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自考分类模拟 2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目标就是使信息系统能够根据企业的需要,提供持续可靠的业务支持和_(分数:2.50)A.业务信息B.智能决策服务C.管理决策服务D.客户信息2.企业信息中心的运营管理和服务方式有集中式和_(分数:2.50)A.集成式B.分裂式C.散裂式D.分散式3.实现集中式管理要求有快捷可靠的网络环境,高度集中的_(分数:2.50)A.主机资源配置B.企业资源配置C.网络资源配置D.资金来源4.企业中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需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对
2、企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进行规划协调、服务支持和管理控制。其中应用服务提供商属于_(分数:2.50)A.接受企业委托的外部机构B.企业内部的机构C.第三方机构D.最终所有者机构5.制定运行管理制度中,最基本的制度之一是系统操作和_(分数:2.50)A.系统的管理流程B.使用制度C.使用手册D.上岗人员规程6.系统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信息中心开展各项运行管理工作的依据是_(分数:2.50)A.使用制度B.系统操作C.管理规范D.用户培训7.故障记录包括属于计算机故障的信息,也包括不属于计算机故障的信息,下、列选项中属于计算机故障的信息的是_(分数:2.50)A.数据收集不及时B.年度报表未能按期
3、生成C.故障发生时的工作环境D.采集的原始数据有错8.信息中心的地位与该企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深度有密切关系。它们间的关系不包含_(分数:2.50)A.企业没有设立统一管理的信息中叫这样的专业机构,各部门以分散和独立的方式使用和管理不同的信息系统和各自的信息技术资源B.建立了信息中心部门,它与其他业务部门地位平行;企业中的信息中心由高层直接领导C.信息中心由某一个业务部门领导D.信息中心与其他业务部门的下层信息部组成类似矩阵式的联系9.为保证运行管理任务的完成,检验运行管理工作的质量,为运行管理的改善提供切实依据,一项必不可少的常规工作,就是从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开始,就要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规
4、范、详细和完备的记录。下列不属于记录内容的是_(分数:2.50)A.工作的数量、效率信息B.软件的开发人员C.系统信息服务的质量信息D.系统的维护修改情况和故障情况10.系统可靠持续服务的保证是_(分数:2.50)A.系统评价及维护B.系统的二次开发C.系统的测试D.系统的实施11.系统的运行管理机构不包括_(分数:2.50)A.信息中心B.机房C.信息技术监管委员会D.企业的信息主管 CIO12.在那些高度依赖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大型制造性企业中,信息中心还负责把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和制造联结为一个整体,形成支持企业运作的_(分数:2
5、.50)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B.计算机信息主管系统C.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D.计算机系统13.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系统的发展,使信息技术应用在企业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需要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加强领导,进行更广泛的协调。这时企业会成立一个高层的机构,由来自各个业务部门(财务、生产、市场等)的高层管理者组成,指导信息中心和相关职能部门一起,共同承担企业的信息技术管理和战略性规划工作;同时对信息中心的工作进行管理、监督和指导。该机构是_(分数:2.50)A.企业的信息主管中心B.信息管理中心C.企业监管委员会D.信息技术监管委员会14.企业需要由高级管理者或一名副总裁专门负责信息
6、中心以及各种繁杂而重要的信息管理工作。企业会因此而设立新的岗位,也被称作首席信息官。该岗位是_(分数:2.50)A.信息中心B.信息主管C.信息技术监管委员会D.信息中心管理者15.往往直接负责管理信息中心,甚至兼任信息中心主任,职责明显超出信息中心管理者的范畴是_(分数:2.50)A.CEOB.CIOC.CIMSD.ERP16.CIO 的职责之一就是以整个企业为目标,着眼企业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和管理_(分数:2.50)A.物料资源B.创新信息C.客户资源D.信息资源17.CIO 的职责之一就是以信息技术带动企业的业务创新和_,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数:2.50)A.制造创新B.营销创新C
