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莱特的动态管理理论(二)及答案解析(总分: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6,分数:16.00)1.福莱特认为,妥协是以_的原则为基础的。 A.互惠互利 B.“同情”感觉 C.互惠放弃 D.实力对等(分数:1.00)A.B.C.D.2.按照福莱特的观点,针对某一特定目标的权力运用指的是_ A.协调 B.控制 C.整合 D.权威(分数:1.00)A.B.C.D.3.福莱特认为,工人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和他的本职功能相关的控制权,这就是她所谓的_ A.民主权力 B.参与权力 C.功能权力 D.本职权力(分数:1.00)A.B.C.D.4.在福莱特看来,_是民主的核心
2、。_ A.组织群体 B.大群体 C.小群体 D.邻里群体(分数:1.00)A.B.C.D.5.福莱特的创造性的经验问世于_ A.1914 年 B.1924 年 C.1934 年 D.1944 年(分数:1.00)A.B.C.D.6.福莱特称权力即_ A.运用的能力 B.共享的能力 C.独占的能力 D.成事的能力(分数:1.00)A.B.C.D.7.福莱特认为,要了解社会就得研究能导致团结的_的变动。 A.群体动力 B.群体过程 C.群体关系 D.整合过程(分数:1.00)A.B.C.D.8.福莱特认为群体过程在最高层次上的延伸为_ A.个人 B.群体 C.组织 D.国家(分数:1.00)A.B
3、.C.D.9.福莱特说过,是“_的假象”蒙蔽了人们的眼睛。 A.最高权威 B.过程权威 C.最终权威 D.滥用权威(分数:1.00)A.B.C.D.10.福莱特认为,整合的意义在于_ A.某些价值被大家所赞同 B.某些价值由大家共同创造 C.社会冲突的有效解决 D.分歧的调和与融合(分数:1.00)A.B.C.D.11.创造性的经验全书的中心思想是_ A.环境论 B.经验性 C.群体动力 D.结构平衡(分数:1.00)A.B.C.D.12.福莱特对现存的所谓_信心不足。 A.真正的民主 B.全民的民主 C.投票箱民主 D.民意民主(分数:1.00)A.B.C.D.13.受福莱特称之为_的影响,
4、一般成员的权力由无到有、由小到大。 A.情形定律 B.情况定律 C.权威定律 D.控制定律(分数:1.00)A.B.C.D.14.福莱特认为,解决社会冲突主要有三个途径,即一方占据上风、互相妥协和_ A.指挥 B.协调 C.整合 D.共享(分数:1.00)A.B.C.D.15.在福莱特看来,_是群体过程的逻辑延伸。 A.社会生活 B.国家 C.政府 D.民主(分数:1.00)A.B.C.D.16.福莱特对于执行好领导应有的三大功能、成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而提出的建议不包括_ A.要吃透本职工作 B.要学会把握全局 C.要懂得创权、用权 D.要克服冒险精神(分数:1.00)A.B.C.D.二、B多项
5、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5.00)17.按照福莱特的观点,有效的领导靠的是_ A.发挥作用的能力 B.创造团结的能力 C.职位 D.个性 E.学历(分数:1.00)A.B.C.D.E.18.福莱特认为,群体过程受到的影响。_ A.互相妥协定律 B.整合学说 C.多元化定律 D.互相渗透定律 E.整体学说(分数:1.00)A.B.C.D.E.19.指示有效与否取决于_ A.上级的职位高低 B.周围情况的要求 C.个人的意旨 D.圆环形行为的结果 E.下属同意与否(分数:1.00)A.B.C.D.E.20.福莱特把领导分为三类,即_ A.职位领导 B.行政领导 C.个人领导 D.职能领导 E
6、.功能领导(分数:1.00)A.B.C.D.E.21.福莱特长期致力于研究的问题包括_ A.人的心理 B.领导艺术 C.积极性的凋动 D.权力 E.权威(分数:1.00)A.B.C.D.E.三、B填空题/B(总题数:4,分数:4.00)22.福莱特认为,“ 1”就是指“为某些东西去除束缚,将之解放从而为实现某些能力和可能性铺平道路”。(分数:1.00)填空项 1:_23.所谓 1 就是变“踞人之上的权力”为“与人共享”的权力。(分数:1.00)填空项 1:_24.福莱特认为,随着群体过程而产生的是 1 和集体的控制。(分数:1.00)填空项 1:_25.福莱特认为,权威的最终主人是 1。(分数
