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织行为学-群体行为与管理(二)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15.00)1.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提高或降低的倾向被称为_(分数:0.50)A.群体促进效应B.社会惰化效应C.协同效应D.从众效应2.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是_(分数:0.50)A.社会惰化效应B.责任分摊效应C.群体促进效应D.群体转移效应3.对群体助长现象最早的科学研究是由法国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在以下哪一年进行的?_(分数:0.50)A.20 世纪 20 年代
2、末B.20 世纪 40 年代末C.1898 年D.1876 年4.关于从众行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分数:0.50)A.情绪比较稳定的人容易从众B.服从性和受暗示性弱的人容易从众C.自信心强的人容易从众D.人际关系比较好的人容易从众5.影响从众行为的个人因素不包括_(分数:0.50)A.智力因素B.自信心C.同情心D.人际关系6.鼓励和支持群体成员行为一致性的群体,比较容易引发_(分数:0.50)A.群体促进效应B.协同效应C.从众行为D.社会惰化效应7.沟通过程包括几个部分?_(分数:0.50)A.六个B.七个C.八个D九8.沟通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_(分数:0.50)A.编码B.接受者C
3、.信息D.反馈9.传送信息的媒介物是_(分数:0.50)A.通道B.反馈C.沟通D.合作10.确定信息通道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沟通要素是_(分数:0.50)A.信息源B.接受者C.编码D.载体11.信息指向的客体是_(分数:0.50)A.信息源B.信息C.通道D.接受者12.依据组织的结构特征,信息沟通可分为_(分数:0.50)A.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B.言语性沟通与非言语性沟通C.纵向沟通与横向沟通D.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13.体现组织有序特征的沟通是_(分数:0.50)A.正式沟通B.非正式沟通C.下行沟通D.上行沟通14.在组织中更大众化的沟通形式是_(分数:0.50)A.上行沟通B.下行
4、沟通C.平行沟通D.非正式沟通15.沟通速度快而准确,容易出现领导核心,信息传递比较集中,但是信息的丰富、饱和性较差,这种正式沟通网络形式是_(分数:0.50)A.轮式B.Y 式C.圆式D.链式16.对处理日常性事务的工作,最适合的沟通网络形式是_(分数:0.50)A.轮式B.Y 式C.链式D.全方位式17.组织中最普遍、最常用的沟通形式是_(分数:0.50)A.轮式沟通B.全方位式沟通C.Y 式沟通D.链式沟通18.集中表现组织结构特征,强调沟通的集中性和层次性,但同时会出现更多信息失真的沟通形式是_(分数:0.50)A.轮式B.Y 式C.圆式D.链式19.组织行为学家戴维斯认为,在非正式沟
5、通网络中,把信息有选择地转达给自己的朋友或相关的人,这种沟通形式是_(分数:0.50)A.偶然式B.集束式C.流言式D.单线式20.最为民主、最为畅通的沟通形式是_(分数:0.50)A.轮式沟通B.Y 式沟通C.链式沟通D.全方位沟通21.圆式沟通的最大特点是沟通网络中成员的_(分数:0.50)A.集中属性B.层次属性C.平等属性D.分散属性22.戴维斯认为,在小道消息的传播方式中,一个人主动把小道消息传播给其他人,这种传播方式是_(分数:0.50)A.单线式B.流言式C.偶然式D.集束式23.以下不是小道消息的特点的是_(分数:0.50)A.不受管理者控制B.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人们的自身利益C
6、.对管理工作不利D.被大多数人认为比正式沟通渠道更可信24.下列不属于群体决策缺点的是_(分数:0.50)A.决策的可接受性B.从众压力C.少数人控制D.责任不明确25.群体决策究竟是转移到更保守还是更冒险,取决于群体成员个人在讨论前的_(分数:0.50)A.倾向B.计划C.意思表示D.行为26.利用观念产生过程,创造一种决策程序,允许群体成员畅所欲言、不许评论他人观念的群体决策技术是_(分数:0.50)A.命名小组技术B.德尔斐技术C.脑力激荡法D.电子会议27.允许群体成员聚集在一起,又不像互动群体那样限制个体思维的群体决策技术是_(分数:0.50)A.脑力激荡法B.命名小组技术C.德尔斐
7、技术D.电子会议28.不需要群体成员相互见面,又可以使地理位置分散的群体成员参与到一个决策中的群体决策方法是_(分数:0.50)A.命名小组技术B.德尔斐技术C.脑力激荡法D.电子会议29.匿名、可靠、迅速的群体决策技术是_(分数:0.50)A.脑力激荡法B.命名小组技术C.德尔斐技术D.电子会议30.群体决策有多种方法,其中决策速度最慢的决策方法是_(分数:0.50)A.头脑风暴法B.命名小组法C.德尔斐法D.电子会议法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13.00)31.参照性群体的特点有_(分数:1.00)A.个体了解群体中的其他人B.个体认为自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或渴望成为其中的一员
8、C.个体感到群体中的成员对自己很重要D.群体的成员能够感到参照性群体的从众压力E.个体认为参照性群体很重要32.影响从众行为的个人因素包括_(分数:1.00)A.智力因素B.情绪的稳定性C.自信心D.个性特点E.人际关系33.以下属影响从众行为的环境因素的有_(分数:1.00)A.群体的气氛B.群体的竞争性C.群体凝聚力D.群体目标E.群体的规模34.在_情况下,个体容易产生与群体保持一直的从众行为倾向。(分数:1.00)A.群体的竞争程度降低B.群体成员的共同性较少C.群体凝聚力较高D.群体目标较明确一致E.群体规模较小35.成为组织沟通和人际沟通的三种基本形式是_(分数:1.00)A.上行
9、沟通B.书面沟通C.人际沟通D.下行沟通E.平行沟通36._属正式沟通。(分数:1.00)A.组织和群体的管理行为B.例行的汇报C.总结D.分析E.工作任务分配37.下列属于莱维特所说的组织和群体中正式沟通网络基本形式的有_(分数:1.00)A.轮式沟通B.Y 式沟通C.链式沟通D.全方位沟通E.圆式沟通38.非正式沟通网络的基本形式有_(分数:1.00)A.链式B.集束式C.偶然式D.流言式E.单线式39.影响一个人的语言风格以及他对词汇的界定的最主要因素包括_(分数:1.00)A.年龄B.教育C.情绪D.文化背景E.选择性知觉40.群体决策的_副产品受到了组织行为学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分
10、数:1.00)A.群体思维B.群体转移C.个体思维D.个体转移E.特殊人物思维41.能够保证群体成员免于他人的不利影响的技术有_(分数:1.00)A.脑力激荡技术B.电子会议技术C.德尔斐技术D.反头脑风暴技术E.命名小组技术42.群体讨论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决策中,主要的群体决策技术有_(分数:1.00)A.命名小组法B.头脑风暴法C.电子会议法D.平均化法E.德尔斐法43.电子会议技术的主要优势有_(分数:1.00)A.匿名B.公开C.广泛D.可靠E.迅速四、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五、名词解释题(总题数:7,分数:21.00)44.群体促进效应 (分数:3
11、.00)_45.协同效应 (分数:3.00)_46.群体压力 (分数:3.00)_47.从众 (分数:3.00)_48.沟通 (分数:3.00)_49.群体思维 (分数:3.00)_50.群体转移 (分数:3.00)_六、简答题(总题数:8,分数:32.00)51.简述导致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 (分数:4.00)_52.简述从众行为的概念及影响从众行为的主观因素。 (分数:4.00)_53.简述沟通的类型和特征。 (分数:4.00)_54.简述 Y 式沟通的特点。 (分数:4.00)_55.如何减少小道消息的消极影响? (分数:4.00)_56.简述影响有效沟通的六种主要障碍。 (分数:4.0
12、0)_57.简述群体决策的利与弊。 (分数:4.00)_58.简述影响群体思维的因素。 (分数:4.00)_七、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19.00)59.试述沟通过程的模型,并作出说明。 (分数:7.00)_60.如何做到有效倾听? (分数:6.00)_61.试述四种群体决策技术。 (分数:6.00)_组织行为学-群体行为与管理(二)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15.00)1.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提高或降低的倾向被称为_(分数:0.50)A.群体促进效应
13、 B.社会惰化效应C.协同效应D.从众效应解析:解析 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会提高,这种现象就叫群体助长或群体促进作用。2.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是_(分数:0.50)A.社会惰化效应 B.责任分摊效应C.群体促进效应D.群体转移效应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堕化效应的相关知识点。一个与群体规模有关的最重要发现是社会堕化。社会堕化是指一种倾向、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加努力。3.对群体助长现象最早的科学研究是由法国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在以下哪一年进行的?_(分数:0.50)A.20 世纪 20 年代末B.20 世纪 40
14、年代末C.1898 年 D.1876 年解析:解析 对群体助长现象最早的科学研究是由法国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在 1898 年进行的。4.关于从众行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分数:0.50)A.情绪比较稳定的人容易从众B.服从性和受暗示性弱的人容易从众C.自信心强的人容易从众D.人际关系比较好的人容易从众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属于需要识记的内容,请考生熟记此知识点。5.影响从众行为的个人因素不包括_(分数:0.50)A.智力因素B.自信心C.同情心 D.人际关系解析:解析 影响从众行为的个人因素包括:(1)智力因素。(2)情绪的稳定性。(3)自信心。(4)个性特点。(5)人
15、际关系。6.鼓励和支持群体成员行为一致性的群体,比较容易引发_(分数:0.50)A.群体促进效应B.协同效应C.从众行为 D.社会惰化效应解析:解析 鼓励和支持群体成员行为一致性的群体,比较容易引发从众行为;鼓励个性和独立性的群体,不容易引发从众行为。7.沟通过程包括几个部分?_(分数:0.50)A.六个B.七个 C.八个D九解析:解析 沟通过程模型包括七个部分:(1)沟通信息源;(2)编码;(3)信息;(4)通道;(5)解码;(6)接受者;(7)反馈。8.沟通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_(分数:0.50)A.编码B.接受者C.信息D.反馈 解析:解析 沟通过程模型包括七个部分:(1)沟通信息源;(
16、2)编码;(3)信息;(4)通道;(5)解码;(6)接受者;(7)反馈。9.传送信息的媒介物是_(分数:0.50)A.通道 B.反馈C.沟通D.合作解析:解析 传送信息的媒介物称为通道。它由信息源选择。信息源必须确定何种通道是正式的,何种通道是非正式的。10.确定信息通道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沟通要素是_(分数:0.50)A.信息源 B.接受者C.编码D.载体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沟通过程中信息源这一要素的作用。通道是指传送信息的媒介物,它由信息源选择。信息源必须确定何种通道是正式的,何种通道是非正式的。11.信息指向的客体是_(分数:0.50)A.信息源B.信息C.通道D.接受者 解析:解析
17、接受者是信息指向的客体。但在信息被接收之前,接受者必须先将其中加载的信息翻译成他理解的形式,这就是对信息的解码。12.依据组织的结构特征,信息沟通可分为_(分数:0.50)A.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B.言语性沟通与非言语性沟通C.纵向沟通与横向沟通D.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解析:解析 按照组织的结构特征来分,信息沟通可以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两种。13.体现组织有序特征的沟通是_(分数:0.50)A.正式沟通B.非正式沟通C.下行沟通 D.上行沟通解析:解析 一般来讲,组织的指挥、协调、控制、命令和传达总是由组织的较高层次向较低层次的方向传递,即表现出由上到下的下行沟通。这种下行沟通的行为结果是
18、使组织成为一个运行一致的整体,是组织的有序特征。14.在组织中更大众化的沟通形式是_(分数:0.50)A.上行沟通B.下行沟通C.平行沟通 D.非正式沟通解析:解析 平行沟通是指组织成员同一等级间的沟通,它是组织中更为大众化的沟通形式,通过平行沟通加强了群体间和群体内部的交流,有利于各种关系的平衡和沟通。15.沟通速度快而准确,容易出现领导核心,信息传递比较集中,但是信息的丰富、饱和性较差,这种正式沟通网络形式是_(分数:0.50)A.轮式 B.Y 式C.圆式D.链式解析:解析 轮式沟通表现出沟通的层次较少,并形成一个沟通网络的中心。所以,位于沟通中心的人物表现出较强的权力特征,通常是组织和群
19、体的领导或管理者,它的特点是:沟通速度快而准确,容易出现领导核心,信息传递比较集中,但由于沟通的来源依赖于中心人物,因此,存有沟通信息的丰富、饱和性较差的缺点。同时,成员沟通的满意度也较差。16.对处理日常性事务的工作,最适合的沟通网络形式是_(分数:0.50)A.轮式B.Y 式 C.链式D.全方位式解析:解析 Y 式沟通网络是组织中最普通、最常用的沟通形式。因此,Y 式沟通最适合处理日常性事务的工作。17.组织中最普遍、最常用的沟通形式是_(分数:0.50)A.轮式沟通B.全方位式沟通C.Y 式沟通 D.链式沟通解析:解析 Y 式沟通增加了沟通的层次,它集中表现了组织的结构特征。一方面强调了
20、沟通的集中性、层次性。另一方面则表现出更多的信息失真,沟通的每一个层次都可能会导致信息传递准确性的下降,同时,降低了沟通的速度,这种沟通网络是组织中最普通、最常用的沟通形式。18.集中表现组织结构特征,强调沟通的集中性和层次性,但同时会出现更多信息失真的沟通形式是_(分数:0.50)A.轮式B.Y 式 C.圆式D.链式解析:解析 Y 式沟通增加了沟通的层次,它集中表现了组织的结构特征。一方面强调了沟通的集中性、层次性。另一方面则表现出更多的信息失真,沟通的每一个层次都可能会导致信息传递准确性的下降。19.组织行为学家戴维斯认为,在非正式沟通网络中,把信息有选择地转达给自己的朋友或相关的人,这种
21、沟通形式是_(分数:0.50)A.偶然式B.集束式 C.流言式D.单线式解析:解析 组织行为学家戴维斯曾对组织中的非正式沟通进行了研究,发现它同样具有一定沟通形式或网络。非正式沟通网络有四种基本形式,其中,集束式是指在非正式沟通中,信息的传递以几个人为传递中心,这些中心人物有选择地将信息转达给他的朋友或相关的人。20.最为民主、最为畅通的沟通形式是_(分数:0.50)A.轮式沟通B.Y 式沟通C.链式沟通D.全方位沟通 解析:解析 全方位沟通是最为民主、最为畅通的沟通形式。它强调的是沟通成员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和民主讨论,是一种内聚力式的沟通方式。它是参与或民主管理的集中体现。21.圆式沟通的最
22、大特点是沟通网络中成员的_(分数:0.50)A.集中属性B.层次属性C.平等属性 D.分散属性解析:解析 圆式沟通的最大特点是沟通网络中成员的平等属性。此种沟通的优势在于参与沟通的成员满意度比较高。但与此同时,由于缺少沟通的集中性,使沟通的效率较慢,不利于群体的领导。22.戴维斯认为,在小道消息的传播方式中,一个人主动把小道消息传播给其他人,这种传播方式是_(分数:0.50)A.单线式B.流言式 C.偶然式D.集束式解析:解析 组织行为学家戴维斯认为,沟通网络中有一个主要的信息源,他或她主动地将某些信息进行广泛的传播,以扩大信息的影响力称为流言式。23.以下不是小道消息的特点的是_(分数:0.