7、.管理创新D.运行创新18.信息中心的_协助制定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企业业务对信息服务的需求,规划应用系统的开发工作,制定与信息系统应用有关的安全策略和服务保障措施。(分数:2.50)A.规划与安全部B.数据中心C.系统维护部D.通信与网络部19.下列对 CIO 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50)A.掌握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有洞察力和创新精神B.熟悉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管理工作C.有较强的资源统筹管理意识和对技术资源进行统一组织的能力D.只要精通信息技术,不必须熟悉组织的业务管理现状,富有战略眼光,深入了解组织的目标和业务发展战略20.能与用户协调沟通,利用和开发对企业有用的数据、信息和知识资源
8、的是信息中心的_(分数:2.50)A.数据中心B.电子商务部C.技术开发部D.数据管理部21.需要研究企业对信息系统的需求,负责设计新系统的人员是_(分数:2.50)A.程序员B.数据库管理员C.系统分析师D.用户协调员22.要有较好的技术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并熟悉业务部门的工作环境,能够把握和分析用户利益,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有解决冲突的管理能力的是_(分数:2.50)A.系统分析师B.协调员C.数据库管理员D.程序员23.评价的主要依据是_(分数:2.50)A.对系统的功能设置是否满意B.系统开发前期所确定的需求目标和功能要求C.系统是否对你的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D.系统设计的输出是否有用2
9、4.下列不属于信息系统性能评价中安全性指标的是_(分数:2.50)A.系统程序、网络传输、系统信息的安全程度B.系统的保密及备份措施C.对不同硬件接口及操作系统的兼容性D.文档的完整性25.评价时需要对系统分析设计阶段和的指标作出对比,对系统的功能、性能、效果和效益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信息系统的质量作出客观的认定和评价。_(分数:2.50)A.制作阶段B.编程阶段C.实际运行阶段D.用后评价阶段26.性能评价着重评价系统的_,一般包括应用系统的技术特性指标、可能性指标等。(分数:2.50)A.安全性B.技术性能C.环境适应性D.可扩展性27.性能评价中的可用性不包括_(分数:2.50)A.系统
10、要能够稳定可靠地提供服务,有一定的灾害防范能力和灾后恢复工作的能力B.系统能够适应工作环境的要求,在一些高强度、低保障的环境中能够持续有效地运行C.系统要能够支持管理人员更有效地工作,满足管理工作连续性的要求D.系统的结构化程度要高,维护检测和修复才比较方便28.信息系统的经济效果评价的基本原则是比较_(分数:2.50)A.投资与收入B.输入与输出C.投资与收益D.投入与产出29.衡量信息系统稳定运行水平和能力的基础性指标是_(分数:2.50)A.可靠性B.安全性C.可用性D.经济性30.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一般可通过系统故障率、_等指标来衡量。(分数:2.50)A.故障次数B.每次故障的间隔时间
11、C.每次工作持续时间D.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31.FR 和 MTBF 的关系是_(分数:2.50)A.正比B.反比C.倒数D.相反数32.反映了系统应对随机破坏的能力的是_(分数:2.50)A.抗毁性B.生存性C.有效性D.可靠性33.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常用的技术不包括_(分数:2.50)A.设备冗余技术B.容错技术C.自适应技术D.负荷分布技术34.人与信息系统的表现直接相关,系统失效的绝大部分原因其实是_(分数:2.50)A.硬件因素B.软件因素C.环境因素D.人为因素35.以可靠性为基础,但所关注的范围更宽的是_(分数:2.50)A.可用性B.安全性C.有效性D.生存性36.现实中的信息系统
12、都具有脆弱性,影响系统安全性的风险因素非常多,既有安全风险也有非故意性安全风险。_(分数:2.50)A.人为性B.系统自身C.环境D.故意性37.既是企业的命脉,又很容易成为被攻击和窃取的目标的是_(分数:2.50)A.数据库B.数据仓库C.物料资源D.信息资源38.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不包括_(分数:2.50)A.自主保护B.强制保护C.系统审计和安全标记D.结构化和访问验证39.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划分了五级标准,该标准贯彻了_的管理策略,企业组织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设立适应的安全管理目标。(分数:2.50)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低保护级别自主、高保护级别强制”C.“技术和管理两手
13、都抓”D.“软硬兼施”40.要有效地实现系统安全目标,不能仅仅关注某些环节的防范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全面地分析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发现漏洞和_,使其性能获得改善。(分数:2.50)A.“安全最低点”B.“渗透点”C.“临界点”D.“安全最高点”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自考分类模拟 28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目标就是使信息系统能够根据企业的需要,提供持续可靠的业务支持和_(分数:2.50)A.业务信息B.智能决策服务C.管理决策服务 D.客户信息解析:解析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目标就是使信息系统能够根
