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织行为学-群体行为与管理(三)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21.00)1.人际关系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是_(分数:1.00)A.政治法律关系B.血缘心理关系C.经济生产关系D.道德宗教关系2.人际心理关系的重要特点是_(分数:1.00)A.以人们的直接的感情相互作用为基础而产生形成的B.以人们的直接的血缘为纽带作基础而产生形成的C.以人们的宗教道德观念为基础而产生形成的D.以人们的政治法律观念为基础而形成的3.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人们之间的_(
2、分数:1.00)A.合作关系B.工作关系C.交往关系D.心理关系4.群体凝聚力的基础是_(分数:1.00)A.共同的目标B.同质群体C.良好的人际关系D.同样的价值观5.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取决于报酬及相应的成本,人们寻求报酬大于成本的行为关系,回避成本大于报酬的行为关系,持这种观点的理论是_(分数:1.00)A.人际关系理论B.人际反应特质理论C.社会交换理论D.社会比较理论6.西方社会颇有影响的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观点是_(分数:1.00)A.社会生产论B.社会分配论C.社会消费论D.社会交换论7.每个人都有对他人的需要,因而产生人际关系的需求。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_(分数:1.00)A.霍曼斯
3、B.劳勒C.伦林D.舒兹8.希望与他人来往、结交,与他人建立并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这种需求是_(分数:1.00)A.包容需求B.控制需求C.感情需求D.交往需求9.心理学家舒兹将基本的人际反应特质划分为_(分数:1.00)A.三种B.四种C.五种D.六种10.一个包容动机很强而又主动表现者,一定是一个_(分数:1.00)A.性格外向喜欢与人交往的人B.性格外向不喜欢与人交往的人C.性格内向喜欢与人交往的人D.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的人11.在人的个性特点中,决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关键因素是_(分数:1.00)A.外貌B.聪明C.热情D.能力12.态度相似性有时被认为是人际关系的_(分数:
4、1.00)A.“互惠原则”B.“互补原则”C.“吸引原则”D.“魅力原则”13.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是_(分数:1.00)A.韦伯B.霍曼斯C.莫里诺D.阿西14.了解人际关系最简便、最常用的方法是_(分数:1.00)A.观察法B.社会测量法C.关系分析法D.参照测量法15.把莫里诺的社会测量的内容加以扩充,加上主观判断项目而形成的关系分析方法的社会心理学家是_(分数:1.00)A.塔吉乌里B.霍曼斯C.奥斯卡普D.劳勒16.谢德林娜在莫里诺的社会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了_(分数:1.00)A.关系分析B.参照测量C.相对测量D.绝对测量17.人们之间合作或竞争的原因主要由他们之间的_所决定
5、。(分数:1.00)A.相互排斥关系B.能力不一样C.社会地位不平等D.相互依赖关系的性质18.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不包括_(分数:1.00)A.动机B.感情C.威胁D.组织文化19.影响个体对他人采取不同行为方式的决定性因素是_(分数:1.00)A.个性特征B.需要与动机C.态度与情感D.人生观20.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是增加的有效途径。_(分数:1.00)A.竞争B.沟通C.合作D.联系21.影响合作与竞争的重要因素是_(分数:1.00)A.一个人的个性特征B.需要C.动机D.组织气氛和文化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22._属人际关系的内容。(分数:2.00)A.政治关
6、系B.经济关系C.法律关系D.道德关系E.宗教关系23.人们之间的感情大致可以分为_(分数:2.00)A.相亲相近的感情B.不远不近的感情C.若即若离的感情D.互相憎恨的感情E.相互疏远的感情24.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之间的关系、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_(分数:2.00)A.抗拒权威B.忽视秩序C.受人支配D.被动顺从E.追随他人25.在霍曼斯的社会交换论看来,人们之间的_是经过无形的、潜在的仔细衡量,讨价还价形成的交换关系。(分数:2.00)A.亲属关系B.夫妻关系C.爱情关系D.朋友关系E.师生关系26.以包容的需求这种行为动机而产生的与人交往的特征是_(分数:2.00)A.交往B
7、.沟通C.融洽D.参与E.出席27.与控制的需求相反的行为特征是_(分数:2.00)A.抗拒权威B.忽视秩序C.受人支配D.被动顺从E.追随他人28.人际反应特质包括_(分数:2.00)A.包容的需求B.交换的需求C.分配的需求D.控制的需求E.感情的需求29.行为表现方式可分为_(分数:2.00)A.积极型B.消极型C.中间型D.主动表现型E.被动期待型30.人际反应特质因人而异,但每个人的特质都有其_(分数:2.00)A.发展性B.稳定性C.一贯性D.变化性E.波动性31.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或条件有_(分数:2.00)A.个人因素B.组织因素C.社会因素D.交往因素E.环境因素32.影响人
