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组织理论自考题-5 及答案解析(总分:87.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使用一次后即失去效能的消耗性物品是( ) A房产 B经费 C办公用品 D设备(分数:1.00)A.B.C.D.2.实行首长制最典型的国家是( )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德国(分数:1.00)A.B.C.D.3.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中心是( ) A转变职能 B市场取向 C精简机构 D精简人员(分数:1.00)A.B.C.D.4.行政组织内部开展行政活动的规程是( ) A领导制度 B组织制度 C人事制度 D办公制度(分数:1.00)A.B.C.D.5.决定行政组织规模和
2、独立性的因素是( )A政治制度 B社会形态C经济制度 D价值观念(分数:1.00)A.B.C.D.6.认为行政组织的外部或内部环境变化时,组织原则及管理方法也应随之调整,这是行政组织建立的( ) A系统原则 B整体原则 C开放原则 D权变原则(分数:1.00)A.B.C.D.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始终代表政党利益(分数:1.00)A.B.C.D.8.行政组织管理中一个最根本、最具全局性的大问题是( ) A经费问题 B人际关系问题 C制度问题 D结构问题(分数:
3、1.00)A.B.C.D.9.我国行政组织设置的法治原则要求( ) A层级与幅度要适中 B办事程序要简化 C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精简 D机构的设置与变更要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分数:1.00)A.B.C.D.10.提高微观和宏观行政效率的前提条件是( ) A合理的组织结构 B正确的组织战略 C较高的领导素质 D科学的部门分工(分数:1.00)A.B.C.D.1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素质对管理幅度的影响是( ) A领导者素质愈高,管理幅度愈大 B领导者素质愈低,管理幅度愈大 C领导者素质愈高,管理幅度愈小 D被领导者素质愈高,管理幅度愈小(分数:1.00)A.B.C.D.12.在行政组织的宏观纵向
4、分工中,管理层级的高低与管理范围的大小成(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C无比例关系 D任意关系(分数:1.00)A.B.C.D.13.以血统论行政文化观为指导的权力模式多推崇( ) A世袭制 B英雄制 C法定制 D公仆制(分数:1.00)A.B.C.D.14.和平摩擦和暴力摩擦属于( ) A思想摩擦 B行为摩擦 C利益摩擦 D目标摩擦(分数:1.00)A.B.C.D.15.决定不同层级行政组织之间如何分工的是各国的( ) A纵向权力分配体制 B横向权力分配体制 C纵向职责分配关系 D横向职责分配关系(分数:1.00)A.B.C.D.16.从内容来看,同一个行政组织的目标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这
5、充分体现了行政组织目标具有( ) A复杂性 B动态性 C和谐性 D服务性(分数:1.00)A.B.C.D.17.在专制政体国家中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主要方法是( )A多元协商 B说服教育C强制命令 D分权自治(分数:1.00)A.B.C.D.18.我国奴隶制时期的行政组织实行的组织原则是( ) A亲贵合一 B神权合一 C原始民主 D贵族合议(分数:1.00)A.B.C.D.19.重大问题的决策权由委员会集体讨论,具体问题的决策权由行政首长决定的行政组织体制是( ) A首长制 B分离制 C混合制 D委员会制(分数:1.00)A.B.C.D.20.克服编制工作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提高编制工作科学性
6、的有力保证是( ) A程序化 B系统化 C技术化 D制度化(分数:1.00)A.B.C.D.21.任何组织都有编制,编制的种类归根到底是由_决定的。 A社会组织的种类 B组织目标 C领导者的意图 D政治环境的要求(分数:1.00)A.B.C.D.22.希望他人承认和尊重自己的国家民族,将之看成世界民族之林中平等的一员的民族意识是( ) A国族认同感 B国族自尊心 C国族忠诚心 D国族归属感(分数:1.00)A.B.C.D.23.第一次提出应将议事权力、司法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区别的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马基雅维利 D密尔(分数:1.00)A.B.C.D.24.集中体现亚里士多德的行政
7、思想的代表作是( ) A理想国 B君主论 C政治学 D代议制政府(分数:1.00)A.B.C.D.25.邓小平认为,行政组织改革的内容首先是( ) A党政分开 B政企分开 C精简机构 D提高效率(分数:1.00)A.B.C.D.26.为使群团目标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最重要的措施是 ( ) A利益共享 B意见沟通 C目标管理 D决策民主化(分数:1.00)A.B.C.D.27.隋唐时期,掌管科举考试的政府机构是( ) A吏部 B户部 C礼部 D工部(分数:1.00)A.B.C.D.28.认为行政组织首脑权力来自人民委托的行政文化是( ) A血统论 B唯意志论 C法治论 D依附论(分数:1.00)