14、据企业的需要,提供持续可靠的业务支持和管理决策服务。答案为 C。2.企业信息中心的运营管理和服务方式有集中式和_(分数:2.50)A.集成式B.分裂式C.散裂式D.分散式 解析:解析 企业信息中心的运营管理和服务方式有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其他几项为干扰项。答案为D。3.实现集中式管理要求有快捷可靠的网络环境,高度集中的_(分数:2.50)A.主机资源配置 B.企业资源配置C.网络资源配置D.资金来源解析:解析 实现集中式管理要求有高度集中的主机资源配置,快捷可靠的网络环境。实现集中管理要求软件与硬件环境。答案为 A。4.企业中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需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对企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
15、源进行规划协调、服务支持和管理控制。其中应用服务提供商属于_(分数:2.50)A.接受企业委托的外部机构 B.企业内部的机构C.第三方机构D.最终所有者机构解析:解析 企业中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需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对企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进行规划协调、服务支持和管理控制,它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机构,如信息部、网络管理部或信息中心;也可以是接受企业委托的外部机构,如应用服务提供商。答案为 A。5.制定运行管理制度中,最基本的制度之一是系统操作和_(分数:2.50)A.系统的管理流程B.使用制度 C.使用手册D.上岗人员规程解析:解析 系统操作和使用制度是最基本的制度之一。而 A、C、D 项均为
16、使用制度的实施方式。答案为 B。6.系统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信息中心开展各项运行管理工作的依据是_(分数:2.50)A.使用制度B.系统操作C.管理规范 D.用户培训解析:解析 管理规范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也是信息中心开展各项运行管理工作的依据。答案为 C。7.故障记录包括属于计算机故障的信息,也包括不属于计算机故障的信息,下、列选项中属于计算机故障的信息的是_(分数:2.50)A.数据收集不及时B.年度报表未能按期生成C.故障发生时的工作环境 D.采集的原始数据有错解析:解析 故障记录应包括不属于计算机故障的信息,如数据收集不及时、年度报表未能按期生成、采集的原始数据有错等。而故障发生
17、时的工作环境属于计算机故障的信息。答案为 C。8.信息中心的地位与该企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深度有密切关系。它们间的关系不包含_(分数:2.50)A.企业没有设立统一管理的信息中叫这样的专业机构,各部门以分散和独立的方式使用和管理不同的信息系统和各自的信息技术资源B.建立了信息中心部门,它与其他业务部门地位平行;企业中的信息中心由高层直接领导C.信息中心由某一个业务部门领导 D.信息中心与其他业务部门的下层信息部组成类似矩阵式的联系解析:解析 信息中心的地位与该企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深度有密切关系。第一种:企业没有设立统一管理的信息中叫这样的专业机构,各部门以分散和独立的方式使用和管理不
18、同的信息系统和各自的信息技术资源。第二种:建立了信息中心部门,它与其他业务部门地位平行。第三种:企业中的信息中心由高层直接领导。第四种:信息中心与其他业务部门的下层信息部组成类似矩阵式的联系。答案为 C。9.为保证运行管理任务的完成,检验运行管理工作的质量,为运行管理的改善提供切实依据,一项必不可少的常规工作,就是从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开始,就要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规范、详细和完备的记录。下列不属于记录内容的是_(分数:2.50)A.工作的数量、效率信息B.软件的开发人员 C.系统信息服务的质量信息D.系统的维护修改情况和故障情况解析:解析 为保证运行管理任务的完成,检验运行管理工作的质量,为运行管
19、理的改善提供切实依据,一项必不可少的常规工作,就是从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开始,就要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规范、详细和完备的记录。这些记录的内容包括:工作的数量信息,工作的效率信息,系统信息服务的质量信息,系统的维护修改情况,系统的故障情况。答案为 B。10.系统可靠持续服务的保证是_(分数:2.50)A.系统评价及维护 B.系统的二次开发C.系统的测试D.系统的实施解析:解析 系统评价及维护是系统可靠持续服务的保证。答案为 A。11.系统的运行管理机构不包括_(分数:2.50)A.信息中心B.机房 C.信息技术监管委员会D.企业的信息主管 CIO解析:解析 系统的运行管理机构包括:信息中心,信息技术监
