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货币银行学自考题-1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一般等价物”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C托马斯图克 D托马斯孟(分数:1.00)A.B.C.D.2.现金交易方程式是( )AMV=PT BM=KPYCM=L 1(Y)+L2(r) DM=PT/V(分数:1.00)A.B.C.D.3.目前,所有国家都实行的货币制度是( )A可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B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C部分可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D纸币货币制度(分数:1.00)A.B.C.D.4.一些发达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筹资方式是( )A
2、吸收存款 B发行债券C政府预算拨款 D借款(分数:1.00)A.B.C.D.5.中国人民银行受( )领导。A财政部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 D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分数:1.00)A.B.C.D.6.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地买入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 )A紧缩 B放松C不变 D不一定(分数:1.00)A.B.C.D.7.欧洲货币市场中长期银行信贷多采取的方式是( )A买方贷款 B双边中期贷款C银团贷款 D政府贷款(分数:1.00)A.B.C.D.8.利用货币容量弹性机制,实际上就是( )A利用货币供给量的多少B利用流通领域对货币流通速度的自动调节功能C利用货币供给的波动机制D
3、利用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分数:1.00)A.B.C.D.9.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目标是( )A配合政府工作、保持社会稳定 B解决社会就业问题C最大限度筹集社会资金 D获得最大利润(分数:1.00)A.B.C.D.10.中国某公司在日本发行以日元标价的债券属于( )A欧洲债券 B离岸债券C跨国债券 D外国债券(分数:1.00)A.B.C.D.11.“金边债券”是指( )A公司债券 B企业债券C私人债券 D国家债券(分数:1.00)A.B.C.D.12.在现实生活中,对货币需要量没有影响的是( )A商品价格 B商品数量C货币种类 D货币流通速度(分数:1.00)A.B.C.D.13.中国的商业信
4、用在记载债权债务关系时,习惯上采用的办法是( )A商业票据 B挂账C三角债 D拖欠(分数:1.00)A.B.C.D.14.“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发生在( )A金银复本位制 B金本位制C银单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分数:1.00)A.B.C.D.15.商业银行的第一级准备为( )A证券资产 B短期证券资产C通知贷款 D速动资产(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6.下列选项中对商业信用的正确理解有( )(分数:2.00)A.在资本主义社会是职能资本家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B.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信用C.从形式上看是直接以商品形式提供的D.是价值当时对
5、等的转移E.实质上是价值借贷17.专业银行按其服务对象和借贷资金的运动特点不同,可划分为( )(分数:2.00)A.不动产抵押银行B.农业银行C.进出口银行D.外汇银行E.储蓄银行18.政策性金融机构与业务往来对象的关系有( )(分数:2.00)A.上下级关系B.信贷关系C.行政管理关系D.投资关系E.政策性指导关系19.中国人民银行不能从事的证券买卖业务有( )(分数:2.00)A.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B.直接认购国债C.直接包销国债D.直接认购其他政府债券E.直接包销其他政府债券20.在历史上充当过货币材料的有( )(分数:2.00)A.布帛B.毛皮C.苹果D.牲畜E.棉花21.投资银行的
6、主要业务有( )(分数:2.00)A.对工商企业的股票和债券进行直接投资B.对工业公司提供长期贷款C.包销和代理发行工商企业新股票和债券D.参与企业的创建和改造活动E.包销本国政府和外国政府的公债券22.下列选项中属于本位货币特点的有( )(分数:2.00)A.本位货币是足值的铸币B.由贱金属铸造C.可以自由铸造D.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E.具有无限支付能力23.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有( )(分数:2.00)A.证券承销业务B.资产管理业务C.证券经纪业务D.其他业务E.证券自营业务24.西方商业银行的非交易账户包括( )(分数:2.00)A.可转让命令支付账户B.自动转账制度C.储蓄存款D.活期
7、存款E.定期存款25.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具体表现在( )(分数:2.00)A.集中存款准备金B.最后贷款人C.组织全国的清算D.代理国库E.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5.00)26.名义货币供给(分数:3.00)_27.保险合同(分数:3.00)_28.货币政策(分数:3.00)_29.商业信用(分数:3.00)_30.自愿保险(分数:3.00)_四、计算题(总题数:1,分数:5.00)31.已知某国中央银行某年的基础货币为 2000 万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 10%,现金漏损率为 20%,那么,最大派生存款为多少?(分数:5.00)_五、简答题(
8、总题数:5,分数:30.00)32.简述利息可以脱离利润而独立存在的原因。(分数:6.00)_33.简述商业银行经营“三性”原则之间存在潜在的统一协调关系的表现。(分数:6.00)_34.简述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特征。(分数:6.00)_35.简述货币均衡对经济均衡的矫正效应的表现。(分数:6.00)_36.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需求表现在哪些方面?(分数:6.00)_六、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37.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异同点及其协调配合。(分数:15.00)_货币银行学自考题-1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