8、际吸引的个人因素有_(分数:2.00)A.容貌B.个性特点C.相似D.互惠E.邻近33.影响人际吸引的交往因素包括_(分数:2.00)A.邻近B.相似C.互惠D.血缘E.种族34.人际关系测量的方法有_(分数:2.00)A.社会测量B.参照测量C.心理测量D.关系分析E.统计测量35.合作的主要形式是_(分数:2.00)A.分工B.顺应C.协调D.联合E.互助36.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是_(分数:2.00)A.合作B.竞争C.冲突D.顺应E.协调37.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有_(分数:2.00)A.个性特征B.动机C.信息沟通D.群体规模E.领导水平四、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0,
9、分数:0.00)五、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5.00)38.人际关系 (分数:3.00)_39.社会交换论 (分数:3.00)_40.人际反应特质 (分数:3.00)_41.竞争 (分数:3.00)_42.合作 (分数:3.00)_六、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18.00)43.简述人际关系的作用。 (分数:6.00)_44.简述相似可以导致相互吸引的原因。 (分数:6.00)_45.简述竞争与合作的形成。 (分数:6.00)_七、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4.00)46.试述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 (分数:14.00)_组织行为学-群体行为与管理(三)答案解析(总分:100.00,
1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21.00)1.人际关系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是_(分数:1.00)A.政治法律关系B.血缘心理关系C.经济生产关系 D.道德宗教关系解析:解析 人际关系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们之间的经济、政治、法律、道德、宗教、血缘、心理等等关系。其中经济生产关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2.人际心理关系的重要特点是_(分数:1.00)A.以人们的直接的感情相互作用为基础而产生形成的 B.以人们的直接的血缘为纽带作基础而产生形成的C.以人们的宗教道德观念为基础而产生形成的D.以人
11、们的政治法律观念为基础而形成的解析:解析 人际关系、人际心理关系的重要特点在于它是以人们的直接的感情的相互作用为基础而产生和形成的。3.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人们之间的_(分数:1.00)A.合作关系B.工作关系C.交往关系D.心理关系 解析:解析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间的关系。作为组织行为学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人们之间的心理关系,特别是组织成员之间的心理关系。4.群体凝聚力的基础是_(分数:1.00)A.共同的目标B.同质群体C.良好的人际关系 D.同样的价值观解析:解析 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对组织的工作绩效和员工满意度都有很大的影响。首先,良好
12、的人际关系是群体凝聚力的基础。其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证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第三,它还影响员工的自我发展。5.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取决于报酬及相应的成本,人们寻求报酬大于成本的行为关系,回避成本大于报酬的行为关系,持这种观点的理论是_(分数:1.00)A.人际关系理论B.人际反应特质理论C.社会交换理论 D.社会比较理论解析:解析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取决于报酬及相应的成本,人们寻求报酬大于成本的行为关系,回避成本大于报酬的行为关系。6.西方社会颇有影响的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观点是_(分数:1.00)A.社会生产论B.社会分配论C.社会消费论D.社会交换论 解析:解析 西方社会
13、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观点很多,其中颇有影响的是社会交换论。社会交换论是属于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学派之中的,在刺激和反应之间重视人自身的认知的一种理论。7.每个人都有对他人的需要,因而产生人际关系的需求。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_(分数:1.00)A.霍曼斯B.劳勒C.伦林D.舒兹 解析:解析 心理学家舒兹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因而具有人际关系的需求,这些需求可以分为三类,而每一类需求又会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不同的人际反应特质。8.希望与他人来往、结交,与他人建立并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这种需求是_(分数:1.00)A.包容需求 B.控制需求C.感情需求D.交往需求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际反