20、管委员会,企业的信息主管 CIO。答案为 B。12.在那些高度依赖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大型制造性企业中,信息中心还负责把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和制造联结为一个整体,形成支持企业运作的_(分数:2.50)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B.计算机信息主管系统C.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D.计算机系统解析:解析 在那些高度依赖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大型制造性企业中,信息中心还负责把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和制造联结为一个整体,形成支持企业运作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答案为 A。13.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客
21、户关系管理等系统的发展,使信息技术应用在企业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需要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加强领导,进行更广泛的协调。这时企业会成立一个高层的机构,由来自各个业务部门(财务、生产、市场等)的高层管理者组成,指导信息中心和相关职能部门一起,共同承担企业的信息技术管理和战略性规划工作;同时对信息中心的工作进行管理、监督和指导。该机构是_(分数:2.50)A.企业的信息主管中心B.信息管理中心C.企业监管委员会D.信息技术监管委员会 解析:解析 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系统的发展,使信息技术应用在企业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需要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加强领导,进行更广泛的协调。这时企业会
22、成立一个高层的信息技术监管委员会,由来自各个业务部门(财务、生产、市场等)的高层管理者组成,指导信息中心和相关职能部门一起,共同承担企业的信息技术管理和战略性规划工作;同时对信息中心的工作进行管理、监督和指导。答案为 D。14.企业需要由高级管理者或一名副总裁专门负责信息中心以及各种繁杂而重要的信息管理工作。企业会因此而设立新的岗位,也被称作首席信息官。该岗位是_(分数:2.50)A.信息中心B.信息主管 C.信息技术监管委员会D.信息中心管理者解析:解析 企业需要由高级管理者或一名副总裁专门负责信息中心以及各种繁杂而重要的信息管理工作。企业会因此而设立新的信息主管(CIO)岗位,也被称作首席
23、信息官。答案为 B。15.往往直接负责管理信息中心,甚至兼任信息中心主任,职责明显超出信息中心管理者的范畴是_(分数:2.50)A.CEOB.CIO C.CIMSD.ERP解析:解析 CEO 为企业执行总监,CIO 为信息主管,CIMS 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ERP 为企业资源计划。答案为 B。16.CIO 的职责之一就是以整个企业为目标,着眼企业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和管理_(分数:2.50)A.物料资源B.创新信息C.客户资源D.信息资源 解析:解析 CIO 的职责之一就是以整个企业为目标,着眼企业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管理。答案为 D。17.CIO 的职责之一就是以信息技术带动企业的
24、业务创新和_,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数:2.50)A.制造创新B.营销创新C.管理创新 D.运行创新解析:解析 CIO 的职责之一就是以信息技术带动企业的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答案为 C。18.信息中心的_协助制定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企业业务对信息服务的需求,规划应用系统的开发工作,制定与信息系统应用有关的安全策略和服务保障措施。(分数:2.50)A.规划与安全部 B.数据中心C.系统维护部D.通信与网络部解析:解析 规划与安全部,协助制定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企业业务对信息服务的需求,规划应用系统的开发工作,制定与信息系统应用有关的安全策略和服务保障措施。数据中心,维护
25、和管理组织的共享数据库和数据仓库,集中录入,文档管理,提供安全访问服务。系统维护部,负责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的安装及维护,使信息系统的硬件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通信与网络部:负责网络设施的设计、安装、运行、安全和维护工作。答案为 A。19.下列对 CIO 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50)A.掌握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有洞察力和创新精神B.熟悉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管理工作C.有较强的资源统筹管理意识和对技术资源进行统一组织的能力D.只要精通信息技术,不必须熟悉组织的业务管理现状,富有战略眼光,深入了解组织的目标和业务发展战略 解析:解析 从人员素质上看,CIO 不仅要精通信息技术,还必须熟悉组织的