9、.00)1.“一般等价物”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C托马斯图克 D托马斯孟(分数:1.00)A.B.C. D.解析:2.现金交易方程式是( )AMV=PT BM=KPYCM=L 1(Y)+L2(r) DM=PT/V(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现金交易方程式。要点透析 费雪方程式,也叫现金方程式,即 MV=PT。它从货币和商品交易的数量关系入手来探讨货币需求。式中 M 为一年内用以购买商品的货币平均数量,V 为货币的交易流通速度,P 为加权平均后的物价水平,T 为社会交易总量。3.目前,所有国家都实行的货币制度是( )A可兑现的信用货
10、币制度 B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C部分可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D纸币货币制度(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货币制度。要点透析 一国的货币制度,从其存在和发展的形式看,可以分为金属制度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两大类型。目前,所有国家都实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4.一些发达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筹资方式是( )A吸收存款 B发行债券C政府预算拨款 D借款(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筹资方式。要点透析 发行债券是某些发达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筹资方式,也是发展中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辅助筹资方式。5.中国人民银
11、行受( )领导。A财政部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 D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中国人民银行。要点透析 中国人民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的一个部级机构,在组织上享有与国务院其他部级机构平行的独立地位。6.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地买入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 )A紧缩 B放松C不变 D不一定(分数:1.00)A.B. C.D.解析:7.欧洲货币市场中长期银行信贷多采取的方式是( )A买方贷款 B双边中期贷款C银团贷款 D政府贷款(分数:1.00)A.B.C. D.解析:8.利用货币容量弹性机制,实际上就是( )A利用货币供给量
12、的多少B利用流通领域对货币流通速度的自动调节功能C利用货币供给的波动机制D利用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货币容量弹性机制。要点透析 利用弹性机制实际上是利用流通领域对货币流通速度的自动调节功能,如提高储蓄利率,吸收储蓄存款,减慢货币流通速度,发展金融市场,分解购买的压力等。9.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目标是( )A配合政府工作、保持社会稳定 B解决社会就业问题C最大限度筹集社会资金 D获得最大利润(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目标。要点透析 一切经营性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追求最大限度
13、的利润。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企业,当然也不例外。10.中国某公司在日本发行以日元标价的债券属于( )A欧洲债券 B离岸债券C跨国债券 D外国债券(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外国债券。要点透析 外国债券是指一国的政府、公司(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国际组织,在某一外国的债券市场上,以该外国货币为面值货币所发行的债券。11.“金边债券”是指( )A公司债券 B企业债券C私人债券 D国家债券(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国家债券。要点透析 国家债券是所有债券中风险最低的,因而被投资者誉为“金边债券”。12.在现实生
14、活中,对货币需要量没有影响的是( )A商品价格 B商品数量C货币种类 D货币流通速度(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影响货币需要量的因素。要点透析 决定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1)流通中的商品量。(2)价格、价格的涨落。(3)货币流通速度。(4)市场商品供求变化。(5)人口数量。(6)城乡关系。(7)交通运输发展状况。(8)社会分工发展程度。(9)信用经济、信用制度发展水平等。13.中国的商业信用在记载债权债务关系时,习惯上采用的办法是( )A商业票据 B挂账C三角债 D拖欠(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
15、我国的商业信用。要点透析 中国商业信用在奴隶社会即已产生,但直至近代,工商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仍未规范化,习惯上不是使用规定形式的票据,而是采取“挂账”的办法,即在账簿上记载债权债务关系,没有票据,没有票据流通,商业信用规模和范围就更加受到限制。14.“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发生在( )A金银复本位制 B金本位制C银单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分数:1.00)A. B.C.D.解析:15.商业银行的第一级准备为( )A证券资产 B短期证券资产C通知贷款 D速动资产(分数:1.00)A.B.C.D. 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6.下列选项中对商业信用的正确理解有( )(分数
