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学真题 2010 年 01 月及答案解析(总分:140.02,做题时间:90 分钟)1.征收间接税对产品价格影响最小的情况是( )A对该产品的需求缺乏价格弹性 B对该产品的需求富有价格弹性C对该产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1 D对该产品的需求富有收入弹性(分数:1.00)A.B.C.D.2.计算国内生产净值(国民净产出)是从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减去( )A折旧 B国外财产净收入C政府支出 D间接税(分数:1.00)A.B.C.D.3.经济当中存在紧缩缺口的情况是( )A出现政府财政预算赤字B总需求水平超过充分就业收入水平C在收入达到充分就业水平的情况下,漏出超过注入D总需求水平低于充分就业
2、收入水平(分数:1.00)A.B.C.D.4.商品的经济稀缺性是指( )A生产这种商品代价高昂 B商品不得不从海外进口C商品供给有限但需求总是非常旺盛 D商品只能在一年中的特定时间得到(分数:1.00)A.B.C.D.5.下列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A石油冶炼 B汽车销售C农产品种植 D汽车制造(分数:1.00)A.B.C.D.6.转移支付指的是( )A把支付的工资直接打入银行账户 B向失业者支付的失业救济C为进口商品支付的货款 D利润中用于支付红利的部分(分数:1.00)A.B.C.D.7.提出比较优势理论的是( )A斯密 B凯恩斯C李嘉图 D弗里德曼(分数:1.00)A.B.C.D.8.与工
3、人增加工资的要求有关的通货膨胀类型是( )A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B成本膨胀C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D进口型通货膨胀(分数:1.00)A.B.C.D.9.非正常利润是指( )A由于政府政策变化导致的高额利润 B由于政府政策变化导致的低利润C商品交易正常进行所需要的最低利润 D市场不完全所导致的高额利润(分数:1.00)A.B.C.D.10.商业周期发展阶段的正确顺序是( )A复苏繁荣萧条衰退 B繁荣萧条衰退复苏C繁荣复苏萧条衰退 D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分数:1.00)A.B.C.D.11.国民收入循环流程中的漏出项是( )A消费 B投资C税收 D政府支出(分数:1.00)A.B.C.D.12.征收关
4、税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进口商品价格和数量都下降 B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数量下降C进口商品价格下降,数量上升 D进口商品价格和数量都上升(分数:1.00)A.B.C.D.13.最容易形成卡特尔的市场结构是( )A垄断 B完全竞争C寡头垄断 D垄断竞争(分数:1.00)A.B.C.D.14.最容易形成单一市场价格的市场结构是( )A垄断 B完全竞争C寡头垄断 D垄断竞争(分数:1.00)A.B.C.D.15.最容易形成价格歧视的市场结构是( )A垄断 B完全竞争C寡头垄断 D垄断竞争(分数:1.00)A.B.C.D.16.关于禁运最恰当的解释是( )A对进口商品征税 B对进口商品实行完全标准C完
5、全禁止商晶进口 D对进口商品的数量进行限制(分数:1.00)A.B.C.D.17.人类社会面临的基本经济问题是( )A资源和人们的欲望都是有限的 B资源无限,人们的欲望有限C资源有限,人们的欲望无限 D资源和人们的欲望都是无限的(分数:1.00)A.B.C.D.18.为了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必须进行选择,由此所引出的经济学概念是( )A比较成本 B规模经济C比较优势 D机会成本(分数:1.00)A.B.C.D.19.市场均衡可以定义为( )A市场存在过度供给B市场存在过度需求C市场既不存在过度供给也不存在过度需求D市场同时存在过度供给和过度需求(分数:1.00)A.B.C.D.20.市场失灵可以
6、定义为( )A自由市场生产所有产品 B自由市场生产大多数产品C自由市场生产少数产品 D自由市场不生产某些产品(分数:1.00)A.B.C.D.案例:赫利格兰德面临的艰难抉择赫利格兰德是西欧的发达工业国家,它是参与十九世纪工业革命的国家之一,因此该国长期以来一直具有制造业优势。如今,虽然包括钢铁、造船、工程等传统产业的生产仍在继续,但却面临海外生产者的更大竞争。除了老工业外,赫利格兰德还有现代工业部门,包括电子电器工程、航空航天、计算机工业。十年前,该国发现了新的石油储量,生产的部分石油还销往国外。来自石油储备的收入繁荣了该国经济,并带来了经济的低通胀和充分就业。然而,最近该国失业率持续上升,国
7、际收支趋于恶化。由于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在最近 9 个月内持续下降,该国石油生产萎缩。这种状况促使新一届政府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他们建立了一个以学界和商界头面人物组成的委员会来重新审视经济的状况。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报告,下列资料出自此报告。年份 2004 2009就业人口 45m 48m总失业人数 0.6m 2.5m摩擦性失业人数 0.1m 0.2m结构性失业人数 0.2m 1.84m周期性失业人数 0.25m0.4m季节性失业人数 0.05m0.06m有形商品出口 $125m$140m有形商品进口 $112m$145m无形贸易余额 $85m $67m资本输出 $126m$208m资本输入 $