7、:1.00)填空项 1:_四、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7,分数:7.00)26.真正的国家(分数:1.00)_27.圆环形的反应(分数:1.00)_28.整体学说(福莱特)(分数:1.00)_控制_正值_31.领导权扩散(分数:1.00)_权力_五、B简答题/B(总题数:8,分数:4.00)33.简述福莱特关于领导的功能的观点。(分数:0.50)_34.简述整合的意义。(分数:0.50)_35.简述福莱特主张不能盲从专家们的建议和主张的原因。(分数:0.50)_36.简述行政官员与专家之间的关系。(分数:0.50)_37.简述福莱特对领导的要求。(分数:0.50)_38.简述福莱特注重工业组
8、织研究的原因。(分数:0.50)_39.简述协调及其作用。(分数:0.50)_40.简述群体过程与个性表现的关系。(分数:0.50)_六、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4.00)41.试述福莱特关于权威的思想。(分数:2.00)_42.试述福莱特“真正的民主”的思想。(分数:2.00)_福莱特的动态管理理论(二)答案解析(总分: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6,分数:16.00)1.福莱特认为,妥协是以_的原则为基础的。 A.互惠互利 B.“同情”感觉 C.互惠放弃 D.实力对等(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在福莱特看来,妥协是以“互惠放
9、弃”的原则为基础的。答案为 C。2.按照福莱特的观点,针对某一特定目标的权力运用指的是_ A.协调 B.控制 C.整合 D.权威(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是对控制概念的考查,属于识记内容。ACD 三项的具体内容考生也应掌握。答案为 B。3.福莱特认为,工人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和他的本职功能相关的控制权,这就是她所谓的_ A.民主权力 B.参与权力 C.功能权力 D.本职权力(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福莱特认为,工人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和他的本职功能相关的控制权,即赋予他们“功能权力”。答案为 C。4.在福莱特看来,_是民主的核心。_ A.组织群体 B.大
10、群体 C.小群体 D.邻里群体(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福莱特认为,小群体是民主的核心,当每一个人正在努力地争取成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时,“民主之魂就在群体中诞生”。答案为 C。5.福莱特的创造性的经验问世于_ A.1914 年 B.1924 年 C.1934 年 D.1944 年(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创造性的经验是福莱特的第三本著作,亦被视为她的成名作,该书于 1924 年问世。答案为 B。6.福莱特称权力即_ A.运用的能力 B.共享的能力 C.独占的能力 D.成事的能力(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是对权力概念的考查,属
11、于识记内容。答案为 D。7.福莱特认为,要了解社会就得研究能导致团结的_的变动。 A.群体动力 B.群体过程 C.群体关系 D.整合过程(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福莱特认为,要了解社会就得研究能导致团结的群体关系的变动。答案为 C。8.福莱特认为群体过程在最高层次上的延伸为_ A.个人 B.群体 C.组织 D.国家(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在福莱特看来,国家是群体过程在最高层次上的延伸,是社会生活的最高表现。答案为D。9.福莱特说过,是“_的假象”蒙蔽了人们的眼睛。 A.最高权威 B.过程权威 C.最终权威 D.滥用权威(分数:1.00)A.B.C.