16、:2.00)A.在资本主义社会是职能资本家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 B.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信用C.从形式上看是直接以商品形式提供的 D.是价值当时对等的转移E.实质上是价值借贷 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商业信用。要点透析 商业信用,在资本主义社会是职能资本家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它是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提供的信用,从形式上看是直接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但实质上仍然是价值借贷。商业信用和其他信用形式一样,是价值单方面转移,但发生信用时是商品所有者把一部分价值(商品价值)单方面贷给商品的购买者,而到还款期时购买者把商品价值单方面转移给原商品的卖主。17.专业银行按其服务对象和借贷资金的运动特点不同,可
17、划分为( )(分数:2.00)A.不动产抵押银行 B.农业银行 C.进出口银行 D.外汇银行 E.储蓄银行 解析:18.政策性金融机构与业务往来对象的关系有( )(分数:2.00)A.上下级关系B.信贷关系 C.行政管理关系D.投资关系 E.政策性指导关系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与业务往来对象的关系。要点透析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往来对象仅限于某些领域。其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信贷关系。各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一般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向其业务对象提供贷款,从而形成二者间的借贷关系。(2)投资关系。政策性金融机构认购业务往来对象的公司债券或参与股本,从而形成投资关系。
18、19.中国人民银行不能从事的证券买卖业务有( )(分数:2.00)A.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B.直接认购国债 C.直接包销国债 D.直接认购其他政府债券 E.直接包销其他政府债券 解析:20.在历史上充当过货币材料的有( )(分数:2.00)A.布帛 B.毛皮 C.苹果D.牲畜 E.棉花解析:21.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有( )(分数:2.00)A.对工商企业的股票和债券进行直接投资 B.对工业公司提供长期贷款 C.包销和代理发行工商企业新股票和债券 D.参与企业的创建和改造活动 E.包销本国政府和外国政府的公债券 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要点透析 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有:(
19、1)对工商企业的股票和债券进行直接投资。(2)对工业公司提供长期贷款。(3)包销和代理发行工商企业新股票和债券。(4)参与企业的创建和改造活动。(5)包销本国政府和外国政府的公债券等。此外,有不少也兼营一些短期贷款业务和其他业务。22.下列选项中属于本位货币特点的有( )(分数:2.00)A.本位货币是足值的铸币 B.由贱金属铸造C.可以自由铸造 D.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E.具有无限支付能力 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本位货币的特点。要点透析 本位货币的特点包括:(1)铸币的名义价值(面值)与实际价值相一致。(2)在铸币自由流通时,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即每个公民都有权把货币金属条块送到国家
20、造币厂请求铸成本位币,其数量不受限制,国家只收取少量费用或免费。(3)为保持本位币的主币地位,国家法律规定其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称为无限法偿。23.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有( )(分数:2.00)A.证券承销业务 B.资产管理业务 C.证券经纪业务 D.其他业务 E.证券自营业务 解析:24.西方商业银行的非交易账户包括( )(分数:2.00)A.可转让命令支付账户B.自动转账制度C.储蓄存款 D.活期存款E.定期存款 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非交易账户。要点透析 非交易账户(储蓄账户)包括:(1)储蓄存款。一般是个人为积蓄货币和取得利息收入而开立的存款账户。(2)定期存款。是相对于活期存款
21、而言的,是一种由存户预先约定存储期限的存款。25.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具体表现在( )(分数:2.00)A.集中存款准备金 B.最后贷款人 C.组织全国的清算 D.代理国库E.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解析: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5.00)26.名义货币供给(分数:3.00)_正确答案:(是一国的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的要求提供的货币量。)解析:27.保险合同(分数:3.00)_正确答案:(也称保险契约,是指保险关系双方(保险人与投保人)订立的一种协议,即根据当事人双方约定,由投保人向保险人缴纳保险费,保险人在保险事故造成所保利益损失时,承担经济补偿责任,或者在约
22、定的事故出现时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一种法律行为。)解析:28.货币政策(分数:3.00)_正确答案:(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经济环境下,为实现其特定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解析:29.商业信用(分数:3.00)_正确答案:(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提供的信用。)解析:30.自愿保险(分数:3.00)_正确答案:(是指由保险人和投保人双方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保险合同来实现的保险。)解析:四、计算题(总题数:1,分数:5.00)31.已知某国中央银行某年的基础货币为 2000 万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 10%,现金漏损率为 20%,那么