8、A.B.C.D.29.雷格斯提出的三种行政组织模式不包括( )A分散型 B融合型C棱柱型 D衍射型(分数:1.00)A.B.C.D.30.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第一要素是( )A效率管理 B目标管理C制度管理 D组织成员管理(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6.00)31.中世纪法国君主制度的演变阶段包括( )(分数:1.00)A.地方分封制B.等级君主制C.中央集权制D.君主立宪制E.委员会制32.规制型管理在组织中推行标准化方法,它包括( )(分数:1.00)A.分工专业化B.工作指标化C.人员统一化D.效益最大化E.规模合理化33.我国行政组织自身管理中的重
9、人方法主要有( )(分数:1.00)A.尊重人B.相信人C.理解人D.激励人E.关心人34.我国行政组织设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分数:1.00)A.服务原则B.职能决定原则C.统一原则D.系统原则E.效能原则和法治原则35.情感型管理中最基本的方法包括( )(分数:2.00)A.激励B.沟通C.参与D.协调E.服务三、辨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36.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思想对当今的行政管理已经失去借鉴意义。( )(分数:2.00)A.正确B.错误37.规制型管理方法与情感型管理方法是相对立的。(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8.行政组织对经济活动进行大量
10、的干预,并决定经济资源的配置。(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9.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 )(分数:4.00)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9.00)40.如何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分数:1.00)_41.行政组织编制中的特殊编制包括哪些内容?(分数:3.00)_42.简述官房学派的行政组织思想。(分数:2.00)_43.简述机构内部编制设计的依据。(分数:3.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2.00)44.请分析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优缺点。(分数:10.00)_45.试述孙中山和毛泽东在中央与地方权限关系方面的主张的异同。(分数:12.00)
11、_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2.00)46.在被管理者的工作量固定为 6 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将发生如下的变化:如管理层级为一级,被管理单位人数为 6,领导单位或人数为 1,如图 1;如管理层次设两级,第一级被管理单位或人数为 3,第二级被管理单位或人数为 6,每两个单位或人数被一个单位或人数管理,如图 2。 * * 试分析:以上情形表明在同一个行政组织系统中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之间的关系存在何种规律?该规律对实际的行政管理有何启示?(分数:12.00)_行政组织理论自考题-5 答案解析(总分:87.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
12、.使用一次后即失去效能的消耗性物品是( ) A房产 B经费 C办公用品 D设备(分数:1.00)A.B.C. D.解析:2.实行首长制最典型的国家是( )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德国(分数:1.00)A. B.C.D.解析:3.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中心是( ) A转变职能 B市场取向 C精简机构 D精简人员(分数:1.00)A. B.C.D.解析:4.行政组织内部开展行政活动的规程是( ) A领导制度 B组织制度 C人事制度 D办公制度(分数:1.00)A.B.C.D. 解析:5.决定行政组织规模和独立性的因素是( )A政治制度 B社会形态C经济制度 D价值观念(分数:1.00)A.B. C
13、.D.解析:6.认为行政组织的外部或内部环境变化时,组织原则及管理方法也应随之调整,这是行政组织建立的( ) A系统原则 B整体原则 C开放原则 D权变原则(分数:1.00)A.B.C.D. 解析: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始终代表政党利益(分数:1.00)A. B.C.D.解析:8.行政组织管理中一个最根本、最具全局性的大问题是( ) A经费问题 B人际关系问题 C制度问题 D结构问题(分数:1.00)A.B.C. D.解析:9.我国行政组织设置的法治原则要求(