26、业务管理现状,富有战略眼光,深入了解组织的目标和业务发展战略;掌握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有洞察力和创新精神;熟悉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管理工作;有较强的资源统筹管理意识和对技术资源进行统一组织的能力。答案为 D。20.能与用户协调沟通,利用和开发对企业有用的数据、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是信息中心的_(分数:2.50)A.数据中心B.电子商务部C.技术开发部D.数据管理部 解析:解析 数据中心:维护和管理组织的共享数据库和数据仓库,集中录入,文档管理,提供安全访问服务。电子商务部:监控电子商务交易行为,服务商管理,内部用户培训支持,研究电子商务环境的变动对组织的影响。技术开发部:研究信息技术的变动前沿,分析
27、潜在应用领域,对信息系统在企业中应用的价值进行评估。数据管理部:能与用户协调沟通,利用和开发对企业有用的数据、信息和知识资源。答案为 D。21.需要研究企业对信息系统的需求,负责设计新系统的人员是_(分数:2.50)A.程序员B.数据库管理员C.系统分析师 D.用户协调员解析:解析 程序员:能够根据系统设计报告,编制、调试和修改程序。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整个企业共享数据资源、核心数据库的建立、运行安全和维护工作。系统分析师:需要研究企业对信息系统的需求,负责设计新系统等。用户协调员:随着信息中心规模的扩大和在组织中地位的提升,信息中心会分别设立与信息安全、办公自动化应用等重点应用有关的专职岗位。
28、答案为 C。22.要有较好的技术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并熟悉业务部门的工作环境,能够把握和分析用户利益,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有解决冲突的管理能力的是_(分数:2.50)A.系统分析师B.协调员 C.数据库管理员D.程序员解析:解析 协调员要有较好的技术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并熟悉业务部门的工作环境,能够把握和分析用户利益,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有解决冲突的管理能力。系统分析师:需要研究企业对信息系统的需求,负责设计新系统等。程序员:能够根据系统设计报告,编制、调试和修改程序。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整个企业共享数据资源、核心数据库的建立、运行安全和维护工作。答案为 B。23.评价的主要依据是_(分数:2.
29、50)A.对系统的功能设置是否满意B.系统开发前期所确定的需求目标和功能要求 C.系统是否对你的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D.系统设计的输出是否有用解析:解析 评价的主要依据是系统开发前期所确定的需求目标和功能要求。而 A、C、D 项可以在系统功能评价问卷中使用。答案为 B。24.下列不属于信息系统性能评价中安全性指标的是_(分数:2.50)A.系统程序、网络传输、系统信息的安全程度B.系统的保密及备份措施C.对不同硬件接口及操作系统的兼容性 D.文档的完整性解析:解析 信息系统性能评价的安全性指标包括:系统程序、网络传输、系统信息的安全程度;系统的保密及备份措施;文档的完整性。C 项为环境适应性指标
30、。答案为 C。25.评价时需要对系统分析设计阶段和的指标作出对比,对系统的功能、性能、效果和效益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信息系统的质量作出客观的认定和评价。_(分数:2.50)A.制作阶段B.编程阶段C.实际运行阶段 D.用后评价阶段解析:解析 评价时需要对系统分析设计阶段和实际运行阶段的指标作出对比,对系统的功能、性能、效果和效益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信息系统的质量作出客观的认定和评价。答案为 C。26.性能评价着重评价系统的_,一般包括应用系统的技术特性指标、可能性指标等。(分数:2.50)A.安全性B.技术性能 C.环境适应性D.可扩展性解析:解析 性能评价着重评价系统的技术性能,一般包括应用
31、系统的技术特性指标、可能性指标、安全性指标,环境适应性指标、可扩展性指标等。A、C、D 项均为技术性能的子类。答案为 B。27.性能评价中的可用性不包括_(分数:2.50)A.系统要能够稳定可靠地提供服务,有一定的灾害防范能力和灾后恢复工作的能力B.系统能够适应工作环境的要求,在一些高强度、低保障的环境中能够持续有效地运行 C.系统要能够支持管理人员更有效地工作,满足管理工作连续性的要求D.系统的结构化程度要高,维护检测和修复才比较方便解析:解析 可用性:一是系统要能够稳定可靠地提供服务,有一定的灾害防范能力和灾后恢复工作的能力;二是系统要能够支持管理人员更有效地工作,满足管理工作连续性的要求