12、 D.解析:解析 福莱特曾说过,是“最终权威的假象”蒙蔽了我们的眼睛。答案为 C。10.福莱特认为,整合的意义在于_ A.某些价值被大家所赞同 B.某些价值由大家共同创造 C.社会冲突的有效解决 D.分歧的调和与融合(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福莱特认为,整合的意义不在于某些价值已被大家所赞同,而是在于这些价值是大家共同创造的。答案为 B。11.创造性的经验全书的中心思想是_ A.环境论 B.经验性 C.群体动力 D.结构平衡(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创造性的经验是福莱特的第三本著作,亦被视为她的成名作,于 1924 年问世。该书对新国度中提出的一些观
13、点作了进一步的论述,但贯穿全书的中心思想则是群体动力。答案为 C。12.福莱特对现存的所谓_信心不足。 A.真正的民主 B.全民的民主 C.投票箱民主 D.民意民主(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福莱特对现存的所谓“投票箱民主”信心不足。对当时提出的改革建议也不寄厚望。答案为 C。13.受福莱特称之为_的影响,一般成员的权力由无到有、由小到大。 A.情形定律 B.情况定律 C.权威定律 D.控制定律(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一般成员的权力由无到有、由小到大是受福莱特称之为“情况定律”的影响。答案为 B。14.福莱特认为,解决社会冲突主要有三个途径,即一方占
14、据上风、互相妥协和_ A.指挥 B.协调 C.整合 D.共享(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福莱特认为,解决社会冲突主要有三个途径:(1)一方占据上风:(2)互相妥协;(3)整合。答案为 C。15.在福莱特看来,_是群体过程的逻辑延伸。 A.社会生活 B.国家 C.政府 D.民主(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在福莱特看来,国家是群体过程的逻辑延伸,是社会生活的最高表现。答案为 B。16.福莱特对于执行好领导应有的三大功能、成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而提出的建议不包括_ A.要吃透本职工作 B.要学会把握全局 C.要懂得创权、用权 D.要克服冒险精神(分数:1.00)A
15、.B.C.D. 解析:解析 福莱特认为,成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要做到:(1)要吃透本职工作;(2)要学会把握全局;(3)要懂得创权、用权;(4)要能够高瞻远瞩;(5)要有点冒险精神。答案为 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5.00)17.按照福莱特的观点,有效的领导靠的是_ A.发挥作用的能力 B.创造团结的能力 C.职位 D.个性 E.学历(分数:1.00)A. B. C.D.E.解析:解析 福菜特认为领导应该有三大功能:协调、决定目标,以及预测。有效的领导靠的不是职位或者个性,而是在组织内部发挥作用、创造团结的能力。答案为 AB。18.福莱特认为,群体过程受到的影响。_ A.互相妥
16、协定律 B.整合学说 C.多元化定律 D.互相渗透定律 E.整体学说(分数:1.00)A.B.C.D. E. 解析:解析 福莱特的观点中群体过程的核心就是创造。群体过程受到两大原则的影响,“互相渗透定律”和“整体学说”。答案为 DE。19.指示有效与否取决于_ A.上级的职位高低 B.周围情况的要求 C.个人的意旨 D.圆环形行为的结果 E.下属同意与否(分数:1.00)A.B. C.D. E.解析:解析 指示源于工作,取决于工作情况的客观要求,而不是工作源于指示,指示有效与否,主要在于周围情况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圆环形行为的结果。答案为 BD。20.福莱特把领导分为三类,即_ A.职位领导 B