8、154m$160m出口价格指数 125 140进口价格指数 125 160注:“m”代表百万(分数:20.01)(1).解释下列概念的含义:(1)摩擦性失业。(2)结构性失业。(3)周期性失业。(4)季节性失业。(分数:6.67)_(2).用所给失业数据指出和解释五年期间的失业趋势。(分数:6.67)_(3).指出并说明有助于降低失业水平的两种政策。(分数:6.67)_案例:赫利格兰德面临的艰难抉择赫利格兰德是西欧的发达工业国家,它是参与十九世纪工业革命的国家之一,因此该国长期以来一直具有制造业优势。如今,虽然包括钢铁、造船、工程等传统产业的生产仍在继续,但却面临海外生产者的更大竞争。除了老工
9、业外,赫利格兰德还有现代工业部门,包括电子电器工程、航空航天、计算机工业。十年前,该国发现了新的石油储量,生产的部分石油还销往国外。来自石油储备的收入繁荣了该国经济,并带来了经济的低通胀和充分就业。然而,最近该国失业率持续上升,国际收支趋于恶化。由于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在最近 9 个月内持续下降,该国石油生产萎缩。这种状况促使新一届政府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他们建立了一个以学界和商界头面人物组成的委员会来重新审视经济的状况。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报告,下列资料出自此报告。年份 2004 2009就业人口 45m 48m总失业人数 0.6m 2.5m摩擦性失业人数 0.1m 0.2m结构性失业人数 0
10、.2m 1.84m周期性失业人数 0.25m0.4m季节性失业人数 0.05m0.06m有形商品出口 $125m$140m有形商品进口 $112m$145m无形贸易余额 $85m $67m资本输出 $126m$208m资本输入 $154m$160m出口价格指数 125 140进口价格指数 125 160注:“m”代表百万(分数:20.01)(1).用所提供的贸易数据计算:(1)2004 和 2009 年的商品贸易收支状况。(2)2004 和 2009 年的经常项目收支状况。(3)2004 和 2009 年的资本项目收支状况。(4)2004 和 2009 年的国际收支状况。(分数:6.67)_(
11、2).根据案例提供的信息,指出并解释该国的国际收支地位恶化的两个原因。(分数:6.67)_(3).用案例提供的信息计算:(1)2004 年的贸易条件。(2)2009 年的贸易条件。(分数:6.67)_21.行业协会为该产品做了一个成功的广告。(分数:5.00)_22.由于气候恶劣导致农产品产量降低。(分数:5.00)_23.个人所得税税率提高。(分数:5.00)_24.对商品征收间接税。(分数:5.00)_25.发现大型的未被开发利用的矿藏。(分数:5.00)_26.各个行业都出现了劳动生产率的普遍下降。(分数:5.00)_27.消费品产业劳动生产率没有变化而资本品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分数:
12、5.00)_28.从海外进入的移民工人增加。(分数:5.00)_29.解释金本制度是怎样运行的。(分数:5.00)_30.说明固定汇率制度可能存在的缺点。(分数:5.00)_31.画图并详细标注,说明盯住汇率制度是如何运行的。(分数:5.00)_32.画图并详细标注,说明浮动汇率制度是如何运行的。(分数:5.00)_33.准确定义下列经济学概念:(1)固定成本。(2)可变成本。(3)总成本。(4)平均成本。(5)边际成本。(分数:10.00)_34.画图并详细标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利润最大化企业的长期均衡状态。(分数:10.00)_经济学真题 2010 年 01 月答案解析(总分:140.02,
13、做题时间:90 分钟)1.征收间接税对产品价格影响最小的情况是( )A对该产品的需求缺乏价格弹性 B对该产品的需求富有价格弹性C对该产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1 D对该产品的需求富有收入弹性(分数:1.00)A. B.C.D.解析:2.计算国内生产净值(国民净产出)是从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减去( )A折旧 B国外财产净收入C政府支出 D间接税(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任何产品价值中不但包含有消耗的原材料、燃料等投入的价值,还包含有使用的资本设备的折旧。最终产品价值中如把消耗的资本设备价值也扣除掉,就得到了净增价值,因而从 GDP 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得到了国内生产净值(简
14、称 NDP)。即:NDP=GDP-资本折旧。3.经济当中存在紧缩缺口的情况是( )A出现政府财政预算赤字B总需求水平超过充分就业收入水平C在收入达到充分就业水平的情况下,漏出超过注入D总需求水平低于充分就业收入水平(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充分就业的产出与充分就业对应的总需求水平之间的差额被称为通货紧缩缺口,它表示在充分就业下厂商出现了未计划(或非情愿)的存货。产品卖不出去,从而解雇工人,减少生产,以求均衡。4.商品的经济稀缺性是指( )A生产这种商品代价高昂 B商品不得不从海外进口C商品供给有限但需求总是非常旺盛 D商品只能在一年中的特定时间得到(分数:1.00)A.B
15、.C. D.解析:解析 人们的欲望是无穷的,但用于满足人们各种各样欲望的资源是稀缺的,因此,人们时刻都必须做出选择,决定将稀缺的资源用于哪一类产品与劳务的生产,满足人们哪一方面的欲望。5.下列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A石油冶炼 B汽车销售C农产品种植 D汽车制造(分数:1.00)A.B. C.D.解析:6.转移支付指的是( )A把支付的工资直接打入银行账户 B向失业者支付的失业救济C为进口商品支付的货款 D利润中用于支付红利的部分(分数:1.00)A.B. C.D.解析:7.提出比较优势理论的是( )A斯密 B凯恩斯C李嘉图 D弗里德曼(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在亚当斯密绝
16、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英国另一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的贸易理论。8.与工人增加工资的要求有关的通货膨胀类型是( )A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B成本膨胀C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D进口型通货膨胀(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为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韵情况下由于供给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来自供给方面的冲击主要是指受国际市场供给价格和数量的变化,农业的丰收以及劳动生产率突然变化而造成的“工资推动”或“利润推动”。因此,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可分为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9.非正常利润是指( )A
17、由于政府政策变化导致的高额利润 B由于政府政策变化导致的低利润C商品交易正常进行所需要的最低利润 D市场不完全所导致的高额利润(分数:1.00)A.B.C.D. 解析:10.商业周期发展阶段的正确顺序是( )A复苏繁荣萧条衰退 B繁荣萧条衰退复苏C繁荣复苏萧条衰退 D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分数:1.00)A.B.C.D. 解析:11.国民收入循环流程中的漏出项是( )A消费 B投资C税收 D政府支出(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国民经济循环流程中漏出的部分主要有以下几部分:(1)净储蓄。(2)净税收。(3)进口支出。12.征收关税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进口商品价格和数量都下降
18、B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数量下降C进口商品价格下降,数量上升 D进口商品价格和数量都上升(分数:1.00)A.B. C.D.解析:13.最容易形成卡特尔的市场结构是( )A垄断 B完全竞争C寡头垄断 D垄断竞争(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寡头厂商可以在价格、市场份额、广告支出等方面达成一致,从而形成串谋。串谋也可分为公开的串谋和隐蔽的串谋或者说是默契。卡特尔是一种公开的串谋,价格领导则是一种隐蔽的串谋。14.最容易形成单一市场价格的市场结构是( )A垄断 B完全竞争C寡头垄断 D垄断竞争(分数:1.00)A.B. C.D.解析:15.最容易形成价格歧视的市场结构是( )A垄断
19、B完全竞争C寡头垄断 D垄断竞争(分数:1.00)A. B.C.D.解析:16.关于禁运最恰当的解释是( )A对进口商品征税 B对进口商品实行完全标准C完全禁止商晶进口 D对进口商品的数量进行限制(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禁运是贸易禁运的简称,通常指一国或数国联合禁止对某国输出或从某国输入某种或全部商品。17.人类社会面临的基本经济问题是( )A资源和人们的欲望都是有限的 B资源无限,人们的欲望有限C资源有限,人们的欲望无限 D资源和人们的欲望都是无限的(分数:1.00)A.B.C. D.解析:18.为了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必须进行选择,由此所引出的经济学概念是( )A比较
20、成本 B规模经济C比较优势 D机会成本(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由资源的稀缺性以及由此限定的人类的选择还将引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那就是机会成本。19.市场均衡可以定义为( )A市场存在过度供给B市场存在过度需求C市场既不存在过度供给也不存在过度需求D市场同时存在过度供给和过度需求(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均衡价格是指使得需求量等于供给量的价格,均衡则是指需求等于供给时的平衡点,此时需求和供给两种相反的力量处于一致或平衡的状态,这是使买卖双方都愿意接受并保持下去的状态。20.市场失灵可以定义为( )A自由市场生产所有产品 B自由市场生产大多数产品
21、C自由市场生产少数产品 D自由市场不生产某些产品(分数:1.00)A.B.C. D.解析:案例:赫利格兰德面临的艰难抉择赫利格兰德是西欧的发达工业国家,它是参与十九世纪工业革命的国家之一,因此该国长期以来一直具有制造业优势。如今,虽然包括钢铁、造船、工程等传统产业的生产仍在继续,但却面临海外生产者的更大竞争。除了老工业外,赫利格兰德还有现代工业部门,包括电子电器工程、航空航天、计算机工业。十年前,该国发现了新的石油储量,生产的部分石油还销往国外。来自石油储备的收入繁荣了该国经济,并带来了经济的低通胀和充分就业。然而,最近该国失业率持续上升,国际收支趋于恶化。由于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在最近 9 个
22、月内持续下降,该国石油生产萎缩。这种状况促使新一届政府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他们建立了一个以学界和商界头面人物组成的委员会来重新审视经济的状况。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报告,下列资料出自此报告。年份20042009就业人口45m 48m总失业人数0.6m2.5m摩擦性失业人数0.1m0.2m结构性失业人数0.2m1.84m周期性失业人数0.25m0.4m季节性失业人数0.05m0.06m有形商品出口$125m$140m有形商品进口$112m$145m无形贸易$85m$67m余额资本输出$126m$208m资本输入$154m$160m出口价格指数125 140进口价格指数125 160注:“m”代表百
23、万(分数:20.01)(1).解释下列概念的含义:(1)摩擦性失业。(2)结构性失业。(3)周期性失业。(4)季节性失业。(分数:6.67)_正确答案:(1)摩擦性失业。它是由于人们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职业或一生中的不同阶段的工作变动所引起的。(2)结构性失业。它是在对工人的供求不一致时产生的。供求之所以会出现不一致是因为对某种劳动的需求增加,而对另一种劳动的需求减少,与此同时供给没有迅速作出调整。(3)周期性失业。它是在对劳动的总需求下降时产生的,这主要是由经济周期造成的。(4)季节性失业。它是由于对劳动的需求随季节发生变化而产生的,这种失业尤其在旅游度假胜地比较明显。)解析:(2).用所给
24、失业数据指出和解释五年期间的失业趋势。(分数:6.67)_正确答案:(从图中数据可知,赫利格兰德的近五年的失业趋势:(1)总的失业人数大幅度上升,由 2004 年的 0.6m 上升到 2009 年的 2.5m。(2)从失业的结构类型来看,在总的失业人数中,结构性失业人数和周期性失业人数所占的比例很大。(3)导致结构性失业人数大幅度上升的原因在于赫利格兰德的石油的国际市场价格持续下降,该国石油生产萎缩。)解析:(3).指出并说明有助于降低失业水平的两种政策。(分数:6.67)_正确答案:(1)财政政策。萧条时期,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总需求不足,所以政府应该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以便刺激总
25、需求的扩大,消灭失业。(2)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萧条时期,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把货币投入市场。再贴现率政策。萧条时期,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包括放宽贴现条件),这样商业银行就扩大其对客户的放款规模,利息率也将随之降低。变动法定准备率。萧条时期,降低法定准备率,使银行能创造出更多的货币,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解析:案例:赫利格兰德面临的艰难抉择赫利格兰德是西欧的发达工业国家,它是参与十九世纪工业革命的国家之一,因此该国长期以来一直具有制造业优势。如今,虽然包括钢铁、造船、工程等传统产业的生产仍在继续,但却面临海外生产者的更大竞争。除了老工业外,赫利格兰德还有现代工业部门,包括电
26、子电器工程、航空航天、计算机工业。十年前,该国发现了新的石油储量,生产的部分石油还销往国外。来自石油储备的收入繁荣了该国经济,并带来了经济的低通胀和充分就业。然而,最近该国失业率持续上升,国际收支趋于恶化。由于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在最近 9 个月内持续下降,该国石油生产萎缩。这种状况促使新一届政府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他们建立了一个以学界和商界头面人物组成的委员会来重新审视经济的状况。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报告,下列资料出自此报告。年份20042009就业人口45m 48m总失业人数0.6m2.5m摩擦性失业人数0.1m0.2m结构性失业人数0.2m1.84m周 0.2 0.4期性失业人数5m m季
27、节性失业人数0.05m0.06m有形商品出口$125m$140m有形商品进口$112m$145m无形贸易余额$85m$67m资本输出$126m$208m资本输入$154m$160m出口价格指125 140数进口价格指数125 160注:“m”代表百万(分数:20.01)(1).用所提供的贸易数据计算:(1)2004 和 2009 年的商品贸易收支状况。(2)2004 和 2009 年的经常项目收支状况。(3)2004 和 2009 年的资本项目收支状况。(4)2004 和 2009 年的国际收支状况。(分数:6.67)_正确答案:(1)2004 年商品贸易收支:125-112=13; 2009