32、;三是系统的结构化程度要高,维护检测和修复才比较方便。环境适应性:系统能够适应工作环境的要求,在一些高强度、低保障的环境中能够持续有效地运行等。答案为 B。28.信息系统的经济效果评价的基本原则是比较_(分数:2.50)A.投资与收入B.输入与输出C.投资与收益D.投入与产出 解析:解析 信息系统的经济效果评价的基本原则是投入与产出的比较。答案为 D。29.衡量信息系统稳定运行水平和能力的基础性指标是_(分数:2.50)A.可靠性 B.安全性C.可用性D.经济性解析:解析 可靠性是衡量信息系统稳定运行水平和能力的基础性指标。答案为 A。30.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一般可通过系统故障率、_等指标来衡量
33、。(分数:2.50)A.故障次数B.每次故障的间隔时间C.每次工作持续时间D.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 解析:解析 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一般可通过系统故障率、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等指标来衡量。而故障次数、每次工作持续时间等可以用来计算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答案为 D。31.FR 和 MTBF 的关系是_(分数:2.50)A.正比B.反比C.倒数 D.相反数解析:解析 FR 和 MTBF 是倒数关系。答案为 C。32.反映了系统应对随机破坏的能力的是_(分数:2.50)A.抗毁性B.生存性 C.有效性D.可靠性解析:解析 抗毁性反映了系统应对人为破坏的能力。生存性反映了系统应对随机破坏的能力。有效性测度系统提
34、供业务服务的性能。而可靠性包括抗毁性、生存性、有效性。答案为 B。33.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常用的技术不包括_(分数:2.50)A.设备冗余技术B.容错技术C.自适应技术 D.负荷分布技术解析:解析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常用的技术:设备冗余技术,容错技术,负荷分布技术。答案为 C。34.人与信息系统的表现直接相关,系统失效的绝大部分原因其实是_(分数:2.50)A.硬件因素B.软件因素C.环境因素D.人为因素 解析:解析 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不只与硬件、软件、环境等因素有关,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人。人与信息系统的表现直接相关,系统失效的绝大部分原因其实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答案为 D。35.以可靠性为基础,但
35、所关注的范围更宽的是_(分数:2.50)A.可用性B.安全性 C.有效性D.生存性解析:解析 安全性以可靠性为基础,但它所关注的范围更宽。答案为 B。36.现实中的信息系统都具有脆弱性,影响系统安全性的风险因素非常多,既有安全风险也有非故意性安全风险。_(分数:2.50)A.人为性B.系统自身C.环境D.故意性 解析:解析 现实中的信息系统都具有脆弱性,影响系统安全性的风险因素非常多,既有故意性安全风险也有非故意性安全风险。答案为 D。37.既是企业的命脉,又很容易成为被攻击和窃取的目标的是_(分数:2.50)A.数据库 B.数据仓库C.物料资源D.信息资源解析:解析 数据库是企业的命脉,很容
36、易成为被攻击和窃取的目标。答案为 A。38.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不包括_(分数:2.50)A.自主保护B.强制保护 C.系统审计和安全标记D.结构化和访问验证解析:解析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划分为:自主保护,系统审计,安全标记,结构化和访问验证。答案为 B。39.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划分了五级标准,该标准贯彻了_的管理策略,企业组织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设立适应的安全管理目标。(分数:2.50)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低保护级别自主、高保护级别强制” C.“技术和管理两手都抓”D.“软硬兼施”解析:解析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划分了五级标准,该标准贯彻了“低保护级别自主、高保护级别强制”的管理策略,企业组织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设立适应的安全管理目标。答案为 B。40.要有效地实现系统安全目标,不能仅仅关注某些环节的防范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全面地分析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发现漏洞和_,使其性能获得改善。(分数:2.50)A.“安全最低点” B.“渗透点”C.“临界点”D.“安全最高点”解析:解析 要有效地实现系统安全目标,不能仅仅关注某些环节的防范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全面地分析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发现漏洞和“安全最低点”,使其性能获得改善。答案为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