23、,最大派生存款为多少?(分数:5.00)_正确答案:(货币乘数公式为:m=(1+k)(r d+k)已知题中 rd=10%,k=20%那么 m=(1+20%)(10%+20%)=4则存款总额可扩大为:M=2000m=20004=8000(万元)即得最大派生存款额为:M=M-2000=8000-2000=6000(万元)解析:五、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32.简述利息可以脱离利润而独立存在的原因。(分数:6.00)_正确答案:(1)利息是资本所有权的收益,不论职能资本家借入资本能否获得利润,利息到期必须支付。(2)利息是由借贷时以一定利率确定的,所以,无论产业资本家的生产经营情形如何
24、,都不会改变,因而可以直接用利息表现收益。(3)利息是先于利润而存在的,故在历史上早已将其作为收益的表现。)解析:33.简述商业银行经营“三性”原则之间存在潜在的统一协调关系的表现。(分数:6.00)_正确答案:(1)商业银行盈利与否的衡量标准并不是单一地采用预期收益率指标,还要综合考虑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和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计量后得出的收益率指标,才是商业银行的实际盈利状况。因此,盈利性与安全性之间存在统一的一面。(2)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与流动性也有统一、协调的一面。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要求商业银行保留一定水平的流动资产,以备流动性需求的满足。如果商业银行将本应作为流动资产的资
25、金全部投放到盈利资产中去,在短期内会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的盈利性,但是当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需求或有新的高盈利资产投放机会时,原来投放在盈利资产上的资金不能及时抽回或抽回需负担重大的损失,最终商业银行因不保留流动资产而增加的盈利将损失殆尽。(3)安全性与流动性也存在统一的一面。安全性的反面是风险,而流动性风险就是商业银行风险中很重要的一种。因此,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实质上是安全性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解析:34.简述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特征。(分数:6.00)_正确答案:(1)经营目标是为了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2)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预算拨款。(3)资金运用以发放中长期贷款为主。(4)政策性金融
26、机构的贷款重点是政府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由政府产业政策重点扶植的项目。)解析:35.简述货币均衡对经济均衡的矫正效应的表现。(分数:6.00)_正确答案:(货币均衡对经济均衡发展具有矫正效应。这种效应主要表现在:(1)货币均衡本身就是使经济均衡运转的重要条件。(2)扩大或收缩货币供应量和调整分配结构来矫正经济失衡状态。(3)通过合理配置货币分布,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引导消费,活跃市场供求。(4)货币政策的实施及宏观经济政策配套的运用,从而促使经济均衡协调发展,防止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非均衡现象的出现。)解析:36.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需求表现在哪些方面?(分数:6.00)_正确答案:(1)对外
27、贸易的发展引起货币需求范围的扩大。货币需求归根到底是市场的需求,市场由单一向多元发展,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发展,必然带来货币需求范围扩展。(2)利用外资引起对货币的需求。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拓展经济发展空间,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都会引起货币需求量的变化。(3)居民个体货币替代引起货币需求量的变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可以相互持有对方国的货币,这就需要进行不同货币的兑换。随着人民币最终实现自由兑换,从而引起货币需求量的变化,这将成为常见的现象。)解析:六、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37.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异同点及
28、其协调配合。(分数:15.00)_正确答案:(大多数国家都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控制和调节宏观经济运行、货币供给与需求。(1)二者的统一性在于:调控目标统一。都是需求管理政策。财政、信贷和货币发行同处于社会再生产资金循环或运行过程之中,三者间有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方面的变化,最终引起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变化。(2)二者的不同点在于:政策工具不同。调节范围不同。政策时滞不同。(3)二者的配合有四种选择:松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即双松政策。用于货币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严重闲置时期。紧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即双紧政策。用于严重通货膨胀时期。松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用于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但消费偏低而投资不足时。紧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相配合。用于总供需大体相适应时,解决投资过旺,消费不足的问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