17、.行政领导 C.个人领导 D.职能领导 E.功能领导(分数:1.00)A. B.C. D.E. 解析:解析 福莱特把领导分成三类,即职位领导、个人领导和功能领导。领导不仅要有职位而且要通过职位发挥作用或者说执行功能,她觉得个人领导只不过是靠着软硬兼施以凌驾于人的尝试而已。答案为ACE。21.福莱特长期致力于研究的问题包括_ A.人的心理 B.领导艺术 C.积极性的凋动 D.权力 E.权威(分数:1.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福莱特本人并没有太多的行政实践的经验,也不是一位系统的思想家,然而她长期致力于研究有关人的心理、领导艺术、积极性的调动、权力,以及权威等问题,极大地影
18、响了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答案为 ABCDE。三、B填空题/B(总题数:4,分数:4.00)22.福莱特认为,“ 1”就是指“为某些东西去除束缚,将之解放从而为实现某些能力和可能性铺平道路”。(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唤起)解析:23.所谓 1 就是变“踞人之上的权力”为“与人共享”的权力。(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改造权力)解析:24.福莱特认为,随着群体过程而产生的是 1 和集体的控制。(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个性的综合)解析:25.福莱特认为,权威的最终主人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知识和能
19、力)解析:四、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7,分数:7.00)26.真正的国家(分数:1.00)_正确答案:(真正的国家是指应该能够鼓励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联合起来的群体,而国家的主权则以群体过程和整合原则为基础。)解析:27.圆环形的反应(分数:1.00)_正确答案:(所谓圆环形的反应包括思想和活动的互相渗透,并导致互相的结合。而这种结合则是通过我们各自从别人那里“唤出”某些东西来实现的。)解析:28.整体学说(福莱特)(分数:1.00)_正确答案:(所谓“整体学说”是指对一个整体的了解仅仅靠对其组成部分的分析是不行的,因为这个整体来自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交往接触,有其本身的动力。而且,在这个互相交往
20、接触的过程中,整体的利益已经变成是处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下的个人利益。所以,整体的利益实际上来自互相渗透和综合思想、行动及感情的这么一个群体过程。)解析:控制_正确答案:(所谓控制,就是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而使用的权力。换句话说,控制是权力的使用,是一种过程。)解析:正值_正确答案:(福莱特所谓的“正值”,即代表着对社会冲突做出创造性反应的价值。)解析:31.领导权扩散(分数:1.00)_正确答案:(在每个组织的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层次都是需要领导的,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对如何去领导自己那部分的工作的挑战做好准备,这种现象称之为领导权扩散。)解析:权力_正确答案:(权力即成事的能力,其真正基础应该是通过
21、圆环形反应而取得的各种经验的交织。因此,权力实际上是合作的产物,是互相推动而不是互相压制的。)解析:五、B简答题/B(总题数:8,分数:4.00)33.简述福莱特关于领导的功能的观点。(分数:0.50)_正确答案:(福莱特以为领导应该有三大功能:协调、决定目标以及预测。 要做好协调就要:(1)教育、培训下属,使大家各尽所能;(2)使大家都有机会参与;(3)把各人的贡献综合统一起来。第二项功能决定目标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这样大家才会感到是在齐心协力,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至于第三项功能预测,它不但意味着要对长远目的了解,还意味着要为达到这一长远目的尽早创造条件。 怎样才能执行好上述三大功能
