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织行为学-激励理论与应用、组织行为与组织文化(二)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3,分数:12.00)1.需要层次论的代表人物是_(分数:0.50)A.马斯洛B.赫兹伯格C.亚当斯D.斯金纳2.一个国家的人民对各个需要层次的分布,和以下哪一方面直接相关?_(分数:0.50)A.政治稳定性B.经济发展水平C.社会文化水平D.人们素质水平3.下列关于需要的基本原理中,不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论点的是_(分数:0.50)A.普遍性原理B.主导性原理C.再生性原理D.层次性原理4.按照赫兹伯格的
2、双因素理论,与激励因素有关的是_(分数:0.50)A.工作内容B.工作环境C.组织变革D.决策5.在 20世纪 50年代末提出双因素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_(分数:0.50)A.赫兹伯格B.弗鲁姆C.霍斯曼D.亚当斯6.在双因素理论中,下列不属于保健因素的是_(分数:0.50)A.职务保障B.工资待遇C.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D.工作条件7.按照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保健因素有关的是_(分数:0.50)A.工作内容B.工作环境C.组织变革D.决策8.在双因素理论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是_(分数:0.50)A.工资待遇B.公司的政策和制度C.与同事的人际关系D.工作中得到认可和赞赏9.在麦克里兰的成就需
3、求理论中,下面哪一种需求不是其需求的内容?_(分数:0.50)A.成就需要B.权力需要C.成长需要D.合群需要10.麦克里兰理论的核心是_(分数:0.50)A.激励需要B.公平需要C.发展需要D.成就需要11.美国的组织行为学教授奥德弗认为,在管理实践中将员工需要分为三类较为合理,它们是_(分数:0.50)A.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合群需要B.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成长需要C.生理需要、尊重需要、权力需要D.生存需要、尊重需要、成长需要12.提出需求层次不仅表现出“满足上升”趋势,而且表现出“挫折倒退”趋势的激励理论的是_(分数:0.50)A.成就需要理论B.双因素理论C.ERG理论D.期
4、望理论13.综合型激励理论属于_(分数:0.50)A.过程型激励理论B.内容型激励理论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D.公平型激励理论14.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_(分数:0.50)A.弗鲁姆B.洛克C.斯金纳D.佛隆15.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以下公式中错误的是_(分数:0.50)A.E高V 高=M 高B.E低V 高=M 低C.E高V 低=M 高D.E低V 低=M 低16.美国迪尔教授于以下哪一年提出了综合激励模式?_(分数:0.50)A.1964年B.1970年C.1928年D.1981年17.根据期望理论,反映报酬与满足需要之间关系的是_(分数:0.50)A.期望B.工具C.关联性D.效价18.综合
5、型激励理论的数学表达式为:M=V it +E ia V ia +E ia (分数:0.50)A.任务结果激励B.任务内在激励C.任务完成激励D.工作任务完成的效价19.提出公平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_(分数:0.50)A.弗鲁姆B.亚当斯C.斯金纳D.奥德弗20.造成不公平感的真正问题所在是_(分数:0.50)A.社会制度B.收入差距的不合理C.社会不平等D.人与人之间地位的不同21.当代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代表人物斯金纳研究认为,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类,它们是_(分数:0.50)A.操作性行为与非操作性行为B.操作性行为与学习性行为C.操作性行为与答应性行为D.学习性行为与答应性行为22.某一行
6、为每出现一次就给予强化,这种强化就称为_(分数:0.50)A.连续强化B.中断强化C.负强化D.间隔强化23.预先告知某种不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使职工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以免发生令人不愉快的事件,从而使职工按所要求的方式行事,这种强化方式是_(分数:1.00)A.正强化B.负强化C.自然消退D.惩罚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13.00)24.激励理论可以分为_(分数:1.00)A.内容型B.行为改造型C.心理型D.过程型E.流程型25.在下列激励理论中,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有_(分数:1.00)A.需要层次理论B.双因素理论C.期望理论D.ERG理论E.公平理论26
7、.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归纳为五大类,即_(分数:1.00)A.生理B.安全C.爱与归属D.尊重E.自我实现27.双因素理论认为,企业中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可以按其激励功能不同,分为_(分数:1.00)A.激励因素B.心理因素C.生理因素D.社会因素E.保健因素28.以下属赫兹伯格归纳的职工非常不满的因素有_(分数:1.00)A.公司的政策和制度B.技术监督C.工资D.职务保障E.工作条件29.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可以使员工感到非常满意的因素有_(分数:1.00)A.个人成长发展的机会B.个人的生活C.工作的成就感D.工作本身的挑战性E.工作条件30.赫兹伯格认为_属于激励因素。(分数:1.
8、00)A.职务地位B.工作上的成就感C.工资D.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E.工作的发展前途31.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认为,人的需要应该分为_(分数:1.00)A.权力需要B.成就需要C.合群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32.麦克里兰认为,追求成就的行为取决于_(分数:1.00)A.动机强弱B.刺激性价值C.能力大小D.环境的影响E.期望大小33.ERG理论中的 E、R、G 分别指出以下需要_。(分数:1.00)A.生存需要B.相互关系需要C.相互尊重需要D.成长需要E.安全需要34.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_(分数:1.00)A.期望理论B.ERG理论C.双因素理论D.综合型激励理论E.公平理论35.
9、根据期望理论,如果要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必须处理好哪三者之间的关系?_(分数:1.00)A.工具B.公平C.效价D.报酬E.期望36.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认为在应用强化手段改造行为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有_(分数:1.00)A.设立一个目标体系B.及时反馈、及时强化C.注意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D.多用不定期奖酬,少用定期奖酬E.奖惩结合,以奖为主四、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五、名词解释题(总题数:2,分数:6.00)37.双因素理论 (分数:3.00)_38.公平差别阈(EDT) (分数:3.00)_六、简答题(总题数:13,分数:52.00)39.简述马斯洛的需要
10、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数:4.00)_40.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不足。 (分数:4.00)_41.简述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的区别。 (分数:4.00)_42.简述赫兹伯格归纳职工非常不满的因素。 (分数:4.00)_43.赫兹伯格归纳职工非常满意的因素有哪些? (分数:4.00)_44.简述成就需要理论的内容。 (分数:4.00)_45.简述成就需要强烈的人应具有的特点。 (分数:4.00)_46.简述 ERG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数:4.00)_47.如何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动机(根据期望理论)? (分数:4.00)_48.简述综合型激励理论的特色。 (分数:4.00)_49.联系实际谈谈
11、公平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分数:4.00)_50.如何改变员工的不公平感? (分数:4.00)_51.简述运用强化的改造行为一般所有的四种方式。 (分数:4.00)_七、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17.00)52.结合综合型激励理论谈谈管理者应该如何对员工实施有效的激励。 (分数:5.00)_53.试述行为改造激励理论与内容型、过程型有何不同。它侧重研究什么问题? (分数:6.00)_54.结合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谈谈管理者应该如何正确运用惩罚。 (分数:6.00)_组织行为学-激励理论与应用、组织行为与组织文化(二)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
12、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3,分数:12.00)1.需要层次论的代表人物是_(分数:0.50)A.马斯洛 B.赫兹伯格C.亚当斯D.斯金纳解析:解析 马斯洛是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了心理过程的诸多要素,认定需要是引发行为的源泉。与此同时,他又把众多需要归纳为五大类并区分层次、阐明它们的内在联系,在1943年所著的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2.一个国家的人民对各个需要层次的分布,和以下哪一方面直接相关?_(分数:0.50)A.政治稳定性B.经济发展水平 C.社会文化水平D.人们素质水平解析:解析 马斯洛和其他心理学家都认为,一
13、个国家的人民对各个需要层次的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3.下列关于需要的基本原理中,不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论点的是_(分数:0.50)A.普遍性原理B.主导性原理C.再生性原理 D.层次性原理解析:解析 马斯洛需要层次的论点是:(1)强调需要对激励的重要关系即需要的普遍性原理。(2)强调需要分为层次,成阶梯式逐级上升,即层次性原理。(3)高层次需要不仅内容比低层次需要广泛,而且实现的难度愈益增大,激励力量增强。这就是主导性原理。4.按照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激励因素有关的是_(分数:0.50)A.工作内容 B.工作环境C.组织变革D.决策解析:解析 赫兹伯格称能够使人们产生工作满
14、意感的这一类因素为激励因素。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核心的,也就是说,激励因素是在工作进行时发生的。5.在 20世纪 50年代末提出双因素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_(分数:0.50)A.赫兹伯格 B.弗鲁姆C.霍斯曼D.亚当斯解析:解析 20 世纪 5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能够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这一类因素为激励因素,相应地称另一类促使人们产生不满意的因素为保健因素,此即双因素理论。6.在双因素理论中,下列不属于保健因素的是_(分数:0.50)A.职务保障B.工资待遇C.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 D.工作条件解析:解析 保健因素即使职工产生不满的因素,赫兹伯格将其归纳为:公司的政策和制度、技术监
15、督、与上级之间的人事关系、与同级之间的人事关系、与下级之间的人事关系、工资、职务保障、个人的生活、工作条件以及职务地位十大类。选项 C为激励因素。7.按照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保健因素有关的是_(分数:0.50)A.工作内容B.工作环境 C.组织变革D.决策解析:解析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即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与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前者通常是由工作本身产生的,后者往往是由外界的工作环境所引起的。8.在双因素理论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是_(分数:0.50)A.工资待遇B.公司的政策和制度C.与同事的人际关系D.工作中得到认可和赞赏 解析:解析 在双因素理论中,激励因素主
16、要包括:成就、认可、工作自身、责任感、发展和成长。9.在麦克里兰的成就需求理论中,下面哪一种需求不是其需求的内容?_(分数:0.50)A.成就需要B.权力需要C.成长需要 D.合群需要解析: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他的工作激励理论。他认为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的最主要的需要有三种,即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合群需要。10.麦克里兰理论的核心是_(分数:0.50)A.激励需要B.公平需要C.发展需要D.成就需要 解析:解析 成就需要是麦克里兰理论的核心,他将成就需要定义为根据适当的标准追求卓越、争取成功的一种内驱力。11.美国的组织行为学教授奥德弗认为,在管理实践中
17、将员工需要分为三类较为合理,它们是_(分数:0.50)A.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合群需要B.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C.生理需要、尊重需要、权力需要D.生存需要、尊重需要、成长需要解析:解析 美国耶鲁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奥德弗认为,在管理实践中将员工需要分为以下三类较为合理,即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成长需要。12.提出需求层次不仅表现出“满足上升”趋势,而且表现出“挫折倒退”趋势的激励理论的是_(分数:0.50)A.成就需要理论B.双因素理论C.ERG理论 D.期望理论解析:解析 ERG 理论不仅提出了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了“挫折倒退”的趋势。13.综合型激励理论
18、属于_(分数:0.50)A.过程型激励理论 B.内容型激励理论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D.公平型激励理论解析:解析 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1)期望理论;(2)综合型激励理论;(3)公平理论。14.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_(分数:0.50)A.弗鲁姆 B.洛克C.斯金纳D.佛隆解析: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 1964年在工作和激励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期望理论。15.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以下公式中错误的是_(分数:0.50)A.E高V 高=M 高B.E低V 高=M 低C.E高V 低=M 高 D.E低V 低=M 低解析:解析 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效价和期望值不同的结合,决定着不同的激励强度。M 为激励
19、水平;V 为效价、价值、重要性;E 为期望值、期望概率、可能性。E 高V 高=M 高;E 中V 中=M 中;E 低V高=M 低;E 高V 低=M 低;E 低V 低=M 低。16.美国迪尔教授于以下哪一年提出了综合激励模式?_(分数:0.50)A.1964年B.1970年C.1928年D.1981年 解析:解析 美国迪尔教授于 1981年在大连国际科学管理培训中心讲课时,提出了以数学公式表述的综合激励模式,弥补了期望理论之不足。17.根据期望理论,反映报酬与满足需要之间关系的是_(分数:0.50)A.期望B.工具C.关联性D.效价 解析:解析 如果人们所获得的报酬不是他们最需要的甚至是他们不需要
20、的,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就不会激发起来,保持下去。可见,决定员工积极性的因素除期望和工具性(相关性)外,还有报酬的效价这个重要因素。任何报酬只有对人产生足够大的吸引力时才会激发积极性。但是,由于人们的年龄、性别、奖励、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同一种报酬会对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效价,所以报酬要因人而异。18.综合型激励理论的数学表达式为:M=V it +E ia V ia +E ia (分数:0.50)A.任务结果激励B.任务内在激励C.任务完成激励 D.工作任务完成的效价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综合激励理论的相关知识点。则能够和激励理论中 I表示内在的(internal);E表示外在的(exter
21、nal);T 表示工作任务(task);A 表示完成(acomplishment);J 表示外在奖酬项目j=1,2,3n。其中 E是以任务完成为前提的。19.提出公平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_(分数:0.50)A.弗鲁姆B.亚当斯 C.斯金纳D.奥德弗解析: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根据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于 1963年前后提出了公平理论。亚当斯认为:员工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不因其所得报酬的绝对值而是受其所得的相对值(收入与投入的比值)之影响。20.造成不公平感的真正问题所在是_(分数:0.50)A.社会制度B.收入差距的不合理 C.社会不平等D.人与人之间地位的不同解析:解析 收入差距的不合理
22、,是造成不公平感的真正问题所在。收入差距的不合理是指差距过大或差距过小,超越了人们心理承受力的范围。21.当代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代表人物斯金纳研究认为,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类,它们是_(分数:0.50)A.操作性行为与非操作性行为B.操作性行为与学习性行为C.操作性行为与答应性行为 D.学习性行为与答应性行为解析:解析 当代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学教授斯金纳经过多次的实验研究,得出结论: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类:(1)答应性行为;(2)操作性行为。22.某一行为每出现一次就给予强化,这种强化就称为_(分数:0.50)A.连续强化 B.中断强化C.负强化D.间隔强化解析:解析 强化的时
23、间安排大致可分为连续和间断两大类。连续强化指某一个行为每出现一次就给予强化;间断强化指在某一行为出现若干次后才能给予的一次强化。23.预先告知某种不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使职工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以免发生令人不愉快的事件,从而使职工按所要求的方式行事,这种强化方式是_(分数:1.00)A.正强化B.负强化 C.自然消退D.惩罚解析:解析 负强化是指预先告知某种不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使职工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以免发生令人不愉快的事件,从而使职工按所要求的方式行事。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13.00)24.激励理论可以分为_(分数:1.00)A.内容型
24、 B.行为改造型 C.心理型D.过程型 E.流程型解析:解析 激励理论分为内容型、过程型和行为改造型。25.在下列激励理论中,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有_(分数:1.00)A.需要层次理论 B.双因素理论 C.期望理论D.ERG理论 E.公平理论解析:解析 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有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ERG 理论及成就需要理论。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属于过程型激励理论。26.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归纳为五大类,即_(分数:1.00)A.生理 B.安全 C.爱与归属 D.尊重 E.自我实现 解析:解析 马斯洛在 1943年所著的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求归纳为生理、安全、爱与归属、
25、尊重、自我实现五大类。27.双因素理论认为,企业中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可以按其激励功能不同,分为_(分数:1.00)A.激励因素 B.心理因素C.生理因素D.社会因素E.保健因素 解析:解析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人类有两种不同类型的需要,它们是彼此独立,且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工作的积极性。赫兹伯格称能够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这一类因素为激励因素,相应地称另一类促使人们产生不满意的因素为保健因素。28.以下属赫兹伯格归纳的职工非常不满的因素有_(分数:1.00)A.公司的政策和制度 B.技术监督 C.工资 D.职务保障 E.工作条件 解析:解析 赫兹伯格归纳职工非常不满的因素包括:(1
26、)公司的政策和制度;(2)技术监督;(3)与上级之间的人事关系;(4)与同级之间的人事关系;(5)与下级之间的人事关系;(6)工资;(7)职务保障;(8)个人的生活;(9)工作条件;(10)职务地位。29.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可以使员工感到非常满意的因素有_(分数:1.00)A.个人成长发展的机会 B.个人的生活C.工作的成就感 D.工作本身的挑战性 E.工作条件解析:解析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使职工感到十分满意的因素包括:(1)工作上的成就感;(2)工作中得到认可和赞赏;(3)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和兴趣;(4)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5)工作的发展前途;(6)个人成长发展的机会。30.
27、赫兹伯格认为_属于激励因素。(分数:1.00)A.职务地位B.工作上的成就感 C.工资D.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 E.工作的发展前途 解析:解析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使职工感到十分满意的因素包括:(1)工作上的成就感;(2)工作中得到认可和赞赏;(3)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和兴趣;(4)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5)工作的发展前途;(6)个人成长发展的机会。赫兹伯格称能够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这一类因素为激励因素。31.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认为,人的需要应该分为_(分数:1.00)A.权力需要 B.成就需要 C.合群需要 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解析: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认为人的生存需要基本
28、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的最主要的需要有三种,即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合群需要。32.麦克里兰认为,追求成就的行为取决于_(分数:1.00)A.动机强弱 B.刺激性价值 C.能力大小D.环境的影响E.期望大小 解析:解析 麦克里兰认为,追求成就的行为取决于三个因素:(1)动机强弱(如害怕失败);(2)期望大小(如失败的可能性);(3)刺激性价值(如失败的损失程度)。33.ERG理论中的 E、R、G 分别指出以下需要_。(分数:1.00)A.生存需要 B.相互关系需要 C.相互尊重需要D.成长需要 E.安全需要解析:解析 美国耶鲁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奥德弗认为,在管理实践中将员工需要分为以下三类较为合理
29、,即生存需要(existence needs)、相互关系需要(relatedness needs)、成长需要(grouth needs),用三个英语单词的字头,命名为 ERG理论。34.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_(分数:1.00)A.期望理论 B.ERG理论C.双因素理论D.综合型激励理论 E.公平理论 解析:解析 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期望理论、综合型激励理论、公平理论。35.根据期望理论,如果要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必须处理好哪三者之间的关系?_(分数:1.00)A.工具 B.公平C.效价 D.报酬E.期望 解析:解析 根据期望理论,若想有效地激发职工的工作动机,必须处理好期望(E)、工具(I)
30、和效价(V)三者的关系。36.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认为在应用强化手段改造行为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有_(分数:1.00)A.设立一个目标体系 B.及时反馈、及时强化 C.注意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 D.多用不定期奖酬,少用定期奖酬 E.奖惩结合,以奖为主 解析:解析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认为,在应用强化手段改造行为时,应遵循下列几项原则:(1)要设立一个目标体系要把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目标结合起来。(2)要及时反馈和及时强化。(3)要使奖酬真正成为强化因素。奖酬必须注意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4)要多用不定期奖酬,少用定期奖酬。(5)奖惩结合,以奖为主。四、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
31、.00)五、名词解释题(总题数:2,分数:6.00)37.双因素理论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双因素理论是赫兹伯格提出的。他认为人类有两种不同类型的需要,或者对激励而言,存在着两类不同类型的因素,它们是彼此独立,且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赫兹伯格称能够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这一类因素为激励因素,相应地称另一类促使人们产生不满意的因素为保健因素。38.公平差别阈(EDT)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公平差别阈(EDT)是由俞文钊教授提出的用来表示收入合理差距的量值的一个概念,即是指刚刚能使两个条件不相等的人产生公平感时的适宜差别的比值。六、简答题(总题数:13
32、,分数:52.00)39.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马斯洛在 1943年所著的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求归纳为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大类,并由低到高形成阶梯。且人的心理是不断发展的,随着心理的发展,需要也发生变化,综上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的论点是:(1)强调需要对激励的重要关系即需要的普遍性原理。(2)强调需要分为层次,成阶梯式逐级上升,即层次性原理。(3)高层次需要不仅内容比低层次需要广泛,而且实现的难度愈益增大,激励力量增强。这就是主导性原理。40.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不足。 (分数:4.00
33、)_正确答案:()解析:(1)需要层次理论是以唯心的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它认为人的需要是本能的活动,是生而具有的。其实,除生理需要外,其他各种需要都是后天学习产生的,忽视了后天环境对人的需要具有重要影响的观点是不正确的。(2)需要层次理论认为需要层次机械地由低向高上升运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难以解释越级上升或由高到低下降的现象,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41.简述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的区别。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工作本身的内容与特点有关的,可以使人得到满意的因素,如工作成就感、奖赏、责任感等; (2)保健因素是指那些与工作环境或外部因素有关的,容
34、易使人产生不满和消极情绪的因素,如工作条件、公司的政策与制度、工资等; (3)激励因素可以直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保健因素缺乏时将引起极大的不满,但具备时也并不会激起强烈的激励,因此管理应强调内激; (4)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2.简述赫兹伯格归纳职工非常不满的因素。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公司的政策和制度;(2)技术监督;(3)与上级之间的人事关系;(4)与同级之间的人事关系;(5)与下级之间的人事关系;(6)工资;(7)职务保障;(8)个人的生活;(9)工作条件;(10)职务地位。43.赫兹伯格归纳职工非常满意的因素有哪
35、些?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工作上的成就感;(2)工作中得到认可和赞赏;(3)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和兴趣;(4)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5)工作的发展前途;(6)个人成长发展的机会。44.简述成就需要理论的内容。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成就需要是麦克里兰理论的核心,他将成就需要定义为根据适当的标准追求卓越、争取成功的一种内驱力。麦克里兰认为:有一半成功的机会往往最能激励人们去取得成就,任务成功的概率太低或太高都不太吸引人,不会激励人们去取得成就。追求成就的行为取决于三个因素:(1)动机强弱;(2)期望大小;(3)刺激性价值。成就需要强烈的人往往具有高度的内在
36、工作激励,事业心特别强,外在激励对其作用相对较小,只要能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使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力,他们就会感到莫大的幸福。因此,这样的人对任何企业、任何国家都非常重要。45.简述成就需要强烈的人应具有的特点。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喜欢能发挥其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工作环境。(2)他们既敢于冒一定的风险,又以现实的态度对待冒险。(3)他们强烈要求对其工作有明显的和不断的反馈。46.简述 ERG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ERG 理论是美国耶鲁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奥德弗提出的,他认为,在管理学中将员工需要分为以下三类较为合理,即生存需要、相互
37、关系需要、成长需要。ERG 理论除关于需要的分类外,还包括三个基本观点:(1)各个层次的需要受到的满足越少,则这种需要越为人们所渴望。(2)较低层的需要得到的满足越多,就越渴望得到较高层的需要。(3)如果较高层的需要一再遭受挫折,得不到满足,人们就会重新追求较低层需要的满足。在此,ERG 理论不仅提出了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了“挫折倒退”的趋势。但是奥德弗不仅认为在低层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将会进到更高一级的需要上去,而且认为在低层需要得不到满足(满足越少时)时,也会转而寻求高一级需要。同时在高级需求遭受挫折时,又会倒退至较低的需要层次。奥德弗还认为:在任何一个时间内,人可以由一个
38、或一个以上的需要产生作用,由低到高的顺序也并不一定那样严格,可以越级上升。47.如何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动机(根据期望理论)?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若想有效地激发职工的工作动机,必须处理好期望(E)、工具(I)和效价(V)三者的关系。(1)努力与绩效的关系。在企业组织中,人们必须做出一定的工作成绩才有可能换取所向往的报酬。因此管理者需要做到两点:根据人的能力特长来分配工作,并通过指导和培训来提高工作能力,以保证员工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排除那些可能会干扰员工完成任务的不利因素。(2)工作绩效与报酬的关系(工具性或关联性 I K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做好工作并不
39、是最终目的,他总是希望在取得良好成绩后获得适当的报酬。因此,管理人员要做到:制定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工资和奖励制度;必须贯彻这种制度,说到做到,信守诺言,言必信,行必果。(3)报酬与满足需要的关系。决定员工积极性的因素除期望和工具性(相关性)外,还有报酬的效价(V K )这个重要因素。任何报酬只有对人产生足够大的吸引力时才会激发积极性。但是,由于人们的年龄、性别、奖励、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同一种报酬会对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效价,所以报酬要因人而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48.简述综合型激励理论的特色。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综合型激励理论在综合激励内容与激励过程的基础上,又融入了内激与外激共存的概念。49.联系实际谈谈公平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分数:4.00)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