14、应特质的相关知识点。所谓包容的需求就是指具有这种需求的人希望与别人来往、结交,想与别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9.心理学家舒兹将基本的人际反应特质划分为_(分数:1.00)A.三种B.四种C.五种D.六种 解析:解析 心理学家舒兹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因而具有人际关系的需求,这些需求可以分为三类,而每一类需求又会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可以形成六种不同的人际反应特质。10.一个包容动机很强而又主动表现者,一定是一个_(分数:1.00)A.性格外向喜欢与人交往的人 B.性格外向不喜欢与人交往的人C.性格内向喜欢与人交往的人D.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的人解析:解析 一个包容动机很强,而又主动表现者,
15、一定是一个外向、喜欢与人交往、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人。11.在人的个性特点中,决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关键因素是_(分数:1.00)A.外貌B.聪明C.热情 D.能力解析:解析 在人的诸多个性品质之中,热情是决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关键性因素。12.态度相似性有时被认为是人际关系的_(分数:1.00)A.“互惠原则”B.“互补原则”C.“吸引原则” D.“魅力原则”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际交往因素中的相似因素,属于需要领会的内容。研究表明,尽管在民族、文化、宗教等一切方面的相互近似,都有助于相互喜欢和吸引,但对事物态度的相似却最为重要,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似可以导致相
16、互吸引。13.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是_(分数:1.00)A.韦伯B.霍曼斯C.莫里诺 D.阿西解析:解析 社会测量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里诺 1934 年在其所著谁将生存一书中提出来的。14.了解人际关系最简便、最常用的方法是_(分数:1.00)A.观察法 B.社会测量法C.关系分析法D.参照测量法解析:解析 观察是了解人际关系的最简便、最常用的方法。然而凭借观察了解人际关系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而且难以做到准确。15.把莫里诺的社会测量的内容加以扩充,加上主观判断项目而形成的关系分析方法的社会心理学家是_(分数:1.00)A.塔吉乌里 B.霍曼斯C.奥斯卡普D.劳勒解析:解析 社会心理学家塔
17、吉鸟里认为,个人对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的主观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塔吉乌里将莫里诺的社会测量的内容加以扩充,加上主观判断项目,以此分析人际关系的方法就被称为关系分析。16.谢德林娜在莫里诺的社会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了_(分数:1.00)A.关系分析B.参照测量 C.相对测量D.绝对测量解析:解析 谢德林娜在莫里诺的社会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了参照测量。参照测量方法是社会测量的一种变式。17.人们之间合作或竞争的原因主要由他们之间的_所决定。(分数:1.00)A.相互排斥关系B.能力不一样C.社会地位不平等D.相互依赖关系的性质 解析:解析 人们之间之所以合作或竞争,主要是由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的性质所决
18、定的。我们可以把人们之间利害相依的关系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利害一致或共同利益关系。第二类是冲突或利益矛盾关系。第三类是利害共存或混合利害关系。18.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不包括_(分数:1.00)A.动机B.感情 C.威胁D.组织文化解析:解析 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包括:(1)动机;(2)威胁;(3)信息沟通;(4)个性特征;(5)组织文化。19.影响个体对他人采取不同行为方式的决定性因素是_(分数:1.00)A.个性特征 B.需要与动机C.态度与情感D.人生观解析:解析 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对于他对别人采取行为的方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中性格和能力的影响最为明显。20.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是增加的有
19、效途径。_(分数:1.00)A.竞争B.沟通C.合作 D.联系解析:解析 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是增加合作的有效途径。对于组织管理来说,为了增加合作行为,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尤其重要。21.影响合作与竞争的重要因素是_(分数:1.00)A.一个人的个性特征B.需要C.动机D.组织气氛和文化 解析:解析 组织气氛和文化是影响合作与竞争的重要因素。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合作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那种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你死我活”的竞争方式,注定要失败。取而代之的是“你赢我也赢”的双赢竞争战略。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22._属人际关系的内容。(分数:2.00)A.政治关系 B.
