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法概论自学考试-1-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6,分数:26.00)1.经济法学产生和发展的制度基础是_ A.经济学 B.经济法律 C.经济现象 D.经济法(分数:1.00)A.B.C.D.2.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产生于_ A.自由竞争阶段 B.垄断阶段 C.计划经济阶段 D.战时经济阶段(分数:1.00)A.B.C.D.3.学界一般认为,现代意义的经济法体现为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在美国、德国等国家制定的有关规范市场竞争行为的法律,这些法律中,不包括_ A.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B.反对不正当竞争法 C.自然法典 D.
2、煤炭经济法(分数:1.00)A.B.C.D.4.关于经济法与经济法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经济法学先于经济法产生 B.经济法先于经济法学产生 C.经济法与经济法学同时产生 D.经济法学是经济法产生的理论基础(分数:1.00)A.B.C.D.5.经济法学的发祥地是_ A.日本 B.德国 C.法国 D.英国(分数:1.00)A.B.C.D.6.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德萨米的著作是_ A.公有法典 B.论法的精神 C.自然法典 D.法学阶梯(分数:1.00)A.B.C.D.7.以经济法为研究对象的经济法学较为全面发端的时间是_ A.19世纪 80年代 B.19世纪末 20世纪初 C.20世纪
3、20年代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分数:1.00)A.B.C.D.8.以经济法为研究对象的经济法学,较为全面的发端是以哪国学者的研究为标志的?_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分数:1.00)A.B.C.D.9.首先在其 1755年出版的著作自然法典中提及“经济法”概念的学者是_ A.德萨米 B.摩莱里 C.蒲鲁东 D.萨维尼(分数:1.00)A.B.C.D.10.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德萨米在其 1842年出版的著作中提到了“经济法”这一概念,该著作为_ A.公有法典 B.自然法典 C.煤炭法典 D.经济法典(分数:1.00)A.B.C.D.11.在法学研究上,更强调“实用主义”的国家
4、是_ A.德国 B.日本 C.中国 D.英国(分数:1.00)A.B.C.D.12.经济法作为一个语词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_ A.私有法典 B.社会契约论 C.自然法典 D.论法的精神(分数:1.00)A.B.C.D.13.中国经济法学的真正发展开始于_ A.20世纪 30年代前后 B.20世纪 90年代 C.20世纪 70年代末 80年代初 D.20世纪 80年代(分数:1.00)A.B.C.D.14.在经济法学的基本框架中,属于经济法总论的内容是_ A.财税调控制度的阐释 B.经济法的历史沿革 C.反不正当竞争的必要性 D.计划调控制度的原理(分数:1.00)A.B.C.D.15.经济法总
5、论不包括_ A.本体论 B.发生论 C.价值论 D.反垄断制度(分数:1.00)A.B.C.D.16.经济法的各类具体制度不包括_ A.本体论制度 B.金融调控制度 C.计划调控制度 D.反垄断制度(分数:1.00)A.B.C.D.1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市场规制制度的是_ A.反垄断制度 B.反不正当竞争制度 C.消费者保护制度 D.金融调控制度(分数:1.00)A.B.C.D.18.下列不属于经济法的宏观调控制度的是_ A.财税调控制度 B.金融调控制度 C.计划调控制度 D.反垄断制度(分数:1.00)A.B.C.D.19.着重回答经济法自身是什么的问题,是经济法理论中的_ A.价值论 B
6、.运行论 C.本体论 D.规范论(分数:1.00)A.B.C.D.20.经济法理论的逻辑起点是 _ A.主体理论 B.体系理论 C.调整对象理论 D.地位理论(分数:1.00)A.B.C.D.21.经济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取决于它_ A.有无独立的调整对象 B.有无单一的调整对象 C.有无固定的调整对象 D.有无广泛的调整对象(分数:1.00)A.B.C.D.22.某大型商场使用酷似兔八哥的大型平面图像招揽顾客,当地工商行政部门责令该商场撤换该图像,否则承担法律责任。本案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为属于_ A.经济法的调整范围 B.民法的调整范围 C.国际私法的调整范围 D.商法的调整范围
7、(分数:1.00)A.B.C.D.23.经济法是调整在现代国家进行_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 B.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 C.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 D.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分数:1.00)A.B.C.D.24.同更侧重于保护私人利益或国家利益的部门法相比,经济法在法益保护上更具有_ A.现代性 B.高级性 C.经济性 D.社会性(分数:1.00)A.B.C.D.25.与经济法调整对象中的两种社会关系及两种调整手段直接相对应、相联系的经济法的特征是_ A.现代性和经济性 B.经济性和规制性 C.高级性和现代性 D.规制性和现代性(分数:1.00)A.B.C.D.