22、,成为一个有效的领导呢?福莱特的建议是:第一,要吃透本职工作;第二,要学会把握全局;第三,要懂得创权、用权;第四,要能够高瞻远瞩;第五,要有点冒险精神。)解析:34.简述整合的意义。(分数:0.50)_正确答案:(1)她和几位著名企业家关系良好,使她有机会他人的企业组织。 (2)她觉得,企业环境可以为她想作的分析提供一些有趣的原始素材。 (3)更重要的是,在她看来,企业是一种执行重大社会功能的社会性机构。在提供就业的同时,企业实际上也为人们提供了发挥才干的机会,提供了把各种活动交织在一起从而创造出“精神价值”的场所。所以,企业不只是牟取利润,它有着广泛的社会目的,那就是开辟新的人事关系。在企业
23、里,可以把技术知识和对人类的合作性行为的科学调查结合起来,以揭示出有组织的活动的基本原则。)解析:35.简述福莱特主张不能盲从专家们的建议和主张的原因。(分数:0.50)_正确答案:(福莱特认为,让专家们说了算是一种有害的倾向。制定政策需要精确的信息,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即使是学者专家,他们的看法和建议还是难免有缺陷。这是因为:第一,专家们不可能拥有什么先知的事实,可以之为基础去构筑政策。第二,即使有了事实,专家们也不能就事论事,光看表面现象就拟定建议草案。要取得准确全面的信息资料本来就不容易,何况即使这些信息资料到了手,还有一个分析是否中肯的问题。事实不是静止不动的,随着环境的变化,对事实的评
24、价也会变化。专家们对摆在面前的各种事实还可以作出取舍,结果是,不同的人会着重不同的事实。此外,专家们的任务远不是收集信息而已,他们要将信息加以浓缩、分析。于是,个人的喜好偏见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污染,事实不再是原本的事实了。 正是基于上面所说的这些原因,福莱特指出,我们不能盲从专家们的建议和主张,还应该对照参考其他人的看法。真正的民主应该一头有专家学者提供意见,一头有广大选民积极参与,是个下面由大众控制、上面由中央负责的政府。)解析:36.简述行政官员与专家之间的关系。(分数:0.50)_正确答案:(福莱特意识到,专业化已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决定必将出自专家手中。行使权威越来越意味着管理者的点
25、头称是,而不是被管人的点头称是。一个矛盾的局面由此而产生:一方面,行政官员不能够舍弃自己的责任,另一方面,他们还没有掌握作出有效决定所必需的专门知识。她的办法是不理会这种矛盾局面。具体作法是:把专家和行政官的知识两相结合起来;专家不应坚持己见,而是要以圆环形反应和整合的方式参与决策的过程。)解析:37.简述福莱特对领导的要求。(分数:0.50)_正确答案:(福莱特认为,对于能否实现真正的民主,领导也有着重要作用。一个领导人应该学会为自己所领导的群体找到能使这个群体团结起来的解决方案。应该学会去表达这个群体的意愿,而不是一味去追求控制这个群体。一个领导人还应该学会对公众舆论的走向有所准备,以便为
26、建设性的变化创造条件。概括起来,一个领导人应该学会发挥群体的能量,把各种力量团结起来。为的是达到预定的目标,并致力于创造新的目标。)解析:38.简述福莱特注重工业组织研究的原因。(分数:0.50)_正确答案:(1)她和几位著名企业家关系良好,使她有机会他人的企业组织。 (2)她觉得,企业环境可以为她想作的分析提供一些有趣的原始素材。 (3)更重要的是,在她看来,企业是一种执行重大社会功能的社会性机构。在提供就业的同时,企业实际上也为人们提供了发挥才干的机会,提供了把各种活动交织在一起从而创造出“精神价值”的场所。所以,企业不只是牟取利润,它有着广泛的社会目的,那就是开辟新的人事关系。在企业里,
27、可以把技术知识和对人类的合作性行为的科学调查结合起来,以揭示出有组织的活动的基本原则。)解析:39.简述协调及其作用。(分数:0.50)_正确答案:(在福莱特看来,组织的首要任务就是协调各种努力,把聚集的一群人变为一个工作单位。完成协调最好的办法是让负责有关活动的部门和个人直接接触。与此同时,在组织内部要实施纵向和横向的沟通和权威。此外,要使协调成为一个连续不断的流程,既包括计划又包括执行。而每一个部门的行动都要从企业的大局出发,顾全整个企业的大局。)解析:40.简述群体过程与个性表现的关系。(分数:0.50)_正确答案:(显而易见,群体过程并没有因整体的出现而抹煞个人。由于群体过程包括了个人