23、50)A.不受管理者控制B.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人们的自身利益C.对管理工作不利 D.被大多数人认为比正式沟通渠道更可信解析:解析 小道消息有三个特点:(1)它不受管理层控制;(2)大多数员工认为它比高级管理层通过正式沟通渠道解决问题更可信、更可靠;(3)它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人们的自身利益。24.下列不属于群体决策缺点的是_(分数:0.50)A.决策的可接受性 B.从众压力C.少数人控制D.责任不明确解析:解析 群体决策不是没有缺点的,其主要不足是:(1)浪费时间;(2)从众压力;(3)少数人控制;(4)责任不清。25.群体决策究竟是转移到更保守还是更冒险,取决于群体成员个人在讨论前的_(分数:0
24、.50)A.倾向 B.计划C.意思表示D.行为解析:解析 群体决策究竟是转移到更保守还是更冒险,取决于群体成员个人在讨论前的倾向。26.利用观念产生过程,创造一种决策程序,允许群体成员畅所欲言、不许评论他人观念的群体决策技术是_(分数:0.50)A.命名小组技术B.德尔斐技术C.脑力激荡法 D.电子会议解析:解析 脑力激荡法又叫头脑风暴法,意思是克服互动群体中产生的妨碍创造性方案形成的从众压力。其方法是,利用产生观念的过程,创造一种进行决策的程序,在这个程序中,群体成员只管畅所欲言,不许别人对这些观念加以评论。27.允许群体成员聚集在一起,又不像互动群体那样限制个体思维的群体决策技术是_(分数
25、:0.50)A.脑力激荡法B.命名小组技术 C.德尔斐技术D.电子会议解析:解析 命名小组法的主要优点是,允许群体成员正式地聚在一起,又不像互动群体那样限制个体的思维。28.不需要群体成员相互见面,又可以使地理位置分散的群体成员参与到一个决策中的群体决策方法是_(分数:0.50)A.命名小组技术B.德尔斐技术 C.脑力激荡法D.电子会议解析:解析 德尔斐技术不需要群体成员相互见面,它可以使地理位置分散的群体成员参与到一个决策中。29.匿名、可靠、迅速的群体决策技术是_(分数:0.50)A.脑力激荡法B.命名小组技术C.德尔斐技术D.电子会议 解析:解析 最近的一种群体决策方法是命名小组法与复杂
26、的计算机技术的混合。我们称之为电子会议技术。电子会议技术的主要优势是:匿名、可靠、迅速。30.群体决策有多种方法,其中决策速度最慢的决策方法是_(分数:0.50)A.头脑风暴法B.命名小组法C.德尔斐法 D.电子会议法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群体决策效果的评价,属于需要领会的内容。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13.00)31.参照性群体的特点有_(分数:1.00)A.个体了解群体中的其他人 B.个体认为自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或渴望成为其中的一员 C.个体感到群体中的成员对自己很重要 D.群体的成员能够感到参照性群体的从众压力E.个体认为参照性群体很重要解析:解析 参照性群体的特点是:
27、个体了解群体中的其他人;个体认为自己是这个群体的一员,或者渴望成为这个群体的一员;个体感到群体中的成员对自己很重要。32.影响从众行为的个人因素包括_(分数:1.00)A.智力因素 B.情绪的稳定性 C.自信心 D.个性特点 E.人际关系 解析:解析 影响从众行为的个人因素包括:(1)智力因素。(2)情绪的稳定性。(3)自信心。(4)个性特点。(5)人际关系。33.以下属影响从众行为的环境因素的有_(分数:1.00)A.群体的气氛 B.群体的竞争性 C.群体凝聚力 D.群体目标 E.群体的规模 解析:解析 影响从众行为的环境因素包括:(1)群体的气氛。(2)群体的竞争性。(3)群体凝聚力。(4
28、)群体成员的共同性。(5)群体目标。(6)群体的规模。34.在_情况下,个体容易产生与群体保持一直的从众行为倾向。(分数:1.00)A.群体的竞争程度降低 B.群体成员的共同性较少C.群体凝聚力较高 D.群体目标较明确一致 E.群体规模较小解析:解析 群体内部竞争程度越低,群体成员越容易表现出共同的行为,选项 A 正确。一般而言,成员共同性越多,越容易出现从众行为,选项 B 错误。群体的凝聚力越高,越容易导致从众行为,选项 C 正确。群体目标越是明确和一致,群体成员越容易表现出从众行为,选项 D 正确。群体规模的大小、人数多少对于个体是否从众,是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但也不能认为团体越大,人数越多
29、,压力就越大,选项 E 错误。35.成为组织沟通和人际沟通的三种基本形式是_(分数:1.00)A.上行沟通 B.书面沟通C.人际沟通D.下行沟通 E.平行沟通 解析:解析 按照沟通的方向来分,沟通可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这三个方向的沟通互为补充,成为组织沟通和人际沟通的三种基本形式。36._属正式沟通。(分数:1.00)A.组织和群体的管理行为 B.例行的汇报 C.总结 D.分析E.工作任务分配 解析:解析 组织和群体中正式的沟通过程称为正式沟通,它是按照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特性进行沟通传递的,如组织和群体的管理行为、例行的汇报、总结、工作任务分配等均属此列。37.下列属于莱维特所说的