14、 ) A层级与幅度要适中 B办事程序要简化 C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精简 D机构的设置与变更要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分数:1.00)A.B.C.D. 解析:10.提高微观和宏观行政效率的前提条件是( ) A合理的组织结构 B正确的组织战略 C较高的领导素质 D科学的部门分工(分数:1.00)A. B.C.D.解析:1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素质对管理幅度的影响是( ) A领导者素质愈高,管理幅度愈大 B领导者素质愈低,管理幅度愈大 C领导者素质愈高,管理幅度愈小 D被领导者素质愈高,管理幅度愈小(分数:1.00)A. B.C.D.解析:12.在行政组织的宏观纵向分工中,管理层级的高低与管理范围的大小
15、成(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C无比例关系 D任意关系(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行政组织的宏观纵向分工的特点。行政组织的层级越高,管辖地域的范围愈广,其数量愈少。层级愈低,管辖地域的范围愈窄,组织的数量越多。也就是说,管理层级的高低与管理范围的大小成正比,与管理数量多少成反比。故答案为 A。13.以血统论行政文化观为指导的权力模式多推崇( ) A世袭制 B英雄制 C法定制 D公仆制(分数:1.00)A. B.C.D.解析:14.和平摩擦和暴力摩擦属于( ) A思想摩擦 B行为摩擦 C利益摩擦 D目标摩擦(分数:1.00)A.B. C.D.解析:15.决定不同层
16、级行政组织之间如何分工的是各国的( ) A纵向权力分配体制 B横向权力分配体制 C纵向职责分配关系 D横向职责分配关系(分数:1.00)A. B.C.D.解析:16.从内容来看,同一个行政组织的目标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这充分体现了行政组织目标具有( ) A复杂性 B动态性 C和谐性 D服务性(分数:1.00)A.B. C.D.解析:17.在专制政体国家中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主要方法是( )A多元协商 B说服教育C强制命令 D分权自治(分数:1.00)A.B.C. D.解析:18.我国奴隶制时期的行政组织实行的组织原则是( ) A亲贵合一 B神权合一 C原始民主 D贵族合议(分数:1.00)A.
17、B.C.D.解析:19.重大问题的决策权由委员会集体讨论,具体问题的决策权由行政首长决定的行政组织体制是( ) A首长制 B分离制 C混合制 D委员会制(分数:1.00)A.B.C. D.解析:20.克服编制工作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提高编制工作科学性的有力保证是( ) A程序化 B系统化 C技术化 D制度化(分数:1.00)A.B.C.D. 解析:21.任何组织都有编制,编制的种类归根到底是由_决定的。 A社会组织的种类 B组织目标 C领导者的意图 D政治环境的要求(分数:1.00)A. B.C.D.解析:22.希望他人承认和尊重自己的国家民族,将之看成世界民族之林中平等的一员的民族意识是(
18、 ) A国族认同感 B国族自尊心 C国族忠诚心 D国族归属感(分数:1.00)A.B. C.D.解析:23.第一次提出应将议事权力、司法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区别的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马基雅维利 D密尔(分数:1.00)A.B. C.D.解析:24.集中体现亚里士多德的行政思想的代表作是( ) A理想国 B君主论 C政治学 D代议制政府(分数:1.00)A.B.C. D.解析:25.邓小平认为,行政组织改革的内容首先是( ) A党政分开 B政企分开 C精简机构 D提高效率(分数:1.00)A. B.C.D.解析:26.为使群团目标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最重要的措施是 ( ) A利益共享
19、 B意见沟通 C目标管理 D决策民主化(分数:1.00)A.B.C.D. 解析:27.隋唐时期,掌管科举考试的政府机构是( ) A吏部 B户部 C礼部 D工部(分数:1.00)A.B.C. D.解析:28.认为行政组织首脑权力来自人民委托的行政文化是( ) A血统论 B唯意志论 C法治论 D依附论(分数:1.00)A.B.C. D.解析:29.雷格斯提出的三种行政组织模式不包括( )A分散型 B融合型C棱柱型 D衍射型(分数:1.00)A. B.C.D.解析:30.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第一要素是( )A效率管理 B目标管理C制度管理 D组织成员管理(分数:1.00)A.B.C.D. 解析:二、多
20、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6.00)31.中世纪法国君主制度的演变阶段包括( )(分数:1.00)A.地方分封制 B.等级君主制 C.中央集权制 D.君主立宪制E.委员会制解析:32.规制型管理在组织中推行标准化方法,它包括( )(分数:1.00)A.分工专业化 B.工作指标化 C.人员统一化 D.效益最大化E.规模合理化解析:33.我国行政组织自身管理中的重人方法主要有( )(分数:1.00)A.尊重人 B.相信人C.理解人 D.激励人E.关心人 解析:34.我国行政组织设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分数:1.00)A.服务原则 B.职能决定原则 C.统一原则 D.系统原则 E.效能原则和
21、法治原则 解析:35.情感型管理中最基本的方法包括( )(分数:2.00)A.激励 B.沟通 C.参与 D.协调 E.服务解析:三、辨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36.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思想对当今的行政管理已经失去借鉴意义。(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对于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待。我国古代的行政组织思想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存在不足,而且缺乏系统性。但是,有很多思想值得今天借鉴,对于当今的行政组织与管理仍然具有现实意义。37.规制型管理方法与情感型管理方法是相对立的。(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情感型管理方法是为了弥补规制型管理方法的不足
22、而产生的,但不应与规制型方法对立。它是在规制型管理的基础上发挥作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规制型管理也重视人的因素。排斥个人的主观好恶,用同样的规则对待所有人,为组织成员营造了一种公平的组织环境,而这是对人的最大尊重。因此必须要正确把握这两种管理方法间的关系。38.行政组织对经济活动进行大量的干预,并决定经济资源的配置。(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具体的经济体制影响着行政组织的功能配置和运行模式。在人类历史上,资源配置是按照习惯、市场或计划的方式进行的,相应地出现了自然经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三种经济体制。自然经济体制中,经济资源的配置是由习惯经验支配的;无需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直
23、接干预与协调管理;市场经济体制中,经济资源主要是通过市场进行配置,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仅限于宏观领域;在计划经济体制中,行政组织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全面、直接的指令管理。39.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 )(分数:4.00)A.正确 B.错误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行政组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行政组织不但是行政管理的主体,而且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因此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这是因为: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的载体;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能否发挥正面作用的关键和物质保证;行政组织把行政人员聚合到一起,发挥出行政人员在单个人的条件下所无法发挥的巨大力量。四、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9.00)40
24、.如何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分数:1.00)_正确答案:(1) 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行政组织是建立在一定基本经济结构之上的上层建筑,行政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以一定的社会基本经济结构为基础。它的任务首先是为经济基础服务,以巩固、发展和完善基本经济结构为目的。 (2) 建立、健全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体制。在既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状况之下,各国究竟选择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往往由国家政权组织、其中主要是行政组织,根据本国的具体国情选择决定。行政组织设计与选择具体的经济体制,实际上是巩固、发展与完善基本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环节。 (3) 充分调动一切人、财、物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
25、民的生活水平。包括:充分、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人力资源;建立科学的微观控制机制;建立科学的宏观调控机制。)解析:41.行政组织编制中的特殊编制包括哪些内容?(分数:3.00)_正确答案:(特殊编制指相对于一般编制而言,具有某种特殊性的编制。包括: (1) 专项编制。指规定适用对象和范围的编制,不仅规定员额,而且规定特定的适用对象和范围。 (2) 单列编制。指属于国家正式在岗职工,但不属于国家一般编制管理对象的人员编制。 (3) 临时编制。指根据单位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量的某种临时性或不确定性需要,而下达的具有暂定性质的人员编制。 (4) 机动编制。指一级行政组织,在其编