28、的思想的互相交流和渗透,个人不会因此而感到压抑或者压制。可以说,随着群体过程而产生的是个性的综合和集体的控制,是群体的权利而不是个人的权利。一方面,个人应对这个群体而不是对自己或别人尽责;另一方面,这个群体则致力于个人的真正的长远利益服务。)解析:六、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4.00)41.试述福莱特关于权威的思想。(分数:2.00)_正确答案:(1)福莱特把组织描述为各种功能的交织,而权威就在将各种意见统一起来的协调过程中产生。权威是多元的,自下而上积累起来的。权威之所以成为权威,倚仗的是它可以起到的作用,而不是它所占据的职位。因此,权威只是各种活动交错而成的产物,权威只能隶属有知识
29、有经验的人,隶属有能力应用这些知识和经验的人。 权威只是个过程,并非决定的最后时刻。权威意味着在作出决定之前必不可少的一连串的互相关联的活动。权威并不只是由上而下的。它实际上是一种双向的互相影响的关系,是以圆环形的反应为基础的。权威的最终主人是知识和能力。 (2)如果滥用权威,其结果只能是丧失权威,可以说有百弊而无一利:对当权者而言,少了向下级、一般员工学习的机会。对组织而言,摩擦日趋频繁。对组织成员而言,必然会使工作的自豪感低落、个人的责任心下降。结果是,非但尝不到对下属用权的大好滋味,而且组织内部大小集团丛生。更有甚者,受“情况定律”的影响,一般成员的权力由无到有、由小到大。 (3)当然,
30、滥用权威也不是不可避免的。有不少方法都能够防止这种局面的出现。比如,让组织的全体成员清楚地理解组织的各项目标;下达每一项指示时尽可能附带说明原因;下达指示时避免令人不快;懂得工作活动的基本原则;决定采用哪些原则时与下属有商有量;对有助于落实指示的态度予以鼓励;提供适当的刺激或奖励等等。)解析:42.试述福莱特“真正的民主”的思想。(分数:2.00)_正确答案:(福莱特觉得,我们还未曾尝试过“真正的民主”,以建立真正的国家。 民主不应该只是记录民意,它的更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创造出一个团结一致的局面。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应该去揭示主导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新原则,就应该学会一起共事,为实现集体的意愿而创造
31、性地工作。可以看到,福莱特关于真正的民主的概念包含着两大要素:一是大众的实质参与;二是联邦制的政治结构。 在参与这一点上,她认为,大众的实质参与必须要取代口头赞同,以实现一种新型的创造性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种积极向上、认真负责的公民意识。在这样的环境下,民主才会从人们日常的具体活动中吸取能量,并通过彼此的思想交流和渗透激发出创造力。而实质参与和互相合作则更有助于集体意愿的形成,并体现于日常生活的具体活动中。这里要指出的是,福莱特强调的是通过群体过程而产生的集体思维的能力,是鼓励创造性和互相结合的能力,而不是降格为随波逐流的庸俗平凡。 实现真正的民主,还要有一个联邦制的政治结构,实质的参与只有
32、在这样的结构中才能够孕育出真正有效的代议政制。在福莱特看来,小群体是民主的核心,而其中最基本的社会群体是邻里群体,它为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和机会。当然,代议过程的形成靠的是日积月累,决不能一蹴而就。从最基层的邻里群体选出立法代表开始,逐渐向上发展到区、市、州,最后是全国性的政府。而选举产生的这些各级的立法代表,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如何和其他立法代表齐心合力、取得共识、达成协议上。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应该允许立法代表们自己对是非曲直作出判断,而不是作传声筒,把自己选区的民意下情上达而已。但是,这些立法代表又不是无拘无束、可以任意行事的自由人,他们有义务向自己选区的选民汇报代议机构的活动。不过,福莱特也承认,这种代议制度有一定问题,然而,有一个联邦制的结构就有可能使各种各样的思想有表达的机会,也就有可能为各种分歧的调和整合提供一个合适的场所。 除了实质的参与和联邦制之外,福莱特还认为,对于能否实现真正的民主,领导和专家也有着重要作用。她指出,真正的民主应该一头有专家学者提供意见,一头有广大选民积极参与,是个下面由大众控制、上面由中央负责的政府。)解析: