(2).苏轼说他“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具体表现会是怎样?苏轼认为这是“不学之过”,从书画技艺形成的角度,“学”应指什么?(分数:3.50)_正确答案:()解析: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学”指通过练习、实践,悟出事物的规律,使画法与画意相统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婉转蛾

    30、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白居易长恨歌) 请回答:(分数:8.01)(1).“渔阳鼙鼓”代指何事?为何“西南行”?“六军不发”的原因是什么?(分数:2.67)_正确答案:()解析:安史之乱。因为当时安禄山已破潼关,逼近长安,所以唐玄宗带领杨贵妃等出延秋门而向西南蜀地逃走。“六军不发”是为了逼迫唐玄宗除去祸国殃民的杨氏兄妹。(2).诗中细致描绘了唐玄宗入蜀途

    31、中的景色,有何用意?“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着力刻画唐玄宗的何种心境?(分数:2.67)_正确答案:()解析:诗人细致描绘唐玄宗人蜀途中的景象,是为了以萧索、孤凄、暗淡的景物色彩,渲染入蜀途中的悲凉气氛,以悲凉的景色来烘托人物的悲思。“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通过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表现出唐玄宗内心的愁苦凄情。(3).清代洪升以长恨歌为基础创作的戏剧名叫什么?(分数:2.67)_正确答案:()解析:长生殿。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发现了快乐是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了一步。发现这个道理,和发现是非善恶取决于公理而不取决于暴力,一样重要。公理发现以后,从此世界上没有可

    32、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发现了精神是一切快乐的根据,从此痛苦失掉它们的可怕,肉体减少了专制。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于是,烧了房子,有庆贺的人;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千灾百毒,有谈笑自若的人。所以我们前面说,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钱钟书论快乐) 请回答: (1)为什么“发现了快乐是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了一步”?请从文中找出作者的结论。 (2)“发现快乐是由精神来决定”和“发现是非善恶取决于公理而不取决于暴力”是何种论证关系?论证的是什么问题? (3)“一箪食,一瓢饮”而能“不改其乐”指的是谁?(分数:6.99)_正确答案:()解析:发现了精神是一切快乐的根据

    33、,从此痛苦失掉它们的可怕,肉体减少了专制。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_正确答案:()解析:类比论证。论证发现了快乐是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了一步的问题。_正确答案:()解析:颜回。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字!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了,许多有为的年轻心灵被囚禁了。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握着日子。这就是“家”!“甜蜜的家”!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巴金爱尔克的灯光) 请回答。:(分数:6.00)(1).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作者批判了“长宜子孙”对子孙们的迫

    34、害,表达了对这个“家”的厌恶与憎恨。(2).文中的“家”“甜蜜的家”加上引号是何寓意?(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加上引号表现了作者的讽刺之情,进一步表达了对这个“家”的失望、厌恶、痛恨。(3).“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那么,作者认为他该去的是什么样的地方?(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他该去一个充满光明、希望与自由的地方。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我走了进去店堂里,只有一个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 “格斯拉先生在店里吗?”我问道。他诧异地同时讨好地看了我一眼。“不在我们已经把这个店铺过户过来了我们替上等人做靴子。” “是的,是的,”我说,“但是格斯拉先生呢?” 他回答说:“

    35、死掉了慢性饥饿,医生这么说的!你要晓得,他是这样去做活的!他想把店铺撑下去,但是除了自己以外,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他接了一份订货之后,要费好长时间去做它。顾客可不愿等待呀。结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顾客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比他做出更好的靴子!但是也得看看同行竞争呀!他从不登广告!他肯用最好的皮革,而且还要亲自做。好啦,这就是他的下场。照他的想法,你对他还能有什么指望呢?” “但是饿死” “(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怎么能活得这么久,我也莫名其妙。他经常断炊。他是个怪人。但是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是的,”我说,“他做了顶好的靴子。”(高

    36、尔斯华绥品质) 请回答:(分数:6.99)(1).请用原文语句回答:在过户店铺的人眼中,格斯拉是个什么样的人?(分数:2.33)_正确答案:()解析:他是个怪人,但是他做了顶好的靴子。(2).文中两人对格斯拉“饿死”的态度有何差别?又有何共同之处?(分数:2.33)_正确答案:()解析:过户商铺的人认为格斯拉不能适应生意的“规则”,“饿死”就是他的必然下场。而“我”却对格斯拉的饿死表示十分震惊。两个人的共同之处是都对如此一个手艺好的人的“饿死”表示了遗憾和惋惜。(3).如何看待格斯拉的悲剧?(分数:2.33)_正确答案:()解析:格斯拉的悲剧既有他个人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他宁可饿死也要恪守职业道德的个性与品质以及不适应生存之道是他个人悲剧的根源。资本垄断,机器作坊,社会风化变坏的社会背景也是他不幸的原因。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格斯拉的悲剧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六、诗词赏析(总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贵州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2013年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ppealoxygen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