28、 年商品贸易收支:140-145=-5。(2)2004 年经常项目收支:13+85=98; 2009 年经常项目收支:-5+67=62。(3)2004 年资本项目收支:154-126=28; 2009 年资本项目收支:160-208=-48。(4)2004 年国际收支状况:98+28=126; 2009 年国际收支状况:62-48=14。)解析:(2).根据案例提供的信息,指出并解释该国的国际收支地位恶化的两个原因。(分数:6.67)_正确答案:(下面简要说明国内因素所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1)当一国产品的成本和价格相对于别国过高时,该国便缺乏国际竞争力。这必然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使国际收
29、支出现逆差。在案例中,由 2009 年的有形商品的进出口量上可以看出这方面的原因。(2)如果本国产品的供求结构无法跟上国际市场产品供求结构的变化,本国的国际收支也将出现失衡。例如,国际市场对本国的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品的需求减少,或者国际市场上本国进口品的供给减少,价格上升,而本国无法改变出口结构,则本国的国际收支将出现逆差。在本案例中,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持续下降,且该国的石油生产也萎缩,这会使得该国的国际收支恶化。)解析:(3).用案例提供的信息计算:(1)2004 年的贸易条件。(2)2009 年的贸易条件。(分数:6.67)_正确答案:(1)125/125=1。(2)140/160=0.8
30、75。)解析:21.行业协会为该产品做了一个成功的广告。(分数:5.00)_正确答案:(行业协会为该产品做了一个成功的广告,对该产品的市场均衡状况的影响:(图)由图可知,在该产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广告的成功宣传,使得消费者对该产品的需求增加,因此,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这将导致市场均衡点由原来的 E 点移动到新的均衡点 E,即需求增加,均衡价格上升。)解析:22.由于气候恶劣导致农产品产量降低。(分数:5.00)_正确答案:(由于气候恶劣导致农产品产量降低,对农产品的市场均衡状况的影响:(图)由图可知,在农产品的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天气恶劣导致其产量降低,即农产品供给减少,这会使得供给
31、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这将导致市场均衡点由原来的 E 点移动到新的均衡点 E,即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升。)解析:23.个人所得税税率提高。(分数:5.00)_正确答案:(个人所得税税率提高对产品市场均衡状况的影响:(图)由图可知,在产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个人所得税税率的提高,这会使得消费的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会降低使得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这将导致市场均衡点由原来的 E 点移动到新的均衡点 E,即需求减少,均衡价格降低。)解析:24.对商品征收间接税。(分数:5.00)_正确答案:(对商品征收间接税对产品市场均衡状况的影响:(图)由图可知,在产品需求不变的
32、情况下,政府对产品征收间接税是对卖出的每一个商品收取一定的特别税,它将引起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因为提高了厂商的生产成本,所以生产者会提高商品的价格,把税收转嫁,使税收的影响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承担。市场均衡点将由 E 点移动到 E点,从而使均衡价格上升。)解析:25.发现大型的未被开发利用的矿藏。(分数:5.00)_正确答案:(发现大型的未被开发利用的矿藏对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影响:(图)由图可知,由于发现大型的未被开发利用的矿藏,因此,在既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将由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生产资本品的生产中去,这将使得生产可能性曲线由 AB 变为 AB,即增加资本品的生产,减少消费品的生产,形成一条新
33、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 AB。)解析:26.各个行业都出现了劳动生产率的普遍下降。(分数:5.00)_正确答案:(各个行业都出现了劳动生产率的普遍下降对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影响:(图)由图可知,各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普遍下降,可以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平移,其生产可能性曲线由AB 变为 AB,平移后的曲线的每一点所代表的两种产品的产量组合都比原来曲线上相应的一点所代表的产量组合要小,这也说明社会生产能力的下降。)解析:27.消费品产业劳动生产率没有变化而资本品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分数:5.00)_正确答案:(消费品产业劳动生产率没有变化而资本品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对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影响:(图)由图可知,
34、消费品产业劳动生产率没有变化,则 B 点不变;而资本品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使得 A 点移到A点。因此生产可能性曲线由 AB 变为 AB。)解析:28.从海外进入的移民工人增加。(分数:5.00)_正确答案:(从海外进入的移民工人增加对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影响:(图)由图可知,海外进入的移民工人,这说明社会的劳动资源增加了,则生产可能性曲线会向外平移,由曲线AB 平移到 AB,这说明平移之后的曲线的每一点所代表的两种产品的产量组合都比原来曲线上相应的点所代表的产量组合要大,进而说明了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解析:29.解释金本制度是怎样运行的。(分数:5.00)_正确答案:(金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制、
35、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态。(1)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其基本特点是:黄金为法定币材,金币为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溶化;辅币、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并可按面值自由兑换为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2)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在这种货币制度下,已经不再铸造金币,市场中流通的都是银行券,银行券规定有法定含金量,但银行券只能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兑换成金块。(3)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这种货币制度与金块本位制相同之处在于,也不铸造金币,市场中流通的都是银行券,银行券规定有法定含金量;不同之处在于,银行券不能在国内兑换黄金,要想兑换黄金,只能先兑换成本国
36、在该国存有黄金并与该国货币保持固定汇率国家的外汇,然后再用外汇在该国兑换黄金。)解析:30.说明固定汇率制度可能存在的缺点。(分数:5.00)_正确答案:(1)容易导致本币币值高估,削弱本国出口商品竞争力,引起难以维系的长期经常项目收支失衡。(2)同时,僵化的汇率安排可能被认为是暗含的汇率担保,从而鼓励短期资本流入和没有套期保值的对外借债,损害本国金融体系的健康。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必须要么牺牲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要么限制资本的自由流动,否则易引发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3)基本不能发挥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解析:31.画图并详细标注,说明盯住汇率制度是如何运行的。(分数:5.00)_正
37、确答案:(盯住汇率制度,即把本国货币与本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货币确定一个固定的比价,随着一种或几种货币进行浮动。(图略)解析:32.画图并详细标注,说明浮动汇率制度是如何运行的。(分数:5.00)_正确答案:(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浮动汇率制又分为自由浮动与管理浮动。(图略)解析:33.准确定义下列经济学概念:(1)固定成本。(2)可变成本。(3)总成本。(4)平均成本。(5)边际成本。(分数:10.00)_正确答案:(1)固定成本是厂商花费在不变投入上的全部成本。(2)可变成本是厂商花费在可变投入上的全部成本,在短期中,总可变成本随着产出的变动而变动。(3)总成本是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需要的全部成本。(4)平均成本是厂商在每一单位产品上平均所花费的成本。(5)边际成本是增加最后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解析:34.画图并详细标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利润最大化企业的长期均衡状态。(分数:10.00)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