26、制总额内留下一定数额的编制,暂不分给所属单位,以备今后某一单位急需增加编制之用。)解析:42.简述官房学派的行政组织思想。(分数:2.00)_正确答案:(官房学派的行政组织思想具体表现为下面几点: (1) 主张建立统一的、完整有效的行政组织制度与方法。 (2) 主张选用优秀的人才担任国家公职。 (3) 主张国家行政组织机构应将管辖的事务分为若干部门来管理,并提倡简化礼仪和行政手续。 (4) 主张加强国家及政府的权力,强调人民对国家行政管理的服从。)解析:43.简述机构内部编制设计的依据。(分数:3.00)_正确答案:(1) 以最少的职位完成最大的工作量。 (2) 尽量将业务相同的工作任务交给一
27、个具体单位或个人去完成。 (3) 员额的结构要合理。在领导职数中要严格控制副职。同时,老中青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专业结构等均要适应该单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的需要,要确定恰当合理的人员比例结构,这是保证编制精干和工作高效的重要条件。)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2.00)44.请分析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优缺点。(分数:10.00)_正确答案:(1) 优点是:分层负责,使各级政府在各自管辖地域范围内,能做到事权集中,统一指挥;行动迅速,能及时地根据本地情况作出决策,就地组织实施,并有利于就地监督、控制;能发挥各个层级行政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主动开展工作;各层级行政首长负
28、责全面管理工作,有利于培养全面型的行政管理人才。 (2) 缺点:各层级行政首长管辖事务过多,责重事烦,难于事事精通;容易形成地方的块块分割,不利于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容易犯地方主义的错误,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宏观控制;容易导致信息传递失真,难以直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降低行政组织的反应速度,无法体现结果导向。)解析:45.试述孙中山和毛泽东在中央与地方权限关系方面的主张的异同。(分数:12.00)_正确答案:(1)相同点:两人都强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要性。(2)不同点:孙中山主张地方自治,提出均权制。第一,实行地方自治,使人民在基层直接行使民权,这是民主的根基与希望;第二,强调国家的集中
29、与统一;第三,在中央与地方的权限上,主张“均权主义”。毛泽东主张要调动中央与地方的两个积极性与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总的原则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适度结合,既维护中央统一,又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解析: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2.00)46.在被管理者的工作量固定为 6 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将发生如下的变化:如管理层级为一级,被管理单位人数为 6,领导单位或人数为 1,如图 1;如管理层次设两级,第一级被管理单位或人数为 3,第二级被管理单位或人数为 6,每两个单位或人数被一个单位或人数管理,如图 2。 * * 试分析:以上情形表明在同一个行政组织系统中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之间的
30、关系存在何种规律?该规律对实际的行政管理有何启示?(分数:12.00)_正确答案:(1) 在一定的被管理的工作量或地域条件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例关系,即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就越少;反之,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就越多,这就是行政组织中客观存在的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规律。 (2) 在设置行政组织结构时,根据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相互关系的规律,当管理幅度能够加大时,就可以减少管理层次,精简行政组织机构,使领导层接近基层,有利于及时处理问题,提高行政效率。但当管理幅度太大,上级机关及领导者超负荷运行时,就会影响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这时则必须适当增加管理层次,缩小管理幅度,才能使行政管理正常运行。这种选择的科学性体现着管理的艺术,关键在于必须根据国情和行政管理的客观需求加以确定,根据各管理因素的变量关系来确定其最佳的控制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