30、组织和群体中正式沟通网络基本形式的有_(分数:1.00)A.轮式沟通 B.Y 式沟通 C.链式沟通 D.全方位沟通 E.圆式沟通 解析:解析 管理心理学家莱维特曾对组织的正式沟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他的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和群体中正式的沟通网络存有五种基本形式:轮式沟通、Y 式沟通、圆式沟通、链式沟通和全方位沟通。38.非正式沟通网络的基本形式有_(分数:1.00)A.链式B.集束式 C.偶然式 D.流言式 E.单线式 解析:解析 组织行为学家戴维斯发现非正式沟通具有一定沟通形式或网络,非正式沟通网络有四种基本形式,包括:集束式、偶然式、流言式、单线式。39.影响一个人的语言风格以及他对词汇的
31、界定的最主要因素包括_(分数:1.00)A.年龄 B.教育 C.情绪D.文化背景 E.选择性知觉解析:解析 影响着一个人的语言风格以及他对词汇的界定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年龄、教育和文化背景。40.群体决策的_副产品受到了组织行为学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分数:1.00)A.群体思维 B.群体转移 C.个体思维D.个体转移E.特殊人物思维解析:解析 群体决策的两个副产品即群体思维和群体转移受到了组织行为学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这两种现象可能潜在地影响群体客观地评估各种方案和达成高质量决策的能力。41.能够保证群体成员免于他人的不利影响的技术有_(分数:1.00)A.脑力激荡技术B.电子会议技术C.德尔斐
32、技术 D.反头脑风暴技术E.命名小组技术 解析:解析 命名小组技术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对群体成员的讨论或人际沟通加以限制,像召开传统会议一样,群体成员都出席会议,但群体成员首先进行个体决策。命名小组法的主要优点是,允许群体成员正式地聚在一起,又不像互动群体那样限制个体的思维。像命名小组技术一样,德尔斐技术能够保证群体成员免于他人的不利影响。因为德尔斐技术不需要群体成员相互见面,它可以使地理位置分散的群体成员参与到一个决策中。42.群体讨论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决策中,主要的群体决策技术有_(分数:1.00)A.命名小组法 B.头脑风暴法 C.电子会议法 D.平均化法E.德尔斐法 解析:解析
33、在现代决策中,群体决策包括脑力激荡法(又称头脑风暴法)、命名小组法、德尔斐法以及电子会议法,他们是一些能够减少传统的互动群体法固有问题的有效方法。43.电子会议技术的主要优势有_(分数:1.00)A.匿名 B.公开C.广泛D.可靠 E.迅速 解析:解析 最近的一种群体决策方法是命名小组法与复杂的计算机技术的混合,称为电子会议技术。电子会议技术的主要优势是:匿名、可靠、迅速。四、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五、名词解释题(总题数:7,分数:21.00)44.群体促进效应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会提高,这种现象
34、就叫群体助长或群体促进作用。换言之,群体助长效应是指在别人面前,绩效水平提高或降低的一种倾向。45.协同效应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协同效应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每个物质作用的总和。46.群体压力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群体压力是指实际上是个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不同的个体在同一群体中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47.从众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从众是指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个体就会产生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的倾向,即表现出某种从众行为。48.沟通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沟通是信息的传送和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
35、感情的交流过程。49.群体思维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群体思维是指这样一些情况,在这些情况下,群体对于从众的压力使群体对不寻常的、少数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得不出客观的评价。50.群体转移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群体转移是指讨论可选择的方案进行决策的过程,群体成员倾向于夸大自己最初的立场和观点,在某些情况下谨慎态度占上风,形成保守转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容易向冒险转移。六、简答题(总题数:8,分数:32.00)51.简述导致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当群体中的成员认为其他人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时,就会降低自己的工作努力程
36、度,以此来寻求一种公平和心理的平衡;(2)群体责任的扩散。因为群体活动的结果不能归结为具体某个人的作用,个人投入与群体产出之间的关系模糊,于是,个人就会降低在群体工作中的努力。52.简述从众行为的概念及影响从众行为的主观因素。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个体就会产生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的倾向,即表现出某种从众行为。 影响从众行为的主观因素有:(1)智力因素。(2)情绪的稳定性。(3)自信心。(4)个性特点。(5)人际关系。53.简述沟通的类型和特征。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按照沟通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和非言语性沟通。口头沟通
37、是人际沟通中最普通的形式。书面沟通与口头沟通同属于言语沟通的范畴,只不过前者更为规范、正式和完整。此外,人们还借助于非言语性沟通,如身体特征、人际距离、符号、情感表达等,影响沟通的效果,它们是言语沟通的重要补充形式。(2)按照沟通的方向可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一般而言,组织的指挥、协调、控制、命令和传达总是由组织的较高层次向较低层次的方向传递,即表现出由上到下的下行沟通。这种下行沟通的行为结果是使组织成为一个运行一致的整体,是组织的有序特征。相对于下行沟通,必然存有从组织的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进行沟通传递的机制,即由下向上的沟通。此外,组织成员同一等级间的沟通被称为平行沟通,它是组织
38、中更为大众化的沟通形式。(3)按照组织的结构特征又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两种。正式沟通是指组织和群体中正式的沟通过程,它是按照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特性进行沟通传递的。非正式沟通网络有四种基本形式:集束式、偶然式、流言式、单线式,最普通的非正式沟通形式是集束式传播。54.简述 Y 式沟通的特点。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Y 式沟通增加了沟通的层次,集中表现了组织的结构特征。一方面强调了沟通的集中性、层次性。另一方面则表现出更多的信息失真,同时降低了沟通的速度。此外,它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位于沟通网络中间环节的人物的重要性突出起来。这个中间人物的存在使得组织的权力运行系统变得更为复杂。55.如何减少小道消息的消极影响?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公布进行重大决策的时间安排。(2)公开解释那些看起来不一致或隐秘的决策和行为。(3)对目前的决策和未来的计划,强调其积极一面的同时,也指出其不利的一面。(4)公开讨论事情可能的最差结局,这肯定比无言的猜测引起的焦虑程度低。56.简述影响有效沟通的六种主要障碍。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失真源;(2)沟通焦虑;(3)过滤;(4)选择性知觉;(5)情绪;(6)语言。57.简述群体决策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