8、26.经济法的调整以总体上的经济效益的提高为直接目标,同时,也以总体上的其他利益的综合保护为间接目标,在这个意义上,经济法也可以称为_ A.保护法 B.调节法 C.效益法 D.衡平法(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1,分数:22.00)27.下列能体现现代意义的经济法的法律有_ A.美国 1890年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B.德国 1896年的反对不正当竞争法 C.德国 1919年的煤炭经济法 D.法国自然法典 E.法国公有法典(分数:2.00)A.B.C.D.E.28.经济法的各类具体制度主要包括_ A.财税调控制度 B.金融调控制度 C.计划调控制度 D.反垄
9、断制度 E.反不正当竞争制度(分数:2.00)A.B.C.D.E.29.下列各项中属于宏观调控制度的是_ A.财税调控制度 B.金融调控制度 C.计划调控制度 D.反垄断制度 E.消费者保护制度(分数:2.00)A.B.C.D.E.30.我国市场规制制度包括_ A.反垄断法律制度 B.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C.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 D.特殊市场规制制度 E.税收法律制度(分数:2.00)A.B.C.D.E.31.学习经济法学知识可以用到的方法有_ A.哲学方法 B.一般科学方法 C.具体科学方法 D.比较方法 E.演绎方法(分数:2.00)A.B.C.D.E.32.研究经济法调整对象的重要性体现
10、在_ A.从社会现实看,经济的发展需要经济法有自己的调整对象 B.从新兴部门法来看,调整对象是经济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主要标志 C.从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实来看,国内外对于经济法是否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有肯定说与否定说两种看法 D.从理论研究的需要看,调整对象是整个经济法研究的入口和钥匙,是研究的逻辑起点 E.从长远来看,研究经济法调整对象是法治现代化的要求(分数:2.00)A.B.C.D.E.33.从法的产生及其与调整对象的关系来看,经济、社会等领域里的某些“新问题”的产生,需要法具备一定的“新功能”,而“新功能”又要求法律具备特殊的“新结构”,“新结构”包括_ A.特殊的主体结构 B.特殊的
11、行为结构 C.特殊的权义结构 D.特殊的责任结构 E.特殊的客体结构(分数:2.00)A.B.C.D.E.34.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_ A.经济管理关系 B.宏观调控关系 C.微观调控关系 D.市场交易关系 E.市场规制关系(分数:2.00)A.B.C.D.E.35.市场失灵带来的重要制度创新有_ A.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B.宏观调控法的产生 C.市场规制法的产生 D.整体上经济法的产生 E.市场与市场的交融(分数:2.00)A.B.C.D.E.36.世界各国进行宏观调控时主要运用的三个经济政策是_ A.竞争 B.财税 C.金融 D.计划 E.保险(分数:2.00)A.B.C.D.E.37.经济
12、法所调整的市场规制关系可分为_ A.反计划关系 B.反垄断关系 C.反市场调控关系 D.反不正当竞争关系 E.消费者保护关系(分数:2.00)A.B.C.D.E.三、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3,分数:9.00)38.经济法学(分数:3.00)_39.经济法(分数:3.00)_40.经济法的特征(分数:3.00)_四、B简答题/B(总题数:6,分数:24.00)41.简述经济法学的基本框架。(分数:4.00)_42.简述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分类。(分数:4.00)_43.简述研究经济法的概念所具有的价值。(分数:4.00)_44.简述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分数:4.00)_45.简述经济法的基本定
13、义及其提炼意义。(分数:4.00)_46.简述经济法的特征。(分数:4.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19.00)47.试述经济法学在地域发展上的“不均衡”。(分数:9.00)_48.试述经济法学的学习方法。(分数:10.00)_经济法概论自学考试-1-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6,分数:26.00)1.经济法学产生和发展的制度基础是_ A.经济学 B.经济法律 C.经济现象 D.经济法(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经济法学是以经济法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学科;经济法是一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法
14、学产生和发展的制度基础。答案为 D。2.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产生于_ A.自由竞争阶段 B.垄断阶段 C.计划经济阶段 D.战时经济阶段(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现代意义的经济法是在市场经济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到垄断阶段以后才产生的。答案为B。3.学界一般认为,现代意义的经济法体现为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在美国、德国等国家制定的有关规范市场竞争行为的法律,这些法律中,不包括_ A.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B.反对不正当竞争法 C.自然法典 D.煤炭经济法(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在其著作自然法典(1755 年)提到了经济法,
15、但他所谈到的经济法,不是现代法学意义上的经济法。答案为 C。4.关于经济法与经济法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经济法学先于经济法产生 B.经济法先于经济法学产生 C.经济法与经济法学同时产生 D.经济法学是经济法产生的理论基础(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经济法是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亦是经济法学产生和发展的制度基础,故不难看出,经济法先于经济法学产生。答案为 B。5.经济法学的发祥地是_ A.日本 B.德国 C.法国 D.英国(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以经济法为研究对象的经济法学的全面发端,是以 20世纪 20年代德国学者的研究为标志的,德国成为经
16、济法学的发祥地。答案为 B。6.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德萨米的著作是_ A.公有法典 B.论法的精神 C.自然法典 D.法学阶梯(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德萨米(Dezamy),在其著作公有法典(1842 年)中提及“经济法”的概念。答案为 A。7.以经济法为研究对象的经济法学较为全面发端的时间是_ A.19世纪 80年代 B.19世纪末 20世纪初 C.20世纪 20年代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以经济法为研究对象的经济法学,产生要更为晚近,其较为全面的发端,是以 20世纪 20年代德国学者的研究为标志的。答案
17、为 C。8.以经济法为研究对象的经济法学,较为全面的发端是以哪国学者的研究为标志的?_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以经济法为研究对象的经济法学,较为全面的发端,是以德国学者的研究为标志的。答案为 D。9.首先在其 1755年出版的著作自然法典中提及“经济法”概念的学者是_ A.德萨米 B.摩莱里 C.蒲鲁东 D.萨维尼(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Morelly)在其著作自然法典(1755 年)中提及到“经济法”的概念。答案为 B。10.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德萨米在其 1842年出版的著作中提
18、到了“经济法”这一概念,该著作为_ A.公有法典 B.自然法典 C.煤炭法典 D.经济法典(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德萨米(Dezamy)在其著作公有法典(1842 年)中提及“经济法”的概念。答案为 A。11.在法学研究上,更强调“实用主义”的国家是_ A.德国 B.日本 C.中国 D.英国(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在美国、英国等英美法系国家,因其制定法的地位相对较弱,因而在法学研究上更强调“实用主义”,不重视概念的提炼和体系的完美。答案为 D。12.经济法作为一个语词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_ A.私有法典 B.社会契约论 C.自然法典 D.论法的精
19、神(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和德萨米,就分别在其著作自然法典(1755 年)和公有法典(1842 年)中提及“经济法”的概念,他们都认为经济法是“分配法”。答案为 C。13.中国经济法学的真正发展开始于_ A.20世纪 30年代前后 B.20世纪 90年代 C.20世纪 70年代末 80年代初 D.20世纪 80年代(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尽管在 20世纪 30年代前后,国外的经济法理论已经被引进,但中国经济法学的真正发展,还是始于 20世纪 70年代末 80年代初。答案为 C。14.在经济法学的基本框架中,属于经济法总论的
20、内容是_ A.财税调控制度的阐释 B.经济法的历史沿革 C.反不正当竞争的必要性 D.计划调控制度的原理(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经济法总论通常涉及经济法哲学、经济法史学、经济法解释学等方面的内容,要着重从理论上说明经济法是什么,经济法的历史沿革、经济法的制度构造及其运行等问题。答案为 B。15.经济法总论不包括_ A.本体论 B.发生论 C.价值论 D.反垄断制度(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经济法总论主要包括本体论、发生论、价值论、规范论、运行论、范畴论等诸论。答案为D。16.经济法的各类具体制度不包括_ A.本体论制度 B.金融调控制度 C.计划调
21、控制度 D.反垄断制度(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经济法的各类具体制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财税调控制度、金融调控制度、计划调控制度等宏观调控制度,另一类是反垄断制度、反不正当竞争制度、消费者保护制度等市场规制制度。答案为A。1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市场规制制度的是_ A.反垄断制度 B.反不正当竞争制度 C.消费者保护制度 D.金融调控制度(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经济法的各类具体制度主要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便是反垄断制度、反不正当竞争制度、消费者保护制度等市场规制制度,另一类是宏观调控制度,包括财税调控制度、金融调控制度、计划调控制度等。答案为 D。18
22、.下列不属于经济法的宏观调控制度的是_ A.财税调控制度 B.金融调控制度 C.计划调控制度 D.反垄断制度(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经济法的各类具体制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宏观调控制度,主要包括财税调控制度、金融调控制度和计划调控制度等;另一类是市场规制制度,主要包括反垄断制度、反不正当竞争制度和消费者保护制度等。D 选项属于市场规制制度。答案为 D。19.着重回答经济法自身是什么的问题,是经济法理论中的_ A.价值论 B.运行论 C.本体论 D.规范论(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经济法本体论,是整个经济法理论的基础,主要涉及经济法的概念、特征、地位
23、、体系等内容。它着重回答经济法自身是什么的问题,是经济法理论中最基本的理论。答案为 C。20.经济法理论的逻辑起点是 _ A.主体理论 B.体系理论 C.调整对象理论 D.地位理论(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同其他部门法学一样,经济法理论的逻辑起点,也是调整对象理论。调整对象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揭示经济法调整的特定社会关系,以解析经济法同其他种类部门法的差别。答案为 C。21.经济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取决于它_ A.有无独立的调整对象 B.有无单一的调整对象 C.有无固定的调整对象 D.有无广泛的调整对象(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国内外对于经济
24、法独立性的看法,可以分为肯定说与否定说两类,经济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取决于它有无自己独立的调整对象。答案为 A。22.某大型商场使用酷似兔八哥的大型平面图像招揽顾客,当地工商行政部门责令该商场撤换该图像,否则承担法律责任。本案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为属于_ A.经济法的调整范围 B.民法的调整范围 C.国际私法的调整范围 D.商法的调整范围(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案中工商行政部门与某大型商场形成的关系是市场监管关系,属于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的财产关系;商法调整商人之间的以平等性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关系;而国际私法调整的是具有涉外性质的
25、平等主体间的人身、财产关系。答案为 A。23.经济法是调整在现代国家进行_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 B.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 C.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 D.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经济法是调整在现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简单地说,经济法就是调整调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答案为 A。24.同更侧重于保护私人利益或国家利益的部门法相比,经济法在法益保护上更具有_ A.现代性 B.高级性 C.经济性 D.社会性(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同所有的部门法相比,经
26、济法具有突出的经济性和规制性;同更侧重于保护私人利益或国家利益的部门法相比,它在法益保护上更具有社会性。答案为 D。25.与经济法调整对象中的两种社会关系及两种调整手段直接相对应、相联系的经济法的特征是_ A.现代性和经济性 B.经济性和规制性 C.高级性和现代性 D.规制性和现代性(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经济性和规制性,是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中的两种社会关系(即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两种调整手段(即宏观调控手段和市场规制手段)直接相联系、相对应的。答案为 B。26.经济法的调整以总体上的经济效益的提高为直接目标,同时,也以总体上的其他利益的综合保护为间接目标,在
27、这个意义上,经济法也可以称为_ A.保护法 B.调节法 C.效益法 D.衡平法(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经济法也可以称为效益法,其调整不仅要减低私人成本,更要降低社会成本,以达到总体上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答案为 C。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1,分数:22.00)27.下列能体现现代意义的经济法的法律有_ A.美国 1890年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B.德国 1896年的反对不正当竞争法 C.德国 1919年的煤炭经济法 D.法国自然法典 E.法国公有法典(分数:2.00)A. B. C. D.E.解析:解析 19 世纪末 20世纪初在美国、德国等国家制定了有关规范市场竞
28、争行为的法律,较著名的有关国 1890年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德国 1896年的反对不正当竞争法、德国 1919年的煤炭经济法。有学者把它们看做是早期的经济法。答案为 ABC。28.经济法的各类具体制度主要包括_ A.财税调控制度 B.金融调控制度 C.计划调控制度 D.反垄断制度 E.反不正当竞争制度(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经济法的各类具体制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财税调控制度、金融调控制度、计划调控制度等宏观调控制度;另一类是反垄断制度、反不正当竞争制度、消费者保护制度等市场规制制度。答案为ABCDE。29.下列各项中属于宏观调控制度的是_ A.财税调控制度
29、 B.金融调控制度 C.计划调控制度 D.反垄断制度 E.消费者保护制度(分数:2.00)A. B. C. D.E.解析:解析 经济法的各类具体制度主要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便是反垄断制度、反不正当竞争制度、消费者保护制度等市场规制制度,另一类是宏观调控制度,包括财税调控制度、金融调控制度、计划调控制度等。答案为 ABC。30.我国市场规制制度包括_ A.反垄断法律制度 B.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C.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 D.特殊市场规制制度 E.税收法律制度(分数:2.00)A. B. C. D. E.解析:解析 经济法的各类具体制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市场规制制度,另一类是宏观调控制度。其中,市
30、场规制制度包括反垄断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等。在我国还包括特殊市场规制制度。答案为 ABCD。31.学习经济法学知识可以用到的方法有_ A.哲学方法 B.一般科学方法 C.具体科学方法 D.比较方法 E.演绎方法(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经济法学研究方法,也是经济法学的学习方法。学习经济法学知识,也要用到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具体科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中的各类方法包括比较方法、分类方法、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等等,都是经常会用到的基本方法。答案为 ABCDE。32.研究经济法调整对象的重要性体现在_ A.从社会现实看,经济的发展需要经
31、济法有自己的调整对象 B.从新兴部门法来看,调整对象是经济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主要标志 C.从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实来看,国内外对于经济法是否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有肯定说与否定说两种看法 D.从理论研究的需要看,调整对象是整个经济法研究的入口和钥匙,是研究的逻辑起点 E.从长远来看,研究经济法调整对象是法治现代化的要求(分数:2.00)A.B. C. D. E.解析:解析 经济法是一个新兴的部门法,研究其调整对象的重要性:(1)从理论研究的需要看,这是研究的逻辑起点;(2)从新兴部门法的特点来看,调整对象则通常是各个部门法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3)从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实看,国内外对于经济法的看法
32、,可以分为肯定说与否定说两类。答案为 BCD。33.从法的产生及其与调整对象的关系来看,经济、社会等领域里的某些“新问题”的产生,需要法具备一定的“新功能”,而“新功能”又要求法律具备特殊的“新结构”,“新结构”包括_ A.特殊的主体结构 B.特殊的行为结构 C.特殊的权义结构 D.特殊的责任结构 E.特殊的客体结构(分数:2.00)A. B. C. D. E.解析:解析 “新功能”要求法律具备特殊的“新结构”,包括特殊的主体结构、行为结构、权义结构、责任结构等。答案为 ABCD。34.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_ A.经济管理关系 B.宏观调控关系 C.微观调控关系 D.市场交易关系 E.市场规制
33、关系(分数:2.00)A.B. C.D.E. 解析:解析 从调整范围上看,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宏观调控关系,一个是市场规制关系,可以分别简称为调控关系和规制关系,或者合称为调制关系。答案为 BE。35.市场失灵带来的重要制度创新有_ A.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B.宏观调控法的产生 C.市场规制法的产生 D.整体上经济法的产生 E.市场与市场的交融(分数:2.00)A.B. C. D. E.解析:解析 市场失灵在宏观、微观层面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是以往的法律制度不能有效解决或者无力解决的,它带来的重要制度创新,就是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的产生,以及整体上的经济法的产生。答案为 BCD。