20、经济关系 C.法律关系 D.道德关系 E.宗教关系 解析:解析 人际关系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们之间的经济、政治、法律、道德、宗教、血缘、心理等等关系。其中经济生产关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23.人们之间的感情大致可以分为_(分数:2.00)A.相亲相近的感情 B.不远不近的感情C.若即若离的感情D.互相憎恨的感情E.相互疏远的感情 解析:解析 人们之间的感情虽然多种多样,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相亲相近的感情,在这种感情的基础上就形成人们相互吸引的关系;一类是相互疏远的感情,在这种感情基础上形成相互排斥的关系。24.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之间的关系、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_(分
21、数:2.00)A.抗拒权威 B.忽视秩序 C.受人支配 D.被动顺从 E.追随他人 解析:解析 社会交换理论首先是由霍曼斯提出来的。他认为,人们之间的关系、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商品交换,这不仅是物质商品的交换,而且诸如赞许或者声望、符号之类的非物质商品的交换。25.在霍曼斯的社会交换论看来,人们之间的_是经过无形的、潜在的仔细衡量,讨价还价形成的交换关系。(分数:2.00)A.亲属关系 B.夫妻关系 C.爱情关系 D.朋友关系 E.师生关系 解析:解析 在霍曼斯的社会交换论看来,人们之间的亲属关系,夫妻关系、爱情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服务员与顾客之间的关系等等,都是经过无形的、潜在的仔细衡
22、量,讨价还价形成的交换关系。26.以包容的需求这种行为动机而产生的与人交往的特征是_(分数:2.00)A.交往 B.沟通 C.融洽 D.参与 E.出席 解析:解析 具有包容需求的人希望与别人来往、结交,想与别人建立并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此行为动机而产生的与人交往的特征是交往、沟通、融洽、参与、出席等。27.与控制的需求相反的行为特征是_(分数:2.00)A.抗拒权威 B.忽视秩序 C.受人支配 D.被动顺从 E.追随他人 解析:解析 具有控制需求的人在权力上有与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欲望。其行为特征是运用权力、权威,超越、影响、控制、支配、指挥他人等。与此相反的特点是抗拒权威、忽视秩序、受
23、人支配、被动顺从、追随他人等。28.人际反应特质包括_(分数:2.00)A.包容的需求 B.交换的需求C.分配的需求D.控制的需求 E.感情的需求 解析:解析 人际反应特质包括:(1)包容的需求;(2)控制的需求;(3)感情的需求。29.行为表现方式可分为_(分数:2.00)A.积极型B.消极型C.中间型D.主动表现型 E.被动期待型 解析:解析 行为表现方式可分为主动表现型和被动期待型。30.人际反应特质因人而异,但每个人的特质都有其_(分数:2.00)A.发展性B.稳定性 C.一贯性 D.变化性E.波动性解析:解析 了解人际反应特质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人际反应特质因人而异,但每个人的
24、特质都有其稳定性和一贯性,在各种不同的情景下会保持同样的反应。31.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或条件有_(分数:2.00)A.个人因素 B.组织因素C.社会因素D.交往因素 E.环境因素解析:解析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或条件很多,主要有个人因素和交往因素。32.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因素有_(分数:2.00)A.容貌 B.个性特点 C.相似D.互惠E.邻近解析:解析 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因素有容貌、个性特点。33.影响人际吸引的交往因素包括_(分数:2.00)A.邻近 B.相似 C.互惠 D.血缘E.种族解析:解析 影响人际吸引的交往因素有邻近、相似、互惠。34.人际关系测量的方法有_(分数:2.00)A.社
25、会测量 B.参照测量 C.心理测量D.关系分析 E.统计测量解析:解析 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包括:(1)社会测量;(2)关系分析;(3)参照测量。35.合作的主要形式是_(分数:2.00)A.分工 B.顺应C.协调D.联合E.互助 解析:解析 合作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进行的协同活动。一般来讲,合作有两种形式,多个人合作完成一件事,每人承担一部分工作,这叫分工;几个人相互补充,共同完成一项活动,这叫互助。分工和互助是合作的两种主要形式。36.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是_(分数:2.00)A.合作 B.竞争 C.冲突D.顺应E.协调解析:解析 合作与竞争是人们彼此间相互作用的多种形式
26、之中的两种基本形式。37.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有_(分数:2.00)A.个性特征 B.动机 C.信息沟通 D.群体规模E.领导水平解析:解析 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主要包括:(1)动机;(2)威胁;(3)信息沟通;(4)个性特征;(5)组织文化。四、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五、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5.00)38.人际关系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间的关系。39.社会交换论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社会交换论是属于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学派之中的,在刺激和反应之间重视人自身的认知的一种理
27、论。这个理论认为: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取决于报酬及相应的成本,人们寻求报酬大于成本的行为关系,回避成本大于报酬的行为关系。40.人际反应特质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人际反应特质是指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每个人对待别人的方法都不尽相同。人们在人际关系中也有自己独特的反应倾向,这种倾向就是人际反应特质。41.竞争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竞争是指与合作相对立的行为,人们为了各不相同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或为了同一个目的,但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必然损害或牺牲对方的利益的行为。42.合作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合作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进行的协同活
28、动。六、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18.00)43.简述人际关系的作用。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对组织的工作绩效和员工满意度都有很大的影响。首先,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群体凝聚力的基础。一个部门或组织的人际关系协调融洽,必然使这个单位的凝聚力提高,从而增强群体士气,提高劳动积极性。反之,如果一个群体的人际关系差,关系紧张,就会削弱群体凝聚力,降低工作效率。其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证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第三,它还影响员工的自我发展。44.简述相似可以导致相互吸引的原因。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按强化论来说,态度的相似、一致就具有强化作用。每一个
29、人都希望自己对人对事所持的态度是正确的。别人所发表的同他的态度相似的、一致的意见,不仅是对他的观点的支持,而且是对他的观点的正确性的一种证实。这种相似的、一致的意见能够增加他的安全感、增强他的自信心,是令人愉快的。因此,持有近似的态度的人、发出令人愉快的信息的人也就成了他所喜欢的人了。按照认知论来说,人们是把类似的东西当作同一体而认知的。一个人会把另一个同自己持相同态度的人视为一体。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对自己总是具有好感的,如此一来,被视为一体的他人,就成了自己所喜欢的人了。45.简述竞争与合作的形成。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人们之间之所以合作或竞争,主要是由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
30、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可以把人们之间利害相依的关系分为三类: (1)利害一致或共同利益关系。具有利害一致的关系的人们,由于目标相同,利害与共,通常都会表现出合作行为。 (2)冲突或利益矛盾关系。一个人的所得,有赖于他人的所失,他人得的越多,自己失的越多。处于利害冲突关系中的人们,通常都会采取竞争的行为。 (3)利害共存或混合利害关系。既有共同的又有分歧的利害关系的人,就可能同时表现出合作与竞争的倾向,这就形成了混合利害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行为会表现出两面性。 心理学家道奇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合作的特点不仅在于有关方面对于实现共同目标而相互依赖、相互帮助有所认识,而且还在于每个人都对他人采
31、取积极友善的态度,具有喜欢的感情。竞争的特点在于,有关各方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实现目标就妨碍他人实现目标;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竞争对手采取消极冷淡的态度,具有不喜欢的感情。七、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4.00)46.试述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 (分数:14.00)_正确答案:()解析:(1)动机。一个在需要、动机方面的特点对他的行为方式的选择与确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成就需要强、成就动机高的人,时时处处要与别人进行比较,要超出别人,这种人在工作中往往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倾向。而交往需要强、交往动机高的人则容易与别人相处,更倾向于表现出合作行为。(2)威胁。威胁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手段,对于解决
32、冲突、达成合作,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威胁达不到目的,反而导致冲突升级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事实上,双方都没有威胁手段,比一方拥有威胁手段时实现合作的可能性更大。一方拥有威胁手段比双方都拥有威胁手段时,更容易实现“合作”。(3)信息沟通。交往双方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有利于双方的相互了解和认识,对于正确理解对方的意图会有促进作用。对于组织管理来讲,为了增加合作行为,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尤其重要。因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双方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容易形成偏见和误解。这时候,如果管理者能够主动与下属和员工进行沟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冲突的根源,促进合作的行为。(4)个性特征。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对于他对别人采取行为的方式具有决定性作用。其中性格和能力的影响最为明显。(5)组织文化。组织气氛和文化是影响合作与竞争的重要因素。组织内部信息畅通、沟通及时,就可以避免很多人不利的误解和偏见,更容易诱发合作行为;反之,如果组织内部沟通不畅,信息闭塞,相互之间不了解,就可能导致更多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