34、36.世界各国进行宏观调控时主要运用的三个经济政策是_ A.竞争 B.财税 C.金融 D.计划 E.保险(分数:2.00)A.B. C. D. E.解析:解析 宏观调控主要涉及财税、金融、计划等领域,各国在宏观调控方面通常采行财税、金融、计划三大手段,主要运用财税、金融、计划三大经济政策。答案为 BCD。37.经济法所调整的市场规制关系可分为_ A.反计划关系 B.反垄断关系 C.反市场调控关系 D.反不正当竞争关系 E.消费者保护关系(分数:2.00)A.B. C.D. E. 解析:解析 市场规制主要涉及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消费者保护等领域,体现的是对市场行为或市场结构等方面的规制,市场规
35、制关系也可以分为反垄断关系、反不正当竞争关系、消费者保护关系。答案为 BDE。三、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3,分数:9.00)38.经济法学(分数:3.00)_正确答案:(经济法学是以经济法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经济法的产生、发展规律的新兴法学学科。)解析:39.经济法(分数:3.00)_正确答案:(经济法是调整在现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解析:40.经济法的特征(分数:3.00)_正确答案:(经济法的特征是经济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特有征象,是表征经济法本质特点的概括性标志。)解析:四、B简答题/B(总题数:6,分数:24.00)41.简述经济法学
36、的基本框架。(分数:4.00)_正确答案:(从法学学科的一般分类来看,经济法学可以分为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论两大部分,每个部分又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经济法总论,或称经济法基础理论,是经济法学的总体上的、具有共通性的理论。经济法总论主要包括本体论、发生论、价值论、规范论、运行论、范畴论等诸论。 经济法分论,是对经济法各类具体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分析与分解。 概而言之,经济法总论主要是研究经济法总则部分的理论,而经济法分论则主要是研究经济法分则部分的理论。上述的总论和分论所构成的“二元结构”,就是经济法学的基本框架。)解析:42.简述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分类。(分数:4.00)_正确答案:(
37、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有多种分类。从哲学与科学的二分法来看,可以把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分为哲学方法和科学方法两大类。科学方法可分为一般科学方法和专门科学方法。哲学方法通常有广阔的适用空间。它包括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方法、矛盾分析方法、因果关系分析方法等。一般科学方法也很重要。它比哲学方法低一个层次,主要包括逻辑方法、经验方法、横断学科方法等。专门科学方法,对于经济法研究往往具有直接的意义。如经济分析方法、政策分析方法、社会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语义分析方法,等等。)解析:43.简述研究经济法的概念所具有的价值。(分数:4.00)_正确答案:(1)节约交流成本。 (2)增进理论自足。 (3)推进
38、学派形成。)解析:44.简述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分数:4.00)_正确答案:(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宏观调控关系,一个是市场规制关系,可以分别简称为调控关系和规制关系,或者合称为“调制关系”。 由于宏观调控主要涉及财税、金融、计划等领域,因而宏观调控关系可以分为财税调控关系、金融调控关系、计划调控关系,可以分别简称为财税关系、金融关系、计划关系,它们同各国在宏观调控方面通常采用的财税、金融、计划三大手段是一致的;由于市场规制主要涉及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消费者保护等领域,体现的是对市场行为或市场结构等方面的规制,因而市场规制关系也可以分为反垄断关系、反不正当竞争关系、消费者保护关
39、系。)解析:45.简述经济法的基本定义及其提炼意义。(分数:4.00)_正确答案:(经济法是调整在现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简单地说,经济法就是调整调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由于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是作用于现代市场经济,因而经济法具有突出的现代性,这是它与传统部门法的重大不同。(2)基于经济法的宗旨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它主要是运用法律化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手段来进行调整,因此,与其他所有的部门法相比,它又具有突出的经济性和规制性。经济性、规制性与现代性,都是经济法的突出特征。(3)上述的经济法概念,可以涵盖日益打通的国内经济法和国际经济法,这本身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4)经济法不仅要像传统的民商法那样调整一般的经济关系,而且还要调整日益重要的体制关系。明晰上述问题对于更好地理解经济法的特征、宗旨等问题,也甚有裨益。)解析:46.简述经济法的特征。(分数:4.00)_正确答案:(经济法同传统部门法相比,具有突出的现代性(其中包括政策性和社会性等),是典型的现代法;同基础性的部门法相比,它具有高级性或高层次性(这也与现代性有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